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70299B - 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70299B
CN104570299B CN201410563849.XA CN201410563849A CN104570299B CN 104570299 B CN104570299 B CN 104570299B CN 201410563849 A CN201410563849 A CN 201410563849A CN 104570299 B CN104570299 B CN 1045702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lens
focal length
focusing
refr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638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70299A (zh
Inventor
河村辉
河村一辉
藤仓崇
长泽健
长泽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70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70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70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6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image converters or intensifiers, or for use with projectors, e.g. objectives for projection TV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0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其中,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Description

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望远镜头或超望远镜头(以下设定设为望远镜头)的拍摄中,得到将远处的被摄体或较小的被摄体拉至拍摄者的眼前的效果。因此,望远镜头广泛用于运动场景的拍摄、野鸟等野生动物的拍摄、天体的拍摄等各种场景。
作为这种场景的拍摄中使用的望远镜头,存在日本特开2008-14558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11-160617号公报所公开的望远镜头。
在上述场景的拍摄中,摄像装置的机动性的优劣尤为重要。这里,机动性例如是指携带的容易性、手持拍摄时的稳定性、对焦速度的高速性等。为了使装置的机动性优良,优选光学系统是小型轻量的。并且,光学系统能够更快地对焦在被摄体上也是左右机动性优劣的重要要素。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望远镜头、例如第1实施例的望远镜头的全长相对于焦距较长,所以机动性较差。
并且,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望远镜头、例如第1实施例的望远镜头的全长相对于焦距较长,所以机动性较差。并且,主要利用构成长焦(telephoto)的负透镜组进行对焦,但是,该负透镜组(对焦组)的小径化存在极限。由此,难以实现对焦组的轻量化,因此,难以实现对焦机构的轻量化。因此,难以提高机动性,即难以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对焦速度的高速化。
并且,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望远镜头、例如第5实施例的望远镜头的全长相对于焦距较短,所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但是,与第1实施例的望远镜头同样,主要利用构成长焦的负透镜组进行对焦,所以,不能说充分实现了光学系统的轻量化和对焦速度的高速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机动性优良、并且良好地校正了像差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其中,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位置,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个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其中,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并且,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光学系统;以及摄像元件,其具有摄像面,并且将通过光学系统形成在摄像面上的像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光学系统是上述单焦距镜头系统中的任意一方。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机动性优良、并且良好地校正了像差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1A是实施例1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透镜剖视图,图1B是实施例2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透镜剖视图。
图2A、图2B是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2A是实施例3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透镜剖视图,图2B是实施例4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透镜剖视图。
图3A、图3B是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图3A是实施例5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透镜剖视图,图3B是实施例6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透镜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是实施例7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透镜剖视图。
图5A、图5B、图5C、图5D是实施例1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图5E、图5F、图5G、图5H是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
图6A、图6B、图6C、图6D是实施例2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图6E、图6F、图6G、图6H是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
图7A、图7B、图7C、图7D是实施例3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图7E、图7F、图7G、图7H是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
图8A、图8B、图8C、图8D是实施例4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图8E、图8F、图8G、图8H是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
图9A、图9B、图9C、图9D是实施例5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图9E、图9F、图9G、图9H是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
图10A、图10B、图10C、图10D是实施例6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图10E、图10F、图10G、图10H是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
图11A、图11B、图11C、图11D是实施例7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图11E、图11F、图11G、图11H是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像差图。
图12是组入了实施例1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数字照相机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外观的前方立体图。
图14是上述数字照相机的后方立体图。
图15是上述数字照相机的主要部的内部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不由该实施方式和实施例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说明之前,对本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所具有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另外,以下,适当将“单焦距镜头系统”设为“镜头系统”。
在第1基本结构中,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如上所述,镜头系统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这里,镜头系统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即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以外的透镜组。由此,配置在光轴上的透镜组仅为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由于玻璃罩和各种光学滤镜不是透镜组,所以可以配置在光轴上(光路中)。
通过使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在比前侧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具有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由此,能够实现后侧透镜组的小径化。并且,通过利用后侧透镜组内的透镜(透镜组)进行对焦,能够使对焦单元非常小径化。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使开口光圈相对于后侧透镜组独立。该情况下,也在比前侧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具有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由此,能够实现后侧透镜组的小径化。并且,通过利用后侧透镜组内的透镜(透镜组)进行对焦,能够使对焦单元非常小径化。
为了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以包含长焦结构的方式构成镜头系统,并且需要加强长焦结构发挥的作用(以下适当设为“长焦结构的作用”)。为了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在最靠物体侧配置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在其像侧配置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即可。由此,能够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主要能够进行球差、慧差和像散的校正。
这里,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因此,例如设前侧透镜组的屈光力为正屈光力,通过增大正屈光力,能够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其结果,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并且,将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使对焦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由此,能够利用后侧透镜组进行对焦。其结果,能够实现对焦透镜组的小径化。并且,由于能够实现对焦透镜组的小径化,所以,还能够使对焦单元(包含对焦透镜组和移动机构的结构)非常小径化。另外,对焦透镜组至少为1个即可,但是也可以是多个。
并且,通过增大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能够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由此,由于还提高了对焦透镜组的倍率,所以,能够提高对焦灵敏度。通过在能够使透镜组小径化的后侧透镜组内配置对焦透镜组,能够容易地实现。由此,能够实现对焦透镜组的轻量化,并且能够减少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所以,能够实现对焦速度的高速化。
并且,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即,前侧透镜组始终静止。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的情况下,即使增大前侧透镜组的屈光力,通过加强前侧透镜组内的各透镜的像差校正作用,也能够良好地校正前侧透镜组中的球差、慧差和像散。而且,由于能够良好地校正前侧透镜组中的像差,所以,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的像差校正的负担比例。其结果,能够在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前提下,增大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并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
另外,当利用前侧透镜组内的透镜(透镜组)进行对焦、变焦或手抖校正等时,使前侧透镜组内的透镜移动。当使前侧透镜组内的透镜移动时,伴随透镜的移动,大多产生球差、慧差和像散(变动)。
并且,在前侧透镜组中,由于光线高较高,所以,与后侧透镜组相比,这些像差的产生量较大。因此,当使前侧透镜组内的透镜移动时,成像性能劣化。为了防止成像性能的劣化,需要减少这些像差的产生(变动)。
这样,当使前侧透镜组内的透镜移动时,在前侧透镜组中,需要同时实现长焦结构的作用的维持和像差校正。因此,通过不将移动的透镜配置在前侧透镜组内,减轻前侧透镜组中的像差校正的负担比例。其结果,例如在设前侧透镜组的屈光力为正屈光力并增大正屈光力的情况下,通过与后侧透镜组内的负屈光力的透镜组的组合,也能够进一步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
并且,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由此,能够简化后侧透镜组的结构。
对第1-1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进行说明。第1-1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并且至少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0.06<|ffo/f|<0.4 (1)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fo是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在第1-1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1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并且至少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满足条件式(1)。
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并且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通过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提高了对焦透镜组的倍率,所以能够提高对焦灵敏度。由此,能够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所以,能够使对焦速度高速化。并且,通过使像侧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能够抑制在像侧透镜组中产生色差。其结果,能够减少对焦时的色差的变动。
当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值时,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过大。该情况下,在对焦时,主要是球差的产生量(变动量)增大,所以,在对焦时无法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并且,球差的减少导致透镜枚数的增加,所以,难以实现对焦单元的轻量化。
当高于条件式(1)的上限值时,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增加。因此,当要确保对焦透镜组的移动所需要的空间时,难以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为了提高对焦灵敏度,需要增大前侧透镜组的正屈光力。该情况下,在前侧透镜组中,球差、慧差和像散增大,所以,无法在对焦区域的整个区域内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对第1-2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进行说明。第1-2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像侧透镜组配置在对焦透镜组的像侧,像侧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0.06<|ffo/f|<0.4 (1)
0.07<fR2/f<0.7 (3)
其中,
ffo是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R2是像侧透镜组的焦距。
在第1-2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1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满足条件式(1),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像侧透镜组配置在对焦透镜组的像侧,像侧透镜组满足条件式(3)。
由于已经说明了条件式(1)的技术意义,所以省略说明。
通过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提高了对焦透镜组的倍率,所以能够提高对焦灵敏度。由此,能够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所以,能够使对焦速度高速化。
另外,在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情况下,能够将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分别视为像侧透镜组。但是,也可以将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中的一个透镜组设为像侧透镜组。该情况下,优选像侧透镜组是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中的最接近对焦透镜组的透镜组。
当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值时,对焦透镜组的倍率提高,但是,在像侧透镜组中,透镜枚数增加。因此,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值导致像侧透镜组的重量的增加。
当高于条件式(3)的上限值时,无法提高对焦透镜组的倍率,所以,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增加。其结果,难以实现对焦单元的小型化。
另外,在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情况下,能够将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分别视为像侧透镜组。该情况下,优选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中的至少最接近对焦透镜组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是满足条件式(3)的像侧透镜组。
对第1-3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进行说明。第1-3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以及包含正透镜和负透镜的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2.0<fG2/f<-0.08 (2)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G2是第2透镜组的焦距。
在第1-3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1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前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并且,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以及包含正透镜和负透镜的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满足条件式(2)。
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前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
优选在前侧透镜组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使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由此,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的屈光力的负担比例,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其结果,能够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
并且,通过使前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从前侧透镜组射出的光成为会聚光,该会聚光被引导至具有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其结果,特别是在后侧透镜组中的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
这里,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由于加强了长焦结构的作用,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主要能够良好地校正球差、慧差和像散。
并且,通过使第2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能够提高前侧透镜组中的色差的校正效果。由此,即使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当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值时,由于长焦结构的作用减弱,所以,难以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当要在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值的状态下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时,需要增大对焦透镜组的负屈光力。但是,当增大对焦透镜组的负屈光力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增大。或者,对焦透镜组中的透镜枚数增加,所以,难以实现对焦单元的轻量化。
当高于条件式(2)的上限值时,第2透镜组的屈光力过大。当要在第2透镜组的屈光力较大的状态下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时,口径较大的前侧透镜组中的透镜枚数增加。这样,高于条件式(2)的上限值导致前侧透镜组的重量的增加。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所具有的第2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在第2基本结构中,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在以下的说明中,与第1基本结构和/或第1-1~第1-3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具有同样的技术意义,所以省略说明。
并且,将对焦透镜组配置在后侧透镜组中,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使对焦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由此,能够利用后侧透镜组进行对焦。其结果,能够实现对焦透镜组的小径化。并且,由于能够实现对焦透镜组的小径化,所以,还能够使对焦单元(包含对焦透镜组和移动机构的结构)非常小径化。另外,对焦透镜组至少为1个即可,但是也可以是多个。
并且,当使前侧透镜组内的透镜移动时,在前侧透镜组中,需要同时实现长焦结构的作用的维持和像差校正。因此,通过不将移动的透镜配置在前侧透镜组内,减轻前侧透镜组中的像差校正的负担比例。其结果,在前侧透镜组中,能够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
对第2-1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进行说明。第2-1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7)。
0.4<DG1img/f<1.3 (18)
0.31<|fG1/fG2|<3.0 (7)
其中,
DG1img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从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透镜面到像面的沿着光轴上的距离,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G1是第1透镜组的焦距。
fG2是第2透镜组的焦距。
在第2-1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2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满足条件式(18)、(7)。
并且,后侧透镜组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这里,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例如,在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的情况下,第1规定透镜组的屈光力为正屈光力。通过将第1规定透镜组配置在后侧透镜组中,能够提高对焦透镜组的倍率。其结果,能够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
另外,第1规定透镜组在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即,第1规定透镜组在对焦时静止。由此,能够减少对焦时移动的透镜组的数量。
条件式(18)、(7)的技术意义在后面叙述。
第2-2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1)。
0.4<DG1img/f<1.3 (18)
0.06<|ffo/f|<0.4 (1)
其中,
DG1img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从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透镜面到像面的沿着光轴上的距离,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fo是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在第2-2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2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满足条件式(18)、(1)。
第2-3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5)。
0.4<DG1img/f<1.3 (18)
1.5<fG2/ffo<6.0 (5)
其中,
DG1img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从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透镜面到像面的沿着光轴上的距离,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G2是第2透镜组的焦距,
ffo是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在第2-3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2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满足条件式(18)、(5)。
条件式(5)的技术意义在后面叙述。
另外,在第2-1实施方式~第2-3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前侧透镜组配置在开口光圈紧前面。
第2-4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开口光圈配置在比后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透镜都靠物体侧的位置。
在第2-4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2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开口光圈配置在比后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透镜都靠物体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开口光圈配置在比后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透镜都靠物体侧的位置。由此,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
第2-5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0.31<|fG1/fG2|<3.0 (7)
其中,
fG1是第1透镜组的焦距。
fG2是第2透镜组的焦距。
在第2-5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2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满足条件式(7)。
并且,除了对焦以外,还在变焦和手抖校正中进行透镜组的移动。在变焦和手抖校正中,也优选不在前侧透镜组内配置变焦用的透镜组和手抖校正用的透镜组。由此,在前侧透镜组中,能够进一步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
另外,可以使前侧透镜组的屈光力为正屈光力。由此,更加容易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并且,可以在比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开口光圈。由此,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特别优选增大第1透镜组的正屈光力和第2透镜组的负屈光力,在比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开口光圈。由此,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更加小径化。
条件式(7)的技术意义在后面叙述。
第2-6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0.06<|ffo/f|<0.4 (1)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fo是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在第2-6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2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满足条件式(1)。
第2-7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开口光圈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物体侧,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4)。
1<νG2nMAXG2pMIN<40 (14)
其中,
νG2nMAX是第2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大的阿贝数,
νG2pMIN是第2透镜组中的正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小的阿贝数。
在第2-7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2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开口光圈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物体侧,满足条件式(14)。
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开口光圈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物体侧。该情况下,对焦透镜组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由此,容易提高对焦透镜组的倍率。其结果,由于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焦灵敏度,所以能够实现镜头系统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并且,优选在前侧透镜组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使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由此,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的屈光力的负担比例,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其结果,能够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
条件式(14)的技术意义在后面叙述。
第2-8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第1透镜组和第2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0.06<|ffo/f|<0.4 (1)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fo是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在第2-8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在上述第2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第1透镜组和第2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并且,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由于对焦透镜组包含在后侧透镜组中,所以,在前侧透镜组的像侧配置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由此,由于不在前侧透镜组内配置对焦透镜组,所以,不需要抑制前侧透镜组内的由于对焦而引起的像差变动。其结果,能够在前侧透镜组中进一步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能够减少在前侧透镜组整体中产生像差。
并且,通过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来增大前侧透镜组的正屈光力,在其像侧配置负屈光力的透镜组,由此,更加容易得到长焦结构。
并且,如上所述,由于减少在前侧透镜组整体中产生像差,所以,通过利用该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对焦透镜组)进行对焦,能够减轻对焦透镜组,能够实现对焦时的省电化等并进行高效的对焦。其结果,能够使镜头系统的结构成为由于对焦而引起的球差和像散的变动非常少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以下适当设为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优选在前侧透镜组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使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由此,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的屈光力的负担比例,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其结果,能够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前侧透镜组配置在开口光圈紧前面。
这样,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像侧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0.07<fR2/f<0.7 (3)
其中,
fR2是像侧透镜组的焦距,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由于已经说明了条件式(3)的技术意义,所以省略说明。另外,优选像侧透镜组的屈光力为正屈光力。并且,优选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
通过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提高了对焦透镜组的倍率,所以能够提高对焦灵敏度。由此,能够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所以,能够使对焦速度高速化。
另外,在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情况下,能够将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分别视为像侧透镜组。该情况下,优选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中的至少最接近对焦透镜组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是满足条件式(3)的像侧透镜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并且至少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通过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提高了对焦透镜组的倍率,所以能够提高对焦灵敏度。由此,能够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所以,能够使对焦速度高速化。并且,通过使像侧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能够抑制在像侧透镜组中产生色差。其结果,能够减少对焦时的色差的变动。
另外,在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情况下,能够将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分别视为像侧透镜组。但是,也可以将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中的一个透镜组设为像侧透镜组。该情况下,优选像侧透镜组是多个正屈光力的透镜组中的最接近对焦透镜组的透镜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像侧透镜组配置在对焦透镜组的像侧紧后面。
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的效果如已经说明的那样。通过将像侧透镜组配置在对焦透镜组的像侧紧后面、即成为在像侧透镜组与对焦透镜组之间不存在其他透镜组的状态,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前侧透镜组具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的正透镜。
80<νdFp<98 (4)
其中,
νdFp是前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正透镜的阿贝数。
前侧透镜组中产生的色差在后侧透镜组中被放大。因此,需要尽可能减少前侧透镜组中产生的色差的量。
当低于条件式(4)的下限值时,前侧透镜组中的色差的残存量增加,所以,无法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当高于条件式(4)的上限值时,前侧透镜组中的色差成为校正过剩,所以,使用低分散的玻璃材料的优点减少。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1.5<fG2/ffo<6.0 (5)
其中,
fG2是第2透镜组的焦距,
ffo是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当低于条件式(5)的下限值时,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过小。该情况下,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增加。因此,当要确保对焦透镜组的移动所需要的空间时,难以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当高于条件式(5)的上限值时,难以进行前侧透镜组中的球差、慧差和像散的校正。当要利用后侧透镜组校正这些像差时,对焦透镜组中的像差校正的负担比例也增加,所以,在对焦时无法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另外,在前侧透镜组中,通过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在前侧透镜组内也能够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其结果,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通过使第2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能够提高前侧透镜组中的色差的校正效果。由此,即使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满足上述条件式(1)。
由于已经说明了条件式(1)的技术意义,所以省略说明。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0.31<|fG1/fG2|<3.0 (7)
其中,
fG1是第1透镜组的焦距。
fG2是第2透镜组的焦距。
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由于加强了长焦结构的作用,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主要能够良好地校正球差、慧差和像散。
当低于条件式(7)的下限值时,有利于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但是,口径较大的第1透镜组的屈光力过大。该情况下,由于第1透镜组的屈光力在镜头系统整体的屈光力中占据的比率较大,所以,难以实现镜头系统整体的轻量化。
当高于条件式(7)的上限值时,第2透镜组的屈光力过大。该情况下,由于第2透镜组的屈光力在镜头系统整体的屈光力中占据的比率较大,所以,难以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另外,在前侧透镜组中,通过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在前侧透镜组内也能够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其结果,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通过使第2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能够提高前侧透镜组中的色差的校正效果。由此,即使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第2透镜组包含正透镜和负透镜。
通过使第2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能够提高前侧透镜组中的色差的校正效果。由此,即使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满足上述条件式(2)。
由于已经说明了条件式(2)的技术意义,所以省略说明。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对焦透镜组配置在开口光圈的像侧紧后面。
优选在前侧透镜组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使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由此,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的屈光力的负担比例,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其结果,能够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
并且,通过将开口光圈配置在前侧透镜组与后侧透镜组之间,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在开口光圈之后,由于会聚光从前侧透镜组侧入射到后侧透镜组,所以,最容易实现后侧透镜组的小径化。因此,通过在开口光圈紧后面设置对焦透镜组,能够在对焦透镜组中使透镜径小径化。
并且,在对焦透镜组与前侧透镜组之间不包含透镜的结构、即从物体侧起为前侧透镜组、开口光圈、对焦透镜组这样的结构中,设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由此,能够高效地进一步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
并且,采用这种结构时,由于能够在光线逐渐会聚的位置配置对焦透镜组,所以,在对焦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其结果,能够实现对焦单元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并且,采用这种结构时,即使增大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也能够减少穿过对焦透镜组后的光线的发散。由此,能够提高对焦灵敏度,并且能够使后侧透镜组整体小径化。而且,通过实现后侧透镜组整体的小径化并进一步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能够进一步实现对焦单元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并且,优选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透镜组,使该透镜组的屈光力成为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由此,能够更加容易地提高对焦灵敏度。另外,为了抑制对焦时的色差的变动,优选该透镜组由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并且,优选该透镜组由2枚以下的透镜构成。由此,实现镜头系统的轻量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其特征在于,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并且至少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通过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提高了对焦透镜组的倍率,所以能够提高对焦灵敏度。由此,能够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所以,能够使对焦速度高速化。并且,通过使像侧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能够抑制在像侧透镜组中产生色差。其结果,能够减少对焦时的色差的变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第1透镜组和第2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由于加强了长焦结构的作用,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主要能够良好地校正球差、慧差和像散。
在前侧透镜组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时,优选第1透镜组和第2透镜组分别至少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由此,在第1透镜组和第2透镜组中,分别能够减少产生球差、慧差、像散和色差等。其结果,能够使镜头系统小型化,并且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通过在后侧透镜组中至少配置正透镜和负透镜,能够抑制在后侧透镜组中产生球差和慧差。其结果,能够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另外,配置正透镜和负透镜的顺序是任意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从第1透镜组到对焦透镜组紧前面的合成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4.5<fFA/ffo<-1.5 (9)
其中,
fFA是合成透镜组整体的焦距,
ffo是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通过设合成透镜组整体的屈光力为正屈光力、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能够在镜头系统整体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当低于条件式(9)的下限值时,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过大。该情况下,由于对焦透镜组内产生的球差增加,所以,无法在对焦区域的整个区域内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当高于条件式(9)的上限值时,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过小。该情况下,由于对焦灵敏度降低,所以,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增加。其结果,难以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前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8.0<fFF/ffo<-1.8 (10)
其中,
fFF是前侧透镜组的焦距,
ffo是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通过设前侧透镜组的屈光力为正屈光力、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能够在镜头系统整体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当低于条件式(10)的下限值时,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过大。该情况下,由于对焦透镜组内产生的球差增加,所以,无法在对焦区域的整个区域内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
当高于条件式(10)的上限值时,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过小。该情况下,由于对焦灵敏度降低,所以,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增加。其结果,难以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第1透镜组具有物体侧的第1-1副透镜组和像侧的第1-2副透镜组,第1-1副透镜组与第1-2副透镜组的光轴上空气间隔在第1透镜组中最长,第1-1副透镜组和第1-2副透镜组分别具有正屈光力,第1-1副透镜组和第1-2副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0.35<DG1/fG1<1.3 (11)
其中,
DG1是从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到最靠像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fG1是第1透镜组的焦距。
为了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在前侧透镜组中,需要在物体侧配置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并且增大第1透镜组的正屈光力。但是,第1透镜组由单独的(1个)正透镜构成,当要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时,仅单独的正透镜负担屈光力,所以,在第1透镜组中,球差的弯曲(产生量)增大。
因此,将第1透镜组的正屈光力分成第1-1副透镜组和第1-2副透镜组。由此,即使增大第1透镜组的屈光力,也能够使第1透镜组的结构成为球差的弯曲较小的结构。进而,构成为第1-1副透镜组和第1-2副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由此,也能够减小第1透镜组中的色差的弯曲(产生量)。
当低于条件式(11)的下限值时,第1-2副透镜组中的透镜径增大。因此,无法实现镜头系统整体的轻量化。进而,由于球差的弯曲增加,所以,难以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
当高于条件式(11)的上限值时,难以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另外,为了加强前侧透镜组中的长焦结构的作用,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构成,需要增大第1透镜组的正屈光力。但是,第1透镜组由单独的(1个)正透镜构成,当要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时,仅单独的正透镜负担屈光力,所以,在第1透镜组中,球差的弯曲(产生量)增大。由此,因此,如上所述,优选第1透镜组由2个副透镜组构成,并且满足条件式(1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第1透镜组具有物体侧的第1-1副透镜组和像侧的第1-2副透镜组,第1-1副透镜组与第1-2副透镜组的光轴上空气间隔在第1透镜组中最长,第1-1副透镜组和第1-2副透镜组分别具有正屈光力,第1-1副透镜组和第1-2副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0.1<DG112/fG1<0.6 (12)
其中,
DG112是第1-1副透镜组与第1-2副透镜组之间的光轴上距离,
fG1是第1透镜组的焦距。
为了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在前侧透镜组中,需要在物体侧配置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并且增大第1透镜组的正屈光力。但是,第1透镜组由单独的(1个)正透镜构成,当要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时,仅单独的正透镜负担屈光力,所以,在第1透镜组中,球差的弯曲(产生量)增大。
因此,将第1透镜组的正屈光力分成第1-1副透镜组和第1-2副透镜组。由此,即使增大第1透镜组的屈光力,也能够使第1透镜组的结构成为球差的弯曲较小的结构。进而,构成为第1-1副透镜组和第1-2副透镜组分别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由此,也能够减小第1透镜组中的色差的弯曲(产生量)。
当低于条件式(12)的下限值时,第1-2副透镜组中的透镜径增大。因此,无法实现镜头系统整体的轻量化。进而,由于球差的弯曲增加,所以,难以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
当高于条件式(12)的上限值时,难以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另外,为了加强前侧透镜组中的长焦结构的作用,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构成,需要增大第1透镜组的正屈光力。但是,第1透镜组由单独的(1个)正透镜构成,当要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时,仅单独的正透镜负担屈光力,所以,在第1透镜组中,球差的弯曲(产生量)增大。由此,因此,优选满足条件式(1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在后侧透镜组中仅配置1个对焦透镜组。
优选在前侧透镜组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使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由此,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的屈光力的负担比例,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其结果,能够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并且,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后侧透镜组小径化。
因此,通过在后侧透镜组内配置对焦透镜组,能够使对焦透镜组小型化。与此相伴,能够实现对焦单元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中,如上所述,能够在前侧透镜组内良好地校正球差、慧差和像散。因此,通过在后侧透镜组内配置对焦透镜组,能够提高对焦性能的稳定性。而且,由于对焦性能的稳定性提高,所以,即使配置在后侧透镜组内的对焦透镜组的数量为一个,也能够得到稳定的对焦性能。
并且,优选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透镜组,使该透镜组的屈光力成为符号与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由此,能够更加容易地提高对焦灵敏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通过使具有屈光力的透镜组移动,能够对由于手抖而产生的成像位置的移动进行校正。这里,透镜组的移动是指,使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优选该移动的透镜组是小型轻量的。
在具有长焦结构的镜头系统中,后侧透镜组成为透镜径最小的透镜组。于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也具有长焦结构,所以,优选将移动的透镜组即抖动校正透镜组配置在后侧透镜组内。由此,能够实现抖动校正透镜组的小径化和轻量化,所以能够提高抖动校正的响应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前面的第2规定透镜组,第2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增大抖动校正透镜组的屈光力。其结果,能够增大相对于抖动校正透镜组的移动量的成像位置的移动量。由此,能够以较少的移动量进行更高精度的抖动校正。
另外,第1规定透镜组和第2规定透镜组可以相同。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增大抖动校正透镜组的屈光力。其结果,能够增大相对于抖动校正透镜组的移动量的成像位置的移动量。由此,能够以较少的移动量进行更高精度的抖动校正。
另外,第1规定透镜组和第3规定透镜组可以相同。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抖动校正透镜组具有多个透镜和规定透镜,多个透镜具有符号与抖动校正透镜组相同的屈光力,规定透镜具有符号与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产生抖动时所产生的像差主要是球差、像面弯曲和倍率色差。为了减轻相对于抖动的校正性能的劣化,需要减轻这些像差的产生量。这里,在抖动校正透镜组中,由于屈光力的负担比例增大(屈光力较大),所以容易产生像差。
因此,抖动校正透镜组由多个透镜和规定透镜构成。而且,通过使多个透镜具有符号与抖动校正透镜组的屈光力相同的屈光力,能够减轻球差和像面弯曲的产生。进而,通过使规定透镜具有符号与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差。
另外,优选设多个透镜的枚数为2枚、规定透镜的枚数为1枚,利用合计3枚透镜构成抖动校正透镜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前面的第2规定透镜组和配置在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第2规定透镜组和第3规定透镜组分别具有符号与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产生像差,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大抖动校正透镜组的屈光力。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增大相对于抖动校正透镜组的移动量的成像位置的移动量。由此,能够以较少的移动量进行更高精度的抖动校正。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抖动校正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在抖动校正中,使抖动校正透镜组移动。在该抖动校正时,优选减小抖动校正透镜组的移动量(缩窄移动范围)。为了减小移动量,优选将透镜径更小的透镜组(透镜)作为抖动校正透镜组。通过使抖动校正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能够采用容易减小抖动校正透镜组的透镜径的光学设计,是优选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仅对焦透镜组是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组。
通过使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组仅为对焦透镜组,能够减少移动的透镜的枚数。由此,能够使对焦时移动的透镜组轻量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仅对焦透镜组和抖动校正透镜组是能够移动的透镜组。
通过使能够移动的透镜组仅为对焦透镜组和抖动校正透镜组,能够减少移动的透镜的枚数。由此,能够使对焦时和抖动校正时移动的透镜组轻量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第2透镜组是配置在前侧透镜组中的最靠像侧的透镜组。
这样容易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所以是优选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第2透镜组具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3)的负透镜。
37<νG2nMAX<60 (13)
其中,
νG2nMAX是第2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大的阿贝数。
当低于条件式(13)的下限值时,负透镜的分散过大,所以,轴上色差容易成为校正不足。当高于条件式(13)的上限值时,轴上色差的校正成为过剩倾向,所以,难以良好地校正轴上色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4)。
1<νG2nMAXG2pMIN<40 (14)
其中,
νG2nMAX是第2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大的阿贝数,
νG2pMIN是第2透镜组中的正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小的阿贝数。
通过将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
并且,优选在前侧透镜组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使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由此,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的屈光力的负担比例,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其结果,能够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
当低于条件式(14)的下限值时,第2透镜组中产生的轴上色差和倍率色差增大,所以,难以进行前侧透镜组内的良好的色差的校正。该情况下,后侧透镜组中的色差的负担比例增加,但是,由于负担不了该增加量,所以,在后侧透镜组中难以充分校正色差。因此,在对焦时,后侧透镜组内产生的色差显著。
当高于条件式(14)的上限值时,轴上色差或倍率色差的校正过剩,所以,难以进行前侧透镜组内的良好的色差校正。其结果,在对焦时,后侧透镜组内产生的色差显著。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对焦透镜组由2枚以下的透镜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中,如上所述,能够在前侧透镜组内良好地校正球差、慧差和像散。因此,通过在后侧透镜组内配置对焦透镜组,能够提高对焦性能的稳定性。而且,由于对焦性能的稳定性提高,所以,即使对焦透镜组由2枚以下的较少枚数构成,也能够确保高对焦性能并实现对焦透镜组的轻量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对焦透镜组由1个正透镜和1个负透镜这2个透镜构成。
通过使对焦透镜组由1个正透镜和1个负透镜构成,能够减少在对焦透镜组中产生色差。其结果,能够在对焦时确保稳定的对焦性能。并且,通过利用最小枚数的2枚透镜进行色差的校正,能够同时实现高对焦性能的确保和对焦透镜组的轻量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负屈光力的抖动校正透镜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
当考虑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时,优选比对焦透镜组更靠物体侧的透镜组的屈光力为正屈光力,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由于这样进一步加强了长焦结构的作用,所以,能够有效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采用这种结构时,由于能够在光线逐渐会聚的位置配置对焦透镜组,所以,在对焦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其结果,能够实现对焦单元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并且,采用这种结构时,即使增大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也能够减少穿过对焦透镜组后的光线的发散。由此,能够提高对焦灵敏度,并且能够使后侧透镜组整体小径化。而且,通过进一步实现后侧透镜组整体的小径化并进一步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能够进一步实现对焦单元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因此,优选设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正透镜组。由此,由于提高了对焦透镜组的倍率,所以,能够更加容易地提高对焦灵敏度。由此,能够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的移动量,所以,能够使对焦速度高速化。
并且,在抖动校正中,使抖动校正透镜组移动。在该抖动校正时,优选减小抖动校正透镜组的移动量(缩窄移动范围)。为了减小移动量,优选将透镜径更小的透镜组(透镜)作为抖动校正透镜组。通过使抖动校正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能够采用容易减小抖动校正透镜组的透镜径的光学设计,是优选的。
因此,在比抖动校正透镜组更靠物体侧配置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并且在比抖动校正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正屈光力的透镜组。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增大抖动校正透镜组的屈光力。其结果,能够增大相对于抖动校正透镜组的移动量的成像位置的移动量。由此,能够以较少的移动量进行更高精度的抖动校正。
另外,由于抖动校正透镜组的移动而产生慧差。因此,当将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抖动校正透镜组更靠像侧时,针对该慧差的校正效果由于对焦而大幅变动。由此,将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抖动校正透镜组更靠像侧是不优选的。
并且,配置在比抖动校正透镜组更靠物体侧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是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正透镜组。这样,当使配置在比抖动校正透镜组更靠物体侧的透镜组和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透镜组共通化时,能够简化后侧透镜组的光学设计。
并且,通过将构成后侧透镜组的全部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能够使后侧透镜组更加小径化。
并且,对焦时产生的像差主要是球差和轴上色差。为了减轻对焦性能的劣化,需要减轻这些像差的产生量。因此,优选对焦透镜组至少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进而,对焦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通过配置在对焦透镜组与抖动校正透镜组之间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被转换。由此,优选该正屈光力的透镜组也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并且,产生抖动时所产生的像差主要是球差、像面弯曲和倍率色差。为了减轻相对于抖动的校正性能的劣化,需要减轻这些像差的产生量。这里,在抖动校正透镜组中,由于屈光力的负担比例增大(屈光力较大),所以容易产生像差。
因此,抖动校正透镜组由多个透镜和规定透镜构成。而且,通过使多个透镜具有符号与抖动校正透镜组的屈光力相同的屈光力,能够减轻球差和像面弯曲的产生。进而,通过使规定透镜具有符号与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差。
另外,优选设多个透镜为负透镜、规定透镜为正透镜,至少具有1枚正透镜和2枚负透镜。
并且,优选对焦透镜组由2枚透镜构成,配置在对焦透镜组与抖动校正透镜组之间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由2枚以下的透镜构成,抖动校正透镜组由3枚透镜构成。由此,能够得到透镜枚数较少、对焦性能和针对抖动的校正性能良好的镜头系统。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具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的抖动校正透镜组。
0.8<|MGISback×(MGIS-1)|<5.0 (15)
其中,
MGIS是任意对焦状态下的抖动校正透镜组的横倍率,
MGISback是任意对焦状态下的抖动校正透镜组与像面之间的光学系统整体的横倍率。
当低于条件式(15)的下限值时,无法充分得到通过抖动校正透镜组的移动而实现的抖动校正的效果。当高于条件式(15)的上限值时,抖动校正透镜组中的屈光力的负担比例增大,所以,针对抖动的校正性能的劣化增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对焦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6)。
1.5<|(MGfoback)2×{(MGfo)2-1}|<8.0 (16)
其中,
MGfo是任意对焦状态下的对焦透镜组的横倍率,
MGfoback是任意对焦状态下的对焦透镜组与像面之间的光学系统整体的横倍率。
当低于条件式(16)的下限值时,由于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过大,所以,难以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当高于条件式(16)的上限值时,由于难以进行对焦透镜组的位置控制,所以无法进行准确的对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前侧透镜组由第1透镜组和第2透镜组构成。
为了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以包含长焦结构的方式构成镜头系统,并且需要加强长焦结构发挥的作用。为了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在最靠物体侧配置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在其像侧配置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即可。由此,能够更加高效地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主要能够进行球差、慧差和像散的校正。
这里,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构成。由此,由于加强了长焦结构的作用,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主要能够良好地校正球差、慧差和像散。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开口光圈配置在比后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透镜都靠物体侧。
由此,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开口光圈紧前面的正透镜组。
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开口光圈的开口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中的配置在开口光圈紧前面的正透镜组是单透镜。
由此,能够使透镜组轻量化,并且,还能够使光圈单元轻量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7)。
0<MGG2 (17)
其中,
MGG2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2透镜组的横倍率。
当低于条件式(17)的下限值时,第2透镜组的屈光力增大,所以,难以进行球差和像散的校正。并且,由于使从第2透镜组出射的光束发散,所以,后侧透镜组中的透镜径增大。因此,难以实现比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的透镜组的小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
0.4<DG1img/f<1.3 (18)
其中,
DG1img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从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透镜面到像面的沿着光轴上的距离,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条件式(18)确定镜头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与镜头系统的全长(从镜头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入射面到像面的距离)的优选的比。满足条件式(18)有利于同时实现镜头系统的小型化和良好的成像性能的确保。满足条件式(18)时,特别是镜头系统构成为全视角为28°以下、进而为20°以下的望远镜头系统时,镜头系统的结构成为同时实现小型化和成像性能的确保的更加优选的结构。
低于条件式(18)的下限值意味着镜头系统的进一步缩短。当镜头系统进一步缩短时,为了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必须增加镜头系统的总透镜枚数或使用特殊的玻璃材料。由此,当低于条件式(18)的下限值时,难以减少要使用的透镜并且难以降低玻璃材料成本。
当高于条件式(18)的上限值时,相对于镜头系统整个系统的焦距,镜头系统的全长较长,所以,镜头系统的重量容易增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
当考虑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时,优选比对焦透镜组更靠物体侧的透镜组的屈光力为正屈光力,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由于这样进一步加强了长焦结构的作用,所以,能够有效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采用这种结构时,由于能够在光线逐渐会聚的位置配置对焦透镜组,所以,在对焦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其结果,能够实现对焦单元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并且,采用这种结构时,即使增大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也能够减少穿过对焦透镜组后的光线的发散。由此,能够提高对焦灵敏度,并且能够使后侧透镜组整体小径化。而且,通过实现后侧透镜组整体的小径化并进一步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能够进一步实现对焦单元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并且,通过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配置正透镜组,能够更加容易地提高对焦灵敏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优选在前侧透镜组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使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由此,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的屈光力的负担比例,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其结果,能够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
并且,通过使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能够加强使主点更加靠近物体侧的作用。其结果,更加容易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光圈单元不具有透镜。
由此,能够减小前侧透镜组与后侧透镜组之间的制造误差(倾斜/移动)的影响。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光圈单元配置在后侧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
优选在前侧透镜组中加强长焦结构的作用,并且使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由此,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的屈光力的负担比例,所以,能够缩短镜头系统的全长,并且能够减小后侧透镜组中产生的像差。其结果,能够确保良好的成像性能。
这里,开口光圈可以视为构成后侧透镜组的要素之一,或视为独立于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的要素。在后者的情况下,开口光圈成为构成光圈单元的要素。
因此,在设光圈单元为独立的结构物的情况下,优选光圈单元配置在后侧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或者,优选光圈单元配置在前侧透镜组的紧后面。由此,在比光圈单元(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径小径化。
并且,这样,光圈单元配置在前侧透镜组与后侧透镜组之间。该情况下,由于开口光圈配置在前侧透镜组与后侧透镜组之间,所以,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光圈单元仅在比开口光圈位置更靠物体侧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接近开口光圈来配置。
如上所述,在光圈单元不具有透镜组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前侧透镜组与后侧透镜组之间的制造误差(倾斜/移动)的影响。与此相对,通过使光圈单元在开口光圈的物体侧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能够进一步减小开口光圈的开口径。
进而,优选正屈光力的组由1枚正透镜构成。由此,能够使透镜组轻量化。
另外,单焦距镜头系统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满足上述条件式(1)、(3)。
另外,单焦距镜头系统也可以构成为,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包含开口光圈的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在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而且,在该结构中,根据需要,可以具有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且,可以满足条件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开口光圈配置在比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
由此,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像侧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对焦透镜组紧前面的开口光圈。
由此,在比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组中能够使透镜径小径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比后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透镜都靠物体侧的开口光圈。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具有开口光圈和配置在开口光圈紧前面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
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开口光圈的开口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后侧透镜组中的配置在开口光圈紧前面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由1个单透镜构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对焦透镜组配置在光圈单元紧后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为负屈光力,对焦透镜组配置在光圈单元紧后面。
并且,通过将对焦透镜组配置在光圈单元的紧靠像侧,容易提高对焦透镜组的倍率,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焦灵敏度。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实现对焦单元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光圈单元配置在后侧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或者,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光圈单元配置在前侧透镜组紧后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9)。
0≦|f/rG2b|<7.0 (19)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rG2b是对焦透镜组的物体侧紧前面的透镜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当高于条件式(19)的上限值时,在对焦透镜组的物体侧紧前面的透镜面中,球差和慧差的产生量增加。由于针对这些像差的校正的影响涉及到对焦透镜组,所以,无法在对焦时确保稳定的成像性能。另外,对焦透镜组的物体侧紧前面的透镜面是比对焦透镜组更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并且是最接近对焦透镜组的透镜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0)。
0.5≦ΦfoLa≦0.92 (20)
其中,
Φfo是构成对焦透镜组的透镜的有效口径中的最大的有效口径,
ΦLa是单焦距镜头系统中位于最靠像侧的透镜中的最大有效口径。
当高于条件式(20)的下限值时,能够抑制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增大,能够减少构成对焦透镜组的透镜的枚数。其结果,能够使对焦透镜组轻量化。当低于条件式(20)的上限值时,能够抑制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过小,能够减小对焦透镜组的径。并且,能够减小对焦时的对焦透镜组的移动量。其结果,能够使对焦单元小型化,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并且能够减小镜框的径。
另外,在对焦透镜组由多个透镜构成的情况下,Φfo是各透镜面的有效口径中的最大的有效口径。并且,位于最靠像侧的透镜具有物体侧面和像侧面。由此,ΦLa是物体侧面的有效口径和像侧面的有效口径中的最大的有效口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1)。
0.023≦Dsfo/DLTL≦0.110 (21)
其中,
Dsfo是从开口光圈到对焦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DLTL是从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到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哪个距离都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使用位于开口光圈之前的透镜组的正屈光力使光束会聚。当高于条件式(21)的下限值时,能够充分得到使该光束会聚的效果。因此,能够抑制对焦透镜组的径增大。当低于条件式(21)的上限值时,容易实现对焦透镜组的小径化,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2)。
其中,
Dsfo是从开口光圈到对焦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距离,
是开口光圈的最大直径。
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使用位于开口光圈之前的透镜组的正屈光力使光束会聚。当高于条件式(22)的下限值时,能够充分得到使该光束会聚的效果。因此,能够减小对焦透镜组的径。当低于条件式(22)的上限值时,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系统中,优选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光学系统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
当进行对焦透镜组的小径化时,对焦透镜组的屈光力增大。因此,在对焦透镜组中,主要成为球差、轴上色差和像散的产生量增加的倾向。这里,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光学系统具有正屈光力。为了抑制对焦时的这些像差变动,优选在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光学系统中减小这些像差的产生量。
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光学系统由1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构成。此时,通过使负透镜的阿贝数比正透镜的阿贝数小,能够抑制产生色差和球差。而且,通过还使用一枚正透镜,能够容易地抑制产生像散。另外,为了进一步减小这些像差的产生,优选比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光学系统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具有光学系统、以及具有摄像面并且将通过光学系统形成在摄像面上的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光学系统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单焦距镜头系统。
能够实现机动性优良、并且能够进行高分辨率的拍摄的摄像装置。
更加优选上述各结构同时满足多个。
并且,关于各条件式,通过限定下限值、上限值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能够使其功能更加可靠,所以是优选的。
关于条件式(1),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0.08、进而为0.1。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0.3、进而为0.25。
关于条件式(2),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1.5、进而为-1.0。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0.1、进而为-0.12。
关于条件式(3),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0.1、进而为0.15。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0.5、进而为0.34。
关于条件式(5),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2.0。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4.5。
关于条件式(7),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0.35。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1.0。
关于条件式(9),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4.0、进而为-3.5。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1.7、进而为-1.8。
关于条件式(10),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6.0、进而为-3.5。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1.9、进而为-2.0。
关于条件式(14),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6、进而为11。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30、进而为27。
关于条件式(15),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1.3。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3.5。
关于条件式(16),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2.5。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6.5。
关于条件式(18),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0.5。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1.0。
关于条件式(19),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6.5,进而为4.0,进而为2.0。
关于条件式(20),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0.6。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0.88、进而为0.85。
关于条件式(21),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0.025、进而为0.04。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0.1、进而为0.090。
关于条件式(22),
更加优选下限值为0.3、进而为0.45。
更加优选上限值为0.75,进而为0.7。
另外,上述单焦距镜头系统和摄像装置也可以同时满足多个结构。这样在得到良好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和摄像装置的方面是优选的。并且,优选结构的组合是任意的。并且,关于各条件式,也可以仅限定进一步限定的条件式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不由该实施例限定。
下面,对单焦距镜头系统的实施例1~7进行说明。图1A、图1B、图2A、图2B、图3A、图3B、图4示出实施例1~7的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均为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在透镜剖视图中,第1透镜组用G1表示,第2透镜组用G2表示,开口光圈(明亮度光圈)用S表示,第3透镜组用G3表示,第4透镜组用G4表示,第5透镜组用G5表示,第6透镜组用G6表示,第7透镜组用G7表示,像面用I表示。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也可以在最终透镜组与像面I之间配置构成低通滤镜的平行平板、电子摄像元件的玻璃罩。另外,也可以对平行平板的表面实施限制红外光的波段限制涂层。并且,还可以对玻璃罩的表面实施波段限制用的多层膜。并且,也可以使该玻璃罩具有低通滤镜作用。并且,在像面I配置摄像元件。
在各实施例中,单焦距镜头系统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前侧透镜组GF和后侧透镜组GR构成。这里,后侧透镜组GR包含开口光圈S。但是,单焦距镜头系统也可以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前侧透镜组GF、光圈单元、后侧透镜组GR构成。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实施例1~3、5、7的镜头系统中,光圈单元仅由开口光圈S构成,在实施例4的镜头系统中,光圈单元由第3透镜组G3和开口光圈构成。
如图1A所示,实施例1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GF和负屈光力的后侧透镜组GR构成。后侧透镜组GR包含开口光圈。另外,r15是开口光圈,r23是假想面。
前侧透镜组GF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构成。后侧透镜组GR由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构成。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双凸正透镜L2、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双凸正透镜L5构成。这里,负弯月形透镜L4和双凸正透镜L5被接合。
并且,第1-1副透镜组由正弯月形透镜L1、双凸正透镜L2、负弯月形透镜L3构成。第1-2副透镜组由负弯月形透镜L4和双凸正透镜L5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双凸正透镜L6、双凹负透镜L7、双凹负透镜L8构成。这里,双凸正透镜L6和双凹负透镜L7被接合。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9和双凹负透镜L10构成。第3透镜组G3是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向像侧移动。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和双凸正透镜L12构成。这里,负弯月形透镜L11和双凸正透镜L12被接合。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正透镜L13、双凹负透镜L14、双凹负透镜L15构成。第5透镜组G5是抖动校正透镜组,在抖动校正时在与光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第6透镜组G6由双凸正透镜L16和双凸正透镜L17构成。
如图1B所示,实施例2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GF和负屈光力的后侧透镜组GR构成。后侧透镜组GR包含开口光圈。另外,r14是开口光圈,不存在假想面。
前侧透镜组GF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构成。后侧透镜组GR由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构成。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构成。这里,正弯月形透镜L2和负弯月形透镜L3被接合。并且,负弯月形透镜L4和正弯月形透镜L5被接合。
并且,第1-1副透镜组由正弯月形透镜L1、正弯月形透镜L2、负弯月形透镜L3构成。第1-2副透镜组由负弯月形透镜L4和正弯月形透镜L5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双凸正透镜L6、双凹负透镜L7、双凹负透镜L8构成。这里,双凸正透镜L6和双凹负透镜L7被接合。
第3透镜组G3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9和双凹负透镜L10构成。第3透镜组G3是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向像侧移动。
第4透镜组G4由双凸正透镜L11、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2、双凸正透镜L13构成。第4透镜组G4是抖动校正透镜组,在抖动校正时在与光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正透镜L14和双凹负透镜L15构成。
第6透镜组G6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6构成。
如图2A所示,实施例3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GF和负屈光力的后侧透镜组GR构成。后侧透镜组GR包含开口光圈。另外,r18是开口光圈,r9、r13、r17和r26是假想面。
前侧透镜组GF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构成。后侧透镜组GR由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构成。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双凸正透镜L2、双凹负透镜L3、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双凸正透镜L5构成。这里,双凸正透镜L2和双凹负透镜L3被接合。并且,负弯月形透镜L4和双凸正透镜L5被接合。
并且,第1-1副透镜组由正弯月形透镜L1、双凸正透镜L2、双凹负透镜L3构成。第1-2副透镜组由负弯月形透镜L4和双凸正透镜L5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双凸正透镜L6、双凹负透镜L7、双凸正透镜L8、双凹负透镜L9构成。这里,双凸正透镜L6和双凹负透镜L7被接合。并且,双凸正透镜L8和双凹负透镜L9被接合。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10和双凹负透镜L11构成。第3透镜组G3是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向像侧移动。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2和双凸正透镜L13构成。这里,负弯月形透镜L12和双凸正透镜L13被接合。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正透镜L14、双凹负透镜L15、双凸正透镜L16构成。第5透镜组G5是抖动校正透镜组,在抖动校正时在与光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第6透镜组G6由双凸正透镜L17、双凸正透镜L18、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9构成。这里,双凸正透镜L18和负弯月形透镜L19被接合。
如图2B所示,实施例4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GF和负屈光力的后侧透镜组GR构成。后侧透镜组GR包含开口光圈。另外,r16是开口光圈,r9、13和r24是假想面。
前侧透镜组GF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构成。后侧透镜组GR由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负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负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正屈光力的第7透镜组G7构成。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构成。这里,正弯月形透镜L2和负弯月形透镜L3被接合。并且,负弯月形透镜L4和正弯月形透镜L5被接合。
并且,第1-1副透镜组由正弯月形透镜L1、正弯月形透镜L2、负弯月形透镜L3构成。第1-2副透镜组由负弯月形透镜L4和正弯月形透镜L5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双凸正透镜L6和双凹负透镜L17构成。这里,双凸正透镜L6和双凹负透镜L7被接合。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8构成。双凸正透镜L8与开口光圈S一起形成光圈单元。
第4透镜组G4由双凸正透镜L9和双凹负透镜L10构成。第4透镜组G4是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向像侧移动。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2构成。这里,负弯月形透镜L12和正弯月形透镜L12被接合。
第6透镜组G6由双凸正透镜L13、双凹负透镜L14、双凸正透镜L15构成。第6透镜组G6是抖动校正透镜组,在抖动校正时在与光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第7透镜组G7由双凸正透镜L16、双凸正透镜L17、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8构成。这里,双凸正透镜L17和负弯月形透镜L18被接合。
如图3A所示,实施例5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GF和负屈光力的后侧透镜组GR构成。后侧透镜组GR包含开口光圈。另外,r13是开口光圈,不存在假想面。
前侧透镜组GF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构成。后侧透镜组GR由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负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构成。
第1透镜组G1由双凸正透镜L1、双凸正透镜L2、双凹负透镜L3、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构成。这里,负弯月形透镜L4和正弯月形透镜L5被接合。
并且,第1-1副透镜组由双凸正透镜L1、双凸正透镜L2、双凹负透镜L3构成。第1-2副透镜组由负弯月形透镜L4和正弯月形透镜L5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6和双凹负透镜L7构成。这里,正弯月形透镜L6和双凹负透镜L7被接合。
第3透镜组G3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8和双凸正透镜L9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0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1构成。第4透镜组G4是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向像侧移动。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2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3构成。这里,负弯月形透镜L12和正弯月形透镜L13被接合。
第6透镜组G6由双凸正透镜L14和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5构成。这里,双凸正透镜L14和负弯月形透镜L15被接合。
如图3B所示,实施例6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GF和负屈光力的后侧透镜组GR构成。后侧透镜组GR包含开口光圈。另外,r15是开口光圈,r23是假想面。
前侧透镜组GF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构成。后侧透镜组GR由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正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构成。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双凸正透镜L2、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双凸正透镜L5构成。这里,负弯月形透镜L4和双凸正透镜L5被接合。
并且,第1-1副透镜组由正弯月形透镜L1、双凸正透镜L2、负弯月形透镜L3构成。第1-2副透镜组由负弯月形透镜L4和双凸正透镜L5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双凸正透镜L6、双凹负透镜L7、双凹负透镜L8构成。这里,双凸正透镜L6和双凹负透镜L7被接合。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9和双凹负透镜L10构成。第3透镜组G3是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向像侧移动。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和双凸正透镜L12构成。这里,负弯月形透镜L11和双凸正透镜L12被接合。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正透镜L13、双凹负透镜L14、双凹负透镜L15构成。第5透镜组G5是抖动校正透镜组,在抖动校正时在与光轴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第6透镜组G6由双凸正透镜L16和双凸正透镜L17构成。
如图4所示,实施例7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GF和正屈光力的后侧透镜组GR构成。前侧透镜组GF包含开口光圈。
前侧透镜组GF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由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开口光圈S、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构成。后侧透镜组GR由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负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构成。
第1透镜组G1由双凸正透镜L1、双凸正透镜L2、双凹负透镜L3、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构成。这里,负弯月形透镜L4和正弯月形透镜L5被接合。
并且,第1-1副透镜组由双凸正透镜L1、双凸正透镜L2、双凹负透镜L3构成。第1-2副透镜组由负弯月形透镜L4和正弯月形透镜L5构成。
第2透镜组G2由双凸正透镜L6和双凹负透镜L17构成。这里,双凸正透镜L6和双凹负透镜L7被接合。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8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9、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10、双凹负透镜L11构成。这里,负弯月形透镜L9和正弯月形透镜L10被接合。第4透镜组G4是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向像侧移动。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正透镜L12构成。
下面示出上述各实施例的数值数据。记号除了上述以外,r是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是各透镜面间的间隔,nd是各透镜的d线的折射率,νd是各透镜的阿贝数。并且,f是整个系统的焦距,FNO.是F数,ω是半视场角,IH是像高,FB是后对焦,全长是从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到最靠像侧的透镜面的距离。另外,FB(后对焦)是对从透镜最终面到近轴像面的距离进行空气换算来表示的。并且,各数值的长度的单位为mm,角度的单位为°(度)。
并且,无限远表示无限远物体对焦时,近距离表示近距离物体对焦时。这里,近距离的栏中的数值是最近距离物体对焦状态下的值。最近距离物体对焦状态下的具体的物像间距离在实施例1、2、3、4、5、7中为1.4m,在实施例6中为2m。
数值实施例1
单位 mm
面数据
各种数据
数值实施例2
单位 mm
面数据
各种数据
数值实施例3
单位 mm
面数据
各种数据
数值实施例4
单位 mm
面数据
各种数据
数值实施例5
单位 mm
面数据
各种数据
数值实施例6
单位 mm
面数据
各种数据
数值实施例7
单位 mm
面数据
各种数据
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图5F、图5G、图5H~图11A、图11B、图11C、图11D、图11E、图11F、图11G、图11H分别示出以上的实施例1~7的像差图。在各图中,“FIY”表示最大像高。
在这些像差图中,图5A、图6A、图7A、图8A、图9A、图10A、图11A表示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球差(SA),图5B、图6B、图7B、图8B、图9B、图10B、图11B表示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像散(AS),图5C、图6C、图7C、图8C、图9C、图10C、图11C表示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畸变(DT),图5D、图6D、图7D、图8D、图9D、图10D、图11D表示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倍率色差(CC)。
并且,图5E、图6E、图7E、图8E、图9E、图10E、图11E表示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球差(SA),图5F、图6F、图7F、图8F、图9F、图10F、图11F表示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像散(AS),图5G、图6G、图7G、图8G、图9G、图10G、图11G表示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畸变(DT),图5H、图6H、图7H、图8H、图9H、图10H、图11H表示近距离物体对焦时的倍率色差(CC)。
接着,揭示各实施例中的条件式(1)~(22)的值。另外,连字符(-)表示不存在相应结构或不满足条件式。
图12是作为电子摄像装置的微单照相机的剖视图。在图12中,在微单照相机1的镜筒内配置摄影镜头系统2。安装部3能够相对于微单照相机1的机身拆装摄影镜头系统2。作为安装部3,使用螺旋型安装或卡口型安装等。在该例子中使用卡口型安装。并且,在微单照相机1的机身上配置有摄像元件面4和背面监视器5。另外,作为摄像元件,使用小型的CCD或CMOS等。
而且,作为微单照相机1的摄影镜头系统2,例如使用上述实施例1~7所示的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
图13、图14示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概念图。图13是示出作为摄像装置的数字照相机40的外观的前方立体图,图14是其后方立体图。该数字照相机40的摄影光学系统41使用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
该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40包括位于摄影用光路42上的摄影光学系统41、快门按钮45、液晶显示监视器47等,当按压配置在数字照相机40的上部的快门按钮45时,与其联动地,通过摄影光学系统41例如实施例1的单焦距镜头系统进行拍摄。通过摄影光学系统41形成的物体像形成在设于成像面附近的摄像元件(光电转换面)上。通过处理单元,由该摄像元件接收的物体像作为电子图像显示在设于照相机背面的液晶显示监视器47中。并且,所拍摄的电子图像可以记录在存储单元中。
图15是示出数字照相机40的主要部的内部电路的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述处理单元例如由CDS/ADC部24、暂时存储器17、图像处理部18等构成,存储单元由存储介质部19等构成。
如图15所示,数字照相机40具有操作部12、与该操作部12连接的控制部13、经由总线14和15而与该控制部13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的摄像驱动电路16以及暂时存储器17、图像处理部18、存储介质部19、显示部20和设定信息存储器部21。
上述暂时存储器17、图像处理部18、存储介质部19、显示部20和设定信息存储器部21能够经由总线22相互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并且,在摄像驱动电路16上连接有CCD49和CDS/ADC部24。
操作部12具有各种输入按钮和开关,将经由这些输入按钮和开关从外部(照相机使用者)输入的事件信息通知给控制部13。控制部13例如是由CPU等构成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内置有未图示的程序存储器,根据程序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对数字照相机40整体进行控制。
CCD49是如下的摄像元件:通过摄像驱动电路16进行驱动控制,将经由摄影光学系统41形成的物体像的每个像素的光量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到CDS/ADC部24。
CDS/ADC部24是如下的电路:对从CCD49输入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并且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将仅进行该放大和数字转换后的影像原始数据(拜耳数据、以下称为RAW数据。)输出到暂时存储器17。
暂时存储器17例如是由SDRAM等构成的缓存,是暂时存储从CDS/ADC部24输出的RAW数据的存储装置。图像处理部18是如下的电路:读出暂时存储器17中存储的RAW数据或存储介质部19中存储的RAW数据,根据由控制部13指定的画质参数,以电气方式进行包含畸变校正在内的各种图像处理。
存储介质部19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装配例如由闪存等构成的卡型或棒型记录介质,在这些闪存中记录并保持从暂时存储器17转送的RAW数据和由图像处理部18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显示部20由液晶显示监视器47等构成,显示所拍摄的RAW数据、图像数据和操作菜单等。在设定信息存储器部21中具有预先存储有各种画质参数的ROM部、以及存储通过操作部12的输入操作而从ROM部中读出的画质参数的RAM部。
这样构成的数字照相机40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作为摄影光学系统41,能够实现光学系统整体的重量的轻量化并提高对焦速度,所以,机动性优良,并且能够进行高分辨率的拍摄。另外,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实时回位镜的类型的摄像装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中,能够实现光学系统的全长的缩短和对焦透镜组的轻量化,所以,能够实现光学系统整体的重量的轻量化。并且,通过对焦透镜组的轻量化,能够实现对焦单元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由此,容易实现对焦速度的高速化。因此,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适用于机动性优良、并且良好地校正了像差的单焦距镜头系统。本发明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在望远镜头/超望远镜头中特别有用。并且,本发明的摄像装置适用于机动性优良、并且能够进行高分辨率的拍摄的摄像装置。

Claims (99)

1.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所述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位置,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
所述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比所述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位置,并且至少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0.06<|ffo/f|<0.4 (1)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2.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所述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位置,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
所述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所述对焦透镜组的像侧,
所述像侧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0.06<|ffo/f|<0.4 (1)
0.07<fR2/f<0.7 (3)
其中,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R2是所述像侧透镜组的焦距。
3.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前侧透镜组和包含开口光圈的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所述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位置,并且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以及包含正透镜和负透镜的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
所述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比所述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位置,并且至少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2.0<fG2/f<-0.08 (2)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G2是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配置在所述开口光圈紧前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像侧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0.07<fR2/f<0.7 (3)
其中,
fR2是所述像侧透镜组的焦距,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所述对焦透镜组的像侧紧后面。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具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的正透镜,
80<νdFp<98 (4)
其中,
νdFp是所述前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正透镜的阿贝数。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1.5<fG2/ffo<6.0 (5)
其中,
fG2是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0.06<|ffo/f|<0.4 (1)
其中,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0.31<|fG1/fG2|<3.0 (7)
其中,
fG1是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fG2是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包含正透镜和负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2.0<fG2/f<-0.08 (2)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G2是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所述开口光圈的像侧紧后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分别都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从所述第1透镜组到所述对焦透镜组紧前面的合成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4.5<fFA/ffo<-1.5 (9)
其中,
fFA是所述合成透镜组整体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1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8.0<fFF/ffo<-1.8 (10)
其中,
fFF是所述前侧透镜组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物体侧的第1-1副透镜组和像侧的第1-2副透镜组,
所述第1-1副透镜组与所述第1-2副透镜组的光轴上空气间隔在所述第1透镜组中最长,
所述第1-1副透镜组和所述第1-2副透镜组分别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第1-1副透镜组和所述第1-2副透镜组分别都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0.35<DG1/fG1<1.3 (11)
其中,
DG1是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到最靠像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fG1是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物体侧的第1-1副透镜组和像侧的第1-2副透镜组,
所述第1-1副透镜组与所述第1-2副透镜组的光轴上空气间隔在所述第1透镜组中最长,
所述第1-1副透镜组和所述第1-2副透镜组分别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第1-1副透镜组和所述第1-2副透镜组分别都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0.1<DG112/fG1<0.6 (12)
其中,
DG112是所述第1-1副透镜组与所述第1-2副透镜组之间的光轴上距离,
fG1是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21.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在所述后侧透镜组中仅配置1个所述对焦透镜组。
22.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前面的第2规定透镜组,
所述第2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23.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具有多个透镜和规定透镜,
所述多个透镜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相同的屈光力,
所述规定透镜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2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2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仅所述对焦透镜组是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组。
2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仅所述对焦透镜组和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是能够移动的透镜组。
2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是所述前侧透镜组中的配置在最靠像侧的透镜组。
2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具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3)的负透镜,
37<νG2nMAX<60 (13)
其中,
νG2nMAX是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大的阿贝数。
2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所述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位置,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4),
1<νG2nMAXG2pMIN<40 (14)
其中,
νG2nMAX是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大的阿贝数,
νG2pMIN是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正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小的阿贝数。
3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由2枚以下的透镜构成。
31.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由1个正透镜和1个负透镜这2个透镜构成。
32.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负屈光力的所述对焦透镜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负屈光力的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正屈光力的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
33.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
0.8<|MGISback×(MGIS-1)|<5.0 (15)
其中,
MGIS是任意对焦状态下的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的横倍率,
MGISback是所述任意对焦状态下的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与像面之间的光学系统整体的横倍率。
3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6),
1.5<|(MGfoback)2×{(MGfo)2-1}|<8.0 (16)
其中,
MGfo是任意对焦状态下的所述对焦透镜组的横倍率,
MGfoback是所述任意对焦状态下的所述对焦透镜组与像面之间的光学系统整体的横倍率。
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由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构成。
3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开口光圈配置在比所述后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透镜都靠物体侧的位置。
3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所述开口光圈紧前面的正透镜组。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中的配置在所述开口光圈紧前面的所述正透镜组是单透镜。
3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7),
0<MGG2 (17)
其中,
MGG2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第2透镜组的横倍率。
4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
0.4<DG1img/f<1.3 (18)
其中,
DG1img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透镜面到像面的沿着光轴上的距离,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41.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9),
0≦|f/rG2b|<7.0 (19)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rG2b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物体侧紧前面的透镜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42.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0),
0.5≦ΦfoLa≦0.92 (20)
其中,
Φfo是构成所述对焦透镜组的透镜的有效口径中的最大的有效口径,
ΦLa是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中最靠像侧的透镜的最大有效口径。
43.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1),
0.023≦Dsfo/DLTL≦0.110 (21)
其中,
Dsfo是从所述开口光圈到所述对焦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DLTL是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到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Dsfo和DLTL均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距离。
4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2),
其中,
Dsfo是从所述开口光圈到所述对焦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距离,
是所述开口光圈的最大直径。
4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比所述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光学系统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
46.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
光学系统;以及
摄像元件,其具有摄像面,并且将通过所述光学系统形成在所述摄像面上的像转换为电信号,
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是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
47.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
所述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所述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7),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0.4<DG1img/f<1.3 (18)
0.31<|fG1/fG2|<3.0 (7)
其中,
DG1img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透镜面到像面的沿着光轴上的距离,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G1是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fG2是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48.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
所述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所述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1),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0.4<DG1img/f<1.3 (18)
0.06<|ffo/f|<0.4 (1)
其中,
DG1img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透镜面到像面的沿着光轴上的距离,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49.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
所述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所述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5),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0.4<DG1img/f<1.3 (18)
1.5<fG2/ffo<6.0 (5)
其中,
DG1img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物体侧透镜面到像面的沿着光轴上的距离,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G2是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50.根据权利要求47~4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配置在所述开口光圈紧前面。
51.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包含开口光圈,并且具有第1规定透镜组,
所述第1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对焦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并且在所述对焦时不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所述开口光圈配置在比所述后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透镜都靠物体侧的位置,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52.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第1透镜组、所述第2透镜组和所述后侧透镜组分别都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0.31<|fG1/fG2|<3.0 (7)
其中,
fG1是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fG2是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53.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第1透镜组、所述第2透镜组和所述后侧透镜组分别都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0.06<|ffo/f|<0.4 (1)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54.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第1透镜组、所述第2透镜组和所述后侧透镜组分别都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开口光圈配置在比所述对焦透镜组更靠物体侧的位置,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4),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1<νG2nMAXG2pMIN<40 (14)
其中,
νG2nMAX是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大的阿贝数,
νG2pMIN是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正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小的阿贝数。
55.一种单焦距镜头系统,其沿着光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前侧透镜组和后侧透镜组,其中,
在所述光轴上不包含其他透镜组,
所述前侧透镜组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和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对焦透镜组,
所述对焦透镜组在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前侧透镜组不包含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后侧透镜组不包含在所述对焦时以外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
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分别都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所述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抖动校正透镜组和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后面的第3规定透镜组,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在与光轴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以减轻由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抖动而引起的像的抖动,
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0.06<|ffo/f|<0.4 (1)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56.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57.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58.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开口光圈配置在比所述第2透镜组更靠像侧的位置。
59.根据权利要求47、48、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1.5<fG2/ffo<6.0 (5)
其中,
fG2是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60.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2、5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0.06<|ffo/f|<0.4 (1)
其中,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61.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具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的正透镜,
80<νdFp<98 (4)
其中,
νdFp是所述前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正透镜的阿贝数。
62.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
所述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比所述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位置。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像侧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0.07<fR2/f<0.7 (3)
其中,
fR2是所述像侧透镜组的焦距,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6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像侧透镜组配置在所述对焦透镜组的像侧紧后面。
65.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像侧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66.根据权利要求48、49、51、53~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0.31<|fG1/fG2|<3.0 (7)
其中,
fG1是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fG2是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67.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分别都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68.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从所述第1透镜组到所述对焦透镜组紧前面的合成透镜组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4.5<fFA/ffo<-1.5 (9)
其中,
fFA是所述合成透镜组整体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69.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8.0<fFF/ffo<-1.8 (10)
其中,
fFF是所述前侧透镜组的焦距,
ffo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焦距。
70.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物体侧的第1-1副透镜组和像侧的第1-2副透镜组,
所述第1-1副透镜组与所述第1-2副透镜组的光轴上空气间隔在所述第1透镜组中最长,
所述第1-1副透镜组和所述第1-2副透镜组分别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第1-1副透镜组和所述第1-2副透镜组分别都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0.35<DG1/fG1<1.3 (11)
其中,
DG1是从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到最靠像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fG1是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71.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物体侧的第1-1副透镜组和像侧的第1-2副透镜组,
所述第1-1副透镜组与所述第1-2副透镜组的光轴上空气间隔在所述第1透镜组中最长,
所述第1-1副透镜组和所述第1-2副透镜组分别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第1-1副透镜组和所述第1-2副透镜组分别都具有正透镜和负透镜,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0.1<DG112/fG1<0.6 (12)
其中,
DG112是所述第1-1副透镜组与所述第1-2副透镜组之间的光轴上距离,
fG1是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72.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2.0<fG2/f<-0.08 (2)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fG2是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
73.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在所述后侧透镜组中仅配置1个所述对焦透镜组。
74.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比所述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正屈光力的像侧透镜组。
75.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所述对焦透镜组紧前面的开口光圈。
76.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配置在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紧前面的第2规定透镜组,
所述第2规定透镜组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77.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具有多个透镜和规定透镜,
所述多个透镜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相同的屈光力,
所述规定透镜具有符号与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不同的屈光力。
78.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
79.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仅所述对焦透镜组是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透镜组。
80.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仅所述对焦透镜组和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是能够移动的透镜组。
81.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是所述前侧透镜组中的配置在最靠像侧的透镜组。
82.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具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3)的负透镜,
37<νG2nMAX<60 (13)
其中,
νG2nMAX是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大的阿贝数。
83.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配置在比所述开口光圈更靠像侧的位置,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4),
1<νG2nMAXG2pMIN<40 (14)
其中,
νG2nMAX是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负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大的阿贝数,
νG2pMIN是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正透镜的阿贝数中的最小的阿贝数。
84.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由2枚以下的透镜构成。
85.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由1个正透镜和1个负透镜这2个透镜构成。
86.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负屈光力的所述对焦透镜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负屈光力的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正屈光力的所述第3规定透镜组。
87.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
0.8<|MGISback×(MGIS-1)|<5.0 (15)
其中,
MGIS是任意对焦状态下的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的横倍率,
MGISback是所述任意对焦状态下的所述抖动校正透镜组与像面之间的光学系统整体的横倍率。
88.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对焦透镜组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6),
1.5<|(MGfoback)2×{(MGfo)2-1}|<8.0 (16)
其中,
MGfo是任意对焦状态下的所述对焦透镜组的横倍率,
MGfoback是所述任意对焦状态下的所述对焦透镜组与像面之间的光学系统整体的横倍率。
89.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前侧透镜组由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构成。
90.根据权利要求47~49、5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开口光圈配置在比所述后侧透镜组中的任意一个透镜都靠物体侧。
91.根据权利要求47~49、5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具有所述开口光圈和配置在所述开口光圈紧前面的正屈光力的透镜组。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所述后侧透镜组中的配置在所述开口光圈紧前面的所述正屈光力的透镜组由1个单透镜构成。
93.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7),
0<MGG2 (17)
其中,
MGG2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第2透镜组的横倍率。
94.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9),
0≦|f/rG2b|<7.0 (19)
其中,
f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焦距,
rG2b是所述对焦透镜组的物体侧紧前面的透镜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95.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0),
0.5≦ΦfoLa≦0.92 (20)
其中,
Φfo是构成所述对焦透镜组的透镜的有效口径中的最大的有效口径,
ΦLa是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中最靠像侧的透镜的最大有效口径。
96.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1),
0.023≦Dsfo/DLTL≦0.110 (21)
其中,
Dsfo是从所述开口光圈到所述对焦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DLTL是从所述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到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Dsfo和DLTL均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距离。
97.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2),
其中,
Dsfo是从所述开口光圈到所述对焦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的光轴上的距离,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距离,
是所述开口光圈的最大直径。
98.根据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其中,
比所述对焦透镜组更靠像侧的光学系统至少具有2枚正透镜和1枚负透镜。
99.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
光学系统;以及
摄像元件,其具有摄像面,并且将通过所述光学系统形成在所述摄像面上的像转换为电信号,
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是权利要求47~49、51~5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焦距镜头系统。
CN201410563849.XA 2013-10-22 2014-10-21 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Active CN1045702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9665 2013-10-22
JP2013219664 2013-10-22
JP2013-219664 2013-10-22
JP2013-219665 2013-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299A CN104570299A (zh) 2015-04-29
CN104570299B true CN104570299B (zh) 2017-05-24

Family

ID=52825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63849.XA Active CN104570299B (zh) 2013-10-22 2014-10-21 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95520B2 (zh)
JP (1) JP2015108811A (zh)
CN (1) CN1045702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0450B2 (ja) * 2013-11-08 2018-12-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結像レンズ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KR20180104056A (ko) 2016-01-22 2018-09-19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와이드 필드 개인 디스플레이
US10976551B2 (en) 2017-08-30 2021-04-13 Corning Incorporated Wide field personal display device
WO2021039814A1 (ja) * 2019-08-30 2021-03-04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WO2021039815A1 (ja) * 2019-08-30 2021-03-04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7964A (ja) * 1991-12-06 1993-06-25 Canon Inc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の望遠レンズ
US5323270A (en) * 1991-01-23 1994-06-21 Nikon Corporation Internal focusing telephoto lens
CN102789043A (zh) * 2011-05-20 2012-11-21 索尼株式会社 内对焦式镜头
JP2013161076A (ja) * 2012-02-03 2013-08-19 Sigma Corp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望遠レン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2964B2 (ja) * 1995-05-10 2003-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光学系
JP3869895B2 (ja) * 1996-12-27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光学系
JP3745104B2 (ja) 1997-12-01 2006-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の光学系
JP4898307B2 (ja) 2006-06-05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4898408B2 (ja) 2006-12-07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224894B2 (ja) * 2008-05-01 2013-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TW201209471A (en) * 2010-08-30 2012-03-01 Young Optics Inc Lens module
JP5602577B2 (ja) * 2010-10-18 2014-10-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光学機器
JP5885518B2 (ja) * 2012-01-30 201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885525B2 (ja) * 2012-02-09 201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テレサイドコンバーター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3270A (en) * 1991-01-23 1994-06-21 Nikon Corporation Internal focusing telephoto lens
JPH05157964A (ja) * 1991-12-06 1993-06-25 Canon Inc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の望遠レンズ
CN102789043A (zh) * 2011-05-20 2012-11-21 索尼株式会社 内对焦式镜头
JP2013161076A (ja) * 2012-02-03 2013-08-19 Sigma Corp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望遠レン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09669A1 (en) 2015-04-23
JP2015108811A (ja) 2015-06-11
US9395520B2 (en) 2016-07-19
CN104570299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0458B (zh) 成像镜头系统和具有该成像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CN104570300B (zh) 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US8049969B2 (en) Zoom lens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609203B (zh) 变焦镜头和使用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CN102313973B (zh) 具有光路反射型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CN101435911B (zh) 电子摄像装置
CN104570299B (zh) 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CN101178473B (zh) 变焦透镜、照相装置及携带情报终端装置
CN105765435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4142564B (zh)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5143950B (zh) 变焦镜头以及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CN206440879U (zh) 摄像镜头
CN107272169A (zh) 变焦光学系统和具备该变焦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
CN105527700B (zh) 望远镜头以及具有该望远镜头的摄像装置
CN105765436B (zh) 变焦镜头及光学设备
CN107407793A (zh) 变焦镜头和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CN107533212A (zh) 变焦镜头和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CN107076972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5408795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CN107544129A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9983387A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摄像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06199933A (zh) 变焦镜头和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JP2015102810A (ja) 結像レンズ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4656234B (zh) 单焦距镜头系统和具有该单焦距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CN109964161A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摄像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