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1983A - 用于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1983A
CN104471983A CN201380037547.2A CN201380037547A CN104471983A CN 104471983 A CN104471983 A CN 104471983A CN 201380037547 A CN201380037547 A CN 201380037547A CN 104471983 A CN104471983 A CN 104471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qos
network
equipment
mapping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75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宪
E·H·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4471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19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方法的情境中,提供一种方法,其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如果确定应当实施卸载,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并且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Description

用于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用于接入网络的技术,并且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管理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一些人预期无线通信量的数量从2010年到2020年会增加1000倍,并且蜂窝运营商正在日益寻求应对这一不断增长的数量的解决方案。蜂窝网络上的迅速增加的数据通信量的数量为无执照频带带来了更多的关注,比如来自有执照频带蜂窝运营商的ISM(工业、科学和医疗)频带。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正在讨论使用无执照频谱来使得蜂窝网络受益的潜力。举例来说,通过将WLAN(无线局域网)集成到蜂窝网络中可以允许将蜂窝网络数据卸载到无执照频带,以便缓解网络压力。
但是如何将数据通信量卸载到无执照频带而不会对王天然显著的性能损失或者甚至得到性能增益可能是成问题的。更具体来说,由于WLAN与蜂窝系统之间的操作差异,在将网络数据卸载到WLAN时保持蜂窝顾客所习惯于的QoS(服务质量)水平方面可能存在挑战。
发明内容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管理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这方面,所述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在卸载之后,所述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QoS不满足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实施补救措施。因此,各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以管理网络通信量卸载的高效且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可以在卸载期间和之后保持QoS。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以及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程序代码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成利用所述处理器引导所述设备至少实施以下步骤: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以及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实施以下步骤: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其中存储有程序代码部分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成在执行时引导设备至少实施以下步骤: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以及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实施以下步骤: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设备,其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的装置;以及用于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实施以下步骤的装置: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附图说明
前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做了一般性描述,现在将参照附图,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其中:
图1是可以支持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性表示;
图2是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框图;
图3是可以通过电子装置具体实现或者与之相关联的设备的方框图,其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以及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实施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而非所有实施例。实际上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来具体实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并且不应当将其理解为限制到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公开内容将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数据”、“内容”、“信息”和类似术语可以被互换使用来指代能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传送、接收和/或存储的数据。因此,对于任何此类术语的使用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此外,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电路”指的是:(a)仅有硬件的电路实现方式(比如仅仅在模拟电路和/或数字电路中的实现方式);(b)电路与包括存储在一个或更多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的软件和/或固件指令的(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组合,其一起工作来使得设备实施这里所描述的一项或更多项功能;以及(c)需要软件或固件来操作的电路(比如(多个)微处理器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尽管所述软件或固件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电路”的这一定义适用于这里对于该术语的所有使用,其中包括在任何权利要求中的使用。作为另一个实例,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电路”还涵盖了包括一个或更多处理器和/或其一部分(多个部分)连同伴随的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方式。作为另一个实例,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电路”例如还包括用于移动电话的基带集成电路或应用处理器集成电路,或者服务器、蜂窝网络装置、其他网络装置和/或其他计算装置中的类似集成电路。
这里所定义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指的是物理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装置),其可以与指代电磁信号的“计算机可读传送介质”做出区分。
正如后面所描述的那样,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这方面,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允许将网络通信量有效地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第一接入点可以与例如蜂窝网络的第一网络相关联,第二接入点可以与例如WLAN(无线局域网)的第二网络相关联。因此,这些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允许将网络通信量高效并且有效地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以便例如缓解由于过多的通信量数量在第一网络上所导致的压力,并且同时最小化QoS(服务质量)损失。
图1示出了可以受益于网络通信量卸载的系统的方框图。虽然图1示出了用于实施该功能的系统的一个配置实例,但是可以使用许多其他配置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参照图1,所述系统可以包括经由第一接入点12连接到共同网络14(比如因特网)的用户装置11。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接入点13,用户装置可以与之连接以便接入共同网络14。第一12和第二13接入点当中的任一项或全部二者还可以具有与之相关联的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网络(未示出)。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装置,比如网络元件15,其也连接到共同网络14。网络元件15可以附加地或替换地连接到可以与第一12或第二13接入点相关联的其中任一个或全部两个网络。
用户装置11可以是被配置成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任何装置。举例来说,用户装置11可以是移动终端,比如移动电话、PDA、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数据卡、通用串行总线(USB)软件狗(dongle),或者多种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通信装置、计算装置、内容生成装置、内容消费装置当中的任一项或者其组合。
第一12和第二13接入点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接入点,其可以为所连接的用户装置(比如用户装置11)提供到共同网络14的接入。举例来说,接入点12和13的其中之一或全部二者可以是基站、接入节点或者任何等效物,比如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中继节点湖综合其他类型的接入点。接入点12或13还可以是被配置成提供到局域网(比如WLAN)的接入的接入点。因此,接入点12或13可以是被配置成根据WIFI标准(比如IEEE 802.11)操作的接入点。接入点12和/或13可以通过有线方式接入共同网络14,比如通过光纤、同轴电缆或以太网线缆、数字订户线(DSL),或者通过与无线网络连接来接入共同网络14,比如长期演进(LTE)网络、先进LTE(LTE-A)网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码分多址(CDMA)网络(例如宽带CDMA(WCDMA)网络、CDMA2000网络等等)、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网络或其他类型的网络。接入点12和/或13可以操作在有执照谱带和/或无执照谱带中。
接入点12和13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和/或通过不同的相关联的中间网络来为用户装置11提供到网络14的接入,从而使得从第一接入点到第二接入点卸载通信量为与第一接入点相关联的网络提供缓解。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入点12可以是基站,比如eNB,其被配置成经由相关联的LTE网络为用户装置11提供到网络14的接入,并且接入点13是根据WIFI标准被配置来经由相关联的WLAN网络为用户装置11提供到网络14的接入的接入点。
网络元件15是任何类型的网络可接入装置。举例来说,网络元件15可以是分组数据网关。网络元件15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网络与接入点12和/或13以及用户装置11进行通信,所述一个或更多网络比如是共同网络14以及/或者可以与接入点12和/或13相关联的对应的其他网络。或者,网络元件15可以与接入点12或13当中的任一个直接通信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与之直接关联。
正如后面所描述的那样,用户装置11、接入点12、接入点13和网络元件15当中的任一项或全部可以包括如图3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配置的设备45或者与之相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装置11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具体实现。在这方面,在图2中示出了将受益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5的方框图。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所示出的并且在后文中描述的移动终端25仅仅是为了说明可以受益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类型的用户装置,因此不应当被视为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因此,虽然许多类型的移动终端(比如PDA、移动电话、寻呼机、移动电视、游戏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摄影机、平板计算机、触摸表面、可穿戴装置、视频记录器、音频/视频播放器、无线电装置、电子书、定位装置(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装置)或者前述各项的任意组合)可以很容易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包括固定(非移动)电子装置在内的其他用户装置也可以采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
移动终端25可以包括适于与传送器18和接收器20通信的天线17(或多个天线)。移动终端25还可以包括控制分别向/从传送器18和接收器20提供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设备,比如处理器22或其他处理装置(例如图3的设备的处理器50)。所述信号可以包括根据适用的蜂窝系统的空中接口标准的信令信息,并且还包括用户话音、所接收到的数据和/或用户生成的数据。在这方面,移动终端25能够利用一种或更多种空中接口标准、通信协议、调制类型以及接入类型进行操作。作为说明,移动终端25能够根据无线通信机制进行操作。举例来说,移动终端25可以在无线局域网(WLAN)或其他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例如根据IEEE 802.11标准系列当中的一项或更多项进行通信,比如802.11a、b、g或n。替换地(或附加地),移动终端25可以能够根据各种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或第四代蜂窝通信协议等等当中的任一项进行操作。举例来说,移动终端25可以能够根据第二代(2G)无线通信协议IS-136(时分多址(TDMA))、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IS-95(码分多址(CDMA))进行操作,或者根据第三代(3G)无线通信协议进行操作,比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CDMA2000、宽带CDMA(WCDMA)和时分同步CDMA(TD-SCDMA),或者根据3.9G无线通信协议进行操作,比如演进型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E-UTRAN),或者根据第四代(4G)无线通信协议进行操作,例如长期演进(LTE)或先进LTE(LTE-A)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2可以包括对于实施移动终端25的音频和逻辑功能所期望的电路。举例来说,处理器22可以由数字信号处理器装置、微处理器装置以及各种模拟到数字转换器、数字到模拟转换器和其他支持电路构成。移动终端25的控制和信号处理功能根据其对应的能力被分配在这些装置之间。因此,处理器22还可以包括用以在调制和传送之前对消息和数据进行卷积编码和交织的功能。处理器22可以附加地包括内部语音编码器,并且可以包括内部数据调制解调器。此外,处理器22可以包括用以操作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一个或更多软件程序的功能。举例来说,处理器22可以能够操作例如传统Web浏览器之类的连接性程序。所述连接性程序于是可以允许移动终端25根据无线应用协议(WA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等来传送和接收Web内容,比如基于位置的内容和/或其他网页内容。
移动终端25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其中包括例如传统的耳机或扬声器26、振铃器24、麦克风28、显示器30之类的输出装置以及用户输入接口,所有这些都耦合到处理器22。用户输入接口允许移动终端25接收数据,其可以包括允许移动终端25接收数据的许多装置,比如小键盘32、触摸屏显示器(提供此类触摸屏显示器的一个实例的显示器30)或其他输入装置。在包括小键盘32的实施例中,小键盘32可以包括传统的数字(0-9)和相关按键(#、*),以及用于操作移动终端25的其他硬按键和软按键。替换地或附加地,小键盘32可以包括传统的QWERTY小键盘设置。小键盘32还可以包括具有相关联的功能的各种软按键。附加地或替换地,移动终端25可以包括例如操纵杆或其他用户输入接口之类的接口装置。如后面进一步描述的采用触摸屏显示器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完全省略小键盘32以及扬声器26、振铃器24和麦克风28当中的任一项或全部。移动终端25还包括电池,比如振动电池组,其用于为操作移动终端25所需的各种电路供电以及可选地提供机械振动以作为可检测的输出。
移动终端25还可以包括用户身份模块(UIM)34。UIM 34通常是具有内建处理器的存储器装置。UIM 34例如可以包括订户身份模块(SIM)、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通用订户身份模块(USIM)、可移除用户身份模块(R-UIM)等等。UIM 34通常存储与移动订户相关的信息元素。除了UIM 34之外,移动终端25还可以配备存储器。举例来说,移动终端25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36,比如包括用于临时数据存储的高速缓存区的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移动终端15还可以包括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38,其可以是嵌入式的并且/或者可以是可移除的。所述存储器可以存储许多信息和数据,其被移动终端15使用来实施移动终端25的功能。
下面将参照图3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描绘出用于管理网络通信量卸载的设备45的某些元件。为了管理网络通信量卸载,可以结合图1的用户装置11、接入点12、接入点13和网络元件15当中的任一项或全部来采用图3的设备45。因此,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在前面所提到的其中一个装置中实施后面讨论的设备45的功能。但是根据其他实施例,后面讨论的设备45的功能可以被分布在分别包括对应的设备45的多个装置之间。
还应当提到的是,虽然图3示出了用于管理网络通信量卸载的设备45的一个配置实例,但是还可以使用许多其他配置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虽然各个装置或元件被显示为彼此通信,但是在后面应当认为这样的装置或元件能够被具体实现在同一装置或元件内,因此被显示为进行通信的各个装置或元件应当被理解成替换地是同一装置或元件的各个部分。
现在参照图3,用于管理网络通信量卸载的设备45可以包括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和存储器装置56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与之通信。正如后面所描述并且在图3中通过虚线表示的那样,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45还可以可选地包括用户接口52,比如其中设备45由用户装置11具体实现的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0(以及/或者帮助处理器50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与之相关联的协处理器或任何其他处理电路)可以经由用于在设备45的各个组件之间传递信息的总线与存储器装置56通信。存储器装置56例如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换句话说,存储器装置56例如可以是包括门的电子存储装置(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门被配置成存储可由机器(例如处理器50之类的计算装置)取回的数据(例如比特)。在其中设备45被具体实现为移动终端25的实施例中,存储器装置56可以由存储器36、38具体实现。存储器装置56可以被配置成存储信息、数据、内容、应用、指令等等,以使得所述设备能够根据实施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功能。举例来说,存储器装置56可以被配置成缓冲用于由处理器50处理的输入数据。附加地或替换地,存储器装置56可以被配置成存储用于由处理器50执行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45可以由用户终端(例如移动终端25)或固定通信装置(例如网络元件15、接入点12和/或接入点13)或者被配置成采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计算装置来具体实现或者与之相关联。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45可以被具体实现为芯片或芯片组。换句话说,设备45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物理包装(例如芯片),其包括结构套件(例如基板)上的各种材料、组件和/或连线。所述结构套件可以为包括在其上的组成电路提供物理强度、尺寸节省和/或电相互作用的限制。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设备45可以被配置成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实施在单一芯片上或者实施为单一“芯片上系统”。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一个芯片或芯片组可以构成用于实施一项或更多项操作以便提供这里所描述的功能的装置。
处理器50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来具体实现。举例来说,处理器50可以被具体实现为多种硬件处理装置当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比如协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具有或者不具有伴随的DSP的处理元件或者各种其他处理电路,其中包括集成电路,比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微控制器单元(MCU)、硬件加速器、专用计算机芯片等等。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0可以包括被配置成独立运作的一个或更多处理核心。多核处理器可以允许在单一物理包装内进行多处理。附加地或替换地,处理器50可以包括通过总线接连配置的一个或更多处理器,以便允许独立指令执行、流水线操作和/或多线程。在其中设备45被具体实现为移动终端25的实施例中,处理器50可以由处理器22具体实现。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器50可以被配置成执行存储在存储器装置56中或者可以由处理器50通过其他方式访问的指令。替换地或附加地,处理器50可以被配置成执行硬编码的功能。因此,不管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方法或者其组合来配置,处理器50都可以代表能够在被相应地配置时实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的实体(例如被物理地具体实现在电路中)。因此,例如当处理器50被具体实现为ASIC、FPGA等等时,处理器50可以是用于实施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特别配置的硬件。或者作为另一个实例,当处理器50被具体实现为软件指令的执行器时,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可以特别配置处理器50来实施这里所描述的算法和/或操作。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处理器50可以是被配置成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定装置(例如移动终端或网络实体)的处理器,这是通过利用实施这里所描述的算法和/或操作的指令进一步配置处理器50而实现的。处理器50特别可以包括被配置成支持处理器50的操作的时钟、算术逻辑单元(ALU)和逻辑门。
与此同时,通信接口54可以是任何构件,比如通过硬件或者硬件与软件的组合具体实现的装置或电路,其被配置成从/向网络(比如网络14或者与接入点12和/或13相关联的任何其他网络)以及/或者与设备45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或模块接收和/或传送数据。在这方面,通信接口54例如可以包括天线(或者多个天线)以及用于允许与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支持硬件和/或软件。附加地或替换地,通信接口54可以包括用于与(多个)天线进行交互从而使得经由(多个)天线传送信号或者应对经由(多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接收的电路。在某些环境中,通信接口54可以替换地或者附加地支持有线通信。因此,通信接口54例如可以包括用于支持经由线缆、数字订户线(DSL)、通用串行总线(USB)或其他机制进行通信的通信调制解调器和/或其他硬件/软件。在其中设备45被具体实现为移动终端25的实施例中,通信接口54可以通过天线16、传送器18、接收器20等等来具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比如其中设备45由用户装置11具体实现的实例,设备45可以包括用户接口52,所述用户接口52又可以与处理器50进行通信,以便接收关于用户输入的指示以及/或者使得向用户提供可听、视觉、机械或其他输出。因此,用户接口52例如可以包括小键盘、鼠标、操纵杆、显示器、(多个)触摸屏、触摸区、软按键、麦克风、扬声器或者其他输入/输出机制。替换地或附加地,处理器50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电路,其被配置成控制一个或更多用户接口元件的至少一些功能,比如扬声器、振铃器、麦克风、显示器等等。处理器50和/或包括处理器50的用户接口电路可以被配置成控制通过存储在可由处理器50访问的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例如软件和/或固件)来控制一个或更多用户接口元件的一项或更多项功能。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比如在其中设备45由接入点12、接入点13或网络元件15具体实现的实例中,设备45可以不包括用户接口52。
如在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提到的那样,无线通信量的数量预期会在2010年到2020年之间增加几个数量级,并且运营商需要用以应对这一快速增加的数量的解决方案。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正在进行关于把WLAN集成到蜂窝网络中以帮助应对蜂窝网络压力的讨论。一种想法是实施网络通信量卸载方案以便将蜂窝网络通信量卸载到WLAN上。但是由于WIFI和蜂窝标准(比如LTE)依赖于非常不同的QoS实现方式,因此管理从蜂窝到WLAN的网络通信量卸载可能较为复杂。
例如在LTE中存在具有不同参数的明确定义的QoS分类。LTE中的每一条载体(用户数据)路径被指派一个QoS标准集合。在用户可能具有要求不同QoS标准的服务的情况下,可以添加附加的载体路径。LTE利用QoS分类身份(QCI)来标识一个QoS标准集合。在表1中列出了标准化的QCI特性。
表1:对应于LTE的标准化QCI特性(3GPP TS 23.203Rel-10)
另一方面,在802.11e中,在传送之前为通信量指派优先权等级。这些优先权等级被称作用户优先权(UP)等级并且一共有八个。这样做之后,传送器随后对所有数据进行优先权排序,这是通过为之指派四个访问类别(AC)的其中之一而实现的。下面给出了来自IEEE 802.11-2007的表9-1。
表2:对应于IEEE 802.11的UP到AC映射
因此,在将蜂窝网络通信量(例如LTE网络通信量)卸载到另一个网络(例如WLAN)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卸载规程之后如何保障或保持类似的QoS支持。更具体来说,确定如何把结合第一接入点使用的QoS参数映射到结合第二接入点使用的QoS参数,决定将要卸载何种通信量,以及在卸载规程之后保持到第二接入点的连接中的所需QoS,这些都是为了有效地并且可靠地将网络通信量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而可能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将参照图4中描绘的操作来讨论涉及这三个领域的设备45的功能。
但是在继续讨论之前应当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将被讨论为在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分组的数据流上操作,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所有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替换地或附加地在各个单独的分组上操作。因此,后文中所定义的“数据流”既可以指代由多个分组构成的数据流,也可以指代一个或更多单独的分组。
QoS映射以及决定将要卸载何种类型的通信量
现在参照图4,其中描绘出用于管理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操作。在方面并且正如后面所讨论的那样,图4的操作可以由如图3中所示的设备45实施,其通过用户装置11、接入点12、接入点13或网络元件15当中的任一项或全部具体实现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与之相关联。在这方面,设备45可以包括用于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的装置,比如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等等。参见操作40。在这方面,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使用QoS映射方案来确定将要卸载何种类型的通信量。因此,确定是否应当卸载给定数据流的处理可以涉及两个步骤:首先,确定该流是否属于应当被考虑卸载的类型,其次,确定第二接入点是否可以提供足够的QoS以使得卸载合理化。现在将讨论第一步骤。
在下面的表3中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QoS映射方案,其中第一接入点12被配置成经由蜂窝网络(比如LTE网络)为用户装置11提供到网络14的接入,并且第二接入点13被配置成经由WLAN网络(比如根据802.11WIFI标准的WLAN)为用户装置11提供到网络14的接入。
表3:蜂窝网络(例如LTE)与WLAN之间的示例性QoS映射
因此,这种示例性QoS映射方案允许演进型分组系统(EPS)载体QoS在被卸载到Wi-Fi时受到类似的对待。许多其他QoS映射方案也是可能的。举例来说,各个数据流的优先权可以根据其对应的分组延迟预算而被顺序地映射。作为另一个实例,如果更高的灵活性是优选的,则可以采用动态QoS映射方案。动态QoS例如可以涉及滤除无法满足其QoS要求的流,并且/或者升级可以满足其QoS要求的流的优先权。举例来说,如果第二接入点13无法满足优先权为1的对应于IMS(IP多媒体子系统)信令的分组延迟预算,其中第二接入点13以高于第一接入点12的延迟与网络14通信,则可以从卸载考虑中滤除IMS流,并且/或者可以升级其延迟要求可以被第二接入点13满足的另一个流的优先权。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只有特定类型的通信量可以被卸载。举例来说,只有非GBR或者只有GBR可以被卸载。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具有更加精细的映射分辨率。举例来说,根据其中接入点12与蜂窝网络相关联并且接入点13与WLAN网络相关联的一个实施例,取代在GBR和非GBR通信量全部二者之上映射四个WLAN AC(接入类别),所述四个WLAN AC例如可以被独立地映射到GBR或非GBR。换句话说,四个WLAN AC可以仅被映射在非GBR通信量分类之内或者仅被映射在GBR通信量分类之内。
因此,设备45可以包括用于对数据流应用如前面所讨论的那些映射方案并且用于根据映射方案确定数据流是否属于应当被考虑卸载的类型的装置,比如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等等。所述确定例如可以考虑到数据流的一项或更多项属性,比如其QoS分类标识符、资源类型、优先权、分组延迟预算、分组差错丢失率或者WLAN接入类别。
确定是否要卸载特定数据流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设备45可以包括用于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的装置,比如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等等。参见操作40。正如前面所讨论的那样,这方面包括两项确定。第一项是基于QoS简档确定数据流是否属于应当被考虑卸载的类型。现在将讨论的第二项是总体上确定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是否有可能导致不令人满意的QoS水平的下降。
因此,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设备45可以基于第二接入点的可用容量确定是否要卸载特定数据流。举例来说,设备45可以例如通过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等等确定对应于第二接入点的通信量简档。所述通信量简档例如可以包括分组尺寸和到达速率(例如分组/秒)或者平均数据速率。可以根据对于与第二接入点相关联的信道的利用率的估计或直接测量来确定通信量简档。通过这种方式,通信量简档可以被用来估计第二接入点中的可用容量。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果第二接入点的负荷低于预定饱和点(也就是说如果可用容量高于预定阈值),则可以确定分组延迟和分组丢失将处在对于支持延迟敏感服务的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如果负荷低于饱和点,则可以确定与延迟敏感服务的数据流应当被卸载。
可以如下从估计信道利用率计算WLAN接入点(AP)的可用容量:
Cavailable=CUmax-CUtotal
CU total = Σ k ∈ flows CU k . - - - ( 1 )
其中,CUtotal是WLAN AP中的k个流的总的信道利用率,CUmax是定义WLANAP的最大可用容量的阈值,并且CUavailable是通过信道利用率表示的可用容量。应当提到的是,这些量度从0到1变化代表0到100%。对于基本接入方案可以如下估计每一个(新的)流的信道利用率:
CUk=λk.Ts,k
T s , k ‾ = DIFS + T BO ‾ + 2 T PHY + T DATA , k + SIFS + T ACK + 2 δ ,
T BO ‾ = CW min 2 . T SLOT - - - ( 2 )
其中,λkTDATA,k分别是第k个流的到达速率、平均成功帧传送时间和数据帧传送时间。是平均退让时间,TPHY是传送PLCP前同步码和报头所需的时间,是ACK帧传送时间。TSLOT、CWmin、DIFS、SIFS在802.11标准中定义。可以扩展相同的方法以考虑可选的RTS/CTS握手机制。
或者,可以由WLAN AP如下测量
C U total meas = Σbusy _ period T observation - - - ( 3 )
其中,繁忙时段包括当WLAN AP的客户端正在进行传送或接收的时间,并且信道由于空闲信道评估(CCA)或网络分配矢量(NAV)而被表示为繁忙。Tobservation是以ms计的观测时段。
通过这种方式,如果新流的信道利用率CUnew<CUavailable,则可以把该新流从与第一蜂窝网络(比如LTE网络)相关联的第一接入点卸载到与第二网络(比如WLAN)相关联的第二接入点13。此外,如果CUmax<1,则在WLAN中能够以高概率满足LTE载体的QoS要求,这是因为所述介质将处于非饱和状态。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设备45可以基于第二接入点的QoS测量决定是否要卸载特定数据流。举例来说,设备45可以例如通过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等等确定例如关于分组延迟或分组丢失的测量,并且基于所述测量决定是否要把该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举例来说,如果在卸载流之前测量的第二接入点12中的分组延迟是大约50ms,并且如果所测量的延迟可以满足将要卸载的流的等待时间要求,则可以将该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否则,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可以替换地卸载具有更加宽松的延迟要求的另一个流。
估计WLAN AP中的例如分组延迟和分组丢失之类的QoS参数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利用如下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EWMA)来实施一步预测:
Y′t=αYt+(1-α)Y′t-1         (4)
其中,Yt'是QoS参数的当前预测的EWMA,Yt是QoS参数的当前测量值,并且Y′t-1是先前预测的EWMA。α是在0到1之间变化的“遗忘”或平滑因数。遗忘因数决定使用在当前预测中的历史信息和当前测量的比例。举例来说,α→0意味着预测由历史信息高度加权,而α→1则意味着预测由当前测量高度加权。
在导出关于分组延迟和分组丢失的QoS估计之后,设备45例如可以随后使用这些估计作为基础来确定是否可以将特定流(比如LTE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比如WLAN AP)而不会有显著的QoS降低。举例来说,假设存在分别具有50、100和150ms的延迟要求的三个LTE流。此外还假设WLAN AP具有80ms的预测分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设备45可以确定具有50ms延迟要求的LTE流无法被卸载,而具有100和150ms延迟要求的LTE流则可以被卸载。另一方面,设备45还可以确定只有具有150ms的延迟要求的LTE流可以被卸载,因为这样将使得QoS降低的概率最小。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设备45可以组合使用前面所描述的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从而得到对于卸载决定的更加确定性的评估。因此,考虑与前面相同的情形,在确定WLAN AP只能支持具有100和150ms延迟要求的LTE流之后,设备45继续确定可以从前面的等式(1)-(3)计算的附加的信道利用率信息。因此,在评估了前面的等式(1)和(2)之后,设备45对于具有100和150ms延迟要求的全部两个LTE流都可以确定CUnew<CUavailable。因此,设备45不仅可以确定WLAN可以满足全部两个流的延迟要求,而且还可以确定是否可以将全部两个流卸载到WLAN AP而不会导致QoS降低,这是因为WLAN AP在接受这两个流当中的任一个之后仍将操作在非饱和状态下。应当提到的是,这样只能确保WLAN AP能够接受新的LTE流而不会导致该新的及其现有的连接的QoS降低。但是如后面所讨论的QoS验证步骤仍然有益于确保可以对于其整个服务持续时间保持被卸载LTE流的QoS。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设备45可以基于“尝试和测试(try and test)”操作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要卸载特定数据流。举例来说,设备45可以例如通过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等等使得经由第二接入点向网络14发送与特定流具有相同的通信量特性和QoS参数的“虚设”分组,并且测量所得到的QoS。一种简单的方式是复制该特定流的分组,并且使得把将要传送的复制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在使得虚设流被卸载之后,设备45可以使得第二接入点13检查与该流相关联的所给出的QoS水平(类似于后面讨论的QoS验证规程)。如果所给出的QoS处于类似的或更好的水平并且其他被卸载的通信量流的QoS也仍然满足其要求,则可以将该特定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13。
除了前面所讨论的规程之外,其他替换的规程以及所讨论的规程与其他可能规程的组合也是可能的。
在确定应当把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13的情况下,设备45还可以包括用于使得将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12卸载到第二接入点13的装置,比如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等等。因此,设备45可以使得数据流被传送到第二接入点13而不是第一接入点12。此外,设备45还可以包括用于根据映射方案(比如前面所讨论的那些映射方案的其中之一)为数据流指派类型(比如WLAN AC)的装置,比如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等等。
QoS验证和保持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设备45可以包括用于在使得数据流被卸载到第二接入点13之后确保第二接入点13能够对于相关联的服务的持续时间保持被卸载数据流的所期望的QoS要求的装置,比如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等等。因此,设备45例如可以使得监测与第二接入点相关联的QoS参数。参见图4的操作42。例如根据一个实施例,设备45可以使得第二接入点调用对于QoS参数的周期性测量,并且为设备45提供所预测的QoS参数值。可以如在前面描述的等式(4)中利用EWMA来计算预测参数值。设备45还可以使得保持QoS参数值的记录,比如保持在存储器装置56中。
如果设备45基于所接收到的预测QoS参数值确定不再能够满足被卸载数据流的QoS要求,则可以用信号通知表明必须采取补救措施的警报触发。参见图4的操作43。例如可以如下确定警报:
其中,Y′t,AP是WLAN AP的QoS参数的当前预测EWMA,Y′t,k是第k个流的QoS参数的当前预测EWMA,并且Thresdelay是被卸载数据流的延迟要求。
当触发警报时,也就是说当确定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时,设备45可以使得采取特定措施。举例来说,根据一个实施例,设备45可以简单地使得将被卸载流重定路由到第一接入点。参见操作46。这种方案的有利之处在于其简单性,这是因为其确保被卸载流将不会受到第二接入点13的QoS降低或者至少受到最小的QoS降低,并且第二接入点13不需要被配置成适配于被卸载流的需求。
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设备45可以使得实施补救措施,而不是简单地使得对被卸载数据流进行重定路由。参见图4的操作44。因此,设备45可以例如通过处理器50、通信接口54等等使得第二接入点自适应地保持所期望的QoS阈值,这是通过修改一项或更多项参数而实现的。举例来说,设备45可以使得第二接入点13修改一项或更多项增强型分布式信道访问(EDCA)参数。
因此,根据其中第二接入点13是WLAN AP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设备45可以使得WLAN接入点13利用从802.11e标准获知的优先权排序技术来根据被卸载流的主导感知QoS对EDCA参数进行适配。举例来说,EDCA参数集合包含可以被调节来对各个被卸载流进行优先权排序的以下参数:最小/最大争用窗口尺寸CWmin/CWmax;仲裁帧间间隔数(AIFSN);以及TXOP极限。
具有较小的CWmin和AIFSN的AC对应于更高优先权,并且具有更好的机会更早接入无线介质,同时更长的TXOP极限允许该AC占用无线介质更长的时间段。因此,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对于受影响的被卸载流的AC中的非被卸载流,WLAN AP可以被使得:(i)增大CWmin;(ii)增大AIFSN;以及/或者减小TXOP极限。WLAN AP例如可以被使得向与非被卸载流相关联的所有其客户端广播新的EDCA参数集合。所述EDCA参数集合例如可以被更新,以便修改其中指派了被卸载流的AC的EDCA参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各个被卸载流进行优先权排序,并且随后可以改进其感知QoS。此外,前面的等式(5)中的延迟要求Thresdelay的数值例如可以被降低,以便补偿适配时间。通过降低延迟阈值会阻碍新的流被卸载,从而即使在适配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也确保可以满足现有的流的QoS要求。这种方案的一个优点在于,比如当与第一接入点12相关联的网络不具有足够容量时,或者在第一接入点12正为待定数据流分配无线电资源的时间期间,被卸载流在必要时可以继续保持被卸载。
如图4中所示,前面讨论的两种方法可以被组合使用。因此,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采取将被卸载数据流重定路由回到第一接入点的措施之前,可以尝试补救措施。因此,例如在回退到重定路由之前可以进行特定次数的采取补救措施的尝试,或者如果确定补救措施是无效的,则可以在仅仅尝试一次补救措施之后对数据流进行重定路由。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如果延迟阈值被超出特定差额,则可以跳过补救措施。
如前所述,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45、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应当认识到,流程图的每一个方框以及流程图中的方框组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施,比如硬件、固件、处理器、电路以及/或者与包括一条或更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软件的执行相关联的其他装置。举例来说,前面描述的一项或更多项规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具体实现。在这方面,具体实现前面描述的规程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由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设备45的存储器装置56存储,并且由设备45的处理器50执行。应当认识到,任何此类计算机程序指令都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例如硬件)上从而产生一台机器,从而使得所得到的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实施在流程图方框中规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其可以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以特定方式运作,从而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一项制造品,所述制造品的执行实施在流程图方框中规定的功能。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以使得在所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实施一系列操作,从而产生计算机实施的处理,从而使得在所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施在流程图方框中规定的功能的操作。
相应地,流程图的各个方框支持用于实施规定功能的装置组合以及用于实施规定功能的操作组合。还应当理解的是,流程图的一个或更多方框以及流程图中的方框组合可以通过实施规定功能的基于专用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来实施,或者通过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修改或增强前面的某些操作。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括附加的可选操作。对于前面的操作的修改、添加或增强可以按照任意顺序以及通过任意组合来实施。
前面描述的方法、设备45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提供了许多优点。举例来说,所述方法、设备45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提供一种对于从第一网络(比如LTE网络)卸载到第二网络(比如WLAN)的数据流保持类似QoS的高效且有效的方案。所述方法、设备45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可以提供动态卸载和流切换,这是通过从WLAN到LTE网络的链路层测量反馈而实现的。换句话说,WLAN可以向LTE eNB报告例如可用容量和QoS估计之类的测量,eNB从而可以做出关于是否要把流卸载到WLAN的决定。反馈信息还可以被用于动态流切换,其中通过不同的无线电方式传送来自单一流的不同分组。从末端用户的角度看来,所述方法、设备45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可以提供透明的感知QoS/QoE。也就是说,末端用户可能不知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发生的卸载和流切换操作。所述方法、设备45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可以为网络运营商提供许多益处,网络运营商可以利用由所述实施例提供的动态卸载来降低其资本支出并且同时保持类似的用户体验。
受益于在前面的描述和相关联的附图中给出的教导的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想到这里所阐述的本发明的许多修改和其他实施例。因此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受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并且各种修改和其他实施例意图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此外,虽然前面的描述和相关联的附图在特定的示例性元件和/或功能组合的情境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认识到,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替换实施例提供不同的元件和/或功能组合。在这方面,正如可能在其中一些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那样,还设想到与前面明确阐述的那些元件和/或功能组合不同的元件和/或功能组合。虽然在这里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其仅仅是在一般性描述的意义下被使用的,而不是用于限制的目的。
因此,总而言之,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提供以下内容:
(1)一种方法,其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比如一个或更多单独的分组)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以及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前面提到的映射方案可以是根据表3的映射方案;根据分组延迟预算的顺序优先权映射;动态映射方案;或者仅有GBR/非GBR(受保障比特率/非受保障比特率)的方案。
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还可以是基于:通信量简档;QoS测量;或者通过以下操作得到的QoS测量,即使得向第二接入点传送与数据流具有相同通信量特性的虚设分组,并且使得测量所传送的虚设分组的QoS。
所述补救措施可以包括使得将数据流传递回到第一接入点,或者使得第二接入点通过修改一项或更多项参数而自适应地保持所期望的QoS阈值。
(2)一种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程序代码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成利用所述处理器引导所述设备至少实施以下步骤: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以及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实施以下步骤: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前面提到的映射方案可以是根据表3的映射方案;根据分组延迟预算的顺序优先权映射;动态映射方案;或者仅有GBR/非GBR(受保障比特率/非受保障比特率)的方案。
可以使得所述设备还基于以下因素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通信量简档;QoS测量;或者通过以下操作得到的QoS测量,即使得向第二接入点传送与数据流具有相同通信量特性的虚设分组,并且使得测量所传送的虚设分组的QoS。
所述补救措施可以包括使得将数据流传递回到第一接入点,或者使得第二接入点通过修改一项或更多项参数而自适应地保持所期望的QoS阈值。
(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其中存储有程序代码部分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成在执行时引导设备至少实施以下步骤: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以及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实施以下步骤: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前面提到的映射方案可以是根据表3的映射方案;根据分组延迟预算的顺序优先权映射;动态映射方案;或者仅有GBR/非GBR(受保障比特率/非受保障比特率)的方案。
所述程序代码部分还可以被配置成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还基于以下因素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通信量简档;QoS测量;或者通过以下操作得到的QoS测量,即使得向第二接入点传送与数据流具有相同通信量特性的虚设分组,并且使得测量所传送的虚设分组的QoS。
所述补救措施可以包括使得将数据流传递回到第一接入点,或者使得第二接入点通过修改一项或更多项参数而自适应地保持所期望的QoS阈值。
(4)一种设备,其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的装置;以及用于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实施以下步骤的装置: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前面提到的映射方案可以是根据表3的映射方案;根据分组延迟预算的顺序优先权映射;动态映射方案;或者仅有GBR/非GBR(受保障比特率/非受保障比特率)的方案。
所述用于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的装置还可以被配置成基于以下因素做出确定:通信量简档;QoS测量;或者通过以下操作得到的QoS测量,即使得向第二接入点传送与数据流具有相同通信量特性的虚设分组,并且使得测量所传送的虚设分组的QoS。
所述补救措施可以包括使得将数据流传递回到第一接入点,或者使得第二接入点通过修改一项或更多项参数而自适应地保持所期望的QoS阈值。
前面描述的(1)方法、(2)设备和(3)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可以被布置在其中第一接入点包括与蜂窝网络(比如LTE网络)相关联的基站并且第二接入点包括与WLAN相关联的无线接入点的系统中。

Claims (33)

1.一种方法,其包括:
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比如一个或更多单独的分组)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以及
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
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
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根据表3的映射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根据分组延迟预算的顺序优先权映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动态映射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仅有GBR/非GBR(受保障比特率/非受保障比特率)的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当中的任一条的方法,其中,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还至少部分地是基于通信量简档。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当中的任一条的方法,其中,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还至少部分地是基于QoS测量。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当中的任一条的方法,其中,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还至少部分地是基于通过使得向第二接入点传送与数据流具有相同通信量特性的虚设分组而得到的QoS测量,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使得测量所传送的虚设分组的QoS。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当中的任一条的方法,其中,所述补救措施包括使得将数据流传递回到第一接入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8当中的任一条的方法,其中,所述补救措施包括使得第二接入点通过修改一项或更多项参数而自适应地保持所期望的QoS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10当中的任一条的方法,其中,第一接入点包括与LTE(长期演进)网络相关联的基站,第二接入点包括与WLAN(无线局域网)相关联的无线接入点。
12.一种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程序代码指令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成利用所述处理器引导所述设备至少实施以下步骤:
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比如一个或更多单独的分组)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以及
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实施以下步骤:
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
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根据表3的映射方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根据分组延迟预算的顺序优先权映射。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动态映射方案。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设备,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仅有GBR/非GBR(受保障比特率/非受保障比特率)的方案。
17.根据权利要求12到16当中的任一条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被引导来至少部分地还基于通信量简档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
18.根据权利要求12到17当中的任一条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被引导来至少部分地还基于QoS测量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
19.根据权利要求12到18当中的任一条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被引导来至少部分地还基于QoS测量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其中所述QoS测量是通过使得向第二接入点传送与数据流具有相同通信量特性的虚设分组而得到的,所述设备还被引导来使得测量所传送的虚设分组的QoS。
20.根据权利要求12到19当中的任一条的设备,其中,所述补救措施包括使得将数据流传递回到第一接入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2到19当中的任一条的设备,其中,所述补救措施包括使得第二接入点通过修改一项或更多项参数而自适应地保持所期望的QoS阈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2到21当中的任一条的设备,其中,第一接入点包括与LTE(长期演进)网络相关联的基站,第二接入点包括与WLAN(无线局域网)相关联的无线接入点。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其中存储有程序代码部分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被配置成在执行时引导设备至少实施以下步骤:
至少部分地基于QoS(服务质量)映射方案确定是否应当把数据流(比如一个或更多单独的分组)从第一接入点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以及
在确定应当实施卸载的情况下实施以下步骤:
使得根据QoS映射方案将数据流卸载到第二接入点,使得监测数据流的感知QoS,并且在感知QoS不满足预定期望QoS阈值的情况下:
使得实施补救措施。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根据表3的映射方案。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根据分组延迟预算的顺序优先权映射。
26.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动态映射方案。
27.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映射方案包括仅有GBR/非GBR(受保障比特率/非受保障比特率)的方案。
28.根据权利要求23到27当中的任一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设备被引导来至少部分地还基于通信量简档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
29.根据权利要求23到28当中的任一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设备被引导来至少部分地还基于QoS测量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
30.根据权利要求23到29当中的任一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设备被引导来至少部分地还基于QoS测量确定是否应当实施从第一网络到第二网络的卸载,其中所述QoS测量是通过使得向第二接入点传送与数据流具有相同通信量特性的虚设分组而得到的,所述设备还被引导来使得测量所传送的虚设分组的QoS。
31.根据权利要求23到30当中的任一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补救措施包括使得将数据流传递回到第一接入点。
32.根据权利要求23到30当中的任一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补救措施包括使得第二接入点通过修改一项或更多项参数而自适应地保持所期望的QoS阈值。
33.根据权利要求23到32当中的任一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第一接入点包括与LTE(长期演进)网络相关联的基站,第二接入点包括与WLAN(无线局域网)相关联的无线接入点。
CN201380037547.2A 2012-05-16 2013-04-23 用于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44719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47782P 2012-05-16 2012-05-16
US61/647,782 2012-05-16
PCT/FI2013/050449 WO2013171365A1 (en) 2012-05-16 2013-04-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traffic offload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1983A true CN104471983A (zh) 2015-03-25

Family

ID=4958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7547.2A Pending CN104471983A (zh) 2012-05-16 2013-04-23 用于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24601A1 (zh)
EP (1) EP2850879A4 (zh)
JP (1) JP2015520576A (zh)
CN (1) CN104471983A (zh)
WO (1) WO201317136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804A (zh) * 2015-10-13 2018-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异构网络提供数据服务的装置和方法
CN108271224A (zh) * 2017-01-03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58838A1 (en) * 2013-01-10 2015-12-10 Na Wei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for dual connection
EP3220684B1 (en) * 2013-04-05 2018-10-17 Kyocera Corporation Network sele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WO2014175677A1 (en) * 2013-04-26 2014-10-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artial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19469B2 (en) * 2013-07-01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n WLAN for traffic related to a bearer on cellular networks
WO2015018032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Broadcom Corporation Efficient steering for user equipments in either an idle state or a connected state
US9578647B2 (en) * 2013-08-29 2017-0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3GPP bearer-based QoS model support on WiFi
CN105309011A (zh) * 2013-09-05 2016-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US9763159B2 (en) * 2014-04-23 2017-09-12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Dynamic algorithms for WLAN-cellular performance estimation, access selection, and traffic offload
US9510229B2 (en) * 2014-09-19 2016-11-29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gressively adjusting an offload setting
WO2016072900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network nodes and user equipments for controlling ip flow mobilit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178587B2 (en) 2014-12-02 2019-01-08 Wipro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ffic offloading for optimal network performance in a wireless heterogeneous broadband network
EP3035733B1 (en) * 2014-12-16 2017-08-16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mobile data offloading, a management centre, a related access point and relat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WO2016132561A1 (ja) * 2015-02-20 2016-08-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US10009405B2 (en) 2015-04-27 2018-06-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adjusting quality of service using cognitive focus of attention detection
US20160316392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Spreadtrum Hong Kong Limited LTE-WLAN Traffic Offloading Enhancement Using Extended BSS Load Element
EP3394751A1 (en) * 2015-12-23 2018-10-31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of offloading computation from mobile device to cloud
US10314083B2 (en) 2016-01-15 2019-06-0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ffic offloading in multi-radio-access-technology networks
US9973960B2 (en) * 2016-04-12 2018-05-15 Sooktha Consulting Private Limited Dynamic sel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for cellular wireless access data offload in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CN110995773B (zh) * 2016-05-24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EP3300430B1 (en) * 2016-09-22 2019-05-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hannel access in an access network
US10159009B2 (en) * 2016-10-12 201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ation of EDCA parameters to ensure access by a wireless node
US10117172B2 (en) * 2016-11-07 2018-10-30 Ee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mesh networking
EP3567919B1 (en) * 2017-01-05 2022-04-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ule for qos flow to drb mapping
JP6551461B2 (ja) * 2017-05-25 2019-07-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MX2020005149A (es) 2017-11-17 2020-08-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ontrol de notificacion sobre interfaces de ran.
EP3726898A4 (en) * 2017-12-21 2020-11-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ERVICE DISTRIBUTION PRO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JP7090721B2 (ja) * 2018-03-02 2022-06-2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サイドリンク支援型ダウンリンク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のためのプロトコル
JP7214832B2 (ja) * 2018-08-14 2023-01-3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サービス品質(qos)のためのセーフガード時間
US11134023B2 (en) * 2019-10-28 2021-09-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Network path redirection
US11252590B2 (en) * 2019-11-01 2022-02-15 Cisco Technology, Inc. License based traffic management in hybrid networks
WO2022024171A1 (ja) 2020-07-27 2022-02-0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CN115529638A (zh) * 2021-06-25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730A (zh) * 2005-05-03 2008-08-27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有效传递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82869A (zh) * 2007-06-11 2010-03-24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链路层服务质量参数映射
US20110110266A1 (en) * 2009-11-10 2011-05-12 Li Gordon Yong Methods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rom a wireless network to a wired network
US20110306386A1 (en) * 2010-06-09 2011-12-15 Roke Manor Research Limited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US20110310851A1 (en) * 2010-06-21 2011-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os context transfer during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003976A1 (en) * 2010-05-05 2012-01-05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lection
CN102318237A (zh) * 2010-03-12 2012-01-1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质无线通信网络中多接入网际互连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0305016A (pt) * 2002-06-06 2004-11-09 Thomson Licensing Sa Função de interação (iwf) como controlador de rede de rádio lógico (rnc) para acoplamento hìbrido em uma interação entre wlan e uma rede de comunicação móvel
US20040121778A1 (en) * 2002-10-08 2004-06-2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mapping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894815B2 (en) * 2005-10-21 2011-02-2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for providing hand-off quality of service of inter-access systems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90163223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Elektrob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td. Load balancing in mobile environment
CN102273263A (zh) * 2009-01-06 2011-12-07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QoS控制站和移动台
FI20095966A0 (fi) * 2009-09-18 2009-09-18 Valtion Teknillinen Menetelmä tietoliikenneverkon valitsemiseksi käyttäen hyväksi palvelunlaadun mittauksia
JP2011103567A (ja) * 2009-11-11 2011-05-26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KR101755003B1 (ko) * 2010-01-08 2017-07-19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선택된 인터넷 프로토콜 트래픽 오프로드의 지원을 방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267948A1 (en) * 2010-05-03 2011-11-03 Koc Ali T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and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30089076A1 (en) * 2011-04-01 2013-04-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Local / remote ip traffic access and selective ip traffic offload service continuity
WO2012148444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hannel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05490B2 (en) * 2011-12-23 2014-04-2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Handing over a user device from one technology to anoth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730A (zh) * 2005-05-03 2008-08-27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有效传递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82869A (zh) * 2007-06-11 2010-03-24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链路层服务质量参数映射
US20110110266A1 (en) * 2009-11-10 2011-05-12 Li Gordon Yong Methods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rom a wireless network to a wired network
CN102318237A (zh) * 2010-03-12 2012-01-1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异质无线通信网络中多接入网际互连方法
US20120003976A1 (en) * 2010-05-05 2012-01-05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lection
US20110306386A1 (en) * 2010-06-09 2011-12-15 Roke Manor Research Limited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US20110310851A1 (en) * 2010-06-21 2011-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os context transfer during inte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804A (zh) * 2015-10-13 2018-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异构网络提供数据服务的装置和方法
CN108141804B (zh) * 2015-10-13 2021-03-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异构网络提供数据服务的装置和方法
CN108271224A (zh) * 2017-01-03 2018-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50879A1 (en) 2015-03-25
JP2015520576A (ja) 2015-07-16
WO2013171365A1 (en) 2013-11-21
EP2850879A4 (en) 2016-02-17
US20150124601A1 (en) 2015-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1983A (zh) 用于网络通信量卸载的方法和设备
RU268685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US86755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packet scheduling for a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7101762B2 (ja) キャリア選択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13890696A (zh) 旁链路辅助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ian et al. Duet: An adaptive algorithm for the coexistence of LTE-U and WiFi i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13008167A1 (en) Packet schedul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the purpose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1176990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JP6962378B2 (ja) 通信装置、データフロー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510068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agent for cell assignment
CN110741708B (zh) D2d通信中载波选取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315773B (zh) 一种码率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54855B (zh) 频谱共享方法及装置
EP2822345A1 (en) Spectrum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14402664B (zh) 用于功率回退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CN109413669A (zh) 网络配置参数的有效取值确定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6686646A (zh) 一种上报非授权小区测量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14422093A (zh) 信息传输、资源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8292968A (zh) 有效信道接入
CN11047523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205985A1 (zh) Csi报告优先级确定方法及装置
KR102230142B1 (ko) 기지국 장치와 그 운용 방법
US2013018849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CN116390278A (zh) 用于无线接入点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7014084A (zh) 信道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3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Oyj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