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93064B -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93064B
CN104493064B CN201410707367.7A CN201410707367A CN104493064B CN 104493064 B CN104493064 B CN 104493064B CN 201410707367 A CN201410707367 A CN 201410707367A CN 104493064 B CN104493064 B CN 104493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cylinder
bar
saddle
transh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73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93064A (zh
Inventor
曹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Yinx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Yinx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Yinx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Yinx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073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93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93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3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93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93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1/0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 B21K1/44Making machine elements bolts, stud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3/00Details of machines for forging, pressing, or hammering
    • B21J13/08Accessories for handling work or tools
    • B21J13/10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13/00Details of machines for forging, pressing, or hammering
    • B21J13/08Accessories for handling work or tools
    • B21J13/14Ejec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27/00Handling devices, e.g. for feeding, aligning, discharging, Cutting-off means; Arrangement thereof
    • B21K27/02Feeding devices for rods, wire, or strips
    • B21K27/04Feeding devices for rods, wire, or strips allowing successive working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27/00Handling devices, e.g. for feeding, aligning, discharging, Cutting-off means; Arrangement thereof
    • B21K27/06Cutting-off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29/00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during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包括自动下料装置、输送加热装置、取料装置和冲压装置,自动下料装置放置在输送加热装置的右后侧,取料装置、冲压装置布置在输送加热装置的正前方,取料装置的底部固定在冲压装置的中上部。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和加工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实现自动下料、加热、取料和冲压成型,极大的提高了螺栓加工的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实现了工序的集中化加工;本发明采用循环式的切断原理,可持续的进行切断处理,而传统的间歇式的切断方式在切断后需要停止一段时间后才可进行下一次的切断,即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间歇式的切断方式,可提高切断的效率,缩短切断所耗费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栓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红打,即热锻,热锻就是把工件通过加热炉,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在压力机上加工成型。在现有的螺栓的加工过程中,红打也是较为常见的加工方式之一,先是将棒料切断成一定长度,随后将棒料的一段在火炉上灼烧,烧至发红之后,放入到冲压机中进行冲压,以上工序操作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生产线较长,工序较为分散,工序之间需要人工转运棒料零件,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工人的劳动强度也相对较高,影响到螺栓的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加工效率高的,能够实现自动下料、加热、取料和冲压成型的装置,即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包括自动下料装置、输送加热装置、取料装置和冲压装置,所述自动下料装置放置在输送加热装置的右后侧,所述取料装置、冲压装置布置在输送加热装置的正前方,所述取料装置的底部固定在冲压装置的中上部。本发明能够在螺栓加工时,利用自动下料装置将棒料切断,随后传递到输送加热装置上,利用输送加热装置实现对棒料的一端进行加热,当输送至输送加热装置的前端时,此时的棒料的端部已被烧红,接着通过取料装置将棒料取下,使棒料停放在固定的位置,再启动冲压装置,利用冲压装置的两次冲压,其中,第一次冲压用于对棒料的定位,第二次冲压用于使棒料成型,最后再进行脱料,以完成单个螺栓的加工,如此循环,即可实现批量的螺栓加工,加工后的螺栓在放置在外接的搓丝机上进行螺纹加工,即可加工成成品。
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座、输料导架和循环式切断机,所述下料座的右上部设有导料孔,所述下料座为箱体结构,所述下料座的上端设有封盖,所述下料座的左侧中部设有出料孔,所述下料座的底部均布有支撑板,所述输料导架横向安装在支撑板的上端,所述输料导架的左侧穿过出料孔,所述下料座的左侧壁的外端面固定安装有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循环式切断机对称分布在输料导架的前后两侧,所述循环式切断机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下料座的前侧壁、后侧壁上。采用循环式切断机能够在棒料输送的同时,实现对棒料的循环式的切断处理,以节省下料所需时间,在输送加热装置转动时,会触发红外接近传感器工作,使得输送加热装置转动一定行程后制动,随后启动循环式切断机进行棒料的切断,根据输送加热装置的运转速度,确定循环式切断机的切断频率,从而实现了自动下料装置、输送加热装置的相互配合,以确保在自动下料装置将棒料切断后,切断后的棒料会自动落入到输送加热装置上对应的位置处,再利用输送加热装置实现对棒料的转运和加热处理,加热处理是螺栓红打加工所必须进行的处理工艺。
所述输送加热装置的输送方向与自动下料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输送加热装置的后端位于输料导架的左下方。
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冲压台、模具固定座、卸料缸、联轴器、卸料推杆、螺栓模、缸体固定座、冲压缸和冲头,所述冲压台放置在输送加热装置的正前方,所述模具固定座、缸体固定座分别对应安装在冲压台的上端左部、上端右部,所述螺栓模固定在模具固定座的右侧中部,所述卸料缸安装在模具固定座的左侧内壁上,所述卸料缸与螺栓模的轴线重合,所述螺栓模的右侧中部设有六棱柱槽,所述六棱柱槽的左侧设有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的左侧设有贯穿螺栓模的卸料导孔,所述卸料推杆插入到卸料导孔中,所述卸料推杆的左端与卸料缸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冲压缸与卸料缸的轴线重合,所述冲压缸固定在缸体固定座上,所述冲头安装在冲压缸上。待取料装置从输送加热装置取下经过加热处理后的棒料,即可启动冲压缸,驱动冲头第一次击打在棒料的加热端部,使棒料的非加热端部插入到圆柱孔内,实现对棒料的初步定位,再次启动冲压缸,驱动冲头第二次击打在棒料的加热端部,使棒料完全插入到圆柱孔内,并在六棱柱槽使棒料的加热端部成型为六角螺栓头,在圆柱孔内使棒料的非加热端部成型为螺栓的柱体,此后,启动卸料缸,驱使卸料推杆将螺栓顶出,以完成卸料。
所述循环式切断机包括内跑道式导架、外跑道式导架、滑行装置、固定侧板、主驱转轮、从动转轮、输送链板、切断刀头、切断缸,所述固定侧板的侧部设有连接凸台,所述固定侧板通过连接凸台与下料座的侧壁固连,所述主驱转轮、从动转轮分别对应安装在固定侧板的右侧、左侧,所述输送链板绕包在主驱转轮、从动转轮上,所述切断缸沿着输送链板的绕包方向等间距的分布在输送链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切断缸与输送链板之间均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所述切断刀头分别对应安装在切断缸上,所述滑行装置安装在切断缸的尾部,所述内跑道式导架分布在外跑道式导架的内侧,所述内跑道式导架、外跑道式导架均与下料座的侧壁固连,所述滑行装置包括滑杆、外滑轮和内滑轮,所述滑杆分别对应固定在切断缸的尾部,所述外滑轮、内滑轮分别对应固定在滑杆的外端、中部,所述外滑轮、内滑轮分别对应与外跑道式导架、内跑道式导架滑动配合。当棒料从导料孔引入后,通过外接的输送设备驱使棒料导料孔匀速的输送至循环式切断机之间,启动主驱转轮,利用从动转轮的配合驱使输送链板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切断缸,使切断缸随着输送链板一起转动,通过外滑轮、内滑轮分别对应在外跑道式导架、内跑道式导架内滑动,从而对切断缸的运动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束缚作用,防止切断缸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转,同时,采用外跑道式导架、内跑道式导架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切断缸的循环运动,从而为循环切断提供保障,循环式切断机对称分布在输料导架的前后两侧,利用循环式切断机之间相互配合,即位于输料导架的前后两侧的循环式切断机上的切断刀头相互靠拢,直至将棒料剪断,剪断后的棒料落入到输料导架上,并从输料导架的左端输出,直至落入到输送加热装置上;本发明采用循环式的切断原理,可持续的进行切断处理,而传统的间歇式的切断方式在切断后需要停止一段时间后才可进行下一次的切断,即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间歇式的切断方式,可提高切断的效率,缩短切断所耗费的时间。
所述输送加热装置包括输送架、主动输送带轮、从动输送带轮、转运链板、转运V型块、加热固定架和加热喷头,所述主动输送带轮、从动输送带轮分别对应安装在输送架的前部、后部,所述转运链板绕包在主动输送带轮、从动输送带轮上,所述转运V型块沿着转运链板的绕包方向等间距的固定在转运链板的外侧面上,所述输送架的左侧壁的后部上端设有向上的限位挡板,所述加热固定架位于转运链板的右侧,所述加热固定架水平固定在输送架的右侧壁的前部上端,所述加热喷头沿着加热固定架的宽度方向均匀的安装在加热固定架上,所述加热喷头均竖向布置,所述加热喷头的上端面所在水平面高度低于转运V型块的上端面所在的水平面高度,所述转运链板的最上端所在水平面高度低于红外接近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所述转运V型块的最上端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红外接近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所述转运V型块的宽度不超过截断棒料长度的三分之二,这样棒料就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宽度位于转运V型块的外侧,以构成外露端,启动主动输送带轮,利用与从动输送带轮的相互配合,从而使转运链板发生转动,带动转运V型块运动,使棒料同步的随着转运V型块运动,这样棒料的外露端会经过加热喷头的上方,启动加热喷头,形成火焰对棒料的外露端进行加热,在棒料依次经过加热喷头的上方后,即可将棒料的外露端加热成通红状。
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取料托架、一号取料缸、一号取料板、侧架、二号取料缸和二号取料板,所述取料托架、侧架分别对应固定在冲压台中部后侧、中部前侧,所述一号取料板的后端位于输送加热装置的前部下方,所述一号取料板的前部与取料托架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一号取料缸的底部与冲压台相铰接,所述一号取料缸的上端与一号取料板的后部相铰接,所述二号取料板的前端与侧架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二号取料板的后端与一号取料板的前端相配合,所述二号取料缸的底部与侧架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二号取料缸的上端与二号取料板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一号取料板的前端设有一号弧形托板,所述二号取料板的后端设有二号弧形托板,所述一号弧形托板、二号弧形托板配合后围成半圆形托槽。一号取料板的后端位于转运链板的前侧下方,这样处于转运V型块上的棒料会在主动输送带轮处滚落至一号取料板上,这样棒料也会在一号取料板的导向作用下滑动至半圆形托槽内,以为冲压加工做准备。随后启动冲压装置进行两次冲压,即可完成螺栓的成型加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和加工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实现自动下料、加热、取料和冲压成型,极大的提高了螺栓加工的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实现了工序的集中化加工;本发明采用循环式的切断原理,可持续的进行切断处理,而传统的间歇式的切断方式在切断后需要停止一段时间后才可进行下一次的切断,即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间歇式的切断方式,可提高切断的效率,缩短切断所耗费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的I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2的Ⅱ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螺栓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自动下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自动下料装置去除下料座后与棒料配合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循环式切断机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自动下料装置去除下料座后与棒料配合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自动下料装置去除下料座后与棒料配合的右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输送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输送加热装置的右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取料装置、冲压装置连接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16所示,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包括自动下料装置1、输送加热装置2、取料装置3和冲压装置4,所述自动下料装置1放置在输送加热装置2的右后侧,所述取料装置3、冲压装置4布置在输送加热装置2的正前方,所述取料装置3的底部固定在冲压装置4的中上部。本发明能够在螺栓加工时,利用自动下料装置1将棒料切断,随后传递到输送加热装置2上,利用输送加热装置2实现对棒料的一端进行加热,当输送至输送加热装置2的前端时,此时的棒料的端部已被烧红,接着通过取料装置3将棒料取下,使棒料停放在固定的位置,再启动冲压装置4,利用冲压装置4的两次冲压,其中,第一次冲压用于对棒料的定位,第二次冲压用于使棒料成型,最后再进行脱料,以完成单个螺栓的加工,如此循环,即可实现批量的螺栓加工,加工后的螺栓在放置在外接的搓丝机上进行螺纹加工,即可加工成成品。
所述自动下料装置1包括下料座5、输料导架7和循环式切断机,所述下料座5的右上部设有导料孔5a,所述下料座5为箱体结构,所述下料座5的上端设有封盖5d,所述下料座5的左侧中部设有出料孔5b,所述下料座5的底部均布有支撑板5c,所述输料导架7横向安装在支撑板5c的上端,所述输料导架7的左侧穿过出料孔5b,所述下料座5的左侧壁的外端面固定安装有红外接近传感器18,所述循环式切断机对称分布在输料导架7的前后两侧,所述循环式切断机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下料座5的前侧壁、后侧壁上。采用循环式切断机能够在棒料输送的同时,实现对棒料的循环式的切断处理,以节省下料所需时间,在输送加热装置2转动时,会触发红外接近传感器18工作,使得输送加热装置2转动一定行程后制动,随后启动循环式切断机进行棒料的切断,根据输送加热装置2的运转速度,确定循环式切断机的切断频率,从而实现了自动下料装置1、输送加热装置2的相互配合,以确保在自动下料装置1将棒料切断后,切断后的棒料会自动落入到输送加热装置2上对应的位置处,再利用输送加热装置2实现对棒料的转运和加热处理,加热处理是螺栓红打加工所必须进行的处理工艺。
所述输送加热装置2的输送方向与自动下料装置1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输送加热装置2的后端位于输料导架7的左下方。
所述冲压装置4包括冲压台20、模具固定座21、卸料缸25、联轴器26、卸料推杆27、螺栓模28、缸体固定座22、冲压缸23和冲头24,所述冲压台20放置在输送加热装置2的正前方,所述模具固定座21、缸体固定座22分别对应安装在冲压台20的上端左部、上端右部,所述螺栓模28固定在模具固定座21的右侧中部,所述卸料缸25安装在模具固定座21的左侧内壁上,所述卸料缸25与螺栓模28的轴线重合,所述螺栓模28的右侧中部设有六棱柱槽28a,所述六棱柱槽28a的左侧设有圆柱孔28b,所述圆柱孔28b的左侧设有贯穿螺栓模28的卸料导孔28c,所述卸料推杆27插入到卸料导孔28c中,所述卸料推杆27的左端与卸料缸25通过联轴器26相连,所述冲压缸23与卸料缸25的轴线重合,所述冲压缸23固定在缸体固定座22上,所述冲头24安装在冲压缸23上。待取料装置3从输送加热装置2取下经过加热处理后的棒料,即可启动冲压缸23,驱动冲头24第一次击打在棒料的加热端部,使棒料的非加热端部插入到圆柱孔28b内,实现对棒料的初步定位,再次启动冲压缸23,驱动冲头24第二次击打在棒料的加热端部,使棒料完全插入到圆柱孔28b内,并在六棱柱槽28a使棒料的加热端部成型为六角螺栓头,在圆柱孔28b内使棒料的非加热端部成型为螺栓的柱体,此后,启动卸料缸25,驱使卸料推杆27将螺栓顶出,以完成卸料。
所述循环式切断机包括内跑道式导架16、外跑道式导架17、滑行装置、固定侧板13、主驱转轮14、从动转轮15、输送链板19、切断刀头8、切断缸9,所述固定侧板13的侧部设有连接凸台13a,所述固定侧板13通过连接凸台13a与下料座5的侧壁固连,所述主驱转轮14、从动转轮15分别对应安装在固定侧板13的右侧、左侧,所述输送链板19绕包在主驱转轮14、从动转轮15上,所述切断缸9沿着输送链板19的绕包方向等间距的分布在输送链板19的外侧面上,所述切断缸9与输送链板19之间均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所述切断刀头8分别对应安装在切断缸9上,所述滑行装置安装在切断缸9的尾部,所述内跑道式导架16分布在外跑道式导架17的内侧,所述内跑道式导架16、外跑道式导架17均与下料座5的侧壁固连,所述滑行装置包括滑杆10、外滑轮11和内滑轮12,所述滑杆10分别对应固定在切断缸9的尾部,所述外滑轮11、内滑轮12分别对应固定在滑杆10的外端、中部,所述外滑轮11、内滑轮12分别对应与外跑道式导架17、内跑道式导架16滑动配合。当棒料6从导料孔5a引入后,通过外接的输送设备驱使棒料穿过导料孔5a后匀速的输送至循环式切断机之间,启动主驱转轮14,利用从动转轮15的配合驱使输送链板19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切断缸9,使切断缸9随着输送链板19一起转动,通过外滑轮11、内滑轮12分别对应在外跑道式导架17、内跑道式导架16内滑动,从而对切断缸9的运动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束缚作用,防止切断缸9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转,同时,采用外跑道式导架17、内跑道式导架16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切断缸9的循环运动,从而为循环切断提供保障,循环式切断机对称分布在输料导架7的前后两侧,利用循环式切断机之间相互配合,即位于输料导架7的前后两侧的循环式切断机上的切断刀头8相互靠拢,直至将棒料剪断,剪断后的棒料落入到输料导架7上,并从输料导架7的左端输出,直至落入到输送加热装置2上;本发明采用循环式的切断原理,可持续的进行切断处理,而传统的间歇式的切断方式在切断后需要停止一段时间后才可进行下一次的切断,即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间歇式的切断方式,可提高切断的效率,缩短切断所耗费的时间。
所述输送加热装置2包括输送架34、主动输送带轮35、从动输送带轮36、转运链板37、转运V型块38、加热固定架39和加热喷头40,所述主动输送带轮35、从动输送带轮36分别对应安装在输送架34的前部、后部,所述转运链板37绕包在主动输送带轮35、从动输送带轮36上,所述转运V型块38沿着转运链板37的绕包方向等间距的固定在转运链板37的外侧面上,所述输送架34的左侧壁的后部上端设有向上的限位挡板34a,所述加热固定架39位于转运链板37的右侧,所述加热固定架39水平固定在输送架34的右侧壁的前部上端,所述加热喷头40沿着加热固定架39的宽度方向均匀的安装在加热固定架39上,所述加热喷头40均竖向布置,所述加热喷头40的上端面所在水平面高度低于转运V型块38的上端面所在的水平面高度,所述转运链板37的最上端所在水平面高度低于红外接近传感器18的安装高度,所述转运V型块38的最上端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红外接近传感器18的安装高度。所述转运V型块38的宽度不超过截断棒料长度的三分之二,这样棒料就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宽度位于转运V型块38的外侧,以构成外露端,启动主动输送带轮35,利用与从动输送带轮36的相互配合,从而使转运链板37发生转动,带动转运V型块38运动,使棒料同步的随着转运V型块38运动,这样棒料的外露端会经过加热喷头40的上方,启动加热喷头40,形成火焰对棒料的外露端进行加热,在棒料依次经过加热喷头40的上方后,即可将棒料的外露端加热成通红状。
所述取料装置3包括取料托架41、一号取料缸29、一号取料板30、侧架31、二号取料缸32和二号取料板33,所述取料托架41、侧架31分别对应固定在冲压台20中部后侧、中部前侧,所述一号取料板30的后端位于输送加热装置2的前部下方,所述一号取料板30的前部与取料托架41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一号取料缸29的底部与冲压台20相铰接,所述一号取料缸29的上端与一号取料板30的后部相铰接,所述二号取料板33的前端与侧架31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二号取料板33的后端与一号取料板30的前端相配合,所述二号取料缸32的底部与侧架31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二号取料缸32的上端与二号取料板33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一号取料板30的前端设有一号弧形托板30a,所述二号取料板33的后端设有二号弧形托板33a,所述一号弧形托板30a、二号弧形托板33a配合后围成半圆形托槽。一号取料板30的后端位于转运链板37的前侧下方,这样处于转运V型块38上的棒料会在主动输送带轮35处滚落至一号取料板30上,这样棒料也会在一号取料板30的导向作用下滑动至半圆形托槽内,以为冲压加工做准备。随后启动冲压装置4进行两次冲压,即可完成螺栓的成型加工。
使用前,输送加热装置2会处于工作状态,即主动输送带轮35会驱使转运链板37转动,这样,处于转运链板37后侧的转运V型块38会同步的转动,当转运V型块38转动时触发红外接近传感器18时,则主动输送带轮35保持制动,此时的红外接近传感器18附近的转运V型块38即处于限位挡板34a的正右方,且该转运V型块38位于输料导架7的左下方。
使用时,通过外接的输送设备驱使棒料6穿过导料孔5a后匀速的输送至循环式切断机之间,在棒料6不断输送的同时,启动主驱转轮14,利用从动转轮15的配合驱使输送链板19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切断缸9,使切断缸9随着输送链板19一起转动,在切断缸9靠近从动转轮15时,启动切断缸9,由于循环式切断机对称分布在输料导架7的前后两侧,利用循环式切断机之间相互配合,即位于输料导架7的前后两侧的循环式切断机上的切断刀头8相互靠拢,直至将棒料剪断,剪断后的棒料落入到输料导架7上,并从输料导架7的左端输出,直至落入到输送加热装置2的对应的转运V型块38上,棒料的左端会抵在限位挡板34a上,利用限位挡板34a对棒料6落料起到了限位作用,随后主动输送带轮35会驱使转运链板37转动,使棒料向前运动一个长度单位,该长度单位等于相邻的两个转运V型块38之间的距离,即在棒料向前运动一个长度单位后,从转运链板37后侧会转上一个空的转运V型块38,该转运V型块38会再次的触发红外接近传感器18,使主动输送带轮35保持制动,此后,利用循环式切断机切断的棒料会再次落入到该转运V型块38内,然后再次启动主动输送带轮35,如此循环操作,即在棒料6不断输送的同时,实现棒料的切断、转运,以提高操作的效率;处于转运V型块38上的棒料会在转运链板37的带动下运动至加热喷头40的正上方,启动加热喷头40对棒料6进行加热,待棒料6运动至转运链板37的最前侧时,利用一号取料板30承接住下落的棒料6,随后棒料6会落入到半圆形托槽内,启动冲压缸23,驱使冲头24第一次击打在棒料6的加热端部,使棒料6的非加热端部的部分插入到圆柱孔28b内,以实现对棒料6的定位,此后,一号取料缸29、二号取料缸32开始工作,驱使一号取料板30、二号取料板33摆动,使一号弧形托板30a、二号弧形托板33a远离棒料6,此后,再次的启动冲压缸23,驱使冲头24第二次击打在棒料6的加热端部,使棒料6的非加热端部完全插入到圆柱孔28b内,此时的棒料6的加热端部会在六棱柱槽28a形成六角螺栓头,在圆柱孔28b内使棒料的非加热端部成型为螺栓的柱体,此后,启动卸料缸25,驱使卸料推杆27将螺栓顶出,以完成卸料,随后,一号取料缸29、二号取料缸32驱使一号取料板30、二号取料板33复位,即可进行下一个棒料6的冲压加工。如此循环操作,即可实现螺栓的批量红打加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包括自动下料装置(1)、输送加热装置(2)、取料装置(3)和冲压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下料装置(1)放置在输送加热装置(2)的右后侧,所述取料装置(3)、冲压装置(4)布置在输送加热装置(2)的正前方,所述取料装置(3)的底部固定在冲压装置(4)的中上部;
所述自动下料装置(1)包括下料座(5)、输料导架(7)和循环式切断机,所述下料座(5)的右上部设有导料孔(5a),所述下料座(5)为箱体结构,所述下料座(5)的上端设有封盖(5d),所述下料座(5)的左侧中部设有出料孔(5b),所述下料座(5)的底部均布有支撑板(5c),所述输料导架(7)横向安装在支撑板(5c)的上端,所述输料导架(7)的左侧穿过出料孔(5b),所述下料座(5)的左侧壁的外端面固定安装有红外接近传感器(18),所述循环式切断机对称分布在输料导架(7)的前后两侧,所述循环式切断机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下料座(5)的前侧壁、后侧壁上;
所述输送加热装置(2)的输送方向与自动下料装置(1)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输送加热装置(2)的后端位于输料导架(7)的左下方;
所述冲压装置(4)包括冲压台(20)、模具固定座(21)、卸料缸(25)、联轴器(26)、卸料推杆(27)、螺栓模(28)、缸体固定座(22)、冲压缸(23)和冲头(24),所述冲压台(20)放置在输送加热装置(2)的正前方,所述模具固定座(21)、缸体固定座(22)分别对应安装在冲压台(20)的上端左部、上端右部,所述螺栓模(28)固定在模具固定座(21)的右侧中部,所述卸料缸(25)安装在模具固定座(21)的左侧内壁上,所述卸料缸(25)与螺栓模(28)的轴线重合,所述螺栓模(28)的右侧中部设有六棱柱槽(28a),所述六棱柱槽(28a)的左侧设有圆柱孔(28b),所述圆柱孔(28b)的左侧设有贯穿螺栓模(28)的卸料导孔(28c),所述卸料推杆(27)插入到卸料导孔(28c)中,所述卸料推杆(27)的左端与卸料缸(25)通过联轴器(26)相连,所述冲压缸(23)与卸料缸(25)的轴线重合,所述冲压缸(23)固定在缸体固定座(22)上,所述冲头(24)安装在冲压缸(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式切断机包括内跑道式导架(16)、外跑道式导架(17)、滑行装置、固定侧板(13)、主驱转轮(14)、从动转轮(15)、输送链板(19)、切断刀头(8)、切断缸(9),所述固定侧板(13)的侧部设有连接凸台(13a),所述固定侧板(13)通过连接凸台(13a)与下料座(5)的侧壁固连,所述主驱转轮(14)、从动转轮(15)分别对应安装在固定侧板(13)的右侧、左侧,所述输送链板(19)绕包在主驱转轮(14)、从动转轮(15)上,所述切断缸(9)沿着输送链板(19)的绕包方向等间距的分布在输送链板(19)的外侧面上,所述切断缸(9)与输送链板(19)之间均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所述切断刀头(8)分别对应安装在切断缸(9)上,所述滑行装置安装在切断缸(9)的尾部,所述内跑道式导架(16)分布在外跑道式导架(17)的内侧,所述内跑道式导架(16)、外跑道式导架(17)均与下料座(5)的侧壁固连,所述滑行装置包括滑杆(10)、外滑轮(11)和内滑轮(12),所述滑杆(10)分别对应固定在切断缸(9)的尾部,所述外滑轮(11)、内滑轮(12)分别对应固定在滑杆(10)的外端、中部,所述外滑轮(11)、内滑轮(12)分别对应与外跑道式导架(17)、内跑道式导架(16)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加热装置(2)包括输送架(34)、主动输送带轮(35)、从动输送带轮(36)、转运链板(37)、转运V型块(38)、加热固定架(39)和加热喷头(40),所述主动输送带轮(35)、从动输送带轮(36)分别对应安装在输送架(34)的前部、后部,所述转运链板(37)绕包在主动输送带轮(35)、从动输送带轮(36)上,所述转运V型块(38)沿着转运链板(37)的绕包方向等间距的固定在转运链板(37)的外侧面上,所述输送架(34)的左侧壁的后部上端设有向上的限位挡板(34a),所述加热固定架(39)位于转运链板(37)的右侧,所述加热固定架(39)水平固定在输送架(34)的右侧壁的前部上端,所述加热喷头(40)沿着加热固定架(39)的宽度方向均匀的安装在加热固定架(39)上,所述加热喷头(40)均竖向布置,所述加热喷头(40)的上端面所在水平面高度低于转运V型块(38)的上端面所在的水平面高度,所述转运链板(37)的最上端所在水平面高度低于红外接近传感器(18)的安装高度,所述转运V型块(38)的最上端所在水平面高度高于红外接近传感器(18)的安装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V型块(38)的宽度不超过截断棒料长度的三分之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3)包括取料托架(41)、一号取料缸(29)、一号取料板(30)、侧架(31)、二号取料缸(32)和二号取料板(33),所述取料托架(41)、侧架(31)分别对应固定在冲压台(20)中部后侧、中部前侧,所述一号取料板(30)的后端位于输送加热装置(2)的前部下方,所述一号取料板(30)的前部与取料托架(41)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一号取料缸(29)的底部与冲压台(20)相铰接,所述一号取料缸(29)的上端与一号取料板(30)的后部相铰接,所述二号取料板(33)的前端与侧架(31)的上端相铰接,所述二号取料板(33)的后端与一号取料板(30)的前端相配合,所述二号取料缸(32)的底部与侧架(31)的中部相铰接,所述二号取料缸(32)的上端与二号取料板(33)的中部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取料板(30)的前端设有一号弧形托板(30a),所述二号取料板(33)的后端设有二号弧形托板(33a),所述一号弧形托板(30a)、二号弧形托板(33a)配合后围成半圆形托槽。
CN201410707367.7A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 Active CN104493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7367.7A CN104493064B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7367.7A CN104493064B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3064A CN104493064A (zh) 2015-04-08
CN104493064B true CN104493064B (zh) 2016-08-17

Family

ID=52934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7367.7A Active CN104493064B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930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1944A (zh) * 2015-07-03 2017-01-11 宁波广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打机工艺流程
CN105665210B (zh) * 2016-01-11 2017-12-22 青岛亿东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棒料喷涂成型一体机
CN106799575B (zh) * 2016-12-02 2018-09-28 芜湖市泰能电热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丝自动安装器
CN106607683B (zh) * 2016-12-02 2018-10-02 芜湖市泰能电热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铝管加工用行程控制装置
CN106793209B (zh) * 2016-12-02 2020-03-10 芜湖市泰能电热器具有限公司 电热铝管绝缘填充物添加器
CN107486535B (zh) * 2017-09-29 2019-03-26 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长螺钉头部成形的设备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71602C (zh) * 2005-12-05 2009-03-25 江南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管材自动下料机
CN100364704C (zh) * 2006-02-09 2008-01-30 邬龙达 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
CN203044610U (zh) * 2012-11-23 2013-07-10 胡军林 一种红冲加工装置
CN103447342B (zh) * 2013-09-04 2015-09-30 台州英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红冲炉的自动送料装置
CN203508903U (zh) * 2013-10-30 2014-04-02 威德车业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螺栓热镦成型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93064A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3064B (zh)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
CN104493063B (zh)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的输送加热装置
CN107983894B (zh) 一种棒材加工控制系统
KR100855636B1 (ko) 가공물의 버제거 및 연마장치
CN107214518A (zh) 一种铜棒自动锻造切边设备
US1959612A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rticles from plastic composition materials
JP2005163169A (ja) 金属スクラップブリケッティング機
US3071812A (en) Rotary molding machine
CN107695279B (zh) 一种用于长螺钉加热后头部成形的设备及控制方法
US2631381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wallboard
CN104607590B (zh) 一种红打加工成型系统的自动下料装置
CN105215686B (zh) 全自动铝合金挤压成型设备
US4104013A (en) Tampon ejector tube and apparatus
CN104671641B (zh) 全自动节能水晶饰品热成型机
KR102367716B1 (ko) 빌렛 반분 취출장치
CN104493062B (zh) 一种红打加工用取料冲压装置
CN106988162B (zh) 一种上模移动加热的纸塑产品成型设备及方法
JP6640431B1 (ja) 連続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その実施のための加熱装置
CN208410218U (zh) 空心砖用生产线
CN209455055U (zh) 一种产品包装用可延长保质期的拉伸膜包装机
US3590431A (en) Machine for extruding polyethylene on wood
KR101195866B1 (ko) 차량 브레이크용 캠유닛의 원재 자동 히팅장치
KR100460226B1 (ko) 사이드월의 프리킹 장치
CN210610870U (zh) 一种安化茯砖茶生产用杀青机
US1525222A (en) Continuous process of forming metal ba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