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3305A -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63305A CN104563305A CN201510021003.8A CN201510021003A CN104563305A CN 104563305 A CN104563305 A CN 104563305A CN 201510021003 A CN201510021003 A CN 201510021003A CN 104563305 A CN104563305 A CN 1045633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 superposed
- column
- precast concrete
-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1178 precast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叠合梁、钢管混凝土柱,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上部预埋箍筋;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在与叠合梁上层纵筋相应位置预留纵筋通孔,该钢管混凝土柱在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标高相应处焊接牛腿,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部预埋箍筋上固定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上的预留纵筋通孔,提高劳动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产业化逐渐被社会所重视、成为焦点并快速发展。相比现浇建筑技术,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环境污染少,施工周期短等优点。但是装配式结构之间的节点连接一直是制约装配式结构的重要因素。建筑结构中关于梁柱的节点连接方式多种多样,有钢结构中的焊接、法兰连接,有混凝土结构中的现浇节点连接。焊接或法兰连接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等优点,但局限了建筑结构的形式;混凝土现浇节点连接具有整体性、抗震性好,外形美观等优点,但现浇连接具有施工繁琐、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人为因素影响大、不利于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该发明提高劳动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叠合梁、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上部预埋箍筋;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在与叠合梁上层纵筋相应位置预留纵筋通孔,该钢管混凝土柱在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标高相应处焊接牛腿,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部预埋箍筋上固定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上的预留纵筋通孔。
[0005] 本发明的特点还有: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为矩形钢管或圆形钢管。
[0006] 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该承台板与纵向腹板相互垂直,纵向腹板与承台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7] 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位于两端部底面和两侧面。
[0008] 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三面围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通过侧板固定连接,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牢固连接。
[0009] 两对方向上预留纵筋通孔高度错开1.5倍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直径,便于叠合梁上层纵筋在两对方向上的贯通穿入。
[0010] 本发明中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如下: (I)钢管混凝土柱就位固定,(2)提升吊装系统吊装预制混凝土叠合梁至该层牛腿顶面,(3)调整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使其准确安放,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三面围焊,(4)在牛腿承台板以上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补焊两片加固侧板,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牢固连接,(5)布设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使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6)浇筑钢管混凝土柱内混凝土。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其中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均为工厂内预制生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易保证。该连接节点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连接牢固,施工质量易保证,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克服了以往预制构件现浇节点连接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速度慢、施工周期长的缺点,推动建筑结构产业化发展。另外,本专利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使建筑结构的形式不局限于纯钢结构或纯混凝土结构形式,该连接形成的节点结构受力合理、制作简单、牢固、稳定性好。由此带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简单,便于实际施工操作。
附图说明
[0012] 图1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主视图;
图2钢管混凝土柱及焊接牛腿主视图;
图3焊接牛腿侧视图;
图4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5钢管混凝土柱与叠合梁的连接俯视图。
[0013] 1-预制混凝土叠合梁;2_预埋箍筋;3-预埋钢板;4_上层纵筋;5_钢管混凝土柱;6-预留纵筋通孔;7_承台板;8_纵向腹板;9_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5] 实施例1
从图1中可以看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由预制混凝土部分、预埋箍筋2、两端预埋钢板3组成。
[0016]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叠合梁、钢管混凝土柱,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1,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3,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上部预埋箍筋2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5在与叠合梁上层纵筋4相应位置预留纵筋通孔6,该钢管混凝土柱5在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底标高相应处焊接牛腿,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7和纵向腹板8构成;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的预埋钢板3与牛腿承台板7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上部预埋箍筋2上固定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4横穿钢管混凝土柱5上的预留纵筋通孔6。
[0017]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为矩形钢管,如图2所示,钢管混凝土柱由钢管、预留纵筋通孔6组成。
[0018] 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该承台板与纵向腹板相互垂直,纵向腹板与承台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牛腿由承台板7和纵向腹板8组成。
[0019] 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3位于两端部底面和两侧面。
[0020] 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7三面围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7通过侧板9固定连接,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与钢管混凝土柱5牢固连接。
[0021] 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叠合梁和钢管柱均为工厂产业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易保证。
[0022] 实施例2
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为圆形钢管。
[0023] 两对方向上预留纵筋通孔的高度错开1.5倍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直径,便于叠合梁上层纵筋在两对方向上的贯通穿入。
[0024] 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
[0025] 实施例3
本专利中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如下:
(I)钢管混凝土柱5就位固定,(2)提升吊装系统吊装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至该层牛腿顶面,(3)调整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使其准确安放,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7三面围焊,(4)在牛腿承台板7以上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补焊两片加固侧板9,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与钢管混凝土柱5牢固连接,(5)布设预制混凝土叠合梁I上层纵筋4,使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5,(6)浇筑钢管混凝土柱5内混凝土。
[0026] 根据需要,牛腿可以在钢管混凝土柱5的多方设置,具体与应用位置相关。
Claims (8)
1.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混凝土叠合梁、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上部预埋箍筋;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在与叠合梁上层纵筋相应位置预留纵筋通孔,该钢管混凝土柱在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标高相应处焊接牛腿,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部预埋箍筋上固定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上的预留纵筋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为矩形钢管或圆形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腿由承台板和纵向腹板构成,该承台板与纵向腹板相互垂直,纵向腹板与承台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预埋钢板位于两端部底面和两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三面围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的预埋钢板与牛腿承台板通过侧板固定连接,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牢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连接为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两对方向上预留纵筋通孔高度错开1.5倍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直径,便于叠合梁上层纵筋在两对方向上的贯通穿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I)钢管混凝土柱就位固定,(2)提升吊装系统吊装预制混凝土叠合梁至该层牛腿顶面,(3)调整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使其准确安放,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底面钢板与牛腿承台板三面围焊,(4)在牛腿承台板以上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两侧补焊两片加固侧板,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牢固连接,(5)布设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上层纵筋,使之横穿钢管混凝土柱,(6)浇筑钢管混凝土柱内混凝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21003.8A CN104563305B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21003.8A CN104563305B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3305A true CN104563305A (zh) | 2015-04-29 |
CN104563305B CN104563305B (zh) | 2017-03-29 |
Family
ID=53080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21003.8A Active CN104563305B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63305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27844A (zh) * | 2017-06-16 | 2017-10-03 | 中交航局第工程有限公司 | 梁节点模板工艺 |
CN111561058A (zh) * | 2020-06-22 | 2020-08-21 | 宁波优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合框架结构体系施工方法 |
CN113136943A (zh) * | 2021-04-14 | 2021-07-20 | 清华大学 | 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92773A (ja) * | 1994-04-22 | 1995-11-07 | Shimizu Corp | 鋼管コンクリート柱を有する架構の施工方法 |
CN202181623U (zh) * | 2011-06-24 | 2012-04-04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用于水电站厂房发电机层板梁的减振结构 |
CN103243817A (zh) * | 2013-04-28 | 2013-08-14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装置 |
CN103556781A (zh) * | 2013-10-31 | 2014-02-05 |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框架带钢牛腿长柱及其施工方法 |
CN103741812A (zh) * | 2013-11-29 | 2014-04-23 | 湖北弘毅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型钢混凝土叠合梁与中柱连接节点 |
CN203654473U (zh) * | 2013-11-29 | 2014-06-18 | 湖北弘顺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叠合梁连接节点 |
CN203654465U (zh) * | 2013-12-26 | 2014-06-18 |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钢结构连廊滑动支座 |
CN204418391U (zh) * | 2015-01-16 | 2015-06-24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
-
2015
- 2015-01-16 CN CN201510021003.8A patent/CN1045633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92773A (ja) * | 1994-04-22 | 1995-11-07 | Shimizu Corp | 鋼管コンクリート柱を有する架構の施工方法 |
CN202181623U (zh) * | 2011-06-24 | 2012-04-04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用于水电站厂房发电机层板梁的减振结构 |
CN103243817A (zh) * | 2013-04-28 | 2013-08-14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装置 |
CN103556781A (zh) * | 2013-10-31 | 2014-02-05 |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框架带钢牛腿长柱及其施工方法 |
CN103741812A (zh) * | 2013-11-29 | 2014-04-23 | 湖北弘毅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型钢混凝土叠合梁与中柱连接节点 |
CN203654473U (zh) * | 2013-11-29 | 2014-06-18 | 湖北弘顺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叠合梁连接节点 |
CN203654465U (zh) * | 2013-12-26 | 2014-06-18 |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钢结构连廊滑动支座 |
CN204418391U (zh) * | 2015-01-16 | 2015-06-24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27844A (zh) * | 2017-06-16 | 2017-10-03 | 中交航局第工程有限公司 | 梁节点模板工艺 |
CN111561058A (zh) * | 2020-06-22 | 2020-08-21 | 宁波优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合框架结构体系施工方法 |
CN113136943A (zh) * | 2021-04-14 | 2021-07-20 | 清华大学 | 钢管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63305B (zh) | 2017-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18391U (zh) |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 |
CN103104039B (zh) | 一种采用盖板连接的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 |
CN204023778U (zh)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 | |
CN105649202B (zh) | 预应力装配式框架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741604B (zh) | 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梁拼装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 |
CN203684108U (zh) | 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梁拼装结构 | |
CN103741881A (zh) | 装配式框架柱及施工方法 | |
CN104563305A (zh) | 一种混凝土叠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 |
CN106088326B (zh) | 基于3d打印的装配式框架柱结构 | |
CN204023777U (zh)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 | |
CN105275087B (zh)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的连接结构 | |
CN102182276B (zh) | 一种双亚字形巨型柱的制作方法 | |
CN107355008A (zh) | 一种新增钢管混凝土柱与既有结构的预制连接结构及方法 | |
CN205188954U (zh) | 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接桩结构 | |
CN108104263A (zh)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
CN105040810B (zh) | 适用于框支剪力墙结构逆作法施工的连接节点 | |
CN204475536U (zh) | 带有刚性节点连接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 |
CN203716408U (zh) | 装配式框架柱 | |
CN207048182U (zh) | 一种厚壁贯通节点法兰连接方管钢构件框架系统 | |
CN107237398A (zh) | 一种新型多高层钢结构装配式组合结构体系 | |
CN107090908A (zh) | 一种新型竖向预制构件节点连接方法 | |
CN210288112U (zh) | 按压式钢筋连接的预制桥面板组合梁 | |
CN111101645A (zh) | 一种自就位加强型预制混凝土墙板、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03808246U (zh) | 一种有利于抗震的预制梁连接结构 | |
CN203905172U (zh) | 易于安装的空心柱装配式框架体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