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21167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21167A
CN104521167A CN201380002754.4A CN201380002754A CN104521167A CN 104521167 A CN104521167 A CN 104521167A CN 201380002754 A CN201380002754 A CN 201380002754A CN 104521167 A CN104521167 A CN 104521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bandwidth
transmitted
siz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7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伟
池琛
韩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21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211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etermining packet size, e.g. maximum transfer unit [MTU]
    • H04L47/365Dynamic adaptation of the packet siz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1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QoS or priority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以及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需要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如果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允许采用主动丢包,则对所述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主动丢数据包或重新建立TCP连接导致传输效率降低和时延增加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装置、 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的 确认模式( AM, Acknowledged Mode)下,为了在两个无线链路控制(RLC, Radio Link Control)实体间传输数据, 发送方先发送 RLC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Protocol Data Unit) 数据, 其中包含轮询 (POLL) 请求, 然后接收方根据该轮询请求来反馈 PDU 接收情况 (Status PDU), 以便告知发送方哪些 PDU已收到以及哪些 PDU已经丢失; 发送方再根据接收方反馈的 PDU接收情况进行选择行重传。 为了减少重传次数, 降 低时延, 发送方可以主动发送 Status PDU, 请求接收方移动其接收窗口, 并在发送方 删除待重传的数据包。
该技术只能解决 RLC层的等待重传问题; 在传输控制协议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中, RLC主动丢弃的包将引起 TCP层的重传, 从而导致更加严重 的时延。 而另一方面, 在实时传输协议(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中, RTP 层也会对乱序的 RTP包进行重排, 如果有数据包丢失, 也会启动定时器, 等待 RLC 已经主动丢弃的数据包超时后再向上层递交, 从而带来不必要的时延。
另一种主动丢包的方法是 TCP代理的方法。 在演进基站(e B, evolved NodeB) 侧建立 TCP代理, 缓存服务器 (Server) 传输过来的 TCP流, 并在用户设备 (UE, User Equipment) 和 e B间建立新的 TCP连接, 从缓存中选择需要传输的数据来发 送, 实现主动丢包的目的。
但是, TCP代理这种技术方案需要基站进行额外的处理时间和存储空间来建立新 的 TCP连接。 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视频应用来说, 重新建立 TCP连接将带来不必 要的时延, 以及空口资源的占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以解决现有 技术中传输效率降低和时延增加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
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如果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且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 级信息确定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 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
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 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包括:
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填充比特 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形成所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 并对替换的所述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进行压 缩, 以及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包括:
计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以及校验信息后的第一数据包的校验和;
将所述校验和添加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中。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包括:
获取当前信道状态以及分配的可用信道带宽;
根据所述当前信道状态和可用信道带宽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 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后, 还包括: 如果所述待传输带宽不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则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传输 所述第一数据包; 或者 如果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不 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则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内容或者等待下一次传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为按照待传输带宽进行处理后的所述数据 包;
恢复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在播放时, 丢弃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 或者按照所述 SEI进行播放处理。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压缩数据包, 如果是, 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得到数据 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
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根据所述第一 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确定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 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保留单元,用于在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所述第一数据 包的优先级信息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 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
第一替换单元,用于在所述保留单元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时,将所述 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形成所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替换单元,用于在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所述第一 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 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
压缩单元, 用于对所述第二替换单元替换的所述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进行压缩;
修改单元, 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修改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 补充增强信息 SEI以及校验信息后的第一数据包的校验和;
添加单元, 用于将所述校验和添加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中。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当前信道状态以及分配的可用信道带宽;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信道状态和可用信道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包的待传输带宽。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 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 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后, 判断所述待传输带宽是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并将不小于的判断结果发送给 第二发送单元; 将小于的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发送不小于的判断结果时, 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发送小于的判断结果时, 继 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是否允许采用主动丢包;并将允许的判断结果发送给 所述处理单元; 将不允许的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三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发送允许的判断结果时,根据 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发送不允许的判断结果时, 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内容或者等待下一次传输。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为按照待传输带宽进行处理 后的所述数据包;
恢复单元, 用于恢复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播放单元, 用于在播放时, 丢弃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 或者按照所述 SEI 进行播放处理。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压缩数据包, 并将是的判断结果发送给解压 单元;
所述解压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判断单元发送是的判断结果时,对所述数据包 进行解压缩, 得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确定传输所述第 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并在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根据所 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确定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 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
收发器, 用于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用于获取当前信道状态以 及分配的可用信道带宽;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信道状态和可用信道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 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包括:
所述处理器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 为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形成所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对所述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包括: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 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 并对替换的所述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 验信息进行压缩,以及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包括:
所述处理器计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 充增强信息 SEI以及校验信息后的第一数据包的校验和;将所述校验和添加到所述第 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中。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 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后,判断所述待传 输带宽是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如果不小于, 则控制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待 传输带宽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如果小于, 继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是 否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如果允许,所述根据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 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如果不允许, 则控制所述收发器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 内容或者等待下一次传输。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为按照待传输带宽进行处理后 的所述数据包;
处理器,用于恢复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在播放时, 丢弃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 或者按照所述 SEI进行播放处理。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 压缩数据包, 如果是, 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得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 强信息 SEI。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需要传输的数据包大小大于带传输 带宽时,对该数据包的负载净荷进行替换处理, 以使替换处理后的数据包的大小小于 传输带宽, 便于数据包的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效率低, 以及传输时延增 加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空口的负担,提高了传输效率, 减低了重传时延, 从而提高了视频传输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 RTP传输视频数据时的主动丢包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 TCP传输视频数据时的主动丢包的另一示 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 TCP中数据压缩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 1,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所述方法 包括:
步骤 101 : 获取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
该实施例中, 网络侧设备 (比如演进基站 e B等) 可以通过深度包检测 (DPI, Deep Packet Inspection)或其他检测方法获得当前需要传输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 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 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的类型, 当然, 还可以包 括其他信息。 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其中, 本实施例中使用 DPI具体包括: 使用 DPI技术检测特殊的优先级指示补 充增强信息 ( SEI, Supplemental enhancement information)数据包, 检测 NAL单元头 中的优先级信息,检测实时传输协议(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头中的(净 荷类型 PT, Payload Type)负载类型,检测 IP包中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字段等。 当然, 并不限于此, 还可以包括其他检测方式, 本实施 例不作限制。
步骤 102: 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其中, 确定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的过程为: 先网络侧设备 (比如 eNB等) 获取当前信道状态以及分配的可用信道带宽; 然后,根据所述当前信道状态和可用信 道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该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信道估计,或者用户设备(UE, User Equipment) 发送的信道质量指示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获得当前信道状态, 由媒体 接入控制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层根据信道状态在调度时选择当前合适的 传输数据块(TBS, Transmit Blocks), 从而决定待传输数据的吞吐量。 TBS由 RB数 禾口 MCS阶数查表得到:资源块(RB, Resource Block)、编码调制方式(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由调度算法决定; 相应的调度算法包括轮询算法、最大信干比算 法、 比例公平算法等。 实际的待传输数据吞吐量由各个子帧选择的 TBS之和减去相 应开销得到。
步骤 103 : 如果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所述第一数据包 的优先级允许采用主动丢包,则根据所述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 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
其中,根据所述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数 据包, 针对不同的传输协议, 其具体的处理过程不同。
比如, 如果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实时传输协议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 则根据所述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 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包,具体包括:基站先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包 括各个层的头部信息, 本实施例中包括 RTP和 IP头部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 负载净荷替换为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形成所述第二数据包, 其中, 可以替 换为字节数较少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等。
再比如,如果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 则根据所述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 行处理, 得到所述第二数据包, 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 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 并对替换的所述填充比特或补 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进行压缩, 以及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 改, 得到第二数据包。
其中, 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包括: 计算将所述第一数据 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校验信息后的数 据包的校验和; 将所述校验和添加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中。
步骤 104: 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大小大于带传输带宽时,对该第一 数据包的负载净荷进行替换处理, 以使替换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传输带 宽, 便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效率低, 以及传输时延增加 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在传输资源受限的情况下, 可以减小空口的负担, 提高了传输效 率, 减低了重传时延, 从而提高了视频传输的服务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 步骤 101和步骤 102的先后执行顺序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 先执 行步骤 102, 再执行步骤 101 ; 先执行步骤 101, 再执行步骤 102; 同时执行步骤 101 和步骤 102。
还请参阅图 2,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本 实施例中, 网络侧设备以 eNB为例, 但并不限于此,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 201 : eNB获取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
该步骤与上述步骤 101同, 具体详见步骤 101, 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 202: eNB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该步骤与上述步骤 102同, 具体详见步骤 102, 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 203 : eNB判断所述待传输带宽是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如果不小 于, 执行步骤 204; 如果小于, 执行步骤 205 ;
也就是说, eNB判断所述待传输带宽是否足够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如果足够, 直接执行步骤 204; 否则, 执行步骤 205。
步骤 204: eNB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步骤 205: eNB继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是否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如果允许, 则执行步骤 206和步骤 207; 如果不允许, 执行步骤 208;
其中, 在该步骤中, 如果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较低, 或者低于预设值, 则允 许进入主动丢包的模式, 如果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较高, 或者高于该预设值, 则不允 许进入主动丢包的模式。 其中, 预设值可以根据经验值预设设定, 当然, 也可以动态 调整。
步骤 206: eNB所述根据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所 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
其中,该步骤中,根据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的具体过程, 详见上述实施例中对应的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 207; eNB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步骤 208; eNB传输所述一数据包的部分内容或者等待下一次传输。
其具体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已是熟知技术, 在此不再 赘述。
该实施例也就是说,在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后, 如果所述待传 输带宽不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则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或者; 如果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 不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则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内容或者等待下一次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大小大于带传输带宽时,对该第一 数据包的负载净荷进行替换处理, 以使替换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传输带 宽, 便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效率低, 以及传输时延增加 的技术问题。
还请参阅图 3,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所 述方法包括:
步骤 301 : 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为按照待传输带宽进行处理后的 所述数据包;
用户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比如演进基站等)发送的数据包, 其中, 所述数据包 是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待传输带宽对该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得到新数据包的大小 小于原数据包的大小, 同时, 得到的新数据包的大小也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
其中,演进基站对该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的过程有两种, 一种是保留所述数据 包的头部信息, 将所述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形成 新数据包; 另一种是,演进基站将所述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 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 并对替换的所述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进行压缩, 以及对所述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得到新数据包。
步骤 302: 恢复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在该实施例中, 针对不同的传输协议, 其恢复的过程也不相同, 如果用户设备和 演进基站之间使用的协议是 RTP, 则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包后,在传输层把其净荷 内容合并到原有视频数据包码流中。 如果用户设备和演进基站之间使用的协议是 TCP,
步骤 303 : 在播放时, 丢弃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 或者按照所述 SEI进行播 放处理。
用户设备在通过播放器播放时, 可以直接丢弃恢复后得到的填充比特, 或根据 SEI包中的信息指示进行相应的播放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包后, 播放时, 直接丢弃恢复后得到的 填充比特, 或根据 SEI包中的信息指示进行相应的播放处理,减少了链路控制层和物 理层 (L2/L1 ) 的数据重传次数, 并减少传输层的等待超时时间, 提高了空口效率并 减少延时。 还请参阅图 4,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所 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 41, 确定单元 42, 处理单元 43和第一发送单元 44, 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 41, 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 所述确定 单元 42, 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所述处理单元 43, 用于在所 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允许采用主动 丢包时, 根据所述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 44, 用于通过所述 待传输带宽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可选的,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获取单元和确定子单元, 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 用 于获取当前信道状态以及分配的可用信道带宽; 所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 信道状态和可用信道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可选的, 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处理单元可以包括: 保留单元和第一替换单元, 其 中, 所述保留单元, 用于在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所述第一 数据包的优先级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 所述第一替 换单元,用于在所述保留单元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 的负载净荷替换为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形成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 另一种实施例中,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替换单元, 压缩单元和修改 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替换单元,用于在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 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 所述压缩单元, 用于对 所述第二替换单元替换的所述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进行压 缩; 所述修改单元, 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得到第二数据包。
其中, 所述修改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和添加单元, 其中, 所述计算单元, 用于计 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 及校验信息后的第一数据包的校验和; 所述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校验和添加到所述 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中。
可选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 第二发 送单元, 第二判断单元和第三发送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 用于在所述确定 单元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后,判断所述待传输带宽是否小于所述第 一数据包的大小, 并将不小于的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发送单元; 将小于的判断结果发 送给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发送不小于 的判断结果时, 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 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发送小于的判断结果时,继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 级是否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并将允许的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将不允许的判 断结果发送给第三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发送 允许的判断结果时,根据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 据包;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发送不允许的判断结果时, 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内容或者等待下一次传输。
所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 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还请参阅图 5,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 51, 恢复单元 52和播放单元 53, 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 51,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为按照待传输带宽进行处理后的所述数据 包; 所述恢复单元 52, 用于恢复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所述 播放单元 53, 用于在播放时, 丢弃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 或者按照所述 SEI进 行播放处理。
可选的, 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判断单元和解压单元, 其中, 所述判断单元, 用 于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压缩数据包, 并将是的判断结果发送给解压单元; 所述解压单 元,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判断单元发送是的判断结果时, 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得 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所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 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还请参阅图 6,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基站 60 包括: 收发器 61和处理器 62, 其中, 所述处理器 62, 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 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并在所述待传输带 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根 据所述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 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 所述收发器 61, 用于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将所述 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可选的, 所述收发器, 还用于获取当前信道状态以及分配的可用信道带宽;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信道状态和可用信道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 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可选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 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包括: 所述处理器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形成第二数据 包。
可选的, 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 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包括: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 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 并对替换的所述填充 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进行压缩, 以及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 息进行修改, 得到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 所述处理器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包括: 所述处理器 计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校验信息后的第一数据包的校验和;将所述校验和添加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 信息中。
可选的,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在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后, 判断 所述待传输带宽是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如果不小于, 则控制所述收发器通 过所述待传输带宽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如果小于, 继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 级信息是否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如果允许,所述根据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 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如果不允许, 则控制所述收发器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包的部分内容或者等待下一次传输。
所述基站中收发器和处理器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 的实现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还请参阅图 7,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用 户设备 70包括: 收发器 71和处理器 72, 其中, 所述收发器 71,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 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为按照待传输带宽进行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包; 所述处理器 72, 用于恢复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在播放时, 丢弃所述数 据包中的填充比特; 或者按照所述 SEI进行播放处理。
可选的,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压缩数据包, 如果是, 对所述 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得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本发明实施例中, 由于按照待传输带宽进行处理器后的数据包的大小比较小,可 以采用调制阶数较低的调制编码方式 (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使得 其丢包概率很小, 可以有效地提高空口传输效率, 并减少物理层 HARQ次数和上层 的等待时间和重传次数, 达到减小时延的目的。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下面以具体的应用实例来说明。
还请参阅图 8,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 RTP传输视频数据时的主动 丢包的示意图。 在 RTP 中, 数据是基于每个数据包进行传输的, 在传输层对丢失的 数据包不需要进行重传, 只需要等待超时以后,对已接收的数据包进行排序并向应用 层进行递交。
假设 eNB检测到 RTP实时视频流承载, 假设视频净荷数据包 N为优先级不高、 可以进行主动丢包的数据包 (以 IP包为例), eNB进行主动丢包的过程为:
1 )、 eNB对 IP包进行检测, 检测到此时待传输的视频净荷数据包 N的优先级, 同时 MAC检测到当前分配的可用传输资源, 向上层(如 IP/PDCP层)反馈相应的信 息 (如 lbit表示带宽是否足够, 或多个 bit表示现在带宽的量级)。
2)、 eNB根据当前可用的传输资源,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主动丢包模式。如果不需 要, 则保留原有 IP包中的视频数据; 否则替换原有视频数据净荷为填充字节或具有 含义的 SEI小包, 同时保留 RTP和 IP头信息, 形成新的数据包, 并将新的数据包发 送给 UE。
3 )、 UE在正确接收到新的数据包后, 在传输层把其净荷内容合并到原有视频数 据包码流中, 并通过播放器播放时可以直接丢弃填充比特, 或根据 SEI包中的信息指 示进行相应的播放处理。
本实施例中, 如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丢包方案, 可以减少 L2/L1 (链 路控制层和物理层)的 ARQ和 HARQ次数, 并减少传输层的等待超时时间, 从而提 高了空口传输效率并减少延时。
还请参阅图 9,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 TCP传输视频数据时的主动 丢包的示意图。 在 TCP中, 数据是基于字节流进行可靠的传输, 服务器在对视频编 码时, 需要采用一些流控技术来保证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包小于或等于 TCP传输允许 的最大报文长度 MSS, 以避免传输层 TCP协议对视频数据包分段。 另一方面, TCP 包丢失将在传输层引起重传, 带来较大的时延。 而 TCP接收端会进行数据长度和校 验和检查, 本实施例中, 为了避免由于校验和检查出错导致的丢包重传, 在上述实施 中的 2) 和 3 ) 中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 具体修改为:
2) eNB根据当前可用的传输资源,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主动丢包模式。 如果不需 要, 则保留原有 IP包中的视频数据; eNB根据原有数据包长度重新设计等长的填充 信息和校验信息, 并对重新计算数据包校验和, 对 TCP头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改, 形 成新的数据包; e B根据当前可用的传输资源, 对新的数据包进行相应的压缩, 具体 如图 10所示, 图 10给出了一种 TCP中数据压缩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 10所示, 在 MAC层指示该数据包已经经过压缩, 指示方法包括并不限于: 在 MAC头的 LCID域进行指示。
3 ) UE在接收到数据包, 检查 MAC头是否为压缩数据包。 如为压缩数据包, 则 解压缩为与原有视频数据包等长的填充 /SEI数据包, 再向上层进行递交。
由该实施例可知, 在采用本方明实施例中的主动丢包方案后, 可以有效地避免 TCP因信道资源受限数据包传输失败后引起的 TCP重传, 从而减少视频传输的端对 端时延, 提高用户的 QoE。
在 LTE/LTE-A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动丢包技术可以 获得良好的视频传输性能, 减小空口的开销以及视频传输的时延, 提高用户的 QoE。 也就是说, 本发明中实施例通过 eNB检查当前信道状况、 资源分配情况和待传输的 视频数据包大小及优先级信息,对原有视频数据进行相应的替换, 使得传输包大大减 小, 从而减小空口的负担。 而通过传输小数据包, 可以提高传输的成功率, 减少 LTE 协议栈各层的等待超时情况和重传次数, 从而减小端对端的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用于空口资源紧张、用户对时延要求较高的视频通信系 统, 包括当并不限于 LTE/LTE-A/ LTE-Hi等系统。 同时也可以用于其它具有优先级区 分的多媒体传输系统, 如音频、 图像传输系统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 (UE, User Equipment)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 可 以是静态的, 也可以是移动的, 静止的 UE具体可以包括为终端 (terminal) 移动台 (mobile station ) 用户单元 (subscriber unit) 或站台 (station) 等, 移动的 UE具体 可以包括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 )、个人数字助理(PDA ,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 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 ) 无绳电话 (cordless phone) 或无线本地环路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台等, 上述 UE可以分布于整个无线网络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 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 "包含"或者其任何其 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物品或者 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 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 一个…… "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 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 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 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 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 质中, 如 ROM/RAM、 磁碟、 光盘等,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 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 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
    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如果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且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 优先级信息确定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则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 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
    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 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包括:
    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填充 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形成所述第二数据包。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 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 并对替换的所述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 信息进行压缩, 以及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得到所述第二数据 包。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 部信息进行修改, 包括:
    计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 信息 SEI以及校验信息后的第一数据包的校验和;
    将所述校验和添加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中。
    5、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传输所 述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包括:
    获取当前信道状态以及分配的可用信道带宽;
    根据所述当前信道状态和可用信道带宽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6、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传输所述 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后, 还包括:
    如果所述待传输带宽不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则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 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或者
    如果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 级不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则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内容或者等待下一次传 输。 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为按照待传输带宽进行处理后的所述数 据包;
    恢复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在播放时,丢弃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者按照所述 SEI进行播放处理。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压缩数据包, 如果是, 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得到 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9、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 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处理单元, 用于在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根据所述 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确定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 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宽;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 备。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保留单元, 用于在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所述第一 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 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 第一替换单元, 用于在所述保留单元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时, 将 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形成所述第二 数据包。 11、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二替换单元, 用于在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所述 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 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
    压缩单元, 用于对所述第二替换单元替换的所述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进行压缩;
    修改单元, 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得到所述第二数据 包。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改单元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 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以及校验信息后的第一数据包的校验和;
    添加单元, 用于将所述校验和添加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 9至 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 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当前信道状态以及分配的可用信道带宽;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信道状态和可用信道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第一 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14、 根据权利要求 9至 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后, 判断所述待传输带宽是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并将不小于的判断结 果发送给第二发送单元; 将小于的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发送不小于的判断结果 时, 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发送小于的判断结果 时, 继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是否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并将允许的判断 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单元; 将不允许的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三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 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发送允许的判断结果时, 根据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发送不允许的判断结果 时, 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内容或者等待下一次传输。
    15、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为按照待传输带宽进行 处理后的所述数据包;
    恢复单元, 用于恢复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播放单元, 用于在播放时, 丢弃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 或者按照所述 SEI进行播放处理。 1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压缩数据包, 并将是的判断结果发送给 解压单元;
    所述解压单元, 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判断单元发送是的判断结果时, 对所述数 据包进行解压缩, 得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17、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 用于获取需要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和优先级信息, 确定传输所 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并在所述待传输带宽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且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优先级信息确定允许采用主动丢包时,对所述第一数据 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大小小于所述待传输带 宽;
    收发器, 用于通过所述待传输带宽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用户设备。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 还用于获取当前信道状态以及分配的可用信道带宽;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信道状态和可用信道带宽确定传输所述第 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
    19、根据权利要求 17或 1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对所述第 一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包括:
    所述处理器保留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 替换为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形成所述第二数据包。
    20、根据权利要求 17或 18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对所述数 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包括: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或补 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 并对替换的所述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检验信息进行压缩, 以及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得到所述 第二数据包。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对所述第一数 据包的头部信息进行修改, 包括:
    所述处理器计算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负载净荷替换为长度相同的填充比特 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以及校验信息后的第一数据包的校验和;将所述校验和添加 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头部信息中。
    22、 根据权利要求 17至 2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在确定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待传输带宽后, 判断所述 待传输带宽是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 如果不小于, 则控制所述收发器通 过所述待传输带宽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 如果小于, 继续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 优先级信息是否允许采用主动丢包, 如果允许, 所述根据待传输带宽对所述第一 数据包的大小进行处理, 得到第二数据包; 如果不允许, 则控制所述收发器传输 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内容或者等待下一次传输。
    23、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收发器, 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包, 所述数据包为按照待传输带宽进行处 理后的所述数据包; 处理器, 用于恢复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以及在播 放时, 丢弃所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 或者按照所述 SEI进行播放处理。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压缩数据包, 如果是, 对所述数据 包进行解压缩, 得到数据包中的填充比特或补充增强信息 SEI。
    +
CN201380002754.4A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Pending CN1045211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8456 WO2014205814A1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1167A true CN104521167A (zh) 2015-04-15

Family

ID=5214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754.4A Pending CN104521167A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00802B2 (zh)
CN (1) CN104521167A (zh)
WO (1) WO201420581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9847A (zh) * 2019-01-18 2019-06-14 昆山优尼电能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低延时无线传输编解码系统
CN113783798A (zh) * 2021-09-24 2021-12-10 上海明胜品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边缘服务设备
CN114205307A (zh) * 2021-12-02 2022-03-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方法、rlc实体及存储介质
CN117221894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湖南雷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5g通信传输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63411B2 (ja) * 2017-05-19 2021-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120938B (zh) * 2019-04-02 2021-11-16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转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EP4280675A4 (en) * 2021-01-18 2024-01-2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207107A (zh) * 2021-04-25 2021-08-0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带宽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7834A (zh) * 2009-03-26 2009-09-0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窄带网络视频传输方法
CN101646077A (zh) * 2009-09-09 2010-02-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传感器网络中自适应的多媒体流控制方法
CN101778426A (zh) * 2010-01-21 2010-07-14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无线网络中视频数据流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2148674A (zh) * 2011-01-12 2011-08-10 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44608A (zh) * 2011-06-09 2011-11-16 杭州米加科技有限公司 流媒体内容优先级自适应传输的方法
CN102946570A (zh) * 2012-09-21 2013-02-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自适应网络带宽的多流流媒体传输系统与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3133B2 (ja) * 1999-08-17 2005-08-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
EP1313274A3 (en) * 2001-11-19 2003-09-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acket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packet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IL154739A0 (en) * 2003-03-04 2003-10-31 Bamboo Mediacasting Ltd Segmented data delivery over non-reliable link
JP4128198B2 (ja) * 2003-07-15 2008-07-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帯域制御装置
US20100241759A1 (en) * 2006-07-31 2010-09-23 Smith Donald 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r-capable quality of service
US20080101409A1 (en) * 2006-10-26 2008-05-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cketization
US7737870B1 (en) * 2007-09-04 2010-06-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Bit-stream huffman coding for data compression
JP5374929B2 (ja) * 2008-06-05 2013-12-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KR20130084442A (ko) * 2012-01-17 2013-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거부 공격을 감지하기 위한 기지국 및 그 방법
EP2806606B1 (en) * 2012-01-19 2019-07-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gateway device, multiple lin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7834A (zh) * 2009-03-26 2009-09-0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窄带网络视频传输方法
CN101646077A (zh) * 2009-09-09 2010-02-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传感器网络中自适应的多媒体流控制方法
CN101778426A (zh) * 2010-01-21 2010-07-14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无线网络中视频数据流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2148674A (zh) * 2011-01-12 2011-08-10 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44608A (zh) * 2011-06-09 2011-11-16 杭州米加科技有限公司 流媒体内容优先级自适应传输的方法
CN102946570A (zh) * 2012-09-21 2013-02-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自适应网络带宽的多流流媒体传输系统与传输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9847A (zh) * 2019-01-18 2019-06-14 昆山优尼电能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低延时无线传输编解码系统
CN113783798A (zh) * 2021-09-24 2021-12-10 上海明胜品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边缘服务设备
CN114205307A (zh) * 2021-12-02 2022-03-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方法、rlc实体及存储介质
CN117221894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湖南雷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5g通信传输方法
CN117221894B (zh) * 2023-11-09 2024-01-12 湖南雷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5g通信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12900A1 (en) 2016-04-21
US9900802B2 (en) 2018-02-20
WO2014205814A1 (zh) 201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05909B2 (ja) 制御局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EP3709704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dcp status report
US8259732B2 (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iority-based scheduling for data units in a data flow
US79616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packet vi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JP3735067B2 (ja) データ伝送をより効率的にする方法及びデータ伝送プロトコル
JP438739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側の再確立時に制御pdu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452116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060222010A1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a layer ope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3135196A1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及系统、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
WO2019149248A1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07025454A1 (fr) Methode et systeme de retransmission de donnees avec abaissement de couche dans un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KR100624618B1 (ko) 제어 패이로드데이터유닛을 이용한 데이터와 제어정보의병렬 송수신 방법
US11271686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and upload multiuser operation
JP3569724B2 (ja) 広帯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伝送要求方式2/3のためのデータ伝送方法
US8345649B2 (en) Method for indication of consecutive data units in a RAN
CN107548104B (zh)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JP7432714B2 (ja)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20090257377A1 (en) Reducing buffer size for repeat transmission protocols
CN11609762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34803B (zh) 一种用于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EP4109962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dcp status report
CN11748076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