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0439A - 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0439A
CN104610439A CN201510013391.5A CN201510013391A CN104610439A CN 104610439 A CN104610439 A CN 104610439A CN 201510013391 A CN201510013391 A CN 201510013391A CN 104610439 A CN104610439 A CN 104610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protein
salt
abiotic stress
g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33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0439B (zh
Inventor
姚琴芳
王飞鹏
李晓娇
杨进孝
吕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beino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OTECHNOLOGY CENTER OF BEIJING DABEIN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Dabein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OTECHNOLOGY CENTER OF BEIJING DABEIN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Dabein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OTECHNOLOGY CENTER OF BEIJING DABEIN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133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04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0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0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0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0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1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p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2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plant cells, e.g. plant artificial chromosomes (PACs)
    • C12N15/8201Methods for introducing genetic material into plant cells, e.g. DNA, RNA, stable or transient incorporation, tissue culture methods adapted for transformation
    • C12N15/8202Methods for introducing genetic material into plant cells, e.g. DNA, RNA, stable or transient incorporation, tissue culture methods adapted for transformation by biological means, e.g. cell mediated or natural vector
    • C12N15/8205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9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 C12N15/82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ukaryotic hosts for plant cells, e.g. plant artificial chromosomes (PACs)
    • C12N15/8241Phenotypically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via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 C12N15/8261Phenotypically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via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with agronomic (input) traits, e.g. crop yiel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包括:(a)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或(b)在(a)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耐受非生物胁迫活性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首次从高粱中分离了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所述蛋白质特别是对盐胁迫具有耐受性,所述耐盐蛋白质/基因HPS1可以耐受浓度为450mM的盐胁迫,其将会对改良、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缓解土地压力、增加后备耕地储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来源于高粱的耐盐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至少20%的耕地和超过50%的灌溉土地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盐胁迫的影响,而盐胁迫作为非生物性胁迫的一种,是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引起植物体内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代谢反应,从而造成植物死亡或减产。由于大多数植物尤其是农作物属于对盐胁迫敏感的甜土植物,因此盐胁迫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全球的粮食产量。而实践证明,改良盐渍土是一项复杂、难度大、用时长的工作,故揭示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机制,并据此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近几年研究表明,植物的耐盐性在本质上复杂并涉及细胞适应的多重机制以及多种代谢途径,植物要达到离子平衡,必须要进行三方面相互联系的调节,首先必须防止植物收到毒害,其次植物在逆境下要重建一个平衡的体内环境,最后生长必须可以恢复。植物耐盐的复杂性使得利用传统育种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耐盐能力十分困难,因而使用生物技术方法从遗传上设计耐盐作物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迄今为止,已有许多与植物耐盐相关的基因被克隆研究,包括编码各种有机溶质合成酶的基因:如参与脯氨酸合成的P5cs基因、与甜菜碱合成有关的基因、与甘露醇合成有关的基因;LEA蛋白基因;具有抗氧化胁迫作用的过氧化酶基因等,但大多需要与其它多个耐盐基因共同作用才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耐盐效果。因此需要从不同种类的植物中有目的地克隆其它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耐盐基因,以期获得具有良好耐盐性的作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所述耐盐蛋白可以在植物中(如拟南芥)表达,并使转基因植物具有较好的耐盐性,对于农作物改良和培育耐盐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包括:
(a)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或
(b)在(a)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耐受非生物胁迫活性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包括:
(a)编码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或
(b)在严格条件下与(a)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具有耐受非生物胁迫活性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或
(c)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严格条件可为在6×SSC(柠檬酸钠)、0.5%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在65℃下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1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表达盒,包含在有效连接的调控序列调控下的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或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产生耐盐植物的方法,包括:将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或所述表达盒或所述重组载体导入植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赋予植物盐耐受性的方法,包括:将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或所述表达盒或所述重组载体导入植物,使导入后的植物产生足够量的蛋白质以赋予其盐胁迫耐受性。
优选地,所述植物为拟南芥、高粱、玉米、大豆、棉花、水稻或小麦。
在本发明中,将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或所述表达盒或所述重组载体导入植物,常规转化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微量发射轰击、直接将DNA摄入原生质体、电穿孔或晶须硅介导的DNA导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增加植物产量的方法,包括:在含盐的土地上种植耐盐植物,所述耐盐植物为所述方法所产生的植物,其与种植不具有盐胁迫耐受性的同种植物相比使单位面积内的植物产量增加。
优选地,所述植物为拟南芥、高粱、玉米、大豆、棉花、水稻或小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或由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赋予植物盐胁迫耐受性的用途。
本发明的转基因植物细胞中,所述核酸的表达引起与相应的未转化野生型植物细胞相比较对环境胁迫增加的耐性,环境胁迫为盐度和/或干旱。
在本发明中,术语“增加”、“提高”、“升高”、“增强”或“改善”涉及相应特性在生物或生物的部分,如组织、种子、根、叶、花等中或在细胞中的改变并且可互换使用。当增加或增强涉及基因产物活性的增加或增强时,体积内的整体活性优选地增加或增强,无论基因产物的数量或该基因产物的特异活性或两者是否增加或增强或者编码该基因产物的核酸序列或基因的数量、稳定性或翻译效率是否增加或增强。术语“减少”、“降低”或“缺失”涉及相应特性在生物或生物的部分如组织、种子、根、叶、花等中或在细胞中的改变。当减少、降低或缺失涉及基因产物活性的减少时,体积内的整体活性优选地减少、降低或缺失,无论基因产物的数量或该基因产物的特异活性或两者是否减少、降低或缺失或者编码该基因产物的核酸序列或基因的数量、稳定性或翻译效率是否减少、降低或缺失。
在“特性的改变”中,应当理解为基因产物的活性、表达水平或数量或代谢物含量在特定体积内相对于对照、参考或野生型的相应体积受到改变,包括此活性或表达的从头产生。
术语“提高”或“降低”包括仅在本发明中所述特性的改变,例如,修饰作用可以在细胞区室如细胞器,或在植物的部分如组织、种子、根、叶、花等内存在,但是当检测完整主题及完整细胞或植物时,修饰作用检测不到。优选地,增加或减少在细胞水平上存在,因此术语“活性的增加”或“代谢物含量的增加”涉及与野生型细胞相比细胞水平的增加。
因此,术语“提高”或“降低”意指酶的特异活性及化合物或代谢物的量,例如多肽、核酸分子的量或本发明精细化学品或编码性mRNA或DNA的量可以在一定体积内得到提高或降低。
术语“野生型”、“对照”或“参考”可以互换并且可以是这样的细胞,或生物的部分如器官或组织,或者生物,尤其微生物或植物,其未受本发明方法修饰或处理。因此用作野生型、对照或参考的细胞,或生物的部分如器官或组织,或者生物,尤其微生物或植物尽可能与细胞、生物或其部分对应,并且除了在本发明方法的结果的方面以外,在其它任何特性上与本发明的主题尽可能完全相同。因此,野生型、对照或者参考受到了完全相同或尽可能完全相同地处理,也即仅不影响所测试特性的品质的条件或特性可以不同。
优选地,参考、对照或野生型仅在本发明多肽的细胞活性方面例如因为本发明核酸分子的水平增加或本发明多肽特异活性的增加,例如因为或由于具有胁迫相关性蛋白(SRP)活性的蛋白质或其同系物的表达水平或活性、该蛋白质的生物化学原因或遗传原因以及与相应的未转化野生型植物相比较对环境胁迫增加的耐性和/或抗性而与本发明的对象不同。
本发明中所述“耐盐性”或“耐盐能力”或“耐受盐胁迫”或“抗盐性”是指能耐受高浓度盐类环境而生长发育的性质。
本发明中所述“盐胁迫”或“盐处理”主要是指细胞或者组织渗透压的增大导致了花色素甙的合成。盐胁迫的实质是渗透胁迫,在外界环境中,盐含量高到足以明显改变水势,可以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所述盐包括但不限于NaCl、KCl、CaCl2,土壤中盐含量达到0.1%-1.0%时就可以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本发明中所述的植物、植物组织或植物细胞的基因组,是指植物、植物组织或植物细胞内的任何遗传物质,且包括细胞核和质体和线粒体基因组。
术语“表达”指转录和/或翻译编码性基因片段或基因。通常,得到的产物是mRNA或蛋白质。然而,表达产物还可以包括功能性RNA如反义核酸、tRNA、snRNA、rRNA、RNAi、siRNA、核酶等。表达可以是全身性、局部性或暂时性的,例如限于某些细胞类型、组织、器官或时间段。
本发明中所述的多核苷酸和/或核苷酸形成完整“基因”,在所需宿主细胞中编码蛋白质或多肽。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认识到,可以将本发明的多核苷酸和/或核苷酸置于目的宿主中的调控序列控制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DNA典型的以双链形式存在。在这种排列中,一条链与另一条链互补,反之亦然。由于DNA在植物中复制产生了DNA的其它互补链。这样,本发明包括对序列表中示例的多核苷酸及其互补链的使用。本领域常使用的“编码链”指与反义链结合的链。为了在体内表达蛋白质,典型将DNA的一条链转录为一条mRNA的互补链,它作为模板翻译出蛋白质。mRNA实际上是从DNA的“反义”链转录的。“有义”或“编码”链有一系列密码子(密码子是三个核苷酸,一次读三个可以产生特定氨基酸),其可作为开放阅读框(ORF)阅读来形成目的蛋白质或肽。本发明还包括与示例的DNA有相当功能的RNA和PNA(肽核酸)。
本发明“cDNA”是指与RNA分子互补的DNA,其是通过反转录酶从得自真核细胞的成熟的、经过剪接的mRNA分子反转录而来的单链或双链的DNA分子。如此,cDNA中不含本来可能存在于与之对应的基因组DNA序列中的任何内含子。
本发明中核酸分子或其片段在严格条件下与本发明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杂交。任何常规的核酸杂交或扩增方法都可以用于鉴定本发明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的存在。核酸分子或其片段在一定情况下能够与其他核酸分子进行特异性杂交。本发明中,如果两个核酸分子能形成反平行的双链核酸结构,就可以说这两个核酸分子彼此间能够进行特异性杂交。如果两个核酸分子显示出完全的互补性,则称其中一个核酸分子是另一个核酸分子的“互补物”。本发明中,当一个核酸分子的每一个核苷酸都与另一个核酸分子的对应核苷酸互补时,则称这两个核酸分子显示出“完全互补性”。如果两个核酸分子能够以足够的稳定性相互杂交从而使它们在至少常规的“低度严格”条件下退火且彼此结合,则称这两个核酸分子为“最低程度互补”。类似地,如果两个核酸分子能够以足够的稳定性相互杂交从而使它们在常规的“高度严格”条件下退火且彼此结合,则称这两个核酸分子具有“互补性”。从完全互补性中偏离是可以允许的,只要这种偏离不完全阻止两个分子形成双链结构。为了使一个核酸分子能够作为引物或探针,仅需保证其在序列上具有充分的互补性,以使得在所采用的特定溶剂和盐浓度下能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
本发明中,基本同源的序列是一段核酸分子,该核酸分子在高度严格条件下能够和相匹配的另一段核酸分子的互补链发生特异性杂交。促进DNA杂交的适合的严格条件,例如,大约在45℃条件下用6.0×氯化钠/柠檬酸钠(SSC)处理,然后在50℃条件下用2.0×SSC洗涤,这些条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例如,在洗涤步骤中的盐浓度可以选自低度严格条件的约2.0×SSC、50℃到高度严格条件的约0.2×SSC、50℃。此外,洗涤步骤中的温度条件可以从低度严格条件的室温约22℃,升高到高度严格条件的约65℃。温度条件和盐浓度可以都发生改变,也可以其中一个保持不变而另一个变量发生改变。优选地,本发明所述严格条件可为在6×SSC、0.5%SDS溶液中,在65℃下与SEQ ID NO:1发生特异性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1次。
因此,具有耐受非生物性胁迫活性并在严格条件下与本发明序列1杂交的序列包括在本发明中。这些序列与本发明序列至少大约40%-50%同源,大约60%、65%或70%同源,甚至至少大约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多同源。即序列同一性的范围分布在至少大约40%-50%、大约60%、65%或70%同源,甚至至少大约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大的序列同源性。
本发明中所述的基因和蛋白质不但包括特定的示例序列,还包括保存了所述特定示例的蛋白质的耐受非生物性胁迫活性特征的部分和/片段(包括与全长蛋白质相比在内和/或末端缺失)、变体、突变体、取代物(有替代氨基酸的蛋白质)、嵌合体和融合蛋白。所述“变体”或“变异”是指编码同一蛋白或编码有耐受非生物性胁迫活性的等价蛋白的核苷酸序列。所述“等价蛋白”是指与权利要求的蛋白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耐受非生物性胁迫活性的蛋白。
本发明中所述的DNA分子或蛋白序列的“片段”或“截短”是指涉及的原始DNA或蛋白序列(核苷酸或氨基酸)的一部分或其人工改造形式(例如适合植物表达的序列),包括临近片段和与全长分子相比内部和/或末端的缺失,前述序列的长度可存在变化,但长度足以确保(编码)蛋白质为耐受非生物性胁迫的蛋白质。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植物中的表达),使用编码截短蛋白质的截短基因可能是有利的。优选的截短基因一般编码全长蛋白质的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
由于遗传密码子的丰余性,多种不同的DNA序列可以编码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产生这些编码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蛋白的可替代DNA序列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内。这些不同的DNA序列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所述“基本上相同的”序列是指有氨基酸取代、缺失、添加或插入但实质上不影响耐盐活性的序列,亦包括保留耐盐活性的片段。
本发明中氨基酸序列的取代、缺失或添加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优选这种氨基酸变化为:小的特性改变,即不显著影响蛋白的折叠和/或活性的保守氨基酸取代;小的缺失,通常约1-30个氨基酸的缺失;小的氨基或羧基端延伸,例如氨基端延伸一个甲硫氨酸残基;小的连接肽,例如约20-25个残基长。
保守取代的实例是在下列氨基酸组内发生的取代:碱性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酸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极性氨基酸(如谷氨酰胺、天冬酰胺)、疏水性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芳香氨基酸(如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以及小分子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通常不改变特定活性的那些氨基酸取代在本领域内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已由,例如,N.Neurath和R.L.Hill在1979年纽约学术出版社(Academic Press)出版的《Protein》中进行了描述。最常见的互换有Ala/Ser,Val/Ile,Asp/Glu,Thu/Ser,Ala/Thr,Ser/Asn,Ala/Val,Ser/Gly,Tyr/Phe,Ala/Pro,Lys/Arg,Asp/Asn,Leu/Ile,Leu/Val,Ala/Glu和Asp/Gly,以及它们相反的互换。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地,这种取代可以在对分子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区域之外发生,而且仍产生活性多肽。对于由本发明的多肽,其活性必需的并因此选择不被取代的氨基酸残基,可以根据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如定点诱变或丙氨酸扫描诱变进行鉴定(如参见,Cunningham和Wells,1989,Science244:1081-1085)。后一技术是在分子中每一个带正电荷的残基处引入突变,检测所得突变分子的耐盐活性,从而确定对该分子活性而言重要的氨基酸残基。底物-酶相互作用位点也可以通过其三维结构的分析来测定,这种三维结构可由核磁共振分析、结晶学或光亲和标记等技术测定(参见,如de Vos等,1992,Science 255:306-312;Smith等,1992,J.Mol.Biol 224:899-904;Wlodaver等,1992,FEBS Letters 309:59-64)。
因此,与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一定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也包括在本发明中。这些序列与本发明序列类似性/相同性典型的大于60%,优选的大于75%,更优选的大于80%,甚至更优选的大于90%,并且可以大于95%。也可以根据更特定的相同性和/或类似性范围定义本发明的优选的多核苷酸和蛋白质。例如与本发明示例的序列有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的相同性和/或类似性。
本发明中所述调控序列包括但不限于启动子、转运肽、终止子,增强子,前导序列,内含子以及其它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耐盐基因的调节序列。
所述启动子为植物中可表达的启动子,所述的“植物中可表达的启动子”是指确保与其连接的编码序列在植物细胞内进行表达的启动子。植物中可表达的启动子可为组成型启动子。指导植物内组成型表达的启动子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来源于花椰菜花叶病毒的35S启动子、玉米ubi启动子、水稻GOS2基因的启动子等。备选地,植物中可表达的启动子可为组织特异的启动子,即该启动子在植物的一些组织内如在绿色组织中指导编码序列的表达水平高于植物的其他组织(可通过常规RNA试验进行测定),如PEP羧化酶启动子。备选地,植物中可表达的启动子可为诱导型启动子。诱导型启动子(inducible promoter)是指在某些特定的物理或化学信号的刺激下,该种类型的启动子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基因的转录水平;目前已经分离了光诱导表达基因启动子、热诱导表达基因启动子、创伤诱导表达基因启动子、真菌诱导表达基因启动子和共生细菌诱导表达基因启动子等,诱导启动子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如从葡萄中克隆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Vst1启动子,当病虫侵害、UV照射、臭氧环境或化学物质诱导时均可启动Vst1的表达,Riou等发现该启动子上分别带有乙烯和臭氧的应答元件,可适应不同的外界刺激;拟南芥rd29A基因在干旱、高盐碱、低温或脱落酸诱导时表达,其启动子-174~-55区域包含干旱应答因子(DRE,TACCGACAT)和ABA应答因子(ABRE,ACGTGG/TC),且该基因在ABA诱导表达时,DRE和ABRE是相互独立的。
所述转运肽(又称分泌信号序列或导向序列)是指导转基因产物到特定的细胞器或细胞区室,对受体蛋白质来说,所述转运肽可以是异源的,例如,利用编码叶绿体转运肽序列靶向叶绿体,或者利用‘KDEL’保留序列靶向内质网,或者利用大麦植物凝集素基因的CTPP靶向液泡。
所述前导序列包含但不限于,小RNA病毒前导序列,如EMCV前导序列(脑心肌炎病毒5’非编码区);马铃薯Y病毒组前导序列,如MDMV(玉米矮缩花叶病毒)前导序列;人类免疫球蛋白质重链结合蛋白质(BiP);苜蓿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质mRNA的不翻译前导序列(AMV RNA4);烟草花叶病毒(TMV)前导序列。
所述增强子包含但不限于,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增强子、玄参花叶病毒(FMV)增强子、康乃馨风化环病毒(CERV)增强子、木薯脉花叶病毒(CsVMV)增强子、紫茉莉花叶病毒(MMV)增强子、夜香树黄化曲叶病毒(CmYLCV)增强子、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鸭跖草黄斑驳病毒(CoYMV)和花生褪绿线条花叶病毒(PCLSV)增强子。
对于单子叶植物应用而言,所述内含子包含但不限于,玉米hsp70内含子、玉米泛素内含子、Adh内含子1、蔗糖合酶内含子或水稻Act1内含子。对于双子叶植物应用而言,所述内含子包含但不限于,CAT-1内含子、pKANNIBAL内含子、PIV2内含子和“超级泛素”内含子。
所述终止子可以为在植物中起作用的适合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包括但不限于,来源于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胭脂碱合成酶(NOS)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来源于蛋白酶抑制剂Ⅱ(pinⅡ)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来源于豌豆ssRUBISCO E9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和来源于α-微管蛋白(α-tubulin)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化信号序列。
本发明中所述“有效连接”表示核酸序列的联结,所述联结使得一条序列可提供对相连序列来说需要的功能。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效连接”可以为将启动子与感兴趣的序列相连,使得该感兴趣的序列的转录受到该启动子控制和调控。当感兴趣的序列编码蛋白并且想要获得该蛋白的表达时“有效连接”表示:启动子与所述序列相连,相连的方式使得得到的转录物高效翻译。如果启动子与编码序列的连接是转录物融合并且想要实现编码的蛋白的表达时,制造这样的连接,使得得到的转录物中第一翻译起始密码子是编码序列的起始密码子。备选地,如果启动子与编码序列的连接是翻译融合并且想要实现编码的蛋白的表达时,制造这样的连接,使得5’非翻译序列中含有的第一翻译起始密码子与启动子相连结,并且连接方式使得得到的翻译产物与编码想要的蛋白的翻译开放读码框的关系是符合读码框的。可以“有效连接”的核酸序列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基因表达功能的序列(即基因表达元件,例如启动子、5’非翻译区域、内含子、蛋白编码区域、3’非翻译区域、聚腺苷化位点和/或转录终止子)、提供DNA转移和/或整合功能的序列(即T-DNA边界序列、位点特异性重组酶识别位点、整合酶识别位点)、提供选择性功能的序列(即抗生素抗性标记物、生物合成基因)、提供可计分标记物功能的序列、体外或体内协助序列操作的序列(即多接头序列、位点特异性重组序列)和提供复制功能的序列(即细菌的复制起点、自主复制序列、着丝粒序列)。
本发明中,所述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为HPS1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所述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为HPS1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所述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特别是耐盐基因,可用于植物,特别是玉米和拟南芥转化的DNA序列,除了包含由HPS1核苷酸序列编码的蛋白质的编码区外,也可包含其他元件,例如编码转运肽的编码区、编码选择性标记的蛋白质或赋予除草剂抗性的蛋白质的编码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具有以下优点:
1、首次分离。本发明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首次从高粱中克隆获得,并经过比较分析证明,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能力显著提高,
2、耐盐性好。本发明耐盐蛋白质HPS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拟南芥,实验证明,其可以耐受450mM的盐胁迫。
3、本发明培育的耐盐植物将会对改良、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缓解土地压力、增加后备耕地储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的含有高粱cDNA文库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DBN-Sb构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的高粱文库质粒中cDNA插入片段的PCR扩增后的电泳图;
图3为本发明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的转入HPS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在文库初筛时的耐盐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的转入HPS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在初步验证时的耐盐效果图;
图5为本发明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的转入HPS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在再次验证时的耐盐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的转入HPS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中外源插入片段的PCR扩增后的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例、高粱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
取盐处理过的高粱组织制备其总RNA,然后经过mRNA的分离、脱磷酸基团、脱帽、连接CAP Tag处理后,由纯化的mRNA合成cDNA第一链,进而合成双链DNA,双链DNA经酶切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片段的大小分级,按下述片段大小分别割胶回收:2-12kb,1-2kb,0.5-1kb,<0.5kb。用限制性内切酶BsaI分别酶切割胶回收后的上述片段和表达载体DBN-BsaI(载体骨架:pCAMBIA2301(CAMBIA机构可以提供)),将酶切过的上述基因片段插到表达载体DBN-BsaI的BsaI位点内,利用常规的酶切方法构建载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DBN-Sb混合物,其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Spe:壮观霉素基因;RB:右边界;prCaMV35s:花椰菜病毒启动子(SEQID NO:3);Sb:高粱文库基因;Nos: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的终止子(SEQ ID NO:4);Bar:草胺膦抗性基因(SEQ ID NO:5);LB:左边界)。
然后将所述重组表达载体混合物用电击方法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感受态细胞,其电击条件为:50μL大肠杆菌XL1-Blue感受态细胞、1μL文库质粒DNA(重组克隆载体混合物),在预设程序Ec2(2.5kV,6.0ms)下电击转化后,37℃在LB液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NaCl 10g/L,用NaOH调pH至7.5)中振荡培养1小时(200rpm转速下摇床摇动),在含有壮观霉素(100mg/L)的LB固体平板(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NaCl 10g/L,琼脂15g/L,用NaOH调pH至7.5)上生长过夜。挑取白色克隆,对转化后的重组大肠杆菌用由引物1:ttccaaccacgtcttcaaag(如SEQ ID NO:6所示)和引物2:ggactctaatcataaaaacccatc(如SEQ ID NO:7所示)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鉴定,并电泳检测cDNA插入片段的大小,计算重组克隆子比例,同时进行cDNA 5’末端测序,分析文库中全长cDNA的比例。获得的高粱文库的库容量为2×106,文库重组率为95%,全长率为94.4%,如图2所示。
第二实施例、高粱全长cDNA文库的拟南芥转化
1、全长cDNA文库质粒的提取
刮取上述所有高粱文库菌斑,在500mL含有壮观霉素(100mg/L)的LB液体培养基中于温度37℃条件下培养30min。分小管碱法提取其质粒:将菌液在12000rpm转速下离心1min,去上清液,沉淀菌体用100μL冰预冷的溶液I(25mM Tris-HCl,10mM EDTA(乙二胺四乙酸),50mM葡萄糖,pH8.0)悬浮;加入200μL新配制的溶液II(0.2M NaOH,1%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将管子颠倒5次,混合,置冰上3-5min;加入150μL冰冷的溶液III(3M醋酸钾,5M醋酸),立即充分混匀,冰上放置5-10min;于温度4℃、转速12000rpm条件下离心5min,取适量上清,在上清液中加入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后室温放置5min;于温度4℃、转速12000rpm条件下离心5min,弃上清液,沉淀用浓度(V/V)为70%的乙醇洗涤后晾干;每小管加入30μL含RNase(20μg/mL)的TE(10mM Tris-HCl,1mM EDTA,pH8.0)溶解沉淀;于温度37℃下水浴30min,消化RNA;于温度-20℃保存备用。
2、全长cDNA文库质粒农杆菌转化
对已经构建好的高粱全长cDNA文库用电击法转化到农杆菌GV3101中,其转化条件为:取2μL文库质粒DNA(重组表达载体混合物)与50μL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混匀,冰上静置5min后转移到预冷的电击杯中,在预设程序Ec2(2.5kV,6.0ms)下电击转化,将转化后的农杆菌GV3101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于温度28℃、转速为200rpm条件下培养1小时,涂于含50mg/L的利福平(Rifampicin)和100mg/L的壮观霉素的LB固体平板上直至长出阳性单克隆。挑取白色克隆,对转化后的重组农杆菌同样用由所述引物1和所述引物2组成的引物对进行PCR鉴定,并电泳检测cDNA插入片段的大小。
3、全长cDNA文库质粒的拟南芥转化
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悬浮于0.1%琼脂糖溶液中。将悬浮的种子在4℃下保存2天以完成对休眠的需要以保证种子同步萌发。用蛭石混合马粪土并用水地下灌溉至湿润,使土壤混合物排水24小时。将预处理后的种子种在土壤混合物上并用保湿罩覆盖4天。使种子萌发并在恒温(22℃)恒湿(40-50%)光强度为120-150μmol/m2秒的长日照条件(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下培养。开始用霍格兰营养液灌溉植物,接着用去离子水灌溉,保持土壤潮湿但不湿透。
使用花浸泡法转化拟南芥。刮取所有高粱文库农杆菌菌斑,在含有利福平(10mg/L)和壮观霉素(100mg/L)的YEP液体培养基(300mL)中于温度28℃条件下培养30min,然后按照2%接种量接种24份500mL含有利福平(10mg/L)和壮观霉素(100mg/L)的YEP液体培养基的培养物,并将培养物在28℃持续摇动孵育20-24小时。室温以约8700×g离心10分钟沉淀细胞,弃去得到的上清液。将细胞沉淀轻柔重悬于1000mL渗透培养基中,所述渗透培养基含有1/2×MS盐/B5维生素、10%(w/v)蔗糖、0.044μM苄氨基嘌呤(10μL/L(1mg/mLDMSO中的原液))和300μL/LSilvet L-77。将约1月龄的植物在培养基中浸泡15秒,确保浸没最新的花序。接着将植物侧面放倒并覆盖(透明或不透明)24小时,接着用水洗涤并竖直放置。在22℃以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光周期培养植物。浸泡约4周后收获种子。
4、转文库基因拟南芥的阳性率检测
经过含有文库质粒的农杆菌侵染后的拟南芥种子中含有大量转基因种子,需通过抗性筛选确定转基因比例,即转基因拟南芥阳性率。具体方法如下:将新收获的(高粱文库基因)T1种子在室温干燥7天。将种子悬浮于0.1%琼脂糖溶液并在4℃下保存2天后,播种在15×15cm含有10mg/L草铵膦的MS培养基(1/2×MS盐/B5维生素,葡萄糖10g/L,琼脂8g/L,用KOH调pH至5.8)的培养皿中,每皿接受50mg T1种子(约2500个种子)。使种子萌发并在恒温(22℃)恒湿(40-50%)光强度为120-150μmol/m2秒的长日照条件培养。经过草铵膦抗性筛选,具有草铵膦抗性的转基因苗能正常生长,不具有草铵膦抗性的野生型苗死亡,统计转基因苗数目,计算阳性率。转基因拟南芥阳性率基本上在1%左右。
第三实施例、高粱全长cDNA文库的拟南芥筛选
将T1种子悬浮于0.1%琼脂糖溶液中并在4℃下保存2天。用蛭石混合马粪土并用水地下灌溉至湿润,使土壤混合物排水24小时。将预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在土壤混合物上并用保湿罩覆盖4天。使种子萌发并在恒温(22℃)恒湿(40-50%)光强度为120-150μmol/m2秒的长日照条件下培养。当拟南芥生长到7天时,用稀释比例为1:400的保试达(拜尔)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使非转基因拟南芥死亡。待剩下的转基因拟南芥生长到12-14天时,先浇水至饱和,然后停止浇水;待生长到18-20天时开始进行含水量测定,当含水量降到25-45%时对转基因拟南芥进行盐处理,即用浓度为350mM的NaCl浇灌一次。当盐处理7-10天后,目测大部分转基因拟南芥死亡时,将仍然存活的转基因拟南芥转移到正常土壤中生长、收种(如图3所示)。结果显示转入HPS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在初筛时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第四实施例、耐盐基因验证
1、转基因拟南芥耐盐效果的初步验证
将新收获的转入HPS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的T2种子(HPS1-T2种子)在室温干燥7天。将所述HPS1-T2种子和野生型种子(CK)悬浮于0.1%琼脂糖溶液并在4℃下保存2天后,播种在同一28cm*55cm的苗盆中,每份材料播种14株,种子萌发后在恒温(22℃)恒湿(40-50%)光强度为120-150μmol/m2秒的长日照条件下培养。生长两周后浇水至饱和,然后停止浇水。停止浇水5天后开始进行含水量测定,当含水量在35%左右时,用浓度为350mM的NaCl浇灌,盐处理8-10天后观察转入HPS1基因(编号为100009)的拟南芥植株的T2植株的表型(如图4所示)。
图4的结果表明:在经过350mM的NaCl处理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大部分发白死亡,而转入HPS1基因的拟南芥植株的T2植株不仅叶色青绿,而且还能正常地抽苔、开花、结实。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相比,转入HPS1基因(编号为100009)的拟南芥植株的T2植株的耐盐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耐盐基因的再次验证
为了进一步确定转入HPS1基因(编号为100009)的拟南芥植株的耐盐程度,分别取各4份所述HPS1-T2种子和野生型种子,每份14株,将所述8份种子按照本实施例1中的方法播种在4个苗盆中,每个苗盆包含1份所述HPS1-T2种子和1份野生型种子。生长两周后浇水至饱和,然后停止浇水。停止浇水5天后开始进行含水量测定,当含水量在35%左右时,分别用浓度为0、250mM、350mM、450mM的NaCl浇灌,盐处理8-10天后观察转入HPS1基因(编号为100009)的拟南芥植株的T2植株的表型(如图5所示)。
图5的结果表明:未经NaCl处理的转入HPS1基因(编号为100009)的拟南芥植株的T2植株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均能正常生长,在表型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在经过250mM或350mM的NaCl处理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大部分发白死亡,而转入HPS1基因(编号为100009)的拟南芥植株的T2植株不仅叶色青绿,而且还能正常地抽苔、开花、结实;在经过450mM的NaCl处理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基本上全部死亡,而转入HPS1基因(编号为100009)的拟南芥植株的T2植株仍有部分存活,存活率为30%。上述结果进一步表明转入HPS1基因(编号为100009)的拟南芥植株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相比具有较强的盐胁迫耐受性。
第五实施例、耐盐基因序列的获得
利用CTAB法,对验证过具有盐胁迫耐受性的转入HPS1基因(编号为100009)的拟南芥植株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
用由所述引物1和所述引物2组成的引物对及下述PCR扩增体系从所述基因组DNA中扩增HPS1基因:
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然后进入下列循环:94℃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2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冷却至室温。
所获得的PCR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分离到长度约为1200bp的目的片段,如图6所示。然后对回收并纯化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并分析,通过测序结果分析获得HP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279个核苷酸),如序列表中SEQID 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92个氨基酸),如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首次从高粱中分离了与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所述蛋白质特别是对盐胁迫具有耐受性,所述耐盐蛋白质/基因HPS1可以耐受浓度为450mM的盐胁迫,其将会对改良、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缓解土地压力、增加后备耕地储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a)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或
(b)在(a)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耐受非生物胁迫活性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
2.一种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其特征在于,包括:
(a)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或
(b)在严格条件下与(a)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具有耐受非生物胁迫活性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或
(c)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3.一种表达盒,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有效连接的调控序列调控下的权利要求2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
4.一种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或权利要求3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5.一种产生耐盐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2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或权利要求3所述表达盒或权利要求4所述重组载体导入植物。
6.一种赋予植物盐胁迫耐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2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或权利要求3所述表达盒或权利要求4所述重组载体导入植物,使导入后的植物产生足够量的蛋白质以赋予其盐胁迫耐受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产生耐盐植物的方法或权利要求6所述赋予植物盐胁迫耐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拟南芥、高粱、玉米、大豆、棉花、水稻或小麦。
8.一种增加植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含盐的土地上种植耐盐植物,所述耐盐植物为权利要求5-7任一项的方法所产生的植物,其与种植不具有盐胁迫耐受性的同种植物相比使单位面积内的植物产量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增加植物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拟南芥、高粱、玉米、大豆、棉花、水稻或小麦。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或由权利要求2所述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赋予植物盐胁迫耐受性的用途。
CN201510013391.5A 2015-01-12 2015-01-12 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Active CN1046104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391.5A CN104610439B (zh) 2015-01-12 2015-01-12 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3391.5A CN104610439B (zh) 2015-01-12 2015-01-12 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0439A true CN104610439A (zh) 2015-05-13
CN104610439B CN104610439B (zh) 2017-10-27

Family

ID=53145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3391.5A Active CN104610439B (zh) 2015-01-12 2015-01-12 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043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276A (zh) * 2020-07-17 2020-1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耐盐基因及其应用
CN113061172A (zh) * 2021-05-20 2021-07-02 湖州松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耐盐性相关的lip1蛋白质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
CN114107334A (zh) * 2021-11-10 2022-03-01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桑树白藜芦醇合酶基因及利用其增强桑树耐旱能力和提高桑白皮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
CN114671930A (zh) * 2020-12-24 2022-06-28 中国农业大学 ZmNF-YA1蛋白及其在调控植物对盐碱的耐逆性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TERSON,A.H.等: "NCBI Reference Sequence: XM_002447377.1,Sorghum bicolor hypothetical protein, mRNA", 《GENBANK》 *
PATERSON,A.H.等: "The Sorghum bicolor genome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grasses", 《NATURE》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276A (zh) * 2020-07-17 2020-1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耐盐基因及其应用
CN111733276B (zh) * 2020-07-17 2021-04-16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耐盐基因及其应用
CN114671930A (zh) * 2020-12-24 2022-06-28 中国农业大学 ZmNF-YA1蛋白及其在调控植物对盐碱的耐逆性中的应用
CN114671930B (zh) * 2020-12-24 2023-03-24 中国农业大学 ZmNF-YA1蛋白及其在调控植物对盐碱的耐逆性中的应用
CN113061172A (zh) * 2021-05-20 2021-07-02 湖州松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耐盐性相关的lip1蛋白质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
CN114107334A (zh) * 2021-11-10 2022-03-01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桑树白藜芦醇合酶基因及利用其增强桑树耐旱能力和提高桑白皮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
CN114107334B (zh) * 2021-11-10 2023-09-19 山东农业大学 桑树白藜芦醇合酶基因在提高桑树耐旱性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0439B (zh) 2017-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6982B (zh) 水稻OsMYB6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抗旱和抗盐中的应用
CN103013938B (zh) 除草剂抗性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CN108948164B (zh) 甘薯耐盐抗旱相关蛋白IbbZIP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591383A (zh) 一种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9111514A (zh) 兼抗纹枯病和根腐病的转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及其相关生物材料
CN104610439A (zh) 与非生物性胁迫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CN103013939B (zh) 除草剂抗性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CN100999549A (zh) 一种植物耐逆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477435A (zh) 利用枳转录因子基因PtrABF提高植物抗旱能力
CN103739683B (zh) 杀虫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CN103757049A (zh) 控制害虫的构建体及其方法
CN103145814B (zh) 杀虫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CN103421104A (zh) OsLEA3-2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应用
CN107417780B (zh) Ubc3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耐旱性中的应用
CN104278053B (zh) 一种提高植物耐旱能力的方法
CN116622666A (zh) 调控植物抗旱性的方法及TaMPK3在调控植物抗旱性中的应用
CN103725704B (zh) 控制害虫的构建体及其方法
CN102586264B (zh) 一种提高植物产量的方法
CN107760709B (zh) 调控植物耐热性的基因及其在植物改良中的应用
CN107353330B (zh) Ptre1基因在调控植物耐热性中的应用
CN113061172B (zh) 一种植物耐盐性相关的lip1蛋白质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
CN114717245B (zh) MsbHLH35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调控紫花苜蓿产量和耐渍性中的应用
CN102993280B (zh) 杀虫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CN102993281B (zh) 杀虫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及用途
CN112592392B (zh) 多效性基因SbSnf4在提高甘蔗糖产量、株高、茎杆鲜重和/或汁液量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0 Zhongguancun street, Beijing, No. 14, layer 27,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Dabein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DBN BIO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Zhongguancun street, Beijing, No. 14, layer 27,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Dabein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Biotechnology Center of Beijing Dabein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7

Address after: 100193 No. 2, West Old Summer Palace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uilding 4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ABEINO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14, Zhongguancun Avenue, 27,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ABEINONG BIO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ABEINO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