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5207A - 抱合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抱合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5207A
CN104555207A CN201410708048.8A CN201410708048A CN104555207A CN 104555207 A CN104555207 A CN 104555207A CN 201410708048 A CN201410708048 A CN 201410708048A CN 104555207 A CN104555207 A CN 104555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obvolvent
deduction part
crossbeam
beam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80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旭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nuang Shelf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nuang Shelf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nuang Shelf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nuang Shelf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080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552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555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520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抱合横梁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目前抱合横梁抗压能力差的问题。本抱合横梁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梁体及第二梁体,第一梁体具有第一基板、由第一基板的上下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板、及由两第一连接板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抵扣部和第二抵扣部;第二梁体具有第二基板、第二连接板、第三抵扣部及第四抵扣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抵扣部及第二抵扣部分别与第一基板相互抵接,第三抵扣部和第四抵扣部分别与第二基板相互抵接。本抱合横梁可有效提高抱合横梁的承重能力,且其在制作过程中无需进行焊接,节省了人力物力,更加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抱合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横梁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抱合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货架被广泛应用于仓储部门,货架是仓库现代化和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货架在现代物流活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仓库管理实现现代化,与货架的种类、功能有直接的关系。货架是一种架式结构物,可充分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库容利用率,扩大仓库储存能力。存入货架中的货物,互不挤压,物资损耗小,可减少货物的损失。货架中的货物,存取方便,便于清点及计量,可做到先进先出。
货架主要由立柱、横梁和层板构成,抱合横梁是属于横梁的一种,是货架的重要组成结构。现今市面上所销售的货架横梁样式繁多,材料有塑料的也有金属的,而金属类的货架横梁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大多通过冲压折叠板材以达到增强其承载能力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抱合横梁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现有的抱合横梁大都是经过折叠板材制成的,而且是平面结构,因此其支撑强度比较小,很容易出现折弯;
2、现有的抱合横梁虽包括第一梁体及第二梁体,但在边角处也仅有单层板材,抗压能力小,降低了抱合横梁的支撑力,进而影响了货架的承重力;
3、现有的抱合横梁在制作时抱合处是通过焊接来实现的,如此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很容易出现虚焊等焊接质量不良且很难检测出来的情况,留下了安全隐患;而且焊接留下的焊接点还会影响抱合横梁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抱合横梁,所述抱合横梁抗压能力大且支撑强度强。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抱合横梁的制造方法,所述抱合横梁的制造方法不仅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升了抱合横梁的美观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抱合横梁,其包括两纵截面大致呈“E”形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梁体及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具有一横向延伸的第一基板、由第一基板的上下两侧同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板、及由两第一连接板分别相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抵扣部和第二抵扣部,所述第一抵扣部和第二抵扣部与第一基板平行;所述第二梁体具有第二基板、由第二基板的上下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板、由两第二连接板分别相向弯折形成的第三抵扣部及第四抵扣部,所述第三抵扣部及第四抵扣部与第二基板平行;所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抵扣部及第二抵扣部分别与第一基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三抵扣部和第四抵扣部分别与第二基板相互抵接。
本抱合横梁通过将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相对称设置,并设有第一抵扣部、第二抵扣部、第三抵扣部及第四抵扣部,当将货架的层板放置于本抱合横梁上时,其受力面上及较为薄弱的四个边角处均由第一梁体及第二梁体重叠设置,有双层的板材受力,大大的增加了抱合横梁的抗压能力,提高了抱合横梁的支撑力,进而增大了货架的承重力。且本抱合横梁仅仅在其受力面及较为包若的四个边角处设置第一梁体及第二梁体重叠,因此不仅适当减轻了抱合横梁自身的重量,而且还有效的节省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抱合横梁中,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交叉设置,两第一连接板与两第二连接板交叉抵靠;所述第一抵扣部抵接于第二基板的内侧,第二抵扣部抵接于第二基板的外侧;所述第三抵扣部抵接于第一基板的内侧,第四抵扣部抵接于第一基板的外侧。通过将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交叉设置,其可以相互受力,可提高整个抱合横梁的承重力。
在上述的抱合横梁中,所述第二抵扣部的末端朝第二基板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卡持部,所述第四抵扣部的末端朝第一基板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凹设有一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凹设有一第二卡持槽;所述第一卡持部卡持于第二卡持槽中,所述第一卡持部的端部抵接于第二卡持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于第一卡持槽中,第二卡持部的端部抵接于第一卡持槽的内壁上。
通过将第一卡持部卡持于第一卡持槽并将第二卡持部卡持于第二卡持槽中,可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并进而提高抱合横梁的承重力。
在上述的抱合横梁中,所述第一梁体设于第二梁体的内侧,两第一连接板分别抵接于对应第二连接板的内侧,第一抵扣部和第二抵扣部分别抵接于第二基板的内侧,所述第三抵扣部和第四抵扣部分别抵接于第一基板的外侧。通过将第一梁体设于第二梁体的内侧,可以将受力有效传递,增强本抱合横梁的机械强度。
在上述的抱合横梁中,所述第三抵扣部及第四抵扣部的末端朝第一基板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三卡持部及一第四卡持部;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凹设有一第三卡持槽及一第四卡持槽;所述第三卡持部卡持于第三卡持槽中,所述第三卡持部的端部抵接于第三卡持槽的内壁上,所述第四卡持部卡持于第四卡持槽中,第四卡持部的端部抵接于第四卡持槽的内壁上。如此设置可有效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并提高抱合横梁的承重力。
在上述的抱合横梁中,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和第二基板的外表面分别向内侧凹设有横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一加强筋槽和至少一第二加强筋槽,所述第一加强筋槽和第二加强筋槽一一对应。
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槽和第二加强筋槽,可以有效提高提高抱合横梁强度和承重力。
在上述的抱合横梁中,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及第二基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均为90°。
在上述的抱合横梁中,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及第二基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均平滑连接。
如此设置可以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防止其受伤;且具有较好的弹力,可以提高抱合横梁的承重力。
在上述的抱合横梁中,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左右两端的边缘分别朝内侧弯曲延伸形成有半环状的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
通过设置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防止其受伤。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造抱合横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下料:根据需求确定本抱合横梁所需的板材形状及数量;
B、裁切:根据所需抱合横梁的长度和宽度确定板材的长度和宽度,并利用自动裁切机对板材进行裁切;
C、折弯:根据确定好的尺寸将裁切好的板材通过折弯机进行折弯形成C型梁体;
D、酸洗:将经上述步骤制成的C型梁体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
E、辊压:将经过折弯处理的两个C型梁体抱合并通过辊压机进行辊压处理,形成由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抱合形成的抱合横梁,所述抱合横梁的第一连接板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抵扣部及第二抵扣部分别与第一基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三抵扣部和第四抵扣部分别与第二基板相互抵接;
F、喷塑:通过静电喷涂的方式将涂料喷附在抱合横梁的表面,再加热烘烤熔融固化,在抱合横梁的表面形成平整光亮的永久性涂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抱合横梁通过将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相对称设置,所述抱合横梁的第一连接板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抵扣部及第二抵扣部分别与第一基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三抵扣部和第四抵扣部分别与第二基板相互抵接;因此不仅可有效提高抱合横梁的抗压和承重能力,而且本抱合横梁在制造过程中无需进行焊接,不仅节省了人力,且更加节能环保,还大大的提高了抱合横梁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抱合横梁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抱合横梁的侧视图。
图中,10、第一梁体;11、第一基板;111、第一卡持槽;12、第一连接板;13、第一抵扣部;14、第二抵扣部;15、第一卡持部;16、第一加强筋槽;17、第三卡持槽;18、第四卡持槽;20、第二梁体;21、第二基板;211、第二卡持槽;22、第二连接板;23、第三抵扣部;24、第四抵扣部;25、第二卡持部;26、第二加强筋槽;27、第三卡持部;28、第四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抱合横梁,其包括两纵截面大致呈“E”形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梁体10及第二梁体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体10和第二梁体20均横向延伸且由钢材制成。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第一梁体10具有一横向延伸的第一基板11、由第一基板11的上下两侧同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板12、及由两第一连接板12分别相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抵扣部13和第二抵扣部14。所述第一基板11的外表面凹设有一第一卡持槽111。所述第二抵扣部14的末端朝第二基板21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卡持部15。所述第一抵扣部13和第二抵扣部14与第一基板11平行。所述第一基板11的外表面向内侧凹设有横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一加强筋槽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槽16为1个,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设置为2个、3个或者多个,不以此为限。所述第一基板11与第一连接板12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梁体10的左右两端的边缘分别朝内侧弯曲延伸形成有半环状的第一防护部(图中未示)。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第二梁体20具有第二基板21、由第二基板21的上下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板22、由两第二连接板22分别相向弯折形成的第三抵扣部23及第四抵扣部24。所述第四抵扣部24的末端朝第一基板11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卡持部25。第二基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基板21的外表面凹设有一第二卡持槽211。所述第二基板21的外表面向内侧凹设有横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二加强筋槽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筋槽26为1个,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设置为2个、3个或者多个,不以此为限。所述第一加强筋槽16和第二加强筋槽26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槽16和第二加强筋槽26的纵截面为倒梯形,如此设置可有效保障本抱合横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槽16和第二加强筋槽26,可以提高抱合横梁的强度和承重力。所述第三抵扣部23及第四抵扣部24与第二基板21平行。所述第二梁体20的左右两端的边缘分别朝内侧弯曲延伸形成有半环状的第二防护部(图中未示)。通过设置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防止其受伤。所述第一基板11与第一连接板12之间、及第二基板21与第二连接板22之间均平滑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防止其受伤;且具有较好的弹力,可以有效提高其承重力。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体10和第二梁体20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21相对设置,两第一连接板12与两第二连接板22交叉抵靠;所述第一抵扣部13抵接于第二基板21的内侧,第二抵扣部14抵接于第二基板21的外侧;所述第三抵扣部23抵接于第一基板11的内侧,第四抵扣部24抵接于第一基板11的外侧。通过将第一梁体10和第二梁体20交叉设置,其可以相互受力,可提高整个抱合横梁的承重力。所述第一卡持部15卡持于第二卡持槽211中,所述第一卡持部15的端部抵接于第二卡持槽21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卡持部25卡持于第一卡持槽111中第二卡持部25的端部抵接于第一卡持槽111的内壁上。通过将第一卡持部15卡持于第一卡持槽111并将第二卡持部25卡持于第二卡持槽211中,可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并进而提高抱合横梁的承重力。
请继续参阅图1,本抱合横梁通过将第一梁体10和第二梁体20相对称设置,并设有第一抵扣部13、第二抵扣部14、第三抵扣部23及第四抵扣部24,当将货架的层板放置于本抱合横梁上时,其受力面上及较为薄弱的四个边角处均由第一梁体10及第二梁体20重叠设置,有双层的板材受力,大大的增加了抱合横梁的抗压能力,提高了抱合横梁的支撑力,进而增大了货架的承重力。且本抱合横梁仅仅在其受力面及较为包若的四个边角处设置第一梁体10及第二梁体20重叠,因此不仅适当减轻了抱合横梁自身的重量,而且还有效节省了生产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一种抱合横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下料:根据需求确定本抱合横梁所需的板材形状及数量;
B、裁切:根据所需抱合横梁的长度和宽度确定板材的长度和宽度,并利用自动裁切机对板材进行裁切;
C、折弯:根据确定好的尺寸将裁切好的板材通过折弯机进行折弯形成C型梁体;
D、酸洗:将经上述步骤制成的C型梁体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
E、辊压:将经过折弯处理的两个C型梁体抱合并通过辊压机进行辊压处理,形成由第一梁体10和第二梁体20抱合形成的抱合横梁,所述抱合横梁的第一连接板12分别与第二连接板22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抵扣部13及第二抵扣部14分别与第一基板11相互抵接,所述第三抵扣部23和第四抵扣部24分别与第二基板21相互抵接;通过辊压将抱合横梁形成大致成“E”形,本抱合横梁的其它结构也均通过辊压形成。
F、喷塑:通过静电喷涂的方式将涂料喷附在抱合横梁的表面,再加热烘烤熔融固化,在抱合横梁的表面形成平整光亮的永久性涂膜。喷塑是指工业金属表面的一种处理工艺,塑粉为粉末涂料,是一种新型的不含溶剂100%固体粉末状涂料。它有两大类:热塑性粉末涂料和热固性粉末涂料。涂料由特制树脂、颜填料、固化剂及其它助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再通过热挤塑和粉碎过筛等工艺制备而成。它们在常温下,贮存稳定,经静电喷涂或流化床浸涂,再加热烘烤熔融固化,使形成平整光亮的永久性涂膜,达到装饰和防腐蚀的目的。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抱合横梁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抱合横梁的结构基本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梁体10设于第二梁体20的内侧,两第一连接板12分别抵接于对应第二连接板22的内侧,第一抵扣部13和第二抵扣部14分别抵接于第二基板21的内侧,所述第三抵扣部23和第四抵扣部24分别抵接于第一基板11的外侧。通过将第一梁体10设于第二梁体20的内侧,可以将受力有效传递,增强本抱合横梁的机械强度。所述第三抵扣部23及第四抵扣部24的末端朝第一基板11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三卡持部27及一第四卡持部28;所述第一基板11的外表面凹设有一第三卡持槽17及一第四卡持槽18;所述第三卡持部27卡持于第三卡持槽17中,所述第三卡持部27的端部抵接于第三卡持槽17的内壁上,所述第四卡持部28卡持于第四卡持槽18中,第四卡持部28的端部抵接于第四卡持槽18的内壁上。如此设置可有效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并提高抱合横梁的承重力。
综上所述,本抱合横梁通过将第一梁体10和第二梁体20相对称设置,所述抱合横梁的第一连接板12分别与第二连接板22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抵扣部13及第二抵扣部14分别与第一基板11相互抵接,所述第三抵扣部23和第四抵扣部24分别与第二基板21相互抵接;因此不仅可有效的提高了抱合横梁的抗压和承重能力,而且本抱合横梁在制造过程中无需进行焊接,经过上述工艺步骤制造出来的抱合横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而且降低了能耗。所述抱合横梁的制造方法不仅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升了抱合横梁的美观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抱合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合横梁包括两纵截面大致呈“E”形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梁体及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具有一横向延伸的第一基板、由第一基板的上下两侧同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板、及由两第一连接板分别相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抵扣部和第二抵扣部,所述第一抵扣部和第二抵扣部与第一基板平行;所述第二梁体具有第二基板、由第二基板的上下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板、由两第二连接板分别相向弯折形成的第三抵扣部及第四抵扣部,所述第三抵扣部及第四抵扣部与第二基板平行;所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抵扣部及第二抵扣部分别与第一基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三抵扣部和第四抵扣部分别与第二基板相互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合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交叉设置,两第一连接板与两第二连接板交叉抵靠;所述第一抵扣部抵接于第二基板的内侧,第二抵扣部抵接于第二基板的外侧;所述第三抵扣部抵接于第一基板的内侧,第四抵扣部抵接于第一基板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合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扣部的末端朝第二基板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卡持部,所述第四抵扣部的末端朝第一基板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凹设有一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二基板的外表面凹设有一第二卡持槽;所述第一卡持部卡持于第二卡持槽中,所述第一卡持部的端部抵接于第二卡持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于第一卡持槽中,第二卡持部的端部抵接于第一卡持槽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合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设于第二梁体的内侧,两第一连接板分别抵接于对应第二连接板的内侧,第一抵扣部和第二抵扣部分别抵接于第二基板的内侧,所述第三抵扣部和第四抵扣部分别抵接于第一基板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抱合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抵扣部及第四抵扣部的末端朝第一基板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三卡持部及一第四卡持部;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凹设有一第三卡持槽及一第四卡持槽;所述第三卡持部卡持于第三卡持槽中,所述第三卡持部的端部抵接于第三卡持槽的内壁上,所述第四卡持部卡持于第四卡持槽中,第四卡持部的端部抵接于第四卡持槽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抱合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和第二基板的外表面分别向内侧凹设有横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一加强筋槽和至少一第二加强筋槽,所述第一加强筋槽和第二加强筋槽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抱合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及第二基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均为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抱合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及第二基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均平滑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抱合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左右两端的边缘分别朝内侧弯曲延伸形成有半环状的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
10.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抱合横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下料:根据需求确定本抱合横梁所需的板材形状及数量;
B、裁切:根据所需抱合横梁的长度和宽度确定板材的长度和宽度,并利用自动裁切机对板材进行裁切;
C、折弯:根据确定好的尺寸将裁切好的板材通过折弯机进行折弯形成C型梁体;
D、酸洗:将经上述步骤制成的C型梁体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
E、辊压:将经过折弯处理的两个C型梁体抱合并通过辊压机进行辊压处理,形成由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抱合形成的抱合横梁,所述抱合横梁的第一连接板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一抵扣部及第二抵扣部分别与第一基板相互抵接,所述第三抵扣部和第四抵扣部分别与第二基板相互抵接;
F、喷塑:通过静电喷涂的方式将涂料喷附在抱合横梁的表面,再加热烘烤熔融固化,在抱合横梁的表面形成平整光亮的永久性涂膜。
CN201410708048.8A 2014-11-28 2014-11-28 抱合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Withdrawn CN1045552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8048.8A CN104555207A (zh) 2014-11-28 2014-11-28 抱合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8048.8A CN104555207A (zh) 2014-11-28 2014-11-28 抱合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5207A true CN104555207A (zh) 2015-04-29

Family

ID=53072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8048.8A Withdrawn CN104555207A (zh) 2014-11-28 2014-11-28 抱合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552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343A (zh) * 2017-03-15 2017-05-17 刘洪硕 一种抱合钢结构构件
IT202200011234A1 (it) * 2022-05-27 2023-11-27 Cbs S R L Semiguscio per la composizione di una trave accoppiata ad incastro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8676Y (zh) * 2006-12-14 2007-12-12 上海晓宝仓储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托盘货架
CN202897296U (zh) * 2012-11-14 2013-04-24 无锡明珠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货架横梁连接结构
CN103086106A (zh) * 2013-02-03 2013-05-08 东莞市顺力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单缝咬合横梁及货架和单缝咬合横梁制造方法
CN103523435A (zh) * 2013-09-22 2014-01-22 梁运勋 一种货架横梁及其制作方法
EP2729387A2 (de) * 2011-07-08 2014-05-14 TGW Mechanics GmbH Regallagersystem
US20140202968A1 (en) * 2011-12-20 2014-07-24 Hannibal Industries Inc. Storage rack, flexible moment frame for reducing seismic damage to stored good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88676Y (zh) * 2006-12-14 2007-12-12 上海晓宝仓储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托盘货架
EP2729387A2 (de) * 2011-07-08 2014-05-14 TGW Mechanics GmbH Regallagersystem
US20140202968A1 (en) * 2011-12-20 2014-07-24 Hannibal Industries Inc. Storage rack, flexible moment frame for reducing seismic damage to stored goods
CN202897296U (zh) * 2012-11-14 2013-04-24 无锡明珠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货架横梁连接结构
CN103086106A (zh) * 2013-02-03 2013-05-08 东莞市顺力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单缝咬合横梁及货架和单缝咬合横梁制造方法
CN103523435A (zh) * 2013-09-22 2014-01-22 梁运勋 一种货架横梁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343A (zh) * 2017-03-15 2017-05-17 刘洪硕 一种抱合钢结构构件
IT202200011234A1 (it) * 2022-05-27 2023-11-27 Cbs S R L Semiguscio per la composizione di una trave accoppiata ad incastro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5207A (zh) 抱合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84785U (zh) 一种集装箱改良结构
CN104590797A (zh) 新孔型重型货架立柱及其制造方法
CN204960130U (zh) 一种c型钢结构连接件
CN204510937U (zh) 一种停车库用载车板
CN202642575U (zh) 一种集装箱用地板结构
CN103203591B (zh) 集装箱底架的制备方法
CN203958844U (zh) 轻质环保金属托盘
CN104015980B (zh) 轻质环保金属托盘
CN104590798A (zh) 重型货架横梁及其制造方法
CN204528737U (zh) 固定式登车桥
CN205010650U (zh) 一种托盘
CN202729069U (zh) 一种c形梁型材以及双c抱合梁和货架
CN105345678B (zh) 一种卡车脚铁板u型抛丸架
CN201573658U (zh) 机车墙体骨架梁结构
CN206552592U (zh) 一种干货集装箱底框架
CN205837541U (zh) 一种木料板存放架
CN215040979U (zh) 一种合金木复合板
CN206984632U (zh) 一种耐压金属托盘
CN209441849U (zh) 多层木板轻型金属托盘
CN207535926U (zh) 一种用于木塑板材定型及运输的小车
CN204978908U (zh) 一种燕尾榫紧固结构车厢板
CN206878401U (zh) 一种轻型增强型托盘式桥架
CN217599083U (zh) 一种卷边加强的轻型货架
CN103759128A (zh) 一种z型钢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