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8820B - 一种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08820B CN104608820B CN201510054173.6A CN201510054173A CN104608820B CN 104608820 B CN104608820 B CN 104608820B CN 201510054173 A CN201510054173 A CN 201510054173A CN 104608820 B CN104608820 B CN 1046088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eta
- wheel
- centerdot
- damping
- formul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2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reaction, e.g. vibration, from parts, e.g. wheel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 B62D7/228—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or eliminating reaction, e.g. vibration, from parts, e.g. wheels,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cting between the steering gear and the road wheels, e.g. on tie-r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其特征是以车速与行驶加速度为变量,以车辆设计时的最大转向手力为约束,以转向减振器最小阻尼为控制目标,通过计算获得在当前车速以及行驶加速度的条件下的最佳减振器阻尼,实际应用中,通过传感器测得当前的车速与行驶加速度,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标定的减振器阻尼工作特性为标准,利用执行机构实时调整阻尼大小至最佳状态。本发明在确保汽车具有良好转向轻便性的同时,能有效抑制转向轮摆振,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主要应用于汽车转向轮摆振的控制。
背景技术
转向轮摆振是指汽车在平坦的路面上直线行驶时,转向轮以一定的幅度和频率绕主销持续振动的现象。这种运动会通过转向系传递到方向盘上,恶化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使驾驶员的精神紧张,容易疲劳,影响行车安全。情况较严重时,会出现整车的明显振动,甚至出现“蛇行”现象。摆振影响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加剧轮胎磨损,增大转向机构的动载荷,对整车行驶安全性和零件的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以往的研究表明,车速是引发转向轮摆振的重要因素,车速的变化会改变摆振的幅值,并可能导致其动力学响应出现分岔现象。车辆加速度的变化会导致前后轮轴荷转移,改变轮胎侧偏力特性,从而影响摆振的动力学响应。从阻尼角度看,摆振的发生多是由于外界能量输入使系统产生了负阻尼。系统阻尼可以通过调整转向系统各个部件进行改善,但系统结构复杂,零件繁多,很难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用此方法往往事倍功半。而安装转向减振器,则可立即补偿系统阻尼,衰减和消除车辆摆振,提高整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从衰减振动的角度考虑,希望减振器阻尼大一些,但过大的补偿阻尼也会带来转向沉重的问题;从转向轻便性的角度考虑,则希望阻尼小一些。摆振控制对减振器阻尼的要求与转向轻便性对阻尼的要求出现矛盾。车速与行驶加速度是影响摆振系统动力学响应的重要时变因素,在确定减振器阻尼工作特性时应予以考虑,即减振器阻尼应随车速与加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很多传统转向减振器虽能较好的抑制摆振,但无法避免转向沉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避免上述现有转向减振器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代替繁琐的阻尼匹配实验,以便能够根据不同的行驶状况实时调节减振器的阻尼补偿值,从而确保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有效的抑制摆振,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与操纵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的特点是:以车速V与行驶加速度a为变量,以车辆设计时的最大转向手力Fmax为约束,以转向减振器最小阻尼为控制目标,通过计算获得在车速V以及行驶加速度a的条件下的最佳减振器阻尼。
本发明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的特点是按如下过程进行:
步骤a、由式(1)、式(2)和式(3)明确车速V、车辆的行驶加速度a与转向轮摆振响应之间的关系:
式(1)、式(2)和式(3)中T1和T2分别由如下式(4)和式(5)表征:
其中:
θ1和θ2分别为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绕各自主销转动的自由度;
ψ为前桥侧摆自由度;
T1和T2分别是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的动态侧偏力;
α1和α2分别是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的动态侧偏角;
I1为左前轮和右前轮绕各自主销轴线的转动惯量;
I2为左前轮和右前轮绕其本身旋转轴线的转动惯量;
I3为前桥侧偏绕其侧偏轴的转动惯量;
k1为换算到主销的横拉杆刚度;
k2为换算到主销的转向机构刚度;
k3为换算到前桥侧摆中心的悬架当量角刚度;
k4为前轮轮胎的侧向刚度;
k5为前轮轮胎的垂直刚度;
c1为换算到主销的横拉杆阻尼系数;
c2为换算到主销的转向机构阻尼系数;
c3为换算到前桥侧摆中心的悬架阻尼系数;
c4为左前轮和右前轮绕各自主销转动的阻尼系数;
cr为转向减振器阻尼系数;
γ为前轮主销后倾角;
β为前轮轮胎拖距;
R为前轮轮胎滚动半径;
L为前轮距;
f为前轮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l为主销延长线与地面交点到车轮纵向对称面的垂直距离;
m为汽车质量;
hb为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距离;
hg为汽车质心高度;
hl为汽车轴距;
E为前轮轮胎侧偏曲率因子;
uy为前轮轮胎侧向摩擦系数;
ky为前轮轮胎侧偏刚度;
步骤b、按式(6)计算获得摆振系统当量阻尼比
其中:
x1和x2为左转向轮绕其主销转动的自由度θ1在时域响应下的两个连续峰值,θ1由步骤a计算求得;
步骤c、按式(7)计算获得由转向减振器阻尼所带来的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
iw为转向系角传动比,ds为转向盘直径,θs为转向盘角速度;
步骤d、给定一系列转向减振器阻尼系数cr,通过步骤a到步骤c分别计算出不同转向减振器阻尼系数cr下的摆振系统当量阻尼比以及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
将摆振系统的当量阻尼比与临界阻尼比进行比较,并将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与车辆设计时的最大转向手力Fmax进行比较;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和条件B的最小减振器阻尼crmin即为车速V以及行驶加速度a的条件下的最佳阻尼:
条件A:当量阻尼比大于临界阻尼比
条件B: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小于车辆设计时的最大转向手力Fmax;
步骤e、改变车速V与行驶加速度a,重复步骤a到步骤d,得到不同车速和不同的加速度条件下的最佳阻尼,由此获得不同工况下的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匹配特性。
车速V、加速度a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并对转向轮摆振的动力学响应产生影响。本发明提出的最佳阻尼工作特性标定方法与汽车实际行驶工况相符。实车应用中,通过传感器测得汽车当前的行车技术条件(车速与行驶加速度),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标定的减振器阻尼工作特性为标准,利用执行机构实时调整阻尼大小至最佳状态。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车速与行驶加速度的变化来确定最佳的减振器阻尼值,可代替繁琐的阻尼匹配实验。在实车应用中可以根据汽车当前车速V、行驶加速度a实时调节汽车转向减振器阻尼大小,从而确保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有效的抑制摆振,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转向轻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车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随车速与行驶加速度变化的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匹配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选车型的前悬架为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转向轮为前轮。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实车应用结构示意图,其中:转向减振器的一端与车身或前桥铰接,另一端与横拉杆1铰接;转向减振器中包含用于调整阻尼大小的执行机构;图1中所示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车速V,加速度传感器是用于检测当前行驶加速度a,经检测获得的车速与行驶加速度传送至中央控制单元,由中央控制单元以预设的减振器阻尼工作特性为标准,对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当前需要的阻尼调整值。
本实施例中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是以车速V与行驶加速度a为变量,以车辆设计时的最大转向手力Fmax为约束,以转向减振器最小阻尼为控制目标,通过计算获得在车速V以及行驶加速度a的条件下的最佳减振器阻尼。
本实施例中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具体按如下过程进行:
步骤a、由式(1)、式(2)和式(3)明确车速V、车辆的行驶加速度a与转向轮摆振响应之间的关系:
式(1)、式(2)和式(3)中T1和T2分别由如下式(4)和式(5)表征:
其中:
θ1和θ2分别为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绕各自主销转动的自由度;
ψ为前桥侧摆自由度;
T1和T2分别是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的动态侧偏力;
α1和α2分别是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的动态侧偏角;
I1为左前轮和右前轮绕各自主销轴线的转动惯量,由于左前轮和右前轮结构为对称,故具有相同的绕主销轴线的转动惯量;
I2为左前轮和右前轮绕其本身旋转轴线的转动惯量,由于左前轮和右前轮结构为对称,故具有相同的绕旋转轴线的转动惯量;
I3为前桥侧偏绕其侧偏轴的转动惯量;
k1为换算到主销的横拉杆刚度,由于左前轮和右前轮主销轴线相对于转向横拉杆为对称,故换算到两侧主销的横拉杆刚度相同;
k2为换算到主销的转向机构刚度,换算到左前轮主销和右前轮主销的转向机构刚度相同;
k3为换算到前桥侧摆中心的悬架当量角刚度;
k4为前轮轮胎的侧向刚度,左前轮和右前轮具有相同的侧向刚度;
k5为前轮轮胎的垂直刚度,左前轮和右前轮具有相同的垂直刚度;
c1为换算到主销的横拉杆阻尼系数,由于左前轮和右前轮主销轴线相对于转向横拉杆为对称,故换算到两侧主销的横拉杆阻尼系数相同;
c2为换算到主销的转向机构阻尼系数,换算到左前轮和右前轮主销的转向机构阻尼系数相同;
c3为换算到前桥侧摆中心的悬架阻尼系数;
c4为左前轮和右前轮绕各自主销转动的阻尼系数,左前轮和右前轮绕各自主销转动的阻尼系数相同;
cr为转向减振器阻尼系数;
γ为前轮主销后倾角,左前轮和右前轮主销后倾角相同;
β为前轮轮胎拖距,左前轮和右前轮的轮胎拖距相同;
R为前轮轮胎滚动半径,左前轮和右前轮轮胎滚动半径相同;
L为前轮距;
f为前轮轮胎滚动阻力系数,左前轮和右前轮轮胎滚动阻力系数相同;
l为主销延长线与地面交点到车轮纵向对称面的垂直距离;
m为汽车质量;
hb为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距离;
hg为汽车质心高度;
hl为汽车轴距;
E为前轮轮胎侧偏曲率因子,左前轮和右前轮的轮胎侧偏曲率因子相同;
uy为前轮轮胎侧向摩擦系数,左前轮和右前轮轮胎的侧向摩擦系数相同;
ky为前轮轮胎侧偏刚度,左前轮和右前轮轮胎侧偏刚度相同;
步骤b、按式(6)计算获得摆振系统当量阻尼比
其中:
x1和x2为左转向轮绕其主销转动的自由度θ1在时域响应下的两个连续峰值,θ1由步骤a计算求得;
步骤c、按式(7)计算获得由转向减振器阻尼所带来的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
iw为转向系角传动比,ds为转向盘直径,θs为转向盘角速度;
由此可知,转向减振器阻尼越大则转向盘手力增量也越大。
步骤d、给定一系列转向减振器阻尼系数cr,通过步骤a到步骤c分别计算出不同转向减振器阻尼系数cr下的摆振系统当量阻尼比以及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
将摆振系统的当量阻尼比与临界阻尼比进行比较,并将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与车辆设计时的最大转向手力Fmax进行比较;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和条件B的最小减振器阻尼crmin即为车速V以及行驶加速度a的条件下的最佳阻尼:
条件A:当量阻尼比大于临界阻尼比其中临界阻尼比
条件B: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小于车辆设计时的最大转向手力Fmax;
本实施例是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系统当量阻尼比当时的当量阻尼比为临界阻尼比此时系统进入一种极限环的运动,即转向轮会发生摆振。当当量阻尼比大于临界阻尼比时系统运动会逐渐衰减,从抑制摆振的角度看,应使当量阻尼比所以满足的转向减振器最小阻尼既能确保抑制转向轮摆振,又能使转向盘手力增量最小。即同时满足了衰减振动与转向轻便性的要求,故此时转向减振器阻尼为当前条件下的最佳阻尼。
步骤e、改变车速V与行驶加速度a,重复步骤a到步骤d,得到不同车速和不同的加速度条件下的最佳阻尼,由此获得如图2所示的不同工况下的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匹配特性。
图2为实施例中随车速与行驶加速度变化的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匹配曲线。由图2可见,在不同的车速与加速度工况下,有不同的转向减振器阻尼来匹配,这为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提供了依据,实现了通过车速与加速度来确定阻尼工作特性的方法。
Claims (1)
1.一种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其特征是:以车速V与行驶加速度a为变量,以车辆设计时的最大转向手力Fmax为约束,以转向减振器最小阻尼为控制目标,通过计算获得在车速V以及行驶加速度a的条件下的最佳减振器阻尼;
所述标定方法按如下过程进行:
步骤a、由式(1)、式(2)和式(3)明确车速V、车辆的行驶加速度a与转向轮摆振响应之间的关系:
式(1)、式(2)和式(3)中T1和T2分别由如下式(4)和式(5)表征:
其中:
θ1和θ2分别为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绕各自主销转动的自由度;
ψ为前桥侧摆自由度;
T1和T2分别是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的动态侧偏力;
α1和α2分别是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的动态侧偏角;
I1为左前轮和右前轮绕各自主销轴线的转动惯量;
I2为左前轮和右前轮绕其本身旋转轴线的转动惯量;
I3为前桥侧偏绕其侧偏轴的转动惯量;
k1为换算到主销的横拉杆刚度;
k2为换算到主销的转向机构刚度;
k3为换算到前桥侧摆中心的悬架当量角刚度;
k4为前轮轮胎的侧向刚度;
k5为前轮轮胎的垂直刚度;
c1为换算到主销的横拉杆阻尼系数;
c2为换算到主销的转向机构阻尼系数;
c3为换算到前桥侧摆中心的悬架阻尼系数;
c4为左前轮和右前轮绕各自主销转动的阻尼系数;
cr为转向减振器阻尼系数;
γ为前轮主销后倾角;
β为前轮轮胎拖距;
R为前轮轮胎滚动半径;
L为前轮距;
f为前轮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l为主销延长线与地面交点到车轮纵向对称面的垂直距离;
m为汽车质量;
hb为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距离;
hg为汽车质心高度;
hl为汽车轴距;
E为前轮轮胎侧偏曲率因子;
uy为前轮轮胎侧向摩擦系数;
ky为前轮轮胎侧偏刚度;
步骤b、按式(6)计算获得摆振系统当量阻尼比
其中:
x1和x2为左转向轮绕其主销转动的自由度θ1在时域响应下的两个连续峰值,θ1由步骤a计算求得;
步骤c、按式(7)计算获得由转向减振器阻尼所带来的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
其中:
iw为转向系角传动比,ds为转向盘直径,θs为转向盘角速度;
步骤d、给定一系列转向减振器阻尼系数cr,通过步骤a到步骤c分别计算出不同转向减振器阻尼系数cr下的摆振系统当量阻尼比以及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
将摆振系统的当量阻尼比与临界阻尼比进行比较,并将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与车辆设计时的最大转向手力Fmax进行比较;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和条件B的最小减振器阻尼crmin即为车速V以及行驶加速度a的条件下的最佳阻尼:
条件A:当量阻尼比大于临界阻尼比
条件B:转向盘手力增量Fadd小于车辆设计时的最大转向手力Fmax;
步骤e、改变车速V与行驶加速度a,重复步骤a到步骤d,得到不同车速和不同的加速度条件下的最佳阻尼,由此获得不同工况下的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匹配特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4173.6A CN104608820B (zh) | 2015-02-02 | 2015-02-02 | 一种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54173.6A CN104608820B (zh) | 2015-02-02 | 2015-02-02 | 一种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08820A CN104608820A (zh) | 2015-05-13 |
CN104608820B true CN104608820B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3143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54173.6A Active CN104608820B (zh) | 2015-02-02 | 2015-02-02 | 一种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0882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83979B (zh) * | 2015-09-06 | 2018-01-02 | 山东理工大学 | 高铁垂向及车体端部纵向减振器阻尼系数的协同优化方法 |
CN105183982B (zh) * | 2015-09-06 | 2018-01-16 | 山东理工大学 | 高速轨道车辆车体端部纵向减振器阻尼系数的设计方法 |
FR3057310B1 (fr) * | 2016-10-11 | 2019-07-05 | Jtekt Europe | Palier amortisseur avec pre-charge axiale |
CN108407885A (zh) * | 2018-03-05 | 2018-08-17 | 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随车辆纵向加速度助力的eps补偿方法 |
CN108595881B (zh) * | 2018-05-09 | 2022-06-21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工况下方向盘摆振优化方法 |
CN114919659B (zh) * | 2022-04-22 | 2023-11-21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eps的抑制车轮摆振的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55617A1 (en) * | 2000-01-31 | 2001-08-02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Tuneable steering damper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
CN101979268A (zh) * | 2010-09-25 | 2011-02-23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汽车转向轮摆振控制方法 |
CN102019955A (zh) * | 2009-09-23 | 2011-04-20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用于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衰减平坦道路震动的方法 |
CN102317139A (zh) * | 2009-02-10 | 2012-01-11 |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转向的方法和机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及车辆 |
CN103723184A (zh) * | 2012-10-12 | 2014-04-1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手轮平移振动减弱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723183A (zh) * | 2012-10-12 | 2014-04-1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手轮扭转振动减弱的系统和方法 |
-
2015
- 2015-02-02 CN CN201510054173.6A patent/CN1046088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55617A1 (en) * | 2000-01-31 | 2001-08-02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Tuneable steering damper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
CN102317139A (zh) * | 2009-02-10 | 2012-01-11 |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转向的方法和机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及车辆 |
CN102019955A (zh) * | 2009-09-23 | 2011-04-20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用于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衰减平坦道路震动的方法 |
CN101979268A (zh) * | 2010-09-25 | 2011-02-23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汽车转向轮摆振控制方法 |
CN103723184A (zh) * | 2012-10-12 | 2014-04-1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手轮平移振动减弱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723183A (zh) * | 2012-10-12 | 2014-04-16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手轮扭转振动减弱的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08820A (zh) | 2015-05-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08820B (zh) | 一种汽车转向减振器最佳阻尼工作特性的标定方法 | |
CN105882741B (zh) | 一种独立驱动与转向的汽车模块化车轮总成和后轮转向控制方法 | |
CN105015363B (zh) | 一种基于分层协调的分布式驱动汽车控制系统及方法 | |
Genta et al. | The automotive chassis: vol. 2: system design | |
CN106461052B (zh) | 通过在提升的速度下锁止差速器来控制车辆的稳定性和横摆响应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2729760B (zh) |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实时最佳阻尼控制算法 | |
CN105857304A (zh) | 基于四轮驱动汽车力矩分配控制系统 | |
KR101470221B1 (ko) | 현가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CN110466604B (zh) |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差动驱动转向及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 |
CN101979268B (zh) | 一种汽车转向轮摆振控制方法 | |
CN107685767A (zh) | 一种多轴轮毂电机驱动车辆后轮线控转向驱动装置及其转向方法 | |
CN103935265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 |
US8855856B2 (en) | Vehicle roll control method using controllable friction force of MR dampers | |
CN106184363A (zh) | 四轮独立转向车辆的控制方法 | |
WO2015054856A1 (zh) | 一种铰接巴士的防打折转向系统 | |
CN207328578U (zh) | 一种适时四驱复合转向系统 | |
CN103419777A (zh) | 一种改善车道跟踪与操控稳定性能的设计方法 | |
CN107963124A (zh) | 一种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多轴转向控制方法 | |
Liang et al. | Integration of active tilting control and full-wheel steering control system on vehicle lateral performance | |
Leng et al. | Differential drive assisted steering control for an in-wheel motor electric vehicle | |
JP3078054B2 (ja) | 車両のローリング動力学的特性を改良する装置 | |
Ma et al. | Estimation of road grade and vehicle velocity for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le | |
Zhu et al. | A simulation study for lateral stability control of vehicles on icy asphalt pavement | |
Diba et al. | Active aerodynamic system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handling of race cars in lane change and wet road maneuvers | |
Margetts et al. | Modeling a Battery-Electric Three-Wheeled Car Concep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