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2720A - 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2720A
CN104602720A CN201280075623.4A CN201280075623A CN104602720A CN 104602720 A CN104602720 A CN 104602720A CN 201280075623 A CN201280075623 A CN 201280075623A CN 104602720 A CN104602720 A CN 104602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pipe
container
constituent
o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56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2720B (zh
Inventor
木村重幸
小林岳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8273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37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2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2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2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 A61M1/0209Multiple bag systems for separating or storing blood compon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93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using separ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densities of components, e.g. centrifuging
    • A61M1/369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using separ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densities of components, e.g. centrifuging with means for adding or withdrawing liquid substances during the centrifugation, e.g. continuous centrifug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2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 A61M1/0209Multiple bag systems for separating or storing blood components
    • A61M1/0218Multiple bag systems for separating or storing blood components with 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2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 A61M1/0209Multiple bag systems for separating or storing blood components
    • A61M1/0231Multiple bag systems for separating or storing blood components with gas separating means, e.g. air outlet through microporous membrane or gas ba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2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 A61M1/024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quantity of transfused blood, e.g. by weighing the container and automatic stopping of the transfusion after reaching a determined amount
    • A61M1/0245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quantity of transfused blood, e.g. by weighing the container and automatic stopping of the transfusion after reaching a determined amount combined with blood container shak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BCENTRIFUGES
    • B04B11/00Feeding,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bowls
    • B04B11/02Continuous feeding or discharging;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93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using separ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densities of components, e.g. centrifu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4Liquids
    • A61M2202/0413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4Liquids
    • A61M2202/0413Blood
    • A61M2202/0427Platelets; Thrombocy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BCENTRIFUGES
    • B04B11/00Feeding,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bowls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高抑制血液分离装置,在进行高浓度的血小板液的成分献血时,能够缩短整体时间,减轻供血者的时间负担。其特征在于,具有作为储存自供血者采集到的全血的全血袋的暂时留存袋(Y2)(兼作血沉棕黄层袋),以及控制部件在进行循环流动工序和加速工序中的至少任一工序时,同时自供血者采集全血,将其储存于暂时留存袋(Y2)。

Description

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用于自血液分离规定血液成分的离心分离器和容纳离心分离出的规定血液成分的容器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采血时进行主要仅采集血小板等,再将其他成分送回供血者的成分采血,此时,使用具有离心分离器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近年来,在癌症的放射治疗等时,广泛进行血小板液的输血,此时,需要高浓度的血小板液。为了采集高浓度的血小板液,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中,将低浓度的血小板液暂时储存于血沉棕黄层袋,仅将高浓度血小板液储存于血小板中间袋。即,自离心分离器流出的血小板液最初为低浓度,然后变为高浓度,最后再变为低浓度。若将最初和最后的低浓度的血小板液储存于血小板中间袋,则储存于血小板中间袋的血小板液的浓度必然会下降。为了防止该问题,最初和最后的低浓度的血小板液先暂时存储于血沉棕黄层袋,在第2周期时,与自供血者采集的全血混合后再流入离心分离器。通过反复如此,能够在血小板中间袋中仅储存高浓度的血小板液。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50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26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进行成分献血时,1个周期中能够采集的高浓度血小板液很少,只有数10ml,因此,为了采集规定量的高浓度血小板液,不得不反复进行3~4个周期。因此,会长时间约束献血的供血者,对时间不充裕的供血者会造成很大的困扰。此外,在供血者原本希望进行成分献血但时间上又不充裕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不得不选择贡献全血,而非成分献血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在进行高浓度的血小板液的成分献血时,能够缩短采集全血的整体时间,而减轻供血者的时间负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具有如下结构。
(1)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包括用于自血液分离规定血液成分的离心分离器和容纳离心分离出的规定血液成分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血液成分分离装置进行包括如下的工序:a)离心分离工序,利用第1血液泵将自供血者采集的全血导入离心分离器而分离为多种血液成分;b)循环流动工序,将离心分离出的血液成分中的经由离心分离而分离出且储存于第1容器中的规定的第1血液成分与全血一同导入离心分离器内;c)循环加速工序,在循环流动工序中分离出规定量的第1血液成分之后,停止向上述离心分离器供给全血,利用第2血液泵向上述离心分离器仅导入储存于第1容器的第1血液成分,继续循环规定时间之后,通过加快循环速度而利用离心分离器分离出第2血液成分并采集该第2血液成分;在循环加速工序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将自供血者采集的全血暂时留存于暂时留存容器;与暂时留存容器相连接的一个管连接于离心分离器的出口端口,与暂时留存容器相连接的另一个管连接于第1容器和第2血液泵之间。
根据(1)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利用第2血液泵在下一周期的离心分离工序中将上一周期中留存于暂时留存容器中的全血和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中的至少一方导入离心分离器。
由此,能够迅速且可靠地将上一周期留存的全血和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导入离心分离器。
根据(1)或(2)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上述另一个管分支并连接于第1血液泵的出口端口;在上述另一个管的分支出的两个管的中途各自配置有开闭阀;在上述第2血液泵的出口端口配置有开闭阀;在上述第1容器的出口端口配置有开闭阀。
由此,即使不增设用于将留存于暂时留存袋的全血和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导入上述离心分离器的血液泵,也能利用第2血液泵,因此,不需要使装置大型化,并能够降低成本。此外,与利用高低差而不使用血液泵的情况相比,通过使用血液泵,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留存于暂时留存袋Y2的全血和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导入离心分离器E1。
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该血液成分分离装置进行包括如下的工序:d)返血工序,在上述循环加速工序中采集规定量的第2血液成分之后,将未采集的血液成分送返至供血者;设上述(a)~(d)的工序为1个周期;将留存于上述暂时留存容器的全血在下一周期的离心分离工序中与在下一周期采集的全血一并导入上述离心分离器。
由此,能够一边进行第1周期(本周期)的循环加速工序,一边同时自供血者采集全血,因此,能够缩短第2周期(下一周期)的全血采集时间,从而能够缩短整体的处理时间,能够减轻供血者的时间负担。
例如,通常每1周期的采血时间、循环流动工序(关键流动(Criticalflow)工序)约为9分钟,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循环工序为30~40秒,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加速工序为20~30秒,返血时间约为4分钟。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第1周期事先进行约1分钟的采血,因此,能够将第2周期的采血时间缩短1分钟,能够使第2周期的采血时间约为8分钟。同样,在整体进行3个周期的情况下,能够将第3周期的采血时间缩短1分钟,能够使第3周期的采血时间约为8分钟。
在此,对于供血者来说,存在体外循环的血液量增加的问题,但是,认为对90%的供血者来说都不成问题。此外,在通过事先检查发现若使体外循环的血液量增加则会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切换开关使得不与第1周期(本周期)的循环加速工序同时地进行全血的采集,在返血后再进行第2周期(下一周期)的全血采集。在进行最终周期时,由于没有下一周期,因此,不进行下一周期用的全血采集,这是理所当然的。
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上述循环加速工序包括:将第2血液成分中的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移送到上述暂时留存容器的第1采集工序;采集第2血液成分中的高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的第2采集工序;移送到上述暂时留存容器的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与在下一周期采集到上述暂时留存容器内的全血以及在下一周期采集的全血一并被导入上述离心分离器。
由此,能够适用于用于获得高浓度的血小板的BC重复周期,能够一边进行第1周期(本周期)的循环加速工序,一边同时自供血者采集全血,因此,能够缩短第2周期(下一周期)的全血采集时间,从而能够缩短整体的处理时间,能够减轻供血者的时间负担。
根据(5)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该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具有在上述循环加速工序中暂时留存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的第2容器,第2容器兼作上述暂时留存容器。
由此,不需要增设第2容器,因此,不需要使装置大型化,并且可以不用特意准备一次性的第2容器,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1实施例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1实施例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第1工序(采血开始工序)的图。
图3是表示第2工序(离心分离工序)的图。
图4是表示第3工序(关键流动工序)的图。
图5是表示第4工序(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循环工序的图。
图6是表示第5工序(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回收低浓度的血小板液的工序的图。
图7是表示第5工序(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储存高浓度的血小板液的工序的图。
图8是表示第5工序(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回收低浓度的血小板液的工序的图。
图9是表示返血工序的图。
图10是表示第2周期的第1工序的图。
图11是表示第2周期的第2工序的图。
图12是表示第2周期的第3工序的图。
图13是表示血小板液的处理工序的图。
图14是表示血小板液的最终处理的图。
图15是表示离心转筒的构造的图。
图16是按时序表示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作用的图。
图17是表示血小板、白血球及红血球的流出的浓度变化的图。
图18是表示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作用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血小板液的采集工序的作用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作为本发明的血液分离装置的系统结构示于图1。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具有血液成分分离回路1。血液成分分离回路1具有由采血针2、用于采集初流血的初流血采集袋Y7、采样端口3及初流血采集线路4构成的初流血采集回路5。此外,血液成分分离回路1具有离心转筒E1。离心转筒E1包括在采集内部具有储血空间的旋转体(未图示)、驱动旋转体旋转的旋转驱动部件14、流入口(第1端口E1a)和流出口(第2端口E1b),通过旋转体的旋转将血液分离为多种血液成分。血液成分分离回路1具有留存经离心转筒E1分离出的血液成分的第1容器(血浆袋)Y1、第2容器(暂时留存袋)Y2和第3容器(血小板中间袋)Y3。此外,血液成分分离回路1具有第1线路、第2线路、第3线路、第4线路、第5线路、第6线路和第7线路。第1线路用于连接采血针2和离心转筒E1,由施主管T1、第1血液泵P1、管T2、管T3a、第1开闭阀V1、管T3b和管T4构成。第2线路用于连接离心转筒E1和第1容器Y1,由管T5、管T6a、第2开闭阀V2和管T6b构成。第3线路用于连接第1容器Y1和第1线路,由管T8a、第3开闭阀V3、管T8b、管T9、第2血液泵P2、管T10b、第4开闭阀V4和管T10a构成。第4线路用于连接离心转筒E1和第2容器Y2,由管T5、管T15、管T11a、第5开闭阀V5和管T11b构成。第5线路用于连接第2容器Y2和第1线路,由管T12、管T13b、第6开闭阀V6和管T13a构成。第6线路同第5线路一样用于连接第2容器Y2和第1线路,由管T12、管T14a、第7开闭阀V7、管T14b、管T9、第2血液泵P2、管T10b、第4开闭阀V4和管T10a构成。第7线路用于连接离心转筒E1和第3容器Y3,由管T5、管T15、管T16、管T17a、第8开闭阀V8和管T17b构成。
作为用于自供血者采集全血(血液)的采集部件的采血针2经由施主管T1与第1血液泵P1的第1端口相连接。初流血采集袋Y7自设于施主管T1上的分支部经由初流血采集线路4与采血针2相连接。初流血采集袋Y7还具有用于将采集到的初流血移送到未图示的检查容器的采样端口3,采样端口3由主体部、针部6和包覆针部的罩部7构成。此外,在初流血采集线路上设有用于开闭线路的管夹8。
与第1血液泵P1的第2端口相连接的管T2分支为2条管T3a、T13a,管T3a与第1开闭阀V1的第1端口相连接,第1开闭阀V1的第2端口与管T3b相连接。管T3b分支为2条管T4、T10a,管T4与作为用于将采集到的血液分离为多种血液成分的离心分离器的离心转筒E1的第1端口E1a相连接。离心转筒E1配置于旋转驱动部件14上,从而被驱动旋转。
在此,采血针2和离心转筒E1的作为入口侧的第1端口E1a经由第1线路(施主管T1、第1血液泵P1、管T2、管T3a、第1开闭阀V1、管T3b和管T4)相连接。在此,在施主管T1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C1。
与离心转筒E1的第2端口E1b相连接的管T5分支为管T15和管T6a。管T6a与第2开闭阀V2的第1端口相连接,第2开闭阀V2的第2端口与管T6b相连接。管T6b与血浆袋(第1容器)Y1的第2端口Y1b相连接。
在此,离心转筒E1的第2端口E1b和血浆袋Y1经由第2线路(管T5、管T6a、第2开闭阀V2和管T6b)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血浆袋Y1有2个,在图2~14的记载中省略为1个。
此外,血浆袋Y1的作为输出侧的第1端口Y1a与管T8a相连接。管T8a与第3开闭阀V3的第1端口相连接。第3开闭阀V3的第2端口与管T8b相连接,管T8与管T9相连接。管T9与第2血液泵P2的第2端口相连接。第2血液泵P2的第1端口与管T10b相连接,管T10b与第4开闭阀V4的第2端口相连接。第4开闭阀V4的第1端口与管T10a相连接。管T10a与构成第1线路的管T3b及管T4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即,血浆袋Y1和第1线路经由第3线路(管T8a、第3开闭阀V3、管T8b、管T9、第2血液泵P2、管T10b、第4开闭阀V4和管T10a)相连接。由此,血浆袋Y1以能够选择性地与离心转筒E1的入口侧或出口侧连通的方式进行连接。
自管T5分支出的管T15进一步分支为管T11a和管T16。管T11a与第5开闭阀V5的第1端口相连接,第5开闭阀V5的第2端口与管T11b相连接。第5开闭阀V5的第2端口经由管T11b与暂时留存袋Y2的第2端口Y2b相连接。即,离心转筒E1的第2端口E1b和暂时留存袋Y2经由第4线路(管T5、管T15、管T11a、第5开闭阀V5和管T11b)相连接。
暂时留存袋Y2的第1端口Y2a与管T12相连接,管T12分支为管T13b和管T14a。管T13b与第6开闭阀V6的第1端口相连接,第6开闭阀V6的第2端口与管T13a相连接。管T13a与构成第1线路的管T2和管T3a的中间位置相连接。
另一方面,自管T12分支出的管T14a与第7开闭阀V7的第1端口相连接,在第7开闭阀V7的第2端口连接有管T14b。管T14b与管T9和管T8b的中间位置相连接,管T9与第2血液泵P2的第2端口相连接。第2血液泵P2的第1端口与管T10b相连接,管T10b与第4开闭阀V4的第1端口相连接。第4开闭阀V4的第2端口与管T10a相连接。管T10a与构成第1线路的管T3b和管T4的中间位置相连接。
即,暂时留存袋Y2和第1线路经由第5线路(管T12、管T13b、第6开闭阀V6和管T13a)及第6线路(管T12、管T14a、第7开闭阀V7、管T14b、管T9、第2血液泵P2、管T10b、第4开闭阀V4和管T10a)相连接。暂时留存袋Y2以能够选择性地与离心转筒E1的入口侧或出口侧连通的方式进行连接。
一方面,自管T15分支出的管T16进一步分支为2条管,即管T17a和管T18a。管T17a与第8开闭阀V8的第1端口相连接,第8开闭阀V8的第2端口与管T17b相连接。管T17b与血小板中间袋(第3容器)Y3的作为输入侧的第1端口Y3a相连接。
另一方面,自管T16分支出的管T18a与第9开闭阀V9的第1端口相连接,第9开闭阀V9的第2端口与管T18b相连接。管T18b与气囊Y4相连接。
即,离心转筒E1的第2端口E1b和血小板中间袋Y3经由第7线路(管T5、管T15、管T16、管T17a、第8开闭阀V8和管T17b)相连接。由此,血小板中间袋Y3以与离心转筒E1的出口侧连通的方式进行连接。
在与离心转筒E1的第2端口E1b相连接的管T5上安装有用于检测血小板的浓度的浑浊度传感器C2以及压力传感器C3。浑浊度传感器C2检测从管T5内通过的血浆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变为浑浊状态的程度。此外,在安装离心转筒E1的周边部安装有用于检测形成于离心转筒E1内的血沉棕黄层BC(参照图15)的界面位置的界面传感器C4。
自血小板中间袋Y3的作为输出侧的第2端口Y3b引出的管T19分支为管T20a和管T21,管T20a与第10开闭阀V10的第1端口相连接,第10开闭阀V10的第2端口与管T20b相连接。管T21与第3血液泵P3的作为输出侧的第1端口相连接。
第3血液泵P3的作为输入侧的第2端口经由除菌过滤器9利用瓶针10与血小板保存液瓶相连接。管T20b经由白血球去除过滤器11与血小板袋Y5相连接。此外,在血小板袋Y5上连接有气囊Y6。
另一方面,在施主管T1的中途连接有ACD泵P4的输出端口。ACD泵P4的输入端口与除菌过滤器12的输出端口相连接。除菌过滤器12的输入端口利用瓶针13与ACD储存瓶相连接。
在此,如图20所示,控制部15例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电连接有第1血液泵P1、第2血液泵P2、第3血液泵P3、ACD泵P4、离心转筒驱动装置14、压力传感器C1、浑浊度传感器C2、压力传感器C3、界面传感器C4、第1开闭阀V1、第2开闭阀V2、第3开闭阀V3、第4开闭阀V4、第5开闭阀V5、第6开闭阀V6、第7开闭阀V7、第8开闭阀V8、第9开闭阀V9以及第10开闭阀V10。
并且,来自各传感器C1、C2、C3、C4的检测信号分别随时被输入控制部15。控制部15基于这些检测信号等控制各泵P1、P2、P3、P4的运转/停止、旋转方向(正转/逆转)以及转速,并且根据需要控制各开闭阀V1、V2、V3、V4、V5、V6、V7、V8、V9、V10的开闭及离心转筒驱动装置14的动作。
作为管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举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PET或PBT等聚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氨酯、聚酯类弹性体等各种热塑性弹性体,其中特别优选的是聚氯乙烯。如果是聚氯乙烯,能够获得充分的挠性、柔性,容易处理,也适于利用管夹等进行堵塞。
作为构成袋的材料,可以使用DEHP作为增塑剂的软质的聚氯乙烯、聚烯烃、使乙烯、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等烯烃或二烯烃聚合、共聚所得的聚合物,还可以举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EVA和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的混聚物等、将上述材料进行各种任意组合而成的材料。此外,也可以使用PET、PBT、PCGT等。其中,特别优选的是聚氯乙烯,但保存血小板的容器为了提高血小板的保存性,优选透气性好的材料,因此优选使用聚烯烃、DnDP增塑聚氯乙烯等,或者使用减小片材的厚度所得到的材料。
图15中示出了离心转筒E1的构造。中心线的右侧为剖视图,左侧用虚线示出了外观图。在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内,在作为不旋转的固定部分的固定部20形成有流入口E1a和流出口E1b。在固定部20连接有罩体17以及向下延伸设置的流入管18。侧壁21、外壳22、内壳23和底板16以能够相对于这些固定部分旋转的方式一体地保持于这些固定部分。底板16以吸附等方式保持于离心转筒驱动装置14,自离心转筒驱动装置14获得旋转力。图15中示出了自流入口E1a向离心转筒E1内供给全血,利用离心力分离血液成分的状态。
即,在由外壳22和侧壁21形成的空间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外侧按比重大的顺序依次形成有红血球层RBC、白血球层WBC、血沉棕黄层BC、血小板层PLT和血浆层PPP。在此,白血球层WBC和血小板层PLT比重接近,因此不易分离。因此,存在包含白血球层WBC和血小板层PLT的血沉棕黄层BC。通常,全血的具体成分为血浆PPP约55%、红血球RBC约43.2%、白血球WBC约1.35%、血小板PLT约0.45%。
在离心转筒E1中,在内周部形成有流出通路19,流出通路19形成于比流入管18的中间点稍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在由外壳22和侧壁21形成的空间中,由形成于内周的血浆层PPP起通过流出口E1b向离心转筒E1的外部流出。
接着,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作用,在图18、19中示出了流程图,在图2~图14中示出了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作用、工序。本装置目的在于采集高浓度的血小板液。泵中,空心图标表示运转状态,实心图标表示停止状态。此外,开闭阀中,空心图标表示打开状态,实心图标表示关闭状态。图16中以工序图的形式按时序示出了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动作、作用。
起初,进行图18的预注工序(S1)。驱动ACD泵P4、第1泵P1,将用于防止血液凝固的ACD液经由打开的第1开闭阀V1供给到离心转筒E1,进行离心转筒E1、第1泵P1等的预注工序(S1)。预注是为了防止血液流动时凝固而预先使施主管T1、第1泵P1及离心转筒E1内等与血液接触的部分附着有ACD液的工序。自预注工序起,离心转筒E1在离心转筒驱动装置14的作用下以规定的转速旋转。
预注工序(S1)结束时,将采血针2穿刺于供血者,开始采集全血(S2)。图2是表示采血开始工序(第1工序)的图。
首先,将采血针2穿刺于供血者后,向初流血采集回路中的初流血采集袋Y7(参照图1)中采集初流血。此时,在设于施主管T1上的分支部,最初构成为连接采血针2和初流血采集线路4(参照图1)。当初流血袋中留存了规定量的血液时,用管夹8(参照图1)堵塞初流血采集线路4,确保施主管T1的第1血液泵P1侧的流路。
此时,也要驱动ACD泵P4,将ACD液供给到施主管T1,使之与全血混合后向离心转筒E1供给全血。当向旋转的离心转筒E1供给了全血时,如图2所示,离心转筒E1内的空气(虚线所示)被血浆挤压而自位于离心转筒E1的内周部的流出通路19(参照图15)流出。流出的空气经由打开的第9开闭阀V9被储存于气囊Y4。
如图15所示,在离心转筒E1中,被供给进来的全血在转筒内被施加离心力从而将全血分离为各成分。
接着,当浑浊度传感器C2检测到在管内流动的流体由空气变为血浆时,如图3所示,关闭第9开闭阀V9,打开第2开闭阀V2,将自离心转筒E1溢出的血浆储存于血浆袋Y1。这是离心分离工序(S3)。如图15所示,刚开始自离心转筒E1流出的仅为血浆。
接着,当血浆袋Y1中储存了一定程度的血浆(在本实施例中为30ml)时(S4:是),如图4所示,打开第3开闭阀V3,驱动第2血液泵P2,再打开第4开闭阀V4,自供血者采集全血,并且使储存于血浆袋Y1中的血浆与全血混合,再向离心转筒E1供给。这是第3工序(关键流动工序)S5。该工序是图16所示的关键流动期间TE。
接着,当界面传感器C4检测到图15中的血沉棕黄层BC和红血球层RBC的界面到达规定位置时(S6:是),如图5所示,保持打开第2开闭阀V2、第3开闭阀V3、第4开闭阀V4的状态,以及保持驱动第2血液泵P2的状态,进行使血浆袋Y1内的血浆通过第3开闭阀V3、第2血液泵P2、第4开闭阀V4、离心转筒E1、第2开闭阀V2再次返回血浆袋Y1的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循环工序(第4工序)(S9、S12)。此时,为了避免采集到的全血流入离心转筒E1而关闭第1开闭阀V1。该工序是图16所示的循环期间TF。
同时,判断当前周期是否为最终周期,在不是最终周期的情况下(S7:否),打开第6开闭阀V6,保持驱动第1血液泵P1的状态,将采集到的全血储存于暂时储存袋Y2(S11)。换言之,通过向暂时留存袋Y2储存采集到的全血而继续采集全血。继续采集全血继续进行至循环加速工序结束,或者继续进行至达到预先规定的时间、采集量。在当前周期是最终周期的情况下(S7:是),使第1血液泵P1停止而停止采血(S8)。
在本实施例的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循环工序中,使循环速度大于关键流动工序的速度,以100ml/分钟左右的速度使血浆通过离心转筒E1内循环30~40秒左右。由此,会引起图15的血沉棕黄层BC中的粒状物浓度的减小,与血小板相比比重更大的白血球层WBC会沉积于血沉棕黄层BC的外侧。即,能够更可靠地分离血小板层PLT和白血球层WBC。
接着,进行一定时间的循环工序之后,进入图6所示的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加速工序(第5工序)。在加速工序中,通过控制第2血液泵P2的转速,逐渐提高转速而依次增加血浆的流量。在本实施例中,自100ml/分钟起开始增加流量,加速血浆流量直至血小板流出。该工序是图16所示的加速期间TG。在图18中,将循环工序和加速工序合并,表现为循环加速工序(S9)。
通过该加速工序,在图15中,血小板PLT在上升的方向上获得力,自流出通路19被放出到离心转筒E1的外部。通过该加速,比重大的白血球层WBC、红血球层RBC的离心力更大,因此,不会自流出通路19流出。
将血小板、白血球和红血球的流出的浓度变化示于图17。横轴为血小板采集时的时间经过,纵轴为流出的血球成分的浓度。先是有血小板流出(流出期间TA),血小板的流出量逐渐增加,当超过最大流量时再逐渐减小。白血球也是一样,流出量逐渐增加,当超过最大流量时再逐渐减小。
将S9的详细情况以表示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作用的流程图的形式示于图19。血小板的流出期间TA能够分割为刚开始流出低浓度的血小板液的低浓度期间TB、接着流出高浓度的血小板液的高浓度期间TC以及然后再度流出低浓度的血小板液的低浓度期间TD。在此,为了获得高浓度的血小板液,不要低浓度的血小板液。
在本实施例中,在加速工序中,如图6所示,在浑浊度传感器C2检测到血小板之后,即判断为TB期间时(S21:是),关闭第2开闭阀V2,打开第5开闭阀V5,将图17的低浓度期间TB的血小板液储存于暂时留存袋Y2(S22)。此时,暂时留存袋Y2中也流入并储存有全血,因此,低浓度的血小板液以与全血混合的状态储存于暂时留存袋Y2。此时,也保持第1血液泵P1的驱动状态,自供血者采集到的全血继续储存于暂时留存袋Y2。在此,暂时留存袋Y2用作全血袋的同时也用作血沉棕黄层袋。
接着,当浑浊度传感器C2检测到血小板液为高浓度时,判断为TC期间(S23:是),如图7所示,关闭第5开闭阀V5,打开第8开闭阀V8。由此,能够将在高浓度期间TC时流出的高浓度的血小板液储存于血小板中间袋Y3(S24)。
在不是最后的周期时(S7:否),也保持第1血液泵P1的驱动状态,自供血者采集到的全血经由第6开闭阀V6继续储存于暂时留存袋Y2。
接着,当浑浊度传感器C2检测到血小板的浑浊度小于规定值时,判断为TD期间(S25:是),如图8所示,为了避免血小板中间袋Y3中流入低浓度的血小板液而关闭第8开闭阀V8,打开第5开闭阀V5。由此,能够将在低浓度期间TD时流出的低浓度的血小板液再度储存于暂时留存袋Y2(S26)。
在不是最后的周期时(S7:否),也保持第1血液泵P1的驱动状态,自供血者采集到的全血经由第6开闭阀V6继续储存于暂时留存袋Y2。
接着,当浑浊度传感器C2所检测的血小板的浑浊度小于规定值时,判断为TD期间结束(S27:是),判断为血小板的流出结束,转至图9所示的返血工序(S10、S13)。
即,停止离心转筒E1的旋转,关闭第6开闭阀V6和第5开闭阀V5,打开第1开闭阀V1和第9开闭阀V9,使第1血液泵P1逆转,开始进行将残留于离心转筒E1内的血液送返至供血者的返血。在此,使第1血液泵P1的逆转速度为正转速度的几倍来驱动第1血液泵P1,以缩短返血时间。此外,根据需要,驱动第2血液泵P2,将过度采集而储存于血浆袋Y1中的血浆送返。
待返血结束后,在最后的周期的情况下(S7:是),结束所有工序。在不是最后的周期的情况下(S7:否),如图10所示,开始离心转筒E1的旋转,使第1血液泵P1再度正向旋转,再度开始采血。离心转筒E1内的空气(虚线所示)被血浆挤压而自位于离心转筒E1的内周部的流出通路19流出。流出的空气经由打开的第9开闭阀V9而储存于气囊Y4。此时,储存于暂时留存袋Y2的血液通过打开第7开闭阀V7,驱动第2血液泵P2,并通过第4开闭阀V4而与采集到的全血同时流入离心转筒E1(S14)。此时,为了避免血浆袋Y1内流入流体而关闭第3开闭阀V3。
接着,当浑浊度传感器C2检测到在管内流动的流体由空气变为血浆时,如图11所示,关闭第9开闭阀V9,打开第2开闭阀V2,将自离心转筒E1溢出的血浆储存于血浆袋Y1。
接着,当确认到暂时留存袋Y2的血液全部返回离心转筒E1,并确认到血浆袋Y1中储存了规定量的血浆时(S4:是),如图12(与图4相同的状态)所示,保持驱动第2血液泵P2的状态,关闭第7开闭阀V7,使储存于血浆袋Y1的血浆与全血混合,为了向离心转筒E1供给而打开第3开闭阀V3,开始血浆的关键流动工序。以下,进入图5的工序(循环工序)。
该周期通常进行3或4个周期,直到确保规定量的血小板PLT。例如,当3个周期结束时,在第2周期的循环期间TF2和加速期间TG2时,同时进行采血,将全血留存于暂时留存袋Y2。并且,在第3周期的采血时,使暂时留存袋Y2内的血液与全血混合后供给到离心转筒E1。并且,在第3周期时,在循环期间TF3和加速期间TG3时,不进行采血。因为没有第4周期。
当3个周期结束时,若第3周期的返血结束,则自供血者拔出采血针2,结束采血。
接着,驱动第3血液泵P3,利用与血小板保存液瓶相连接的瓶针10将适量的血小板保存液注入到血小板中间袋Y3中。然后,如图13所示,打开第10开闭阀V10,经由白血球去除过滤器11将储存于血小板中间袋Y3内的高浓度的血小板液注入到血小板袋Y5中。此时,存在于血小板袋Y5内的空气移动到气囊Y6中。
待确认到储存于血小板中间袋Y3内的高浓度的血小板液全部流出之后,如图14所示,驱动第3血液泵P3,经由除菌过滤器9和白血球去除过滤器11,利用与血小板保存液瓶相连接的瓶针10将残留于血小板保存液瓶中的血小板保存液注入到血小板袋Y5中。由此,回收残留于白血球去除过滤器11中的过滤处理后的高浓度的血小板液。然后,密闭血小板袋的2条管。由此,完成了储存有高浓度的血小板液的血小板袋Y5。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1)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包括用于自血液分离规定血液成分的离心转筒E1以及容纳离心分离出的规定血液成分的容器(血浆袋Y1、血小板中间袋Y3),其特征在于,该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包括如下工序:a)离心分离工序,利用第1血液泵P1将自供血者采集的全血导入离心转筒E1而分离为多种血液成分;b)关键流动工序(本发明中的循环流动工序),将离心分离出的血液成分中的经由上述离心分离而分离出且储存于血浆袋Y1(第1容器)中的血浆(第1血液成分)与全血一同导入离心转筒E1内;c)循环加速工序,在关键流动工序中分离出血浆之后,利用第2血液泵P2向离心转筒E1仅导入储存于血浆袋Y1的血浆,继续循环规定时间之后,通过加快循环速度而利用离心转筒E1分离出血小板(第2血液成分)并采集该血小板;在循环加速工序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将自供血者采集的全血暂时留存于暂时留存袋Y2(暂时留存容器);与暂时留存袋Y2相连接的一个管T11b经由管T11a、管T15和管T5连接于离心转筒E1的出口端口E1b,与暂时留存袋Y2相连接的另一个管T12经由管T13b和管T13a连接于血浆袋Y1和第2血液泵P2之间;此外,(2)根据(1)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利用第2血液泵P2在下一周期的离心分离工序中将上一周期中留存于暂时留存袋Y2中的全血和低浓度血小板液中的至少一方导入离心转筒E1,因此,能够迅速且可靠地将上一周期中留存的全血和低浓度血小板液中的任意一方导入离心转筒E1。
(3)根据(1)或(2)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上述另一个管T12分支并经由管T13b、管T13a和管T2连接于第1血液泵P1的出口端口;在另一个管T12的分支出的两个管T13b、T14a上分别连接有配置有第6开闭阀V6、第7开闭阀V7,因此,即使不增设用于将留存于暂时留存袋Y2的全血和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导入离心分离器E1的血液泵,也能利用第2血液泵P2,因此,不需要使装置大型化,并能够降低成本。此外,与利用高低差而不使用血液泵的情况相比,通过使用血液泵,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留存于暂时留存袋Y2的全血和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导入离心分离器E1。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包括如下工序:d)返血工序,在循环加速工序中采集血小板之后,将未采集的血液成分送返至供血者;设(a)~(d)的工序为1个周期;将留存于暂时留存袋Y2(暂时留存容器)的全血在下一周期的离心分离工序中与在下一周期采集的全血一并导入离心转筒E1,因此,能够一边进行第1周期(本周期)的循环加速工序,一边同时自供血者采集全血,因此,能够缩短第2周期(下一周期)的全血采集时间,从而能够缩短整体的处理时间,能够减轻供血者的时间负担。
例如,通常每1周期的采血时间(离心分离工序+关键流动工序)约为12分钟,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循环工序为30~40秒,循环加速工序中的加速工序为20~30秒,返血时间约为5分钟。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第1周期事先进行约1分钟的采血,因此,能够将第2周期的采血时间缩短1分钟,能够使第2周期的采血时间约为11分钟。同样,在整体进行3个周期的情况下,能够将第3周期的采血时间缩短1分钟,能够使第3周期的采血时间约为11分钟。
在此,对于供血者来说,存在体外循环的血液量增加的问题,但是,认为对90%的供血者来说都不成问题。此外,在通过事先检查发现若使体外循环的血液量增加则会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切换开关使得不与第1周期(本周期)的循环加速工序同时地进行全血的采集,在返血后再进行第2周期(下一周期)的全血采集。在进行最终周期时,由于没有下一周期,因此,不进行下一周期用的全血采集,这是理所当然的。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循环加速工序包括:将血小板液(第2血液成分)中的低浓度血小板液(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移送到暂时留存袋Y2的第1采集工序;采集血小板液中的高浓度血小板液(高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的第2采集工序;移送到暂时留存袋Y2的低浓度血小板液与在下一周期采集到暂时留存袋Y2内的全血以及在下一周期采集的全血一并被导入离心转筒E1,因此,能够适用于用于获得高浓度的血小板的BC周期,能够一边进行第1周期(本周期)的循环加速工序,一边同时自供血者采集全血,因此,能够缩短第2周期(下一周期)的全血采集时间,从而能够缩短整体的处理时间,能够减轻供血者的时间负担。
(6)根据(5)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优选的是其特征在于,该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具有在上述循环加速工序中暂时留存低浓度血小板液的第2容器,第2容器兼作暂时留存袋Y2,因此,不需要增设第2容器,因此,不需要使装置大型化,并且可以不用特意准备一次性的第2容器,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応用。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用暂时留存袋Y2兼作血沉棕黄层袋和全血袋,但也可以将血沉棕黄层袋和全血袋以彼此独立的袋的形式并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在循环加速工序的整个期间,同时进行全血的采集,但是,也可以仅在一部分期间同时进行全血的采集。在本实施例中,记载了与循环加速工序同时进行全血的采集,但也可以在血液成分分离装置上设置切换开关,停止全血采集的同时实施而与以往一样。
附图标记说明
14:离心转筒驱动装置;E1:离心转筒;Y1:血浆袋(第1容器);Y2:暂时留存袋(第2容器);Y3:血小板中间袋(第3容器);Y4、Y6:气囊;Y5:血小板袋;C2:浑浊度传感器;C4:界面传感器;P1:第1血液泵;P2:第2血液泵;P3:第3血液泵;P4ACD:泵;PPP:血浆(第1血液成分);PLT:血小板(第2血液成分);WBC:白血球;BC:血沉棕黄层;RBC:红血球。

Claims (6)

1.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包括用于自血液分离规定血液成分的离心分离器和容纳离心分离出的规定血液成分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成分分离装置进行包括如下的工序:
a)离心分离工序,利用第1血液泵将自供血者采集的全血导入离心分离器而分离为多种血液成分;
b)循环流动工序,将离心分离出的血液成分中的经由所述离心分离而分离出且储存于第1容器中的规定的第1血液成分,与全血一同导入所述离心分离器内;
c)循环加速工序,在所述循环流动工序中分离出规定量的所述第1血液成分之后,停止向所述离心分离器供给全血,利用第2血液泵向所述离心分离器仅导入储存于所述第1容器的第1血液成分,继续循环规定时间之后,通过加快循环速度而利用所述离心分离器分离出第2血液成分并采集该第2血液成分;
在所述循环加速工序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将自所述供血者采集的全血暂时留存于暂时留存容器;
与所述暂时留存容器相连接的一个管连接于所述离心分离器的出口端口,与所述暂时留存容器相连接的另一个管连接于所述第1容器和所述第2血液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第2血液泵在下一周期的离心分离工序中将上一周期中留存于暂时留存容器中的全血和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中的至少一方导入所述离心分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另一个管分支并连接于所述第1泵的出口端口;
在所述另一个管的分支出的两个管的中途各自配置有开闭阀;
在所述第2血液泵的出口端口配置有开闭阀;
在所述第1容器的出口端口配置有开闭阀。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液成分分离装置进行包括如下的工序:
d)返血工序,在所述循环加速工序中采集规定量的第2血液成分之后,将未采集的血液成分送返至供血者;
设所述(a)~(d)的工序为1个周期;
将留存于所述留存容器的全血在下一周期的离心分离工序中与在下一周期采集的全血一并导入所述离心分离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加速工序包括:
将第2血液成分中的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移送到所述暂时留存容器的第1采集工序;
采集第2血液成分中的高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的第2采集工序;
移送到所述暂时留存容器的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与在下一周期采集到所述暂时留存容器内的全血以及在下一周期采集的全血一并被导入所述离心分离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具有在所述循环加速工序中暂时留存低浓度的第2血液成分的第2容器,所述第2容器兼作所述暂时留存容器。
CN201280075623.4A 2012-09-11 2012-09-11 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Active CN104602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7321.8A CN106237407B (zh) 2012-09-11 2012-09-11 可弃置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73199 WO2014041599A1 (ja) 2012-09-11 2012-09-11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7321.8A Division CN106237407B (zh) 2012-09-11 2012-09-11 可弃置套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2720A true CN104602720A (zh) 2015-05-06
CN104602720B CN104602720B (zh) 2016-10-12

Family

ID=502777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5623.4A Active CN104602720B (zh) 2012-09-11 2012-09-11 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CN201610827321.8A Active CN106237407B (zh) 2012-09-11 2012-09-11 可弃置套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7321.8A Active CN106237407B (zh) 2012-09-11 2012-09-11 可弃置套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452254B2 (zh)
JP (1) JP5863978B2 (zh)
CN (2) CN104602720B (zh)
WO (1) WO201404159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9118A (zh) * 2017-04-21 2020-01-17 泰尔茂比司特公司 用于高通量血液成分采集的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6002A1 (ja) 2012-03-27 2013-10-03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EP2962709B1 (en) * 2013-02-26 2017-12-06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Blood component separation apparatus
GB201506954D0 (en) * 2015-04-23 2015-06-10 Royal College Of Art Communications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10329530B2 (en) 2016-01-18 2019-06-25 Fenwal, Inc. Cell wash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washing small volumes of cells
EP3238759B1 (en) 2016-04-29 2019-07-17 Fenw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cubating and/or selecting biological cells
US10449283B2 (en) 2016-04-29 2019-10-22 Fenw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d culturing cells
EP3295972B1 (en) 2016-09-14 2020-11-25 Fenwal, Inc. Cell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fill options
WO2018053217A1 (en) * 2016-09-16 2018-03-22 Fenwal, Inc. Blood sepa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centrifugal and spinning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iques
US10781001B2 (en) 2016-12-01 2020-09-22 Fenwal, Inc. Fill and finish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274495B2 (en) 2016-12-21 2019-04-30 Fenw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cells incorporating magnetic separation
US10919049B2 (en) * 2017-12-22 2021-02-16 Fenwal, Inc. Convertible fluid processing assemblies
US11191880B2 (en) 2018-05-16 2021-12-07 Fenwal, Inc. Fill and finis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mall volume processing
US11478755B2 (en) 2019-08-15 2022-10-25 Fenwal, Inc. Small volume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10123937A1 (en) 2019-10-24 2021-04-29 Fenwal, Inc. Small volume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capacitive sensing
US20230043534A1 (en) * 2021-08-06 2023-02-09 Fenw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verting an Apheresis Fluid Processing Circuit to Single or Double Needle Mod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6172A (en) * 1977-10-18 1979-03-27 Baxter Travenol Laboratories, Inc. Centrifugal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
WO1987006472A1 (en) * 1986-04-24 1987-11-05 Stafilum Ab Method and machin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entrifugation for cytapheresis such as platelet apheresis, and for plasma exchange treatment
JP2000084066A (ja) * 1998-09-11 2000-03-28 Haemonetics Corp アフェレーシス装置及び血液製剤の製造方法
CN1322146A (zh) * 1999-09-03 2001-11-14 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具有检测程序的血液处理方法
JP2003088581A (ja) * 2001-09-19 2003-03-25 Terumo Corp 血小板採取装置
WO2008056733A1 (fr) * 2006-11-10 2008-05-15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Appareil de collecte de composant sanguin
CN100478038C (zh) * 1999-10-16 2009-04-15 汾沃有限公司 血液处理系统
JP2009226210A (ja) * 2008-02-29 2009-10-08 Haemonetics Corp アフェレーシス装置
CN102215885A (zh) * 2008-12-03 2011-10-12 泰尔茂株式会社 血袋系统及血液处理方法
JP2012081213A (ja) * 2010-10-06 2012-04-26 Cell Advanced:Kk アフェレーシ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6641A (zh) * 1985-09-03 1987-03-25 泰尔茂株式会社 分离血浆的方法和设备
US7332125B2 (en) * 1994-10-13 2008-02-19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blood
US20020077582A1 (en) * 1999-09-03 2002-06-20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Blood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assess and respond to real or potential vein occlusion conditions
US6730054B2 (en) * 1999-10-16 2004-05-04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Blood coll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derive estimated effects upon the donor's blood volume and hematocrit
JP3850429B2 (ja) 2005-06-22 2006-11-29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JP4861649B2 (ja) * 2005-07-08 2012-01-25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採取回路および血液成分採取装置
US8454548B2 (en) * 2008-04-14 2013-06-04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sma reduced platelet collection
CN201399113Y (zh) * 2009-03-30 2010-02-10 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成分分离器
WO2013146002A1 (ja) * 2012-03-27 2013-10-03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6172A (en) * 1977-10-18 1979-03-27 Baxter Travenol Laboratories, Inc. Centrifugal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
WO1987006472A1 (en) * 1986-04-24 1987-11-05 Stafilum Ab Method and machin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entrifugation for cytapheresis such as platelet apheresis, and for plasma exchange treatment
JP2000084066A (ja) * 1998-09-11 2000-03-28 Haemonetics Corp アフェレーシス装置及び血液製剤の製造方法
CN1322146A (zh) * 1999-09-03 2001-11-14 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具有检测程序的血液处理方法
CN100478038C (zh) * 1999-10-16 2009-04-15 汾沃有限公司 血液处理系统
JP2003088581A (ja) * 2001-09-19 2003-03-25 Terumo Corp 血小板採取装置
WO2008056733A1 (fr) * 2006-11-10 2008-05-15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Appareil de collecte de composant sanguin
JP2009226210A (ja) * 2008-02-29 2009-10-08 Haemonetics Corp アフェレーシス装置
CN102215885A (zh) * 2008-12-03 2011-10-12 泰尔茂株式会社 血袋系统及血液处理方法
JP2012081213A (ja) * 2010-10-06 2012-04-26 Cell Advanced:Kk アフェレーシス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9118A (zh) * 2017-04-21 2020-01-17 泰尔茂比司特公司 用于高通量血液成分采集的系统
CN110709118B (zh) * 2017-04-21 2023-01-10 泰尔茂比司特公司 用于高通量血液成分采集的方法和系统
US11925743B2 (en) 2017-04-21 2024-03-12 Terumo Bct,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igh-throughput blood component coll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74313A1 (en) 2015-06-25
US10426886B2 (en) 2019-10-01
WO2014041599A1 (ja) 2014-03-20
US20170007758A1 (en) 2017-01-12
JPWO2014041599A1 (ja) 2016-08-12
CN106237407B (zh) 2019-11-15
US9452254B2 (en) 2016-09-27
CN104602720B (zh) 2016-10-12
JP5863978B2 (ja) 2016-02-17
CN106237407A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2720B (zh) 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CN104185483B (zh) 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CN104955497B (zh) 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WO2016043003A1 (ja)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JP6097758B2 (ja)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CN104203302B (zh) 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CN104870030B (zh) 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US10112003B2 (en) Blood component separation device
JP6333348B2 (ja)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および血液成分分離方法
JP6173861B2 (ja) 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