CN104620608A - 经由近场通信链路的应用程序数据的自动共享 - Google Patents

经由近场通信链路的应用程序数据的自动共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0608A
CN104620608A CN201380047830.3A CN201380047830A CN104620608A CN 104620608 A CN104620608 A CN 104620608A CN 201380047830 A CN201380047830 A CN 201380047830A CN 104620608 A CN104620608 A CN 104620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ing equipment
application program
nfc
data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78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20608B (zh
Inventor
罗伯特·威廉·哈米尔顿
马泰因·弗朗西斯库斯·阿涅丝·克嫩
拉谢尔·利亚·加布
杰弗里·威廉·哈米尔顿
尼古拉斯·朱利安·佩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gle LLC
Original Assignee
Google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gle LLC filed Critical Google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620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0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20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0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技术,包括:在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第一计算设备(12)处,与第二计算设备(14)建立近场通信(NFC)链路(19)。该技术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识别在第一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中具有前台指定的应用程序,其中在与第二计算设备建立NFC链路时执行该识别。该技术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确定该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其中在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处,该标识符唯一地标识该应用程序。该技术还包括经由NFC链路,从第一计算设备发送该应用程序的标识符至第二计算设备。

Description

经由近场通信链路的应用程序数据的自动共享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5月30日提交的13/905,210号美国实用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要求于2012年7月16日提交的61/671,965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上述申请中的每个的公开内容被整体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共享应用程序的元数据的自动化技术,所述应用程序不支持经由近场通信链路的数据共享。
背景技术
在这里所提供的背景技术的描述是出于大体介绍本公开内容的背景的目的。就本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范围而言,目前指明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不能称得上是现有技术的本说明书的诸方面,既没有被明确地也没有被隐含地承认是相对于本公开内容的现有技术。
近场通信(NFC)在短距离上发生。当使两个设备彼此很接近,例如,小于20厘米时,在两个设备之间建立这种数据链路。一旦已建立了数据链路,两个设备能够经由NFC链路共享数据。
在市场中NFC技术正变得更加流行。然而,许多软件应用程序在NFC变得广泛可用之前被开发了,因此没有使用NFC共享数据的方法。因此,期望开发用于共享应用程序的元数据的自动化技术,这些应用程序不支持使用NFC或其它类型的短程无线连接技术的数据共享。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包括在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第一计算设备处,与第二计算设备建立近场通信(NFC)链路。该技术可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识别在第一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中具有前台指定的应用程序,其中在与第二计算设备建立NFC链路时执行该识别。该技术可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确定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其中在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处,该标识符唯一地标识该应用程序。该技术还可以包括经由NFC链路,从第一计算设备发送应用程序的标识符至第二计算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识别在第一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中具有前台指定的应用程序包含在第一计算设备处,和与第一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相关联的任务管理器交互。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确定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包含在第一计算设备处,和与第一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相关联的包管理器交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包含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的包标识符。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包含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技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向应用程序查询数据以与第二计算设备共享,其中当应用程序不支持数据共享时,执行应用程序的标识符的确定。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技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向应用程序查询数据以与第二计算设备共享,以及经由NFC链路,从第一计算设备发送由应用程序共享的数据至第二计算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技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搜索数据以与第二计算设备共享,其中该数据对应于驻留在第一计算设备上的另一应用程序。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技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经由NFC链路接收来自第二计算设备的针对应用程序的请求,在第一计算设备处,确定是否能够将应用程序分发给第二计算设备,以及经由NFC链路,从第一计算设备发送应用程序至第二计算设备,其中响应于确定能够将应用程序分发给第二计算设备而执行应用程序的发送。
还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包括在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第一计算设备处,与第二计算设备建立NFC链路。该技术可以包括通过与驻留在第一计算设备上的任务管理器交互,在第一计算设备处识别在第一计算设备处具有前台指定的应用程序,其中在与第二计算设备建立NFC链路时执行该识别。该技术可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向应用程序查询数据,以与第二计算设备共享。该技术可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接收来自应用程序的要与第二计算设备共享的数据。该技术可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确定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其中当应用程序不支持数据共享时,以及当标识符在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处唯一地标识应用程序时,执行该确定。该技术可以还包括经由NFC链路,从第一计算设备发送要被共享的数据以及应用程序的标识符中的至少之一至第二计算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包含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的包标识符以及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中的至少之一。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技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搜索数据以与第二计算设备共享,其中该数据对应于驻留在第一计算设备上的另一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技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计算设备处,经由NFC链路接收来自第二计算设备的针对应用程序的请求,在第一计算设备处,确定是否能够将应用程序分发给第二计算设备,以及经由NFC链路,从第一计算设备发送应用程序至第二计算设备,其中响应于确定能够将应用程序分发给第二计算设备而执行应用程序的发送。
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计算设备。第一计算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该收发器能够被配置成与第二计算设备建立数据链路,其中根据NFC协议建立数据链路。该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能够被配置成通过第一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执行具有前台指定的应用程序。该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还能够被配置成在与第二计算设备建立数据链路时,进行工作以执行NFC服务,该NFC服务被配置成:(i)识别应用程序,以及(ii)确定应用程序的标识符。该收发器能够进一步被配置成经由数据链路发送应用程序的标识符至第二计算设备,以及其中在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处,该标识符唯一地标识该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计算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操作系统相关联的任务管理器,其中NFC服务进一步被配置成与任务管理器交互,以识别应用程序。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计算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操作系统相关联的包管理器,其中NFC服务进一步被配置成与包管理器交互,以确定应用程序的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标识符是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的包标识符以及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中的至少之一。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NFC服务进一步被配置成向应用程序查询数据以共享,以及其中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成经由数据链路发送由应用程序共享的数据至第二计算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NFC服务被集成入第一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根据ISO/IEC 18092标准定义NFC协议。
根据下文中提供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应用领域将变得明显。应理解的是,详细描述以及具体示例仅意图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不意图限制公开内容的范围。
附图说明
根据具体说明和附图,本公开内容将被更充分地理解,其中:
图1是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现的近场通信(NFC)系统的示例的图,该近场通信(NFC)系统包含第一移动计算设备;
图2是功能框图,其描绘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现的包含处理器的图1的第一移动计算设备的示例;
图3是描绘图2的处理器的示例组件的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现的用于经由NFC链路共享内容的示例技术的流程图,在第一移动计算设备和另一启用NFC(NFC-enabled)的计算设备之间建立该NFC链路;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现的用于在另一启用NFC的计算设备处处理共享数据的示例技术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现的用于在另一启用NFC的计算设备处处理共享数据的另一示例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绘了近场通信(NFC)系统10。NFC是短程无线技术,其在例如小于20厘米的短距离上操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IEC 18092标准中定义的通信协议而建立NFC。虽然具体参考NFC,但能够理解的是在这里所描述的构思是可以扩展至其它类型的短程无线连接技术的。
NFC系统10通常包含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以及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它们分别能够被第一用户13以及第二用户15操作和运输。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以及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移动计算设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话等)。应当理解的是虽然示出两个移动计算设备12、14,但是移动计算设备中的一个可以是非便携式或固定的计算设备,例如,台式计算机。然而,两个移动计算设备12、14中的一个通常是移动计算设备,因为将一个移动计算设备置于与另一移动计算设备的NFC的范围中。
为了在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和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之间建立NFC,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发起方")发起与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目标")的通信。为此,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可以使用射频(RF)波产生电磁场16。例如,RF波可以具有近似13.56兆赫兹(MHz)的频率,在近似14千赫兹(kHz)的带宽内,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内容也考虑其它频率范围。如指示的,电磁场16从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向外延伸。成功的NFC传输能够发生在第一距离17所限定的区域内,该第一距离17可以是例如近似20厘米。因为在该第一距离17处的NFC传输可能是不一致的,因此可能遭受数据丢失,更有效的NFC传输可以发生在更短的距离18内,该更短的距离18可以是例如近似4厘米。
当使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和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彼此很接近时,在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和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之间能够建立NFC数据链路。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和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之间的通信可以遵循两个操作模式之一:被动模式以及主动模式。在被动模式中,仅一个移动计算设备产生无线电场,而另一移动计算设备使用负载调制以传递数据。在该模式中,发起方设备负责产生无线电场。在主动模式中,两个移动计算设备12、14产生它们自己的无线电场以发送数据。从而,如图1中所示出的,在任一模式中,在两个移动计算设备12、14之间建立数据链路19。
图2描绘了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的示例功能框图。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中也能够实现相同的或类似的架构。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能够包括:音频子系统23、处理器子系统24以及通信子系统25。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包括这些子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的组件。虽然上下文是参考移动电话,但是容易理解的是在其它类型的NFC配置的移动计算设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中也可以实现这里所描述的技术。
音频子系统23包括用于捕捉从设备操作者输入的音频的麦克风22,以及用于输出音频数据至第一用户13的扬声器21。在本领域容易知道这些音频组件。通信子系统25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无线收发器或连接接口。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收发器28,下文中称为蜂窝收发器28,是一个示例性类型的无线接口。NFC收发器29是另一示例性类型的无线接口。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NFC链路的协议由NFC收发器29来处理。商业上可以获得包括用于实现NFC收发器29的集成电路的芯片。其它类型的无线接口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卫星、蓝牙以及其它蜂窝接口。
在操作期间,在被传送至通信子系统25以用于发送之前,由处理器子系统24将由麦克风22捕捉的语音输入转换成合适的数据形式。同样地,由通信子系统25接收的进来的信号被传送至处理器子系统24以进行处理。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的整体操作和控制也由处理器子系统24执行,包括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用于经由NFC链路共享应用程序数据的技术。处理器子系统24可以包括处理器27、存储器26以及其它电子电路。应当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术语"处理器"也可以指以并行架构或分布式架构操作的两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处理器27可以包括例如指令的组件,该指令在被处理器27执行时使得处理器27执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功能。在图3中示出了这些组件或指令,并且在下面详细描述这些组件或指令。
处理器子系统24也可以与外围接口20的其它外围组件对接。示例组件包括触摸显示器2、摄像机4、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6、以及诸如开/关按钮或音量控制的用户控制特征8。将理解的是虽然在上面讨论了与本公开内容相关的组件,但也需要例如电池的其它已知组件,以控制和管理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的整体操作。在本公开内容的更广泛的方面,也设想可以以其它变化的配置来布置这些组件。
图3示出了组件30的示例,使用该组件30在启用NFC的设备(诸如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中执行数据共享技术。组件30可以包括NFC服务31、任务管理器32以及包管理器33。如先前提到的,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这些组件30被实现为由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的处理器27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但是,应当理解的是组件中的每一个能够被实现为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模块。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组件中的每一个。
NFC服务31用作为与NFC收发器29的接口。当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进入另一启用NFC的计算设备(例如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的范围内时,NFC收发器29进行操作以在设备之间建立NFC数据链路,例如数据链路19。一旦NFC数据链路被建立,NFC收发器29发送NFC数据链路的通知消息至NFC服务31。NFC服务31再发起用于经由NFC数据链路共享数据的一个或更多个方法。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用于对不支持NFC数据共享的应用程序的元数据进行共享的一个示例技术。也可以由NFC服务31实现用于共享数据的其它方法。
任务管理器32是程序,该程序提供关于在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上运行的程序以及过程的信息。例如,任务管理器32可以将应用程序识别为具有前台或后台指定。在多处理系统里,前台应用程序35通常被指定为当前接收来自设备用户的输入的应用程序;而后台应用程序36是对第一用户13不可见的由处理器27执行的过程。通常由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的操作系统提供任务管理器32或某种类似服务。
包管理器33是将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上的软件程序的安装、升级、配置以及移除的过程自动化的软件程序的集合。包管理器33保持驻留在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上的每个软件程序的元数据的数据库37。注意,包管理器33可以保持对外部数据源处的应用程序进行唯一地标识的标识符,比如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处的包标识符。可以由另一程序查询包管理器33,以获得给定程序的元数据。通常由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的操作系统提供包管理器33或某种类似服务。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的操作系统实现上述组件30。容易理解的是可以在操作系统的外部实现这些组件30中的一些或全部。也设想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在这里没有描述的其它功能和特征。
图4示出了示例技术40,其用于在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和另一启用NFC的计算设备(例如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之间共享数据。当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进入另一启用NFC的计算设备的范围内时,在41处建立NFC数据链路。容易理解的是该技术也可以由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同时实现和执行。
当从NFC收发器接收到NFC链路的通知时,通过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的操作系统,NFC服务31在42处识别具有前台指定的应用程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NFC服务31查询任务管理器32以确定前台应用程序。作为响应,任务管理器32提供前台应用程序35的标识符给NFC服务31。本公开内容考虑了用于识别前台应用程序的其它技术。
给定前台应用程序35的标识符,NFC服务31能够在43处向应用程序查询它期望经由NFC链路共享的任何数据。在一些实例中,前台应用程序35已被配置成经由NFC链路共享数据。在这些实例中,前台应用程序35能够用要被共享给NFC服务的任何数据来响应该查询。如果NFC服务31在44处确定前台应用程序35确实支持数据共享,则NFC服务31能够(i)可选地,如在46处指示的,从其它应用程序搜索数据,以及(ii)如在47处指示的,经由NFC链路将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在其它实例中,前台应用程序35可能不被配置成经由NFC链路共享数据。在这些实例中,NFC服务31进一步被配置成以下述方式对不支持数据共享的应用程序的元数据进行共享。
当前台应用程序35不支持数据共享时,NFC服务31能够确定前台应用程序的附加元数据。更具体地,NFC服务31可以确定在设备之外的数据源处唯一地标识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45处NFC服务31查询包管理器33以确定前台应用程序的附加元数据。作为响应,包管理器33提供在外部数据源处唯一地标识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在一个示例中,元数据进一步被定义为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中的应用程序的包标识符。在另一实例中,元数据进一步被定义为网站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根据该统一资源定位符能够搜索到应用程序。前台应用程序35的元数据可以进一步包括应用程序名称、应用程序版本号等。技术40然后能够进行到46。
如46处指示的,除了共享关于前台应用程序的数据,NFC服务31还可以可选地共享来自驻留在设备上的非前台或后台应用程序的数据。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来获知要被共享的数据。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被配置成共享数据的应用程序将在数据存储器34中记录要被共享的数据。NFC服务31然后能够从数据存储器34搜索要被共享的数据。在另一实例实施方式中,NFC服务31向操作系统登记,以接收要被共享的数据。当从操作系统获知了登记的请求时,被配置成共享数据的应用程序然后能够将要被共享的数据直接发送要至NFC服务31。在任一情况下,如47处指示的,NFC服务31能够随后经由NFC链路将要被共享的数据发送至另一启用NFC的计算设备。
最后,NFC服务31与NFC收发器29对接,以发送任何要被共享的数据至另一启用NFC的计算设备。要被共享的数据能够被集成为NFC数据交换格式("NDEF数据格式")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格式。技术40然后可以结束,或者为了一个或更多另外的循环而返回至41。将理解的是虽然关于图4仅讨论了共享技术的相关步骤,但也可能需要其它软件实现的指令以控制和管理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上的NFC服务31的整体操作。
图5示出了用于在另一启用NFC的计算设备(例如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处处理共享数据的示例技术50,该另一启用NFC的计算设备在下文中称为"接收设备"。给定建立的NFC链路,在51处由接收设备的NFC服务31接收由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发送的数据。当收到了数据时,由接收设备的NFC服务31解析共享数据。
对于给定应用程序,首先在52处确定在接收设备上是否安装了与共享数据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NFC服务31查询包管理器33以确定应用程序是否被安装。能够使用由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发送的标识符来执行查询。如53处指示的,当应用程序被安装在接收设备上时,NFC服务31进行至启动应用程序。在一些实例中,利用由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共享的数据来启动应用程序。例如,可以利用正被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上的地图应用程序查看的地址来启动地图应用程序。在其它实例中,应用程序不被配置成共享数据,因此在没有任何共享数据的情况下启动应用程序。
如54处指示的,当在接收设备上应用程序没有被安装或不可用时,NFC服务31能够尝试搜索应用程序。如上面说明的,即使对于不支持数据共享的应用程序,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也被配置成共享元数据。更具体地,与接收设备共享在外部数据源处唯一地标识应用程序的标识符。接收设备处的NFC服务31能够再尝试使用该标识符来搜索应用程序。例如,可以用应用程序的包标识符来从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搜索应用程序。
当在55处,应用程序被确定为在外部源处可用并且被接收设备成功搜索时,在56处,能够由接收设备安装搜索到的应用程序。虽然本公开内容也考虑了用于安装应用程序的其它技术,但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NFC服务31与包管理器33交互,以在接收设备上安装搜索到的应用程序。这样,经由NFC链路与接收设备无缝地共享了不支持数据共享的应用程序。技术50然后能够进行到53。
反之,如果在55处应用程序从外部的源不可获得,则在57处,通知接收设备的用户,例如第二移动计算设备14的第二用户15。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接收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消息。消息可以指示共享的应用程序的名称,以及在哪里可以获得应用程序的指示,例如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的名称。本公开内容考虑了其它形式的通知。技术50然后可以结束,或者为了一个或更多个另外的循环而返回至51。将理解的是关于图5仅讨论了处理共享数据的相关步骤,但可能需要其它软件实现的指令,以控制和管理接收设备上的NFC服务31的整体操作。
图6示出了替代技术60,其用于在接收设备处处理共享数据。给定建立的NFC链路,在61处,通过接收设备的NFC服务31接收并解析共享的数据。采用如上所述的类似的方式,然后在62处确定在接收设备上是否安装了应用程序。当在接收设备上安装了应用程序时,在63处NFC服务31进行到启动应用程序。
在替代方法里,接收设备可以尝试从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搜索与共享数据相关联的应用程序。为此,当在接收设备上应用程序没有被安装或不可用时,在64处从接收设备经由NFC链路将对于应用程序的请求发送至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当接收到请求时,发送设备处的NFC服务31将处理该请求。具体地,NFC服务31将确定应用程序是否能够被共享或分发至其它计算设备。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从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获取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应用程序是否能够被共享的指示符。例如,来自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的免费下载的应用程序可以有资格分发给接收设备。
然后能够从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将能够被共享的应用程序发送至接收设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64处,NFC服务31将请求的应用程序经由NFC链路发送至接收设备。在另一实施方式中,NFC服务31可以与诸如蓝牙、WiFi或WiFi直接接口的另一类型的传输机制对接,以将请求的应用程序发送至接收设备。在一些实例中,替代的传输机制提供更快的数据链路。在任一情况下,当在65处接收到请求的应用程序时,能够在66处安装应用程序,然后在63处由接收设备启动该应用程序。
最后,当在65处请求的应用程序从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不可获得时,可以在67处通知接收设备的用户。也设想可以组合用于处理共享数据的替代技术。即,在尝试从第一移动计算设备12搜索应用程序之前,接收设备可以首先尝试从外部源搜索应用程序,或反之亦然。技术60然后可以结束,或者为了一个或更多个另外的循环而返回至61。将理解的是虽然关于图6仅讨论了处理共享数据的相关步骤,但也可能需要其它软件实现的指令,以控制和管理接收设备上的NFC服务的整体操作。
提供了示例实施方式,以使本公开内容将是全面的,并且将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阐述了诸如具体组件、设备和方法的示例的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全面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的是,无需采用具体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并且不应被解读为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设备结构和公知的技术。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意图进行限制。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明,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以及"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和/或"包含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所列举的项目中的任何一个以及所有组合。术语"包括"("comprise")、"包括"("comprising")、"包含"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因此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并且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的存在或添加。除非具体标识为执行的顺序,否则这里所述的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应被解读为必须要求按照所讨论或示出的特定顺序来执行。还应理解的是可以采用另外的或替代的步骤。
虽然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与另一区域、层或部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表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和其它数值术语的术语在这里使用时并不暗示序列或顺序。因此,在不偏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将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是指以下项目,或是以下项目的一部分,或者包括以下项目: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执行代码或过程的处理器、或处理器(共享、专用或成组的)与网络集群或数据中心中的存储装置的分布式网络;提供所述功能的其它合适组件;或者上述当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组合,诸如片上系统。术语"模块"可以包括存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代码的存储器(共享、专用或成组的)。
如上述所使用的,术语"代码"可以包含软件、固件、字节代码和/或微代码,并且可以是指程序、例程、函数、类和/或对象。如上述所使用的,术语共享意味着可以使用单个(共享的)处理器来执行来自多个模块的一些或全部代码。另外,可以由单个(共享的)存储器存储来自多个模块的一些或全部代码。如上述所使用的,术语"组"意味着可以使用一组处理器来执行来自单个模块的一些或全部代码。另外,可以使用一组存储器来存储来自单个模块的一些或全部代码。
这里所述的技术可以利用由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的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包括存储在非暂态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计算机程序还可以包括存储的数据。非暂态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的非限制性示例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磁存储装置和光存储装置。
根据对信息的操作的算法和符号表示,以上描述的一些部分介绍了这里所述的技术。这些算法描述和表示是数据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为了最有效地将他们的工作的实质传达给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所使用的手段。这些操作在被功能性地或逻辑上地描述时,应被理解为由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此外,己证明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将操作的这些布置称为模块或由功能名称来指代有时是便利的。
除非具体说明,否则如根据以上讨论显而易见的,应当理解在整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诸如"处理"或"运算"或"计算"或"确定"或"显示"等的术语的讨论是指如下计算机系统或类似电子计算设备的动作或处理:该计算机系统或类似电子计算设备对在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寄存器或者其它这样的信息存储装置、传输或显示设备中被表示为物理(电子)量的数据进行操控和变换。
所描述的技术的某些方面包括这里以算法的形式描述的处理步骤和指令。应当注意:所描述的处理步骤和指令能够以软件、固件或硬件来体现,并且在以软件体现时,能够被下载,以驻留在实时网络操作系统所使用的不同平台上以及从这些不同平台来操作。
本公开内容还涉及用于执行这里的操作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具体地被构造成用于所需的目的,或者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可以利用存储在计算机可以访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来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新配置该通用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有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诸如但不限于包括软盘、光盘、CD-ROM、磁光盘的任意类型的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EPROM、EEPROM、磁卡或光卡、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者适合于存储电子指令的任何类型的介质,并且每个都耦合至计算机系统总线。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计算机可以包含单个处理器,或者可以是采用多处理器设计以提高计算能力的架构。
这里所提供的算法和操作不是固有地与任何特定计算机或其它设备相关。根据这里的教导,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程序一起使用,或者可以证明构造更多个专用设备来执行所需的方法步骤是方便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多个这些系统的所需结构以及等同变型将是显然的。另外,没有参考任何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描述本公开内容。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来实现如这里所述的本公开内容的教导,提供对特定语言的任何参考是为了公开本发明的实现和最佳模式。
本公开非常适合于许多拓扑结构的广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该领域内,大型网络的配置和管理包括下述存储装置和计算机:该存储装置和计算机经由网络(诸如因特网)通信地耦合至不同的计算机和存储装置。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了前面的实施方式的描述。该描述不意图穷举或限制本公开内容。虽然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但是特定实施方式的各元件或特征通常并不限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能够被用在所选择的实施方式中。特定实施方式的各元件或特征也可以以很多方式变化。这些变化并不视为是对本公开内容的偏离,所有这些修改意图被包括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
在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第一计算设备处,与第二计算设备建立近场通信(NFC)链路;
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识别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中具有前台指定的应用程序,其中在与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建立所述NFC链路时执行所述识别;
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其中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处,所述标识符唯一地标识所述应用程序;以及
经由所述NFC链路,从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发送所述应用程序的所述标识符至所述第二计算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中识别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中具有前台指定的应用程序包含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和与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所述操作系统相关联的任务管理器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包含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和与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所述操作系统相关联的包管理器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程序的所述标识符包含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中的所述应用程序的包标识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程序的所述标识符包含所述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向所述应用程序查询数据以与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共享,其中当所述应用程序不支持数据共享时,执行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的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向所述应用程序查询数据以与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共享;以及
经由所述NFC链路,从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发送由所述应用程序共享的数据至所述第二计算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搜索数据以与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共享,其中所述数据对应于驻留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上的另一应用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经由所述NFC链路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计算设备的针对所述应用程序的请求;
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确定是否能够将所述应用程序分发给所述第二计算设备;以及
经由所述NFC链路,从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发送所述应用程序至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其中响应于确定能够将所述应用程序分发给所述第二计算设备而执行所述应用程序的发送。
10.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
在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的第一计算设备处,与第二计算设备建立近场通信(NFC)链路;
通过与驻留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上的任务管理器交互,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识别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具有前台指定的应用程序,其中在与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建立所述NFC链路时执行所述识别;
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向所述应用程序查询数据,以与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共享;
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接收来自所述应用程序的要与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共享的数据;
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其中当所述应用程序不支持数据共享时,以及当所述标识符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处唯一地标识所述应用程序时,执行所述确定;以及
经由所述NFC链路,从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发送所述要被共享的数据以及所述应用程序的所述标识符中的至少之一至所述第二计算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程序的所述标识符包含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中的所述应用程序的包标识符以及所述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中的至少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搜索数据以与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共享,其中所述数据对应于驻留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上的另一应用程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经由所述NFC链路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计算设备的针对所述应用程序的请求;
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处,确定是否能够将所述应用程序分发给所述第二计算设备;以及
经由所述NFC链路,从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发送所述应用程序至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其中响应于确定能够将所述应用程序分发给所述第二计算设备而执行所述应用程序的发送。
14.一种第一计算设备,包括:
收发器,其被配置成与第二计算设备建立数据链路,其中根据近场通信(NFC)协议建立所述数据链路;以及
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
通过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操作系统执行具有前台指定的应用程序;以及
在与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建立所述数据链路时,进行工作以执行NFC服务,所述NFC服务被配置成:
(i)识别所述应用程序,以及
(ii)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符,
其中所述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成经由所述数据链路发送所述应用程序的所述标识符至所述第二计算设备,以及其中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源处,所述标识符唯一地标识所述应用程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计算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操作系统相关联的任务管理器,其中所述NFC服务进一步被配置成与所述任务管理器交互以识别所述应用程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计算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操作系统相关联的包管理器,其中所述NFC服务进一步被配置成与所述包管理器交互以确定所述应用程序的所述标识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计算设备,其中所述标识符是在线数字介质存储器中的所述应用程序的包标识符以及所述第一计算设备之外的所述源的统一资源定位符中的至少之一。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计算设备,其中所述NFC服务进一步被配置成向所述应用程序查询数据以共享,以及其中所述收发器进一步被配置成经由所述数据链路发送由所述应用程序共享的所述数据至所述第二计算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计算设备,其中所述NFC服务被集成入所述第一计算设备的所述操作系统。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计算设备,其中根据ISO/IEC 18092标准定义所述NFC协议。
CN201380047830.3A 2012-07-16 2013-07-15 经由近场通信链路的应用程序数据的自动共享 Active CN104620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71965P 2012-07-16 2012-07-16
US61/671,965 2012-07-16
US13/905,210 2013-05-30
US13/905,210 US9184800B2 (en) 2012-07-16 2013-05-30 Automated sharing of application data over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link
PCT/US2013/050483 WO2014014817A1 (en) 2012-07-16 2013-07-15 Automated sharing of application data over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lin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0608A true CN104620608A (zh) 2015-05-13
CN104620608B CN104620608B (zh) 2018-12-04

Family

ID=49914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7830.3A Active CN104620608B (zh) 2012-07-16 2013-07-15 经由近场通信链路的应用程序数据的自动共享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84800B2 (zh)
EP (1) EP2873255B1 (zh)
CN (1) CN104620608B (zh)
WO (1) WO20140148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5569A (zh) * 2022-02-16 2022-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启动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1137B1 (en) 2011-05-09 2012-05-01 Google Inc. Transferring application state across devices
KR20140031468A (ko) * 2012-08-31 2014-03-13 주식회사 팬택 휴대 단말 및 이의 컨텐츠 공유 방법
US10524100B2 (en) 2012-09-07 2019-12-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utputting content by the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888650B1 (ko) * 2012-09-07 2018-08-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애플리케이션 실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US9125180B1 (en) 2013-03-15 2015-09-01 Google Inc. Techniques for automatically establishing a long-lasting connection across computing devices configured for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2267015B1 (ko) * 2014-01-21 2021-06-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6388375B2 (ja) * 2014-06-04 2018-09-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822978B2 (en) 2021-11-18 2023-1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content transf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4865A (zh) * 2004-02-05 2007-02-14 诺基亚公司 电子设备之间的ad-hoc连接
WO2007031746A2 (en) * 2005-09-12 2007-03-22 Telescratch Limited Method of download data delivery
CN101147387A (zh) * 2005-04-19 2008-03-19 诺基亚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设备中应用启动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090075592A1 (en) * 2005-12-16 2009-03-19 Sebastian Nystrom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d providing indications of communication events
WO2010077194A1 (en) * 2008-12-29 2010-07-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talling applications on nfc-enabled devices
US20120069772A1 (en) * 2010-09-20 2012-03-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pplication module associations for resp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ma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171137B1 (en) * 2011-05-09 2012-05-01 Google Inc. Transferring application state across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87858A (ja) 1989-04-28 1990-11-27 Toshiba Corp 分散処理システムのリスタート方式
JP3401587B2 (ja) 1995-11-15 2003-04-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仮想近接サービス制御システム
US5819021A (en) 1995-12-11 1998-10-06 Ab Initio Software Corporation Overpart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checkpoints in component-based parallel applications
DE19617976A1 (de) 1996-05-06 1997-11-13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Mitteln zum Austausch von Softwareprozessen
JP4297568B2 (ja) 1999-09-02 2009-07-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060389B2 (en) 2000-06-07 2011-11-15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onymous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US7995533B1 (en) 2000-07-14 2011-08-09 Spyder Navig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state transfer in mobile networks
US7035546B2 (en) 2000-09-20 2006-04-2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Optical wireless multiport hub
US7529653B2 (en) 2001-11-09 2009-05-05 Sun Microsystems, Inc. Message packet logging in a distributed simulation system
US7516891B2 (en) 2002-02-20 2009-04-14 David Chaum Ballot integrity systems
US20040055004A1 (en) 2002-04-30 2004-03-18 Xian-He Sun Method for efficient process state transfer between two computers using data transfer mechanisms embedded to the migration-enabled process
JP2003345764A (ja) 2002-05-27 2003-12-05 Hitachi Ltd 備忘録端末及び備忘録管理方法
US9138644B2 (en) 2002-12-10 2015-09-22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lerated machine switching
US8840475B2 (en) 2002-12-10 2014-09-23 Ol2, Inc. Method for user session transitioning among streaming interactive video servers
US20090118019A1 (en) 2002-12-10 2009-05-07 Onlive, Inc. System for streaming databases serv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used through streaming interactive video
US8495678B2 (en) 2002-12-10 2013-07-23 Ol2, Inc. System for reporting recorded video preceding system failures
US6862446B2 (en) 2003-01-31 2005-03-01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core based nodes for state transfer
US20050058112A1 (en) 2003-09-15 2005-03-17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ly managing connectivity for mobile devices through available interfaces
US7775432B2 (en) 2003-10-16 2010-08-17 Nokia Corporation Termina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nteracting with a signaling tag
EP1545069A1 (en) 2003-12-19 2005-06-22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Remote polling and control system
SE528570C2 (sv) 2004-04-08 2006-12-19 Abb Research Ltd Metod, anordning och system för att upprätta en trådlös förbindelse mellan en bärbar datoranordning med en första applikation till andra anordningar med hjälp av en andra applikation
US7379975B2 (en) 2004-04-16 2008-05-27 Nokia Corporation Electric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system and method of setting up user applications
WO2005109829A1 (en) 2004-05-06 2005-11-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device and program for seamlessly transferring the execution of a software application from a first to a second device
US7957733B2 (en) 2004-07-16 2011-06-07 Sellerbid,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with different user terminals
CN1989746B (zh) 2004-07-30 2011-05-04 夏普株式会社 通信网络的控制系统
EP3154206A1 (en) 2004-10-29 2017-04-12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179079A1 (en) 2005-02-09 2006-08-10 Mikko Kolehmain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mputing hosts
US7516361B2 (en) 2005-06-27 2009-04-07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for automatic checkpoint of system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US7471200B2 (en) 2005-06-30 2008-12-30 Nokia Corporation RFID optimized capability negotiation
US7970017B2 (en) 2005-07-13 2011-06-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eer-to-peer synchronization of data between devices
EP2017729B1 (en) 2005-08-23 2018-08-0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an application state from a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to a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US7664786B2 (en) 2005-12-12 2010-02-1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pplication context
US20090132362A1 (en) 2007-11-21 2009-05-21 Mobile Candy Dish,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information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consumer transactions
KR100716181B1 (ko) 2006-01-11 2007-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인터넷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핸드오프방법
EP1814295B1 (en) 2006-01-27 2014-04-16 Mi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handoff between telephone devices
WO2007107982A1 (en) 2006-03-17 2007-09-27 Sandisk Il Ltd Session handover between terminals
US7729489B2 (en) 2006-04-12 2010-06-01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ferring a communications exchange
US8166176B2 (en) 2006-05-31 2012-04-24 Alcatel Lucent Context-aware migration of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8660604B2 (en) 2006-06-21 2014-02-2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transceiver for bluetooth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JP2009544087A (ja) 2006-07-18 2009-12-10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Webページをユーザに対して表示する方法、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Webページに含まれるオブジェクトに関連したメニュー・オプションを表示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7983614B2 (en) 2006-09-29 2011-07-19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Handover for audio and video playback devices
JP2008283561A (ja) 2007-05-11 2008-11-20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映像信号伝送方法、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5251002B2 (ja) 2007-05-25 2013-07-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散処理プログラム、分散処理方法、分散処理装置、および分散処理システム
US8165087B2 (en) 2007-06-30 2012-04-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Location context service handoff
DE602008005492D1 (de) 2007-09-27 2011-04-21 Inside Contactles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waltung von anwendungsdaten in einem nfc-system
US7970350B2 (en) 2007-10-31 2011-06-28 Motorola Mobility,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sharing
US8358623B2 (en) 2007-11-06 2013-01-22 Airvana Network Solutions, Inc. Active handoffs in a network
US9246924B2 (en) 2007-12-13 2016-01-26 Sonim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sharing service identity among multiple client devices in a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90204966A1 (en) 2008-02-12 2009-08-13 Johnson Conrad J Utility for tasks to follow a user from device to device
JP4506856B2 (ja) 2008-03-10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586873B2 (ja) 2008-03-28 2010-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US8077157B2 (en) 2008-03-31 2011-12-13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transfer of files
EP2128830A1 (en) 2008-05-30 2009-12-02 Gemplus A method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pplication data from a source electronic device to a destination electronic device
US9626363B2 (en) 2008-06-08 2017-04-18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ceshifting media playback
US8458363B2 (en) 2008-06-08 2013-06-04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plified data transfer
US20100082445A1 (en) 2008-09-30 2010-04-01 Apple Inc. Smart menu options
US8200771B2 (en) 2008-10-10 2012-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Workload migration using on demand remote paging
US8056113B2 (en) 2009-02-05 2011-11-08 Sony Corporation Mobile consumer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on internet video platform
US20110314124A1 (en) 2009-03-25 2011-12-22 Roger Brian Gimson Capturing an application state
FI121948B (fi) 2009-04-09 2011-06-15 Solocem Systems Oy Järjestely NFC-yhteensopivaa mobiililaitetta varten muodostetun ystäväyhteyden viivästetyksi siirtämiseksi ja siihen liittyvä menetelmä
US8542186B2 (en) 2009-05-22 2013-09-2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obile device with user interaction capabilit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9055105B2 (en) 2009-05-29 2015-06-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gaging in a service or activity using an ad-hoc mesh network
US8112066B2 (en) 2009-06-22 2012-02-07 Mourad Ben Ayed System for NFC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BLUETOOTH proximity
US8570281B2 (en) 2009-06-25 2013-10-29 Nc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touch surface interaction for a financial application within a bank branch
US8438256B2 (en) 2009-06-26 2013-05-07 Vmware, Inc. Migrating functionality in virtualized mobile devices
US9055077B2 (en) 2009-08-24 2015-06-09 Apple Inc. Device identity matching
US8060560B2 (en) 2009-08-27 2011-11-15 Net Power And Ligh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vasive computing
US8412185B2 (en) 2009-09-14 2013-04-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devices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JP4738520B2 (ja) 2009-09-18 2011-08-03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754856B2 (en) 2009-09-30 2014-06-17 Ncr Corporation Multi-touch surface interaction
US20110076941A1 (en) 2009-09-30 2011-03-31 Ebay In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data/product transfer
US8490018B2 (en) 2009-11-17 2013-07-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ioritization of choices based on context and user history
US20110183614A1 (en) 2010-01-25 2011-07-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8432260B2 (en) 2010-02-26 2013-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implified vehicle bluetooth pairing employ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ags
US8494439B2 (en) 2010-05-04 2013-07-23 Robert Bosch Gmbh Application state and activity transfer between devices
US20110276503A1 (en) * 2010-05-07 2011-11-10 Dawayne Whittingt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web application-based government grant compliance monitoring, data mining, and automatic resume generation
EP2434793B1 (en) 2010-09-23 2014-03-12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s based up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US8606948B2 (en) 2010-09-24 2013-12-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loud-based device interaction
WO2012044539A2 (en) 2010-10-01 2012-04-05 Imerj, Llc Multi-operating system
US8713362B2 (en) 2010-12-01 2014-04-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bviation of recovery of data store consistency for application I/O errors
US8224894B1 (en) 2011-05-09 2012-07-17 Google Inc. Zero-click sharing of application context across devices
US8812601B2 (en) 2011-05-09 2014-08-19 Google Inc. Transferring application state across devices with checkpoints
EP2716094A4 (en) 2011-06-03 2014-12-03 Blackberr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PRIVATE NETWORKS
US8958745B2 (en) 2011-06-21 2015-02-17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97627B1 (ko) 2011-08-10 2017-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125004B2 (en) * 2012-05-31 2015-09-01 Cellco Partnership Group sharing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US9198119B2 (en) 2013-03-05 2015-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er-2-peer Wi-Fi ranging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4865A (zh) * 2004-02-05 2007-02-14 诺基亚公司 电子设备之间的ad-hoc连接
CN101147387A (zh) * 2005-04-19 2008-03-19 诺基亚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设备中应用启动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07031746A2 (en) * 2005-09-12 2007-03-22 Telescratch Limited Method of download data delivery
US20090075592A1 (en) * 2005-12-16 2009-03-19 Sebastian Nystrom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d providing indications of communication events
WO2010077194A1 (en) * 2008-12-29 2010-07-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talling applications on nfc-enabled devices
US20120069772A1 (en) * 2010-09-20 2012-03-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pplication module associations for resp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ma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171137B1 (en) * 2011-05-09 2012-05-01 Google Inc. Transferring application state across devic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5569A (zh) * 2022-02-16 2022-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启动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185569B (zh) * 2022-02-16 2022-06-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启动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3255A1 (en) 2015-05-20
EP2873255B1 (en) 2017-09-13
CN104620608B (zh) 2018-12-04
US9184800B2 (en) 2015-11-10
US20140017996A1 (en) 2014-01-16
WO2014014817A1 (en) 201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0608A (zh) 经由近场通信链路的应用程序数据的自动共享
US970354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in-vehicle navigation map, in-vehicle navigation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5744466B (zh) 一种蓝牙设备连接方法及蓝牙设备
Namiot et al. On software standards for smart cities: API or DPI
CN105684520B (zh) 用于建立无线局域网通信连接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US2012013575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ents services
CN103428671A (zh) 应用的托管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服务器
KR20150132217A (ko) 보조 데이터 생성을 위한 액세스 포인트 선택
CN105074658A (zh) 提供设备特定更新的普遍服务
US8190725B2 (en) Standardized mechanism of remote management of embedded radio modules
CN107135149B (zh) 一种用于推荐社交用户的方法与设备
KR20150110923A (ko) 끊김 없는 서비스를 위한 비콘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05100141A (zh) 多媒体内容网络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16047A (zh) 用短程通信的外围设备检测
CN104160723A (zh) 用于在近场通信传输中使用软件应用程序相关的元数据的技术
CN114556861A (zh) 设备身份的匿名化和随机化
Zhang et al. An efficient RFID search protocol based on clouds
CN110336592B (zh) 适用蓝牙读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14293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equipment data installation
US2011021273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amless consummation of an electronic transaction based on location related data
KR101073113B1 (ko) 네트워크 물리 객체들을 동적으로 관리하기 위한 위치-기반방법 및 시스템
US107265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rowdsourcing services
US9774372B1 (en) Techniques for sharing documents stored at a remote file storage server using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enabled computing devices
CN109548411B (zh) 一种控制可操控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54696A (zh) 在指定区域内发现兴趣匹配的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after: Googl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before: Google Inc.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