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1651A - 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1651A
CN104571651A CN201310467132.0A CN201310467132A CN104571651A CN 104571651 A CN104571651 A CN 104571651A CN 201310467132 A CN201310467132 A CN 201310467132A CN 104571651 A CN104571651 A CN 104571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control display
detecting circuit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71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士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4671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716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71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1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1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a soli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absorption of a fluid; of a solid body in dependence upon reaction with a fluid, for detecting components in the flui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 G01N27/20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该触控显示装置包含:触控面板;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模组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下方;黏结层,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并固定连接该触控面板与该显示面板;以及侦测线路,设置于胶体的渗胶路径上,该胶体为形成该黏结层的胶体;其中,当形成该黏结层的该胶体渗透到该侦测线路上时,该侦测线路与该胶体发生化学反应,使得该侦测线路的阻抗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拦检成功率,同时提高了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液态光学胶的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平板电脑愈来愈普遍的使用,人们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来。现有的平板电脑多是以直接压合(direct bonding)的方式将显示模组的显示面板(base panel)与触控面板(touch cell)结合起来,如图1与图2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触控显示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且图中各元件的比例仅为示意,并不表示实际大小。如图1中,触控显示装置100包含触控面板10以及显示模组20,触控面板10具有第一黑色矩阵11,显示模组20具有第二黑色矩阵21及显示区23。触控面板10与显示模组20通过黏着层30直接压合进而固定连接的,如图2所示,黏着层30的材质为液态光学胶,如SVR(Super View Resin)等,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然而,对于现有触控显示装置的设计,应市场及消费者等的需求,触控显示装置100的边框被要求设计得越来越窄,致使胶带24贴附于触控显示装置100边框上的面积越来越小,从而导致胶带24的贴附边缘发生剥离,如图2中虚线部分所示,同时,偏光板22的边缘亦可能因边缘气泡发生类似的剥离(虚线部分所示),黏着层30的胶体则自所述剥离部分沿胶框26、壳体28等渗入到背光模组,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从而造成背光模组重要元件受损,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良率。
如图3A及图3B所示,图3A-图3B为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装置的渗胶检测方法的示意图。首先,将还未包装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倒置,即带有FPC40的一侧向下,静置24小时,然后再将带有FPC40的一侧向上,静置24小时,如图3A所示;然后,在触控显示装置100包装于包装盒50内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即FPC40所在一侧依次向下及向上各静置24小时;通过包装前后各48小时的静置,再观察触控显示装置100是否有渗胶发生。然而,这种渗胶检测方法,耗时较长,效率低下,同时无法确保产品最后到用户手上长期使用后,不会发生渗胶的问题,因此寻求解决渗胶的方法便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装置渗胶难以拦检导致良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含:触控面板;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模组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下方;黏结层,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并固定连接该触控面板与该显示面板;以及侦测线路,设置于胶体的渗胶路径上,该胶体为形成该黏结层的胶体;其中,当形成该黏结层的该胶体渗透到该侦测线路上时,该侦测线路与该胶体发生化学反应,使得该侦测线路的阻抗变化。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显示模组包含: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且该第一表面与该黏结层相连;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该第二基板具有第二表面,且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背向设置,该第二基板上设置有驱动芯片;胶框,具有内侧壁及自该内侧壁延伸出来的支撑面,该内侧壁以及该支撑面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显示面板,且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表面设置于该胶框的该支撑面上,该第二表面与该支撑面具有第一接触面;壳体,包含背板及沿该背板的周边弯折的边框,该背板与该边框形成第二容置空间以容置该胶框以及该显示面板,且该背板的内表面与该胶框接触,且该内表面与该胶框具有第三接触面;以及胶带,贴附于该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并延伸至该壳体的该边框外侧及/或该背板,该胶带与该第一表面、该驱动芯片、该胶框及该边框接触,并具有第一接触面;其中,该渗胶路径包含该第一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该第三接触面以及该胶框的内侧壁的至少其中之一。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侦测线路为具有开口的非封闭式回路。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开口的大小为小于10厘米。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侦测线路设置于该第二接触面及/或该第三接触面。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侦测线路为非回路式直线或曲线。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侦测线路的两端部分别设有阻抗量测点,该阻抗量测点通过导线与该触控显示装置外部的量测电路连接。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阻抗量测点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或设置于该触控面板及该显示面板之外该触控显示装置的任意位置;其中,该印刷电路板设置于该显示模组上。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侦测线路的材质选自氧化铟锡、锰、锌、铬、铁、镉、钴、镍、锡及铅的其中之一;该黏结层的材质为含氢离子的液态光学胶。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渗胶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触控显示装置;量测该侦测线路的阻抗值;以及将该阻抗值与预设值比较,若该阻抗值大于该预设值,则该触控显示装置发生渗胶;反之,则未发生渗胶。
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在形成黏结层的胶体的渗胶路径上设置侦测线路,当胶体渗透到侦测线路上时,利用胶体与侦测线路发生化学反应,使得侦测线路的阻抗变化,量测侦测线路的阻抗即可获知是否发生渗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拦检成功率,同时提高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触控显示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A-图3B为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装置的渗胶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触控显示装置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触控显示装置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侦测线路的布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看图4与图5,图4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触控显示装置沿B-B方向的剖视图;触控显示装置200包含:触控面板210、黏结层230、显示模组以及侦测线路240。其中,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220、胶框250、壳体260以及胶带280。显示模组设置于触控面板210下方,黏结层230设置于触控面板210与显示面板220之间,并固定连接触控面板210与显示面板220。显示面板220又包含第一基板222、第二基板224以及液晶层(未示出),第一基板222具有第一表面2220,且第一表面2220与黏结层230相连;第二基板224与第一基板222相对设置,且第一基板222与第二基板224之间设置有液晶层,第二基板224具有第二表面2240,且第二表面2240与第一表面2220背向设置,同时,第二基板224上还设置有驱动芯片226。胶框250具有内侧壁2520及自内侧壁2520延伸出来的支撑面2540,且内侧壁与支撑面形成容置空间以容置显示面板,且第二基板224的第二表面2240部分位于胶框250的支撑面2540上,使得第二表面2240与支撑面2540具有第一接触面。壳体260包含背板262及沿背板262周边弯折的边框264,且背板与边框形成容置空间以容置显示面板、胶框以及背光模组。背板262的内表面2620与胶框250接触并承载胶框250及设置于胶框250上的显示面板220,且背板262的内表面2620与胶框250具有第三接触面,边框264设置于胶框250的外围。胶带280贴附于第一基板222的非显示区,并延伸至壳体260的外框264及/或背板262,于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较佳的固定效果,胶带280延伸至壳体260的背板262,如图5所示;胶带280与第一表面2220、驱动芯片226、胶框250及边框264接触,并具有第二接触面。
黏结层230由液态光学胶胶体形成,如SVR或其它含有氢离子的液态光学胶,侦测线路240设置于胶体的渗胶路径上,其中,渗胶路径包含上述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第三接触面以及胶框250的内侧壁2520的至少其中之一。如图5所示,侦测线路240设置于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第三接触面以及胶框250的内侧壁2520上。具体来讲,当侦测线路240设置于第一接触面上时,考虑到侦测线路240形成的难易程度,可以将其设置于对应第一接触面的胶带240的贴附面上,侦测线路240可以形成一条或者多条,以实际需要确定;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其它实施例中,侦测线路240亦可设置于对应第一接触面的第一基板222的第一表面2220上、对应第一接触面的驱动芯片226的第三表面2260上、对应第一接触面的胶框250的顶面2560上以及对应第一接触面的边框264的上表面2640上,侦测线路240设置于这些面,即第一基板222的第一表面2220、驱动芯片226的第三表面2260、胶框250的顶面2560以及边框264的上表面2640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且每个面上皆可以设置一条或多条侦测线路240。当侦测线路240设置于第二接触面上时,较佳地,侦测线路240可以设置于对应第二接触面的胶框250的支撑面2540上;但不限于此,侦测线路240可以设置于对应第二接触面的第二基板224的第二表面2240上,视实际需要而定。当侦测线路240设置于第三接触面上时,侦测电路240可选择性地设置于对应第三接触面的胶框250的底面2580上或对应第三接触面的背板262的内表面2620上,如图5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侦测线路240设计为直线,如图4中虚线所示,侦测线路240可以沿着触控显示装置200的长边方向设置,形成侦测线路240H,或沿着触控显示装置200的短边方向设置,形成侦测线路240V;于另一实施例中,侦测线路240依附电子组件的结构走势或阻抗设计等需要,亦可以设计为曲线或折线等,例如,当需要将多条侦测线路240的阻抗设计为大小相等时,若仍以直线方式设计,则难以达到沿触控显示装置200的长边方向设置的侦测线路240H的阻抗与沿触控显示装置200的短边方向设置的侦测线路240V的阻抗大小相等,此时可以将沿触控显示装置200的短边方向设置的侦测线路240V设计为虚线或折线,使得沿触控显示装置200的短边方向设置的侦测线路240V的总长度变长,达到将多条侦测线路240的阻抗设计为大小相等的目的。但实际设计时,侦测线路240的布线形式并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中,侦测线路240的材质选自氧化铟锡、锰、锌、铬、铁、镉、钴、镍、锡及铅的其中之一,当形成黏结层230的胶体渗透到侦测线路240上时,侦测线路240会与黏结层230的胶体发生化学反应,例如电化学反应,使得该侦测线路的阻抗变化。以侦测线路240的材质为氧化铟锡及铁为例,分别来说明本发明侦测线路240与黏结层230的胶体的化学反应的原理,如下:
侦测线路240的材质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锡与胶体的电化学反应原理:
SnO2+4H+→Sn4++2H2O…………(式1)
In2O3+6H+→2In3++3H2O…………(式2)
当侦测线路240的材质为氧化铟锡时,值得注意的是,氧化铟锡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氧化铟锡的腐蚀,从而影响侦测线路240的阻抗,因此需要排除水分子对氧化铟锡腐蚀造成的侦测线路240的阻抗的变化。
侦测线路240的材质为铁,铁与胶体的电化学反应原理:
Fe+qH+→Fe2++H2↑…………(式3)
因此,当侦测线路240的材质为锰、锌、铬、镉、钴、镍、锡及铅的其中之一时,侦测线路240与胶体的电化学反应原理可以参考(式3);此外,由(式1)至(式3)的化学反应原理可知,本发明的黏结层230的胶体渗透到侦测线路240上时,侦测线路240的导体材料部分地变为非导体材料,因此,其阻抗则会相应地增大,仅根据侦测线路240的阻抗值的是否有变化即可判断触控显示装置200是否发生渗胶。
如图4所示的直线式侦测线路240,如侦测线路240H,其两端部分别设有阻抗量测点(未示出),较佳地,为检测方便,可以将阻抗量测点设置于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或者设置于触控面板210及显示面板220之外的触控显示装置200的任意位置,其中,印刷电路板设置于显示模组上;同样地,侦测线路240V的两端部的阻抗量测点亦采用上述相同设置。之后,阻抗量测点再通过导线(未示出)与触控显示装置200外部的量测电路(未示出)连接,形成完整的量测回路。
请结合参看图6与图7,图6为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图6中触控显示装置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6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300与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装置200具有类似的结构,仅侦测线路340的设计有所变化。触控显示装置300仍然包含:触控面板310、黏结层330、显示模组以及侦测线路340。其中,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320、胶框350、壳体360以及胶带380,触控面板310与显示面板320通过黏结层330固定连接;胶带380贴附于第一基板322的非显示区,并延伸至壳体360的背板362,使得显示模组整体更加稳固。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侦测线路340为具有开口G的非封闭式回路,如图6所示。为防止渗胶问题漏检,侦测线路340优选设置于第二基板324的第二表面3240与胶框350的支撑面3540之间的第二接触面上,因为胶体自第二接触面渗入背光模组的几率为最高,且能够较早检测到,侦测线路340设置于第二接触面上有较高的拦检成功率,更进一步地,第二接触面上可以设置多条侦测线路340;但不限于此,侦测线路340亦可设置于胶框350与背板362形成的第三接触面,例如形成于胶框350的底面3580上或形成于对应于第三接触面的背板362的内表面3620上。另一方面,开口G需要做到尽可能的小,如此可以避免胶体自开口G渗入背光模组,减小了漏检的可能性。通常,开口G的大小为小于10厘米,较佳地,开口G的大小为小于1厘米;然而,考虑到开口G小于1厘米的制程难度较大,开口G可以适当做大,但不应大于10厘米,而在不大于10厘米的情况下,胶体自开口G渗入背光模组的几率实质上已经大大增加,为兼顾到防止漏检的问题,可以将开口G的附近设计为曲线L,如图8圈出部分所示,图8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侦测线路的布线图,如此便可减少开口G处发生渗胶而又难以检测到的可能,但不限于此,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类似设计。侦测线路340开口G附近设置阻抗量测点342,与图4所示实施例相同,阻抗量测点设置于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或者设置于触控面板310及显示面板320之外的触控显示装置300的任意位置。之后,阻抗量测点342再通过导线(未示出)与触控显示装置300外部的量测电路(未示出)连接,形成完整的量测回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渗胶检测方法,以触控显示装置200为例,首先量测触控显示装置200的侦测线路240量测点之间的阻抗值;然后将测得的阻抗值与预设值比较,若测得的阻抗值大于预设值,则触控显示装置200发生渗胶;反之,则未发生渗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侦测线路240可以设置不同的预设值,亦可以设置相同的预设值。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若侦测线路240H与侦测线路240V皆以直线布线,且侦测线路240H与侦测线路240V的线宽相等,则侦测线路240H可以设置第一预设值,而侦测线路240V可以设置第二预设值,检测时,侦测线路240H测得的阻抗值与第一预设值比较,侦测线路240V测得的阻抗值与第二预设值比较,其它侦测线路240依此类推,此种情况下,各条侦测线路240的材质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若侦测线路240H与侦测线路240V使用相同的第三预设值,较佳地,侦测线路240H与侦测线路240V的材质相同,通过将侦测线路240V的线宽增大或布线形式设计为曲线,使得侦测线路240H与侦测线路240V的原始阻抗相同或相近,检测时,侦测线路240H测得的阻抗值、侦测线路240V测得的阻抗值以及其它侦测线路240测得的阻抗值皆只需与第三预设值比较即可。设置不同预设值,可以节省成本,而设置相同的预设值,则较为方便快捷,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计。同样,对于触控显示装置300的渗胶检测,亦可采用上述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在形成黏结层的胶体的渗胶路径上设置侦测线路,当胶体渗透到侦测线路上时,利用胶体与侦测线路发生化学反应,使得侦测线路的阻抗变化,量测侦测线路的阻抗即可获知是否发生渗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拦检成功率,同时提高了产品品质。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装置包含:
触控面板;
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模组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下方;
黏结层,设置于该触控面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并固定连接该触控面板与该显示面板;以及
侦测线路,设置于胶体的渗胶路径上,该胶体为形成该黏结层的胶体;
其中,当形成该黏结层的该胶体渗透到该侦测线路上时,该侦测线路与该胶体发生化学反应,使得该侦测线路的阻抗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组包含:
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且该第一表面与该黏结层相连;
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且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该第二基板具有第二表面,且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背向设置,该第二基板上设置有驱动芯片;
胶框,具有内侧壁及自该内侧壁延伸出来的支撑面,该内侧壁以及该支撑面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显示面板,且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二表面设置于该胶框的该支撑面上,该第二表面与该支撑面具有第一接触面;
壳体,包含背板及沿该背板的周边弯折的边框,该背板与该边框形成第二容置空间以容置该胶框以及该显示面板,且该背板的内表面与该胶框接触,且该内表面与该胶框具有第三接触面;以及
胶带,贴附于该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并延伸至该壳体的该边框外侧及/或该背板,该胶带与该第一表面、该驱动芯片、该胶框及该边框接触,并具有第一接触面;
其中,该渗胶路径包含该第一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该第三接触面以及该胶框的内侧壁的至少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侦测线路为具有开口的非封闭式回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口的大小为小于10厘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侦测线路设置于该第二接触面及/或该第三接触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侦测线路为非回路式直线或曲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侦测线路的两端部分别设有阻抗量测点,该阻抗量测点通过导线与该触控显示装置外部的量测电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抗量测点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或设置于该触控面板及该显示面板之外该触控显示装置的任意位置;其中,该印刷电路板设置于该显示模组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侦测线路的材质选自氧化铟锡、锰、锌、铬、铁、镉、钴、镍、锡及铅的其中之一;该黏结层的材质为含氢离子的液态光学胶。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渗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提供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
量测该侦测线路的阻抗值;以及
将该阻抗值与预设值比较,若该阻抗值大于该预设值,则该触控显示装置发生渗胶;反之,则未发生渗胶。
CN201310467132.0A 2013-10-09 2013-10-09 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 Pending CN1045716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7132.0A CN104571651A (zh) 2013-10-09 2013-10-09 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7132.0A CN104571651A (zh) 2013-10-09 2013-10-09 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1651A true CN104571651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87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7132.0A Pending CN104571651A (zh) 2013-10-09 2013-10-09 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165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2453A (zh) * 2018-08-30 2019-01-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CN111796447A (zh) * 2019-04-05 2020-10-20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2453A (zh) * 2018-08-30 2019-01-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检测方法
CN111796447A (zh) * 2019-04-05 2020-10-20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11796447B (zh) * 2019-04-05 2023-04-2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8744A (zh) 显示装置
CN204009273U (zh) 一种防静电显示装置和防静电显示装置的检测装置
KR20160019954A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액정 디스플레이에 검사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201965370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测试架
CN101369404A (zh) 一种lcd屏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20090321148A1 (en) Touch panel device and circuitry thereof
CN104571651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渗胶检测方法
JP3158304U (ja) 力覚センサのシングルバスラインモジュール及び圧力検知式の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CN103676243A (zh) 一种阵列基板组件及其测量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448005B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阻水效果的测试方法
CN107045216A (zh) 一种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10825261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07203299B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01498978B (zh) 触摸屏
CN10736940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4855689U (zh) 触摸屏检测仪
CN101661358B (zh) 电子装置
US11327611B2 (en) Touch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589489B2 (en) Probe frame for array substrate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detec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07248810U (zh) 模组银浆导通测试装置
CN202916555U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连接结构
CN209927951U (zh) 一种电容屏的碎屏检测设备
CN203502703U (zh) 在平板显示器上绑定ic和fpc的构造
CN206757568U (zh) 一种带有柔性接线的触控模组
CN101158756A (zh) 导电粒子压痕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