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0750A - 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0750A
CN104600750A CN201510079685.8A CN201510079685A CN104600750A CN 104600750 A CN104600750 A CN 104600750A CN 201510079685 A CN201510079685 A CN 201510079685A CN 104600750 A CN104600750 A CN 104600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switch
switch pipe
link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96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犁
赵晋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5100796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0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0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0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from ac input o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包括第一功率传输支路、第二功率传输支路、公共功率传输支路和交流滤波支路;所述第一功率传输支路和第二功率传输支路均与公共功率传输支路连接,所述公共功率传输支路和交流滤波支路连接,所述交流滤波支路外接电网,所述第一功率传输支路、公共功率传输支路和交流滤波支路构成一个全桥并网逆变器,所述第二功率传输支路、公共功率传输支路和交流滤波支路构成另一个全桥并网逆变器。本发明通过一个并网逆变器实现了两种电源的并网运行,实现了多个输入单输出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发电技术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新能源发电系统按照是否与公共电网相连,分为并网运行和独立运行两种方式。其中,并网运行是新能源发电应用最普遍的方式,当多种新能源同时向电网馈送能量时,通常由多台并网逆变器分别连接不同的新能源再接入电网,如图1所示。第一直流电源Udc1和第二直流电源Udc2分别通过不同的并网逆变器接入电网。由于第一直流电源Udc1的电压低于电网电压的峰值,第一直流电源Udc1还需经过一级升压电路再接入对应的并网逆变器。因此,图1所示系统的成本较高,且第一直流电源Udc1需要经过两级功率变换,变换级数多,系统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针对多种新能源接入应用场合的并网逆变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包括第一功率传输支路、第二功率传输支路、公共功率传输支路和交流滤波支路;所述第一功率传输支路和第二功率传输支路均与公共功率传输支路连接,所述公共功率传输支路和交流滤波支路连接,所述交流滤波支路外接电网,所述第一功率传输支路、公共功率传输支路和交流滤波支路构成一个全桥并网逆变器,所述第二功率传输支路、公共功率传输支路和交流滤波支路构成另一个全桥并网逆变器。
所述第一功率传输支路包括第一直流电源、第一直线母线电容和用以电压变换的功率单元,所述功率单元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功率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为功率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三连接端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传输支路包括第二直流电源、第二直线母线电容、第三功率开关管和第四功率开关管;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直线母线电容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母线电容的负极还连接第一直线母线电容的负极,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管和第四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与功率单元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与功率单元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公共功率传输支路包括第五功率开关管和第六功率开关管;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管和第六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的负极,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三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四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交流滤波支路包括第一滤波电感、第二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端与第五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滤波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另一端与第六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两端外接电网。
所述功率单元包括功率二极管、第一功率开关管和第二功率开关管,所述功率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连接端连接,阴极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和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第一功率二极管、第二功率二极管、第一功率开关管和第二功率开关管,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和第二功率二极管的阳极均与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一功率传输支路包括第一直流电源、第一直线母线电容和用以电压变换的功率单元,所述功率单元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功率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为功率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功率单元的第三连接端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传输支路包括第二直流电源、第二直线母线电容、第三功率开关管和第四功率开关管;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直线母线电容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母线电容的正极还连接第一直线母线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管和第四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的负极;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与功率单元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与功率单元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公共功率传输支路包括第五功率开关管和第六功率开关管;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管和第六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与第三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四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交流滤波支路包括第一滤波电感、第二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端与第五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滤波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滤波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另一端与第六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两端外接电网。
所述功率单元包括功率二极管、第一功率开关管和第二功率开关管,所述功率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连接端连接,阳极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和第二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第一功率二极管、第二功率二极管、第一功率开关管和第二功率开关管,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和第二功率二极管的阴极均与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电压低于第二直流电源的电压。
所有开关管均采用具有反并联二极管的IGBT。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一个并网逆变器实现了两种电源的并网运行,实现了多个输入单输出的功能;2、本发明减少了器件和相关的控制电路,减小了功率损耗,提高了变换效率;3、本发明集成滤波电感,减小了系统体积,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实现高的功率密度;4、本发明整个为一个整体,可以采用集中控制,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5、本发明提高了滤波电感上电压的变化频率,减小了滤波电感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并网逆变器的电路结构。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拓扑实施例一。
图3为实施例一中功率单元的第一种电路。
图4为实施例一中功率单元的第二种电路。
图5为实施例一的驱动原理波形。
图6为本发明的电路拓扑实施例二。
图7为实施例二中功率单元的第一种电路。
图8为实施例二中功率单元的第二种电路。
图9为实施例二的驱动原理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包括第一功率传输支路1、第二功率传输支路2、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和交流滤波支路4;第一功率传输支路1和第二功率传输支路2均与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连接,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和交流滤波支路4连接,交流滤波支路4外接电网ug,第一功率传输支路1、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和交流滤波支路4构成一个全桥并网逆变器,第二功率传输支路2、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和交流滤波支路4构成另一个全桥并网逆变器。
各部件的具体连接结构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如图2所示:
第一功率传输支路1包括第一直流电源Udc1、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和用以电压变换的功率单元11,功率单元11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功率单元11的输出端,第三连接端为功率单元11的输入端;第一直流电源Udc1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功率单元11的第三连接端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正极连接。
第二功率传输支路2包括第二直流电源Udc2、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二直流电源Udc2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负极还连接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负极,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正极;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发射极与功率单元11的第一连接端连接,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与功率单元(11)的第二连接端连接。
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包括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负极,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集电极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发射极连接,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连接。
交流滤波支路4包括第一滤波电感Lf1、第二滤波电感Lf2和滤波电容Cf;第一滤波电感Lf1的一端与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f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与第二滤波电感Lf2的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感Lf2的另一端与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集电极连接,滤波电容Cf的两端外接电网ug
上述的第一种方式中的功率单元11也包含两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如图3所示:
功率单元11包括功率二极管D、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功率二极管D的阳极与第三连接端连接,阴极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发射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第二种结构如图4所示:
功率单元11包括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一功率二极管D1和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均与第三连接端连接,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发射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上述的第一种方式中,第一至第四功率开关管S1~S4采用相同的开关频率,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三功率开关管S3在电网ug正半周交错180度导通,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在电网ug负半周交错180度导通,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采用相同的开关频率且互补导通。
上述的第一种方式包含六种工作模态:
第一模态: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开通,无论第一功率开关管S1是否开通,进网电流均由第二直流电源Udc2流向电网ug
第二模态: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开通,其它开关管关断,进网电流由第一直流电源Udc1流向电网ug
第三模态:第六功率开关管S6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进网电流通过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反并联二极管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续流;
第四模态:第四功率开关管S4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开通,无论第二功率开关管S2是否开通,进网电流均由第二直流电源Udc2流向电网ug
第五模态: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进网电流由第一直流电源Udc1流向电网ug
第六模态:第五功率开关管S5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进网电流通过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反并联二极管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续流。
如图5所示,为第一种方式的驱动原理波形。图中,ugs1至ugs6表示第一至第六功率开关管S1~S6的驱动电压,ust1和ust2分别表示第一和第二载波信号,ust1和ust2的相位相差180度,ue表示调制波信号。
电网电压正半周,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驱动信号交错180度,并按单极性SPWM方式高频动作,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驱动信号为高电平,其它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均为低电平。
电网电压负半周,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驱动信号交错180度,并按单极性SPWM方式高频动作,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驱动信号为高电平,其它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均为低电平。
第二种方式,如图6所示:
第一功率传输支路1包括第一直流电源Udc1、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和用以电压变换的功率单元11,功率单元11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功率单元11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为功率单元11的输入端;第一直流电源Udc1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功率单元11的第三连接端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负极连接。
第二功率传输支路2包括第二直流电源Udc2、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二直流电源Udc2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正极还连接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正极,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负极;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与功率单元11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与功率单元11的第一连接端连接。
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包括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正极,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发射极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连接,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连接。
交流滤波支路4包括第一滤波电感Lf1、第二滤波电感Lf2和滤波电容Cf;第一滤波电感Lf1的一端与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f的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与第二滤波电感Lf2的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感Lf2的另一端与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发射极连接,滤波电容Cf的两端外接电网ug
上述的第二种方式中的功率单元11也包含两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如图7所示:
功率单元11包括功率二极管D、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功率二极管D的阴极与第三连接端连接,阳极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发射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第二种结构如图8所示:
功率单元11包括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一功率二极管D1和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均与第三连接端连接,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上述的第二种方式中,第一至第四功率开关管S1~S4采用相同的开关频率,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在电网ug正半周交错180度导通,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三功率开关管S3在电网ug负半周交错180度导通,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采用相同的开关频率且互补导通。
上述的第二种方式包含六种工作模态:
第一模态:第四功率开关管S4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开通,无论第一功率开关管S1是否开通,进网电流均由第二直流电源Udc2流向电网ug
第二模态: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开通,其它开关管关断,进网电流由第一直流电源Udc1流向电网ug
第三模态:第五功率开关管S5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进网电流通过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反并联二极管续流;
第四模态: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开通,无论第二功率开关管S2是否开通,进网电流均由第二直流电源Udc2流向电网ug
第五模态: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进网电流由第一直流电源Udc1流向电网ug
第六模态:第六功率开关管S6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进网电流通过第六功率开关管S6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反并联二极管续流。
如图9所示,为第二种方式的驱动原理波形。图中,ugs1至ugs6表示第一至第六功率开关管S1~S6的驱动电压,ust1和ust2分别表示第一和第二载波信号,ust1和ust2的相位相差180度,ue表示调制波信号。
电网电压正半周,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驱动信号交错180度,并按单极性SPWM方式高频动作,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驱动信号为高电平,其它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均为低电平。
电网电压负半周,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驱动信号交错180度,并按单极性SPWM方式高频动作,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驱动信号为高电平,其它功率开关管驱动信号均为低电平。
上述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的两种方式中,第一直流电源Udc1的电压低于第二直流电源Udc2的电压,所有开关管均采用具有反并联二极管的IGBT。
上述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通过一个并网逆变器实现了两种电源的并网运行,实现了多个输入单输出的功能;上述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减少了器件和相关的控制电路,减小了功率损耗,提高了变换效率;上述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集成滤波电感,减小了系统体积,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实现高的功率密度;上述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整个为一个整体,可以采用集中控制,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上述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提高了滤波电感上电压的变化频率,减小了滤波电感体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率传输支路(1)、第二功率传输支路(2)、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和交流滤波支路(4);所述第一功率传输支路(1)和第二功率传输支路(2)均与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连接,所述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和交流滤波支路(4)连接,所述交流滤波支路(4)外接电网(ug),所述第一功率传输支路(1)、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和交流滤波支路(4)构成一个全桥并网逆变器,所述第二功率传输支路(2)、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和交流滤波支路(4)构成另一个全桥并网逆变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传输支路(1)包括第一直流电源(Udc1)、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和用以电压变换的功率单元(11),所述功率单元(11)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功率单元(11)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为功率单元(11)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直流电源(Udc1)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功率单元(11)的第三连接端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功率传输支路(2)包括第二直流电源(Udc2)、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
所述第二直流电源(Udc2)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负极还连接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负极,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正极;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发射极与功率单元(11)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与功率单元(11)的第二连接端连接;
所述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包括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
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负极,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集电极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交流滤波支路(4)包括第一滤波电感(Lf1)、第二滤波电感(Lf2)和滤波电容(Cf);
所述第一滤波电感(Lf1)的一端与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f)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与第二滤波电感(Lf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感(Lf2)的另一端与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f)的两端外接电网(u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11)包括功率二极管(D)、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所述功率二极管(D)的阳极与第三连接端连接,阴极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发射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11)包括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和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均与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发射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传输支路(1)包括第一直流电源(Udc1)、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和用以电压变换的功率单元(11),所述功率单元(11)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为功率单元(11)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为功率单元(11)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直流电源(Udc1)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功率单元(11)的第三连接端与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功率传输支路(2)包括第二直流电源(Udc2)、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
所述第二直流电源(Udc2)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正极还连接第一直线母线电容(Cdc1)的正极,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负极;所述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与功率单元(11)的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与功率单元(11)的第一连接端连接;
所述公共功率传输支路(3)包括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
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第二直线母线电容(Cdc2)的正极,所述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发射极与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交流滤波支路(4)包括第一滤波电感(Lf1)、第二滤波电感(Lf2)和滤波电容(Cf);
所述第一滤波电感(Lf1)的一端与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f)的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与第二滤波电感(Lf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感(Lf2)的另一端与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f)的两端外接电网(u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11)包括功率二极管(D)、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所述功率二极管(D)的阴极与第三连接端连接,阳极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11)包括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和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均与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Udc1)的电压低于第二直流电源(Udc2)的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有开关管均采用具有反并联二极管的IGBT。
CN201510079685.8A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 Pending CN104600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9685.8A CN104600750A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9685.8A CN104600750A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0750A true CN104600750A (zh) 2015-05-06

Family

ID=5312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9685.8A Pending CN104600750A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多输入全桥并网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07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2355A (zh) * 2015-09-28 2016-01-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端口逆变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055A (zh) * 2009-04-14 2009-09-16 福州大学 单隔离升降压型多输入直流变换器
CN101534059A (zh) * 2009-04-14 2009-09-16 福州大学 单隔离降压型多输入直流变换器
WO2013163779A1 (zh) * 2012-05-02 2013-11-07 上海康威特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反激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4079002A (zh) * 2014-07-16 2014-10-01 安徽启光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伏储能系统并网模式下的双闭环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055A (zh) * 2009-04-14 2009-09-16 福州大学 单隔离升降压型多输入直流变换器
CN101534059A (zh) * 2009-04-14 2009-09-16 福州大学 单隔离降压型多输入直流变换器
WO2013163779A1 (zh) * 2012-05-02 2013-11-07 上海康威特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反激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4079002A (zh) * 2014-07-16 2014-10-01 安徽启光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光伏储能系统并网模式下的双闭环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2355A (zh) * 2015-09-28 2016-01-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端口逆变器
CN105262355B (zh) * 2015-09-28 2018-08-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端口逆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5223B (zh) 双Cuk升降压输出并联型逆变器
CN103944397A (zh) Boost型隔离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46194A (zh) 一种高增益交错并联升压型变换器
CN105281361B (zh) 一种五电平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
CN103023362A (zh)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CN103095134A (zh) 一种有源网络升压变换器
CN103166495A (zh) 单相不对称全桥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1958660A (zh) 双Sepic升降压输出并联组合型逆变器
CN105186912B (zh) 一种两级式非隔离全桥并网逆变器
CN104638971A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69885B (zh) 一种级联式六开关多电平逆变器
CN103066834A (zh) 一种交错并联高增益升压型直流变换器
CN105262356A (zh) 一种五电平全桥并网逆变器输入电容自均压方法
CN105262361A (zh) 一种两级式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84530A (zh) 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功能的无变压器型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CN203675000U (zh) 一种光伏并网微逆变器
CN108173280A (zh) 光储一体化系统
CN103414338B (zh) 双向dcdc变换电路和变换装置
CN106992675A (zh) 一种开关电感电容组和单元增压高电压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02403920B (zh) 三电平半桥光伏并网逆变器
CN204465377U (zh) 一种并串联交错式三端口变换器
CN212033777U (zh) 一种改进的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装置
CN104734550A (zh) 一种多输入半桥并网逆变器
CN206422691U (zh)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CN102611304A (zh) 一种新型双输入Buck-Boost直流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