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8357A -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8357A
CN104558357A CN201310491657.8A CN201310491657A CN104558357A CN 104558357 A CN104558357 A CN 104558357A CN 201310491657 A CN201310491657 A CN 201310491657A CN 104558357 A CN104558357 A CN 104558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benzoquinones
polymerization
monoolefin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16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58357B (zh
Inventor
邱迎昕
张雷
周新钦
张月红
包巧云
龚惠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3104916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58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58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8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58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8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阳离子聚合条件下,在至少一种稀释剂中,将至少一种单烯烃和至少一种烷基苯乙烯与引发剂体系中的各组分接触;所述引发剂体系含有至少一种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至少一种路易斯酸和至少一种活化剂,所述活化剂选自式I-1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2所示的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聚合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单烯烃与烷基苯乙烯的共聚合速度,即使在溶液聚合状态下将单烯烃与烷基苯乙烯进行聚合,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聚合效率。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聚合方法通过调节引发剂体系中活化剂的含量和种类,在不同的聚合条件下能够获得具有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背景技术
溴化的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一般是将异丁烯与对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进行溴化,将部分对甲基苯乙烯基团转变为溴甲基苯乙烯基团而得到的。由于分子主链为全饱和结构,因此溴化的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具有比溴化丁基橡胶更优异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并且,由于高活性的苄基溴官能团的存在,能够与各种橡胶在更宽的范围内实现硫化和共硫化,另外还具有更宽范围的改性优势。该产品经过与尼龙共混制成动态硫化合金用于生产轮胎的气密层,可以做到又轻又薄,因此,溴化的异丁烯和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可用于生产具有更高性能的轮胎,并具有相当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因此,研究人员针对异丁烯和对烷基苯乙烯共聚物及其卤化物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US5162445和US5959049分别公开了异丁烯和对烷基苯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异丁烯在进行阳离子聚合时,其聚合效率(即,聚合物收率)对稀释剂极性并不敏感,但是在将异丁烯与烷基苯乙烯通过阳离子聚合方式进行共聚合时,随稀释剂极性的降低,聚合效率随之降低,以至于体系为溶液聚合状态(即,以脂肪族烷烃或脂环族烷烃作为稀释剂)时,聚合效率极差,聚合速率过慢。
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引发剂体系中引入醌型化合物(特别是具有吸电子取代基的醌型化合物)能够明显提高聚合速率。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阳离子聚合条件下,在至少一种稀释剂中,将至少一种单烯烃和至少一种烷基苯乙烯与引发剂体系中的各组分接触;
所述引发剂体系含有至少一种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至少一种路易斯酸和至少一种活化剂,所述活化剂为选自式I-1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2所示的化合物,
式I-1和式I-2中,R1、R2、R3、R4、R5、R6、R7和R8各自为-H、-X1、-NO2和-CN中的一种,X1和X2各自为卤素基团中的一种;
所述单烯烃为选自式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I中,R9和R10各自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9为氢,R10为C3~C5的支链烷基;
所述烷基苯乙烯为选自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II中,R11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聚合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单烯烃与烷基苯乙烯的共聚合速度,即使在溶液聚合状态下将单烯烃与烷基苯乙烯进行聚合,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聚合效率。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聚合方法通过调节引发剂体系中活化剂的含量和种类,在不同的聚合条件下能够获得具有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阳离子聚合条件下,在至少一种稀释剂中,将至少一种单烯烃和至少一种烷基苯乙烯与引发剂体系中的各组分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引发剂体系(也可以称为引发剂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至少一种路易斯酸和至少一种活化剂。
所述活化剂为选自式I-1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2所示的化合物,
式I-1和式I-2中,R1、R2、R3、R4、R5、R6、R7和R8各自为-H、-X1、-NO2和-CN中的一种,X1和X2各自为卤素基团中的一种(例如:-F、-Cl、-Br或-I)。
所述活化剂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四氢对苯醌、四氢邻苯醌、一氟三氢对苯醌、一氟三氢邻苯醌、二氟二氢对苯醌、二氟二氢邻苯醌、三氟一氢对苯醌、三氟一氢邻苯醌、四氟对苯醌、四氟邻苯醌、一氯三氢对苯醌、一氯三氢邻苯醌、二氯二氢对苯醌(包括2,3-二氯对苯醌、2,5-二氯对苯醌、2,6-二氯对苯醌)、二氯二氢邻苯醌(包括3,4-二氯邻苯醌、3,5-二氯邻苯醌、3,6-二氯邻苯醌)、三氯一氢对苯醌、三氯一氢邻苯醌、四氯对苯醌、四氯邻苯醌、一溴三氢对苯醌、一溴三氢邻苯醌、二溴二氢对苯醌(包括2,3-二溴对苯醌、2,5-二溴对苯醌、2,6-二溴对苯醌)、二溴二氢邻苯醌(包括3,4-二溴邻苯醌、3,5-二溴邻苯醌、3,6-二溴邻苯醌)、三溴一氢对苯醌、三溴一氢邻苯醌、四溴对苯醌、四溴邻苯醌、一氟三硝基对苯醌、一氟三硝基邻苯醌、二氟二硝基对苯醌(包括2,3-二氟-5,6-二硝基对苯醌、2,5-二氟-3,6-二硝基对苯醌、2,6-二氟-3,5-二硝基对苯醌)、二氟二硝基邻苯醌(包括3,4-二氟-5,6-二硝基邻苯醌、3,5-二氟-4,6-二硝基邻苯醌、3,6-二氟-4,5-二硝基邻苯醌)、三氟一硝基对苯醌、三氟一硝基邻苯醌、一氯三硝基对苯醌、一氯三硝基邻苯醌、二氯二硝基对苯醌(包括2,3-二氯-5,6-二硝基对苯醌、2,5-二氯-3,6-二硝基对苯醌、2,6-二氯-3,5-二硝基对苯醌)、二氯二硝基邻苯醌(包括3,4-二氯-5,6-二硝基邻苯醌、3,5-二氯-4,6-二硝基邻苯醌、3,6-二氯-4,5-二硝基邻苯醌)、三氯一硝基对苯醌、三氯一硝基邻苯醌、一溴三硝基对苯醌、一溴三硝基邻苯醌、二溴二硝基对苯醌(包括2,3-二溴-5,6-二硝基对苯醌、2,5-二溴-3,6-二硝基对苯醌、2,6-二溴-3,5-二硝基对苯醌)、二溴二硝基邻苯醌(包括3,4-二溴-5,6-二硝基邻苯醌、3,5-二溴-4,6-二硝基邻苯醌、3,6-二溴-4,5-二硝基邻苯醌)、三溴一硝基对苯醌、三溴一硝基邻苯醌、四硝基对苯醌、四硝基邻苯醌、一氟三氰基对苯醌、一氟三氰基邻苯醌、二氟二氰基对苯醌(包括2,3-二氟-5,6-二氰基对苯醌、2,5-二氟-3,6-二氰基对苯醌、2,6-二氟-3,5-二氰基对苯醌)、二氟二氰基邻苯醌(包括3,4-二氟-5,6-二氰基邻苯醌、3,5-二氟-4,6-二氰基邻苯醌、3,6-二氟-4,5-二氰基邻苯醌)、三氟一氰基对苯醌、三氟一氰基邻苯醌、一氯三氰基对苯醌、一氯三氰基邻苯醌、二氯二氰4 --> 基对苯醌(包括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2,5-二氯-3,6-二氰基对苯醌、2,6-二氯-3,5-二氰基对苯醌)、二氯二氰基邻苯醌(包括3,4-二氯-5,6-二氰基邻苯醌、3,5-二氯-4,6-二氰基邻苯醌、3,6-二氯-4,5-二氰基邻苯醌)、三氯一氰基对苯醌、三氯一氰基邻苯醌、一溴三氰基对苯醌、一溴三氰基邻苯醌、二溴二氰基对苯醌(包括2,3-二溴-5,6-二氰基对苯醌、2,5-二溴-3,6-二氰基对苯醌、2,6-二溴-3,5-二氰基对苯醌)、二溴二氰基邻苯醌(包括3,4-二溴-5,6-二氰基邻苯醌、3,5-二溴-4,6-二氰基邻苯醌、3,6-二溴-4,5-二氰基邻苯醌)、三溴一氰基对苯醌、三溴一氰基邻苯醌、三硝基一氰基对苯醌、三硝基一氰基邻苯醌、二硝基二氰基对苯醌(包括2,3-二硝基-5,6-二氰基对苯醌、2,5-二硝基-3,6-二氰基对苯醌、2,6-二硝基-3,5-二氰基对苯醌)、二硝基二氰基邻苯醌(包括3,4-二硝基-5,6-二氰基邻苯醌、3,5-二硝基-4,6-二氰基邻苯醌、3,6-二硝基-4,5-二氰基邻苯醌)、一硝基三氰基对苯醌、一硝基三氰基邻苯醌、四氰基对苯醌、四氰基邻苯醌、一氟三甲酰氯基对苯醌、一氟三甲酰氯基邻苯醌、二氟二甲酰氯基对苯醌(包括2,3-二氟-5,6-二甲酰氯基对苯醌、2,5-二氟-3,6-二甲酰氯基对苯醌、2,6-二氟-3,5-二甲酰氯基对苯醌)、二氟二甲酰氯基邻苯醌(包括3,4-二氟-5,6-二甲酰氯基邻苯醌、3,5-二氟-4,6-二甲酰氯基邻苯醌、3,6-二氟-4,5-二甲酰氯基邻苯醌)、三氟一甲酰氯基对苯醌、三氟一甲酰氯基邻苯醌、一氯三甲酰氯基对苯醌、一氯三甲酰氯基邻苯醌、二氯二甲酰氯基对苯醌(包括2,3-二氯-5,6-二甲酰氯基对苯醌、2,5-二氯-3,6-二甲酰氯基对苯醌、2,6-二氯-3,5-二甲酰氯基对苯醌)、二氯二甲酰氯基邻苯醌(包括3,4-二氯-5,6-二甲酰氯基邻苯醌、3,5-二氯-4,6-二甲酰氯基邻苯醌、3,6-二氯-4,5-二甲酰氯基邻苯醌)、三氯一甲酰氯基对苯醌、三氯一甲酰氯基邻苯醌、一溴三甲酰氯基对苯醌、一溴三甲酰氯基邻苯醌、二溴二甲酰氯基对苯醌(包括2,3-二溴-5,6-二甲酰氯基对苯醌、2,5-二溴-3,6-二甲酰氯基对苯醌、2,6-二溴-3,5-二甲酰氯基对苯醌)、二溴二甲酰氯基邻苯醌(包括3,4-二溴-5,6-二甲酰氯基邻5 --> 苯醌、3,5-二溴-4,6-二甲酰氯基邻苯醌、3,6-二溴-4,5-二甲酰氯基邻苯醌)、三溴一甲酰氯基对苯醌、三溴一甲酰氯基邻苯醌、四甲酰氯基对苯醌和四甲酰氯基邻苯醌。
优选地,所述活化剂可以选自四氢苯醌(包括四氢对苯醌和四氢邻苯醌)、四氯苯醌(包括四氯对苯醌和四氯邻苯醌)、四氰基苯醌(包括四氰基对苯醌和四氰基邻苯醌)和二氯二氰基苯醌(包括二氯二氰基对苯醌和二氯二氰基邻苯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式I-1中,R1、R2、R3和R4中的至少一个为-NO2或-CN,和/或式I-2中,R5、R6、R7和R8中的至少一个为-NO2或-CN。这样不仅能够获得提高的聚合速率,而且制备的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分子量,此时所述活化剂例如可以为四氰基苯醌(包括四氰基对苯醌和四氰基邻苯醌)和二氯二氰基苯醌(包括二氯二氰基对苯醌和二氯二氰基邻苯醌)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活化剂的含量以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聚合效果为准。一般地,所述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与所述活化剂的摩尔比可以为1:0.01~3,优选为1:0.1~2,更优选为1:0.2~1.8。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路易斯酸和所述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可以为阳离子聚合领域的常规选择,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所述路易斯酸和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能够形成阳离子活性种,引发聚合即可。
一般地,所述路易斯酸可以选自但不限于:AlCl3、BF3、BCl3、TiCl4、SnCl4、ZnCl2、式IV所示的路易斯酸、式V所示的路易斯酸和R15 3Al,
式IV中,X31和X32各自为卤素基团中的一种(如-F、-Cl或-Br),优选为-Cl;R12为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式V中,X4为卤素基团中的一种(如-F、-Cl或-Br),优选为-Cl;R13和R14各自为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式V中,R13和R1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为相同。
R15 3Al中,三个R15各自可以为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优选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15 3Al中,三个R15可以为相同,也可以为不同,优选为相同。
本发明中,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包括C1~C8的直链烷基和C3~C8的支链烷基,其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丙基、正己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2,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2-乙基丁基、正庚基、2-甲基己基、3-甲基己基、4-甲基己基、5-甲基己基、2,2-二甲基戊基、2,3-二甲基戊基、2,4-二甲基戊基、3,3-二甲基戊基、3,4-二甲基戊基、4,4-二甲基戊基、2-乙基戊基、3-乙基戊基、正辛基、2-甲基庚基、3-甲基庚基、4-甲基庚基、5-甲基庚基、6-甲基庚基、2,2-二甲基己基、2,3-二甲基己基、2,4-二甲基己基、2,5-二甲基己基、3,3-二甲基己基、3,4-二甲基己基、3,5-二甲基己基、4,4-二甲基己基、4,5-二甲基己基、5,5-二甲基己基、2-乙基己基、3-乙基己基、4-乙基己基、2-正丙基戊基和2-异丙基戊基。
本发明中,式IV所示的路易斯酸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二氯甲基铝、二氯乙基铝、二氯正丙基铝、二氯异丙基铝、二氯正丁基铝和二氯异丁基铝。优选地,式IV所示的路易斯酸为二氯乙基铝。
本发明中,式V所示的路易斯酸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二甲基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二正丙基氯化铝、二异丙基氯化铝、二正丁基氯化铝和二异丁基氯化铝。优选地,式V所示的路易斯酸为二乙基氯化铝。
本发明中,R15 3Al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三甲基铝和三乙基铝。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路易斯酸优选为式IV所示的路易斯酸和/或式V所示的路易斯酸,更优选为二氯乙基铝和/或二乙基氯化铝。
所述路易斯酸的含量可以为阳离子聚合领域的常规用量。一般地,所述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与所述路易斯酸的摩尔比可以为0.01~1:1,优选为0.02~0.5:1,更优选为0.03~0.3:1(如0.03~0.1:1)。
所述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可以为阳离子聚合领域中常用的各种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一般地,所述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可以为H2O和/或质子酸,其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H2O、HCl、HF、HBr、H2SO4、H2CO3、H3PO4和HNO3。优选地,所述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为HCl。
可以采用常用的各种方法将所述单烯烃和烷基苯乙烯与所述引发剂体系中的各组分接触,以进行聚合,形成单烯烃-烷基苯乙烯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所述引发剂体系中的各组分溶解于溶剂中,并将得到的混合物陈化,得到引发剂溶液;将所述引发剂溶液与溶解有所述单烯烃和所述烷基苯乙烯的稀释剂混合。
所述陈化的目的在于使引发剂体系中的路易斯酸与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和活化剂形成稳定的络合引发活性中心,可以在常规条件下进行。一般地,所述陈化的条件包括:温度可以为-100℃至20℃,优选为-100℃至0℃。所述陈化的时间可以为10分钟至10小时。优选地,所述陈化的时间为30分钟以上,例如30分钟至5小时,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制备的引发剂体系的引发活性,并进一步提高聚合体系的聚合活性。更优选地,所述陈化的时间为60分钟以上,如60分钟至120分钟,这样能够获得更为优异的引发活性,进而获得更高的聚合活性。
所述溶剂可以为各种能够溶解所述质子酸、所述路易斯酸和所述活化剂的液体物质。一般地,所述溶剂可以选自烷烃(可以为脂肪族烷烃和/或脂环族烷烃)、卤代烷烃和芳烃;优选选自C3~C10的烷烃、C1~C10的卤代烷烃和C6~C12的芳烃,更优选选自C3~C10的烷烃和C1~C10的卤代烷烃。所述卤代烷烃中的卤素原子可以为氯、溴或氟,优选为氯或氟。
所述溶剂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环戊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环己烷、甲基环戊烷、正庚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乙基戊烷、3-乙基戊烷、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正辛烷、2-甲基庚烷、3-甲基庚烷、4-甲基庚烷、2,3-二甲基己烷、2,4-二甲基己烷、2,5-二甲基己烷、3-乙基己烷、2,2,3-三甲基戊烷、2,3,3-三甲基戊烷、2,4,4-三甲基戊烷、2-甲基-3-乙基戊烷、正壬烷、2-甲基辛烷、3-甲基辛烷、4-甲基辛烷、2,3-二甲基庚烷、2,4-二甲基庚烷、3-乙基庚烷、4-乙基庚烷、2,3,4-三甲基己烷、2,3,5-三甲基己烷、2,4,5-三甲基己烷、2,2,3-三甲基己烷、2,2,4-三甲基己烷、2,2,5-三甲基己烷、2,3,3-三甲基己烷、2,4,4-三甲基己烷、2-甲基-3-乙基己烷、2-甲基-4-乙基己烷、3-甲基-3-乙基己烷、3-甲基-4-乙基己烷、3,3-二乙基戊烷、1-甲基-2-乙基环己烷、1-甲基-3-乙基环己烷、1-甲基-4-乙基环己烷、正丙基环己烷、异丙基环己烷、三甲基环己烷(包括三甲基环己烷的各种异构体,如1,2,3-三甲基环己烷、1,2,4-三甲基环己烷、1,2,5-三甲基环己烷、1,3,5-三甲基环己烷)、正癸烷、2-甲基壬烷、3-甲基壬烷、4-甲基壬烷、5-甲基壬烷、2,3-二甲基辛烷、2,4-二甲基辛烷、3-乙基辛烷、4-乙基辛烷、2,3,4-三甲基庚烷、2,3,5-三甲基庚烷、2,3,6-三甲基庚烷、2,4,5-三甲基庚烷、2,4,6-三甲基庚烷、2,2,3-三甲基庚烷、2,2,4-三甲基庚烷、2,2,5-三甲基庚烷、2,2,6-三甲基庚烷、2,3,3-三甲基庚烷、2,4,4-三甲基庚烷、2-甲基-3-乙基庚烷、2-甲基-4-乙基庚烷、2-甲基-5-乙基庚烷、3-甲基-3-乙基庚烷、4-甲基-3-乙基庚烷、5-甲基-3-乙基庚烷、4-甲基-4-乙基庚烷、4-丙基庚烷、3,3-二乙基己烷、3,4-二乙基己烷、2-甲基-3,3-二乙基戊烷、1,2-二乙基环己烷、1,3-二乙基环己烷、1,4-二乙基环己烷、正丁基环己烷、异丁基环己烷、叔丁基环己烷、四甲基环己烷(包括四甲基环己烷的各种异构体,如1,2,3,4-四甲基环己烷、1,2,4,5-四甲基环己烷、1,2,3,5-四甲基环己烷)、一氟甲烷、二氟甲烷、三氟甲烷、四氟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一氟乙烷、二氟乙烷、三氟乙烷、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六氟化碳、一氯乙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五氯乙烷、六氯化碳、一氟丙烷、二氟丙烷、三氟丙烷、四氟丙烷、五氟丙烷、六氟丙烷、七氟丙烷、八氟丙烷、一氯丙烷、二氯丙烷、三氯丙烷、四氯丙烷、五氯丙烷、六氯丙烷、七氯丙烷、八氯丙烷、一氟丁烷、二氟丁烷、三氟丁烷、四氟丁烷、五氟丁烷、六氟丁烷、七氟丁烷、八氟丁烷、九氟丁烷、十氟丁烷、一氯丁烷、二氯丁烷、三氯丁烷、四氯丁烷、五氯丁烷、六氯丁烷、七氯丁烷、八氯丁烷、九氯丁烷、十氯丁烷、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包括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
所述引发剂溶液的浓度可以为常规选择,没有特别限定。所述引发剂溶液的用量可以根据具体的聚合条件进行适当的选择,以能够引发聚合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现有技术的教导下,通过有限次的实验确定足以引发聚合的引发剂用量,本文不再详述。
根据本发明的聚合方法,所述单烯烃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能够进行阳离子聚合的单烯烃。一般地,所述单烯烃为选自式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I中,R9和R10各自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9为氢,R10为C3~C5的支链烷基。
本发明中,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包括C1~C5的直链烷基和C3~C5的支链烷基,其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和新戊基。
具体地,所述单烯烃可以选自但不限于:2-甲基-1-丙烯(即,异丁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2,3-二甲基-1-丁烯、2-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2,3-二甲基-1-戊烯、2,4-二甲基-1-戊烯、2-甲基-1-己烯、2,3-二甲基-1-己烯、2,4-二甲基-1-己烯、2,5-二甲基-1-己烯和2,4,4-三甲基-1-戊烯。
优选地,所述单烯烃为异丁烯。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烷基苯乙烯为选自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II中,R11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所述烷基苯乙烯的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对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和对叔丁基苯乙烯。
优选地,所述烷基苯乙烯选自式VI所示的对烷基苯乙烯和式VII所示的间烷基苯乙烯,
式VI中,R11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式VII中,R11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更优选地,所述烷基苯乙烯为对烷基苯乙烯和/或间烷基苯乙烯,如对甲基苯乙烯和/或间甲基苯乙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烷基苯乙烯中,对烷基苯乙烯的含量为80重量%以上,例如可以为80~100重量%。更优选地,所述烷基苯乙烯中,对烷基苯乙烯的含量为90重量%以上,例如可以为90~100重量%。最优选地,所述烷基苯乙烯优选为对甲基苯乙烯。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单烯烃与所述烷基苯乙烯的相对用量可以根据最终制备的聚合物的具体应用场合进行适当的选择。一般地,以单烯烃和烷基苯乙烯的总量为基准,所述单烯烃的含量可以为80~99重量%,优选为90~97重量%;所述烷基苯乙烯的含量可以为1~20重量%,优选为3~1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聚合方法,所述稀释剂可以为阳离子聚合领域常用的稀释剂,例如:所述稀释剂可以选自烷烃(可以为脂肪族烷烃和/或脂环族烷烃)和卤代烷烃,优选选自C3~C10的烷烃和C1~C10的卤代烷烃。所述卤代烷烃中的卤素原子可以为氯、溴或氟,优选为氯或氟。所述卤代烷烃优选为C1~C4的卤代烷烃。
根据本发明的聚合方法即使在低极性稀释剂中进行聚合,也能以高的聚合效率制备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所述低极性的稀释剂例如可以为所述烷烃,还可以为所述烷烃与所述卤代烷烃的混合物。在所述稀释剂为所述烷烃与所述卤代烷烃的混合物时,以所述稀释剂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烷烃的含量可以为20~99体积%,优选为40~99体积%,更优选为50~90体积%;所述卤代烷烃的含量可以为1~80体积%,优选为1~60体积%,更优选为10~50体积%。
所述稀释剂的具体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环戊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环己烷、甲基环戊烷、正庚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2-乙基戊烷、3-乙基戊烷、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正辛烷、2-甲基庚烷、3-甲基庚烷、4-甲基庚烷、2,3-二甲基己烷、2,4-二甲基己烷、2,5-二甲基己烷、3-乙基己烷、2,2,3-三甲基戊烷、2,3,3-三甲基戊烷、2,4,4-三甲基戊烷、2-甲基-3-乙基戊烷、正壬烷、2-甲基辛烷、3-甲基辛烷、4-甲基辛烷、2,3-二甲基庚烷、2,4-二甲基庚烷、3-乙基庚烷、4-乙基庚烷、2,3,4-三甲基己烷、2,3,5-三甲基己烷、2,4,5-三甲基己烷、2,2,3-三甲基己烷、2,2,4-三甲基己烷、2,2,5-三甲基己烷、2,3,3-三甲基己烷、2,4,4-三甲基己烷、2-甲基-3-乙基己烷、2-甲基-4-乙基己烷、3-甲基-3-乙基己烷、3-甲基-4-乙基己烷、3,3-二乙基戊烷、1-甲基-2-乙基环己烷、1-甲基-3-乙基环己烷、1-甲基-4-乙基环己烷、正丙基环己烷、异丙基环己烷、三甲基环己烷(包括三甲基环己烷的各种异构体,如1,2,3-三甲基环己烷、1,2,4-三甲基环己烷、1,2,5-三甲基环己烷、1,3,5-三甲基环己烷)、正癸烷、2-甲基壬烷、3-甲基壬烷、4-甲基壬烷、5-甲基壬烷、2,3-二甲基辛烷、2,4-二甲基辛烷、3-乙基辛烷、4-乙基辛烷、2,3,4-三甲基庚烷、2,3,5-三甲基庚烷、2,3,6-三甲基庚烷、2,4,5-三甲基庚烷、2,4,6-三甲基庚烷、2,2,3-三甲基庚烷、2,2,4-三甲基庚烷、2,2,5-三甲基庚烷、2,2,6-三甲基庚烷、2,3,3-三甲基庚烷、2,4,4-三甲基庚烷、2-甲基-3-乙基庚烷、2-甲基-4-乙基庚烷、2-甲基-5-乙基庚烷、3-甲基-3-乙基庚烷、4-甲基-3-乙基庚烷、5-甲基-3-乙基庚烷、4-甲基-4-乙基庚烷、4-丙基庚烷、3,3-二乙基己烷、3,4-二乙基己烷、2-甲基-3,3-二乙基戊烷、1,2-二乙基环己烷、1,3-二乙基环己烷、1,4-二乙基环己烷、正丁基环己烷、异丁基环己烷、叔丁基环己烷、四甲基环己烷(包括四甲基环己烷的各种异构体,如1,2,3,4-四甲基环己烷、1,2,4,5-四甲基环己烷、1,2,3,5-四甲基环己烷)、一氟甲烷、二氟甲烷、三氟甲烷、四氟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一氟乙烷、二氟乙烷、三氟乙烷、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六氟化碳、一氯乙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五氯乙烷、六氯化碳、一氟丙烷、二氟丙烷、三氟丙烷、四氟丙烷、五氟丙烷、六氟丙烷、七氟丙烷、八氟丙烷、一氯丙烷、二氯丙烷、三氯丙烷、四氯丙烷、五氯丙烷、六氯丙烷、七氯丙烷、八13 --> 氯丙烷、一氟丁烷、二氟丁烷、三氟丁烷、四氟丁烷、五氟丁烷、六氟丁烷、七氟丁烷、八氟丁烷、九氟丁烷、十氟丁烷、一氯丁烷、二氯丁烷、三氯丁烷、四氯丁烷、五氯丁烷、六氯丁烷、七氯丁烷、八氯丁烷、九氯丁烷和十氯丁烷。
所述稀释剂优选选自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一氯乙烷。
所述稀释剂的用量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一般地,所述稀释剂的用量使得总单体浓度为2~35重量%,优选为5~30重量%,更优选为5~15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阳离子聚合条件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一般地,所述阳离子聚合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20℃至20℃,优选为-100℃至0℃。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述接触的时间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本文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聚合完成后向聚合得到的混合物中添加聚合终止剂来使聚合反应终止(例如醇)。本发明对于所述聚合终止剂的种类和用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以能够终止聚合反应为准,本文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用于聚合的单体和稀释剂在使用前优选在本领域常用的条件下进行精制,本文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采用称重法来测定聚合物收率,
聚合物收率(%)=(得到的聚合物的重量/加入的单体的总重量)×100%。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指数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LC-20A型液相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采用单孔径色谱柱四柱联用。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流速为0.7mL/min;样品溶液浓度为2mg/mL,进样量为200μL;测试温度为35℃;以单分布聚苯乙烯作为标准样品。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使用的溶剂和单体在使用前,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进行精制,聚合反应以及引发剂溶液的配制均在配有低温冷浴的氮气操作箱中进行。
实施例1~26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聚合方法。
实施例1
(1)将0.133g四氯对苯醌溶于66.5g二氯甲烷溶液中,得到四氯对苯醌溶液。以重量计,该溶液中,四氯对苯醌的浓度为2000ppm。
在-80℃,在60mL羊角瓶中顺序加入预冷至-80℃的20mL含有HCl(浓度为0.0038mol/L)的二氯甲烷溶液、1.8mL含有二氯乙基铝(浓度为0.9mol/L)的正己烷溶液以及0.5mL前述四氯对苯醌溶液,混合均匀后在-80℃陈化15min,从而得到引发剂溶液。以重量计,该引发剂溶液中,四氯对苯醌的浓度为50ppm。
(2)在配有强力恒速搅拌的500mL玻璃反应器中顺序加入100mL预冷至-60℃的一氯甲烷、80mL预冷至-60℃的正己烷、32mL预冷至-60℃的异丁烯和1.3mL常温(25℃)的对甲基苯乙烯(含量为98重量%),混合均匀。向反应器中滴加步骤(1)制备的引发剂溶液。其中,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16mL;控制滴加速度使得反应器内的温度处于-57℃至-63℃的范围之内。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器内的温度处于-57℃至-63℃的范围之内,伴随搅拌进行14min的聚合反应,然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5mL含有0.5重量%NaOH的甲醇溶液,以终止聚合反应。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热水浴中脱除溶剂,得到的产物经水洗后,在真空烘箱中于60℃干燥至恒重,从而得到目标聚合物。
测定得到的聚合物的重量,计算聚合物产率,并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结果在表1中列出。
对比例1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制备的引发剂溶液中不含有四氯对苯醌。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得到的引发剂溶液中,以重量计,四氯对苯醌的浓度为100ppm;步骤(2)中,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20mL,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器内的温度为处于-60℃至-65℃的范围内,聚合反应的时间为13min。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得到的引发剂溶液中,以重量计,四氯对苯醌的浓度为300ppm;步骤(2)中,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20mL,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器内的温度为处于-60℃至-65℃的范围内,聚合反应时间为15min。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4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中,陈化时间为25min,得到的引发剂溶液中,以重量计,四氯对苯醌的浓度为800ppm;步骤(2)中,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10mL,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器内的温度为处于-85℃至-90℃的范围内,聚合反应的时间为15min。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5
(1)将0.1596g四氯对苯醌溶于206g含有HCl(浓度为0.0032mol/L)的二氯甲烷中,然后将上述溶液预冷至-80℃,并加入预冷至-80℃的11mL含有二氯乙基铝(浓度为0.9mol/L)的正己烷溶液,混合均匀后,在-80℃陈化31min,从而得到引发剂溶液。其中,以重量计,引发剂溶液中,四氯苯醌的浓度为750ppm。
(2)在配有强力恒速搅拌的500mL玻璃反应器中顺序加入60mL预冷至-80℃的一氯甲烷、140mL预冷至-80℃的正己烷、25mL预冷至-80℃的异丁烯和1.1mL常温(25℃)的对甲基苯乙烯(含量为98重量%),混合均匀。向反应器中滴加步骤(1)制备的引发剂溶液。其中,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20mL,控制滴加速度使得反应器内的温度处于-80℃至-85℃的范围之内。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器内的温度处于-80℃至-85℃的范围之内,伴随搅拌进行10min的聚合反应,然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5mL含有0.5重量%NaOH的甲醇溶液,以终止聚合反应。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热水浴中脱除溶剂,得到的产物经水洗后,在真空烘箱中于60℃干燥至恒重,从而得到目标聚合物。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6
采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中,陈化时间为65min;步骤(2)中,一氯甲烷的用量为20mL,正己烷的用量为180mL,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20mL,聚合反应时间为10min。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7
(1)将0.072g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溶于120g含有HCl(浓度为0.0042mol/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然后将上述溶液预冷至-80℃,并加入5.6mL预冷至-80℃的含有二氯乙基铝(浓度为0.9mol/L)的正己烷溶液,混合均匀后,在-80℃陈化60min,从而得到引发剂溶液。其中,以重量计,引发剂溶液中,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的浓度为580ppm。
(2)在配有强力恒速搅拌的500mL的玻璃反应器中顺序加入100mL预冷至-80℃的一氯甲烷、100mL预冷至-80℃的正己烷、25mL预冷至-80℃的异丁烯和1.1mL常温(25℃)的对甲基苯乙烯(含量为98重量%),混合均匀。向反应器中滴加步骤(1)制备的引发剂溶液。其中,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25mL,控制滴加速度使得反应器内的温度处于-85℃至-90℃的范围之内。滴加完成后,保持反应器内的温度处于-85℃至-90℃的范围之内,伴随搅拌进行17min的聚合反应,然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5mL含有0.5重量%NaOH的甲醇溶液,以终止聚合反应。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热水浴中脱除溶剂,得到的固体经水洗后,在真空烘箱中于60℃干燥至恒重,从而得到目标聚合物。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8
采用与实施例7的相同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2)中,一氯甲烷的用量为60mL,正己烷的用量为140mL。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9
采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2)中,一氯甲烷的用量为20mL,正己烷的用量为180mL。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10
采用与实施例7的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得到的引发剂溶液中,以重量计,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的浓度为300ppm;步骤(2)中,一氯甲烷的用量为80mL,正己烷的用量为120mL,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24mL;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成后,将反应器内的温度控制为处于-65℃至-70℃的范围之内,并进行12min的聚合。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11
(1)将0.0532g 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溶于66.3g并含有HCl(浓度为0.0027mol/L)的二氯甲烷中,然后将上述溶液预冷至-85℃,加入4mL预冷至-85℃的含有二氯乙基铝(浓度为0.9mol/L)的正己烷溶液,混合均匀后,在-85℃陈化60分钟,从而得到引发剂溶液。其中,以重量计,引发剂溶液中,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的浓度为770ppm。
(2)采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引发剂溶液为实施例11步骤(1)制备的引发剂溶液,一氯甲烷的用量为40mL,正己烷的用量为160mL,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15mL,聚合时间为11min。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12
采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中,陈化时间为10分钟。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13
采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中,陈化时间为30分钟。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14
采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用等量的四氰基对苯醌代替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15
采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用等量的四氢对苯醌代替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1中列出。21 -->
实施例16
(1)将0.0532g 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溶于66.3g并含有HCl(浓度为0.0037mol/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然后将上述溶液预冷至-85℃,加入预冷至-85℃的4mL含二氯乙基铝(浓度为0.9mol/L)的正己烷溶液,混合均匀后,在-85℃陈化100min,从而得到引发剂溶液。其中,以重量计,引发剂溶液中,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的浓度为770ppm。
(2)将250mL两口玻璃反应瓶置于温度控制为-80℃至-85℃的低温冷浴中,向玻璃反应瓶中顺序加入85mL预冷至-80℃的正己烷、15mL预冷至-80℃的异丁烯、0.62mL常温(25℃)的对甲基苯乙烯(含量98%),混合均匀后,滴加7mL步骤(1)制备的引发剂溶液,然后静置反应50min,滴加和反应过程中,控制冷浴温度为处于-80℃至-85℃的范围之内。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5mL含有0.5重量%NaOH的甲醇溶液,以终止聚合反应。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热水浴中脱除溶剂,得到的固体经水洗后,在真空烘箱中于60℃干燥至恒重,从而得到目标聚合物。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实施例17
采用与实施例16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2)中,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15mL,在-60℃至-70℃的温度范围之内滴加引发剂溶液并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110min。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实施例18
采用与实施例16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2)中,引发剂溶液的加入量为15mL,在-40℃至-50℃的温度范围内,滴加引发剂溶液并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180min。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实施例19
(1)将0.0532g四氯苯醌溶于66.3g并含有HCl(浓度为0.0037mol/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然后将上述溶液预冷至-85℃,加入预冷至-85℃的4mL含有二氯乙基铝(浓度为0.9mol/L)的正己烷溶液,混合均匀后,在-85℃陈化100min,从而得到引发剂溶液。以重量计,得到的引发剂溶液中,四氯苯醌的浓度为770ppm。
(2)将250mL两口玻璃反应瓶置于温度控制为-80℃至-85℃的低温冷浴中,向玻璃反应瓶中顺序加入85mL预冷至-80℃的正己烷、15mL预冷至-80℃的异丁烯、0.62mL常温(25℃)的对甲基苯乙烯(含量为98重量%),混合均匀后,滴加15mL步骤(1)制备的引发剂溶液,然后静置反应50min,滴加和反应过程中,控制冷浴温度为处于-80℃至-85℃的范围之内。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5mL含有0.5重量%NaOH的甲醇溶液,以终止聚合反应。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热水浴中脱除溶剂,得到的固体经水洗后,在真空烘箱中于60℃干燥至恒重,从而得到目标聚合物。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实施例20
采用与实施例19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滴加引发剂溶液和聚合反应过程中,控制温度为处于-60℃至-70℃的范围之内,反应时间为110min。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实施例21
采用与实施例19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滴加引发剂溶液和聚合反应过程中,控制温度为处于-40℃至-50℃的范围之内,反应时间为180min。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实施例22
(1)将0.0442g四氯对苯醌溶于53g并含有HCl(浓度为0.0037mol/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然后将上述溶液预冷至-85℃,加入2.7mL预冷至-85℃并含有二氯乙基铝(浓度为0.9mol/L)的正己烷,混合均匀后,在-85℃陈化85min,从而得到引发剂溶液。其中,以重量计,引发剂溶液中,四氯苯醌的浓度为800ppm。
(2)在配有强力恒速搅拌的500mL玻璃反应器中顺序加入200mL预冷至-85℃的正己烷、25mL预冷至-85℃的异丁烯和1.1mL常温(25℃)的对甲基苯乙烯(含量为98重量%),混合均匀后,滴加30mL步骤(1)制备的引发剂溶液,然后反应20min,滴加和反应过程中,控制温度为处于-80℃至-85℃的范围之内。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5mL含有0.5重量%NaOH的甲醇溶液,以终止聚合反应。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热水浴中脱除溶剂,得到的固体经水洗后,在真空烘箱中于60℃干燥至恒重,从而得到目标聚合物。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实施例23
采用与实施例22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中,陈化的时间为15min。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实施例24
采用与实施例23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使用等量的四氢对苯醌代替四氯对苯醌。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实施例25
采用与实施例23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使用等量的四氰基对苯醌,代替四氯对苯醌。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对比例2
采用与实施例22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制备的引发剂溶液不含四氯对苯醌。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
实施例26
采用与实施例19相同的方法进行聚合,不同的是,步骤(1)制备的引发剂溶液中,以4mL二乙基氯化铝的甲苯溶液(浓度为0.9mol/L),代替二氯乙基铝的正己烷溶液;步骤(2)中的反应时间为40分钟。
聚合物产率、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在表2中列出。26 -->

Claims (15)

1.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阳离子聚合条件下,在至少一种稀释剂中,将至少一种单烯烃和至少一种烷基苯乙烯与引发剂体系中的各组分接触;
所述引发剂体系含有至少一种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至少一种路易斯酸和至少一种活化剂,所述活化剂为选自式I-1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2所示的化合物,
式I-1和式I-2中,R1、R2、R3、R4、R5、R6、R7和R8各自为-H、-X1、-NO2和-CN中的一种,X1和X2各自为卤素基团中的一种;
所述单烯烃为选自式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I中,R9和R10各自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9为氢,R10为C3~C5的支链烷基;
所述烷基苯乙烯为选自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式III中,R11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与所述活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3,优选为1:0.1~2,更优选为1:0.2~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活化剂选自四氢苯醌、四氯苯醌、四氰基苯醌和二氯二氰基苯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与所述路易斯酸的摩尔比为0.01~1:1,优选为0.02~0.5: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路易斯酸为式IV所示的路易斯酸和/或式V所示的路易斯酸,
式IV中,X31和X32各自为卤素基团中的一种,优选为-Cl;R12为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式V中,X4为卤素基团中的一种,优选为-Cl;R13和R14各自为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优选地,所述路易斯酸为二氯乙基铝和/或二乙基氯化铝。
6.根据权利要求1、2和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能够提供质子的化合物为H2O和/或质子酸,优选为HC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至少一种单烯烃和至少一种烷基苯乙烯与所述引发剂体系中的各组分接触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引发剂体系中的各组分溶解于溶剂中,并将得到的混合物陈化,得到引发剂溶液;将所述引发剂溶液与溶解有所述单烯烃和所述烷基苯乙烯的稀释剂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为选自烷烃、卤代烷烃和芳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陈化的时间为10分钟至10小时,优选为30分钟以上,更优选为60分钟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陈化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0℃至20℃,优选为-100℃至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单烯烃和所述烷基苯乙烯的总量为基准,所述单烯烃的含量为80~99重量%,优选为90~97重量%;所述烷基苯乙烯的含量为1~20重量%,优选为3~10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7和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基苯乙烯为对甲基苯乙烯和/或间甲基苯乙烯。
13.根据权利要求1、7和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烯烃为异丁烯。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稀释剂选自烷烃和卤代烷烃。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20℃至20℃,优选为-100℃至0℃。
CN201310491657.8A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Active CN104558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1657.8A CN104558357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1657.8A CN104558357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8357A true CN104558357A (zh) 2015-04-29
CN104558357B CN104558357B (zh) 2018-02-13

Family

ID=53075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1657.8A Active CN104558357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5835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8390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异丁烯与烷基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2445A (en) * 1988-05-27 1992-11-10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Para-alkylstyrene/isoolefin copolymers and functionalized copolymers thereof
US6028144A (en) * 1990-07-24 2000-02-22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Composition for the carcass
CN1417234A (zh) * 2001-11-08 2003-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阳离子聚合制备异烯烃聚合物或共聚物的方法
CN1735643A (zh) * 2002-11-05 2006-02-15 阿肯马公司 二甲基烯酮通过弗瑞德-克来福特类阳离子聚合反应合成聚二甲基烯酮的方法
CN102399311A (zh) * 2010-08-19 2012-04-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及聚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2445A (en) * 1988-05-27 1992-11-10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Para-alkylstyrene/isoolefin copolymers and functionalized copolymers thereof
US6028144A (en) * 1990-07-24 2000-02-22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Composition for the carcass
CN1417234A (zh) * 2001-11-08 2003-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阳离子聚合制备异烯烃聚合物或共聚物的方法
CN1735643A (zh) * 2002-11-05 2006-02-15 阿肯马公司 二甲基烯酮通过弗瑞德-克来福特类阳离子聚合反应合成聚二甲基烯酮的方法
CN102399311A (zh) * 2010-08-19 2012-04-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及聚合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苹等: "异丁烯与对甲基苯乙烯共聚合反应竞聚率的测定", 《弹性体》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8390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异丁烯与烷基苯乙烯聚合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8357B (zh)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30020A (en) Branched and star-branched styrene polymers, telomers, and adducts their synthesis, their bromination, and their uses
CN104558357A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4892813A (zh) 一种支化聚合物的卤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343A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4558341A (zh) 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体系及其应用和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4974291A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4558342A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6146700A (zh) 一种卤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146697A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4558344A (zh) 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体系及其应用和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4974293A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6146704A (zh) 一种卤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4974292A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4974290A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6146711B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6317349B (zh) 一种苯乙烯-异单烯烃-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6696B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6146705A (zh) 一种卤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146699A (zh) 一种卤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146703A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方法
CN106146701B (zh) 一种卤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440231A (zh) 一种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和嵌段共聚物
CN106032399B (zh) 一种星形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6702A (zh) 一种卤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In situ control of co‐continuous phase morphology for PS/PS‐co‐TMI/PA6 ble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