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43568B -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43568B
CN104443568B CN201410542401.XA CN201410542401A CN104443568B CN 104443568 B CN104443568 B CN 104443568B CN 201410542401 A CN201410542401 A CN 201410542401A CN 104443568 B CN104443568 B CN 1044435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iron
packaging film
planet gear
flatiron body
bo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424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43568A (zh
Inventor
吴俊�
冯洪涛
黄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Yun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424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435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43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3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43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3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1/00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sealing or securing package folds or closures; Devices for gathering or twisting wrappers, or necks of bags
    • B65B51/10Applying or generating heat or pressure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B65B51/16Applying or generating heat or pressure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by rotary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rappers (AREA)
  • Package Cl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包装膜粘合接口贴合平整、粘合强度可靠、透明度好的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它包括机架、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于机架上;输送带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条,用于包装盒两端包装膜折叠搭口的保护以及包装盒的导向定位;输送带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第一转动烙铁,用于包装盒两端包装膜折叠搭口的粘合;输送带的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二转动烙铁,用于包装盒包装膜长边搭口的粘合;第一转动烙铁以及第二转动烙铁均采用电机驱动。本发明可有效消除待粘合的两层及折叠处的多层薄膜之间因现有面状烙铁与透明薄膜整体粘合时产生残留的局部空气,解决空气排不出造成薄膜搭口处粘接不牢固透明度不高的难题。

Description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盒外包透明薄膜粘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完成产品包装盒外包透明薄膜的机械设备,其粘合方法都是通过加热,使产品包装盒通过反复打开、闭合加热的烙铁时,作用在需要粘合的透明薄膜搭口处一定时间,即可完成透明薄膜搭口的热粘合;当需要粘合透明薄膜搭口的面积较大或是两端搭口层数较多时,常常因为透明薄膜间存在少量空气或湿气、内置包装盒表面不平整、烙铁表面与待包装表面不完全贴合或是薄膜间的静电吸附作用而在热粘合作用之前没有完全搭到位等因素,使得待粘合的薄膜搭口尽管也能完成整个产品包装的薄膜成形,但不能非常可靠地同时粘合整个搭口面或排除薄膜搭口间的空气,从而在包装搭口面薄膜上形成与非搭口透明膜之间反差较大的不透明度,从而影响了产品外包包装薄膜的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包装膜粘合接口贴合平整、粘合强度可靠、透明度好的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包括机架、输送带;
所述输送带设置于机架上;
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条,用于包装盒两端包装膜折叠搭口的保护以及包装盒的导向定位;
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第一转动烙铁,用于包装盒两端包装膜折叠搭口的粘合;
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二转动烙铁,用于包装盒包装膜长边搭口的粘合;
所述第一转动烙铁以及第二转动烙铁均采用电机驱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转动烙铁以及第二转动烙铁均包括圆筒形的烙铁体、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加热体、温度传感器以及温度控制器;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内齿轮与烙铁体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内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加热体为圆筒状,设置于烙铁体腔体中且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芯,所述烙铁体与加热体之间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加热体的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转动烙铁以及第二转动烙铁均包括圆筒形的烙铁体、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圆环基座、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以及电磁加热器;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内齿轮与烙铁体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内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圆环基座为圆筒状且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烙铁体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且与圆环基座之间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电磁加热器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设置于圆环基座与烙铁体相对的壁面之间;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烙铁体的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转动烙铁以及第二转动烙铁均包括圆筒形的烙铁体、第一行星齿轮组、圆环基座、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以及电磁加热器;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内齿轮与烙铁体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
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圆环基座为圆筒状且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烙铁体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且与圆环基座之间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电磁加热器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设置于圆环基座与烙铁体相对的壁面之间;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烙铁体的温度。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以及第二行星齿轮组由齿形带轮替代,所述齿形带轮与烙铁体一端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所述齿形带轮通过齿形带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由齿形带轮替代,所述齿形带轮与烙铁体一端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所述齿形带轮通过齿形带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加热体的两端外缘通过轴承与烙铁体的内腔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加热体与烙铁体相对的壁面间填充有高温导热硅脂。
优选的是,所述圆环基座的两端外缘通过轴承与烙铁体的内腔连接;所述轴承与圆环基座的连接面之间设置有隔热环。
优选的是,所述烙铁体从内向外依次由陶瓷保温涂层、真空陶瓷珠涂层、电磁感应层、均热层、高强度传热层以及耐磨层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加热的烙铁体利用了滚动渐入线接触的方式,使烙铁体与搭口的接触从现有的面接触粘合方式变为渐入的线接触粘合方式,由于烙铁体的结构与之前的平面状、以简单开合式面接触有完全不同的变化,更有利于消除搭口处两层及折叠处多层薄膜之间因面状烙铁与透明薄膜整体粘合时残留的局部空气泡,解决空气排不出造成薄膜搭口处透明度不高的难题。
(2)本发明针对现有平面开合式烙铁体存在的不足,将平面开合式烙铁体改进为做圆周运动的动态加热的滚动式烙铁体,由加热控制电路保证其恒温工作在透明薄膜粘合要求的温度,当包装盒送到预定工位时,包装盒及外层待粘合的透明薄膜搭口连同一起随着传送带一起被送入滚动的圆周烙铁体下,滚动烙铁体上的运转的外圆的线速度、输送带、及待烫印薄膜的包装盒运行的速度一致,使得当滚动烙铁体外圆面上的某素线与薄膜搭口从边缘的一侧向另一侧渐步滚动时,搭口之间的空气等就像手机贴膜一样,被依次顺序排除,与此同时滚动烙铁体将其圆周表面的热量传导至薄膜搭口上,使搭口上下的薄膜(表面在热量的作用下)被牢固地粘合在一起,自动恒温控制系统保证了滚动烙铁表面温度与待粘合薄膜要求的温度一致,温度在80℃~160℃之间连续可调。
(3)本发明滚动烙铁体的外圆周与薄膜为线接触的方式能有效地消除薄膜之间存在的空气泡,特别是对透明包装膜存在于包装盒两端被折叠较多的折叠层时,有多个空气界面的情况,更能体现将现有的面接触改为线接触烙铁体的优点,它不仅使粘合后的搭口粘接固牢,透明度更高,还因为在传送带传送包装盒时,烙铁体自身也在转动,且传送带的线速度、烙铁体外圆圆周的线速度、及待包装盒运行的速度动相同,此时包装盒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速度为零,且传送与粘合同步完成,区别于现有面接触烙铁体薄膜搭口粘合时,传送带与包装盒因面接触,烙铁“合”在一起的相对运动可能对待包装盒底部造成磨花,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包装盒透明薄膜底部与传送带接触产生轻微磨花的概率更小,粘合后输出的包装盒薄膜表面清晰美观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加工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转动烙铁及第二转动烙铁的第一种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的旋转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转动烙铁及第二转动烙铁的第二种结构的左视图。
图5为沿图4中B-B的旋转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转动烙铁及第二转动烙铁的第三种结构的左视图。
图7为沿图4中C-C的旋转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一转动烙铁及第二转动烙铁的第四种结构的局剖图。
图9为本发明中烙铁体一种结构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0为电磁加热器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加工时的立体图,该粘合装置包括机架2、输送带4;
所述输送带4设置于机架2上;
所述输送带4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条21、22,用于包装盒1两端包装膜已完成折叠搭口的保护以及包装盒1的导向定位;
所述输送带4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第一转动烙铁31、32,用于包装盒1两端包装膜折叠搭口的粘合,此处折叠层数较多;
所述输送带4的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二转动烙铁5,用于包装盒1包装膜长边搭口的粘合;
所述第一转动烙铁31、32以及第二转动烙铁5均采用电机3驱动。
当待加工的包装盒1外包了透明包装膜(如PET、OPP、BOPP薄膜)时,并完成了其各表面透明包装膜折叠后,送至图1中A的位置时,由左挡条21、22保护好包装盒1两侧待热封的已折叠区域,使其在送至第一转动烙铁31、32热封之前不至散开;当输送带4将包装盒1送到图1中B所示工位时,由第二转动烙铁5完成包装盒1上方透明包装膜长边搭口的粘接,再进一步送至C位置时,挡条21、22完成包装盒1两侧的透明包装膜折叠搭口的保护,送入第一转动烙铁完成侧面透明包装膜折叠搭口的热粘合工作后,粘接完成。本发明可用于烟盒、药盒以及食品盒等众多盒体包装膜的粘接。
图1中,第二转动烙铁5设置在第一转动烙铁31、32之前;显然将第二转动烙铁5设置在第一转动烙铁31、32的之后,亦不影响对本发明的保护,均能实现本发明的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中第一转动烙铁及第二转动烙铁的第一种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烙铁31、32以及第二转动烙铁5均包括圆筒形的烙铁体8、第一行星齿轮组9、第二行星齿轮组15、加热体6、温度传感器13以及温度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内齿轮与烙铁体8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显然也可以在烙铁体8的内筒壁上加工内齿轮,即制成一体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内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轮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内齿轮通过连接件10与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0一端为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内齿轮连接,另一端为圆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的端面连接;显然也可以将连接件10与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轮制成一体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太阳齿轮通过传动轴14与电机3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加热体6为圆筒状,由导热性好的金属制成,设置于烙铁体8腔体中且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芯7,所述烙铁体8与加热体6之间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3优选采用热电偶,其嵌设于加热体6中,用于检测加热体6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送给温度控制器,由温度控制器进行加热芯7发热温度的调节控制,以保证烙铁体8的工作温度在80℃~160℃之间可调。
其中,所述加热体6的两端外缘优选采用轴承11与烙铁体8的内腔连接,所述轴承11优选采用耐高温轴承,确保高温工作状态下的稳定运行。
其中,所述加热体6与烙铁体8相对的壁面间可填充高温导热硅脂12,环带分布的高温导热硅脂12可有效将加热体6的热量传导给烙铁体8,高温导热硅脂12有一定的相对流动性,可确保较高的热传导率,同时又不会有非常大的传动阻力。
图4和图5所示为本发明中第一转动烙铁及第二转动烙铁的第二种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烙铁31、32以及第二转动烙铁5均包括圆筒形的烙铁体8、第一行星齿轮组9、第二行星齿轮组15、圆环基座27、温度传感器13、温度控制器28以及电磁加热器24;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内齿轮与烙铁体8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显然也可以在烙铁体8的内筒壁上加工内齿轮,即制成一体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内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轮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内齿轮通过连接件10与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0一端为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内齿轮连接,另一端为圆盘,与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的端面连接;显然也可以将连接件10与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轮制成一体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太阳齿轮通过传动轴14与电机3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圆环基座27为圆筒状且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烙铁体8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且与圆环基座27之间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圆环基座27的两端外缘优选采用轴承11与烙铁体8的内腔连接;所述轴承11与圆环基座27的连接面之间可设置隔热环26,该隔热环26可使用硬质非金属材料制成,如塑胶。隔热环26可防止烙铁体8的高温传递到圆环基座27上,防止造成电磁加热器24内部电路工作环境恶化,以确保电磁加热器24高温工作状态下的稳定运行;
所述电磁加热器24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设置于圆环基座27与烙铁体8相对的壁面之间;
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与温度控制器28电连接,用于检测烙铁体8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3优选采用非接触式电热偶,可嵌设于圆环基座27内并使其探头接近烙铁体8。如图10所示为电磁加热器24的控制电路原理图,温度传感器13将检测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28,温度控制器28根据温度传感器13检测的温度信号,发射控制信号给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的电磁加热控制器29实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工作状态的调节,实现烙铁体8温度的实时调节控制。
其工作原理是来自电机3的扭矩通过传动轴14,驱动第二行星齿轮组15后将力矩传递给第一行星齿轮组9,最后将运动传递给烙铁体8;转动烙铁9由耐高温的轴承11支承在圆环基座27上,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由图10所示电路发出功率连续可调的高频电磁场,以此在铁磁性材料制成的转动烙铁9内表面产生涡流,进而产生粘合透明包装膜所需的热量,非接触式电热偶(温度传感器13)探测到烙铁体8的温度达到粘合所需温度,随即温度控制器28完成对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的控制,保证烙铁体8的工作温度能在80℃~160℃之间可调。
图6和图7所示为本发明中第一转动烙铁及第二转动烙铁的第三种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烙铁31、32以及第二转动烙铁5均包括圆筒形的烙铁体8、第一行星齿轮组9、圆环基座27、温度传感器13、温度控制器28以及电磁加热器24;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内齿轮与烙铁体8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显然也可以在烙铁体8的内筒壁上加工内齿轮,即制成一体件;
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轮通过传动轴14与电机3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圆环基座27为圆筒状且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烙铁体8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且与圆环基座27之间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圆环基座27的两端外缘优选采用轴承11与烙铁体8的内腔连接;所述轴承11与圆环基座27的连接面之间可设置隔热环26,该隔热环26可使用硬质非金属材料制成,如塑胶。隔热环26可防止烙铁体8的高温传递到圆环基座27上,防止造成电磁加热器24内部电路工作环境恶化,以确保电磁加热器24高温工作状态下的稳定运行;
所述电磁加热器24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设置于圆环基座27与烙铁体8相对的壁面之间;
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与温度控制器28电连接,用于检测烙铁体8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3优选采用非接触式电热偶,可嵌设与圆环基座27内并使其探头接近烙铁体8。如图10所示为电磁加热器24的控制电路原理图,温度传感器13将检测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28,温度控制器28根据温度传感器13检测的温度信号,发射控制信号给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的电磁加热控制器29实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工作状态的调节,实现烙铁体8温度的实时调节控制。
其工作原理是来自电机3的扭矩通过传动轴14,驱动第二行星齿轮组15后将力矩传递给第一行星齿轮组9,最后将运动传递给烙铁体8;转动烙铁9由耐高温的轴承11支承在圆环基座27上,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由图10所示电路发出功率连续可调的高频电磁场,以此在铁磁性材料制成的转动烙铁9内表面产生涡流,进而产生粘合透明包装膜所需的热量,非接触式电热偶(温度传感器13)探测到烙铁体8的温度达到粘合所需温度,随即温度控制器28完成对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的控制,保证烙铁体8的工作温度能在80℃~160℃之间可调。
图8和图9所示为本发明中第一转动烙铁及第二转动烙铁的第四种结构,其与图6和图7所示的第三种结构采用了不用传动方式,具体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9由齿形带轮27'替代,所述齿形带轮27'与烙铁体8一端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所述齿形带轮27'通过齿形带与电机3输出轴传动连接,其余与第三种结构基本相同。
其中,所述齿形带轮27'与烙铁体8之间通过隔热环33进行连接,可防止传动机构因高温而精度变差或者发生热变形;所述齿形带轮27'与烙铁体8的连接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卡接或粘接等适用方式。
显然图4和图5所示的第二种结构的传动方式以及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种结构的传动方式均可采用齿形带轮27'替代,具体为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9及第二行星齿轮组15由齿形带轮27'替代,所述齿形带轮27'与烙铁体8一端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所述齿形带轮27'通过齿形带与电机3输出轴传动连接,其余结构基本相同。
本发明中采用电磁加热器24的第一转动烙铁和/或第二转动烙铁的烙铁体8可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具体为烙铁体8从内向外依次由陶瓷保温涂层16、真空陶瓷珠涂层17、电磁感应层18、均热层19、高强度传热层20以及耐磨层23构成,其中,真空陶瓷珠涂层17的陶瓷珠内部为真空,直径为0.1~1.0mm,以便起到隔热的作用;电磁感应层18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均热层19可由高导热的铜或铝合金材料制成,也可以是总数为1-5层的一层铜再加一层铝合金材料构成的多层复合结构层,可以将电磁感应层18上感应产生的热量均匀地分布到整个烙铁体8的外圆面上,从而更好地保证透明包装膜的热粘合;高强度传热层20可以由高碳或中碳合金钢加表面淬火制成,也可以由易于加工的低碳合金钢经过渗碳、渗氮或涂覆硬质合金涂层等表面硬化处理制成,高强度传热层20可有效防止质地相对较软的均热层19变形,其既能较好传导热量,又有较高机械强度,其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制成,能够保证烙铁体8的使用寿命;耐磨层21是一种具有高耐磨性、高强度,有利于热粘接的保护性涂层,其作用是防止内部的金属层高温氧化,并且有较高的耐磨性,当它与包装盒外的透明薄膜长期接触滚动工作时,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也是增加烙铁体8使用寿命的最外层保护。
本发明中采用行星齿轮组的第一转动烙铁和/或第二转动烙铁可在其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外端设置防护盖30,对行星齿轮组进行有效保护并防止伤人。
当然,本发明中第一转动烙铁和第二转动烙铁也可以采用其它现有的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链传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包括机架(2)、输送带(4);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带(4)设置于机架(2)上;
所述输送带(4)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条(21,22),用于包装盒(1)两端包装膜折叠搭口的保护以及包装盒(1)的导向定位;
所述输送带(4)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第一转动烙铁(31,32),用于包装盒(1)两端包装膜折叠搭口的粘合;
所述输送带(4)的上方水平设置有第二转动烙铁(5),用于包装盒(1)包装膜长边搭口的粘合;
所述第一转动烙铁(31,32)以及第二转动烙铁(5)均采用电机(3)驱动,第一转动烙铁(31,32)以及第二转动烙铁(5)均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9),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外端设置防护盖(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烙铁(31,32)以及第二转动烙铁(5)均还包括圆筒形的烙铁体(8)、第二行星齿轮组(15)、加热体(6)、温度传感器(13)以及温度控制器;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内齿轮与烙铁体(8)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内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轮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太阳齿轮与电机(3)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加热体(6)为圆筒状,设置于烙铁体(8)腔体中且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芯(7),所述烙铁体(8)与加热体(6)之间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加热体(6)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烙铁(31,32)以及第二转动烙铁(5)均还包括圆筒形的烙铁体(8)、第二行星齿轮组(15)、圆环基座(27)、温度传感器(13)、温度控制器(28)以及电磁加热器(24);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内齿轮与烙铁体(8)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内齿轮与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轮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15)的太阳齿轮与电机(3)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圆环基座(27)为圆筒状且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烙铁体(8)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且与圆环基座(27)之间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电磁加热器(24)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设置于圆环基座(27)与烙铁体(8)相对的壁面之间;
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与温度控制器(28)电连接,用于检测烙铁体(8)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烙铁(31,32)以及第二转动烙铁(5)均还包括圆筒形的烙铁体(8)、圆环基座(27)、温度传感器(13)、温度控制器(28)以及电磁加热器(24);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内齿轮与烙铁体(8)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
第一行星齿轮组(9)的太阳齿轮与电机(3)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圆环基座(27)为圆筒状且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烙铁体(8)由铁磁性材料制成且与圆环基座(27)之间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设置;
所述电磁加热器(24)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25)设置于圆环基座(27)与烙铁体(8)相对的壁面之间;
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与温度控制器(28)电连接,用于检测烙铁体(8)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9)以及第二行星齿轮组(15)由齿形带轮(27')替代,所述齿形带轮(27')与烙铁体(8)一端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所述齿形带轮(27')通过齿形带与电机(3)输出轴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9)由齿形带轮(27')替代,所述齿形带轮(27')与烙铁体(8)一端固定连接且轴线重合,所述齿形带轮(27')通过齿形带与电机(3)输出轴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6)的两端外缘通过轴承(11)与烙铁体(8)的内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6)与烙铁体(8)相对的壁面间填充有高温导热硅脂(12)。
9.根据权利要求3、4或6所述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基座(27)的两端外缘通过轴承(11)与烙铁体(8)的内腔连接;所述轴承(11)与圆环基座(27)的连接面之间设置有隔热环(26)。
10.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烙铁体(8)从内向外依次由陶瓷保温涂层(16)、真空陶瓷珠涂层(17)、电磁感应层(18)、均热层(19)、高强度传热层(20)以及耐磨层(23)构成。
CN201410542401.XA 2014-10-15 2014-10-15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Active CN1044435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2401.XA CN104443568B (zh) 2014-10-15 2014-10-15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42401.XA CN104443568B (zh) 2014-10-15 2014-10-15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3568A CN104443568A (zh) 2015-03-25
CN104443568B true CN104443568B (zh) 2016-04-13

Family

ID=52890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42401.XA Active CN104443568B (zh) 2014-10-15 2014-10-15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435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5284B (zh) * 2017-08-10 2018-06-01 Tung Lung Chiang Bubble seal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9902A (en) * 1988-12-28 1992-01-14 Fuji Machinery Company Ltd. Pack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477538Y (zh) * 2001-03-20 2002-02-20 青岛弘国工贸有限公司 香烟盒透明薄膜四面同时热封装置
CN201597792U (zh) * 2010-01-15 2010-10-06 安徽中烟工业公司 Be包装机中用于条盒透明装整形的装置
CN202358375U (zh) * 2011-12-09 2012-08-01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条盒烟包六面烫熨整形机
CN203528951U (zh) * 2013-11-06 2014-04-09 南京金茂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条烟加热美容装置
CN204161677U (zh) * 2014-10-15 2015-02-18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9902A (en) * 1988-12-28 1992-01-14 Fuji Machinery Company Ltd. Pack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477538Y (zh) * 2001-03-20 2002-02-20 青岛弘国工贸有限公司 香烟盒透明薄膜四面同时热封装置
CN201597792U (zh) * 2010-01-15 2010-10-06 安徽中烟工业公司 Be包装机中用于条盒透明装整形的装置
CN202358375U (zh) * 2011-12-09 2012-08-01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条盒烟包六面烫熨整形机
CN203528951U (zh) * 2013-11-06 2014-04-09 南京金茂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条烟加热美容装置
CN204161677U (zh) * 2014-10-15 2015-02-18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5284B (zh) * 2017-08-10 2018-06-01 Tung Lung Chiang Bubble seal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3568A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61677U (zh)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CN104228215B (zh) 高阻隔耐蒸煮耐腐蚀包装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3568B (zh) 透明包装膜的粘合装置
EP1861239B1 (en) Improved sealing device for heat sealing foil material
CN108130514A (zh) 一种用于包装材料的真空镀铝装置及镀铝方法
CN108104653A (zh) 一种智能门窗及其制备方法
CN204160004U (zh) 一种转动式电烙铁
CN204223292U (zh) 一种转动式电烙铁
JP2016124296A (ja) 特に熱封止可能なフィルム、紙またはリボンを接合するための連続回転熱封止機
CN204160005U (zh) 一种转动式电烙铁
RU2619609C2 (ru) Машины для декорирования,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декорирования керамических изделий, и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ремня для декорирования указанных керамических изделий
US10759134B2 (en)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ly shaping resin packaging member, and resin packaging member
JP4054578B2 (ja) コップ状耐熱紙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161681U (zh) 一种转动式电烙铁
EP1612039A4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AMINATED PACKAGING MATERIAL
CN205574387U (zh) 一种服装快递包装机
CN209937769U (zh) 一种挤塑板表皮加温设备
CN205891340U (zh) 薄膜自动包装机
CN207046542U (zh) 一种方便调速的镜面钢棍
CN202754185U (zh) 一种包装袋封口装置
CN111976220A (zh) 一种无胶淋膜纸吸管成型装置
CN210161729U (zh) 一种用于热熔胶带的贴合机
CN207273978U (zh) 热熔粘合型制袋机
CN205667923U (zh) 一种薄膜上胶装置
KR102253700B1 (ko) 정전기 발생기를 이용한 스프 파우치 커팅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