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7312A - 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7312A
CN104507312A CN201380037803.8A CN201380037803A CN104507312A CN 104507312 A CN104507312 A CN 104507312A CN 201380037803 A CN201380037803 A CN 201380037803A CN 104507312 A CN104507312 A CN 104507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natamycin
thiabendazole
matrix
described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78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雅克布斯·斯塔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SM IP Assets BV
Original Assignee
DSM IP Assets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SM IP Assets BV filed Critical DSM IP Assets BV
Publication of CN104507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3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5/00Fungi; Lich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7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3
    • A01N43/781,3-Thiazoles; Hydrogenated 1,3-thiazo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的抗真菌组合物以及它们在控制蘑菇中真菌病的方法中的用途。

Description

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新的抗微生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培养的蘑菇物种超过20种,并且培养蘑菇的国家超过60个,其中中国、美国、波兰、荷兰和法国为最高产生产国。
在过去10至15年,蘑菇工业经历了诸多变迁。小型的低效农场已关闭,或者并入更大的、生产率更高的、机械化增强且集中式管理的农场。在该框架内,控制真菌病的暴发是必需的。无法在早期控制真菌病的暴发可能会导致费用耗费,因为未经处理的发病区域产生孢子和繁殖体,它们会将疾病蔓延到农场其他区域,导致产量和生产率严重下降。
蘑菇工业在21世纪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控制疾病暴发的可用杀真菌剂较少,因为许多杀真菌剂不再被批准使用。其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减少杀真菌剂的使用。再次,由于长期频繁使用杀真菌剂,蘑菇病原体(例如轮枝菌(Verticillium)和木霉菌(Trichoderma))已经对许多杀真菌剂产生抗性(参见Grogan,2008;Romaine等,2005;Gea等,1997;Romaine等,2008)。
几十年来,多烯大环内酯抗霉菌剂那他霉素已经被用于预防真菌在诸如奶酪和香肠的食物产品上的生长。该天然防腐剂由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alensis)发酵而产生,作为食品防腐剂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且在食品行业具有安全使用的悠久历史。它对所有已知的食品腐败性真菌非常有效。尽管在例如奶酪工业中那他霉素已经被应用多年,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抗性真菌物种的出现。
因此可推断,对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新的更有效的抗微生物组合物(例如抗真菌组合物)有严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包含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thiabendazole)的新的协同抗微生物(例如抗真菌)组合来解决所述问题。
噻苯哒唑(4-(1H-1,3-苯并二唑-2-基)-1,3-噻唑)是广谱、内吸性(systemic)杀真菌剂。包含噻苯哒唑的商业产品的例子为商标名为 的产品。所述商业产品可被并入本发明中。
应当理解,那他霉素的衍生物也可应用于本发明中,所述那他霉素的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那他霉素的盐或溶剂化物或者那他霉素的经修饰形式。包含那他霉素的商业产品的例子为商标名为ZivionTM(如ZivionTM M)的产品。这些产品由DSM Food Specialties(荷兰)生产。所述商业产品可以并入本发明中。
如本文所用,术语“协同”表示当联合使用时抗真菌化合物的联合效果比单独使用时的累加效果更大。
一般来讲,可以在例如使用处理交互作用层(treatment interactionstratum)的方差分析模型中测试两种活性成分的协同活性(参见Slinker,1998)。使用下式可计算相对功效:((未经处理的对照的进化状态值-组合物的进化状态值)/(未经处理的对照的进化状态值))×100。然后使用下式可计算交互作用系数:((化合物A+化合物B组合的相对功效)/(化合物A的相对功效+化合物B的相对功效))×100。大于100的交互作用系数表示化合物之间的协同。
或者,可按照如下方式计算协同:通过计算与使用对照组合物处理的产品上霉菌生长相比使用活性成分处理的产品上观察到的霉菌生长的减少可确定各活性成分的抗真菌活性(以%计)。根据Colby方程(Colby,1967)可计算包含两种活性成分的组合抗真菌组合物的预期抗真菌活性(E,以%计):
E=X+Y-[(X·Y)/100],其中X和Y分别为各活性成分X和Y的观察到的抗真菌活性(以%计)。如果所观察到的组合的抗真菌活性(O,以%计)超过所预期的组合的抗真菌活性(E,以%计),且因此协同因子O/E>1.0,则活性成分的联合应用导致协同抗真菌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通过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生长或待生长蘑菇的基质(substrate)中来在蘑菇生产期间控制真菌病的方法。以抑制真菌病的有效量来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此外,在使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处理基质之前、同时或之后,可将其他抗真菌化合物和/或抗微生物化合物应用到基质中。
可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相继应用到基质中。可以以任何顺序(首先那他霉素然后噻苯哒唑,或者首先噻苯哒唑然后那他霉素)应用化合物。或者,可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同时应用到基质中。在同时应用的情况下,化合物可存在于同时应用的不同组合物中或者化合物可存在于单一组合物中。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单独或交替的应用方式将抗真菌化合物施用到基质中。
通过应用化合物,可预防真菌在基质上或者基质中生长。换言之,化合物保护蘑菇免于真菌生长和/或真菌感染和/或真菌腐败。也可将化合物应用到已经感染真菌的基质和/或蘑菇上。通过施用化合物,因基质和/或蘑菇上或在基质和/或蘑菇中的真菌而导致的疾病进展可被减缓、停止,或者甚至可治愈基质和/或蘑菇的疾病。根据应用的类型,所应用的那他霉素的量可在5ppm至10,000ppm间变化,优选为10ppm至5,000ppm,以及最优选为20至1,000ppm。取决于应用的类型,所应用的噻苯哒唑的量可在1ppm至5,000ppm之间变化,优选为5ppm至3,000ppm,以及最优选为10至1,000ppm。
当以组合物的形式应用那他霉素时,该组合物通常包含约0.005g/l至约100g/l,优选为约0.01g/l至约50g/l那他霉素。优选地,量为0.01g/l至3g/l。
当以组合物的形式应用噻苯哒唑时,该组合物通常包含约0.0001g/l至约2000g/l、和优选约0.0005g/l至约1500g/l的噻苯哒唑。更优选地,量为0.001g/l至1000g/l。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那他霉素和/或噻苯哒唑的组合物还可包含至少一种另外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粘着剂(sticking agent)、载体、着色剂、保护性胶体、粘合剂(adhesive)、除草剂、肥料、增稠剂、掩蔽剂、触变剂、表面活性剂、另外的抗微生物化合物、清洁剂、防腐剂、铺展剂、填充剂、喷淋油、流动助剂、矿物质、溶剂、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消泡剂、缓冲剂、UV-吸收剂和抗氧化剂。另外的抗微生物抗真菌化合物可以为抗真菌化合物或者对抗昆虫、线虫、螨虫和/或细菌的化合物。当然,组合物也可包含上述另外的化合物的任意两种或更多种。
组合物的pH可以为1至10,优选为2至9,更优选为3至8以及最优选为4至7。
组合物可以为固体,例如粉末、颗粒或片剂。固体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液体组合物。
组合物也可为液体。组合物可以为含水的或非含水的即用型组合物,但也可为含水的或非含水的浓缩组合物/悬浮液或者原液组合物、悬浮液和/或溶液,其在使用之前必须使用诸如水或缓冲体系的合适稀释剂来加以稀释。
也可以以试剂盒的形式来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可存在于两个单独的包装(例如容器)中。试剂盒的组分可以为在包装中的干燥形式或液体形式。如果必要,试剂盒可包含溶解或稀释化合物的说明。此外,试剂盒可包括在蘑菇生产过程中应用化合物的说明。
如上所述,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以控制蘑菇中的真菌病。真菌病可以为蘑菇中由真菌导致的任何疾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真菌病由指孢霉(Dactylium)物种(称为蛛网病(cobweb)或霉变病(mildew)的疾病)、Diehlomyces物种(称为小牛脑病(calves brains)或假块菌病(false truffle)的疾病)、镰孢菌(Fusarium)物种(称为猝倒病的疾病)、团丝核菌(Papulaspora)物种(称为褐色石膏霉病(brown plaster mould)的疾病)、帚霉(Scopulariopsis)物种(称为白色石膏霉病(white plaster mould)的疾病)、轮枝菌物种(称为干泡病(dry bubble)或褐斑病的疾病)、疣孢霉(Mycogone)物种(称为湿泡病或白霉病的疾病)或者木霉菌物种(称为绿霉病(green mould)的疾病)导致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真菌病由轮枝菌物种、疣孢霉物种或者木霉菌物种导致。甚至更优选地,真菌病由真菌轮枝霉(Verticilliumfungicola)、菌盖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或者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导致,其中真菌轮枝霉和哈茨木霉菌为最优选的。
因此,一方面,本发明涉及通过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生长或待生长蘑菇的基质中来抑制蘑菇中因哈茨木霉菌导致的绿霉疾病的方法。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通过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生长或待生长蘑菇的基质中来抑制蘑菇中因真菌轮枝霉导致的干泡疾病的方法。
一般来讲,蘑菇生产可分为六个步骤:第1阶段堆肥(composting)、第2阶段堆肥、栽种(spawning)、覆盖(casing)、出针(pinning)和收割(cropping)。这六个步骤需要大约15周时间来完成。
在第一步(即第1阶段堆肥)中,准备堆肥。堆肥提供蘑菇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例如氮和碳水化合物),因此堆肥是生长或待生长蘑菇的基质。可用作堆肥的常见松散材料(bulk material)包括:木屑或锯末、覆盖的干草(mulched hay)、铺草的家禽粪肥、啤酒槽(Brewer’s grain)、废料或再生纸、咖啡浆或渣、坚果和种子壳、大豆粉、棉籽壳或粗粉以及可可豆壳。
蘑菇堆肥通常采用两种类型的材料,最常用且最便宜的为小麦铺草的马粪肥。合成堆肥通常由干草和压碎的玉米芯制成,但该术语通常是指其中主要成分并非马粪肥的任何蘑菇堆肥。两种类型的堆肥均需要加入氮补充物和调理剂石膏。
通过混合和润湿材料开始堆肥,在此之后开始有氧发酵,最终制成堆肥。第1阶段堆肥通常耗时7至14天。
第二步是第2阶段堆肥。该步骤通常耗时7-18天。在该步骤中,堆肥被加工(finished),这表示将在第1阶段堆肥中形成的氨去除,并消毒堆肥以杀死可存在于堆肥中的任何昆虫、线虫、真菌或其他害虫。消毒通常通过高温或低温巴氏灭菌来进行。
如何进行第2阶段堆肥取决于所使用的蘑菇的生产工艺类型。使用床(bed)或架(shelf)系统,将堆肥直接放置在床中,其中床在用于蘑菇生产工艺的所有步骤的房间中。
对于分区式生长系统(zoned system ofgrowing),将堆肥堆积到木盘内,将盘堆积六至八个高,并且将它们移入环境控制的第2阶段堆肥房。然后,将盘移入专用房间,设计各房间以提供用于蘑菇生产工艺各步骤的最佳环境。
作为最近引入的系统,散装系统(bulk system)是其中将堆肥放置在具有有孔垫板的水泥块仓中且堆肥顶部无盖的系统;这是专门设计用于第2阶段堆肥的房间。
无论放置在床、盘或是散装系统中,均应将堆肥在厚度和密度或压缩方面均匀填充。
第三步是栽种。在该步骤中,使用蘑菇菌种体(spawn)接种蘑菇基质(即堆肥)。蘑菇菌种体可购自营养繁殖菌丝体的商业菌种体制造商。将菌种体应用到基质上,将获得的基质彻底地混合。可手动或通过合适的混合设备进行混合。如果期望,可将补充物加入基质中。这些补充物包含营养物质,并且可增加蘑菇产量。然后,选择菌丝体通过基质生长的最佳条件。这些条件取决于例如基质尺寸、基质成分、蘑菇栽培品种(cultivar)的类型。当菌丝体已繁殖到整个基质层时,则完成栽种,然后可开始蘑菇生产的下一个步骤。栽种步骤通常耗时14-21天。
在许多国家,批量制备完全定植(colonized)的基质(即堆肥)已成为普遍操作。这在大的隧道(tunnel)中进行。完全定植是指在基质被出售之前已经过栽种。这就是所谓的第3阶段堆肥。专门的第3阶段制造商出售基质,这消除了农场具备自身的基质生产设施的需求。
第四步为覆盖。在该步骤中,将覆盖层应用到基质的表面上。在覆盖层中,最终形成蘑菇。优选地,将覆盖材料进行巴氏消毒,以去除昆虫和病原体。如果期望,可在覆盖中加入补充物。这些补充物包含营养物质,并且可增加蘑菇产量。优选地,分布覆盖层使得基质表面上的厚度均匀。这种均匀性允许菌种体以相同的速率移动到并通过覆盖层,最终同时产生蘑菇。覆盖应当能够保持水分,因为水分对于坚实蘑菇的生长是必要的。因而建议频繁浇水。覆盖层不一定需要营养物质。覆盖步骤通常耗时13-20天。
第五步为出针。在该步骤中,发生由菌丝体而来的可识别的蘑菇的最早形成。针头继续膨胀长大为成熟的蘑菇。通过调整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可以控制针头的数量和最终蘑菇大小。可收获的蘑菇出现在覆盖之后第18至21天。
第六步即最后一步称为收割。它是指在收割循环(7至10天)期间重复3至5天的收获期。在收获期之后几天没有可收获的蘑菇。收割循环以有规律的方式自身重复,并且只要蘑菇继续成熟即可继续收获。大部分种植蘑菇的农民收获35至42天,但一些农民收获60天作物,并且收获可持续长达150天。同样,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对最佳生产率而言是关键的。
新收获的蘑菇必须保持冷藏状态。为了延长蘑菇的货架期,在收获之后蘑菇“呼吸”是重要的,因而储存在无蜡的纸袋中比塑料袋优选。
在最后的蘑菇收获之后,应当将生长室关闭,并且使用蒸汽对房间进行巴氏消毒。设计该最终巴氏消毒以破坏可存在于生长室中的作物或木制品中的任何害虫,因而将侵害下一批作物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可在外面成堆或成层地生产蘑菇。这样则不需要消毒步骤。由于室外生产的非预期性和季节性的,少于5%的市售蘑菇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生产。
优选地,室内生产蘑菇。通过调节栽种循环、严密控制生长条件和基质成分,室内生长使得蘑菇一致地生长。这通常通过用于大规模商业蘑菇生产的无窗、特制建筑来完成。或者,也可在洞穴(caves)内生产蘑菇。
在一个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蘑菇可食用。商业生产的可食用蘑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蘑菇物种,例如伞菌(Agaricus)物种(例如双孢菇(Agaricusbisporus)、棕色蘑菇(Agaricus brunnescens))、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黄金菇(Hypsizygus tessulatus)、香菇(Lentinus edodes)、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平菇(Pleurotusostreatus)、少孢根霉(Rhizopus oligosporus)、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夏块菌(Tuber aestivum)、白松露菌(Tubermagnatum)、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地菇物种(Terfezia sp.)、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以及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
在蘑菇生产工艺的上述任一步骤中可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它们可以作为纯组分或在载体的存在下应用。如果期望,可以在生产工艺的不同步骤应用各组分,例如可以在覆盖步骤之后应用那他霉素,而可以在收获步骤之后应用噻苯哒唑。任意组合均可。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栽种之后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基质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在覆盖之后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基质中。可直接在施加覆盖层之后进行应用。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又一实施方案中,在蘑菇生产中不止一次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例如,在已经施加覆盖层之后可直接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并且此后每天应用一次持续4至5天。优选地,与增加覆盖层的含水量的重复的浇水步骤一起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在出针期间也可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而且,在每次收获蘑菇之后可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喷雾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适于应用这些液体形式化合物的其他方法也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这些包括但不限于:浸渍、浇水、湿透、蒸发、雾化、熏蒸。已知使用自动系统的喷雾应用减少劳动力耗费并且节约成本。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方法和设备可用于该目的。
那他霉素和/或噻苯哒唑应当以控制蘑菇中真菌病的有效量使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以0.01-20fl.oz./1000sq.ft.(液量盎斯/1000平方英尺)、优选为0.05-10ff.oz./1000sq.ft.、尤其为0.1-5fl.oz./1000sq.ft的量将那他霉素应用到基质的上表面。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以上述量将包含1-15wt%那他霉素、优选为3-14wt%那他霉素、更优选为5-13wt%那他霉素以及尤其为7-12wt%那他霉素的组合物应用到基质的上表面。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以0.1-500g/100m2,优选为1-450g/100m2,更优选为5-400g/100m2以及尤其为10-300g/100m2的量将那他霉素应用到基质的上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根据应用的组合物中那他霉素的浓度,应用体积可改变。通常,与浓缩的那他霉素组合物相比,每表面积单位以更大体积应用稀释的那他霉素组合物。计算需要应用到某些表面区域的那他霉素有效量在技术人员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本发明中使用的那他霉素商业化作为包含10wt%那他霉素的组合物。建议将3.1-6.3fl.oz./1000sq.ft.的该那他霉素组合物应用到基质的上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以0.01-50fl.oz./1000sq.ft.,优选为0.05-40fl.oz./1000sq.ft.,以及尤其为0.1-30fl.oz./1000sq.ft的量将噻苯哒唑应用到基质的上表面。在另一实施方案中,以1-500g/100m2,优选为2-450g/100m2,更优选为5-400g/100m2以及尤其为10-300g/100m2的量将噻苯哒唑应用到基质的上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根据应用的组合物中的噻苯哒唑浓度,应用的体积可改变。通常,与浓缩的噻苯哒唑组合物相比,每表面积单位以更大体积应用经稀释的噻苯哒唑组合物。计算需要应用到某些表面区域的噻苯哒唑有效量是在技术人员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噻苯哒唑例如商业化作为包含50wt%噻苯哒唑的组合物。在美国建议将20fl.oz./1000sq.ft.的该组合物应用到基质的上表面,而在加拿大建议将8f1.oz./1000sq.ft.的该组合物应用到基质的上表面。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生产蘑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待生长蘑菇的基质;b)使用蘑菇菌种体接种基质;c)添加覆盖层到基质;d)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基质;e)应用刺激蘑菇生长的条件;以及f)收获蘑菇。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方法的任意上述特征也可应用到该方法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也可在e步骤期间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基质中。也可在步骤f之后(即在第一次收获之后和新的蘑菇趋向成熟之前)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基质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处理的产品。因此,本发明涉及包含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的产品。经处理的产品可在它们的表面上和/或在产品内包含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产品是农业产品,其包括但不限于蘑菇生长或待生长的基质、覆盖层、蘑菇菌种体、补充物、蘑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用途。
因此,当生长或待生长蘑菇的基质(即堆肥)包含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时,这些化合物可以在第1阶段和/或第2阶段堆肥步骤期间已经被掺入基质内。
当蘑菇菌种体包括抗真菌化合物时,其可以在栽种步骤时并入基质内。
当覆盖层包含抗真菌化合物时,其可以在覆盖步骤中并入基质内。可将化合物掺入用于覆盖的材料并在施加覆盖层时应用到基质中。通过这种方式将抗真菌化合物充分分散到整个覆盖层中。可将化合物配制为固体形式或在固体载体上。或者,可以在将覆盖层施加到基质之后,将化合物喷洒到覆盖层上。
当补充物包含抗真菌化合物时,可优选在堆肥步骤、栽种步骤和/或覆盖步骤中将该补充物掺入基质内。最后,当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蘑菇生长的基质中时,成熟蘑菇的表面上可包含所述化合物或者甚至所述化合物可掺入到蘑菇内。
实施例
实施例1
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联合应用的协同抗真菌活性
为了证实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的组合对哈茨木霉的协同抗真菌活性,使用96-孔微量滴定板进行体外测定法。测试以下组合物:
-对照(无活性成分),
-1.25ppm那他霉素(DSM Food Specialties,荷兰代尔夫特),
-0.5、1.0、1.25或1.5ppm噻苯哒唑,
-1.25ppm那他霉素+0.5ppm噻苯哒唑,
-1.25ppm那他霉素+1.0ppm噻苯哒唑,
-1.25ppm那他霉素+1.25ppm噻苯哒唑,
-1.25ppm那他霉素+1.5ppm噻苯哒唑。
在使用80μl PCB介质填充微量滴定板的每个孔之后,将活性成分由在甲醇中制备的单独储备溶液加入,由此得到100μl/孔的中间体积。随后,将在PCB介质中制备的100μl的哈茨木霉悬浮物用于接种,各孔接种5.0x 103孢子/ml。因此,各孔包含200μl的最终体积和小于1%的甲醇,其不会影响哈茨木霉的生长(数据未显示)。
在25℃下将微量滴定板孵育3、5、10和17天,通过计算与没有活性成分观察到的霉菌生长相比在活性成分存在下观察到的霉菌生长的减少来评估各活性成分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根据Colby方程(Colby,1967)计算活性成分组合的预期抗真菌活性(E以%计):
E=X+Y-[(X·Y)/100]
其中X和Y分别为观察到的各活性成分X和Y的抗真菌活性(以%计)。如果所观察到的组合的抗真菌活性(O以%计)超过所预期的组合的抗真菌活性(E以%计),因而所得的协同因子O/E>1.0,活性成分的联合应用导致协同抗真菌效果。
结果(参见表1)证实:与单独的那他霉素或者噻苯哒唑相比,那他霉素+噻苯哒唑组合对哈茨木霉具有强得多的抗真菌活性。那他霉素+噻苯哒唑组合所观察到的抗真菌活性比所预期的抗真菌活性高50%至100%,因而得到远大于1.0的协同因子。
该实施例的结果清楚地显示: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的联合应用协同地抑制哈茨木霉的生长。因此,使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的组合对于控制蘑菇中的绿霉病是有利的。
表1:在25℃下孵育之后那他霉素联合噻苯哒唑对哈茨木霉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参考文献
Colby SR(1967),Calculating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s ofherbicide combination.Weeds 15:20-22.
Gea FJ,Tello JC and Honrubia M(1997),In vitro sensitivity of Verticilliumfungicola to selectedfungicides.Mycopathologia 136:133-137.
Grogan H(2008)Challenges facing mushroom disease control in the 21stcentury.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shroom Biologyand Mushroom Products 120-127.
Romaine CPD,Royse DJ和Schlagnhaufer C(2005),SuperpathogenicTrichoderma resistant to TopsinM found in Pennsylvania and Delaware.Mushroom News 53:6-9.
Romaine CPD,Royse DJ和Schlagnhaufer C(2008),Emergence ofbenzimidazole-resistant green mold,Trichoderma aggresivum,on cultivatedAgaricus bisporus in North America.Mush.Sci.17:510-523.
Slinker BK(1998),The Statistics of Synergism.Journal of Mol.and Cell.Cardiology 30:723-731.

Claims (15)

1.一种通过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生长或待生长蘑菇的基质中来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单一组合物中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真菌病由轮枝菌(Verticillium)物种、疣孢霉(Mycogone)物种或者木霉菌(Trichoderma)物种导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栽种之后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所述基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覆盖之后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所述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蘑菇生产中多于一次地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喷雾应用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以0.1-500g/100m2的量将那他霉素应用到所述基质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以1-500g/100m2的量将噻苯哒唑应用到所述基质的上表面。
10.一种生产蘑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待生长蘑菇的基质;
b.使用蘑菇菌种体接种所述基质;
c.将覆盖层添加到所述基质;
d.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所述基质;
e.应用刺激蘑菇生长的条件;以及
f.收获蘑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也在步骤e中将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应用到所述基质。
12.一种生长或待生长蘑菇的基质,所述基质包含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
13.一种包含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的覆盖层。
14.一种包含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的蘑菇菌种体。
15.一种包含那他霉素和噻苯哒唑的蘑菇。
CN201380037803.8A 2012-07-17 2013-07-16 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方法 Pending CN1045073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176745 2012-07-17
EP12176745.3 2012-07-17
PCT/EP2013/065026 WO2014012939A1 (en) 2012-07-17 2013-07-16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ungal diseases in mushroom produc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312A true CN104507312A (zh) 2015-04-08

Family

ID=48794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7803.8A Pending CN104507312A (zh) 2012-07-17 2013-07-16 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50159A1 (zh)
EP (1) EP2874494A1 (zh)
CN (1) CN104507312A (zh)
PH (1) PH12015500002A1 (zh)
WO (1) WO2014012939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1780A1 (en) * 1999-07-01 2001-01-11 Dsm N.V. Substrate for 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containing polyene fungicides
CN101642159A (zh) * 2008-08-06 2010-02-10 天津市赛奥农产品保鲜科技有限公司 果蔬涂膜保鲜果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5864A (zh) * 2010-10-12 2011-02-09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一种蒜薹保鲜专用的高效防霉保鲜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27905A1 (en) * 2009-02-17 2012-02-02 Dsm Ip Assets B.V. Polyene antifungal composi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1780A1 (en) * 1999-07-01 2001-01-11 Dsm N.V. Substrate for 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containing polyene fungicides
CN101642159A (zh) * 2008-08-06 2010-02-10 天津市赛奥农产品保鲜科技有限公司 果蔬涂膜保鲜果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5864A (zh) * 2010-10-12 2011-02-09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 一种蒜薹保鲜专用的高效防霉保鲜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源华 等: ""50%特克多SC防治蘑菇褐腐病的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no. 1, 31 January 2004 (2004-01-31), pages 25 - 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50159A1 (en) 2015-05-28
WO2014012939A1 (en) 2014-01-23
PH12015500002A1 (en) 2015-03-02
EP2874494A1 (en)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5023B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利用其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KR100856759B1 (ko) 항고혈압 활성이 향상된 친환경 유기농포도의 재배방법
US20110143426A1 (en) Device and process to generate co2 used for indoor crop production and underwater gardening
CN103975770A (zh) 食用菌增产防虫防杂菌组合
CN104470365A (zh) 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方法
KR101132712B1 (ko) 토양 병해충 방제용 친환경 유기농자재
CN105638717A (zh) 一种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5145573A (zh) 一种衣剂组合物
CN103583226A (zh) 一种茶薪菇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9362740B (zh) 含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吡菌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种衣剂及用途
Sharma et al.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ICAR-Directorate of mushroom research for commercial use
KR20030039402A (ko) 식용버섯 균사체를 이용한 가축사료 제조방법 및 그 사료
CN104470366A (zh) 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方法
CN114617127B (zh)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GB1573850A (en) Mycofungicidal products
AU770487B2 (en) Substrate for 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containing polyene fungicides
Sharma et al.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ICAR-DMR for Commercial Use
CN104507312A (zh) 在蘑菇生产中控制真菌病的方法
CN106348941A (zh) 一种香菇培养基
Munshi et al. Button mushroom cultivation
CN105622262A (zh)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KR101815877B1 (ko) 엽면 시비용 혼합 용액
Washa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ive substrate for high yields of Pleurotus ostreatus: A case study of Kinyerezi Tanzania
CN113367160B (zh) 绿色木霉菌制剂在防治番茄灰霉病中的应用
KR20000051787A (ko) 버섯 멀칭 재배 방법과 그에 이용되는 재배용기 및 수확도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