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0348A - 触点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0348A
CN104620348A CN201380044111.6A CN201380044111A CN104620348A CN 104620348 A CN104620348 A CN 104620348A CN 201380044111 A CN201380044111 A CN 201380044111A CN 104620348 A CN104620348 A CN 104620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wall
movable contact
contact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41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20348B (zh
Inventor
西村司
山本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839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753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839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9492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20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0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20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0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60Contact arrangements moving contact being rigidly combined with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2Non-polarised relays
    • H01H51/04Non-polarised relays with single armature; with single set of ganged armatures
    • H01H51/06Armature is movable between two limit positions of rest and is moved in one direction due to energis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 and after the electromagnet is de-energised is returned by energy stored during the movemen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e.g. by using a spring, by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by gravity
    • H01H51/065Relays having a pair of normally open contacts rigidly fixed to a magnetic core movable along the axis of a solenoid, e.g. relays for starting automobi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触点装置(1)通过使轭(50)与壁部(41c)的壁面(41d)抵接,由此限制安装有轭(50)的可动接触件(29)的转动。而且,当安装有轭(50)的可动接触件(29)转动时,轭(50)仅与壁面(41d)中的被穿过轭(50)的转动中心(C)的假想线(L)分割出的一方的区域(R1)的壁面(41dR)抵接。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点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触点装置,已知有在基于电磁铁块的励磁、消磁而沿着轴心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轴的一端部配置有可动接触件的触点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与并列设置的一对固定触点分别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设在可动电枢的两端部,伴随着可动接触件的移动,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而且,通过由第一轭和第二轭夹持可动接触件,使得在第一轭与第二轭之间形成磁回路。如此一来,消除在触点接通状态下流过异常电流时作用于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的电磁斥力所导致的不良状况。
具体地说,作用于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的电磁斥力导致的不良状况是指以下这样的问题。
当在触点接通状态下流通异常电流、电磁斥力作用于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时,触点压降低,接触电阻变大而导致焦耳热急剧增加、或触点分开而导致产生电弧热。因此,可能导致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熔敷。
然而,当将第一轭、第二轭设于可动接触件时,第一轭、第二轭基于在触点接通状态下流通的异常电流而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因此能够限制可动接触件要从固定触点分离的动作。而且,通过限制可动接触件要从固定触点分离的动作,可动触点在可动接触件不排斥固定触点的状态下吸附于固定触点,因此电弧的产生得以抑制。
如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第一轭、第二轭设在可动接触件上,并增加过电流耐量,从而能够抑制因电弧的产生而导致的触点熔敷。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10056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使安装有第一轭、第二轭的可动接触件以收容于密封壳体内的状态往复移动。而且,在安装有第一轭、第二轭的可动接触件的中心处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以位于密封壳体的中心的方式配置。因此,在可动接触件的往复移动时朝向任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配置在可动接触件或第一轭、第二轭的对角的端部可能与密封壳体的相互对置的壁面分别抵接。如此,当配置在对角的端部与密封壳体的相互对置的壁面分别抵接时,妨碍可动接触件的动作性。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触点装置,其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的动作性。
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装置具备:可动接触件;安装于所述可动接触件而形成磁回路的轭;以及以包围所述可动接触件以及所述轭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壁部,所述轭与所述壁部的壁面抵接,由此限制安装有所述轭的可动接触件的转动,当安装有所述轭的可动接触件转动时,所述轭仅与所述壁面中的被穿过所述轭的转动中心的假想线分割出的一方的区域的壁面抵接。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无论在安装有所述轭的可动接触件朝向哪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轭都仅与所述一方的区域的壁面抵接。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供所述轭抵接的壁面不具有折弯部。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壁面的轮廓形状为多边形,所述轭仅与构成多边形的一个边的壁部的壁面抵接。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壁面以及所述轭的轮廓形状为四边形,所述轭的与所述壁面的四个壁面中的一个壁面对置的缘部至所述转动中心的距离、和所述轭的与所述一个壁面的相反侧的壁面对置的缘部至所述转动中心的距离不同。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壁面的四个壁面中的一个壁面对置的缘部设有朝向该一个壁面侧突出的突出部。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所述轭包括与所述壁面抵接的第一轭和以包围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方式配置的大致U字状的第二轭,所述第一轭的与所述一方的区域中的供所述第一轭抵接的壁面对置的一侧在俯视观察下比所述第二轭更向所述壁面侧突出。
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在于,所述一方的区域的壁面具备相互对置的壁面,当安装有所述轭的可动接触件朝向一方侧转动时,所述轭仅与相互对置的壁面中的一方的壁面抵接,当安装有所述轭的可动接触件朝向另一方侧转动时,所述轭仅与相互对置的壁面中的另一方的壁面抵接。
本发明的第九特征在于,所述壁面及所述轭的轮廓形状为四边形,所述轭的与所述一方的区域的壁面对置的缘部至所述转动中心的距离、和所述轭的与另一方的区域的壁面对置的缘部至所述转动中心的距离不同。
本发明的第十特征在于,在与所述一方的区域的壁面对置的缘部分别设有朝向所述一方的区域的相互对置的壁面侧突出的突出部。
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在于,所述轭包括轮廓形状为四边形且与所述壁面抵接的第一轭和以包围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方式配置的大致U字状的第二轭,所述第一轭的轮廓形状为所述一方的区域侧的缘部彼此之间的宽度比所述另一方的区域的缘部彼此之间的宽度宽的梯形状。
本发明的第十二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轭的所述一方的区域侧的缘部比所述第二轭更向所述一方的区域的相互对置的壁面侧突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安装有轭的可动接触件转动时,轭仅与壁面中的被穿过轭的转动中心的假想线分割出的一方的区域的壁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轭不在以夹着转动中心的方式配置的两处位置与壁面抵接。其结果是,妨碍可动接触件的动作性的情况得以抑制,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的动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图,(a)是侧向剖视图,(b)是以与图1(a)正交的方向剖开的侧向剖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触点部的图,(a)是将触点部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b)是示意性地表示上下的轭以及可动接触件的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轭以及基座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上侧轭以及基座的俯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轭与下侧轭的位置关系的图,(a)是表示上侧轭相对于下侧轭未相对转动的状态的后视图,(b)是表示上侧轭相对于下侧轭相对转动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上侧轭与下侧轭的位置关系的图,(a)是表示上侧轭相对于下侧轭未相对转动的状态的后视图,(b)是表示上侧轭相对于下侧轭相对转动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轭以及基座的俯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上侧轭以及基座的俯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轭与下侧轭的位置关系的图,(a)是表示上侧轭相对于下侧轭未相对转动的状态的后视图,(b)是表示上侧轭相对于下侧轭相对转动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上侧轭与下侧轭的位置关系的图,(a)是表示上侧轭相对于下侧轭未相对转动的状态的后视图,(b)是表示上侧轭相对于下侧轭相对转动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包含相同的构成要素。因而,以下对这些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共用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2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应用于电磁继电器。触点装置1具备在图1(a)、(b)中位于下部的驱动部2和位于上部的触点部3,这些驱动部2以及触点部3被收容在壳体内。
壳体具备大致矩形的壳体基部7、以覆盖该壳体基部7的方式配置且收容驱动部2以及触点部3等搭载元件的壳体外罩9。在壳体基部7上,供一对线圈端子20分别装配的一对狭缝71、71设在图1中的下部侧。另外,在壳体基部7上,供一对主端子10、10装配的一对狭缝72、72分别设在图1中的上部侧。另一方面,壳体外罩9形成为壳体基部7侧开放的中空箱型。
驱动部2具备卷绕于线圈架11的线圈13,在形成于线圈架11的中心的贯通孔11a内配置有柱塞帽14。此时,在线圈架11的上侧形成有圆环状的座面(未图示),在该座面上载置柱塞帽14的凸缘部14a。而且,使柱塞帽14的突出部14b嵌合于贯通孔11a。在一对线圈端子20上分别设有中继端子20a,卷绕于线圈架11的线圈13的两端的引出线分别缠绕并钎焊于各中继端子20a。
另外,在柱塞帽14的中心处形成有贯通孔14c,在该贯通孔14c内的上侧配置有作为固定构件的固定铁心15,在下侧配置有作为可动构件的可动铁心17。在可动铁心17的更靠下侧配置有橡胶缓冲件12。
另外,在线圈13与壳体之间配置有轭铁19。轭铁19具备底壁19a和从底壁19a的周缘立起的一对侧壁19b、19b。在轭铁19的底壁19a上形成有圆环状的贯通孔19c,在该贯通孔19c中装配有衬套16。
而且,在轭铁19的一对侧壁19b、19b的前端侧(上端侧),以覆盖卷绕于线圈架11上的线圈13的方式配置有轭铁上板21。
使突起部15a嵌合于轭铁上板21的贯通孔21a以及柱塞帽14的贯通孔14c,在形成于轭铁上板21的上部的座面21b上载置凸缘部15b,由此固定铁心15被固定。另一方面,位于固定铁心15的下侧的可动铁心17以能够在柱塞帽14的贯通孔14c内相对于固定铁心15接近远离地移动的方式配置。
在固定铁心15以及可动铁心17上分别形成有贯通孔15c以及贯通孔17a,在固定铁心15与可动铁心17之间配置有复原弹簧23。可动铁心17被该复原弹簧23向远离固定铁心15的方向(图1的上侧)施力。
而且,复原弹簧23的上侧的一端部与固定在轭铁上板21的上侧的按压板49抵接。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在按压板49与固定铁心15之间配置橡胶缓冲件。
另外,在可动铁心17上,转轴25以沿着可动铁心17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转轴25的上侧的一端部安装有可动接触件29。在可动接触件29上设有可动触点29b,该可动触点29b能够与后述的固定端子35的固定触点35a接触分离。
然而,当在可动接触件29的可动触点29b与固定触点35a、35a接触的状态下流通大电流时,由于该大电流,在固定触点35a、35a与可动接触件29之间作用电磁斥力。当在该固定触点35a、35a与可动接触件29之间作用电磁斥力时,触点压降低,接触电阻变大而焦耳热急剧增加、或触点分离而产生电弧热。因此,可能导致可动触点29b以及固定触点35a熔敷。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包围可动接触件29的方式设置轭50。具体地说,由配置在可动接触件29的上侧的上侧轭(第一轭)51和包围可动接触件29的下侧以及侧部的下侧轭(第二轭)构成包围可动接触件29的上下表面以及侧面的轭50。如此,由上侧轭51与下侧轭52包围可动接触件29,由此在上侧轭51与下侧轭52之间形成磁回路。
而且,通过设置上侧轭51以及下侧轭52,当在可动触点29b与固定触点35a、35a之间接触时流通大电流时,上侧轭51以及下侧轭52基于大电流而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如此,通过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上侧轭51与下侧轭52相互吸引。通过该上侧轭51与下侧轭52相互吸引,可动接触件29被按压于固定触点35a,可动接触件29要与固定触点35a分离的动作被限制。如此,通过限制可动接触件29要与固定触点35a分离的动作,在可动接触件29不排斥固定触点35a的状态下,可动触点29b吸附于固定触点35a,因此抑制电弧的产生。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电弧的产生而导致的触点熔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侧轭51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将下侧轭52由底壁部52a、以从底壁部52a的两端立起的方式形成的侧壁部52b形成为大致U字状。此时,如图1(a)所示,虽然优选使下侧轭52的侧壁部52b的上端面与上侧轭51的下表面抵接,但如图2(b)所示,也可以使下侧轭52的侧壁部52b的上端面不与上侧轭51的下表面抵接。
另外,在转轴25的上侧的一端部形成有凸缘部25a。而且,在上侧轭51、可动接触件29、下侧轭52、按压板49上分别形成有供转轴25插入的贯通孔51a、贯通孔29a、贯通孔52c、以及贯通孔49a。
而且,以如下方式在转轴25的一端部安装可动接触件29。
首先,从下侧依次配置可动铁心17、复原弹簧23、按压板49、接压弹簧33、下侧轭52、可动接触件29、上侧轭51。此时,复原弹簧23穿过突起部15a嵌合于轭铁上板21的贯通孔21a及柱塞帽14的贯通孔14c中的固定铁心15的贯通孔15c内。
而且,使转轴25的另一端侧从上侧轭51的上侧穿过各个贯通孔51a、29a、52c、31a、49a以及接压弹簧33、复原弹簧23,并穿过可动铁心17而进行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转轴25向可动铁心17的连结通过压溃前端而进行铆钉结合来进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转轴25的另一端部形成螺纹槽而与可动铁心17螺合,由此能够使转轴25与可动铁心17连结。
如此一来,在转轴25的一端部安装可动接触件29。
另外,在可动接触件29的上侧,以与设在可动接触件29的长边方向两端部的可动触点29b对置的方式,配置有分别设有固定触点35a的一对固定端子35。
而且,通过将一对固定端子35装配于在基座41上形成的贯通孔41a,设于固定端子35的下侧的端部处的固定触点35a朝向可动接触件29的可动触点29b突出。
而且,通过使一对固定触点35a与可动触点29b接触(抵接),固定触点35a与可动触点29b导通。此时,通过接压弹簧33按压可动接触件29,各个可动触点29b以规定的接压力与固定触点35a接触。该接压弹簧33以弹簧负载比上述的复原弹簧23低的方式设定。因此,在线圈13不通电而不向可动铁心17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复原弹簧23的弹力克服接压弹簧33的弹力而使可动铁心17与可动接触件29一起朝向远离固定铁心15的方向移动,从而成为图1(a)、(b)的状态。另外,在一对固定端子35上分别安装有主端子10。
基座41具有并列设置有一对贯通孔41a的顶壁41b和从该顶壁41b的周缘立起的方筒状的壁部41c,形成为下侧(可动接触件29侧)开放的中空箱型。
而且,基座41在将可动接触件29从开放的下侧收容于壁部41c的内侧的状态下,经由矩形框40而固定在轭铁上板21上。
另外,在基座41的壁部41c的外周侧,安装有永久磁铁31的大致U字状的套轭(capsule yoke)30与可动接触件29对置地配置。于是,能够通过永久磁铁31延伸(extend)可动接触件29的可动触点29b与固定端子35的固定触点35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电弧。
接下来,对触点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线圈13不通电的状态下,复原弹簧23的弹力克服接压弹簧33的弹力,成为可动铁心17朝向远离固定铁心15的方向移动,可动触点29b远离固定触点35a的图1(a)、(b)的状态。
当从该断开状态向线圈13通电时,可动铁心17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以克服复原弹簧23的弹力而被固定铁心15吸引的方式接近固定铁心15地进行移动。伴随着该可动铁心17向上侧(固定铁心15侧)的移动,安装于转轴25的上侧轭51、可动接触件29以及下侧轭52与转轴25一并朝向上侧(固定触点35a侧)移动。由此,可动接触件29的可动触点29b与固定端子35的固定触点35a接触而使这些触点相互电导通而使触点装置1成为接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可动接触件29以能够相对于固定端子35相对移动的方式收容在基座41的壁部41c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夹持可动接触件29的方式配置的下侧轭52与接压弹簧33接触地设置。因此,在接压弹簧33伸长而使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朝向固定端子35侧移动的情况下,下侧轭52承受与弹簧的卷绕方向相反的反方向的旋转力,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绕该反方向转动。另外,在接压弹簧33收缩而使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朝向远离固定端子35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下侧轭52承受弹簧的卷绕方向的旋转力,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绕该正方向转动。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转动时使上侧轭51与基座41的壁部41c的内侧的壁面41d抵接,能够限制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的转动。
但是,在上侧轭51的中心设置转轴25,在转轴25以位于基座41的中心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以下这样的问题。即,在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转动时,配置在上侧轭51的对角的缘部可能与壁部41c的壁面41d的相互对置的壁面(例如,在图3中为形成长边的左壁面41dL、右壁面41dR)分别抵接。如此,当配置在对角的缘部与壁部41c的壁面41d的相互对置的壁面分别抵接时,产生所谓的卡死(日文:かじこみ),妨碍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限制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的转动,并且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
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在安装有轭50的可动接触件29转动时,轭50仅与壁面41d中的被穿过轭50的转动中心C的假想线L分割出的一方的区域R1的壁面41d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面41d的轮廓形状为四边形(多边形),该壁面41d具有上壁面41dU、下壁面41dD、左壁面41dL、右壁面41dR。而且,将壁面41d由穿过轭50的转动中心(轭50的安装有转轴25的部位)C且沿着图3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L分割为右侧的区域R1和左侧的区域R2。即,存在于右侧的区域R1的壁面41d为上壁面41dU以及下壁面41dD的右侧、右壁面41dR。另外,存在于左侧的区域R2的壁面41d为上壁面41dU以及下壁面41dD的左侧、左壁面41dL。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假想线L仅是一例,假想线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方向。
而且,无论在可动接触件29朝向哪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轭50都仅与存在于右侧的区域R1的壁面41d抵接,轭50不与存在于左侧的区域R2的壁面41d抵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轭50仅与存在于右侧的区域R1的壁面41d的一部分即右壁面41dR抵接。该右壁面41dR为不具有折弯部的平坦面。另外,右壁面41dR是构成四边形(多边形)的一个边的壁部的壁面。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轭50由配置在可动接触件29的上侧的上侧轭(第一轭)51和包围可动接触件29的下侧以及侧部的下侧轭(第二轭)构成。
而且,上侧轭51的轮廓形状为大致四边形(多边形),上侧轭51形成有四个缘部51b。四个缘部51b分别成为右上缘部51bRU、右下缘部51bRD、左上缘部51bLU、左下缘部51bLD。而且,在可动接触件29绕图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上侧轭51的右上缘部51bRU与右壁面41dR抵接。此时,其他的缘部(右下缘部51bRD、左上缘部51bLU、左下缘部51bLD)都不与壁面41d抵接。另外,在可动接触件29绕图3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上侧轭51的右下缘部51bRD与右壁面41dR抵接。此时,其他的缘部(右上缘部51bRU、左上缘部51bLU、左下缘部51bLD)都不与壁面41d抵接。
由于采用所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与右壁面(一个壁面)41dR对置的缘部至转动中心C的距离和与右壁面(一个壁面)41dR的相反侧的壁面(左壁面41dL)对置的缘部至转动中心C的距离不同。
即,使右上缘部51bRU及右下缘部51bRD至轭50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与左上缘部51bLU及左下缘部51bLD至轭50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不同。
具体地说,从右上缘部51bRU及右下缘部51bRD至轭50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A比从左上缘部51bLU以及左下缘部51bLD至轭50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B大。
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使上侧轭51的中心向比转动中心C靠右壁面41dR侧(抵接的壁面侧)处偏移而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通过在右上缘部51bRU及右下缘部51bRD上分别设置向右壁面(一个壁面)41dR侧突出的突出部51c,也能够在左右使至转动中心C的距离不同。在采用所述结构的情况下,在可动接触件29转动时,仅任一个突出部51c与右壁面(一个壁面)41dR抵接,从而限制转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上侧轭51的与一方的区域R1中的供上侧轭51抵接的壁面(右壁面41dR)对置的一侧在俯视观察下比下侧轭52更向壁面41dR侧突出。
具体地说,上侧轭51的右侧(形成右上缘部51bRU以及右下缘部51bRD的一侧)整体比下侧轭52的右侧的侧壁部52b的上端面更向右侧(右壁面41dR侧)突出。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有轭50的可动接触件29转动时,轭50仅与壁面41d中的被穿过轭50的转动中心C的假想线L分割出的一方的区域R1的壁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轭50在以夹着转动中心C的方式配置的两处位置处不与壁面41d抵接。其结果是,妨碍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的情况得以抑制,从而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
另外,无论在可动接触件29朝向哪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轭50都仅与右壁面41dR抵接。如此,通过使轭50仅与右壁面41dR抵接,能够进一步抑制产生所谓的卡死,从而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轭50仅在一处(一点)与为不具有折弯部的平坦面且为构成四边形(多边形)的一个边的壁部的壁面的右壁面41dR抵接(线接触),因此不会产生所谓的卡死,从而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
另外,如图4所示,若在右上缘部51bRU以及右下缘部51bRD分别设置朝向右壁面(一个壁面)41dR侧突出的突出部51c,则能够利用突出部51c更可靠地限制可动接触件29的转动。此时,若将突出部51c的形状形成为半球状,则突出部51c与右壁面41dR点接触。
另外,如图5所示,若以使与一方的区域R1中的供上侧轭51抵接的壁面41dR对置的一侧在俯视观察下比下侧轭52更向壁面41dR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上侧轭51,则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当可动接触件29转动而使上侧轭51与右壁面41dR抵接时,可能使上侧轭51相对于下侧轭52以及可动接触件29相对转动。然而,若采用图5的结构,即使上侧轭51相对于下侧轭52相对转动,也能够抑制上侧轭51与下侧轭52的对置面积减小。
即,如图4所示,若仅在缘部51b部分设置突出部51c,则当上侧轭51相对于下侧轭52相对转动时,如图6(b)所示,在右侧也形成不与下侧轭52对置的部位。
与此相对地,若采用图5的结构,如图5(b)所示,在右侧,上侧轭51能够维持与下侧轭52对置的状态(使不对置的部分的面积比图4的结构小)。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上侧轭51与下侧轭52的对置面积减小。如此,通过抑制对置面积的减小,过电流耐量减小的情况得以抑制,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因电弧的产生而导致的触点熔敷。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基本上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也采用图1、图2所示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转动时使上侧轭51与基座41的壁部41c的内侧的壁面41d抵接,由此限制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的转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限制下侧轭52、上侧轭51以及可动接触件29的转动,并且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在由假想线L分割出的一方的区域R1中存在相互对置的壁面41d的方式设定假想线L。
而且,如图7所示,当安装有轭50的可动接触件29转动时,使轭50仅与壁面41d中的被穿过轭50的转动中心C的假想线L分割出的一方的区域R1的壁面41d抵接。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面41d的轮廓形状为四边形(多边形),该壁面41d具有上壁面41dU、下壁面41dD、左壁面41dL、右壁面41dR。而且,将壁面41d由穿过轭50的转动中心(轭50的安装有转轴25的部位)C且沿着图7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假想线L分割为下侧的区域(一方的区域)R1和上侧的区域(另一方的区域)R2。即,存在于下侧的区域R1的壁面41d为左壁面41dL以及右壁面41dR的下侧、下壁面41dD。另外,存在于上侧的区域R2的壁面41d为左壁面41dL以及右壁面41dR的上侧、上壁面41dU。而且,左壁面41dL的下侧与右壁面41dR的下侧为相互对置的壁面41d。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假想线L仅是一例,只要是能够以在一方的区域R1中存在相互对置的壁面41d的方式分割,假想线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方向。
而且,无论在可动接触件29朝向哪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轭50都仅与存在于下侧的区域R1的壁面41d抵接,轭50不与存在于上侧的区域R2的壁面41d抵接。
此外,当安装有轭50的可动接触件29绕顺时针方向(一方侧)转动时,使轭50仅与相互对置的壁面(左壁面41dL的下侧和右壁面41dR的下侧)中的一方的壁面(左壁面41dL的下侧)抵接。
另一方面,当安装有轭50的可动接触件29绕逆时针方向(另一方侧)转动时,使轭50仅与相互对置的壁面中的另一方的壁面(右壁面41dR的下侧)抵接。
即,当安装有轭50的可动接触件29朝向任一方向转动时,轭50仅与壁面41d中的被穿过轭50的转动中心C的假想线L分割出的一方的区域R1的相互对置的壁面41d中的任一方抵接。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轭50由配置在可动接触件29的上侧的上侧轭(第一轭)51和包围可动接触件29的下侧以及侧部的下侧轭(第二轭)构成。
而且,上侧轭51的轮廓形状为大致四边形(多边形),上侧轭51形成有四个缘部51b。四个缘部51b分别为右上缘部51bRU、右下缘部51bRD、左上缘部51bLU、左下缘部51bLD。而且,当可动接触件29绕图7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上侧轭51的左下缘部51bLD与左壁面41dL的下侧抵接。此时,其他的缘部(右上缘部51bRU、右下缘部51bRD、左上缘部51bLU)都不与壁面41d抵接。另外,当可动接触件29绕图7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上侧轭51的右下缘部51bRD与右壁面41dR的下侧抵接。此时,其他的缘部(右上缘部51bRU、左上缘部51bLU、左下缘部51bLD)都不与壁面41d抵接。
由于采用所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与一方的区域R1的壁面41d对置的缘部51b至转动中心C的距离和与另一方的区域R2的壁面41d对置的缘部51b至转动中心C的距离不同。
即,使右上缘部51bRU及左上缘部51bLU至轭50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与右下缘部51bRD以及左下缘部51bLD至轭50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不同。
具体地说,将上侧轭51的轮廓形状形成为一方的区域R1侧的缘部彼此之间的宽度(右下缘部51bRD与左下缘部51bLD之间的距离)比另一方的区域R2的缘部彼此之间的宽度(右上缘部51bRU与左上缘部51bLU之间的距离)宽(大)的梯形状。
这样一来,使从右下缘部51bRD以及左下缘部51bLD至轭50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A比从右上缘部51bRU以及左上缘部51bLU至轭50的转动中心C的距离B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右下缘部51bRD设置朝向右壁面(对置的壁面的一方)41dR侧突出的突出部51c,在左下缘部51bLD设置朝向左壁面(对置的壁面的另一方)41dL侧突出的突出部51c。如此一来,能够使至转动中心C的距离在上下不同。在采用所述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可动接触件29转动时,仅某一突出部51c与一方的区域R1的相互对置的壁面41d中的某一方抵接,从而限制转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以使一方的区域R1侧的缘部51b比下侧轭52更向一方的区域R1的相互对置的壁面41d侧突出的方式配置上侧轭51。
具体地说,使上侧轭51的右下缘部51bRD比下侧轭52的右侧的侧壁部52b的上端面更向右侧(右壁面41dR侧)突出。
另一方面,使上侧轭51的左下缘部51bLD比下侧轭52的左侧的侧壁部52b的上端面更向左侧(左壁面41dL侧)突出。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安装有轭50的可动接触件29朝向任一方向转动时,轭50仅与壁面41d中的被穿过轭50的转动中心C的假想线L分割出的一方的区域R1的相互对置的壁面41d中的任一者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轭50在以夹着转动中心C的方式配置的两处位置处不与壁面41d抵接。其结果是,妨碍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的情况得以抑制,从而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
另外,通过使轭50仅与一方的区域R1的相互对置的壁面41d中的任一者抵接,能够进一步抑制产生所谓的卡死,从而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轭50仅在一处(一点)与为不具有折弯部的平坦面的右壁面41dR或左壁面41dL抵接(线接触),因此不会产生所谓的卡死,从而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29的动作性。
另外,如图8所示,若在右下缘部51bRD设置朝向右壁面(对置的壁面的一方)41dR侧突出的突出部51c、在左下缘部51bLD设置朝向左壁面(对置的壁面的另一方)41dL侧突出的突出部51c,则能够利用突出部51c更可靠地限制可动接触件29的转动。此时,若将突出部51c的形状形成为半球状,则突出部51c与右壁面41dR点接触。
另外,如图9所示,若以使一方的区域R1侧的缘部51b比下侧轭52更向一方的区域R1的相互对置的壁面41d侧突出的方式配置上侧轭51,则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当可动接触件29转动而使上侧轭51与右壁面41dR、左壁面41dL抵接时,可能使上侧轭51相对于下侧轭52以及可动接触件29相对转动。然而,若采用图9的结构,即使上侧轭51相对于下侧轭52相对转动,也能够抑制上侧轭51与下侧轭52的对置面积减小。
即,如图8所示,若仅在缘部51b部分设置突出部51c,则当上侧轭51相对于下侧轭52相对转动时,如图10(b)所示,形成很多不与下侧轭52对置的部位。
与此相对地,若采用图9的结构,如图9(b)所示,能够抑制上侧轭51与下侧轭52的对置面积的减小(使不对置的部分的面积比图8的结构小)。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上侧轭51与下侧轭52的对置面积减小。如此,通过抑制对置面积的减小,过电流耐量减少的情况得以抑制,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因电弧的产生而导致的触点熔敷。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加以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使轭的一处位置与仅构成轮廓形状为四边形的一边的右壁面抵接,但抵接位置也可以是多个位置。例如,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在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多个突出部,在可动接触件转动时,上侧的多个突出部或下侧的多个突出部与右壁面抵接。
另外,供轭抵接的壁面的轮廓形状并不局限于直线状,也可以是弯曲的。此外,壁面的轮廓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圆形。如此,在壁面的轮廓形状为椭圆形、圆形的情况下,设定中心角为180度以下的圆弧部分,使轭与构成该圆弧部分的壁面抵接即可。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出使轭的一部分点接触或线接触的情况,但也可以是面接触。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轭的形状形成为右上以及右下的缘部部分被切口的形状,在转动时使切口的部分与右壁面面接触。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出轮廓形状为四边形的壁部,但也可以使轮廓形状为三角形或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此时,优选使轭与构成一个边的壁部的壁面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在为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的情况,也可以构成为,并非绕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者的转动时都与相同的壁部抵接,而是在各个转动中与构成一个边的壁部的壁面抵接。例如,可以构成为,在为六边形的情况下,在绕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与构成右斜上边的壁面抵接,在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与构成右斜下边的壁部抵接。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使轭仅与右壁面抵接,但也可以使轭与构成相邻的边的壁部的壁面同时抵接。若以轮廓形状为四边形的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例示,则可以构成为,将轭的形状形成为右上的缘部部分被切口的形状,当可动接触件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使被切口的缘部的两端分别与上壁面和右壁面抵接。若采用上述结构,虽然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妨碍动作性的可能性变高,但轭不会在以夹着转动中心的方式配置的两处位置处与壁面抵接。即,当以穿过转动中心且与连结一方的接触部分和转动中心的线正交的直线将轭分为两部分时,在与一方的接触部分相同的一侧,另一方的接触部分与壁面接触。因此,同轭在以夹着转动中心的方式配置的两处位置处与壁面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产生所谓的卡死。因此,即便使轭的两处位置与构成相邻的边的壁部的壁面抵接,也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的动作性。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使轭的一处位置与壁面抵接,但抵接位置也可以是多个位置。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所述的结构:在上下并列设置多个突出部,在可动接触件转动时,右侧的多个突出部或左侧的多个突出部与壁面抵接。
另外,供轭抵接的壁面的轮廓形状并不局限于直线状,也可以是弯曲的。此外,壁面的轮廓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圆形。如此,在壁面的轮廓形状为椭圆形、圆形的情况下,设定中心角为90度以下且相互对置的两个圆弧部分,使轭仅与构成该圆弧部分的壁面抵接即可。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出使轭的一部分点接触或线接触的情况,但也可以是面接触。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出轮廓形状为四边形的壁部,但轮廓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形或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此时,优选使绕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抵接的壁面和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抵接的壁面为相互对置的壁部的壁面。例如,可以构成为,在为六边形的情况下,在绕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与构成左右斜下边的壁面抵接,在绕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与构成右斜下边的壁部抵接。
另外,轭(上侧轭)的形状也可以是多边形、圆形、椭圆形。
另外,也可以将上侧轭形成为U字状而夹着可动接触件,将下侧轭形成为板状而与壁面抵接。此外,上侧轭、下侧轭也可以都形成为U字状,分别夹着可动接触件。这样的话,能够抑制上侧轭相对于下侧轭的转动。
另外,可动端子、固定端子、其他细节部分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能够适当地加以变更。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能更可靠地确保可动接触件的动作性的触点装置。

Claims (12)

1.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动接触件;
安装于所述可动接触件而形成磁回路的轭;以及
以包围所述可动接触件及所述轭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的壁部,
通过所述轭与所述壁部的壁面抵接,由此限制安装有所述轭的可动接触件的转动,
在安装有所述轭的可动接触件转动时,所述轭仅与所述壁面中的被穿过所述轭的转动中心的假想线分割出的一方的区域的壁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无论在安装有所述轭的可动接触件朝向哪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轭都仅与所述一方的区域的壁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供所述轭抵接的壁面不具有折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面的轮廓形状为多边形,所述轭仅与构成多边形的一个边的壁部的壁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面及所述轭的轮廓形状为四边形,所述轭的与所述壁面的四个壁面中的一个壁面对置的缘部至所述转动中心的距离、和所述轭的与所述一个壁面的相反侧的壁面对置的缘部至所述转动中心的距离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壁面的四个壁面中的一个壁面对置的缘部设有朝向该一个壁面侧突出的突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包括与所述壁面抵接的第一轭和以包围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方式配置的大致U字状的第二轭,
所述第一轭的与所述一方的区域中的供所述第一轭抵接的壁面对置的一侧在俯视观察下比所述第二轭更向所述壁面侧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区域的壁面具备相互对置的壁面,
在安装有所述轭的可动接触件朝向一方侧转动时,所述轭仅与相互对置的壁面中的一方的壁面抵接,
在安装有所述轭的可动接触件朝向另一方侧转动时,所述轭仅与相互对置的壁面中的另一方的壁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面及所述轭的轮廓形状为四边形,所述轭的与所述一方的区域的壁面对置的缘部至所述转动中心的距离、和所述轭的与另一方的区域的壁面对置的缘部至所述转动中心的距离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一方的区域的壁面对置的缘部分别设有朝向所述一方的区域的相互对置的壁面侧突出的突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轭包括轮廓形状为四边形且与所述壁面抵接的第一轭和以包围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方式配置的大致U字状的第二轭,
所述第一轭的轮廓形状为所述一方的区域侧的缘部彼此之间的宽度比所述另一方的区域的缘部彼此之间的宽度宽的梯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轭的所述一方的区域侧的缘部比所述第二轭更向所述一方的区域的相互对置的壁面侧突出。
CN201380044111.6A 2012-08-23 2013-08-20 触点装置 Active CN1046203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3914 2012-08-23
JP2012183913A JP5967535B2 (ja) 2012-08-23 2012-08-23 接点装置
JP2012183914A JP6094923B2 (ja) 2012-08-23 2012-08-23 接点装置
JP2012-183913 2012-08-23
PCT/JP2013/004904 WO2014030337A1 (ja) 2012-08-23 2013-08-20 接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0348A true CN104620348A (zh) 2015-05-13
CN104620348B CN104620348B (zh) 2017-05-17

Family

ID=5014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4111.6A Active CN104620348B (zh) 2012-08-23 2013-08-20 触点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40354B2 (zh)
EP (1) EP2889892B1 (zh)
KR (1) KR20150046026A (zh)
CN (1) CN104620348B (zh)
WO (1) WO20140303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0591A (zh) * 2015-12-22 2017-06-30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内燃机的启动器的电磁驱动器
CN111584259A (zh) * 2020-03-23 2020-08-25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限位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119B (zh) * 2012-04-09 2016-08-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的弹簧负载调整结构和触点装置的弹簧负载调整方法
KR200486468Y1 (ko) * 2014-09-29 2018-07-05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JP6528271B2 (ja) 2015-04-13 2019-06-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US10950402B2 (en) * 2017-10-17 2021-03-16 Solarbos, Inc. Electrical contactor
KR102324515B1 (ko) * 2019-05-29 2021-11-10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 직류 릴레이 및 그 제작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3836A (ja) * 1989-08-30 1990-04-16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磁接触器
CN1698149A (zh) * 2003-02-28 2005-11-1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接触装置
JP2011204478A (ja) * 2010-03-25 2011-10-1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接点装置
CN102292789A (zh) * 2009-01-21 2011-12-2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密封接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0870A3 (de) * 1995-12-21 1998-10-0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magnetisches, monostabiles Kleinrelais
US5892194A (en) * 1996-03-26 1999-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ealed contact device with contact gap adjustment capability
US6911884B2 (en) * 2001-11-29 2005-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switching apparatus
CA2484172C (en) 2003-02-28 2008-09-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ntact device
JP4039335B2 (ja) 2003-07-15 2008-01-3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封止接点装置
KR100845539B1 (ko) * 2005-03-28 2008-07-10 마츠시다 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접점 장치
JP4470837B2 (ja) * 2005-08-12 2010-06-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4466505B2 (ja) * 2005-08-12 2010-05-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WO2007060945A1 (ja) * 2005-11-25 2007-05-3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磁開閉装置
JP2007305467A (ja) * 2006-05-12 2007-11-22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その調整方法および調整システム
JP2007335117A (ja) * 2006-06-12 2007-12-27 Denso Corp 電磁スイッチ
EP2860747B1 (en) * 2008-03-19 2016-11-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 device
JP5163318B2 (ja) * 2008-06-30 2013-03-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石装置
JP5163317B2 (ja) * 2008-06-30 2013-03-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5206157B2 (ja) * 2008-06-30 2013-06-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KR101681591B1 (ko) * 2010-01-25 2016-12-01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자 개폐기
JP5573250B2 (ja) * 2010-03-09 2014-08-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封止接点装置
WO2011115050A1 (ja) * 2010-03-15 2011-09-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開閉装置
KR20130018733A (ko) 2010-03-25 2013-02-25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접점 장치
JP5629107B2 (ja) * 2010-03-25 2014-11-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KR101190854B1 (ko) * 2010-10-15 2012-10-15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밀봉 접점의 제조방법
JP2012104364A (ja) * 2010-11-10 2012-05-31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
JP5778989B2 (ja) * 2011-05-19 2015-09-16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5727861B2 (ja) * 2011-05-19 2015-06-03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2013187134A (ja) * 2012-03-09 2013-09-19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
CN104221119B (zh) * 2012-04-09 2016-08-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的弹簧负载调整结构和触点装置的弹簧负载调整方法
JP6064223B2 (ja) * 2012-12-28 2017-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WO2014208098A1 (ja) * 2013-06-28 2014-12-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03836A (ja) * 1989-08-30 1990-04-16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磁接触器
CN1698149A (zh) * 2003-02-28 2005-11-1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接触装置
CN102292789A (zh) * 2009-01-21 2011-12-2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密封接触装置
JP2011204478A (ja) * 2010-03-25 2011-10-1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接点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0591A (zh) * 2015-12-22 2017-06-30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内燃机的启动器的电磁驱动器
CN106910591B (zh) * 2015-12-22 2020-08-11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内燃机的启动器的电磁驱动器
CN111584259A (zh) * 2020-03-23 2020-08-25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限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89892B1 (en) 2017-02-01
EP2889892A1 (en) 2015-07-01
EP2889892A4 (en) 2015-08-26
WO2014030337A1 (ja) 2014-02-27
US20150255235A1 (en) 2015-09-10
CN104620348B (zh) 2017-05-17
KR20150046026A (ko) 2015-04-29
US9640354B2 (en) 2017-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0348A (zh) 触点装置
CN103928266B (zh) 电磁继电器
JP4424260B2 (ja) 電磁リレー
JP6064223B2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JP6037730B2 (ja) 電磁継電器
EP3089190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2840585B1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CN104641441A (zh) 电磁继电器
EP2945175B1 (en) Contact device
US20180068818A1 (en) Contact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WO2019065692A1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CN104205284B (zh) 电磁继电器
JP2012123944A (ja) 電磁継電器
US20200243291A1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equipped with contact device
EP2775493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967535B2 (ja) 接点装置
JP5914872B2 (ja) 接点装置
JP2014203784A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リレー
EP2775494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6094923B2 (ja) 接点装置
JP2018129300A (ja) リレー
WO2016157558A1 (ja) 電磁継電器
JP5930095B1 (ja) 電磁駆動機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磁継電器
JP6709953B2 (ja) 接点構造、接点構造の製造方法、及び電磁リ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