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4534B - 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4534B
CN104484534B CN201410819510.1A CN201410819510A CN104484534B CN 104484534 B CN104484534 B CN 104484534B CN 201410819510 A CN201410819510 A CN 201410819510A CN 104484534 B CN104484534 B CN 104484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module
assembly module
storehouse
brak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95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4534A (zh
Inventor
胡雷
倪忠欢
包耿
刘伟
龚远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enter of Hubei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enter of Hubei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enter of Hubei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enter of Hubei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108195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84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84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4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4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4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满足不了车辆的制动系统的高效设计,且设计出的车辆的制动系统的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该模块化设计方法包括对车辆所用制动系统进行模块化分类,建立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建立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建立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根据整车的骨架模型,从所建立的储气筒总成模块、阀件总成模块以及管路总成模块中选择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生成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实现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重复性的工作,也提高了设计时装配的效率,节约了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的设计过程中制动系统的设计是最为繁琐,是耗费时间最长和精力最多的系统之一,特别是商用车产品车族化设计过程中,基型车需要衍变出上百种变型,由于总体布置、轴距等方面的变化,涉及到管路、阀件总成适应性改变。市场要求的变化不断的压缩设计周期,对于制动系统的设计,需要有高效的设计方法,才能保证设计效率和质量。
目前,商用车制动系统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二维CAD设计或者PRO/E三维模型设计,二维CAD设计一般是将整个制动系统的元器件和管路通过多个二维的CAD视图表示元器件放置的位置,接口和管路的走向。PRO/E三维模型设计一般是将制动系统的元器件的三维模型直接放置在一个制动系统总成目录下,根据整车模型的装配,调整制动系统的元器件和管路的至最佳位置及最合理的走向。
假如使用现有的二维CAD设计方式,会具有如下不足:
效率低:二维图设计无法反映制动管路的实际装车效果,一般在第一次图纸设计完成后,需要根据现场装车的效果再对图纸近一步完善和优化;
对生产的指导性不强:二维图设计无法确定每根管路的长度,一般要求工艺对第一台车进行试装,然后确定管路的具体长度和安装位置;
一致性差:二维图设计无法明确每根管路的具体状态,无法保证制动管路设计与安装的一致性,无法满足商用车的生产批量化,通用化,工位流水化作业的要求。
假如使用现有PRO/E三维模型设计方式,无法将结构一致或者相似的结构直接加以运用,影响装配和制图的效率,因此通用性差。
可见,对于制动系统的设计,无论是现有二维CAD设计或现有PRO/E三维模型设计方式均存在缺陷,都满足不了车辆的制动系统的高效设计,且设计出的车辆的制动系统的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满足不了车辆的制动系统的高效设计,且设计出的车辆的制动系统的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包括:对车辆所用制动系统进行模块化分类,其中,所述制动系统的模块包括储气筒总成模块、阀件总成模块和管路总成模块;建立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独立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及元器件明细;建立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独立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及元器件明细;建立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三维模型及工程二维图;根据整车的骨架模型,从所建立的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所述阀件总成模块以及所述管路总成模块中选择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生成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
优选的,所述根据整车的骨架模型,从所建立的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所述阀件总成模块以及所述管路总成模块中选择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生成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具体包括:确定所述整车的默认坐标;根据所述默认坐标安装所述整车的骨架模型;根据所述骨架模型,从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和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所需要的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根据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原理,从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管线进行连接,形成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
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原理,从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管线进行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绘制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总布置图,其中,所述总布置图包括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中的每个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和每个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代号、安装信息,还包括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中的每个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信息、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与所述整车中其他系统的接头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骨架模型,从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和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所需要的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均不存在所需元器件总成时,创建所需元器件总成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以及元器件明细至对应的总成库中。
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原理,从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管线进行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直接输出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制动系统明细表。
优选的,所述建立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具体包括:绘制所述管路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其中,所述管路总成模块包括成型钢管总成、成型尼龙管总成、尼龙管总成,管束总成以及钢丝编织软管总成;其中,所述成型钢管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通过标注三维坐标的长度明确钢管的形状、长度、型号、材料、折弯半径,以及明确每个成型钢管两端管接头的型号和接口尺寸;所述成型尼龙管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所述成型尼龙管总成中尼龙管根数、每个尼龙管的型号、材料、形状、长度,以及每个尼龙管两端连接的附件的型号和数量;所述管束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尼龙管束的位置和长度,标出需要捆扎一起或者分支的具体位置和长度,每个所述尼龙管总成的序号、规格和走向表,每个所述尼龙管总成的长度,型号、两端的颜色标识及该每个尼龙管的基本走向,颜色与代号对应表,管束制作及其布置的具体技术要求。
优选的,所述建立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具体包括:绘制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所述建立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具体包括:绘制所述阀件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其中,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和所述阀件总成模块中的所有总成之间为相互独立,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中的每个总成和所述阀件总成模块中的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每个零件的代号、名称、形状、性能参数、材料、关系位置以及安装尺寸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原理基本上相同,只是具体的功能有些增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制动系统与其它零部件关联性减小,相对独立的通用性组件的三维模型模块化,形成了通用总成模块的每个总成模块包括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及明细输出表,将相似和相同的总成模块放入一个总成库中,在不同车辆的制动系统设计中能够直接在对应总成库中进行选择,无需每次进行重新装配和出图,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重复性的工作,也提高了设计时装配的效率,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的设计流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总成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满足不了车辆的制动系统的高效设计,且设计出的车辆的制动系统的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总的思路如下:
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车辆所用制动系统分类成储气筒总成模块,阀件总成模块和光路总成模块三类,建立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独立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及元器件明细;建立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独立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及元器件明细;建立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三维模型及工程二维图。
从而相似和相同的总成模块在一个总成库中,在不同车辆的制动系统设计中能够直接在对应总成库中进行选择,无需每次进行重新装配和出图,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重复性的工作,也提高了设计时装配的效率,节约了时间。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S101、对车辆所用制动系统进行模块化分类,其中,制动系统的模块包括储气筒总成模块、阀件总成模块和管路总成模块。
S102、建立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独立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及元器件明细。
具体的,根据S101中分类,储气筒总成模块包括储气筒,固定支架,连接的管接头及固定的标准件,根据储气筒型号的不同,固定的方式不同,管接头方向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建立制动系统的储气筒总成模块总成库。建立的储气筒总成模块中的各总成有独立的三维模型设计,工程二维图及元器件明细。
S103、建立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独立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及元器件明细。
具体的,根据S101中的分类结果,阀件总成模块包括:空气干燥器总成,继动阀总成,电磁阀总成,ABS阀总成,制动总阀总成、手制动阀总成,制动气室总成等等,其中,建立的阀件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具有独立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及元器件明细。
S104、建立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三维模型及工程二维图。
具体的,根据S101中的分类结果,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包括成型钢管总成,成型尼龙管总成,尼龙管总成,管束总成以及钢丝编织软管总成,其中,建立的管路总成模块中的每个总成具有独立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S102~S104为独立执行的方法步骤,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因此,本文限定S102~S104的执行顺序。在根据S101~S104生成了储气筒总成模块、阀件总成模块、管路总成模块之后,接着执行S105。
S105、根据整车的骨架模型,从所建立的储气筒总成模块、阀件总成模块以及管路总成模块中选择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生成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
下面,参考图2,对根据S105生成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的流程进行描述。
具体的,参考图2所示,S105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整车的默认坐标;
S2:根据默认坐标安装整车的骨架模型;
S3:根据骨架模型,从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和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所需要的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以布置出标准件,以及所需要的多个阀门总成模块,多个储气筒总成模块。
优选的,为了不断完善制动系统的通用组件的总成库,在S3之后还包括S4:在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不存在所需元器件总成时,创建所需元器件总成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以及元器件明细,增加到对应的总成库中,比如,当前所需制动系统进行绘制时,在阀门总成库中不存在A型号的阀门,则绘制一种A型号的阀门的相关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和元器件总成明细,增加到阀门总成模块中。
接着,在所有的储气筒总成模块和阀门总成模块布置完成,以及标准件等常规零件布置好后,执行S5:根据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原理,从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管线进行连接,形成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具体的,将S3中布置的标准件,以及所需要的多个阀门总成模块,多个储气筒总成模块进行连接。
通过S1~S5,就能直接应用前述各个总成库中的总成模块,设计出符合技术要求的制动系统。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绘制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总布置图,具体的,总布置图为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工程二维图,其中,总布置图包括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中的每个储气筒总成模块和每个阀件总成模块的代号、安装信息,还包括当前所需制动系统中的每个管路总成模块的信息、当前所需制动系统与整车中其他系统的接头信息。
则绘制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额总布置图时,相对于现有技术,避免了对每个总成模块化内部的支架,型号和管接头信息表示在总布置图上,减少了总布置图的信息量,避免不必要重复性的工作,减少了设计时间,提高了效率。
优选的,由于通过模块化设计后,每个总成都有独立的明细,因此在整个制动系统的明细中无需重复的将每个总成模块的明细内容重新放在总明细中,能够大大减少重复性的工作,减少出错的可能性,大大的提高了明细的准确性。因此,在根据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原理,从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管线进行连接之后,还包括:直接输出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制动系统明细表。
具体的,制动系统明细表的输出包括:制动系统的总图,原理图,以及储气筒总成模块、阀件总成模块、管路总成模块共三个总成模块的代号,及每个元器件总成的明细。
具体的,在S102~S104中,参考图3所示,每个总成包括三维模型设计,工程二维图绘制及元器件的明细输出表。每个总成的三维模型的建立参考现有技术,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本文不再描述。
优选的,建立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具体包括:绘制储气筒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建立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具体包括:绘制阀件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其中,储气筒总成模块和阀件总成模块中的所有总成之间为相互独立,储气筒总成模块中的每个总成和阀件总成模块中的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每个零件的代号、名称、形状、性能参数、材料、关系位置以及安装尺寸信息。
优选的,建立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具体包括:绘制管路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其中,管路总成模块包括成型钢管总成、成型尼龙管总成、尼龙管总成,管束总成以及钢丝编织软管总成。
具体的,绘制管路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时,对走向基本一致的若干尼龙管,设计成一个管束总成,在装车前,对管束进行统一捆扎固定,在具体实施过程,基本一致时的角度差异可以自定义,本文不进行限制。
具体的,成型钢管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通过标注三维坐标的长度明确钢管的形状、长度、型号、材料、折弯半径,以及明确每个成型钢管两端管接头的型号和接口尺寸。
具体的,成型尼龙管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成型尼龙管总成中的尼龙管根数、每个尼龙管的型号、材料、形状、长度,以及每个尼龙管两端连接的附件的型号和数量。具体来讲,附件所指包括衬套、卡套、螺母等等。
具体的,形成的管束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尼龙管束位置和长度:按照整车实际布置的走向,标出需要捆扎一起或者分支的具体位置和长度;
每个尼龙管总成的序号、规格、以及走向共三种信息的对应表,进一步,管路总成模块中的一般尼龙管,确定其管径的同时,每根尼龙管的长度,并与两端的衬套、卡套和卡套式管接头用螺母组成尼龙管总成,统一编号,明确每个尼龙管的走向,比如参考下表1:
表1.
序号 规格 走向
1 尼龙管总成编号1 位置一至位置二
2 尼龙管总成编号2 位置三至位置四
…… …… ……
n 尼龙管总成编号N 位置X至位置Y
尼龙管束中每个尼龙管总成的长度,型号、两端的颜色标识及每个尼龙管的基本走向;
颜色与代号对应表:按照要求列出需要使用的颜色和代号对应表进行一一对应;
对尼龙管束制作及其布置的具体技术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首先,通用组件的模块化,将制动系统与其它零部件关联性小,相对独立的通用性组件的三维模型模块化,形成通用总成模块,包括三维模型、二维工程图及明细输出表,在新的制动系统的设计中直接采用,无需每次进行重新装配和出图,节约了时间;
进一步,管路状态明确化,明确了每个管路的长度,管径等等;
进一步,管束集成化。由于对走向基本一致的若干尼龙管,设计成了一个管束总成在装车前,对管束进行统一捆扎固定,避免管路在车上捆扎时出现交叉和缠绕,保证管路布置美观。提升产品外观质量,同时有效了降低图纸信息量,提高绘图效率和图文质量。
进一步,管线功能清晰化。对各管线采用颜色加以标识,各阀件接口与管路接口唯一对应,为现场装配工作提供便利,确保管路连接正确,图纸对生产指导性更强,对状态的控制更明确,为批量生产中制动系统管路的一致性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方便用户维修。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车辆所用制动系统进行模块化分类,其中,所述制动系统的模块包括储气筒总成模块、阀件总成模块和管路总成模块;
建立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独立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及元器件明细,所述建立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具体包括:绘制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
建立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独立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及元器件明细,所述建立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具体包括:绘制所述阀件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其中,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和所述阀件总成模块中的所有总成之间为相互独立,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中的每个总成和所述阀件总成模块中的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每个零件的代号、名称、形状、性能参数、材料、关系位置以及安装尺寸信息;
建立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其中,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的每个总成具有三维模型及工程二维图,所述建立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具体包括:绘制所述管路总成模块中每个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其中,所述管路总成模块包括成型钢管总成、成型尼龙管总成、尼龙管总成,管束总成以及钢丝编织软管总成;其中,所述成型钢管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通过标注三维坐标的长度明确钢管的形状、长度、型号、材料、折弯半径,以及明确每个成型钢管两端管接头的型号和接口尺寸;所述成型尼龙管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所述成型尼龙管总成中尼龙管根数、每个尼龙管的型号、材料、形状、长度,以及每个尼龙管两端连接的附件的型号和数量;所述管束总成的工程二维图包含:尼龙管束的位置和长度,标出需要捆扎在一起或者需要分支的具体位置和长度,每个所述尼龙管总成的序号、规格和走向表,每个所述尼龙管总成的长度,型号、两端的颜色标识及每个尼龙管的基本走向,颜色与代号对应表,管束制作及其布置的具体技术要求;
根据整车的骨架模型,从所建立的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所述阀件总成模块以及所述管路总成模块中选择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生成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整车的骨架模型,从所建立的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所述阀件总成模块以及所述管路总成模块中选择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生成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整车的默认坐标;
根据所述默认坐标安装所述整车的骨架模型;
根据所述骨架模型,从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和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所需要的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
根据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原理,从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管线进行连接,形成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三维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原理,从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管线进行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绘制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总布置图,其中,所述总布置图包括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中的每个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和每个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代号、安装信息,还包括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中的每个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信息、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与所述整车中其他系统的接头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骨架模型,从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和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所需要的元器件总成进行布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储气筒总成模块的总成库、所述阀件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均不存在所需元器件总成时,创建所需元器件总成的三维模型、工程二维图、以及元器件明细至对应的总成库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原理,从所述管路总成模块的总成库中选择管线进行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直接输出所述当前所需制动系统的制动系统明细表。
CN201410819510.1A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Active CN104484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9510.1A CN104484534B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9510.1A CN104484534B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4534A CN104484534A (zh) 2015-04-01
CN104484534B true CN104484534B (zh) 2017-11-14

Family

ID=5275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9510.1A Active CN104484534B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84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5825A (zh) * 2015-12-30 2016-04-27 宁波万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结构设计的绳轮式玻璃升降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8170875B (zh) * 2016-12-07 2022-01-25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风制动装置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7590332B (zh) * 2017-09-06 2023-06-16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公交底架的模块化再设计方法
CN108804776A (zh) * 2018-05-22 2018-11-13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体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583050B (zh) * 2018-11-14 2022-10-28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基于特征的管路焊接工艺批量规划系统及方法
CN111797465A (zh) * 2020-06-05 2020-10-20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管束总成三维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
CN111950087B (zh) * 2020-08-17 2023-03-28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机车产品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系统
CN113656944B (zh) * 2021-07-19 2023-08-29 武汉理工大学 气压制动系统元件压力响应仿真模型库建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66763U (zh) * 2014-01-28 2014-08-13 同济大学 适用于一体式主缸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层控制架构
CN203819221U (zh) * 2014-04-01 2014-09-10 湖南乐为机车配件有限公司 挖掘机工程车制动机控制装置
CN203832479U (zh) * 2014-04-02 2014-09-17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制动系统模块化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66763U (zh) * 2014-01-28 2014-08-13 同济大学 适用于一体式主缸的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分层控制架构
CN203819221U (zh) * 2014-04-01 2014-09-10 湖南乐为机车配件有限公司 挖掘机工程车制动机控制装置
CN203832479U (zh) * 2014-04-02 2014-09-17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制动系统模块化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北京地铁4号线制动系统模块化设计;赵东梅;《设计制造》;20110331;第49卷(第3期);全文 *
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吴亮;《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1231(第3期);全文 *
基于多领域建模的重卡制动系统动力学研究;何力;《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20120515(第05期);第C035-14页 *
铁路客车制动系统模块化设计;刘云峰等;《设计制造》;20140831;第52卷(第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4534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4534B (zh) 一种车辆所用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CN106202666B (zh) 一种船舶轴系轴承位移调整的计算方法
CN102563323B (zh) 一种用于为汽车档杆添加润滑脂的装置
CN104504471B (zh) 装配序列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6649230A (zh) 一种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逻辑图的图形自动生成方法
CN109902317A (zh) 三维设计交付物的生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2222132A (zh) 基于图拓扑结构的图纸数据一致性检查方法
CN105277199A (zh) 一种为导航地图添加顺行的方法和导航装置
CN105074703B (zh) 用于处理一组用于随后以视图来图解生成电气系统电气图的数据的方法
CN205784256U (zh) 一种药芯焊丝精拉生产线
CN104750882A (zh) 用于电气布线线束制造用钉板图生成方法
CN206779814U (zh) 汽车座椅骨架机器人自动焊接工作站
KR20110051658A (ko) 배관설계의 서포트 위치 및 형식 자동선정 방법
CN101504675A (zh) 模块化、参数化、智能化工程绘图的方法
CN106304723A (zh) 一种基于线束图设计的雷达装备机柜电装工艺
CN203628035U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舱内管路及线束的固定支架
CN207580087U (zh) 一种加热盘管与支架组合的一体化装置
CN113815804A (zh) 一种舾装安装顺序智能化设计方法
CN204099778U (zh) 一种排气管法兰结构及汽车
CN203599803U (zh) 汽车流水管管夹装配工装
CN102024201B (zh) 一种输电网厂站节点可视化布局的渐进式自动生成方法
CN107610338B (zh) 一种可连续售卖的自动售酒机
CN109800471A (zh) 一种重卡总布置方法
CN105215885A (zh) 一种前保险杠装配工装
CN116883618B (zh) 基于三维引擎一键安装四边体模型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