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9425A - “芋/粱/椒”高效套作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芋/粱/椒”高效套作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9425A
CN104429425A CN201310430983.8A CN201310430983A CN104429425A CN 104429425 A CN104429425 A CN 104429425A CN 201310430983 A CN201310430983 A CN 201310430983A CN 104429425 A CN104429425 A CN 104429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ato
chinese sorghum
sorghum
row
s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09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利
张正荣
董玉兰
严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AN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JIANG'AN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AN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filed Critical JIANG'AN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13104309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94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9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9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套作种植方法,在头年12月中旬采用预留行种植冬马铃薯,次年4月初在预留行内移栽高粱,马铃薯收获后在高粱行内套种辣椒。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有效提高亩产量产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Description

“芋/粱/椒”高效套作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马铃薯、高粱、辣椒套作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务农人员急剧减少,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年龄偏大的。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套作种植方法,合理利用马铃薯、高粱、辣椒的生长种植周期,实现了多种作物混合种植,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芋/粱/椒”高效套作种植方法,在头年12月中旬采用预留行种植冬马铃薯,次年4月初在预留行内移栽高粱,马铃薯收获后在高粱行内套种辣椒。
作为优选,在头年12月中旬按140cm开厢种植2行冬马铃薯,行距40cm,次年4月初在60cm的预留行内移栽2行头季高粱,当头季高粱穗子上九成籽
粒变色、变硬时进行收割,保留高粱离地面3-4cm高度的茎杆,即再生高粱,5月初收获马铃薯后在80cm的宽行内套载辣椒。
作为优选,所述高粱选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高粱品种,马铃薯选用抗病高产的脱毒种薯,辣椒选用在散射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的矮杆品种。
采用该套作种植方法可实现亩产粮食1000公斤,达到吨粮田(土)标准,其中马铃薯鲜薯1500公斤(折合干粮300公斤),头季高粱400公斤,再生高粱300公斤。同时亩产值可达万元以上,马铃薯2元每公斤,产值3000元;高粱籽粒4元每公斤,产值2800元;亩产鲜椒1400公斤,每公斤3元,产值4200元,三项合计产值10000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有效提高亩产量,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芋/粱/椒”高效套作种植方法,在头年12月中旬按140cm开厢种植2行冬马铃薯,行距40cm,次年4月初在60cm的预留行内移栽2行头季高粱,当头季高粱穗子上九成籽粒变色、变硬时进行收割,保留高粱离地面3-4cm高度的茎杆,即再生高粱,5月初收获马铃薯后在80cm的宽行内套载辣椒。
所述高粱选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高粱品种,马铃薯选用抗病高产的脱毒种薯,辣椒选用在散射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的矮杆品种。
所述头季高粱为春季播种,夏季收获的高粱。再生高粱为头季高粱成熟收获后,通过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措施,使茎杆基部节位上的休眠腋芽发成苗、抽
穗扬花并灌浆成熟,从而再收获一次的高粱。
该套作种植方法适用的区域为,秋季光热条件较好、海拔450m以下的平坝、浅丘地区。土壤宜选择耕作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DB 51/336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或原料)环境条件”要求。
对于品种的选择,因地制宜筛选、使用经过审定的优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高粱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要求。目前,推荐选用泸糯8号、泸糯9号、泸杂4号和两糯1号等杂交品种。
一、马铃薯生产技术
1.种子催芽
播种前须进行催芽,有三种方法:一是室内保湿催芽,即在种植前7—10天,把种薯块放在缸内密封,保温催芽;二是田间催芽,把薯块切成小块,沾草木灰,平放地面后盖沙,待露芽后种植;三是在播种前10天用0.002%的赤霉素喷施,并保湿堆放催芽。秋马铃薯播种时由于气温高,切块后易被真菌、细菌侵染造成烂种,所以不宜对种薯进行切块,应选用小个整薯播种,如要切块则应做好消毒灭菌处理。
2.适时播种
马铃薯的播种期以土壤10厘米深处温度达到7—8℃时作为最佳播种期的依据。在不遭受霜冻影响的范围内,尽量提早播种。能使在夏季高温来临前收获,获得较高产量。迟播后期晚疫病严重,耐贮性差。本方法冬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时间为12月中旬。
3.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季节等而定,一般亩用种薯100—150
公斤。行距在40㎝、窝距33㎝左右,每亩种植2800-2900窝,为了节约用种量,把大薯块切成小块,一般1斤种薯切成10—20块为宜,切块时应注意自顶部至脐部纵切,这样每块上都有顶部的芽眼,保证出苗。
4.精细整地
马铃薯具有喜温润又怕渍的特点,以选择排灌方便,肥力中等,疏松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将地按4.2尺开厢,每畦均匀播为2行。每窝播薯块1—2个,保证薯块有芽3个以上。
5.科学施肥
在施肥上要重施基肥,早追肥,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土杂肥1500公斤~2000公斤或优质复合肥1包(50公斤)作基肥,点放在两株之间,不与种薯接触。追肥一般分为二次施用,第一次在出苗后3天,每亩用粗粪水500公斤加尿素2—3公斤浇穴,以促进匍匐茎形成;第二次在现蕾前3—5天,亩用腐熟人粪尿500—600公斤加尿素、钾肥各3—5公斤浇穴。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管水以湿润为主。旱时灌跑马水,雨季常排水。
6.培土管理
中耕培土一般结合追肥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要进行补苗、间苗,保证每穴留两株,第二次中耕应结合清沟培土,清沟防止积水,培土能提高昼夜温差,有利于块茎膨大和提高其淀粉含量。
7.病虫防治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有青枯病、晚疫病和地老虎、蚜虫等,地老虎用选用2.5%敌杀死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或甲基异柳磷药饵毒杀,蚜虫用吡虫啉防治。防治青枯病、晚疫病应在选用抗病、脱毒种薯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管水,及时
拔除病株等农艺措施。若发生青枯病用50%托布津800倍防治,晚疫病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克加60公斤水喷雾防治。
8.采收及贮藏
以马铃薯以干物质积累最多、块茎充分成熟的时候收获为好,采收时间过早,产量不能达到最高,采收时间过迟则受高温影响苗块易烂,产生大量的病薯和虫薯。为了两季高粱的及时移栽,一般川南区域采收时间以4月中、下旬为宜,最迟不能超过5月上旬。收获前如遇雨天,都应待土壤适当干燥后收获。刚出土的块茎,外皮较嫩,应在地面晾1—2小时,待薯皮表面稍干后再收集置于阴凉处。挖薯时头季高粱已经移栽的,应避免损伤高粱幼苗。贮藏时应严格挑选,剔除有病变、损伤、虫咬、雨淋、开豁、过小、表皮有麻斑的块茎,选择通风良好,场地干燥的仓库,一般用筐装薯块,在室内堆码贮藏;为提高空间利用率,最好在室内用尼龙编织袋包装架藏,或者用筐箱、编织袋包装码垛堆藏。马铃薯进库后,隔1周左右就应检查1次,剔除腐烂变质的块茎。
二、头季高粱生产技术
1.卡定播期,精细育苗
卡定播期是头季高粱高产和再生高粱能按时发苗、安全抽穗及扬花结实的关键。川南地区头季高粱于3月上旬播种,每亩本田备种量0.35-0.5kg。苗床地选用土质偏沙,肥力中上等的蔬菜地,深挖细欠后按200cm包沟开厢,厢面150cm,留50cm走道,厢面做成茶盘式。苗床地施清粪水2000-2500㎏/亩,做到底水充足,以15cm土层湿透为宜。播前精选种子,晒后用强氯精浸泡6小时预防炭疽病,然后用清水洗后再浸泡6-12小时。混细土或草木灰均匀撒播,播后盖细土1cm;盖土后搭拱覆膜,等苗龄3-4叶时揭膜炼苗、匀苗、定
苗,并亩追施清粪水2000㎏提苗,如有蚜虫,可用敌杀死等喷雾防治。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苗龄25-30天(叶龄5叶左右)移栽,最迟不超过35天,利用雨后抢墒或灌足清粪水后移栽。移栽于上茬作物的空行内,即窄行距60cm,宽行距80cm,窝距30㎝-35cm,每窝栽双株,亩植5700株左右。若土块上年种植高粱则应用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后再行移栽。
3.配方施肥,早追重追
提倡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早施重施追肥。头季全生育期每亩施纯氮8~12kg,氮:磷:钾以2:1:1为宜,测土配方肥N:P:K比例N18.6%,P2O59%,K2O14%为宜。苗肥—在栽后5~7天施用,每亩施人畜粪肥1000㎏、尿素5kg,并结合除草进行浅中耕覆土。拔节肥—拔节前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有机测土配方肥25~30kg,结合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和培土。穗肥—幼穗分化期根据田间长势酌情施用,一般每亩施清粪水1000㎏加尿素3~5kg。
4.加强田管,防治病虫
高粱移栽后要及时查苗补缺,减少缺窝缺株。移栽成活后,结合施肥进行中耕,拔节前完成去蘖、追肥、培土等工作。头季高粱要重点防治螟虫、蚜虫、纹枯病、炭疽病等病虫害。高粱抽穗开花前的主要虫害有土蚕、玉米螟、大螟和蚜虫;抽穗开花后有粟穗螟、桃蛀螟等穗部害虫。化学防治方法为选用速灭杀丁、氯氰菊脂药剂于黄昏时防治土蚕;选用抗蚜威、吡虫啉、啶虫咪防治蚜虫;选用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福戈(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喷雾防治螟虫1-2次。炭疽病、纹枯病主要选用春雷霉素、井冈霉素防治。忌用有机磷、有机氮、无机铜制剂农药,提倡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等物
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
三、再生高粱生产技术
1.适时收割,及时砍秆
头季高粱穗子上九成籽粒变色、变硬即应收获。当天收割、当天砍秆是保证再生高粱适时发苗和高产的关键。如果延迟砍秆时间,失去穗子这个生长中心后的高粱秆上部的休眠腋芽会立即萌动、发芽,它们因顶端优势作用会对其下部腋芽的萌动产生抑制,使近地节位腋芽发苗困难,甚至造成不发苗的情况发生。合理留桩高度是再生高粱高产的关键。砍秆时,应在近地节位之上2-3cm处下刀,留桩高度在3-5cm。如果平地面留桩,那么再生苗只能从地面以下的节位发出,一方面推将迟发苗时间,延长生育期,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因烂蔸不能发苗;如果留桩高度过高,再生苗将从地上第2节甚至第3节位发出,使不定根不能及时入土,再生苗只能依靠头季高粱逐渐老化的根系供给养分,造成营养不良,且生育期缩短,不能形成大穗获得高产。砍秆时要求用利刀平砍或枝剪平剪,避免破桩、伤芽,造成桩头失水或腐烂,保证近地节位腋芽顺利萌发成苗。砍秆后立即清理,防止秸秆遮盖秆桩,影响再生苗萌发。
2.排水防涝,保湿提苗
再生高粱怕涝不怕旱,砍秆后应立即清理田块背沟、厢沟、边沟,防止田间积水成涝,造成烂根、烂蔸。若遇天旱,可用砍下的高粱杆覆盖行间保湿。再生芽萌动后,可及时亩用1000kg清粪水兑尿素3-5㎏灌窝(注意保护桩头伤口),使近地节腋芽及早萌发形成健壮的再生苗。
3.去蘖除草,施肥培土
当再生苗长到3叶时,应及时除草去蘖,每窝留健壮苗2~3个,将多余芽、
苗全部抹掉;苗高30cm左右时亩用尿素10~15kg加足量农家粪肥进行追肥,并除草培土上厢。通过培土,一方面防治化学肥料的挥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起到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养分供给;而最重要的是促进再生苗自身根系建成,确保生长健壮、整齐一致、形成大穗,并防止植株倒伏,为夺取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4.防治病虫,抢晴收割
再生高粱病虫害防治与头季高粱基本相同,但应特别加强对螟虫、蚜虫的防治和防鸟害。螟虫主要使用杀虫灯或在再生高粱始穗期和灌浆期分两次用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福戈(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喷雾防治穗螟。10月中下旬,当再生高粱籽粒转色变硬后,及时抢晴收割晾晒,防止霉变。
四、辣椒生产技术
1.播种催芽
套栽头季高粱于2-3月播种,套栽再生高粱的于6月中旬播种,亩用种量40-50克。播种采用常规温水浸种催芽即可。浸种前,先将种子晒1~2天。浸种时将种子放入40℃温水中浸泡3~5小时。种子浸入水后,去除浮子,并搓干净种子表面的污染物,更换清水浸泡达预定时间。浸种结束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分,用湿纱布或毛巾包好,置于盆中,放在30℃左右的地方催芽。可用恒温箱催芽,没有恒温箱的可用电灯的热能、炉灶的余热或放入盛有半瓶热水的保温瓶中催芽。催芽过程中要每天翻动种子1次,种子过干时,可用温水冲洗浸润,使其受热均匀。2~4天后,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移栽定植
春季4-5月移栽可带大花蕾定植,夏栽和秋栽可于椒苗7-8叶或75%的椒苗微呈花蕾时定植。在马铃薯收后的宽行内定植一行,窝距33㎝,每穴双株,亩植2800株左右。
3.肥水管理
底肥以农家肥和迟效性复合肥为主,一般亩用41.6%(N18.9P2O58.7K2O14)全效配方肥20㎏作底肥,移栽时亩用2000㎏清粪水定根,缓苗后追施1-2次稀薄肥水(亩加尿素5-6㎏)。
4.病虫害防治
①猝倒病、立枯病防治方法:一是苗床应设在地势较高不易浸水的地方.床土最好为新土或进行严格消毒。二是搞好种子处理。三是加强苗期管理,严禁床面过湿,防止幼苗徒长。四是药剂防治:首先用药土护苗(具体方法前已述),如果发现病苗立即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5~7天喷药一次,连喷2次。
②疫病、炭疽病防治方法:少量发生要及时拔除病苗;然后用药剂处理病苗周围土壤。如发生量较大,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21%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72.7%普力克水剂600-800倍、64%的杀毒矶可湿性粉剂.500倍等药剂,任选—种,交替喷洒,每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③病毒病防治方法: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300-500倍磷酸二氢钾+200倍尿素+200倍红糖(或白糖)即10kg水中分别兑入10g、20-30g、50g、50g、于幼苗期或定植后,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3-4次。
④蚜虫防治方法:可选用10%的吡虫啉1000倍液或1%蚜虱净2000倍液喷洒,同时可采用黄板进行诱杀。
⑤茶黄螨、附线螨防治方法:发现虫害时要及时用药,可选用15%扫螨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75%克螨特乳剂1500倍液。重点喷植株上部的嫩叶背面及嫩茎处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5.采收
采收辣椒参考当地商品椒上市需要,采收青、红椒均可,可分批或一次性采收。一次性采收前后可各喷施一次叶面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高效套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头年12月中旬采用预留行种植冬马铃薯,次年4月初在预留行内移栽高粱,马铃薯收获后在高粱行内套种辣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套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头年12月中旬按140cm开厢种植2行冬马铃薯,行距40cm,次年4月初在60cm的预留行内移栽2行头季高粱,当头季高粱穗子上九成籽粒变色、变硬时进行收割,保留高粱离地面3-4cm高度的茎杆,即再生高粱,5月初收获马铃薯后在80cm的宽行内套载辣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套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粱选用高产、再生力强的杂交高粱品种,马铃薯选用抗病高产的脱毒种薯,辣椒选用在散射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的矮杆品种。
CN201310430983.8A 2013-09-22 2013-09-22 “芋/粱/椒”高效套作种植方法 Pending CN1044294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0983.8A CN104429425A (zh) 2013-09-22 2013-09-22 “芋/粱/椒”高效套作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0983.8A CN104429425A (zh) 2013-09-22 2013-09-22 “芋/粱/椒”高效套作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9425A true CN104429425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876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0983.8A Pending CN104429425A (zh) 2013-09-22 2013-09-22 “芋/粱/椒”高效套作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942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8013A (zh) * 2020-06-28 2020-08-14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再生高粱和马铃薯套作高产栽培方法
CN115843628A (zh) * 2022-12-21 2023-03-28 山东贵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蒜棉椒间套作种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8013A (zh) * 2020-06-28 2020-08-14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再生高粱和马铃薯套作高产栽培方法
CN115843628A (zh) * 2022-12-21 2023-03-28 山东贵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蒜棉椒间套作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8400C (zh) 一种药用石蒜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4012270A (zh) 一种无公害苦瓜的种植方法
CN105453985A (zh) 一种大五星枇杷的种植方法
CN105519347A (zh) 一种秋茬甜瓜与菜用蚕豆、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5494005A (zh) 一种茶油树植苗造林的丰产栽培方法
CN104381064A (zh)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01803518B (zh) 一种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5248222A (zh) 一种龙眼的种植方法
CN104663226A (zh) 一种防寒抗旱马铃薯栽培方法
CN104686265A (zh) 一种水稻的育苗方法
CN105594411A (zh) 一种大葱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方法
CN102986437A (zh) 一种两面针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3814723A (zh) 高海拔地区续断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4106354A (zh) 猴樟苗木繁育技术
CN105613024A (zh) 一种春夏茬西瓜、水稻、荸荠有机栽培轮作方法
CN106233996A (zh) 早熟辣椒、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5766298A (zh) 一种夏秋季西瓜与菜用蚕豆、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2870641A (zh) 一种蜜香李的培育方法
CN104255254A (zh) 旱地紫色作物的轮作方法
CN103503688A (zh) 一种中药续断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2197751A (zh) 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方法
CN103355092A (zh) 基于病虫和污染防控的豇豆健身栽培方法
CN105613025A (zh) 一种春夏季甜瓜、水稻、荸荠有机栽培轮作方法
CN105794584A (zh) 大棚种植盆景果树、软籽石榴、菊花三茬交叉套种方法
CN108990668A (zh) 一种黄金贡柚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