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3335A - 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3335A
CN104553335A CN201410569428.8A CN201410569428A CN104553335A CN 104553335 A CN104553335 A CN 104553335A CN 201410569428 A CN201410569428 A CN 201410569428A CN 104553335 A CN104553335 A CN 104553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ase member
container
opening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694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53335B (zh
Inventor
青木雄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53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3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53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3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9Cartridg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能够将在从壳部件拆卸了液体容纳体的状态下向液体容纳部注入了液体之后的液体容纳体容纳到壳部件内。具备以下步骤:拆卸步骤,从第一壳部件中拆卸第二壳部件(S11);取出步骤,从第一壳部件内取出液体容纳体(S12);开口形成步骤,在墨水包中形成开口部(S13);注入步骤,从形成的开口部往液体容纳部内注入如下的量的墨水,所述墨水的所述量少于墨水被初次注入到处于容纳在壳部件内的状态的墨水包中并被容纳时的初次容纳量(S14);开口密封步骤,密封墨水包的开口部(S18);容纳步骤,将墨水包容纳到第一壳部件内(S19);以及安装步骤,将第二壳部件安装到第一壳部件中(S20)。

Description

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喷射并消耗液体(墨水等)的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例,已知有喷墨式的打印机。这样的打印机中安装液体容纳容器(墨盒等),从如此安装的液体容纳容器供应液体,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在壳部件内具备液体容纳体(墨水包等),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容纳了液体的液体容纳部。
这样的液体容纳容器的液体容纳体中设置有供应口,所述供应口用于流出被容纳在液体容纳部的液体。该供应口在液体容纳容器内容纳了液体容纳体的状态下从壳部件内露出。并且,在液体容纳容器被安装到打印机的安装部中时,该供应口被连接到打印机中设置的液体供应管(例如,供应针),并且能够向该液体供应管供应液体。
另外,在这样的液体容纳容器中,提出了将由于向打印机供应液体而所容纳的液体减少从而难以向打印机供应液体的液体容纳容器通过向所容纳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部内再次注入液体而再生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358802号公报。
但是,在壳部件内中具备液体容纳体的构成的液体容纳容器中,当初次向液体容纳部中注入液体并使其容纳在液体容纳部中时,通常在预先将液体容纳部(液体容纳体)容纳在壳部件内的状态下进行。因此,在液体容纳部是由薄膜材料等可挠性部件形成的情况下,液体容纳部对应于所注入的液体的量而在壳部件内膨胀到被允许的状态为止。即,容纳在液体容纳部的液体的初次容纳量变成如此液体容纳部膨胀到以壳部件限制其膨胀度为止的状态的注入量。
但是,在向被容纳的液体被完全使用完的用尽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部内再次注入液体而再生液体容纳容器的情况下,由于液体容纳部中设置注入液体的开口部,因此有必要将液体容纳体从壳部件内取出到壳部件外。因此,例如取出到壳部件外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部中能够注入的液体量由于壳部件中的液体容纳部的膨胀不受限制,因此有可能发生变成超过初次容纳量的量的情形。此时,产生了如此被注入了超过初次容纳量的液体量的液体容纳部难以再次容纳到壳部件内的问题。
此外,这样的情况并不限于安装到打印机的安装部中的液体容纳容器,在壳部件内具备具有能够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容器中普遍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在从壳部件中取下液体容纳体的状态下向液体容纳部注入液体之后的液体容纳体再次容纳到壳部件内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以下,记载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中,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具备: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液体;以及供应部件,在所述供应部件中形成了供应口,所述供应口能够与液体消耗装置中设置的液体供应管连接,向该液体供应管供应所述液体;以及壳部件,所述壳部件具有:第一壳部件,所述液体容纳体能够容纳在所述第一壳部件中;以及第二壳部件,所述第二壳部件在使所述供应口露出的状态下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部件,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具备以下步骤:拆卸步骤,从所述第一壳部件中拆卸所述第二壳部件;取出步骤,从所述第一壳部件内取出所述液体容纳体;开口形成步骤,在所述液体容纳体中形成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内连通的开口部;注入步骤,从在所述开口形成步骤中形成的所述开口部往所述液体容纳部内注入如下的量的所述液体,所述液体的所述量少于所述液体被初次注入到处于容纳在所述壳部件内的状态的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容纳部中并被容纳时的初次容纳量;开口密封步骤,密封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开口部;容纳步骤,将密封了所述开口部的所述液体容纳体容纳到所述第一壳部件内;以及安装步骤,将所述第二壳部件安装到所述第一壳部件中。
根据该方法,当为了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而将液体注入到液体容纳部时,往从壳部件内取出到壳部件外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部注入如下的量的液体,所述液体的所述量少于液体被初次注入到处于容纳在壳部件内的状态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部中并被容纳时的初次容纳量。因此,能够将在壳部件外向液体容纳部中注入液体之后的液体容纳体再次容纳到壳部件内。
在上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部件进行插拔,在所述第一壳部件中形成被所述第二壳部件封闭的开口区域,在所述取出步骤中,经由所述开口区域从所述第一壳部件中取出所述液体容纳体,在所述容纳步骤中,将密封了所述开口部的所述液体容纳体从所述开口区域插入并容纳到所述第一壳部件内。
根据该方法,例如无需将第一壳部件分割或者分解为多个部件,能够从被形成的第一壳部件的开口区域中取出液体容纳体。并且,在将液体注入到液体容纳部之后,通过从开口区域往第一壳部件内插入液体容纳体,由此能够将液体容纳体容易地容纳到壳部件内。
在上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供应部件中设置有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向所述供应口流动的供应流路,并且在所述供应流路中设置有能够检测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所述液体的量的检测室,所述检测室被设置在所述供应部件的与形成所述供应口的部件面相同的面侧,在所述注入步骤中或者在所述注入步骤之后且所述容纳步骤之前具备使所述液体容纳体成为第一姿势的第一姿势控制步骤,在所述第一姿势中,所述供应口与所述检测室相比在铅垂方向上位于反重力方向侧,并且所述部件面的法线方向从水平方向向反重力方向侧以大于等于+1度、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
根据该方法,例如在注入液体时混入的气泡向反重力方向侧移动,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姿势经由与检测室相比位于反重力方向侧的供应口排出检测室内的气泡。
在上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中,在所述第一姿势控制步骤之后且所述容纳步骤之前,从所述供应口排出被注入的所述液体的一部分。
根据该方法,通过从供应口排出的液体的流动,气泡被引导至供应口,因此能够顺利地从供应口排出气泡。
在上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中,在所述第一姿势控制步骤之后且所述容纳步骤之前具备使所述液体容纳体成为第二姿势的第二姿势控制步骤,在所述第二姿势中,所述开口部与所述供应口相比位于铅垂方向的反重力方向侧,并且所述部件面的法线方向从水平方向向反重力方向侧以大于等于-45度、小于+1度的角度倾斜。
根据该方法,例如即使在注入液体时混入的气泡在第一姿势中积存在检测室内,也能够通过成为第二姿势将积存的检测室内的气泡排出到供应口。
在上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中,在所述第一姿势控制步骤之后且所述容纳步骤之前具备密封所述供应口的供应口密封步骤。
根据该方法,由于在排出了检测室内的气泡之后密封供应口,因此在检测室能够检测出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的状态下,能够再生液体容纳容器。
在上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中,在所述开口形成步骤中,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开口部在所述液体容纳体成为所述第一姿势时与所述供应口相比位于反重力方向侧。
根据该方法,例如在注入液体时混入的气泡从供应口排出的第一姿势中,开口部与供应口相比位于反重力方向侧,因此能够抑制在液体容纳体成为第一姿势时液体从开口部中排出。
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容纳容器是通过上述构成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而被再生的。
根据该构成的液体容纳容器,能够将在壳部件外将注入液体到液体容纳部之后的液体容纳体从第二壳部件的开口区域容易地插入到第二壳部件内并容纳到壳部件内。
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容纳容器具备: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液体;以及供应部件,在所述供应部件中形成了供应口,所述供应口能够与液体消耗装置中设置的液体供应管连接,向该液体供应管供应所述液体;以及壳部件,所述壳部件具有:第一壳部件,所述液体容纳体能够容纳在所述第一壳部件中,在所述第一壳部件中形成有能够进行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插拔的开口区域;以及第二壳部件,所述第二壳部件在使所述供应口露出的状态下以封闭所述开口区域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部件中,在所述液体容纳体中容纳有以下的量的所述液体,所述液体的所述量少于所述液体被初次注入到处于容纳在所述壳部件内的状态的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容纳部中并被容纳时的所述液体的初次容纳量。
根据该构成,在将液体注入到液体容纳部时,容纳少于通过注入被初次容纳到处于容纳在第一壳部件内的状态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部时的初次容纳量的量的液体,因此能够将向液体容纳部中注入液体之后的液体容纳体从第一壳部件的开口区域容易地插入到第一壳部件内。
上述液体容纳容器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壳部件中具备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了表示被初次容纳到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的所述初次容纳量的信息。
根据该构成,通过被用作再注入的对象的液体容纳容器中具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能够可靠地向液体容纳部注入少于被初次容纳到液体容纳部的初次容纳量的量的液体。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中,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具备: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液体;以及供应部件,在所述供应部件中形成了供应口,所述供应口能够与液体消耗装置中设置的液体供应管连接,向该液体供应管供应所述液体;以及壳部件,所述壳部件具有:第一壳部件,所述液体容纳体能够容纳在所述第一壳部件中;以及第二壳部件,所述第二壳部件在使所述供应口露出的状态下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部件,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具备以下步骤:拆卸步骤,从所述第一壳部件中拆卸所述第二壳部件;取出步骤,从所述第一壳部件内取出所述液体容纳体;开口形成步骤,在所述液体容纳体中形成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内连通的开口部;容纳步骤,将形成有所述开口部的所述液体容纳体容纳到所述第一壳部件内;注入步骤,从在所述开口形成步骤中形成的所述开口部往所述液体容纳部内注入如下的量的所述液体,所述液体的所述量少于所述液体被初次注入到处于容纳在所述壳部件内的状态的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容纳部中时的所述液体的初次容纳量;开口密封步骤,密封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开口部;以及安装步骤,将所述第二壳部件安装到所述第一壳部件中。
根据该方法,在为了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而将液体注入到液体容纳部时,对于容纳在壳部件内的状态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部注入。因此,能够将为了再生而被注入的液体的量少于液体被初次注入并容纳时的初次容纳量的量的液体容易地注入到容纳在壳部件内的液体容纳体的液体容纳部中。因此,能够将在壳部件外向液体容纳部注入液体之后的液体容纳体再次容纳到壳部件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示出墨盒的构成和墨水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供应部件以及墨水检测机构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墨水检测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图4的(a)是示出墨水流出前的状态的图,图4的(b)是示出墨水流出时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墨盒的再生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墨水包的示意结构的侧面截面图;
图7是示出成为第一姿势的状态的墨水包的侧面截面图;
图8是示出成为第二姿势的状态的墨水包的侧面截面图;
图9是示出密封了供应口和开口部的状态的墨水包的侧面截面图。
符号说明
11...打印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例);
20...安装部;
29...供应针(液体供应管的一例);
70...墨盒(液体容纳容器的一例);
71...第一壳部件;
71S...开口区域;
72...第二壳部件;
73...壳部件;
80...墨水包(液体容纳体的一例);
81...供应部件;
81K...供应口;
81S...部件面;
83...检测室(供应流路的一部分);
91...包体(液体容纳部的一例);
99K...开口部;
H...水平方向;
Z...反重力方向;
D1、D2...角度;
SN...法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例的喷墨式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打印机通过向作为被单方向运送的目标的一例的纸张P上喷射即消耗墨水而形成(记录)图像等,来进行纸张P上的印刷。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如其一部分以双点划线示出的那样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框体11a,在其铅垂方向的反重力方向Z侧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打印机11的电源按钮等操作按钮11b以及未图示的显示部。另外,作为运送纸张P的运送方向Y侧的框体11a的前表面设置有能够开闭的盖11c。用户能够在打开该盖11c的状态下访问到框体11a的内部。
作为被该框体11a覆盖的收纳于内部空间中的框架12内的重力方向侧的下部中,在大致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有支承台13,所述支承台13将与纸张P的运送方向Y正交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在支承台13的后方侧(纸张P的运送方向Y的相反侧)设置有送纸马达14a。即,通过由该送纸马达14a的驱动而动作的未图示的送纸机构向运送方向Y侧供应纸张P到支承台13上。
另外,支承台13的作为反重力方向Z侧的上方沿该支承台13的长度方向架设有引导轴15。在该引导轴15上在其轴线方向能够往复移动地支承有托架16。详细讲,在托架16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贯通的支承孔16a,并且引导轴15插穿该支承孔16a。
在框架12的后壁内表面中相当于上述引导轴15的两端的附近的位置中可分别自由旋转地设置有驱动带轮17a以及从动带轮17b。驱动带轮17a中连结托架马达14b的输出轴,并且在驱动带轮17a与从动带轮17b之间卷绕有一部分被连结到托架16的无端状的正时带17。并且,通过驱动托架马达14b,托架16经由正时带17被引导轴15引导,并且沿长度方向即扫描方向X往复移动。在该托架16的下侧设置有作为液体喷射部的一例的液体喷射头18,向该液体喷射头18供应的墨水被从该液体喷射头18中喷射并消耗,从而在纸张P上印刷图像。
向液体喷射头18的墨水的供应是通过能够插拔地安装到框体11a内具备的安装部20的作为液体容纳容器的一例的墨盒70来进行。即,从框体11a的运送方向Y的前端观察时,在扫描方向X的左侧配置有供墨盒70插拔的安装部20,并且在该安装部20与托架16之间连结有墨水能够流动的墨水供应管TB。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0构成为能够将四个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墨盒70安装成在与插入方向Yr相反方向侧(这里,运送方向Y侧)开口的大致箱形状的盒保持体22内沿水平方向(这里,沿扫描方向X)排列。四个墨盒70中分别容纳例如色相互不相同的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各颜色墨水。并且,各墨盒70能够在盖11c被打开的状态下对框体11a内的安装部20沿空心箭头的方向插拔。
另外,在安装部20中在作为墨盒70的插入方向Yr的顶端侧的盒保持体22的内壁中设置有作为液体供应管的一例的供应针29。通过墨盒70的供应口81K与该供应针29连接,而从墨盒70向供应针29供应墨水。因此,对应各墨盒70而具备四个供应针29。此外,图1中只图示有一个供应针29。
向各供应针29供应的墨水通过安装部20中具备的未图示的泵(例如,隔膜泵)的动作,从安装部20中形成的墨水流路经由墨水供应管TB送到液体喷射头1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盒70的插入方向Yr是与纸张P的运送方向Y相反的方向。当然,插入方向Yr可以是不与运送方向Y相反的方向。
另一方面,在框架12的内部中的相比支承台13从运送方向Y的顶端侧观察时靠扫描方向X右侧的区域、即印刷时未被使用的初始位置区域中设置有具有上方开口的有底箱形状的帽19a以及未图示的吸引泵等的维护装置19。并且,在打印机11中,托架16移动到初始位置区域之后,在该维护装置19中进行维护动作,以使得从液体喷射头18中稳定地喷射墨水。
在这样的打印机11中进行的各种动作通过控制部来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通过组装了CPU、ROM、RAM等电气元件的电路基板构成。控制部被配置在例如框架12的后方中具备的箱体12a内。
并且,当墨盒70被安装到安装部20时,控制部在与作为墨盒70中具备的存储装置的一例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之间进行预定的信息(例如,墨盒70的种类的识别数据以及墨水的初次容纳量、以及墨水残余量等数据)的通信。
具体而言,该信息的通信是通过安装部20(盒保持体22)中具备的由端子等构成的电气连接部31与墨盒70中具备的由形成有端子的电路基板构成的电气连接部30电气连接来进行。因此,安装部20中对应墨盒70的数量而具备四个电气连接部31。此外,图1中只图示出一个电气连接部31。
接着,对墨盒7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墨盒70在壳部件73内容纳有作为液体容纳体的墨水包80,所述壳部件73是安装到安装部20的情况下的插入方向Yr后侧的第一壳部件71和插入方向Yr前侧的第二壳部件72这两个部件组合而成的。
第一壳部件71具有大致箱形状,所述大致箱形状在插入方向Yr侧具有能够进行墨水包80的插拔的开口区域71S,第二壳部件72以在墨水包80插入到第一壳部件71内的状态下封闭第一壳部件71的开口区域71S的方式被组装到第一壳部件7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部件72能够通过嵌入安装(组装)到第一壳部件71,并且在安装之后,通过拉开第二壳部件72,能够从第一壳部件71中拆卸第二壳部件72。
墨水包80具备设置有供应口81K的供应部件81、以及与该供应部件81接合的作为液体容纳部的一例的袋状的包体91。包体91的开口侧91a(参照图6)接合到供应部件81,在其内部中形成有作为能够容纳墨水的液体容纳空间的墨水室IS。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体91由具有可挠性的薄片部件形成,在扫描方向X上相对布置的包部件92A以及包部件92B的两张薄片部件对应于墨水室IS内容纳的墨水的量(液体量)而以相互的间隙增减的方式变形。
供应部件81中的与包体91接合的一侧的相反侧为大致平坦的部件面81S,在该部件面818中设置有注入墨水到墨水室IS时的注入口8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向墨水室IS中最初(初次)注入墨水的情况下,在将墨水包80插入到第一壳部件71内的状态下,从注入口89注入墨水。伴随着该墨水的注入,包体91以包部件92A与包部件92B之间的间隙增加的方式膨胀。并且,在随着与第一壳部件71的内壁的抵接而变成包体91的膨胀被限制的状态为止注入到墨水室IS的墨水量为墨盒70的墨水的初次容纳量。该墨水的初次容纳量经由第二壳部件72中具备的电气连接部30被存储在墨盒70中具备的存储器。存储器被布置在电气连接部30的背面(与第二壳部件72相对的一侧)。
注入口89是在往墨水包80的墨水的注入结束之后被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件99(参照图4的(a)、(b))被插入到注入口89而密封注入口89。或者,可以通过树脂材料等的熔敷来密封注入口89,也可以通过供应部件81的熔融来密封注入口89。或者也可以通过封条等的张贴来密封注入口89。
另外,供应部件81中形成从部件面81S往插入方向Yr突出的筒状流路部85,供应口81K被开口形成在该筒状流路部85的插入方向Yr侧端部。并且,在墨水包80被容纳在第一壳部件71中的状态下第二壳部件72被安装到了第一壳部件71时,供应口81K从设置在第二壳部件72的供应口孔75中露出。
另外,在供应部件81中,在与形成供应口81K的部件面81S相同的面侧、且供应口81K的重力方向侧形成有能够判断包体91内的墨水室IS中容纳的墨水的残余状态的检测部40。并且,供应部件81中设置有墨水从包体91往供应口81K流动的供应流路,并且检测部40被设置在该供应流路的中途。此外,关于供应流路以下进行说明。
并且,对应于供应流路中的墨水的流动而移动的移动部件44作为构成检测部40的部件而安装到供应部件81。打印机11的安装部20侧具备墨水检测机构50,所述墨水检测机构50具有压接该移动部件44并与移动部件44的移动连动而能够滑动的棒状部件51。
墨水检测机构50具备棒状部件51、弹簧52、以及凹形状的传感器53而构成,所述棒状部件51具有定端为大致半球状的一端部51a,所述弹簧52以使一端部51a压接到移动部件44的方式对棒状部件51施力。传感器53中使用未图示的发光部与受光部相对而设置的光传感器。并且,棒状部件51中的一端部51a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51b如图2中以虚线所示的那样截断凹形状中发光部发出的光,使得受光部不受光。对应于通过该另一端部51b对光的截断而从传感器53输出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控制部。因此,棒状部件51中的另一端部51b为检测墨水的检测对象部位。
为了使该墨水检测机构50动作,在第二壳部件72中设置有插入孔76,所述插入孔76用于在容纳墨水包80的状态下组装到第一壳部件71时使棒状部件51的一端部51a能够与移动部件44抵接地插入。
然后,关于检测部4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检测部40具有检测室83、以及能够旋转地安装到供应部件81的移动部件44而构成,所述检测室83是由被形成在供应部件81的部件面81S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外侧壁82与薄膜47包围而成的。
在检测室83内,连通该检测室83与包体91内的流入流路83A在检测室83的重力方向侧端沿部件面81S的大致垂线方向形成。检测室83内设置有止回阀46,所述止回阀46限制从包体91侧通过流入流路83A而流入的墨水的倒流。
另外,可挠性的薄膜47以覆盖检测室83的插入方向Yr侧的开口的方式被熔敷在外侧壁82。因此,检测室83中,伴随内部的压力变化薄膜47变形,而容积发生变化。另外,在检测室83内,向检测室83的外侧对薄膜47施力的弹簧48被检测室83的底面中设立的凸部82b支承。在弹簧48与薄膜47之间插入有受压板49,所述受压板49接受弹簧48的施加力而移位的同时将该施加力传给薄膜47。该受压板49具备移动抑制部49a,所述移动抑制部49a抑制止回阀46不会流入到检测室83。
在如此形成在供应部件81的检测室83的外表面中安装移动部件44。移动部件44中设置的轴孔44a被插入沿与向安装部20插入墨盒70的插入方向Yr交叉的水平方向延伸的被设置在外侧壁82的旋转轴82a,从而移动部件44可以旋转轴82a为中心自由旋转(自由摆动)。并且,移动部件44的接触部44b(参照图4的(a)、(b))从检测室83的外侧接触到构成检测室83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薄膜47。
此外,在供应部件81中形成有以下的流路,所述流路是从流入流路83A往检测室83内流入的墨水流到在供应部件81的部件面81S中与检测室83相邻的供应口81K的流路。即,在供应部件81中与检测室83连通,并且墨水沿部件面81S的大致垂线方向(法线方向)流动的流出流路83B被设置在作为检测室83的流入流路83A的相反侧的反重力方向Z侧端。另外,连接到该流出流路83B并引导墨水到供应口81K的导出流路84被设置成在向与流出流路83B交叉的方向延伸之后向供应口81K侧弯折的流路。
因此,如图4的(a)、(b)中阴影部分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供应部件81中,作为从包体91内的墨水室IS至供应口81K的墨水的供应流路具备流入流路83A、检测室83、流出流路83B、以及导出流路84。此外,在图4的(a)、(b)中,墨水包80以图3中的4-4线箭头的截面示出。
接着,参照图4的(a)、(b)说明检测部40与墨水检测机构50的动作。
首先,如图4的(a)所示,在墨水包80内的墨水室IS中容纳初次容纳量的墨水的墨盒70被安装到安装部20的情况下,变成墨水室IS内的墨水经由流入流路83A流入到检测室83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因薄膜47往增加检测室83的容积的方向被按压,因此移动部件44的接触部44b被薄膜47按压而以旋转轴82a为中心往插入方向Yr侧转动。并且,棒状部件51的一端部51a通过移动部件44抵抗弹簧52的施加力F而被向盒保持体22的内侧(插入方向Yr侧)按压。
其结果为,通过棒状部件51往插入方向Yr侧移动,成为棒状部件51的另一端部51b离开传感器53的状态。因此,传感器53处于光的透过状态,因此将对应于光的透过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并且,输入了被输出的该检测信号的控制部判断为墨水残留在墨盒70中。
接着,如图4的(b)所示,通过停止的泵动作而墨水被从供应口81K往供应针29吸引,因此检测室83内的墨水通过流出流路83B而流出到导出流路84。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出流路83B的内径设定为大于流入流路83A的内径,因此来自检测室83的墨水的流出量赶不上往检测室83的墨水的流入量,检测室83内变成负压。因此,薄膜47以对抗弹簧48的施加力而被拉入到检测室83内的方式变形。
于是,伴随薄膜47的变形,移动部件44被由弹簧52施力的棒状部件51的一端部51a按压而以旋转轴82a为中心,按照其与棒状部件51的接触侧往插入方向Yr的相反侧移动的方式旋转。其结果为,棒状部件51的另一端部51b被插入到传感器53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因此传感器53为光的截断状态。
从该状态起,如果是墨水包80内的墨水室IS中充分残留墨水的状态,则当由于泵动作的停止而向供应针29的墨水的供应停止之后经过预定的时间时,墨水室IS内的墨水经由流入流路83A流入到检测室83。于是,薄膜47往增加检测室83的容积的方向被按压,因此移动部件44的接触部44b被薄膜47按压而以旋转轴82a为中心向插入方向Yr侧转动。并且,棒状部件51的一端部51a通过移动部件44对抗弹簧52的施加力F而被向墨盒保持体22的内侧(插入方向Yr侧)按压。
其结果是,如图4(a)所示,通过棒状部件51向插入方向Yr侧移动,棒状部件51的另一端部51b离开传感器53。因此,基于伴随棒状部件51的移动从光的截断状态变化到透过状态的情形,传感器53将对应于光的透过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输入了被输出的该检测信号的控制部判断为墨水残留在墨盒70中。
另一方面,在墨水包80内的墨水室IS中未残留墨水的状态的情况下,即使从停止泵驱动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墨水也不会从墨水室IS内流入到检测室83。于是,薄膜47被维持图4的(b)所示的状态、即往减少检测室83的容积的方向变形的状态,并被维持棒状部件51的另一端部51b被插入到传感器53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状态。因此,基于即使从停止泵动作之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光也被维持为截断状态,传感器53检测出墨水包80内的墨水用尽。
如此通过检测部40与墨水检测机构50的动作来检测出墨水包80内的墨水用尽的墨盒70通过往墨水包80内的墨水室IS中再次注入墨水而被再生处理。
然后,参照图5~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墨盒70中重新注入墨水而再生的作用、即墨盒70的再生处理进行说明。该处理是基于墨盒70的信息由再生者来进行。再生者例如为识别出表示框体11a的显示部中显示的墨盒70内的墨水残余量少的显示或督促再生处理的显示的用户或者被用户委托的作业者。此外,图6~图9中,墨水包80的检测部40中的构成部件被适当地省略,只图示出与作为供应流路的一部分的检测室83相关的构成。
如图5所示,在该墨盒的再生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11中进行从第一壳部件71中拆卸第二壳部件72的处理(拆卸步骤)。再生者从打印机11的安装部20中拔出作为再生的对象的墨盒70之后,从第一壳部件71中拔出第二壳部件72而拆卸。
然后,在步骤S12中进行从第一壳部件71中经由其开口区域71S取出墨水包80的处理(取出步骤)。墨水包80的墨水室IS内的墨水残余量少,因此包体91变成收缩的状态。因此,再生者能够从第一壳部件71的开口区域71S中容易地拔取墨水包80并从第一壳部件71中取出。此外,这里的处理中,在墨水包80被安装到第二壳部件72的结构的情况下,并行进行从第二壳部件72中拆卸墨水包80的处理。
然后,在步骤S13中进行墨水包80中形成与包体91内连通的开口部99K的处理(开口形成步骤)。这里,通过在密封注入口89的密封部件99开孔并使注入口89露出,形成从包体91外往包体91内连通的开口部99K。此外,也可以通过拔出或削去而去掉密封部件99来使注入口89露出,并将露出的注入口89作为开口部99K来形成。
接着,在步骤S14中进行将少于初次容纳量的量的墨水从开口部99K注入到包体91内的处理(注入步骤)。这里,墨盒70的再生者经由电气连接部30使用能够与存储器通信的装置等,获取墨盒70的存储器中存储的墨水的初次容纳量。并且,将少于获取的初次容纳量的量的墨水从露出的注入口89中注入。
如图6所示,在步骤S14中的处理时,在将墨水包80倾斜成步骤S13的处理中形成的与包体91内连通的开口部99K位于最靠近反重力方向Z侧的位置的状态下进行。由此,再生者能够从墨水包80的开口部99K利用墨水的往重力方向侧的移动(降落)而容易地将墨水注入到包体91内的墨水室IS的每个角落。
在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14中的墨水的注入处理中,墨水包80成为供应部件81的部件面81S的法线方向SN从水平方向H往反重力方向Z侧倾斜预定的角度D1的状态。即,墨水包80成为部件面81S的法线方向SN从水平方向H往反重力方向Z侧以+1度以上、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的姿势。
另外,墨水包80也可以成为包体91插入到限制包部件92A、92B的膨胀的限制器具77内的状态。通过如此,能够通过限制器具77来限制包体91的膨胀,使得往包体91内注入不超过初次容纳量的量的墨水。
接着,在图5的步骤S15中,使墨水包80成为第一姿势,进行从开口部99K及供应口81K排出气泡的处理(第一姿势控制步骤)。该步骤S15中的第一姿势是在墨水中以其浮力往反重力方向Z侧移动的气泡能够从开口部99K(注入口89)及供应口81K中排出的姿势。顺便说一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姿势是与步骤S14中的姿势相同的姿势。即,第一姿势是供应部件81的部件面81S的法线方向SN从水平方向H往反重力方向Z侧以+1度以上、小于+90度的预定的角度D1倾斜的姿势。通过该第一姿势,供应口81K与检测室83相比位于反重力方向Z侧。另外,开口部99K与供应口81K相比位于反重力方向Z侧,同时位于墨水室IS中的反重力方向Z侧。
如图7所示,通过成为这样的第一姿势,墨水室IS内(墨水中)的气泡AB1在墨水室IS内向位于反重力方向Z侧的注入口89上升,形成与注入口89连通的空气积存处AA1。即,墨水室IS内的气泡经由空气积存处AA1从注入口89中形成的开口部99K排出到包体91外即大气中。另外,导出流路84内的气泡AB3向供应口81K移动并从供应口81K中放出到大气中。
另一方面,流入流路83A及流出流路83B内的气泡AB2流入到位于反重力方向Z侧的检测室83侧,在检测室83内形成空气积存处AA2。当这样检测室83中形成了空气积存处AA2的状态下被再生的墨盒70在打印机11中使用时,在检测部40中,由于检测室83中存在空气而薄膜47的变形变成不正确,因此可发生移动部件44不会正常地旋转而误检测出墨水的残余量。另外,由于气泡从供应口81K往供应针29流出,可发生不能正确地从液体喷射头18中喷射墨水。
由此,在后续的图5的步骤S16中,使墨水包80成为第二姿势,进行从供应口81K排出少量的墨水的处理(第二姿势控制步骤)。在该步骤S16中的第二姿势是能够通过检测室83内的空气积存处AA2(气泡AB2)在墨水中以其浮力往反重力方向Z侧移动,由此与从供应口81K排出的少量的墨水一起从检测室83(供应流路)中排出的姿势。顺便说一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姿势是供应部件81的部件面81S的法线方向SN从水平方向H向反重力方向Z侧以-45度以上、小于+1度的预定的角度D2倾斜的姿势。
如图8所示,通过成为这样的第二姿势,检测室83内的空气积存处AA2及气泡AB2往反重力方向Z侧移动、即往流出流路83B移动之后,进一步从流出流路83B移动到导出流路84。并且,往导出流路84移动的空气(气泡)在导出流路84内向位于反重力方向Z侧的供应口81K上升,并与从供应口81K中排出的墨水一起从供应口81K放出到大气。
在本实施方式的该步骤S16中的处理中,关于墨水室IS内形成的空气积存处AA1(气泡AB1),同样与经由注入口89从开口部99K中排出的墨水一起放出到大气。
然后,在图5的步骤S17中,进行密封供应口81K的处理(供应口密封步骤)。这里,将通过第二姿势与墨水一起排出空气(气泡)之后的供应口81K通过薄膜等密封部件95封住而密封。通过该密封,使得注入到墨水包80内的墨水不会从供应口81K中漏出。
如图9所示,在该步骤S17的处理时,使墨水包80成为供应部件81的部件面81S的法线方向SN从水平方向H往反重力方向Z侧以+1度以上、小于+90度的角度D1倾斜的第一姿势。通过如此,能够在供应流路中在墨水注入(填充)到供应口81K的端部的状态下密封供应口81K,能够抑制密封处理后空气(气泡)残留在供应流路内。
此外,省略这里的说明,但也可以在供应口81K中具备通过开闭控制墨水的流出的开闭阀机构的情况下,在从步骤S14到步骤S16为止的处理之间,使开闭阀成为打开状态,在该步骤S17中,通过使开闭阀成为关闭状态,使供应口81K成为密封的状态。
然后,在图5的步骤S18中,进行密封开口部99K的处理(开口密封步骤)。这里,与密封部件99的密封同样地,通过密封部件99a来密封从墨水室IS中排出了空气(气泡)的状态的开口部99K,使得从注入口89注入到墨水包80内的墨水不会漏出。
如图9所示,在该步骤S18的处理时,与供应口81K的密封处理同样地,使墨水包80成为供应部件81的部件面81S的法线方向SN从水平方向H往反重力方向Z侧以+1度以上、小于+90度的预定的角度D1倾斜的第一姿势。通过如此,由于在墨水室IS内的墨水不会经由注入口89从开口部99K流出的状态下并且是在墨水注入(充填)到注入口89为止的状态下密封开口部99K,因此能够抑制密封处理中空气(气泡)残留在注入口89内。
此外,在步骤S16中的处理中,墨水室IS内的空气(气泡)未经由注入口89从开口部99K中排出而残留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步骤S18中的处理时,通过稍微挤压包体91使其变形,从而与少量的墨水一起放出残留的墨水到大气。
接着,在图5的步骤S19中,进行将墨水包80从第一壳部件71的开口区域71S插入第一壳部件71中并容纳的处理(容纳步骤)。这里,再生者将重新注入了墨水的墨水包80插入到第一壳部件71的开口区域71S。此时,容纳(注入)到包体91内的墨水少于初次容纳量,因此包体91的膨胀度被抑制得较小。因此,墨水包80顺利地通过开口区域71S,并插入到第一壳部件71内来容纳。此外,在墨水包80被安装到第二壳部件72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往第一壳部件71插入之前,已将墨水包80安装到第二壳部件72。另外,在步骤S19中,并不一定需要将容纳了的墨水包80插入到原来的第一壳部件71中,也可以插入到其他的第一壳部件71中。
接着,在步骤S20中,进行将第二壳部件72安装到第一壳部件71的处理(安装步骤)。这里,再生者在将墨水包80从开口区域71S中插入到第一壳部件71内的状态下,将第二壳部件72嵌入到第一壳部件71而组装,使得封闭第一壳部件71的开口区域71S。通过以上的处理,墨盒70的再生处理结束。
根据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在将墨水注入到包体91时,注入少于对容纳在壳部件73内的状态的墨水包80的包体91初次容纳的初次容纳量的量的墨水。因此,能够将在壳部件73外往包体91注入墨水之后的墨水包80再次容纳到壳部件73内。
(2)例如无需将第一壳部件71分解或者分割为多个部件,能够从被形成的第一壳部件71的开口区域71S中取出墨水包80。并且,在往包体91中注入墨水之后,通过从开口区域71S往第一壳部件71内插入墨水包80,能够将墨水包80容易地容纳到壳部件73内。
(3)例如注入墨水时混入的气泡(空气)在墨水中往反重力方向Z侧移动,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姿势经由与检测室83相比位于反重力方向Z侧的供应口81K而排出检测室83内的气泡(空气)。
(4)通过从供应口81K中排出的墨水的流动,气泡(空气)被引导到供应口81K,因此能够将气泡(空气)顺利地从供应口81K中排出。
(5)例如即使在注入墨水时混入的气泡(空气)在第一姿势中积存在检测室83内,也能够将通过成为第二姿势将积存的检测室83内的气泡(空气)排出到供应口81K。
(6)在排出了检测室83内的气泡(空气)之后密封供应口81K,因此在检测室83能够检测出包体91内的墨水的量(残余量)的状态下,能够再生墨盒70。
(7)例如在注入墨水时混入的气泡(空气)从供应口81K中排出的第一姿势中,开口部99K与供应口81相比位于反重力方向Z侧,因此能够抑制在墨水包80成为第一姿势时墨水从开口部99K排出。
(8)通过存储在作为墨水的再注入的对象的墨盒70中具备的存储器的信息,能够可靠地往包体91注入少于对包体91初次容纳的初次容纳量的量的墨水。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变更为以下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初次被容纳于包体91中的墨水的初次容纳量的信息不一定存储在墨盒70的壳部件73中具备的存储器中。例如,可以在打印机11的控制部的RAM、ROM等存储器中存储墨水的初次容纳量。这时,打印机11的控制部从壳部件73中具备的存储器中读取被安装的墨盒70的种类,从控制部的存储器中获取对应于读取到的墨盒70的种类的初次容纳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步骤S13中被开口形成的墨水包80的开口部99K在墨水包80成为了第一姿势时,与供应口81K相比不一定位于反重力方向Z侧。例如,在注入墨水时气泡(空气)流入到包体91内的概率低的情况下,至少不需要使墨水包80成为第一姿势的步骤S15的处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口部99K可以在铅垂方向中位于与供应口81K相同的位置,也可以在铅垂方向中与供应口81K相比位于重力方向侧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步骤S17的供应口的密封处理也可以不是接着步骤S16而进行,只要是步骤S15(第一姿势控制步骤)之后且步骤S19(容纳步骤)之前,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此外,在供应口的密封处理在步骤S16(第二姿势控制步骤)之前进行的情况下,即使气泡(气体)残留在供应口81K侧,由于检测室83中未残留气泡(气体),因此也会正确地进行墨水的量的检测。
或者,即使步骤S17的供应口的密封处理在步骤S19(容纳步骤)与步骤S20(安装步骤)之间也没问题。这时,在墨水包80往第一壳部件71插入时,优选使供应口81K成为向铅垂方向的反重力方向Z侧的状态,使得从供应口81K中不会溢出墨水直到供应口81K被密封为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墨水包80成为第二姿势的步骤S16的处理只要在步骤S15(第一姿势控制步骤)之后且步骤S19(容纳步骤)之前,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此外,在第二姿势控制的处理在步骤S17之后进行的情况下,即使移动到供应口81K侧的气泡(气体)残留在供应口81K,由于检测室83中未残留气泡(气体),因此也会正确进行墨水的量的检测。
或者,可以不进行使墨水包80成为第二姿势的步骤S16的处理。例如在流出流路83B被倾斜形成等成为气泡(空气)从步骤S15的处理中成为第一姿势的墨水包80的检测室83容易往流出流路83B流动的流路形状的情况下,检测室83中残留空气积存处AA2或气泡AB2的概率变低。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需要使墨水包80成为第二姿势的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步骤S16的处理中,在使墨水包80成为第二姿势时从供应口81K中排出墨水的一部分,但并不限于此。总之,在步骤S15(第一姿势控制步骤)之后且步骤S19(容纳步骤)之前,只要在供应口81K被密封之前,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
或者,也可以不进行从开口部81K中排出墨水的一部分的处理。例如在成为第二姿势的墨水包80中,在从导出流路84往供应口81K外顺利地进行气泡(气体)的移动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为了排出气泡(气体)而从供应口81K中流出墨水。此外,与墨水一起供应到供应针29的气泡(气体)在安装部20中被从墨水去除(脱气)的情况下,更不需要进行为了排出气泡(气体)而从供应口81K中流出墨水的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并不一定进行使墨水包80成为第一姿势的控制处理(步骤S15)。例如,在步骤S13中,不是在供应部件81中形成开口部而在包体91中形成的情况下,该包体91中形成的开口部的位置成为与供应口81K相比位于反重力方向Z侧,并且在墨水室IS中最靠近反重力方向Z侧的姿势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壳部件71中,可不一定进行墨水包80的插拔,可以不形成通过被安装的第二壳部件72来封闭的开口区域71S。这时,在步骤S12(取出步骤)中,通过使用切割机等切断工具将第一壳部件71切断并分割为多个部件,或者在多个部件结合而形成第一壳部件71的情况下,通过解除该结合而分解为多个部件,来形成开口区域。并且,只要从该形成的开口区域中取出墨水包80即可。此外,这时在步骤S19(容纳步骤)中,通过将墨水包80作为内侧而再次结合分解的多个部件,来将墨水包80容纳在第一壳部件71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变更从步骤S14(注入步骤)到步骤S19(容纳步骤)为止的处理。即,接着步骤S13(开口形成步骤),进行将形成了开口部99K的墨水包80容纳到第一壳部件71内的处理,并进行从开口部99K往容纳在壳部件73内的墨水包80中的包体91内注入少于初次容纳量的量的墨水的处理。接着,进行密封墨水包80的开口部99K的处理,并进行在第一壳部件71中安装第二壳部件72的处理。
根据该处理方法,在为了墨盒70的再生而将墨水注入到包体91时,对于容纳在壳部件73内的状态的墨水包80的包体91注入。因此,为了再生而注入的墨水的量少于初次被注入墨水并容纳时的初次容纳量的量的墨水能够容易地注入到容纳在壳部件73内的墨水包80的包体91中。因此,能够将包体91中注入了墨水的墨水包80再次容纳到壳部件73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0可以是配置在打印机11的框体11a的外侧的构成。在从设置在框体11a的外部的安装部20往框体11a的内部的液体喷射头18供应墨水的情况下,有必要将用于供应墨水的墨水供应管TB从框体11a的外部往内部拉回。因此,这时,优选在框体11a中设置墨水供应管TB能够插穿的孔及切口。或者,也可以通过框体11a中设置的间隙将墨水供应管TB从框体11a的外部拉回到内部。如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使用墨水供应管TB的墨水流路的液体喷射头18的墨水的供应。
·液体喷射头18并不限于在与纸张P的运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托架16一起往复移动而喷射墨水的所谓的串行头型。即,可以是在具有长度尺寸对应纸张P的宽度尺寸的整体形状,并被固定布置为其长度方向沿与纸张P的运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状态下,从被设置成遍及其长度方向的大致整体的多个喷嘴向介质喷射液体的所谓的行头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1可以是用于喷射或喷出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此外,作为从液体消耗装置中喷出变成微量的液滴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尾部拖延成粒状、泪状、线状的状态。另外,这里所说的液体是能够从液体消耗装置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可以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物质,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状态、溶胶、凝胶、水、以及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流状体。并且,除了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以外,还包括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形物形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到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等。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子,可以列举出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这里,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溶性墨水等各种液体组合物的。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有喷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包含在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或色材等材料的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另外,也可以是喷射在生物芯片的制造中使用的生物有机物的液体消耗装置、用作精密移液管并喷射作为试料的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分配器等。另外,还可以是向时钟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定点喷射润滑油的液体消耗装置、为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消耗装置。另外还可以是为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消耗装置。

Claims (11)

1.一种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具备:
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液体;以及供应部件,在所述供应部件中形成了供应口,所述供应口能够与液体消耗装置中设置的液体供应管连接,向该液体供应管供应所述液体;以及
壳部件,所述壳部件具有:第一壳部件,所述液体容纳体能够容纳在所述第一壳部件中;以及第二壳部件,所述第二壳部件在使所述供应口露出的状态下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部件,
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拆卸步骤,从所述第一壳部件中拆卸所述第二壳部件;
取出步骤,从所述第一壳部件内取出所述液体容纳体;
开口形成步骤,在所述液体容纳体中形成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内连通的开口部;
注入步骤,从在所述开口形成步骤中形成的所述开口部往所述液体容纳部内注入如下的量的所述液体,所述液体的所述量少于所述液体被初次注入到处于容纳在所述壳部件内的状态的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容纳部中并被容纳时的初次容纳量;
开口密封步骤,密封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开口部;
容纳步骤,将密封了所述开口部的所述液体容纳体容纳到所述第一壳部件内;以及
安装步骤,将所述第二壳部件安装到所述第一壳部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其中,
所述液体容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部件进行插拔,在所述第一壳部件中形成被所述第二壳部件封闭的开口区域,
在所述取出步骤中,经由所述开口区域从所述第一壳部件中取出所述液体容纳体,
在所述容纳步骤中,将密封了所述开口部的所述液体容纳体从所述开口区域插入并容纳到所述第一壳部件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其中,
在所述供应部件中设置有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容纳部向所述供应口流动的供应流路,并且在所述供应流路中设置有能够检测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所述液体的量的检测室,所述检测室被设置在所述供应部件的与形成所述供应口的部件面相同的面侧,
在所述注入步骤中或者在所述注入步骤之后且所述容纳步骤之前具备使所述液体容纳体成为第一姿势的第一姿势控制步骤,在所述第一姿势中,所述供应口与所述检测室相比在铅垂方向上位于反重力方向侧,并且所述部件面的法线方向从水平方向向反重力方向侧以大于等于+1度、小于+90度的角度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姿势控制步骤之后且所述容纳步骤之前,从所述供应口排出被注入的所述液体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姿势控制步骤之后且所述容纳步骤之前具备使所述液体容纳体成为第二姿势的第二姿势控制步骤,在所述第二姿势中,所述开口部与所述供应口相比位于铅垂方向的反重力方向侧,并且所述部件面的法线方向从水平方向向反重力方向侧以大于等于-45度、小于+1度的角度倾斜。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一姿势控制步骤之后且所述容纳步骤之前具备密封所述供应口的供应口密封步骤。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其中,
在所述开口形成步骤中,
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开口部在所述液体容纳体成为所述第一姿势时与所述供应口相比位于反重力方向侧。
8.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其中,
所述液体容纳容器通过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而被再生。
9.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具备:
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液体;以及供应部件,在所述供应部件中形成了供应口,所述供应口能够与液体消耗装置中设置的液体供应管连接,向该液体供应管供应所述液体;以及
壳部件,所述壳部件具有:第一壳部件,所述液体容纳体能够容纳在所述第一壳部件中,在所述第一壳部件中形成有能够进行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插拔的开口区域;以及第二壳部件,所述第二壳部件在使所述供应口露出的状态下以封闭所述开口区域的方式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部件中,
在所述液体容纳体中容纳有以下的量的所述液体,所述液体的所述量少于所述液体被初次注入到处于容纳在所述壳部件内的状态的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容纳部中并被容纳时的所述液体的初次容纳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容纳容器,其中,
在所述壳部件中具备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了表示被初次容纳到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的所述初次容纳量的信息。
11.一种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具备:
液体容纳体,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部,所述液体容纳部能够容纳液体;以及供应部件,在所述供应部件中形成了供应口,所述供应口能够与液体消耗装置中设置的液体供应管连接,向该液体供应管供应所述液体;以及
壳部件,所述壳部件具有:第一壳部件,所述液体容纳体能够容纳在所述第一壳部件中;以及第二壳部件,所述第二壳部件在使所述供应口露出的状态下被安装到所述第一壳部件,
所述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拆卸步骤,从所述第一壳部件中拆卸所述第二壳部件;
取出步骤,从所述第一壳部件内取出所述液体容纳体;
开口形成步骤,在所述液体容纳体中形成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内连通的开口部;
容纳步骤,将形成有所述开口部的所述液体容纳体容纳到所述第一壳部件内;
注入步骤,从在所述开口形成步骤中形成的所述开口部往所述液体容纳部内注入如下的量的所述液体,所述液体的所述量少于所述液体被初次注入到处于容纳在所述壳部件内的状态的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容纳部中时的所述液体的初次容纳量;
开口密封步骤,密封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开口部;以及
安装步骤,将所述第二壳部件安装到所述第一壳部件中。
CN201410569428.8A 2013-10-22 2014-10-22 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Active CN104553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8955A JP2015080872A (ja) 2013-10-22 2013-10-22 液体収容容器の再生方法、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
JP2013-218955 2013-10-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3335A true CN104553335A (zh) 2015-04-29
CN104553335B CN104553335B (zh) 2018-01-02

Family

ID=5282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69428.8A Active CN104553335B (zh) 2013-10-22 2014-10-22 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75939B2 (zh)
JP (1) JP2015080872A (zh)
CN (1) CN1045533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3107A (zh) * 2022-08-30 2023-01-1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墨盒及制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8269A (zh) * 2002-03-28 2003-10-1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软袋类芯片墨盒的再生方法及专用工具
CN101342815A (zh) * 2007-07-10 2009-0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与使用其的液体填充方法、以及液体再次填充方法
JP2009083228A (ja) * 2007-09-28 2009-04-23 Seiko Epson Corp 液体供給体の再生方法
CN103302989A (zh) * 2012-03-13 2013-09-18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的回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1576A (en) * 1995-12-04 1998-02-2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fill kit and method for refilling an ink supply for an ink-jet printer
JP3666537B2 (ja) * 1996-11-14 2005-06-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US6676251B1 (en) * 1997-07-14 2004-01-13 Owens-Illinois Closure Inc. Liquid containment and dispens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resistance to shock loads
JP3891150B2 (ja) * 2002-07-09 2007-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収容体
WO2004082944A1 (en) * 2003-03-18 2004-09-30 Ricoh Company Ltd. Ink bag, ink cartridge and ink-et recording apparatus, ink filling method, ink refilling metho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k cartridge, and recycling method of ink cartridge
JP2004358802A (ja) 2003-06-04 2004-12-24 Ricoh Co Ltd インク袋の再充填方法及びリサイクルインク袋並びに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7384133B2 (en) * 2003-08-08 2008-06-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capable of maintaining airtightness
JP5316326B2 (ja) * 2009-09-04 2013-10-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収容容器の組立て方法、液体収容容器の分解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8269A (zh) * 2002-03-28 2003-10-1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软袋类芯片墨盒的再生方法及专用工具
CN101342815A (zh) * 2007-07-10 2009-0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与使用其的液体填充方法、以及液体再次填充方法
JP2009083228A (ja) * 2007-09-28 2009-04-23 Seiko Epson Corp 液体供給体の再生方法
CN103302989A (zh) * 2012-03-13 2013-09-18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墨盒的回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3107A (zh) * 2022-08-30 2023-01-1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墨盒及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75939B2 (en) 2016-06-28
US20150109383A1 (en) 2015-04-23
JP2015080872A (ja) 2015-04-27
CN104553335B (zh) 2018-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11261B2 (ja) 液体収容体の再生方法、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の再生方法
US8177342B2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re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quid container
KR101097012B1 (ko) 액체 공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366250B2 (en) Liquid container, method of filling liquid into liquid container, and re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quid container
CN1781719B (zh) 盒的液体充入方法、液体充入装置以及盒
KR101096845B1 (ko) 액체 공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1612835B (zh) 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容器
US8366251B2 (en) Liquid container, method of filling liquid into liquid container, and re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quid container
JP6102149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液体収容容器
KR101088232B1 (ko) 액체 공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055889B2 (ja) 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CN103203998A (zh) 液体容纳体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EP1258361A1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thereinto
CN101590736A (zh) 液体供应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AU2007282345A1 (en) Liquid filling method and liquid receiving container
CN104512117B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及液体容纳容器
CN103448372A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3419503A (zh)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CN103568574B (zh) 盒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装置
CN104553335A (zh) 液体容纳容器的再生方法、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CN101410253B (zh) 液体容纳容器
JP5487744B2 (ja) 液体収容体の製造方法
JP2010214776A (ja) 液体収容容器
JP6102150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の製造方法、液体収容容器
JP5725056B2 (ja) 液体収容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