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4622A - 一种翻转治具及其翻转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转治具及其翻转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54622A CN104554622A CN201510014773.XA CN201510014773A CN104554622A CN 104554622 A CN104554622 A CN 104554622A CN 201510014773 A CN201510014773 A CN 201510014773A CN 104554622 A CN104554622 A CN 1045546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duct
- reversed
- overturning
- overturning jig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转治具及其翻转方法,该翻转治具包括夹持部(1),其呈U型,包括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所述第一夹片(11)和所述第二夹片(12)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通孔(13);连接件(2),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片(11)上的通孔(13)和所述第二夹片(12)上的通孔(13)活动设置于所述夹持部(1)上;吊起部(3),其上设置有用于翻转固定的吊孔(31);连接部(4),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部(1)和所述吊起部(2)固定连接,其翻转方法在翻转的过程中无需进行二次更换主吊点,翻转治具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翻转速度快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治具,特别提供了一种翻转治具及其翻转方法,特别适用于船舶制造领域中大型产品的翻转。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分段的翻转多采用传统的翻转工艺方案,对于一些特定的船体分段结构的翻转,利用传统的翻转方法虽然最终能够达到翻转要求,但由于整个翻转过程过于复杂,有时主吊钩会进行二次换钩,吊机使用时间长,浪费现场工时,影响生产进度。
因此,研发一种新的翻转治具以及翻转方法,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治具及其翻转方法,以至少解决以往翻转治具和翻转方法存在的翻转工艺复杂,主吊钩需要二次换钩,工作效率慢等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翻转治具,用于大型物体的翻转,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部1,其呈U型,包括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所述第一夹片11和所述第二夹片12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通孔13;
连接件2,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片11上的通孔13和所述第二夹片12上的通孔13活动设置于所述夹持部1上;
吊起部3,其上设置有用于翻转固定的吊孔31;
连接部4,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部1和所述吊起部2固定连接。
优选,所述连接件2包括:
螺栓21,所述螺栓21包括螺帽211,所述螺帽2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杆212,所述连杆212包括自由端2121,所述自由端2121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螺母22,螺纹套装于所述连杆212的自由端2121。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部4包括:基板41,在所述基板41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底板42和下底板43。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底板42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421。
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块421的个数至少为2个,且各个支撑块421沿所述上底板42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设置。
进一步优选,所述基板41的侧面上固定设置加强隔板411,所述加强隔板411的位置与所述支撑块13的位置对应,且所述加强隔板4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底板42和所述下底板43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位于所述将加强隔板411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与上底板42和下底板43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衬板412和第二加强衬板413。
进一步优选,所述吊起部3的侧面,围绕所述吊孔31的外周固定设置有加强垫板32。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翻转治具的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翻转治具的夹持部1与被翻转产品的A侧底面通过连接件2铰接,且所述翻转治具的连接部4与所述被翻转产品底面相接;
2)将吊机的一侧吊钩通过绳索与所述翻转治具的吊起部3中的吊孔31连接,将吊机的另一侧吊钩通过绳索与被翻转产品的B侧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以翻转治具的吊起部3为主吊点,以被翻转产品B侧上表面连接点为辅吊点,逐步上提所述被翻转产品,且所述主吊点的上提速度大于所述辅吊点的上提速度,直至所述被翻转产品翻转至90°~100°,下放所述被翻转产品,使其B侧着地,所述B侧为与所述A侧相对的一侧;
3)将所述另一侧吊钩的绳索与被翻转产品B侧上表面连接点分离,并将所述分离后的另一侧吊钩的绳索与所述被翻转产品B侧底面连接后,以翻转治具的吊起部3为主吊点,以被翻转产品B侧底面连接点为辅吊点,逐步下放所述被翻转产品的A侧,提升被翻转产品的B侧,直至所述被翻转产品的A侧与B侧水平,完成翻转。
本发明提供的翻转治具,其夹持部通过连接件实现与被翻转的产品铰接,以连接部作为被翻转产品的支撑,通过将吊起部与吊钩进行固定,作为施力点,从而实现其翻转产品的功能,由于该翻转治具中的夹持部与被翻转产品为铰接连接,即在进行翻转上提的过程中,翻转治具相对被翻转产品的角度在不停改变,因此其对被翻转产品的施力方向也在不停变换,从而可以避免在翻转过程中需要二次换主吊钩的问题出现,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翻转方法,在整个翻转过程中无需进行二次换主吊钩,具有操作方便,翻转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图4为以往翻转方法的翻转过程示意图;
图5为翻转治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翻转治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翻转治具与吊耳的连接示意图;
图9~图11均为使用该翻转治具进行翻转的过程示意图,其中8表示辅助吊钩,9表示主吊钩,10代表翻转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解释,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由于以往大型产品(如船舶平直双壳结构中组分段、预合拢分段后合拢分段等)进行翻转时,翻转的工艺复杂,需要在翻转的过程中进行二次主吊钩的换钩,给翻转工作带来众多不便,延长了翻转周期,耽误工程进度,具体可参见图1 ~图4,为以往进行产品翻转的整体过程示意图,其中,a1、a2为主吊点,b1、b2为辅吊点,首先,参见图1,将吊机的两侧吊钩分别与主吊点a1和辅吊点b1连接,并同时上提两吊点,且主吊点a1的上提速度大于辅吊点b1的上提速度,逐步使被翻转产品达到图2中的状态,然后参见图3,将吊钩先后与主吊点a1和辅吊点b1分离,分别与主吊点a2和辅吊点b2连接,逐步下放该产品的主吊点端,提升该产品的辅吊点端,直至符合要求完成翻转,参见图4,因此,可见整个翻转的过程复杂,主吊点和辅吊点均需要进行二次换钩,翻转效率低,此外,在换钩的同时还具有一定危险性。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特别适用于大型产品进行翻转使用的治具,具体参见图5、图6,其包括夹持部1、连接件2、吊起部3和连接部4,其中夹持部1和吊起部3通过连接4进行连接,而连接件2活动连接与夹持部1上,具体而言,夹持部1,包括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且所述第一夹片11和所述第二夹片12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通孔13,该夹持部1整体呈U型,用于与被翻转产品的连接,而连接件2通过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片11上的通孔13和所述第二夹片12上的通孔13活动设置于所述夹持部1上,吊起部3上设置有用于翻转固定的吊孔31。
该产品具体工作时,其夹持部夹持于被翻转的产品上,且位于该产品的下方,然后通过连接件依次穿过夹持部的两个夹片实现夹持部与被翻转产品的铰接,即在外力的作用下,治具可以以连接件为轴,相对被翻转产品转动,而吊机的吊钩与吊起部的吊孔连接,进行翻转时,首先第一阶段被翻转产品整体是坐在翻转治具上的,被翻转产品的底部与连接部相接,当翻转达到一定角度后,被翻转产品会与翻转治具的连接部分离,而在此过程中翻转治具相对被翻转产品的角度不停变换,因而对被翻转产品的施力方向也在不停改变,从而实现了产品的翻转功能,同时还不要在翻转的过程中对主吊钩进行二次更换,使用方便,提高翻转速度。
其中,连接件2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7,该连接件包括,螺栓21和螺母22,其中,所述螺栓21包括螺帽211,所述螺帽2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杆212,所述连杆212包括自由端2121,所述自由端2121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在自由端2121外套装有螺母22,其与连接部连接时,首先通过连杆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第一夹片11上的通孔13和所述第二夹片12上的通孔13后将螺母螺纹套装与连杆的自由端上。
而连接部4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6,包括:基板41,在所述基板41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底板42和下底板43,其中上、下底板优选为形状对称的,具体的形状可根据喜好设计,图6中所示的上、下底板为与夹持部连接的一端较宽,而与吊起部连接的一端较窄。
为了提高该翻转治具的承受强度,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5,在该连接部4的上底板42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421,通过该支撑块421的设计可以提高该上底板42的承受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而支撑块421的个数可以根据使用的环境决定,通常使用强度与支撑块的个数呈正比,而图5中所示的为上底面42上设置有2个支撑块421的情况,且各个支撑块421沿上底板4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翻转治具的承受强度,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6,在连接部的基板41的侧面上固定设置加强隔板411,所述加强隔板411的位置与所述支撑块13的位置对应,且所述加强隔板4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底板42和所述下底板43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该翻转治具的抗压能力,可提高其承受被翻转产品的重力,更为优选,参见图6,位于所述将加强隔板411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与上底板42和下底板43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衬板412和第二加强衬板413。
为了增大吊起部的剪切面积,满足吊钩钢丝绳卸扣接触位置的强度要求,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6,所述吊起部3的侧面,围绕所述吊孔31的外周固定设置有加强垫板32。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上述翻转治具的翻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翻转治具的夹持部1与被翻转产品的A侧底面通过连接件2铰接,且所述翻转治具的连接部4与所述被翻转产品底面相接,具体可参见图8,夹持部1与被翻转产品的连接方法,即在背翻转产品的底面设计有吊耳6,夹持部中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将吊耳夹持于中间,然后通过连接件的连杆依次穿过他们的通孔,再用螺纹完成连杆自由端的固定,从而实现夹持部与被翻转产品的铰接;
2)参见图9,将吊机的一侧吊钩通过绳索与所述翻转治具的吊起部3中的吊孔31连接,将吊机的另一侧吊钩通过绳索与被翻转产品的B侧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以翻转治具的吊起部3为主吊点,以被翻转产品B侧上表面连接点为辅吊点,逐步上提所述被翻转产品,且所述主吊点的上提速度大于所述辅吊点的上提速度,参见图10,直至所述被翻转产品翻转至90°~100°,下放所述被翻转产品,使其B侧着地,所述B侧为与所述A侧相对的一侧;
3)参见图10,将所述另一侧吊钩的绳索与被翻转产品B侧上表面连接点分离,并将所述分离后的另一侧吊钩绳索与所述被翻转产品B侧底面连接后,以翻转治具的吊起部3为主吊点,以被翻转产品B侧底面连接点为辅吊点,逐步下放所述被翻转产品的A侧,提升被翻转产品的B侧,直至所述被翻转产品的A侧与B侧水平,完成翻转,参见图11。
其中图9~图11是以船舶平直双壳结构中组分段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仅适用于该产品的翻转,本实施方案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大型产品,同时在翻转工作是,可以更具被翻转产品的大小同时使用多个翻转治具,其与被翻转产品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参见,不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和技术效果的产生。
Claims (9)
1.一种翻转治具,用于大型物体的翻转,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部(1),其呈U型,包括第一夹片(11)和第二夹片(12),所述第一夹片(11)和所述第二夹片(12)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通孔(13);
连接件(2),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片(11)上的通孔(13)和所述第二夹片(12)上的通孔(13)活动设置于所述夹持部(1)上;
吊起部(3),其上设置有用于翻转固定的吊孔(31);
连接部(4),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部(1)和所述吊起部(2)固定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
螺栓(21),所述螺栓(21)包括螺帽(211),所述螺帽(2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杆(212),所述连杆(212)包括自由端(2121),所述自由端(2121)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螺母(22),螺纹套装于所述连杆(212)的自由端(2121)。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翻转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包括:基板(41),在所述基板(41)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底板(42)和下底板(43)。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翻转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42)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块(421)。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翻转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421)的个数至少为2个,且各个支撑块(421)沿所述上底板(42)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设置。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翻转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1)的侧面上固定设置加强隔板(411),所述加强隔板(411)的位置与所述支撑块(13)的位置对应,且所述加强隔板(4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底板(42)和所述下底板(43)固定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翻转治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将加强隔板(411)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与上底板(42)和下底板(43)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衬板(412)和第二加强衬板(413)。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起部(3)的侧面,围绕所述吊孔(31)的外周固定设置有加强垫板(32)。
9.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翻转治具的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翻转治具的夹持部(1)与被翻转产品的A侧底面通过连接件(2)铰接,且所述翻转治具的连接部(4)与所述被翻转产品底面相接;
2)将吊机的一侧吊钩通过绳索与所述翻转治具的吊起部(3)中的吊孔(31)连接,将吊机的另一侧吊钩通过绳索与被翻转产品的B侧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以翻转治具的吊起部(3)为主吊点,以被翻转产品B侧上表面连接点为辅吊点,逐步上提所述被翻转产品,且所述主吊点的上提速度大于所述辅吊点的上提速度,直至所述被翻转产品翻转至90°~100°,下放所述被翻转产品,使其B侧着地,所述B侧为与所述A侧相对的一侧;
3)将所述另一侧吊钩的绳索与被翻转产品B侧上表面连接点分离,并将所述分离后的另一侧吊钩的绳索与所述被翻转产品B侧底面连接后,以翻转治具的吊起部(3)为主吊点,以被翻转产品B侧底面连接点为辅吊点,逐步下放所述被翻转产品的A侧,提升被翻转产品的B侧,直至所述被翻转产品的A侧与B侧水平,完成翻转。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4773.XA CN104554622B (zh) | 2015-01-12 | 2015-01-12 | 一种翻转治具及其翻转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4773.XA CN104554622B (zh) | 2015-01-12 | 2015-01-12 | 一种翻转治具及其翻转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54622A true CN104554622A (zh) | 2015-04-29 |
CN104554622B CN104554622B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307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14773.XA Active CN104554622B (zh) | 2015-01-12 | 2015-01-12 | 一种翻转治具及其翻转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54622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36268A (en) * | 1973-03-26 | 1974-09-17 | Kay Brunner Steel Prod Inc | Swivel assembly |
CN201549849U (zh) * | 2009-10-15 | 2010-08-11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母线绝缘盆子翻转工装 |
CN201722059U (zh) * | 2010-04-15 | 2011-01-26 | 江苏长征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变浆轴承立式吊装工具 |
CN103342305A (zh) * | 2013-08-02 | 2013-10-09 | 唐山贺祥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吊链微调装置 |
CN103453073A (zh) * | 2013-09-27 | 2013-12-18 | 无锡市新华起重工具有限公司 | U型防转套 |
CN204038856U (zh) * | 2014-07-21 | 2014-12-24 | 厦门理工学院 | 吊装翻转机构 |
CN204567972U (zh) * | 2015-01-12 | 2015-08-19 | 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翻转治具 |
-
2015
- 2015-01-12 CN CN201510014773.XA patent/CN1045546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36268A (en) * | 1973-03-26 | 1974-09-17 | Kay Brunner Steel Prod Inc | Swivel assembly |
CN201549849U (zh) * | 2009-10-15 | 2010-08-11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母线绝缘盆子翻转工装 |
CN201722059U (zh) * | 2010-04-15 | 2011-01-26 | 江苏长征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变浆轴承立式吊装工具 |
CN103342305A (zh) * | 2013-08-02 | 2013-10-09 | 唐山贺祥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吊链微调装置 |
CN103453073A (zh) * | 2013-09-27 | 2013-12-18 | 无锡市新华起重工具有限公司 | U型防转套 |
CN204038856U (zh) * | 2014-07-21 | 2014-12-24 | 厦门理工学院 | 吊装翻转机构 |
CN204567972U (zh) * | 2015-01-12 | 2015-08-19 | 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翻转治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54622B (zh) | 2017-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70156U (zh) | 一种重物滚转装置 | |
CN201458522U (zh) | 双层捆装工字钢专用卡具 | |
CN202687762U (zh) | 一种矩形管件起吊工装 | |
CN206428964U (zh) | 一种建筑用组合型铝模板装置 | |
CN204567972U (zh) | 一种翻转治具 | |
CN203889888U (zh) | 一种钢板吊装夹具 | |
CN202296965U (zh) | 便捷式可移动吊机 | |
CN201907923U (zh) | 一种吊钩 | |
CN102050377B (zh) | 一种组合吊机及采油平台钻井设备的安装方法 | |
CN104554622A (zh) | 一种翻转治具及其翻转方法 | |
CN205057922U (zh) | 一种减速机上盖专用拆卸工具 | |
CN103434927A (zh) | H型钢的夹持装置 | |
CN211619756U (zh) | 钢结构用吊装工装 | |
CN209538035U (zh) | 一种具有自动对位承压抗剪的缆载吊机装置 | |
CN202080807U (zh) | 钣金制件吊取装置 | |
CN103072918A (zh) | 便捷式可移动吊机 | |
CN102633182A (zh) | 块状工件翻转吊具 | |
CN203095390U (zh) | Fpso模块吊耳安装结构 | |
CN202625650U (zh) | 一种造船龙门起重机的配件 | |
CN102211735A (zh) | 工字轮专用吊具 | |
CN201923282U (zh) | 万用船吊臂架 | |
CN202030442U (zh) | 联体螺母块吊具 | |
CN201980841U (zh) | 吊装飞机平台、火炬塔用吊耳 | |
CN203269348U (zh) | 用于起吊重物的挂钩结构 | |
CN203048530U (zh) | 柴油车蓄电池装卸吊装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16000 Shunda Road 1, Lus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Liaoning Patentee after: Dalian Zhongyuan marine marine Kawasaki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6000 Shunda Road 1, Lus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Liaoning Patentee before: DALIAN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