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7122A - 汽车冷凝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冷凝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67122A CN104567122A CN201410786272.9A CN201410786272A CN104567122A CN 104567122 A CN104567122 A CN 104567122A CN 201410786272 A CN201410786272 A CN 201410786272A CN 104567122 A CN104567122 A CN 1045671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bracket
- header
- heat
- condenser
- harmonic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9—Improving heat transf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凝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冷凝器芯体、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口琴管和散热带、左安装支架和右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位于冷凝器中部的铁支架、贴合在散热带上的边板,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上端设有集流管管堵,左集流管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和进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用螺栓锁紧有第一固定管夹,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管口分别连接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进液管上还设有高压加注阀。本发明的汽车冷凝器结构紧凑,拥有大的传热面积,提高对流换热系数,换热得到强化,并增加了空气侧换热面积,各个部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减少了塑料、胶条活动密封连接而引起的热胀冷缩变形,使汽车冷凝器产品的密封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冷凝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冷凝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汽车冷凝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冷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散热设备有利于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的发挥。冷凝器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制冷空调系统中,冷凝器作为主要的传热设备之一,可以说冷凝器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冷却系统的效率以及直接影响到装置的总体工作性能,因此,冷凝器传热过程的强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以往汽车冷凝器是由管带式冷凝器演变而成,也是由扁管和波浪形散热带组成,散热带上同样开有百叶窗式条缝,但扁管不是弯成盘带式,而是每根截断的,每端各有一根集流管,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冷凝器结构不可靠、传热性能不理想,并且存在效率低、安装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结构可靠耐久、传热性能好的汽车冷凝器,并能保证汽车散热器安装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制备汽车冷凝器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汽车冷凝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芯体左侧和右侧的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位于冷凝器芯体中部的口琴管和散热带、位于冷凝器芯体左侧和右侧的左安装支架和右安装支架、位于冷凝器芯体上端和下端的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位于冷凝器中部的铁支架、贴合在所述散热带上的边板,所述口琴管和散热带平行排布,贴合对齐,并焊接在一起,所述边板与散热带依次紧密排列并焊接在一起,所述散热带由铝箔轧制而成;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隔离槽上插接有隔离片,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上端设有集流管管堵,所述集流管管堵的端面与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端面平齐并焊接在一起。
所述左集流管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插入所述左集流管并与左集流管焊接在一起;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用螺栓锁紧有第一固定管夹,所述进液管上用螺栓锁紧有第二固定管夹;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管口分别连接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套入所述进液管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出液接头套入所述出液管并焊接在一起。
所述进液管上还设有高压加注阀,所述高压加注阀插入进液管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口琴管插入右集流管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口琴管插入左集流管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上安装支架包括与所述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的第一上安装支架、以及与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架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的第二上安装支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安装支架包括第一下安装支架和第二下安装支架,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与所述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所述第二下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和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铁支架贴合在所述口琴管与散热带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安装支架贴合在所述口琴管与散热带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制备汽车冷凝器的方法是:
具体方法如下:
一、准备冷凝器芯体、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口琴管和散热带,其中散热带由铝箔轧制而成,将所述口琴管和散热带平行排布,贴合对齐,并将边板贴合在散热带上,然后将口琴管和散热带焊接在一起;
二、将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分别安装在所述冷凝器芯体的左侧和右侧,让口琴管插入右集流管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口琴管插入左集流管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
三、在冷凝器芯体左侧和右侧分别安装左安装支架和右安装支架,并在冷凝器芯体上端和下端分别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在冷凝器芯体中部安装铁支架;
四、在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隔离槽上插接隔离片,并在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上端设置集流管管堵,保证集流管管堵的端面与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端面平齐,并将它们焊接在一起;
五、在所述左集流管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出液管和进液管,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采用螺栓锁紧第一固定管夹,在所述进液管上用螺栓锁紧第二固定管夹;
六、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管口分别连接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其中,所述进液接头套入所述进液管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出液接头套入所述出液管并焊接在一起;
七、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高压加注阀,所述高压加注阀插入进液管并焊接在一起;
八、检漏:对装配完成后的汽车冷凝器采用抽空机组、氦质谱检漏仪以及充氦回收系统进行检漏,最高充氦压力为3.5MPa,检漏节拍1分钟/件,氦气回收率≥95%。
在步骤三中,所述上安装支架包括第一上安装支架和第二上安装支架,将第一上安装支架与所述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将第二上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架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所述下安装支架包括第一下安装支架和第二下安装支架,将第一下安装支架与所述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将第二下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和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将铁支架贴合在所述口琴管与散热带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将左安装支架贴合在所述口琴管与散热带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汽车冷凝器采用冷凝器芯体、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口琴管和散热带,口琴管和散热带平行排布,贴合对齐,并焊接在一起,口琴管插入右集流管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口琴管插入左集流管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整个汽车冷凝器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拥有大的传热面积,提高对流换热系数,换热得到强化,并增加了空气侧换热面积;边板与散热带依次紧密排列并焊接在一起,集流管管堵的端面与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端面平齐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左集流管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插入所述左集流管并与左集流管焊接在一起,它们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减少了塑料、胶条活动密封连接而引起的热胀冷缩变形,使汽车冷凝器产品的密封性能稳定。本发明的冷凝器芯体左侧和右侧安装有左安装支架和右安装支架,在冷凝器芯体上端和下端设有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在冷凝器中部设置铁支架,并与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安装稳定性强,不易受外界条件影响,保证了汽车冷凝器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冷凝器的实施例,一般的汽车冷凝器又分两种,一种是集流管不分段,制冷剂流动方向一致,取名为单元平行流式冷凝器;另一种取名为多元平行流式冷凝器,它的集流管是分段的,中间有隔离片隔开,起到分流和汇流的作用,每段管子数不相等,进入冷凝器时制冷剂呈气态,比容最大,管子数也最多,随着制冷剂逐渐缩成液体,其比容逐渐减小,所占容积逐渐减小,管子数也相应减小。这种变通程的结构设计使冷凝器的有效容积得到最合理利用,使制冷剂的流动和换热情况更趋合理,在同样的迎风面积下,平流结构比蛇形管带式的换热能力提高(10~30)%;空气侧阻力基本保持不变,甚至更小(因为厚度减小);制冷剂侧流动阻力减到仅是蛇形管带式的(20~30)% ,本发明的汽车冷凝器包括冷凝器芯体10、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芯体10左侧和右侧的左集流管20和右集流管30、位于冷凝器芯体中部的口琴管40和散热带50、位于冷凝器芯体10左侧和右侧的左安装支架60和右安装支架70、位于冷凝器芯体10上端和下端的上安装支架80和下安装支架90、位于冷凝器中部10的铁支架11、贴合在所述散热带50上的边板12,所述口琴管40和散热带50平行排布,贴合对齐,并焊接在一起,所述边板12与散热带50依次紧密排列并焊接在一起,所述散热带50由铝箔轧制而成;所述左集流管20和右集流管30的隔离槽上插接有隔离片31,所述左集流管20和右集流管30上端设有集流管管堵32,所述集流管管堵32的端面与所述左集流管20和右集流管30的端面平齐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左集流管20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21和进液管22,所述进液管22和出液管21分别插入所述左集流管20并与左集流管20焊接在一起;所述进液管22和出液管21之间用螺栓锁紧有第一固定管夹23,所述进液管22上用螺栓锁紧有第二固定管夹24;所述进液管22和出液管21的管口分别连接有进液接头25和出液接头26,所述进液接头25套入所述进液管22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出液接头26套入所述出液管21并焊接在一起;所述进液管22上还设有高压加注阀27,所述高压加注阀27插入进液管22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汽车冷凝器的口琴管40插入右集流管30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口琴管40插入左集流管20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支架80包括与所述边板12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的第一上安装支架81、以及与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架81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的第二上安装支架82。进一步的,所述下安装支架90包括第一下安装支架91和第二下安装支架92,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91与所述边板12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所述第二下安装支架92与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91和边板12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铁支架11贴合在所述口琴管40与散热带50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所述左安装支架60贴合在所述口琴管40与散热带50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下面对于本发明制备汽车冷凝器的方法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备上述汽车冷凝器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冷凝器芯体10、左集流管20、右集流管30、口琴管40和散热带50,其中散热带50由铝箔轧制而成,将所述口琴管40和散热带50平行排布,贴合对齐,并将边板12贴合在散热带上,然后将口琴管40和散热带50焊接在一起;
二、将左集流管20、右集流管30分别安装在所述冷凝器芯体10的左侧和右侧,让口琴管40插入右集流管30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口琴管40插入左集流管20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
三、在冷凝器芯体10左侧和右侧分别安装左安装支架60和右安装支架70,并在冷凝器芯体10上端和下端分别上安装支架80和下安装支架90,在冷凝器芯体10中部安装铁支架11;
四、在所述左集流管20和右集流管30的隔离槽上插接隔离片31,并在所述左集流管20和右集流管30上端设置集流管管堵32,保证集流管管堵32的端面与所述左集流管20和右集流管30的端面平齐,并将它们焊接在一起;
五、在所述左集流管20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出液管21和进液管22,在所述进液管22和出液管21之间采用螺栓锁紧第一固定管夹23,在所述进液管22上用螺栓锁紧第二固定管夹24;
六、在所述进液管22和出液管21的管口分别连接进液接头25和出液接头26,其中,所述进液接头25套入所述进液管22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出液接头26套入所述出液管21并焊接在一起;
七、在所述进液管22上设置高压加注阀27,所述高压加注阀27插入进液管22并焊接在一起;
八、检漏:对装配完成后的汽车冷凝器采用抽空机组、氦质谱检漏仪以及充氦回收系统进行检漏,最高充氦压力为3.5MPa,检漏节拍1分钟/件,氦气回收率≥95%。
在本发明中,在将各个部件进行焊接时,第一步将需要焊接段进行清洗,清洗焊接表面的油污、油质,清洗采用去离子水设备,导电率:≤0.17 μs/cm,清洗段炉温为:55~60℃,清洗液浓度:3%~5%,这样除油、除污更彻底;第二步进行均匀的喷洒钎剂溶液,焊接表面钎焊剂调配浓度要求为8%,喷集流管钎焊剂调配浓度要求为15%,第三步进烘干段烘干,烘干温度范围要求220~250℃;第四步进入钎焊段钎焊,温度要求第一区:590℃,第二区:595℃,第三区:595℃,第四区:600℃,第五区:610℃,第六区:611℃,第八区:605℃,保证钎焊温度在590-605℃范围;氮气流量要求第一区:20m3/h,第二区:30m3/h,第三区:30m3/h,第四区:20m3/h,使炉内含氧量控制在70ppm以下。
其中,在步骤三中,所述上安装支架80包括第一上安装支架81和第二上安装支架82,将第一上安装支架81与所述边板12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将第二上安装支架82与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架81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所述下安装支架90包括第一下安装支架91和第二下安装支架92,将第一下安装支架91与所述边板12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将第二下安装支架92与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91和边板12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将铁支架11贴合在所述口琴管40与散热带50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另外,在步骤三中,将左安装支架20贴合在所述口琴管40与散热带50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汽车冷凝器采用冷凝器芯体10、左集流管20、右集流管30、口琴管40和散热带50,口琴管40和散热带50平行排布,贴合对齐,并焊接在一起,口琴管40插入右集流管30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口琴管40插入左集流管20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整个汽车冷凝器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拥有大的传热面积,提高对流换热系数,换热得到强化,并增加了空气侧换热面积;边板12与散热带50依次紧密排列并焊接在一起,集流管管堵32的端面与所述左集流管20和右集流管30的端面平齐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左集流管20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21和进液管22,所述进液管22和出液管21分别插入所述左集流管20并与左集流管20焊接在一起,它们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减少了塑料、胶条活动密封连接而引起的热胀冷缩变形,使汽车冷凝器产品的密封性能稳定。本发明的冷凝器芯体10左侧和右侧安装有左安装支架60和右安装支架70,在冷凝器芯体10上端和下端设有上安装支架80和下安装支架90,在冷凝器中部10设置铁支架11,并与边板12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安装稳定性强,不易受外界条件影响,保证了汽车冷凝器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汽车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芯体、分别位于所述冷凝器芯体左侧和右侧的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位于冷凝器芯体中部的口琴管和散热带、位于冷凝器芯体左侧和右侧的左安装支架和右安装支架、位于冷凝器芯体上端和下端的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位于冷凝器中部的铁支架、贴合在所述散热带上的边板,所述口琴管和散热带平行排布,贴合对齐,并焊接在一起,所述边板与散热带依次紧密排列并焊接在一起,所述散热带由铝箔轧制而成;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隔离槽上插接有隔离片,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上端设有集流管管堵,所述集流管管堵的端面与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端面平齐并焊接在一起;
所述左集流管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插入所述左集流管并与左集流管焊接在一起;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用螺栓锁紧有第一固定管夹,所述进液管上用螺栓锁紧有第二固定管夹;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管口分别连接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套入所述进液管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出液接头套入所述出液管并焊接在一起;
所述进液管上还设有高压加注阀,所述高压加注阀插入进液管并焊接在一起;
所述口琴管插入右集流管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口琴管插入左集流管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支架包括与所述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的第一上安装支架、以及与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架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的第二上安装支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支架包括第一下安装支架和第二下安装支架,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与所述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所述第二下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和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支架贴合在所述口琴管与散热带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支架贴合在所述口琴管与散热带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准备冷凝器芯体、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口琴管和散热带,其中散热带由铝箔轧制而成,将所述口琴管和散热带平行排布,贴合对齐,并将边板贴合在散热带上,然后将口琴管和散热带焊接在一起;
二、将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分别安装在所述冷凝器芯体的左侧和右侧,让口琴管插入右集流管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口琴管插入左集流管管孔深8mm,并焊接在一起;
三、在冷凝器芯体左侧和右侧分别安装左安装支架和右安装支架,并在冷凝器芯体上端和下端分别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在冷凝器芯体中部安装铁支架;
四、在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隔离槽上插接隔离片,并在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上端设置集流管管堵,保证集流管管堵的端面与所述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的端面平齐,并将它们焊接在一起;
五、在所述左集流管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出液管和进液管,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采用螺栓锁紧第一固定管夹,在所述进液管上用螺栓锁紧第二固定管夹;
六、在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管口分别连接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其中,所述进液接头套入所述进液管并焊接在一起,所述出液接头套入所述出液管并焊接在一起;
七、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高压加注阀,所述高压加注阀插入进液管并焊接在一起;
八、检漏:对装配完成后的汽车冷凝器采用抽空机组、氦质谱检漏仪以及充氦回收系统进行检漏,最高充氦压力为3.5MPa,检漏节拍1分钟/件,氦气回收率≥9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上安装支架包括第一上安装支架和第二上安装支架,将第一上安装支架与所述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将第二上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上安装支架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所述下安装支架包括第一下安装支架和第二下安装支架,将第一下安装支架与所述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将第二下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下安装支架和边板贴合并用抽芯铆钉固定;将铁支架贴合在所述口琴管与散热带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冷凝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将左安装支架贴合在所述口琴管与散热带表面上并用抽芯铆钉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86272.9A CN104567122B (zh) | 2014-12-18 | 2014-12-18 | 汽车冷凝器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86272.9A CN104567122B (zh) | 2014-12-18 | 2014-12-18 | 汽车冷凝器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7122A true CN104567122A (zh) | 2015-04-29 |
CN104567122B CN104567122B (zh) | 2017-07-28 |
Family
ID=53083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86272.9A Active CN104567122B (zh) | 2014-12-18 | 2014-12-18 | 汽车冷凝器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67122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19603A (zh) * | 2015-05-07 | 2015-08-05 | 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口琴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 |
CN105291771A (zh) * | 2015-11-16 | 2016-02-03 | 芜湖豫新世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冷凝芯体总成的组装方法 |
CN106382841A (zh) * | 2016-08-16 | 2017-02-08 | 合肥升园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用集流管 |
CN106382840A (zh) * | 2016-08-16 | 2017-02-08 | 合肥升园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的集流管总成 |
CN106403695A (zh) * | 2016-08-16 | 2017-02-15 | 合肥升园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的集流管总成 |
CN110195945A (zh) * | 2019-05-27 | 2019-09-03 | 合肥铭尊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冷凝器集液管与支架、压板采用铆钉连接结构 |
CN112432393A (zh) * | 2020-12-15 | 2021-03-02 |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室外冷凝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637325U (zh) * | 2010-02-11 | 2010-11-17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用的冷凝器 |
CN202165781U (zh) * | 2011-05-24 | 2012-03-14 | 湖北美标汽车制冷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平行流冷凝器的新型塑料下支架 |
CN102829577A (zh) * | 2012-08-26 | 2012-12-19 |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焊接工艺 |
CN202692551U (zh) * | 2012-07-09 | 2013-01-23 | 威海友邦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家用空调微通道冷凝器进出管 |
CN202885357U (zh) * | 2012-05-25 | 2013-04-17 | 广州坤江汽车配件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冷凝器 |
CN103225932A (zh) * | 2013-03-29 | 2013-07-31 |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换热器 |
CN203148121U (zh) * | 2013-02-22 | 2013-08-21 | 东莞市诺高汽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平行流冷凝器 |
-
2014
- 2014-12-18 CN CN201410786272.9A patent/CN1045671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637325U (zh) * | 2010-02-11 | 2010-11-17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用的冷凝器 |
CN202165781U (zh) * | 2011-05-24 | 2012-03-14 | 湖北美标汽车制冷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平行流冷凝器的新型塑料下支架 |
CN202885357U (zh) * | 2012-05-25 | 2013-04-17 | 广州坤江汽车配件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冷凝器 |
CN202692551U (zh) * | 2012-07-09 | 2013-01-23 | 威海友邦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家用空调微通道冷凝器进出管 |
CN102829577A (zh) * | 2012-08-26 | 2012-12-19 |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焊接工艺 |
CN203148121U (zh) * | 2013-02-22 | 2013-08-21 | 东莞市诺高汽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平行流冷凝器 |
CN103225932A (zh) * | 2013-03-29 | 2013-07-31 |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换热器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19603A (zh) * | 2015-05-07 | 2015-08-05 | 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口琴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 |
CN105291771A (zh) * | 2015-11-16 | 2016-02-03 | 芜湖豫新世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冷凝芯体总成的组装方法 |
CN106382841A (zh) * | 2016-08-16 | 2017-02-08 | 合肥升园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用集流管 |
CN106382840A (zh) * | 2016-08-16 | 2017-02-08 | 合肥升园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的集流管总成 |
CN106403695A (zh) * | 2016-08-16 | 2017-02-15 | 合肥升园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的集流管总成 |
CN106382840B (zh) * | 2016-08-16 | 2018-12-07 | 合肥升园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的集流管总成 |
CN110195945A (zh) * | 2019-05-27 | 2019-09-03 | 合肥铭尊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冷凝器集液管与支架、压板采用铆钉连接结构 |
CN112432393A (zh) * | 2020-12-15 | 2021-03-02 |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室外冷凝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7122B (zh) | 2017-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67122A (zh) | 汽车冷凝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08846B (zh) | 用于干式冷却系统的冷却三角 | |
CN204651434U (zh) | 一种口琴通道平行流式换热器 | |
CN104105926A (zh) |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 |
CN204165288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 | |
CN101592448A (zh) | 一种热交换器及热交换器内流体的分配方法 | |
CN203908123U (zh) | 平行流冷凝器 | |
CN201555495U (zh) | 一种二氧化碳平行流式回热装置集流管 | |
CN105737453B (zh) | 冷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3907784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1355158Y (zh) | 全铝硬钎焊热交换器 | |
CN205119906U (zh) | 一种翅片全铝钎焊式换热器 | |
CN103075870A (zh) | 一种新型高效蒸汽加热器 | |
CN107560241A (zh) | 一种车用过冷延伸冷凝器 | |
CN211903841U (zh) | 一种集成管式换热器 | |
CN204963315U (zh) | 汽车冷凝器装置 | |
CN210123213U (zh) | 新型的单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 | |
CN207438952U (zh) | 管带式冷凝器 | |
CN106440528A (zh) | 一种平行流微通道换热器 | |
CN203010809U (zh) | 高效能机柜空调器 | |
CN207778834U (zh) | 一种量子超导热管平板集热器 | |
CN205664581U (zh) | 太阳能集热联箱内胆 | |
CN202885357U (zh) | 一种冷凝器 | |
CN208269715U (zh) | 一种不锈钢热交换组以及不锈钢热交换器 | |
CN205680527U (zh) | 一种变压器用双回路冷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