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7361A - 搁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搁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7361A
CN104507361A CN201380040158.5A CN201380040158A CN104507361A CN 104507361 A CN104507361 A CN 104507361A CN 201380040158 A CN201380040158 A CN 201380040158A CN 104507361 A CN104507361 A CN 104507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elf
installation portion
main body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01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7361B (zh
Inventor
越智景子
大野达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07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7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3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7/00Furniture or accessories for furni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FSPECIAL FURNITURE, FITTINGS, OR ACCESSORIES FOR SHOPS, STOREHOUSES, BARS, RESTAURANTS OR THE LIKE; PAYING COUNTERS
    • A47F11/00Arrangements in shop windows, shop floors or show cases
    • A47F11/06Means for bringing about special optical effects
    • A47F11/10Arrangements of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00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using a string or strip of light sources
    • F21S4/20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using a string or strip of light sources with light sources held by or within elongate supports
    • F21S4/28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using a string or strip of light sources with light sources held by or within elongate supports rigid, e.g. LED b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5/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damage
    • F21V15/01Housings, e.g. material or assembling of housing parts
    • F21V15/013Housings, e.g. material or assembling of housing parts the housing being an extru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7/0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 F21V17/1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 F21V17/16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by deformation of parts; Snap action mounting
    • F21V17/164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by deformation of parts; Snap action mounting the parts being subjected to bending, e.g. snap j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04Personal or domestic articles
    • F21V33/0012Furni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20/00General furniture construction, e.g. fittings
    • A47B2220/0075Lighting
    • A47B2220/0077Lighting for furniture, e.g. cupboards and ra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3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F21W2121/00
    • F21W2131/30Lighting for domestic or personal use
    • F21W2131/301Lighting for domestic or personal use for furni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搁板装置(1)具备:搁板主体(10),其大致位矩形平板状,以架设在划分收纳空间(2)的两侧内壁(6、8)上的方式来配置;以及照明装置(20),其被配置为遍及该搁板主体的整个宽度地安装在该搁板主体的后端面(12)上,对划分上述收纳空间的里侧面(5)进行照射,上述照明装置具备:安装部(21),其被安装在该搁板主体的后端面,并以向上述收纳空间的里侧面来开口的方式设置有遍及上述搁板主体的整个宽度的收纳凹处(22);以及照明主体部(30),其被收纳在该安装部的收纳凹处,并且具有遍及上述搁板主体的大致整个宽度的发光部(37)。

Description

搁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架设在划分收纳空间的两侧内壁上的方式来配置的搁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如下的收纳架等:在收纳空间的顶面(顶板或搁板等的下表面)等设置照明设备,对载置在收纳空间的底面(搁板的上表面)的物品等进行照射。在这样的结构中,公知有如下的收纳搁板等:因为从照明设备直接地向物品等照射,所以近来为了表现出宁静的气氛等,以照射收纳空间的里侧面(背板的前面等)的方式来设置照明设备,而能够间接地对物品等进行照射。
例如,在后述的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如下的收纳搁板:在背板的前方隔开间隔地配置搁板,在该搁板的后端面设置有对背板的前面进行照射的照明设备。该收纳搁板构成为:在搁板的后部形成有保留左右两端而在上下以及后方开口的缺口凹部,将覆盖该缺口凹部上方的覆盖片设置为透光板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80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收纳搁板中,在搁板的后部保留左右两端而形成的缺口凹部配置有照明设备,难以有效地照射搁板的后端部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两端部位的后方侧的背板的前面。另外,还考虑因为在搁板的后端部的上表面侧的透光板材的两侧存在搁板的残余部分,所以美观程度变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搁板的大致整个宽度有效地照射收纳空间的里侧面,并且能够提高美观程度的搁板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搁板装置具备:搁板主体,其为大致矩形平板状,以架设在划分收纳空间的两侧内壁上的方式来配置;以及照明装置,其被配置为遍及该搁板主体的整个宽度地安装在后端面上,对划分上述收纳空间的里侧面进行照射,该搁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照明装置具备:安装部,其被安装在该搁板主体的后端面,并以朝向上述收纳空间的里侧面开口的方式设置有遍及上述搁板主体的整个宽度的收纳凹处;以及照明主体部,其被收纳在该安装部的收纳凹处、具有遍及上述搁板主体的大致整个宽度的发光部。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上述照明主体部设置为具备:构成上述发光部的导光体,该导光体向上述搁板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至少在长度方向一端部设置有入射面,在长度方向一侧面部设置有出射面;以及发光元件,其与该导光体的入射面相对配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上述安装部的收纳凹处设置为朝向斜上方向开口,以使收纳在该收纳凹处的上述照明主体部的发光部的出射方向指向斜上方向。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上述照明装置设置为具备透光性盖部,该透光性盖部被配置为以遍及上述搁板主体的整个宽度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安装部的上表面侧,对上述搁板主体的后端面和上述收纳空间的里侧面之间进行覆盖。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上述透光性盖部设置为与上述安装部分体地载置在上述安装部的上表面的结构,且在上述透光性盖部的下表面侧,使上述透光性盖部的在上述收纳空间的里侧面侧部位的厚度尺寸与划分上述安装部的收纳凹处的上片部相应地,比上述透光性盖部的在覆盖该安装部的上表面的部位的厚度尺寸增大而设置台阶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安装部上以在上述收纳凹处的底面开口的方式设置有在沿着上述收纳空间的进深方向的方向贯通的紧固件贯通孔,该安装部被贯通于该紧固件贯通孔的紧固件安装在上述搁板主体的后端面。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安装部上以与上述收纳凹处的底面连通的方式设置有布线收纳凹处。
发明的效果
关于本发明涉及的搁板装置,通过设置为如上的结构,能够从搁板的大致整个宽度有效地照射收纳空间的里侧面,并且,能够使搁板装置提高美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概要地示出该搁板装置的部分剖切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3(a)是与在图4的X-X线箭头方向观察对应的部分剖切概略侧面图,图3(b)是与图3(a)对应的部分剖切概略分解侧面图。
图4是概要地示出组装有该搁板装置的收纳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4是概要地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的一个例子以及组装有该搁板装置的收纳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另外,在一部分的图中省略了在其他图中标上的详细的附图标号的一部分。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收纳空间组装有搁板装置的状态下,以面对收纳空间的状态作为基准,将近前侧作为前方,将其相反侧作为后方,并且,以该状态作为基准,对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等的方向进行原则性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1具有以架设在划分收纳空间2的两侧内壁6、8的方式配置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搁板主体10。另外,搁板装置1具有照明装置20,该照明装置20被配置为遍及该搁板主体10的整个宽度(左右方向整体)地安装在该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参考图1等),对划分收纳空间2的里侧面5进行照射。
在图例中,示出在住所等的建筑物内设置有掘入状的收纳空间2的例子,并示出了由顶棚面3划分其顶面、由地板面4划分其底面、由间壁墙等的里侧壁面5划分其里侧面的例子。另外,示出了由间壁墙等的壁面6、6划分收纳空间2的左右两侧、进而设置了将收纳空间2划分为左右纵间隔板7的例子。另外,示出以在构成两侧内壁的一个(图示左方)的壁面6以及纵间隔板7的一个(图示左方)的侧面8之间架设的方式设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1的例子。
另外,示出在由纵间隔板7划分为左右的收纳空间2的一个设置多个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1(在图例中为2个)的例子。另外,在图例中,示出在由纵间隔板7划分为左右的收纳空间2的每一个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多个搁板1A…的例子。这些搁板1A是被设置为大致矩形平板状、且没有照明功能等搁板。另外,这些搁板1A被设置为分别架设在对由纵间隔板7划分为左右的收纳空间2的一个进行划分的一个(图示左方)壁面6和纵间隔板7的一个(图示左方)侧面8之间、以及对由纵间隔板7划分为左右的收纳空间2的另一个进行划分的另一个(图示右侧)壁面6和纵间隔板7的另一个(图示右侧)侧面8之间。
即,在图例中,例示有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1和其他的搁板1A组装在收纳空间2的收纳结构。
另外,这些搁板1A可以设置为各自的宽度方向两侧端部(左右方向两侧端部)被固定在构成两侧内壁的壁面6以及侧面8的搁板,或者也可以设置为以能够调整上下位置的方式被安装的搁板。作为这样的能够调整上下位置的形态,可以是在壁面6以及侧面8在上下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插入搁板支承销的多个销孔,在搁板1A的下表面侧等设置与插入到适当的销孔的搁板支承销卡合的卡合凹处等的形态。
另外,设置搁板1A以及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1的位置和件数等不限于图例,也可以设置适当的位置、件数。
另外,作为组装有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1的收纳空间2不限于上述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设置为不设置纵间隔板7、而以掘入状形成的收纳空间2。在这种情况下,左右的间壁墙等的相对的两壁面构成两侧内壁。或者,也可以设置为至少具备左右的侧板的收纳装置(收纳家具)的收纳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左右的侧板的相对的两内侧面构成两侧内壁。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具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1以及至少左右的侧板的收纳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收纳空间2的里侧面作为里侧壁面5的例子,但也可以作为收纳装置(收纳家具)的背板的前面。
另外,也可以设置开闭自如地覆盖收纳空间2的前方开口的、具有透光性(优选透明的)树脂类材料和玻璃等构成的铰链门和滑门等的门扉体。
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1的搁板主体10,如图4所示,其宽度尺寸(左右尺寸,沿着收纳横宽方向的尺寸)被设置为是与两侧内壁6、8之间的尺寸相应的尺寸。
并且,搁板主体10的前后尺寸(沿着收纳空间2的进深方向的尺寸)被设置为比收纳空间2的进深尺寸小的尺寸(参照图3(a)),以使照明装置20能够配置在该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与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之间。另外,搁板主体10的前后尺寸也可以设置为其前端面与收纳前面成为大致同一平面状的尺寸,或者也可以设置为其前端面比收纳前面稍微靠近内侧的位置这样的尺寸。
另外,该搁板主体10的厚度尺寸可以设置为与后述的照明装置20的厚度尺寸相应的尺寸,也可以设置为与一般的搁板相同程度的尺寸,例如,也可以设置为10mm~30mm左右。
另外,该搁板主体10也可以设置为在将木质类材料加工为板状的衬板上,适当地贴附合成树脂片材或突板等的表面装饰片材的结构。另外,作为木质类材料能够例举合成板和LVL(单板层压材料)等的木质层压板、碎料板等的木质板、隔热板和MDF(中密度纤维板)等的木质纤维板等。另外,作为木质类材料也可以设置为在合成树脂类材料中以规定的含有比例含有木屑和无机填充物、相容剂、着色剂等的木屑/塑料复合材料(WPC)。另外,作为上述衬板也可以设置为由合成树脂类材料或金属类材料构成。
另外,对于该搁板装置1也可以将该搁板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两侧端部以固定在两侧内壁6、8的方式组装到收纳空间2。或者,也可以与上述同样地,在搁板主体10的下表面侧等设置与搁板支承销卡合的卡合凹处等,并以相对收纳空间2能够调整上下位置的方式进行安装。
如图1~图3所示,照明装置20被设置为与搁板主体10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的长条状。
该照明装置20具备安装部21,该安装部21以向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开口的方式设置有遍及搁板主体10的整个宽度的收纳凹处22,且该安装部21被安装在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另外,照明装置20具备照明主体部30,该照明主体部30具备发光部37,该发光部37被收纳在该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且遍及搁板主体10的大致整个宽度。另外,照明装置20具备透光性盖部40,该透光性盖部40被配置为以遍及搁板主体10的整个宽度的方式设置在安装部21的上表面24a侧,对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与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之间进行覆盖。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透光性盖部40设置为与安装部21分体地以载置于安装部21的上表面24a的方式来配置的结构。
对于安装部21,如图1以及图2所示,被设置为与搁板主体10的宽度尺寸大致同尺寸的长度,使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沿着搁板主体10的宽度方向,以遍及搁板主体10的整个宽度的方式被安装在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
另外,安装部21如图3所示,具备:划分收纳凹处22的上侧的上片部24、划分收纳凹处22的底面侧(朝向后方侧、槽底侧)的底壁部25、以及划分收纳凹处22的下侧的下片部27。收纳凹处22被设置为由这些上片部24、底壁部25以及下片部27划分并向后方侧开口,且遍及安装部21的全长的方式而被设置的凹槽状。另外,由划分该收纳凹处22的上片部24、底壁部25以及下片部27构成的部位的外围的厚度尺寸(上下尺寸)被形成为比搁板主体10的厚度尺寸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设置为朝向斜上方向开口,以使被收纳在该收纳凹处22的照明主体部30的发光部37的出射方向指向斜上方向。即,不将收纳凹处22的开口方向设置为正后方向,而设置为斜上后方。
该收纳凹处22的向斜上侧的倾斜角度(与将开口方向设置为正后方的情况下的假想的收纳凹处所成的角度)也可以根据该搁板装置1的上方侧空间的上下尺寸、期望的照射范围、后述的照明主体部30的结构、以及该安装部21的向搁板主体10的安装形态等适当地设定。例如,该倾斜角度设置为5度~45度左右,优选也可以设置为5度~30度左右。在图例中,将该倾斜角度设置为大致15度。如果该倾斜角度过小,则存在向该搁板装置1的上方侧空间的里侧壁面5的照射范围变小的倾向。另一方面,如果上述倾斜角度过大,则照射范围变大但存在亮度变低的倾向,并且,根据照明主体部30的结构,存在对安装部21的收纳照明主体部30的收纳凹处22进行划分的部位变得难以收纳在搁板主体10的厚度内的倾向。另外,如图3所示,在通过螺钉等的紧固件9将安装部21的底壁部25安装到搁板主体10的形态的情况下,存在紧固件9的拧入(打入)等变得困难的倾向。
如图3所示,上片部24以从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向后方侧延伸的方式被设置。另外,该上片部24的上表面24a构成该安装部21的上表面,且被形成为与搁板主体10的上表面11大致平行的平面状。该上片部25以其前端部与底壁部25相连的方式而形成,并与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抵接。另外,上片部24被设置为该上片部24的上表面24a位于比搁板主体10的上表面11略靠下方处。
另外,该上片部24的下表面,对应上述的收纳凹处22的开口方向,被设置为越接近后方越大致向上方侧倾斜的朝上倾斜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片部24的下表面的开口侧部位设置有越接近后方越向下方倾斜的朝下倾斜面。另外,在图例中示出在该上片部24的下表面的前方侧部位设置有相对该下表面向大致正交方向突出的肋的例子。另外,在图例中,将该上片部24设置为在其前方侧部位设置有中空部的中空结构。
下片部27以从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向后方侧延伸的方式来设置,且被设置为相对上片部24的下表面大致平行。该下片部27以其前端部与底壁部25相连的方式来形成,且与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抵接。
另外,关于该下片部27,以收纳凹处22的构成下侧开口边缘的其后边缘部、以及收纳凹处22的构成上侧开口边缘的上片部24的后边缘部24b位于与收纳凹处22的开口方向大致正交的大致同一平面上的方式来形成。
另外,该下片部27的开口侧部位被设置为向上方侧弯曲、且越接近后方越进一步向上方倾斜的向上倾斜片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21以与收纳凹处22的底面连通的方式设置有布线收纳凹处23。
对于该布线收纳凹处23,如图3的(a)所示,以在收纳凹处22收纳了照明主体部30的状态下形成有布线空间的方式来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收纳凹处22进一步加深的方式在收纳凹处22的底面侧的一部分连续地设置布线收纳凹处23。即,以将收纳凹处22的底面侧进行划分的底壁部25的一部分成为切开缺口的方式,遍及安装部21的全长(搁板主体10的整个宽度)来设置布线收纳凹处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21以在收纳凹处22的底面开口的方式设置有在沿着收纳空间2的进深方向(前后方向)的方向上贯通的紧固件贯通孔26。
该紧固件贯通孔26被设置为在厚度方向贯通底壁部2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布线收纳凹处23的底面开口的方式设置该紧固件贯通孔26。
另外,如图3的(b)所示,该紧固件贯通孔26被设置为能够进行从收纳凹处22的开口侧将紧固件9向正前方向拧进(打入)操作。即,在从正后侧观察安装部21的状态下,以位于上片部24和下片部27之间的方式设置紧固件贯通孔26,以使紧固件贯通孔26不与如上述那样被设置为倾斜结构的划分收纳凹处22的下片部27重合。
另外,该紧固件贯通孔26被设置为后面侧部位比底壁部25的前面侧部位直径大的状态,且在后面侧部位能够收容紧固件9的头部。
另外,该紧固件贯通孔26沿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搁板主体10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被设置在多个位置上。
安装部21被贯通于该紧固件贯通孔26的紧固件9安装在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
另外,在底壁部25设置有与设置在后述的照明主体部30的卡合凸部34、35卡合的卡合凹部25a、25b。在图例中,示出有以下的例子:在底壁部25和上片部24的夹角部位设置有沿着与收纳凹处22的开口方向相同方向开口的上侧卡合凹部25a,在底壁部25和下片部27的夹角部位设置有沿着与收纳凹处22的开口方向相同方向开口的下侧卡合凹部25b。
另外,在图例中示出以下的例子:在底壁部25的前面侧下端部遍及安装部21的全长设置有向前方开口的凹槽。这样,通过在底壁部25和上片部24设置凹槽和中空部,能够实现安装部21的轻量化以及低成本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以与下片部27的前端部(底壁部25的下端部)连接的方式向下方下垂的下垂片28。关于该下垂片28,其前面与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抵接。通过设置这样的下垂片28,在划分收纳凹处22的部位的厚度尺寸相对于搁板主体10的厚度尺寸比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搁板主体10的的后端面12可靠地安装安装部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该下垂片28的下端边缘相连的方式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突片部29。如图3所示,该突片部29与搁板主体10的下表面抵接。通过设置这样的突片部29,能容易地决定沿着搁板主体10的厚度方向的安装部21相对搁板主体10的位置,并能使组装性提高。
再者,也可以不设置这些下垂片28以及突片部29的双方或者一方。例如,也可以不设置下垂片28,而以与下片部27的前端部或底壁部25的下端部等连接的方式设置突片部29。
另外,安装部21也可以设置为由挤压成型等形成的大致同一截面形状的长条状体。另外,该安装部21也可以设置为由金属类材料或合成树脂类材料形成的部件。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照明主体部30被设置为与安装部21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长度尺寸的长条状体。
该照明主体部30的发光部37被设置为沿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状,在被收纳在收纳凹处22的状态下,被设置为出射方向指向与收纳凹处22的上述的开口方向相同方向。即,关于发光部37,其出射方向不是正后方向,而被设置为斜上后方。具备该发光部37的照明主体部30被设置为如下结构:从安装部21的后端向作为照射对象面的里侧壁面5以线状大致均匀地出射来照射里侧壁面5。
照明主体部30具备:导光体37,其向搁板主体10的宽度方向(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少在长度方向一端部设置有入射面,且在长度方向一侧面部设置有出射面38;以及发光元件,其与该导光体37的入射面相对配置,构成光源32。导光体37被设置为棒状,来构成发光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将照明主体部30设置为具备以下部件:具有作为构成光源32的发光元件的LED(发光二极管)等的基板31;以及对来自该基板31的光源32的光进行导光并出射的作为发光部的棒状导光体3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主体部30具备:收容棒状导光体37的壳体33;以及以覆盖棒状导光体37的出射面38的方式来设置的具有透光性的表面罩39。另外,也可以将该表面罩39理解为照明主体部30的发光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例示有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基板31、31的照明主体部3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使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收纳单一的照明主体部30的例子,但也可以设置为在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使多个照明主体部30沿着长度方向串联状地相邻接来设置的形态。
关于棒状导光体37省略了详细的图示,被设置为长条棒状,且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具有与设置在基板31、31的光源32、32相对配置的入射面。另外,关于棒状导光体37,在与这些入射面大致交叉的沿着长度方向而形成的一侧面部具有将来自入射面的光出射的出射面38。该出射面38被设置为位于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的开口侧,且来自该出射面38的出射方向(出射光的光轴)指向与上述的收纳凹处22的开口方向相同的方向。另外,关于棒状导光体37,在该出射面38的相反侧的收纳凹处22的底面侧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反射部。另外,关于棒状导光体37,被设置为随着从该反射部接近出射面38而成为扩开状(擂钵状)的透镜形状,其两侧面部(与收纳凹处22的两侧壁相对的面)被设置为反射面。
另外,该棒状导光体37也可以由丙烯树脂和聚碳酸脂树脂等的具有透光性的树脂类材料或透明的树脂类材料、透明玻璃等折射率高的材料一体地形成。
另外,作为棒状导光体37不限于上述的材料,也可以是所谓边灯方式的结构,即,一边使从长度方向端面的入射面入射的光由反射部或反射面反射而沿着长度方向导光,一边从出射面38出射。
壳体33被设置为能够收容棒状导光体37的形状。关于该壳体33,省略了详细的图示,并被设置为以下的形态:被设置为向与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的开口方向相同方向开口的形状,其开口侧以由表面罩39覆盖的方式密封,长度方向两侧的开口由基板31、31密封。通过将照明主体部30设置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照明主体部30的使用性,并且,能够提高对安装部21的组合性。另外,能够抑制尘埃和湿气等的侵入,并且,能保护棒状导光体37和基板31、31。
关于该壳体33,其上表面与安装部21的上片部24的下表面抵接,其下表面与安装部21的下片部27的上表面抵接,由此,能够限制照明主体部30相对安装部21向上下方向的移动。另外,该壳体33的后方侧的上缘部以及下檐部,被设置为与上片部24的下表面的开口侧部位的上述朝下倾斜面以及下片部27的开口侧部位的上述向上倾斜片部相应的形状,并与它们抵接。由此,能够限制照明主体部30相对安装部21向后方侧的移动。
另外,关于该壳体33,其前面侧的上缘部与安装部21的上片部24的上述肋抵接,由此,能够限制照明主体部30相对安装部21向前方侧的移动。另外,在该壳体33的前面侧,设置有与被设置在上述的安装部21的底壁部25的卡合凹部25a、25b卡合的卡合凸部34、35。在图例中示出如下例子:在壳体33的前面侧的上缘部设置有与底壁部25的上侧卡合凹部25a卡合的上侧卡合凸部34,在壳体33的前面侧的下檐部设置有与底壁部25的下侧卡合凹部25b卡合的卡合凸部35。该壳体33被设置为如下结构:这些上下的卡合凸部34、35与底壁部25的上下的卡合凹部25a、25b卡合,该壳体33(即照明主体部30)被可靠地收纳在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
另外,在图例中,将这些上侧卡合凸部34以及下侧卡合凸部35的突出尺寸设置为不同的尺寸。通过设置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在将照明主体部30安装到安装部21时能够容易识别照明主体部30的上下面。
通过上述这样的结构,由收纳在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的壳体33所收容的棒状导光体37被设置为其出射面38的出射方向保持成为上述方向的结构。再者,为了在壳体33内能够容易且可靠地保持棒状导光体37,也可以在壳体33以及棒状导光体37设置相互卡合的卡合部。
另外,在图例中,在壳体33的前面侧设置有向安装部21的布线收纳凹处23开口并保持布线的布线保持部36。通过设置这样的布线保持部36能够容易地进行布线作业。
再者,壳体33也可以设置为由金属类材料或合成树脂类材料形成。
另外,也可以在壳体33设置用于安装基板31的紧固件孔等。
基板31被设置为是薄平板状,并被配置为使其厚度方向沿着棒状导光体37的长度方向。在该基板31的棒状导光体37侧安装有成为光源32的作为发光元件的LED和连接器等的电子元件。
再者,作为光源32的LED可以设置为利用树脂等封装发光元件(LED元件)的球炮型(炮弹型)的LED、或被设置为芯片形状、其他形状的LED,也可以采用表面安装型的LED。另外,作为安装于基板31的光源32的LED不限于单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另外,作为安装于基板31的光源32不限于LED,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或其他的发光元件。另外,基板31使来自安装于该基板31的各种电子元件等的热传递性提高,从使散热性提高的观点等出发可以设置为由铝等的金属类材料形成的基板,也可以设置为层叠绝缘层等的多层结构。另外,作为基板31向壳体33的安装形态可以在两者设置紧固件孔等,并通过紧固件进行安装,或者,也可以设置为由粘合剂等进行安装的形态。
表面罩39被设置为是薄平板状,并被配置为使其厚度方向一个面与收容在壳体33的棒状导光体37的出射面38抵接或者接近。另外,该表面罩39被配置为,其厚度方向另一面配置在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的开口侧,并且位于与构成收纳凹处22的上下的开口边缘的上片部24以及下片部27的各后边缘部大致同一平面上。
通过设置这样的表面罩39,能够简易实现使照射图案不同的照明主体部30,并能够使之提高通用性。即,通过形成种种的配光图案的多个不相同的表面罩39,能够把表面罩39以外作为共通部件,并能够使之提高通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a)所示,示出在表面罩39形成使从棒状导光体37的出射面38的出射方向进一步向斜上方向配光的配光图案的例子。在图例中示出形成如下配光图案的例子:经过了表面罩39的光指向比从棒状导光体37出射面38的出射方向(出射光的光轴)斜上侧这样的配光图案。通过设置形成这样的配光图案的表面罩39,能够更有效地对成为照射对象面的该搁板装置1的上方侧的里侧壁面5遍及大范围地照射。
再者,作为该表面罩39的向壳体33的安装形态可以设置为通过粘合剂或胶带等粘着材料进行安装的形态。或者,也可以设置为以下的形态:在表面罩39的板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卡合部,在壳体33的开口两侧边缘设置与该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以嵌入到壳体33的方式来安装表面罩39。
另外,上述的表面罩39的配光图案是一个例子,也可以形成其他的配光图案,也可以进一步不设置这样的配光图案,而设置不对来自棒状导光体37的出射光配光地透过的表面罩39。
被设置为上述结构的照明主体部30被设置如下结构:使从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基板31、31的光源32、32向棒状导光体37的长度方向两端面的入射面入射了的光被棒状导光体37的反射部或反射面反射,而沿着长度方向导光,并且从出射面38(表面罩39)遍及全长地大致均匀地出射。
再者,作为使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收纳该照明主体部30的形态,可以使从收纳凹处22的开口侧向收纳凹处22的深度方向收纳,或者,也可以设置为从收纳凹处22的长度方向一端侧使之滑动地收纳的形态。另外,也可以设置为通过粘合剂和胶带等的粘着材料将该照明主体部30安装在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的内表面的形态。
另外,也可以将贯通有用于向该照明主体部30供电的电源软线等的布线孔以与设置在安装部21的布线收纳凹处23连通的方式设置在下片部27等,从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侧或一个内壁6、8侧对电源软线等进行布线。或者,也可以在照明主体部30的长度方向一端面和与其相对的内壁6(8)之间设置用于布线的间隔来进行布线。另外,也可以在后述的透光性盖部40设置用于布线的凹部和孔等。
另外,也可以在该搁板装置1的适当位置设置用于对照明主体部30进行接通和断开或进行调光等的操作部,或者也可以将其设置在成为设置对象的收纳装置的适当位置。进而,作为照明主体部30的操作部也可以设置为具备无线方式(无线电式)的操作部。
透光性盖部40由具有与上述棒状导光体37大致同样的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如图1以及图2所示,被设置为与安装部21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长度尺寸的大致细长薄平板状。
关于该透光性盖部40如图3所示,其前端面与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抵接,且被载置于安装部21的上片部24的上表面24a。另外,该透光性盖部40被设置为其上表面与搁板主体10的上表面11成为大致一个面的状态。在图例中示出将透光性盖部40的上表面比搁板主体10的上表面11略微台阶下降状地配置的例子。另外,在收纳空间2装入有该搁板装置1的状态下,该透光性盖部40被配置为其后端面与里侧壁面5抵接或接近。
另外,关于该透光性盖部40具备作为对安装部21的上片部24的上表面24a进行覆盖的部位的前侧部位41、以及作为收纳空间2的内部壁面侧部位的后侧部位42,且形成为其前后尺寸比安装部21前后尺寸大。
前侧部位41的前后尺寸被设置为与安装部21(上片部24)的前后尺寸相应的尺寸。
后侧部位42的前后尺寸可以根据收纳空间2的进深尺寸、期望的照射范围、美观程度上的观点等出发适当地进行设定,例如,也可以设置为10mm~50mm左右。如果该后侧部位42的前后尺寸过小,则具有照射范围变小的倾向。另一方面,如果该后侧部位42的前后尺寸过大,存在照射范围变大的倾向,则存在透光性盖部40容易变得显眼的倾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光性盖部40的下表面侧,使后侧部位42的厚度尺寸与安装部21的上片部24相应地,比前侧部位41的厚度尺寸大来设置台阶部(阶壁部)43。换言之,设置为如下形态:在透光性盖部40的下表面侧的前侧部位41设置接受安装部21的上片部24的凹状阶部。
安装部21的上片部24的后边缘部24a与该透光性盖部40的台阶部43抵接。
再者,关于该透光性盖部40也可以通过利用粘合剂或胶带等的粘着材料对其前侧部位41的下表面和安装部21的上片部24的上表面24a进行固定,从而使该透光性盖部40安装在安装部21。
另外,该透光性盖部40也可以设置为着色为乳白色等且具有透光性的盖部。
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搁板装置1,通过设置为上述这样的结构,能够从该搁板装置1的大致整个宽度有效地照射收纳空间2的里侧面(里侧壁面)5,并且能够使之提高美观程度。
即,具备照明装置20,该照明装置20被配置为遍及搁板主体10的整个宽度而在安装在后端面12,对划分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进行照射。因此,能够从后面侧(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侧)间接照明地照亮该搁板装置1、和载置在该搁板装置1的下层侧的搁板1A等的物品等,能够营造宁静的气氛等,并能够实现间接照明光带来的演出效果。
另外,在照明装置20设置有照明主体部30,该照明主体部30具有遍及搁板主体10的大致整个宽度的发光部(棒状导光体)37。因此,能够从该搁板装置1的大致整个宽度有效地照射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
另外,因为在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安装该照明装置20,因此照明装置20从前方侧观察变得不显眼,不会损坏美观程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照明装置20具备透光性盖部40,该透光性盖部40被配置为以遍及搁板主体10的整个宽度的方式设置在安装部21的上表面24a侧,对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和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之间进行覆盖。因此,能够防止载置在该搁板装置1的物品等从该搁板主体10和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之间落下。另外,该透光性盖部40以遍及搁板主体10的整个宽度的方式设置在安装部21的上表面24a侧,其中,该安装部21遍及整个宽度而被安装在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因此该搁板装置1的后端部的外貌遍及整个宽度呈现大致一样的外观,能够使之提高美观程度。另外,从照明主体部30的棒状导光体37出射的光与透光性盖部40的扩散作用互相结合,能够从该搁板装置1的大致整个宽度更有效地照射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设置为向斜上方向开口,以使照明主体部30的棒状导光体37的出射方向指向斜上方向。因此,能够使之向斜上方向有效地出射,能够更有效地大范围地照射该搁板装置1的上方侧的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将透光性盖部40与安装部21分体地设置,所以能够以金属类材料或硬质的合成树脂类材料等比较具有强度的材料形成收纳有照明主体部30并被安装在被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的安装部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光性盖部40的下表面侧,使后侧部位42的厚度尺寸与安装部21的上片部24相应地,比前侧部位41的厚度尺寸大来设置台阶部43。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透光性盖部40相对安装部21的位置,并能够提高在安装部21组装透光性盖部40时的操作性。另外,与不设置这样的台阶部43的情况相比,使来自被配置为出射方向指向斜上方向的照明主体部30的棒状导光体37的出射光变得能够容易有效地入射透光性盖部40,并能够使透光性盖部40的扩散效果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21以在收纳凹处22的底面开口的方式设置有紧固件贯通孔26,该紧固件贯通孔26在沿着收纳空间2的深度方向的方向上贯通。因此,例如,与在安装部21以延伸到搁板主体10的上表面侧或下表面侧等的方式设置由紧固件9所固定的安装片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用于将安装部21安装到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的紧固件9不易被察觉。
再者,替代将紧固件贯通孔26设置在上述位置的形态,也可以将紧固件贯通孔26设置在上述的下垂片28、或突片部29等。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下垂片28或突片部29适当地变形以使能够形成紧固件贯通孔26。
另外,替代设置了像这样的紧固件贯通孔的形态,也可以设置为在上述的各位置遍及安装部21的全长来设置作为紧固件9的止动位置的大致V字状槽等的记号槽的形态。进而,替代像这样通过紧固件9将安装部21安装到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的形态,可以设置为通过粘合剂和胶带等的粘着材料将安装部21安装到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的形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21以与收纳凹处22的底面连通的方式设置有布线收纳凹处23。因此,能够利用布线收纳凹处23对收纳在收纳凹处22的照明主体部30的光源32(基板31)的布线进行布线。另外,因为以与收纳凹处22的底面(槽底)连通的方式来设置该布线收纳凹处23,因此例如与以与收纳凹处22的上侧或下侧等的侧壁连通的方式来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使划分收纳凹处22的部位的厚度尺寸变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为沿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来设置单一的照明主体部30的结构。因此,例如与设置为沿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使多个照明主体部30串联状地邻接设置的形态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因基板31等介入引起的非发光区域这样的情况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照明主体部30设置为如下结构:在作为发光部的棒状导光体37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入射面,分别在两入射面相对配置光源32、32。因此,例如,与设置为仅从棒状导光体37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光源32的光的入射照明主体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对照明主体部30在长度方向其他端侧的发光不足、以及沿着长度方向的发光的不均匀等进行抑制。另外,例如与在沿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为长条的大致带板状的基板上,沿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来设置多个作为光源的LED等的形态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提高沿着该照明主体部30的长度方向的发光的均匀性和指向性。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照明主体部30设置壳体33、并设置有覆盖该壳体33的开口的表面罩39的例子,但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表面罩39。或者,也可以使这样的表面罩39与壳体33一体地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照明主体部30设置了收容有棒状导光体37的壳体33的例子,但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壳体33,而设置为在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直接地组装棒状导光体37或基板31等来构成照明主体部30的形态。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设置保持棒状导光体37或基板31等的卡合部。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上述同样的表面罩来覆盖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的开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棒状导光体37的长度方向两端面设置入射面、与各入射面相对配置光源32、32的照明主体部30,但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照明主体部,该照明主体部为仅将棒状导光体的长度方向一端面设置为入射面,与该入射面相对配置光源。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棒状导光体的长度方向其他端面设置为反射部。进而,作为照明主体部30,不限于将沿着这样的长条棒状的导光体的长度方向形成的一侧面部作为出射面的形态。例如,也可以设置照明主体部,该照明主体部在沿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为长条的大致带板状的基板上,沿着安装部21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来设置多个作为光源的LED等。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光源理解为发光部,或者,在设置如上述的表面罩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表面罩理解为发光部。另外,作为照明主体部30的光源,不限于LED等的发光元件,也可以设置荧光管等作为发光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在透光性盖部40的下表面侧设置台阶部43的例子,但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台阶部43。另外,也可以设置为如下的形态:如上述地不使透光性盖部40和安装部21分体,而与安装部21一体地设置透光性盖部4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透光性盖部40的至少后侧部位42设置为具有透光性,也可以设置为包含安装部21的上片部24也具有透光性,进而还可以使安装部21的整体设置为具有透光性。
另外,也可以在安装部21的下表面侧以遍及搁板主体10的整个宽度的方式,来设置被配置为对搁板主体10的后端面12和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之间进行覆盖的与上述大致同样的透光性盖部。或者,也可以替代这样的透光性盖部,而在安装部21的下表面侧设置不具有透光性的屏蔽盖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在照明装置20设置透光性盖部40的例子,但不限于设置这样的透光性盖部40的形态。例如,为了防止在照明装置20的后端与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之间的间隙的物品等落下,可以在该间隔架设多个的横档的方式来进行设置,或者以架设网眼状或冲孔状的多孔状部件的方式来进行设置。进而,也可以设置为如下形态,在照明装置20的后端不设置这样的透光性盖部40、横档、多细孔状部件等的能够透光的落下防止部,而在照明装置20的后端和收纳空间2的里侧壁面5之间形成有间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如下例子:将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设置为向斜上方向开口,以使照明主体部30的发光部(棒状导光体)37的出射方向指向斜上方向,但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将安装部21的收纳凹处22设置为向正后方向开口,以使照明主体部30的发光部37的出射方向指向正后方向。如果设置为这样的形态,则也能够对该搁板装置1的上方侧以及下方侧的里侧壁面5均等状地照射。
另外,在想要更有效地照射该搁板装置1的上方侧以及/或下方侧的里侧壁面5的情况下等,可以使其沿着里侧壁面5的方式设置反射部件等,该反射部件等使来自搁板装置1的发光部37的出射光向上方侧以及/或下方侧的里侧壁面5反射。另外,也可以使这样的反射部件与透光性盖部40的后端部一体地或者分体地设置。
标号说明
1 搁板装置
10 搁板主体
12 后端面
20 照明装置
21 安装部
22 收纳凹处
23 布线收纳凹处
24 上片部
24a 上表面
26 紧固件贯通孔
30 照明主体部
32 光源(发光元件)
37 棒状导光体(导光体,发光部)
40 透光性盖部
41 前侧部位(覆盖安装部的上表面的部位)
42 后侧部位(收纳空间的里侧面侧部位)
43 台阶部
2 收纳空间
5 里侧壁面(里侧面)
6 壁面(内壁)
8 侧面(内壁)
9 紧固件

Claims (7)

1.一种搁板装置,具备:搁板主体,其为大致矩形平板状,以架设在划分收纳空间的两侧内壁上的方式来配置;以及照明装置,被配置为遍及该搁板主体的整个宽度地安装在该搁板主体的后端面上,对划分上述收纳空间的里侧面进行照射,该搁板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照明装置具备:安装部,被安装在该搁板主体的后端面,并以向上述收纳空间的里侧面开口的方式设置有遍及上述搁板主体的整个宽度的收纳凹处;以及照明主体部,被收纳在该安装部的收纳凹处,并具有遍及上述搁板主体的大致整个宽度的发光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照明主体部还具备:构成上述发光部的导光体,该导光体在上述搁板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至少在长度方向一端部设置有入射面,在长度方向一侧面部设置有出射面;以及发光元件,与该导光体的入射面相对置地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装部的收纳凹处被设置为朝向斜上方向开口,以使收纳在该收纳凹处的上述照明主体部的发光部的出射方向指向斜上方向。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照明装置具备透光性盖部,该透光性盖部被配置为,以遍及上述搁板主体的整个宽度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安装部的上表面侧,将上述搁板主体的后端面和上述收纳空间的里侧面之间覆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光性盖部被设置为,配置成与上述安装部分体地载置在上述安装部的上表面的结构,且在上述透光性盖部的下表面侧,使上述透光性盖部的在上述收纳空间的里侧面侧部位的厚度尺寸与划分上述安装部的收纳凹处的上片部相应地,比上述透光性盖部的在覆盖该安装部的上表面的部位的厚度尺寸增大而设置台阶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安装部上,以在上述收纳凹处的底面开口的方式设置有沿着上述收纳空间的进深方向的方向贯通的紧固件贯通孔,该安装部通过贯通于该紧固件贯通孔的紧固件被安装在上述搁板主体的后端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安装部上,以与上述收纳凹处的底面相连通的方式设置有布线收纳凹处。
CN201380040158.5A 2012-08-03 2013-06-07 搁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73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2570 2012-08-03
JP2012-172570 2012-08-03
PCT/JP2013/003597 WO2014020814A1 (ja) 2012-08-03 2013-06-07 棚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361A true CN104507361A (zh) 2015-04-08
CN104507361B CN104507361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027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015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07361B (zh) 2012-08-03 2013-06-07 搁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88254B2 (zh)
CN (1) CN104507361B (zh)
WO (1) WO201402081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6497A (zh) * 2018-04-27 2018-10-02 芜湖纵横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拿取的智能遥控衣柜
CN112656152A (zh) * 2020-12-22 2021-04-16 张燕 一种冷轧钢层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82577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内装壁装置、内装壁構造及び内装壁施工方法
JP6697742B2 (ja) * 2016-08-29 2020-05-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収納装置
US9986852B2 (en) * 2016-10-14 2018-06-05 Stein Industries, Inc. Product display systems
JP6952224B2 (ja) * 2017-10-02 2021-10-2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材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8020A (ja) * 2005-01-18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収納棚
CN201243784Y (zh) * 2007-05-31 2009-05-27 海尔集团公司 带翻转工作台的多功能组合橱柜
JP2009129578A (ja) * 2007-11-20 2009-06-11 K-One Create Corp 棚板用の照明構造
JP2010253065A (ja) * 2009-04-24 2010-11-1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照明付き家具及び照明付き内装建材
CN201806262U (zh) * 2010-09-06 2011-04-27 杨航 一种多功能家具面板
CN202009849U (zh) * 2011-03-22 2011-10-19 华权生 双面发光匀光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1980U (ja) * 2002-08-07 2003-02-21 クロイ電機株式会社 壁面用照明器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8020A (ja) * 2005-01-18 2006-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収納棚
CN201243784Y (zh) * 2007-05-31 2009-05-27 海尔集团公司 带翻转工作台的多功能组合橱柜
JP2009129578A (ja) * 2007-11-20 2009-06-11 K-One Create Corp 棚板用の照明構造
JP2010253065A (ja) * 2009-04-24 2010-11-11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照明付き家具及び照明付き内装建材
CN201806262U (zh) * 2010-09-06 2011-04-27 杨航 一种多功能家具面板
CN202009849U (zh) * 2011-03-22 2011-10-19 华权生 双面发光匀光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6497A (zh) * 2018-04-27 2018-10-02 芜湖纵横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拿取的智能遥控衣柜
CN112656152A (zh) * 2020-12-22 2021-04-16 张燕 一种冷轧钢层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361B (zh) 2016-08-17
JPWO2014020814A1 (ja) 2016-07-21
JP5988254B2 (ja) 2016-09-07
WO2014020814A1 (ja) 201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7361A (zh) 搁板装置
EP2480820B1 (en) Shelf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US20100065860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device
CN103574404B (zh) 照明装置
US8944644B2 (en) Lens module and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30336008A1 (en) Lighting Device
US11313551B2 (en) Shelf lamp and identification plate lamp
US20120063125A1 (en) Display case lighting
US10222028B2 (en) Wall washer
WO2012165191A1 (ja) 照明装置、この照明装置を備えた棚板ユニットおよびショーケース
US7086754B2 (en) Light reflector and barrier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KR101208287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냉장고용 조명장치
JP6349081B2 (ja) 冷蔵庫
US11181680B1 (en) Lighting system with curving or twisting modular housing
KR101502047B1 (ko) 엘이디 평판조명모듈
US116244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bilizing optical sheets in luminaires
KR102189386B1 (ko) 빛샘 현상 방지구조를 갖는 led 엣지평판형 천장등
EP3816498B1 (en) Strip light used in showcase
JP5975442B2 (ja) 発光装置
US20160265742A1 (en) Optical lens and led light module for backlighting
KR101761873B1 (ko) 평판형 led 램프 조립체
CN213983037U (zh) 一种led面板灯
KR101683756B1 (ko) 반사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평판조명장치
JP2015039491A (ja) 陳列棚の照明装置
JP2022041169A (ja) 導光板及び導光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