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3868B - 存储器控制装置和便携终端 - Google Patents

存储器控制装置和便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3868B
CN104603868B CN201380046323.8A CN201380046323A CN104603868B CN 104603868 B CN104603868 B CN 104603868B CN 201380046323 A CN201380046323 A CN 201380046323A CN 104603868 B CN104603868 B CN 104603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ime point
reading operation
reading
w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63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3868A (zh
Inventor
朝井淳毅
前田健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77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405255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03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3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3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38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的存储器控制装置具备读出复位控制部(32),在rp(读指针)赶上或即将赶上wp(写指针)的时点或者wp(写指针)赶上或即将赶上rp(读指针)的时点暂时停止读出动作,在规定的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帧存储器(31)的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

Description

存储器控制装置和便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从主处理器传输的数据对帧存储器写入,读出写入该帧存储器的数据,传输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面板的存储器控制装置、具备该存储器控制装置的便携终端、存储器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有该存储器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一般在从主处理器(以下仅称为“主机”)对LCD等显示面板传输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图像数据被暂时保存于LCDC(LCD Controller:液晶显示器控制器)内的帧存储器(以下仅称为“存储器”)后输出到显示面板。由此,在没有显示数据的更新时,不需要从主机传输图像数据。
然而,在动态图像再现这样的无缝处理中,从主机到LCDC(帧缓冲器)的图像数据的输入(写入)与从LCDC到显示面板的图像数据的输出(读出)大致同时并行地进行。
因此,在不彻底补偿图像数据的传输速度的差异的情况下,会发生将正存入存储器中的不完整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面板的被称为所谓撕裂的图像数据的超越现象。另外,发生撕裂时对显示面板输出的不完整的图像数据会成为图像显示时闪烁的原因。
作为这种抑制撕裂的现有技术,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帧速率变换装置。该帧速率变换装置具备:存储器控制单元,其对共用的存储器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超越预测单元,其预测发生对存储器的数据的输入输出的超越的帧;以及存储器写入控制单元,其在利用超越预测单元预测出发生超越的情况下,停止对存储器的写入。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公开了用于更新缓冲器的方法。该方法是用于通过第1处理器与第2处理器之间的通信链接输送定时信息的方法。另外,在该方法中,通信链接是中止模式,为了将定时信息输送到第2处理器而在第1处理器中排定时间事件。另外,在该方法中,在时间事件发生时由第1处理器开始链接唤醒,在第2处理器中检测链接唤醒,利用检测出的链接唤醒定时使第1处理器和第2处理器关于输送的定时信息同步化。
接下来,专利文献3公开了存储器访问控制装置。在该存储器访问控制装置中,写处理电路在判断为上述存储器的可写入区域小于等于写入上述存储器的数据大小时,停止数据的写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124167号(2005年05月12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41290号(2011年02月24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304832号(2007年11月22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3所述的技术中有以下的问题。
例如,在这些技术中,如上述那样,仅对单一帧的帧缓冲器同时并行地进行写入和读出。因此,在显示用的帧缓冲器中无法使显示输出用的读出定时停止。因此,如这些文献记载的技术那样,
(1)等到预测为不发生撕裂的定时才开始写入,或者
(2)在预测为发生撕裂的定时想要开始写入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写入。
例如,在上述(1)的情况下,每当主机更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都要一直等待到安全的定时,在最差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发生最多1帧的等待时间。另外,其害处是存在如下问题:在用于图像数据更新的数据传输结束以前都无法释放主机侧的帧缓冲器,因此即使假设主机侧为双缓冲器结构,也需要到开始制作下下次图像数据为止的等待时间,会成为发生丢帧的原因。另外,在没有下一图像数据的更新的情况下,在传输结束前都无法停止主机侧的动作,因此存在会在一定时间不必要地消耗电力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上述(2)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写入,因此存在会发生丢帧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丢帧,减少不必要的功耗,即使发生了撕裂也不会醒目的存储器控制装置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存储器控制装置是执行对帧存储器写入从主机传输的数据的写入动作和将写入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数据读出并传输到显示控制部的读出动作的存储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超越时点确定部,其在从上述读出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读出期间和从上述写入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写入期间各自的长度不同,上述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比上述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快的情况下,确定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读出位置的读指针赶上或即将赶上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写入位置的写指针的时点;以及读出复位控制部,其进行以下处理:在由上述超越时点确定部确定的时点暂时停止上述读出动作,将从上述读出动作开始的时点至少延迟了上述写入期间与上述读出期间的差的时点作为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上述数据的读出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存储器控制装置,执行对帧存储器写入从主机传输的数据的写入动作和将写入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数据读出并传输到显示控制部的读出动作,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超越时点确定部,其在从上述读出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读出期间和从上述写入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写入期间各自的长度不同,上述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比上述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快的情况下,确定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读出位置的读指针赶上或即将赶上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写入位置的写指针的时点;以及读出复位控制部,其进行以下处理:在由上述超越时点确定部确定的时点暂时停止上述读出动作,将从上述写入动作结束的时点上溯上述读出期间的时点作为上述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上述数据的读出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存储器控制装置,执行对帧存储器写入从主机传输的数据的写入动作和将写入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数据读出并传输到显示控制部的读出动作,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超越时点确定部,其在从上述读出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读出期间和从上述写入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写入期间各自的长度不同,上述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比上述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快的情况下,确定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写入位置的写指针赶上或即将赶上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读出位置的读指针的时点;以及读出复位控制部,其进行以下处理:在由上述超越时点确定部确定的时点暂时停止上述读出动作,将暂时停止上述读出动作的时点作为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上述数据的读出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实现如下效果:能避免丢帧,减少不必要的功耗,抑制用于避免超越现象的记录容量的增加。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可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载充分了解。另外,本发明的优点可通过如下参照附图的说明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存储器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便携终端(具备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3是示出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的动作的例子的时序图,(a)表示Tin>Tout的情况下的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不处于危险期间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例子,(b)表示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处于危险期间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例子。
图4是示出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的动作的例子的时序图,(a)表示Tin<Tout的情况下的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不处于危险期间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例子,(b)表示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处于危险期间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例子。
图5是示出发生了撕裂时的处理方法的例子的时序图,(a)表示Tin>Tout的情况,(b)表示Tin<Tout的情况。
图6是示出关于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在Tin>Tout的情况下的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的特征性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关于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在Tin<Tout的情况下的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的特征性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至图7如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以下特定的项目中说明的构成以外的构成有时会根据需要而省略说明,在其它项目中进行了说明的情况下,与该构成相同。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各项目所示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图像传输系统1〕
首先,基于图1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传输系统1。图1是示出图像传输系统1的构成的框图。
如图1所示,图像传输系统1具备:主处理器(主机、存储器控制装置)2、LCD控制器(存储器控制装置)3以及LCD(显示控制部)4。本实施方式的图像传输系统1是执行将从主处理器2传输的图像数据(数据)对后述的帧存储器31写入的写入动作和将写入帧存储器31的图像数据读出并传输到LCD4的读出动作的装置。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从图像传输系统1中除去LCD4的形态相当于本发明的存储器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
(主处理器2)
主处理器2是装置主体(例如图2所示的便携终端10等)的主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负责装置主体的整体控制(处理),并且将传输到LCD4的图像数据和REQ(Request:请求)信号等各种信号、握手(handshake)标志和BTA(BusTurnaround;总线占有权)等各种控制命令以及VSS(Vertical Sync Start:垂直同步开始)包和BS(Blanking Start:消隐开始)包等各种包等提供(传输)给LCD控制器3。
(LCD控制器3)
LCD控制器3进行将从图像数据的输入输出机构、主处理器2传输的图像数据写入帧存储器31的写入动作以及从帧存储器31读出图像数据并传输给LCD4的读出动作等各种处理。
如图1所示,LCD控制器3至少具备:帧存储器31、读出复位控制部(读出复位控制部)32、判断部(超越时点确定部)34以及控制寄存器35。
(帧存储器31)
帧存储器31是能至少保存从主处理器2传输的1帧的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
(读出复位控制部32)
读出复位控制部32在由后述的判断部34判断(确定)为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的情况(以下记为Tin>Tout)下,判断为是表示帧存储器31在当前时点的读出位置的读指针(以下仅记为“rp”)赶上或即将赶上表示帧存储器31在当前时点的写入位置的写指针(以下仅记为“wp”)的时点的情况,在所确定的时点(rp赶上或即将赶上wp的时点)暂时停止读出动作,在规定的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帧存储器31的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
更具体地说,读出复位控制部32暂时中止读出动作,从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等待输出延迟时间(=Tin-Tout或者=Tin-Tout+规定的差值),然后再次从帧的开头重新进行读出动作来再次传输到LCD4。此时,将Vsync信息再次传输给LCD4的液晶驱动器(未图示),将栅极驱动器(未图示)复位,从LCD4的液晶画面的最初的行进行再次驱动。
另一方面,读出复位控制部32在由后述的判断部34判断为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的情况(以下记为Tin<Tout)下,判断为是wp赶上或即将赶上rp的时点的情况,在所确定的时点暂时停止读出动作,而且在该时点(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帧存储器31的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更具体地说,读出复位控制部32进行如下控制:暂时中止读出动作,再次从帧的开头重新进行读出动作。对LCD4的液晶面板(未图示)注入驱动电压直到中途的行为止,再次从开头行注入相同的驱动电压,进行驱动直到帧的最后为止,改写1帧的量的驱动电压。
此外,在Tin>Tout的情况下,“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也可以是从读出动作的开始时点延迟至少上述写入期间与上述读出期间的差的时点(Outdly),是从写入动作结束的时点上溯读出期间的时点(复位后延迟时间)。
另一方面,在Tin<Tout的情况下,优选“再次开始读出时点”是暂时停止读出动作的时点。
(判断部34)
判断部34除了判断在读出期间Tout和写入期间Tin各自的长度不同的情况下是否有在危险期间内开始写入动作的时点以外,还进行确定(判断)帧存储器31的rp赶上或即将赶上wp的时点、或者wp赶上或即将赶上rp的时点等各种判断处理。
另外,判断部34确定rp赶上或即将赶上wp的时点、或者wp赶上或即将赶上rp的时点的定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Hsync的下降沿的时点,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判断部34总是确定上述时点的构成。
(控制寄存器35)
控制寄存器35保存来自主处理器2的各种控制命令,将已保存的控制命令发送到主处理器2。控制命令能举出用于各部(电路)的参数设定等的各种数据,例如图像大小、行大小、频率、传输等待时间、用于算出危险期间的规定值等。例如,控制寄存器35与主处理器2进行交接的控制命令的例子能举例示出握手标志等。
(关于握手标志)
在主处理器2要传输图像数据时,使控制寄存器35的握手标志的值从“0”变化为“1”,将请求信息传递给LCD控制器3。另一方面,接受了请求信息的LCD控制器3在做好来自主处理器2的数据传输的准备时,使控制寄存器35的握手标志从“1”返回为“0”,将许可信息传递给主处理器2。主处理器2在传递请求信息以后通过轮询来监视控制寄存器35的握手标志,一旦接受到许可信息,主处理器2就开始对LCD控制器3的图像数据的传输。通常,能通过调整握手标志的值从“1”返回到“0”的期间来使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DSI输入开始的时点)延迟。
(LCD4)
LCD4显示从主处理器2经过LCD控制器3传输的图像数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LCD4优选为例如使用了氧化物半导体的液晶面板(以下记为“氧化物半导体液晶面板”。氧化物例如是包括铟、镓、锌的氧化物等)。
〔图像传输系统1的特征性动作〕
(写入期间Tin>读出期间Tout的情况)
接下来,基于图3、图5和图6说明写入期间Tin>读出期间Tout的情况下的图像传输系统1的特征性动作。首先,在说明图像传输系统1的特征性动作以前,说明以下的动作说明中重要用语的定义。
所谓“危险期间”(图3中用“危险”表示),是以读出动作的结束的时点为基准,至少基于读出期间Tout与写入期间Tin的差而预先决定的期间。此外,在此所说的“至少”考虑了危险期间=(读出期间Tout与写入期间Tin的差)+(规定的差值)的情况。不过,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简单而设危险期间=|读出期间Tout-写入期间Tin|=写入期间Tin-读出期间Tout来说明。
另外,“延迟期间”是基于读出期间Tout与写入期间Tin的差而预先决定的期间。此外,优选“延迟期间”是读出期间Tout与写入期间Tin的差以上的期间。例如,也可以是“延迟期间”=|读出期间Tout-写入期间Tin|+(规定的差值)=写入期间Tin-读出期间Tout+(规定的差值)。此外,以下为了简单而设“延迟期间”=|读出期间Tout-写入期间Tin|=Tin-Tout来说明。
(是否处于危险期间内的判断和读出复位控制的流程)
图3是示出图像传输系统1的动作的例子的时序图。
首先,图3的(a)表示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用该图所示的“DSI输入”的向下箭头所指的位置表示时点,或者接收到在后述的图像数据的写入动作中必定首先传输的信息的时点)不处于危险期间内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例子。另一方面,图3的(b)表示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处于危险期间内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例子。
图3的(b)所示的例子表示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的情况(Tin>Tout的情况)的动作。此时,在由判断部34判断为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存在于危险期间内,并且确定为是帧存储器31的rp赶上或即将赶上wp的时点的情况下,读出复位控制部32在所确定的时点(rp赶上或即将赶上wp的时点)暂时停止读出动作,从开始写入动作的时点等待上述延迟期间(Tin-Tout),再从帧存储器31的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预先判断是否在发生撕裂的可能性高的危险期间内存在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仅在该危险期间内进行后述的读出复位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处于危险期间内时(发生撕裂的可能性低时),不进行读出复位控制,因此能不消耗不必要的功耗。
然而,并非一定要使判断是否在危险期间内存在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的步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介于判断部34的动作中。例如,只要常时或者在Hsync的下降沿的时点的定时确定rp赶上或即将赶上wp的时点即可,不需要预先判断是否在危险期间内存在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
(关于读出复位控制的时序图)
接下来,图5是示出发生撕裂时的处理方法(读出复位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图5的(a)表示Tin>Tout的情况。
在图5的(a)所示的曲线中,横轴的单位是时间,纵轴的单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帧存储器31的图像数据的写入或者读出的行数。该图中,“VW”表示垂直同步期间的宽度(在此为帧存储器31中记录的图像数据的总行数),“Tvp+Tvb”表示垂直同步信号脉冲期间与垂直后沿期间之和的期间(在此为读出动作的行数)。
另外,“rp”为读指针(帧存储器31在当前时点的数据的读出位置),“wp”为写指针(帧存储器31在当前时点的数据的写入位置)。
该图所示的曲线表示rp和wp相对于时间行进的推移。另外,rp的虚线的曲线(相对于纸面靠左侧的rp)对应于执行读出复位控制前的状态,rp的实线的曲线(相对于纸面靠右侧的rp)对应于执行读出复位控制后的状态。
该图所示的wp的实线的曲线与rp的虚线的曲线在点P1处相交,这表示在点P1处会发生撕裂。
rp的实线的曲线对应于执行读出复位控制后的状态,在从横轴向正方向距离VW的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虚线)上的点处相交,表示从帧的开头重新进行读出动作从而不发生撕裂。
此外,该图所示的“Outdly”表示从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开始起到重新进行读出动作时的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开始为止的期间。
另外,“复位后延迟时间”表示从写入动作结束的时点上溯读出期间的时点与上述点P1的时点之间的时间。
如以上那样,通过设定上述“Outdly”或者“复位后延迟时间”而不使主处理器2等待,能避免撕裂,即使发生了撕裂也能再次输出不会再次撕裂的数据来进行显示,不会醒目。
(读出复位控制的整体流程)
接下来,基于图6说明in>Tout的情况下的LCD控制器3侧的读出复位控制的整体流程。图6是关于图像传输系统1的动作示出LCD控制器3侧的读出复位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在该图所示的步骤S71(以下仅记为“S71”)中,LCD控制器3等待来自主处理器2的图像输入开始事件的发生,进入S72。所谓“图像输入开始事件”,例如是图像数据的写入动作中必定首先传输的信息的接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其一个例子说明该信息为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视频模式的DSI(DisplaySerial Interface:显示器串行接口)视频模式下的VSS(Vertical Sync Start:垂直同步开始)包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作为“数据的写入动作中必定首先传输的信息”的具体例,还能举例示出MIPI命令模式的DCS(display command set:显示命令集)命令中的write memory start(开始写入存储器)命令、并行/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输入中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开始、DP(Display Port:显示器接口)中的BS(Blanking Start:消隐开始)包等。
在S72中,判断部34判断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图3、4所示的DSI输入的向下的箭头的时点)是否处于危险期间内。其结果是,在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处于危险期间内的情况下,进入S73(是)。另一方面,在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不处于危险期间内的情况下,返回S71(否)。
此外,如上所述,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上述S72的动作。例如,在不需要S72的动作的情况下,只要采用从S71直接进入S73的流程即可。另外,在从该S71直接进入S73的流程中,判断部34在Hsync的下降沿的时点或者常时地监视rp和wp。
在S73中,在判断部34在Hsync的下降沿的时点确定(判断)了帧存储器31的rp赶上wp的时点(或即将赶上的时点)的情况下,进入S74。另一方面,在没有确定(判断)rp赶上wp的时点(或即将赶上的时点)的情况下,再次返回S73。
在S74中,读出复位控制部32使生成对LCD控制器3传输图像数据时的行地址的行计数器暂时停止,由此使读出动作开始的时点暂时停止,进入S75。
在S75中,图像传输系统1从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等待延迟时间(Tin-Tout),再次从帧的开头重新进行读出动作。
更具体地说,在rp赶上wp时(发生了撕裂时),暂时中止读出动作,再次从帧的开头进行读出动作,再次将图像数据传输给LCD4的液晶驱动器(未图示)。
此时,将与Vsync信号有关的信息(Vsync信息)再次传输给LCD4的液晶驱动器,由此将栅极驱动器复位,从LCD4最初的行进行再次驱动。此时,对LCD4注入驱动电压(各像素的像素值)到中途的行为止,再次从开头行注入相同的驱动电压来进行驱动直到帧的最后,改写1帧的量的驱动电压。
(写入期间Tin<读出期间Tout的情况)
接下来,基于图4、图5和图7说明写入期间Tin<读出期间Tout的情况下的图像传输系统1的特征性动作。
(是否处于危险期间内的判断和读出复位控制的流程)
图4是示出图像传输系统1的动作的例子的时序图。
首先,图4的(a)表示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用该图所示的“DSI输入”的向下箭头所指的位置表示的时点或者接收到上述图像数据的写入动作中必定首先传输的信息的时点)不处于危险期间内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例子。另一方面,图4的(b)表示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处于危险期间内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例子。
图4的(b)所示的例子示出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的情况(Tin<Tout的情况)下的动作。此时,在由判断部34判断为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存在于危险期间内,并且确定了帧存储器31的wp赶上或即将赶上rp的时点的情况下,读出复位控制部32在wp赶上或即将赶上rp的时点暂时停止读出动作,立刻从帧存储器31的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图像数据的读出动作。
(关于读出复位控制的时序图)
接下来,图5的(b)是表示Tin<Tout的情况下的发生撕裂的时的处理方法(读出复位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5的(b)所示的曲线表示rp和wp相对于时间行进的推移。另外,rp的实线的曲线(相对于纸面靠左侧的曲线,以下称为“左曲线”)对应于读出复位控制执行前的状态,rp的实线的曲线(相对于纸面靠右侧的曲线,以下称为“右曲线”)对应于执行读出复位控制后的状态。
该图所示的wp的虚线的曲线与rp的左曲线在点P2处相交,这表示在点P2处发生撕裂。
rp的右曲线对应于执行读出复位控制后的状态,表示从帧的开头重新进行读出动作从而撕裂不会发生。
此外,在Tin<Tout的情况下,不需要使读出动作延迟,因此不需要如Tin>Tout的情况那样设定“Outdly”或者“复位后延迟时间”,只要在wp赶上或即将赶上rp的时点立刻执行读出复位控制即可(不过,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传输系统1中,从再次开始读出的指令到再次开始实际读出延迟了Tvp+Tvb,因此会产生与其相应的延迟)。
(读出复位控制的整体流程)
接下来,基于图7说明写入期间Tin<读出期间Tout的情况下的LCD控制器3侧的读出复位控制的整体流程。图7是关于图像传输系统1的动作示出Tin<Tout的情况下的LCD控制器3侧的读出复位控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在该图所示的S81中,LCD控制器3等待来自主处理器2的图像输入开始请求,进入S82。
在S82中,LCD控制器3等待来自主处理器2的“图像输入开始事件”,进入S83。“图像输入开始事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述VSS包)如上所述。
在S83中,判断部34判断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图3、4所示的DSI输入的向下的箭头的时点)是否处于危险期间内。其结果是,在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处于危险期间内的情况下,进入S84(是)。另一方面,在写入动作开始的时点不处于危险期间内的情况下,返回S81(否)。
此外,如上所述,上述S83的动作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例如,在不需要S83的动作的情况下,采用从S82直接进入S84的流程即可。另外,在从该S82直接进入S84的流程中,判断部34在Hsync的下降沿的时点或者常时地监视rp和wp。
在S84中,在判断部34确定(判断)了帧存储器31的wp赶上rp的时点(或即将赶上的时点)的情况下,进入S85。另一方面,在未确定(判断)wp赶上rp的时点(或即将赶上的时点)的情况下,再次返回S84。
在S85中,读出复位控制部32使生成将图像数据传输给LCD控制器3时的行地址的行计数器暂时停止,由此使读出动作开始的时点暂时停止,进入S86。
在S86中,图像传输系统1在判断部34确定(判断)了wp赶上rp的时点(或即将赶上的时点)的情况下,立刻再次从帧的开头重新进行读出动作。
更具体地说,在wp赶上rp时(发生了撕裂时),将读出动作暂时中止,再次从帧的开头进行读出动作,再次将图像数据传输给LCD4的液晶驱动器(未图示)。
此时,将与Vsync信号有关的信息(Vsync信息)再次传输给LCD4的液晶驱动器,由此将栅极驱动器复位,从LCD4的最初的行进行再次驱动。此时,对LCD4注入驱动电压(各像素的像素值)直到中途的行为止,再次从开头行注入相同的驱动电压,进行驱动直到帧的最后,改写1帧的量的驱动电压。
(图像传输系统1的效果)
根据图像传输系统1,仅用单一帧的帧存储器31(1面),不使主处理器2进行任何等待(等待图像数据的传输),随时都能执行写入动作。主处理器2不需要等待,因此能抑制发生颤抖,防止丢帧,能使主处理器2侧休眠时间变长,能降低整体的功耗。另外,在写入动作比读出动作慢的情况下,也不需要使读出动作开始的时点延迟。
而且,即使发生了撕裂,也会从帧存储器31的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数据的读出动作,由此能使撕裂变得不醒目。
根据以上内容,能避免丢帧,减少不必要的功耗,即使发生了撕裂也不会醒目。
另外,还是适用于如下氧化物半导体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该氧化物半导体液晶面板在主处理器2的描绘更新与LCD4的液晶驱动重叠时,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周期变得不均匀,但是只要描绘更新结束就进行数帧驱动来自动地使驱动周期延迟。
〔便携终端10〕
接下来,基于图2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图2是示出具备上述图像传输系统1的便携终端10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如该图所示,便携终端10除了上述图像传输系统1以外,还可以具备SDRAM、快闪存储器、照相机传感器、照相机ISP、RF、模拟基带、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WLAN、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DTV调谐器、按键、各种传感器等,但是图像传输系统1以外的构成与本发明的本质几乎没有关系,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便携终端10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10具备上述图像传输系统1,因此能实现如下便携终端:能避免丢帧,减少主处理器2的等待时间时的电力消耗等不必要的功耗,即使发生了撕裂也不会醒目。此外,其它的效果与在上述(图像传输系统1的效果)项目中说明的同样,在此省略。
〔软件的实现例〕
最后,图像传输系统1的各模块特别是LCD控制器3的各模块也可以利用形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上的逻辑电路以硬件实现,也可以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以软件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图像传输系统1具备:执行实现各功能的程序的命令的CPU、保存有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将上述程序展开的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保存上述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并且,本发明的目的也能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将以计算机可读取的方式记录有作为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的图像传输系统1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提供给上述图像传输系统1,该计算机(或者CPU、MPU)读出并执行记录于记录介质的程序代码从而实现。
上述记录介质能采用非暂时的有形介质(non-transitory tangible medium),例如能采用磁带、盒带等带类,包括软(floppy)(注册商标)盘/硬盘等磁盘、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掩模ROM/EPROM/EEPROM(注册商标)/快闪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或者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逻辑电路类等。
另外,也可以将图像传输系统1构成为可与通信网络连接,经过通信网络提供上述程序代码。该通信网络只要能传输程序代码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利用互联网、内联网、外联网、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体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构成该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也只要是能传输程序代码的介质即可,不限于特定的构成或者种类。例如无论是IEEE1394、USB、电力线输送、电缆TV线路、电话线、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线路等有线方式,还是IrDA、遥控的红外线、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IEEE802.11无线、HDR(High DataRate)、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注册商标)、便携电话网、卫星线路、地面波数字网等无线都能利用。此外,本发明也可以用将上述程序代码通过电子传输而具体化的嵌入载波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形态来实现。
〔总结〕
优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存储器控制装置是执行对帧存储器写入从主机传输的数据的写入动作和将写入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数据读出并传输到显示控制部的读出动作的存储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超越时点确定部,其在从上述读出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读出期间和从上述写入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写入期间各自的长度不同的情况下,确定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读出位置的读指针赶上或即将赶上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写入位置的写指针的时点,或者确定上述写指针赶上或即将赶上上述读指针的时点;以及读出复位控制部,其进行以下处理:在由上述超越时点确定部确定的时点暂时停止上述读出动作,在规定的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上述数据的读出动作。
根据上述构成,在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的情况下,或者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的情况下,在表示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读出位置的读指针(以下仅记为“rp”)赶上或即将赶上表示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写入位置的写指针(以下仅记为“wp”)的时点,或者在wp赶上或即将赶上rp的时点暂时停止读出动作,在规定的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帧存储器的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数据的读出动作。
由此,仅用单一帧的帧存储器(1面)就能不使主机进行任何等待,随时都能执行写入动作。由于主机无需等待,因此能抑制颤抖的发生,能防止丢帧,能使主机侧休眠时间变长,能降低整体的功耗。另外,在写入动作比读出动作慢的情况下,也不需要使读出动作开始的时点延迟。
而且,即使发生了撕裂,也从帧存储器的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从该数据的前端)重新进行数据的读出动作,由此能使撕裂不醒目。
根据以上内容,能避免丢帧,减少不必要的功耗,即使发生了撕裂也不会醒目。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存储器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在上述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比上述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快的情况下,上述再次开始读出时点是从上述读出动作开始的时点至少延迟了上述写入期间与上述读出期间的差的时点。
根据上述构成,在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的情况下,能不需要为了避免撕裂而使主机等待,即使发生了撕裂也不会醒目。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存储器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在上述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比上述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快的情况下,上述再次开始读出时点是从上述写入动作结束的时点上溯上述读出期间的时点。
根据上述构成,在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的情况下,能不需要为了避免撕裂而使主机等待,即使发生了撕裂也不会醒目。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存储器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在上述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比上述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快的情况下,上述再次开始读出时点是暂时停止上述读出动作的时点。
根据上述构成,在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的情况下,能不需要为了避免撕裂而使主机等待,即使发生了撕裂也不会醒目。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存储器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4中的任一项中,上述复位控制部在重新进行上述数据的读出动作时,进行再次发送垂直同步信号的处理。
根据上述构成,再次发送垂直同步信号(以下仅称为“Vsync”),由此能将显示控制部复位,从帧存储器的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数据的读出动作。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6的便携终端具备上述实施方式1至5中的任一存储器控制装置。
根据上述构成,能实现避免丢帧,减少不必要的功耗,即使发生了撕裂也不会醒目的便携终端。
〔附注事项〕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即,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而且,能通过将在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组合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应用于执行将从主处理器传输的数据对帧存储器写入的写入动作和将写入帧存储器的数据读出并传输给显示面板的读出动作的存储器控制装置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传输系统
2:主处理器(主机,存储器控制装置)
3:LCD控制器(存储器控制装置)
4:LCD(显示控制部)
10:便携终端
31:帧存储器
32:读出复位控制部(读出复位控制部)
34:判断部(超越时点确定部)
Tin:写入期间
Tout:读出期间

Claims (5)

1.一种存储器控制装置,执行对帧存储器写入从主机传输的数据的写入动作和将写入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数据读出并传输到显示控制部的读出动作,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超越时点确定部,其在从上述读出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读出期间和从上述写入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写入期间各自的长度不同,上述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比上述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快的情况下,确定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读出位置的读指针赶上或即将赶上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写入位置的写指针的时点;以及
读出复位控制部,其进行以下处理:在由上述超越时点确定部确定的时点暂时停止上述读出动作,将从上述读出动作开始的时点至少延迟了上述写入期间与上述读出期间的差的时点作为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上述数据的读出动作。
2.一种存储器控制装置,执行对帧存储器写入从主机传输的数据的写入动作和将写入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数据读出并传输到显示控制部的读出动作,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超越时点确定部,其在从上述读出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读出期间和从上述写入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写入期间各自的长度不同,上述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比上述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快的情况下,确定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读出位置的读指针赶上或即将赶上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写入位置的写指针的时点;以及
读出复位控制部,其进行以下处理:在由上述超越时点确定部确定的时点暂时停止上述读出动作,将从上述写入动作结束的时点上溯上述读出期间的时点作为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上述数据的读出动作。
3.一种存储器控制装置,执行对帧存储器写入从主机传输的数据的写入动作和将写入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数据读出并传输到显示控制部的读出动作,上述存储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超越时点确定部,其在从上述读出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读出期间和从上述写入动作的开始起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即写入期间各自的长度不同,上述写入动作的动作速度比上述读出动作的动作速度快的情况下,确定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写入位置的写指针赶上或即将赶上表示上述帧存储器在当前时点的读出位置的读指针的时点;以及
读出复位控制部,其进行以下处理:在由上述超越时点确定部确定的时点暂时停止上述读出动作,将暂时停止上述读出动作的时点作为再次开始读出时点,从上述帧存储器的上述读出动作开始的位置重新进行上述数据的读出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读出复位控制部在重新进行上述数据的读出动作时,进行再次发送垂直同步信号的处理。
5.一种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存储器控制装置。
CN201380046323.8A 2012-09-07 2013-08-28 存储器控制装置和便携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038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7796 2012-09-07
JP2012197796A JP2014052552A (ja) 2012-09-07 2012-09-07 メモリ制御装置、携帯端末、メモリ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PCT/JP2013/073017 WO2014038450A1 (ja) 2012-09-07 2013-08-28 メモリ制御装置、携帯端末、メモリ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3868A CN104603868A (zh) 2015-05-06
CN104603868B true CN104603868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6547A (ja) * 1995-07-31 1997-02-14 Sony Corp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US6538700B1 (en) * 1999-06-25 2003-03-25 Sony Corporation Synchronizing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s well as recording medium
CN1484438A (zh) * 2002-08-12 2004-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时钟变换装置、时钟变换方法、视频显示装置及其存储器地址设定方法
JP2008154011A (ja) * 2006-12-19 2008-07-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レームシンクロナイザ回路
CN101266761A (zh) * 2007-03-16 2008-09-1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存取存储器缓冲器的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与系统
JP2009258416A (ja) * 2008-04-17 2009-11-05 Canon Inc メモリ制御装置及びメモリの制御方法
JP2012128589A (ja) * 2010-12-14 2012-07-05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データ転送装置、データ転送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6547A (ja) * 1995-07-31 1997-02-14 Sony Corp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US6538700B1 (en) * 1999-06-25 2003-03-25 Sony Corporation Synchronizing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s well as recording medium
CN1484438A (zh) * 2002-08-12 2004-03-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时钟变换装置、时钟变换方法、视频显示装置及其存储器地址设定方法
JP2008154011A (ja) * 2006-12-19 2008-07-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レームシンクロナイザ回路
CN101266761A (zh) * 2007-03-16 2008-09-1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存取存储器缓冲器的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方法与系统
JP2009258416A (ja) * 2008-04-17 2009-11-05 Canon Inc メモリ制御装置及びメモリの制御方法
JP2012128589A (ja) * 2010-12-14 2012-07-05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データ転送装置、データ転送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3867B (zh) 存储器控制装置和便携终端
KR101467127B1 (ko) 디스플레이 활동을 제어하기 위한 기법들
KR101549819B1 (ko) 타겟 디바이스로 명령을 전송하기 위한 기술
CN105144281B (zh) 存储器控制装置和便携终端
TWI431465B (zh) 用以調整電力消耗之方法、製造物品、裝置及系統
US9799090B2 (en) Memory control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07001681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computer to execute power control method
CN114189732B (zh) 图像数据读写控制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620229B (zh) 存储器控制装置、便携终端
WO2014038450A1 (ja) メモリ制御装置、携帯端末、メモリ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14153415A (zh) 图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584766B (zh) 一种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4603868B (zh) 存储器控制装置和便携终端
CN106648513B (zh) 图片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微控制器和电子烟
JP6776504B2 (ja) 画像伝送装置及び画像伝送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伝送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83993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0600126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performing automatic partial transfers of image data
JP2009009423A (ja)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方法、ホスト装置及び描画装置
JP2006185259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