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0070A - 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90070A
CN104590070A CN201310529051.9A CN201310529051A CN104590070A CN 104590070 A CN104590070 A CN 104590070A CN 201310529051 A CN201310529051 A CN 201310529051A CN 104590070 A CN104590070 A CN 104590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andrail
latch
rotating frame
pi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90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90070B (zh
Inventor
赵新华
曹光强
孙庆
车志超
高春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290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90070B/zh
Priority to DE202014104864.2U priority patent/DE202014104864U1/de
Publication of CN104590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0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90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0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9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 B60N2/793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for use as storage compart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和车辆。该多向开启扶手包括:扶手框;旋转框,所述旋转框设在所述扶手框上面且所述旋转框相对所述扶手框可翻转;盖体,所述盖体设在所述旋转框上面用于封盖所述扶手框和所述旋转框,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旋转框可单独翻转以打开所述扶手框和所述旋转框,并且所述旋转框相对所述扶手框的翻转方向与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旋转框的翻转方向不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向开启扶手具有多方向开启功能,方便用户开启,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车辆的中央扶手受空间限制只能向后开启或从中间向两侧开启,其中,向后开启的扶手,手臂的操作角度比较大,不便于物品的取放;中间开启的扶手,杂物和灰尘等容易从扶手中间的缝隙落入储物空间内,影响美观且不容易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向开启扶手,该多向开启扶手具有向后、向左和向右的多方向开启功能。
本发明还需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多向开启扶手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包括:扶手框;旋转框,所述旋转框设在所述扶手框上面且所述旋转框相对所述扶手框可翻转;盖体,所述盖体设在所述旋转框上面用于封盖所述扶手框和所述旋转框,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旋转框可单独翻转以打开所述扶手框和所述旋转框,并且所述旋转框相对所述扶手框的翻转方向与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旋转框的翻转方向不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向开启扶手可以实现多方向开启功能,方便用户开启,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向开启扶手,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旋转框相对所述扶手框可向后翻转,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旋转框可向左或向右单独翻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盖体的左侧通过第一转轴组件与旋转框的左边框可分离地配合,盖体的右侧通过第二转轴组件与旋转框的右边框可分离地配合,其中在第一转轴组件与旋转框的左边框配合且第二转轴组件与旋转轴的右边框分离时,盖体相对旋转框可绕着第一转轴组件向左侧翻转,在第一转轴组件与旋转框的左边框分离且第二转轴组件与旋转框的右边框配合时,盖体相对旋转框可绕着第二转轴组件向右侧翻转。
所述旋转框的左边框上设置有第一插销孔;所述盖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按键槽;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包括: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插销孔内且所述第一插销相对所述第一插销孔可分离;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在所述第一按键槽内,所述第一按键相对所述第一按键槽可左右移动,以便所述第一插销在与所述第一插销孔配合的配合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插销孔分离的分离位置移动;以及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在所述第一插销的外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插销从所述分离位置向所述配合位置运动。
所述第一插销和所述第一插销孔均为两个。
所述第一按键上构造有两个第一斜面,每个所述第一插销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第一止挡部,每个所述第一止挡部与相应侧的第一斜面适配,以在所述第一按键在所述第一按键槽内向右移动时、所述两个第一斜面通过所述两个第一止挡部驱动所述两个第一插销分别向所述分离位置运动。
所述旋转框的右边框上设置有第二插销孔;所述盖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按键槽;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包括: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插销孔内且所述第二插销相对所述第二插销孔可分离;第二按键,所述第二按键设在所述第二按键槽内,所述第二按键相对所述第二按键槽可左右移动,以便所述第二插销在与所述第二插销孔配合的配合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插销孔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在所述第二插销的外面,所述第二弹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插销从所述分离位置向所述配合位置运动。
所述第二插销和所述第二插销孔均为两个。
所述第二按键上构造有两个第二斜面,每个所述第二插销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每个所述第二止挡部与相应侧的第二斜面适配,以在所述第二按键在所述第二按键槽内向左移动时、所述两个第二斜面通过所述两个第二止挡部驱动所述两个第二插销分别向所述分离位置运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多向扶手。由于多向开启扶手具有向后、向左和向右的多方向开启功能,方便用户开启,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多向开启扶手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向开启扶手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向开启扶手向右开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向开启扶手向后开启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多向开启扶手100;
扶手框10;容纳槽11;
旋转框20;左边框21;第一插销孔211;右边框22;第二插销孔221;卡合部23;第二轴孔231;
盖体30;
第一转轴组件31;第一插销311;第一插销的第一端3111;第一插销的第二端3112;第一止挡部3113;第一按键312;第一凹槽3121;第一斜面3122;第一复位弹簧313;
第二转轴组件32;第二插销321;第二插销的第一端3211;第二插销的第二端3212;第二止挡部3213;第二按键322;第二凹槽3221;第二斜面3222;第二复位弹簧323;
第一按键槽33;
轴套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100。多向开启扶手100可设置在汽车主驾与副驾之间的储物盒上,作为中央扶手使用,便于乘车人员从储物盒中取放物品。如图1-图3所示,多向开启扶手100包括扶手框10、旋转框20和盖体30。
具体地,如图3所示,旋转框20设在扶手框10的上面且旋转框20相对扶手框10可翻转。其中,旋转框20的后边框的下表面上可设有卡合部23,扶手框10的后边框的上表面可向下凹陷以形成有容纳槽11,卡合部23与容纳槽11相适配,从而旋转框20安装定位在扶手框10上。可选地,容纳槽1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轴孔(图未示出),卡合部2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第二轴孔231,通过销轴连接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231之间。由此,旋转框20可以绕着销轴由前向后翻转。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盖体30设在旋转框20上面用于封盖扶手框10和旋转框20,盖体30相对旋转框20可单独翻转以打开扶手框10和旋转框20。并且旋转框20相对扶手框10的翻转方向与盖体30相对旋转框20的翻转方向不同。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旋转框20相对扶手框10可向后翻转,盖体30相对旋转框20可向左或向右单独翻转。由此,使得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向开启扶手100具有多向开启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盖体30相对旋转框20向左或向右翻转的方式有多种。例如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盖体30的左侧通过第一转轴组件31与旋转框20的左边框21可分离地配合,盖体30的右侧通过第二转轴组件32与旋转框20的右边框22可分离地配合,其中,在第一转轴组件31与旋转框20的左边框21配合且第二转轴组件32与旋转框20的右边框22分离时,盖体30相对旋转框20可绕着第一转轴组件31向左侧翻转;在第一转轴组件31与旋转轴20的左边框21分离且第二转轴组件32与旋转框20的右边框22配合时,盖体30相对于旋转框22可绕着第二转轴组件32向右侧翻转。
换句话说,第一转轴组件31和第二转轴组件32与旋转框20的配合、分离情况,控制盖体30与旋转框20的锁合或解锁状态。当盖体30与旋转框20的左侧处于解锁状态时,盖体30可以绕着第二转轴组件32从左向右翻转,当盖体30与旋转框20的右侧处于解锁状态时,盖体30可以绕着第一转轴31从右向左翻转。由此,实现多向开启扶手100的左右开启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向开启扶手100,通过盖体30与旋转框20的左侧及右侧可分离配合,实现了多向开启扶手100左右双方向开启功能,同时盖体和旋转框相对扶手框可一同向后翻转,使得多向开启扶手100具有向后翻转的功能。简言之,该多向开启扶手100具有向后、向左和向右的多方向开启功能,方便用户开启,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地,旋转框20的左边框2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插销孔211,盖体30的左侧可以设置有第一按键槽33。第一插销孔211位于旋转框20的左边框21的上表面,且第一插销孔211的轴向方向与旋转框20的左边框21的长度方向平行。由此,有利于盖体30与旋转框20之间的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转轴组件31包括:第一插销311、第一按键312和第一复位弹簧313。
具体地,第一插销311的第一端3111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插销孔211内且第一插销311相对第一插销孔211可分离。其中,第一转轴组件31与旋转框20的左边框21配合时,第一插销的第一端3111位于第一插销孔211内,盖体30锁合于旋转框20的左边框21上;第一转轴组件31与旋转框20的左边框21分离时,第一插销311的第一端3111退出第一插销孔211,即位于第一插销孔211外,从而盖体30相对旋转框20可向右翻转。
第一按键312设在第一按键槽33内,第一按键312相对第一按键槽33可左右移动,以便第一插销311在与第一插销孔211配合的配合位置以及与第一插销孔211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换句话说,第一按键312的左右移动可以驱动第一插销311轴向(图1中前后方向)运动,进而实现第一插销311与第一插销孔211的配合与分离。
第一复位弹簧313套在第一插销311的外面,第一复位弹簧313用于驱动第一插销311从分离位置向配合位置运动。换句话说,当对第一按键312施加向右方向的力时,第一插销311沿远离第一插销孔211方向运动,盖体30与旋转框20处于解锁状态,此时,盖体30可以从左向右翻转,在此过程中,第一复位弹簧313处于压缩蓄能状态,在第一按键312复位后,即恢复初始位置时,第一复位弹簧313释放之前储备的弹性势能并产生的回复力以驱动第一插销311向第一插销孔211内运动。由此,实现盖体30与旋转框的左边框21之间锁合与解锁状态的变换。
进一步地,盖体30可以包括左侧板、右侧板、顶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其中,第一按键槽33可以设在左侧板的左侧面上且贯穿左侧板。第二按键槽(图未示出)可以设在右侧板的后侧面上且贯穿右侧板。顶板的下表面可以设有轴套34,第一插销311的中部可以由该轴套34定位,其中,第一复位弹簧313可以收纳于轴套34内。
第一插销311的外周面上可以设置有凸缘,轴套34的内周面上可以设置有凸起,在第一插销311装配完成后,第一插销311的中部位于轴套34内且由轴套34定位,此时第一复位弹簧313套在第一插销311的中部外且两端可以分别弹性地抵压凸缘和凸起,由此在第一插销311退出第一插销孔211后,第一复位弹簧将被压缩。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此进一步地,第一插销311和第一插销孔211可以均为两个。可选地,两个第一插销孔211可以前后间隔开地布置在左边框21上方。由此,可以提高盖体30与旋转框20之间的配合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按键312上构造有两个第一斜面3122,每个第一插销311的第二端3112均设置有第一止挡部3113,每个第一止挡部3113与相应侧的第一斜面3122适配,以在第一按键312在第一按键槽33内向右移动时,两个第一斜面3122通过两个第一止挡部3113驱动两个第一插销311分别向分离位置运动。
换句话说,当向第一按键312施加向右方向的力时,两个第一斜面与相应的第一止挡部3113配合,两个第一止挡部311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其中,第一按键312内可开设有大体梯形第一凹槽3121,该梯形凹槽的两侧壁即为上述的两个第一斜面3122。
有利地,第一按键312可以为弹性塑料件。由此,在向右按压第一按键312后使第一转轴组件31与左边框21分离后,若用户松开手,第一按键312可依靠自身弹性形变复位,即向左运动至初始位置。这样使得第一转轴组件31与盖体30和旋转框20配合更加协调、有效。
同样,旋转框20的右边框22上设置有第二插销孔221,盖体30的右侧设有第二按键槽。第二插销孔221位于旋转框20的右边框22的上表面,且第二插销孔221的轴向方向与旋转框20的右边框22的长度方向平行。由此,有利于盖体30与旋转框20之间的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转轴组件32包括:第二插销321、第二按键322和第二复位弹簧323。
具体地,第二插销321的第一端3211可转动地设在第二插销孔221内且第二插销321相对第二插销孔221可分离。其中,第二转轴组件32与旋转框20的右边框22配合时,第二插销的第一端3211位于第二插销孔221内,盖体30锁合于旋转框20的右边框22上;第二转轴组件32与旋转框20的右边框22分离时,第二插销321的第一端3211位于第二插销孔221外,盖体30可以相对旋转框20可向左翻转。
第二按键322设在第二按键槽内,第二按键322相对第二按键槽可左右移动,以便第二插销321在与第二插销孔221配合的配合位置以及与第二插销孔221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换句话说,第二按键322的左右移动可以驱动第二插销321轴向(图1中前后方向)运动,进而实现第二插销321与第一插销孔211的配合与分离。
第二复位弹簧323套在第二插销321的外面,第二复位弹簧323用于驱动第二插销321从分离位置向配合位置运动。换句话说,当对第二按键322施加向左方向的力时,第二插销321沿远离第二插销孔221方向运动,盖体30与旋转框20的右边框处于解锁状态,此时,盖体30可以从右向左翻转;在此过程中,第二复位弹簧323处于压缩蓄能状态,在第二按键323复位后,即恢复初始位置时,第二复位弹簧313释放之前储备的弹性势能并产生的回复力以驱动第二插销321向第二插销孔221内运动。由此,实现盖体30与旋转框的右边框22之间锁合与解锁状态的变换。
第二插销321的外周面上可以设置有凸缘,轴套34的内周面上可以设置有凸起,在第二插销321装配完成后,第二插销321的中部位于轴套34内且由轴套34定位,此时第二复位弹簧323套在第二插销321的中部外且两端可以分别弹性地抵压凸缘和凸起,由此在第二插销321退出第二插销孔221后,第二复位弹簧323将被压缩。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第二插销321和第二插销孔221可以均为两个。可选地,两个第二插销孔321可以前后间隔布置在右边框22的上方。由此,可以提高盖体30与旋转框20之间的配合强度。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按键322上构造有两个第二斜面3222,每个第二插销321的第二端3212均设置有第二止挡部3213,每个第二止挡部3213与相应侧的第二斜面3222适配,以在第二按键322在第二按键槽内向左移动时、两个第二斜面3222通过两个第二止挡部3213驱动两个第二插销321分别向所述分离位置运动。
换句话说,当向第二按键322施加向左方向的力时,两个第二斜面3222与相应的第一止挡部3213配合,两个第一止挡部321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其中,第二按键322内可以开设有大体梯形第二凹槽3221,该梯形凹槽的两侧壁即为上述的两个第一斜面3222。
有利地,第二按键322可以为弹性塑料件。由此,在向左按压第二按键322后使第二转轴组件32与右边框22分离后,若用户松开手,第二按键322可依靠自身弹性形变复位,即向右运动至初始位置。这样,使得第二转轴组件32与盖体30和旋转框20配合更加协调、有效。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多向开启扶手100。由于,上述多向开启扶手100具有向后、向左和向右的多方向开启功能,方便用户开启,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多向开启扶手100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扶手框;
旋转框,所述旋转框设在所述扶手框上面且所述旋转框相对所述扶手框可翻转;
盖体,所述盖体设在所述旋转框上面用于封盖所述扶手框和所述旋转框,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旋转框可单独翻转以打开所述扶手框和所述旋转框,并且所述旋转框相对所述扶手框的翻转方向与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旋转框的翻转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框相对所述扶手框可向后翻转,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旋转框可向左或向右单独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左侧通过第一转轴组件与所述旋转框的左边框可分离地配合,所述盖体的右侧通过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与所述旋转框的右边框可分离地配合,其中
在所述第一转轴组件与所述旋转框的左边框配合且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与所述旋转框的右边框分离时,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旋转框可绕着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向左侧翻转,
在所述第一转轴组件与所述旋转框的左边框分离且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与所述旋转框的右边框配合时,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旋转框可绕着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向右侧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框的左边框上设置有第一插销孔;
所述盖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按键槽;
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包括:
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插销孔内且所述第一插销相对所述第一插销孔可分离;
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在所述第一按键槽内,所述第一按键相对所述第一按键槽可左右移动,以便所述第一插销在与所述第一插销孔配合的配合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插销孔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在所述第一插销的外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插销从所述分离位置向所述配合位置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销和所述第一插销孔均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上构造有两个第一斜面,每个所述第一插销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第一止挡部,每个所述第一止挡部与相应侧的第一斜面适配,以在所述第一按键在所述第一按键槽内向右移动时,所述两个第一斜面通过所述两个第一止挡部驱动所述两个第一插销分别向所述分离位置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框的右边框上设置有第二插销孔;
所述盖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按键槽;
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包括:
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插销孔内且所述第二插销相对所述第二插销孔可分离;
第二按键,所述第二按键设在所述第二按键槽内,所述第二按键相对所述第二按键槽可左右移动,以便所述第二插销在与所述第二插销孔配合的配合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插销孔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在所述第二插销的外面,所述第二弹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插销从所述分离位置向所述配合位置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销和所述第二插销孔均为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键上构造有两个第二斜面,每个所述第二插销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每个所述第二止挡部与相应侧的第二斜面适配,以在所述第二按键在所述第二按键槽内向左移动时、所述两个第二斜面通过所述两个第二止挡部驱动所述两个第二插销分别向所述分离位置运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向开启扶手,所述多向开启扶手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向开启扶手。
CN201310529051.9A 2013-10-30 2013-10-30 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和车辆 Active CN104590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9051.9A CN104590070B (zh) 2013-10-30 2013-10-30 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和车辆
DE202014104864.2U DE202014104864U1 (de) 2013-10-30 2014-10-13 Multidirektional öffenbare Armlehne für Fahrzeuge und Fahrzeu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9051.9A CN104590070B (zh) 2013-10-30 2013-10-30 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0070A true CN104590070A (zh) 2015-05-06
CN104590070B CN104590070B (zh) 2017-01-18

Family

ID=51899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9051.9A Active CN104590070B (zh) 2013-10-30 2013-10-30 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90070B (zh)
DE (1) DE202014104864U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2001A (zh) * 2018-11-30 2020-06-09 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1252002A (zh) * 2018-11-30 2020-06-09 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158139A (zh) * 2020-08-25 2021-01-01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通用化汽车扶手及汽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1959B (zh) * 2018-11-30 2022-03-22 诺博汽车零部件(平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636A (ja) * 1989-06-05 1991-01-14 Nifco Inc 蓋体の開閉装置
US5076641A (en) * 1990-08-15 1991-12-31 Prince Corporation Vehicle armrest
US20060108816A1 (en) * 2004-11-22 2006-05-25 Bogdan Radu Vehicle console with armrest extension
US20080197648A1 (en) * 2007-02-14 2008-08-21 Anthony Smith Dual access vehicle storage assembly
CN101400870A (zh) * 2006-03-14 2009-04-01 株式会社利富高 双开盖装置及中心操纵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7636A (ja) * 1989-06-05 1991-01-14 Nifco Inc 蓋体の開閉装置
US5076641A (en) * 1990-08-15 1991-12-31 Prince Corporation Vehicle armrest
US20060108816A1 (en) * 2004-11-22 2006-05-25 Bogdan Radu Vehicle console with armrest extension
CN101400870A (zh) * 2006-03-14 2009-04-01 株式会社利富高 双开盖装置及中心操纵箱
US20080197648A1 (en) * 2007-02-14 2008-08-21 Anthony Smith Dual access vehicle storage assembly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2001A (zh) * 2018-11-30 2020-06-09 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1252002A (zh) * 2018-11-30 2020-06-09 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1252001B (zh) * 2018-11-30 2021-12-17 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1252002B (zh) * 2018-11-30 2021-12-21 诺博汽车零部件(平湖)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扶手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158139A (zh) * 2020-08-25 2021-01-01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通用化汽车扶手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4104864U1 (de) 2014-10-29
CN104590070B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0070A (zh) 用于车辆的多向开启扶手和车辆
CN104097723A (zh) 适用于电动脚踏车的车架
CN109843708A (zh) 一种卡丁车
CN111347861A (zh) 一种换电锁止机构、加解锁装置、电动车
CN111347860A (zh) 用于换电的锁止装置、加解锁装置、电动车
CN109068587A (zh) 无人行驶作业车
CN205633797U (zh) 一种通用式感应垃圾桶桶盖
CN204548347U (zh) 一种平衡车的快速折叠关节
CN203605597U (zh) 冰箱
CN207879078U (zh) 一种防水共享单车锁
CN217946161U (zh) 一种翻盖式物流周转箱
CN102591038A (zh) 具led照明的眼镜
CN112455588A (zh) 电能装置、电动车及二轮车架
CN204787561U (zh) 一种用于冰箱的箱壳内部拐角处的拐角紧固件
CN101859670B (zh) 汽车保险丝盒检修盖总成
CN204121752U (zh)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拼装电动玩具车
CN218534570U (zh) 一种多功能机器人
CN208837824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电池包的智能扫地机
CN203449983U (zh) 一种多功能扶手箱
CN220796202U (zh) 一种新型电子写字板
CN201708115U (zh) 一种汽车保险丝盒检修盖总成
CN219728035U (zh) 一种汽车左下储物盒组成构件
CN217945403U (zh) 一种方便清洁的电动车仪表盘
CN103438650B (zh) 冰箱及其门把手
CN217497096U (zh) 一种水箱盖结构和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8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8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Shahe,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Sha Yang Road, Lao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