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81925B - 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1925B
CN104481925B CN201410697502.4A CN201410697502A CN104481925B CN 104481925 B CN104481925 B CN 104481925B CN 201410697502 A CN201410697502 A CN 201410697502A CN 104481925 B CN104481925 B CN 1044819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axially
adjusted
supercharger
layer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975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81925A (zh
Inventor
郭凯
李国营
张锐
张业文
王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ehive Weiling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975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81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81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1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81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1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其中增压器压壳包括形成有进气道的筒状体,筒状体的位于进气道入口处的端面部位沿圆周形成有环状凹槽,以使得筒状体形成为内层筒壁及外层筒壁;内层筒壁上沿该内层筒壁的圆周设置有连通内层筒壁内侧与外侧的至少一个环形槽,内层筒壁外表面上套设有能够轴向移动的轴向调节环,轴向调节环能够通过轴向移动露出或遮盖环形槽,以使得环形槽在连通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连通状态,内层筒壁内侧通过环形槽能够与环状凹槽的开口和外层筒壁上的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中的至少一者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其中的增压器压壳能根据不同的工况形成不同的机匣处理结构。

Description

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增压器通常用在发动机上,以通过增压器压缩空气,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密度,从而使燃料更充分地燃烧,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由于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复杂,要求增压器的流量范围较宽,而对增压器的压壳进行机匣处理能显著拓宽增压器的流量范围,机匣处理指的是在增压器的机匣相应部位进行开孔或者开槽等工艺处理,从而使得增压器的稳定工作范围扩大所采用的技术措施。目前,常见的机匣处理有三种:周向槽机匣处理、进气回流槽机匣处理以及导流叶片轮缘放气机匣处理,这三种机匣处理各自有不同的优点。
但是,目前一个增压器压壳只能进行一种机匣处理,也就是说,在增压器压壳上形成有一种机匣处理结构后,将不可改变,这样,增压器不能根据增压器的工况而使用不同的机匣处理结构,限制了增压器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其中的增压器压壳能够根据不同的工况形成不同的机匣处理结构,使得增压器的应用范围较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增压器压壳,包括形成有进气道的筒状体,所述筒状体的位于所述进气道入口处的端面部位沿圆周形成有环状凹槽,以使得所述筒状体的对应于所述进气道入口段的侧壁形成为内层筒壁及外层筒壁;
所述内层筒壁上沿该内层筒壁的圆周设置有连通所述内层筒壁内侧与外侧的至少一个环形槽,所述内层筒壁外表面上套设有能够沿该内层筒壁轴向移动的轴向调节环,所述轴向调节环能够通过轴向移动露出或遮盖所述环形槽,以使得所述环形槽在连通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转换;
其中,在所述连通状态,所述内层筒壁内侧通过所述环形槽能够与所述环状凹槽的开口和所述外层筒壁上的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中的至少一者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筒状体的所述端面与所述轴向调节环之间,所述内层筒壁外表面上沿所述进气道的进气方向依次套设有固定环及能够转动的周向调节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周向调节环的端面紧贴设置;
所述轴向调节环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通孔,所述周向调节环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向通孔,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三轴向通孔;
所述外层筒壁上设置有作为所述通气孔的多个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通孔,所述周向调节环上设置有径向延伸的且各自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轴向通孔连通的多个第二径向通孔;
在所述周向调节环转动至第一位置,多个所述第一轴向通孔、所述第二轴向通孔、所述第三轴向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径向通孔与所述第二径向通孔错开而彼此截止;在所述周向调节环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径向通孔与所述第一径向通孔彼此在径向方向上重合而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轴向通孔与所述第三轴向通孔错开而相互截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向通孔与所述第二轴向通孔及所述第三轴向通孔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一轴向通孔、所述第二轴向通孔及所述第三轴向通孔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向通孔在所述轴向调节环上沿圆周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槽为多个,所述轴向调节环包括沿所述进气道的进气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轴向调节环及第二轴向调节环,所述第一轴向通孔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向调节环及所述第二轴向调节环上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向调节环上连接有用以推动所述第一轴向调节环移动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二轴向调节环上连接有用以推动所述第二轴向调节环移动的第二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向调节环上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推杆连接在所述第一凸块上,所述第二轴向调节环上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推杆连接在所述第二凸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杆为连接在所述第一凸块上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沿轴向穿设在所述外层筒壁所设置的开孔中,且能够沿所述开孔移动,所述第二推杆穿设在所述管状体中,能够沿所述管状体移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增压器压壳能够转换形成有多种机匣处理结构,从而使得增压器能够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合适的机匣处理形式,以提高增压器性能,使得增压器的应用范围广泛。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包括压壳,所述压壳为如上所述的增压器压壳。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增压器。
所述增压器及车辆与上述的增压器压壳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增压器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Ⅱ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B-B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Ⅲ处的放大图;
图7为第一轴向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轴向调节环的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9为周向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周向调节环的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筒状体; 11-内层筒壁;
12-外层筒壁; 121-第一径向通孔;
13-环状凹槽; 2-环形槽;
3-第一轴向调节环; 31-第一通孔;
32-第一凸块; 4-第二轴向调节环;
41-第二通孔; 42-第二凸块;
5-周向调节环; 51-第二轴向通孔;
52-第二径向通孔; 6-固定环;
61-第三轴向通孔; 7-第一推杆;
8-第二推杆; 9-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压器压壳,该增压器压壳包括形成有进气道的筒状体1,筒状体1的位于所述进气道入口处的端面部位沿圆周形成有环状凹槽13,以使得筒状体1的对应于该进气道入口段的侧壁形成为内层筒壁11及外层筒壁12;内层筒壁11上沿该内层筒壁11的圆周设置有连通该内层筒壁11内侧与外侧的至少一个环形槽2,内层筒壁11外表面上套设有能够沿该内层筒壁11轴向移动的轴向调节环,该轴向调节环能够通过轴向移动露出或遮盖所述环形槽2,以使得环形槽2在连通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所述连通状态,内层筒壁11内侧通过环形槽2能够与环状凹槽13的开口和外层筒壁12上的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中的至少一者连通。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构思是通过调整轴向调节环使得环形槽在封闭状态与连通状态之间转换,从而增压器压壳能够转换形成不同的机匣处理结构,具体为,通过调整轴向调节环,使得环形槽2处于封闭状态时(即内层筒壁11的内侧与外侧不能通过环形槽2连通),增压器压壳形成周向槽机匣处理结构,而在环形槽2处于连通状态时(即内层筒壁11的内侧与外侧通过环形槽2连通),若内层筒壁11内侧与环状凹槽13的开口连通,则形成进气回流槽机匣处理结构,若内层筒壁11与外层筒壁12上的通气孔连通,则形成导流叶片轮缘放气机匣处理结构。其中,周向槽机匣处理、进气回流槽机匣处理以及导流叶片轮缘放气机匣处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知晓的为扩大增压器工作范围而采用的对增压器压壳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措施,由于各种机匣处理结构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点,因此增强器在不同的工况,可选择合适的机匣处理结构,从而使得增强器的应用范围较广。
本发明中,在满足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构思的基础上,内层筒壁11内侧通过环形槽2能够与环状凹槽13的开口和外层筒壁12上的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中的至少一者连通的实施方式有多种,如:
在一实施方式中,外层筒体12的通气孔封闭,通过轴向调节环向远离环状凹槽13的开口方向移动,使得环形槽2露出而处于连通状态时,内层筒壁11内侧可与环状凹槽13的开口直接连通,或者轴向调节环向靠近环状凹槽13的开口方向移动,使得环形槽2露出而处于连通状态时,内层筒壁11内侧可通过轴向调节环上设置的连通结构与环状凹槽13的开口连通,这样,压壳形成进气回流槽机匣处理结构。采用该种实施方式,通过轴向移动轴向调节环,使得压壳能够在轴向槽处理结构与导流叶片轮缘放气机匣处理结构两种形式之间转换。
另一实施方式中,外层筒体12上的通气孔开通,而环状凹槽13的开口封闭,通过轴向调节环向远离环状凹槽13的开口方向移动,使得环形槽2露出而处于连通状态时,内层筒壁11内侧可与外层筒壁12上的通气孔连通;或者,轴向调节环向靠近环状凹槽13的开口方向移动,使得环形槽2露出而处于连通状态时,内层筒壁11内侧可通过轴向调节环上设置的连通结构与外层筒壁12上的通气孔连通,这样,压壳形成导流叶片轮缘放气机匣处理结构。采用该种实施方式,压壳能够在轴向槽处理结构与进气回流槽机匣处理结构两种形式之间转换。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增压器压壳能够在三种机匣处理结构之间转换。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筒状体1的位于进气道入口处的端面与轴向调节环之间,内层筒壁11外表面上沿进气道的进气方向A依次套设有固定环6及能够转动的周向调节环5,固定环6与周向调节环5的端面紧贴设置;轴向调节环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通孔,优选地,第一轴向通孔在所述轴向调节环上沿圆周间隔布置,周向调节环5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向通孔51,固定环6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三轴向通孔61,轴向调节环、周向调节环5及固定环6的具体结构如图7-图11所示,通过周向调节环5的转动,第二轴向通孔51及第三轴向通孔61能够与第一轴向调节环连通;外层筒壁12上设置有多个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通孔121,第一径向通孔121连通外层筒壁12的内侧和外侧,周向调节环5上设置有径向延伸的且各自与对应的第二轴向通孔51连通的多个第二径向通孔52,通过周向调节环5的转动,第二径向通孔52能够与第一径向通孔121连通。其中,本发明中的“径向通孔”,并不是指通孔沿严格意义上的径向方向延伸,可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斜,同样的,“轴向通孔”也不是指通孔沿严格意义上的轴向方向延伸,也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斜。
本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加工,优选地,第一轴向通孔与第二轴向通孔51及第三轴向通孔61的直径相等,且第一轴向通孔、第二轴向通孔51及第三轴向通孔61的数量相等。当然,并不限于此,只要第一轴向通孔与第二轴向通孔51及第三轴向通孔61能够实现相互连通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在周向调节环5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多个第一轴向通孔、第二轴向通孔51、第三轴向通孔61相互连通(较理想的状态是,对应的第一轴向通孔、第二轴向通孔51与第三轴向通孔61的中心线同轴),第一径向通孔121与第二径向通孔52错开而彼此截止(如图3及图4所示);在周向调节环5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二径向通孔52与第一径向通孔121彼此在径向方向上重合而相互连通,第二轴向通孔51与第三轴向通孔61错开而相互截止。因此,在环形槽2处于连通状态时,通过旋转周向调节环5,可使得内层筒壁11与环状凹槽13的开口连通或者与外层筒壁12上设置的第一径向通孔121连通,从而压壳形成进气回流槽机匣处理结构或者导流叶片轮缘放气机匣处理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如图1及图2所示,内层筒体11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2,轴向调节环包括两个,分别是第一轴向调节环3及第二轴向调节环4,通过移动两个轴向调节环,可方便地选择环形槽2中的一个或几个连通,从而压壳在形成有进气回流槽机匣处理结构或者导流叶片轮缘放气机匣处理结构时,从环形槽2出来的气流的量能够通过调节环形槽2开通的个数进行调节。
本实施方式中,轴向调节环上的第一轴向通孔分别为第一轴向调节环3上的第一通孔31及第二轴向调节环4上的第二通孔41。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压壳形成有不同的机匣处理结构的调整过程进行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轴向移动第一轴向调节环3及第二轴向调节环4,使得多个环形槽2均封闭,此时,增压器压壳形成有周向环形槽机匣处理结构。
轴向移动第一轴向调节环3及第二轴向调节环4,使得多个环形槽2中的至少一个开通,旋转周向调节环5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轴向通孔、第二轴向通孔51及第三轴向通孔61相互连通,而第一径向通孔121与第二径向通孔52错开而彼此截止,此时,压壳形成有进气回流槽机匣处理结构。
在保持多个环形槽2中的至少一个开通的基础上,旋转周向调节环5至第二位置,第二径向通孔52与第一径向通孔121彼此在径向方向上重合而相互连通,第二轴向通孔51与第三轴向通孔61错开而相互截止。此时,压壳形成有导流叶片轮缘放气机匣处理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向调节环3上连接有第一推杆7,用以通过第一推杆7推动第一轴向调节环3移动,第二轴向调节环4上连接有第二推杆8,用以通过第二推杆8推动第二轴向调节环4移动。
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轴向调节环3上设置有第一凸块32,第一推杆7为连接在第一凸块32上的管状体,第二轴向调节环4上设置有第二凸块42,第二推杆8连接在第二凸块42上,且第二推杆8穿设在管状体中(如图2及图6所示),能够沿该管状体移动。其中,管状体沿轴向穿设在外层筒壁12所设置的开孔中,且能够沿所述开孔移动。
其中,第一轴向调节环3上的第一凸块32的结构如图7及图8所示,该第一凸块32包括两个侧壁,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通孔,第一推杆7可通过销轴9连接在第一凸块32上,第一推杆7在第一凸块7上的连接结构如图5及图6所示。第二推杆8也可采用销轴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二凸块42上,当然,第一推杆7和第二推杆8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另外,第一轴向调节环3及第二轴向调节环4的移动也不限于通过推杆推动的方式移动,只要能够使得第一轴向环3及第二轴向环8轴向移动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方式中,周向调节环5的转动也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可在外层筒壁12上设置拨叉,周向调节环5可通过拨叉的拨动而转动。而拨叉所在的外层筒壁12的开孔同时被周向调节环5的外圆周面封闭,防止压壳处于进气回流槽机匣处理状态时,内层筒体11内侧与拨叉所在的开孔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压器,该增压器包括压壳,其中的压壳为如上所述的增压器压壳,通过在增压器上设置如上所述的压壳,那么增压器可根据所应用的工况,改变压壳的机匣处理结构,以提高增压器的性能。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轮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增压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增压器压壳,包括形成有进气道的筒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1)的位于所述进气道入口处的端面部位沿圆周形成有环状凹槽(13),以使得所述筒状体(1)的对应于所述进气道入口段的侧壁形成为内层筒壁(11)及外层筒壁(12);
所述内层筒壁(11)上沿该内层筒壁(11)的圆周设置有连通所述内层筒壁(11)内侧与外侧的至少一个环形槽(2),所述内层筒壁(11)外表面上套设有能够沿该内层筒壁(11)轴向移动的轴向调节环,所述轴向调节环能够通过轴向移动露出或遮盖所述环形槽(2),以使得所述环形槽(2)在连通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转换;
所述外层筒壁(12)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
其中,在所述连通状态,所述内层筒壁(11)内侧通过所述环形槽(2)能够与所述环状凹槽(13)的开口和所述外层筒壁(12)上的所述通气孔中的至少一者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压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状体(1)的所述端面与所述轴向调节环之间,所述内层筒壁(11)外表面上沿所述进气道的进气方向(A)依次套设有固定环(6)及能够转动的周向调节环(5),所述固定环(6)与所述周向调节环(5)的端面紧贴设置;
所述轴向调节环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向通孔,所述周向调节环(5)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向通孔(51),所述固定环(6)上设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第三轴向通孔(61);
所述外层筒壁(12)上设置有作为所述通气孔的多个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通孔(121),所述周向调节环(5)上设置有径向延伸的且各自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轴向通孔(51)连通的多个第二径向通孔(52);
在所述周向调节环(5)转动至第一位置,多个所述第一轴向通孔、所述第二轴向通孔(51)、所述第三轴向通孔(61)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径向通孔(121)与所述第二径向通孔(52)错开而彼此截止;在所述周向调节环(5)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径向通孔(52)与所述第一径向通孔(121)彼此在径向方向上重合而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轴向通孔(51)与所述第三轴向通孔(61)错开而相互截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器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通孔与所述第二轴向通孔(51)及所述第三轴向通孔(61)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一轴向通孔、所述第二轴向通孔(51)及所述第三轴向通孔(61)的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器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通孔在所述轴向调节环上沿圆周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器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2)为多个,所述轴向调节环包括沿所述进气道的进气方向(A)依次设置的第一轴向调节环(3)及第二轴向调节环(4),所述第一轴向通孔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向调节环(3)及所述第二轴向调节环(4)上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器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调节环(3)上连接有用以推动所述第一轴向调节环(3)移动的第一推杆(7),所述第二轴向调节环(4)上连接有用以推动所述第二轴向调节环(4)移动的第二推杆(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器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调节环(3)上设置有第一凸块(32),所述第一推杆(7)连接在所述第一凸块(32)上,所述第二轴向调节环(4)上设置有第二凸块(42),所述第二推杆(8)连接在所述第二凸块(4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压器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7)为连接在所述第一凸块(32)上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沿轴向穿设在所述外层筒壁(12)所设置的开孔中,且能够沿所述开孔移动,所述第二推杆(8)穿设在所述管状体中,能够沿所述管状体移动。
9.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包括压壳,所述压壳为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增压器压壳。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压器。
CN201410697502.4A 2014-11-27 2014-11-27 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 Active CN104481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7502.4A CN104481925B (zh) 2014-11-27 2014-11-27 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7502.4A CN104481925B (zh) 2014-11-27 2014-11-27 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1925A CN104481925A (zh) 2015-04-01
CN104481925B true CN104481925B (zh) 2016-09-14

Family

ID=52756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97502.4A Active CN104481925B (zh) 2014-11-27 2014-11-27 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819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3443A (zh) * 2015-12-10 2016-03-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扩稳结构
CN107762976A (zh) * 2017-09-30 2018-03-06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抽吸环槽宽度的离心式压气机自循环处理机匣
CN110159596B (zh) * 2019-04-25 2023-11-28 浙江理工大学 带有角度可调仿生导叶的周向轴向可调节筒体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3890A (zh) * 2005-02-23 2008-04-16 康明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201934386U (zh) * 2010-12-09 2011-08-17 潍坊富士达增压系统有限公司 增压器压气机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0978A (en) * 1988-07-01 1990-06-05 Household Manufacturing, Inc. Compressor stage with multiple vented inducer shroud
US5431533A (en) * 1993-10-15 1995-07-11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ctive vaned passage casing treatment
GB2319809A (en) * 1996-10-12 1998-06-03 Holset Engineering Co An enhanced map width compressor
GB9918072D0 (en) * 1999-07-30 1999-10-06 Alliedsignal Ltd Turbocharger
JP5047352B2 (ja) * 2010-12-28 2012-10-1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排気ターボ過給機のハウジング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3890A (zh) * 2005-02-23 2008-04-16 康明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201934386U (zh) * 2010-12-09 2011-08-17 潍坊富士达增压系统有限公司 增压器压气机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1925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1925B (zh) 增压器压壳、增压器及车辆
CN105715360B (zh) 配平可调式离心压缩机和具有该压缩机的涡轮增压器
CN104053882B (zh) 具有可变涡轮几何形状的混流式涡轮增压器
CN106715936B (zh) 推力轴承的排油装置及包括其的涡轮增压器
CN105041438B (zh) 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系统
CN101173614A (zh)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叶片组件及叶片组件的组装方法
CN101363329B (zh) 具有半分式喷嘴和半圈式活塞的涡轮组件
JP6413858B2 (ja) 遠心圧縮機のインペラトリム比可変機構
CN1760510A (zh) 用于装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39602A (zh) 复合材料入口压室和包括所述压室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系统
CN105339675A (zh) 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
ITTO20010506A1 (it) Turbina a geometria variabile.
CN103115003A (zh) 压缩机
EP2853694B1 (en) Steam turbine
JP2012154200A (ja) 遠心圧縮機及び遠心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CN110462202A (zh) 多件式的滚珠挺杆
CN103775260A (zh) 过滤器
CN104169544A (zh) 用于燃气轮机发动机的压缩机入口歧管
CN107351650A (zh) 用于布置在汽车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排出装置
CN104454514B (zh) 叶片泵
CN105849419A (zh) 叶轮及具备叶轮的旋转机械
CN106438469A (zh) 增压设备的压缩机叶轮
CN109128630A (zh) 一种燃烧室火焰筒预蒸发管安装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KR102242216B1 (ko) 제어 밸브용 복수 스테이지 트림
CN205806012U (zh) 气动装置的旋转件的边棱和风扇叶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0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5, north side of Chuangye Avenue, Gaog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ehive Weiling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Patentee before: Great Wall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