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7836A - 检查或测试装置的主动冷却 - Google Patents

检查或测试装置的主动冷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7836A
CN104427836A CN201410423959.6A CN201410423959A CN104427836A CN 104427836 A CN104427836 A CN 104427836A CN 201410423959 A CN201410423959 A CN 201410423959A CN 104427836 A CN104427836 A CN 104427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housing
checkout facility
facility according
fa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39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奇列克
N.斯坦卡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Electric Co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General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CN104427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78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54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36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查或测试装置的主动冷却。提供一种模块、系统和方法用于冷却诸如探孔仪的检查或测试设备的构件。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模块包括两个散热器,最顶部散热器具有大致居中地设置在其中的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可运行来将空气抽到最顶部散热器中,并且然后将空气流排出最顶部散热器,使得排出的空气穿过第二散热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帮助使用同一风扇组件来冷却第一和第二散热器两者,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设备构件。因此,可更容易冷却设备构件,并且改进这些构件的性能和效率,同时减小检查设备的整体尺寸和重量。

Description

检查或测试装置的主动冷却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主题涉及冷却诸如视频探孔仪的电子装置的构件。
背景技术
诸如探孔仪的检查或测试装置大体用来检查定位成远离装置操作员的物体,诸如燃气涡轮和蒸汽涡轮的内部构件。具有设置在其远侧末端处的视频头的工具可由操作员操纵到期望的观察位置,并且来自视频头的视频信号在探孔仪的屏幕上对操作员提供期望位置的图像。执行探孔仪功能(诸如操纵工具和调节图像)的马达和控制系统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管理,处理器位于探孔仪的一个或多个电路板上。但是,工作的构件和电路板会在使用期间发热,这可不利地影响它们的性能和降低它们的最高工作温度。构件和电路板的增加的热能可使它们变得不那么可靠、不那么有效和不那么高效。另外,在使用期间和之后,操作员可能难以握住探孔仪或至少探孔仪的特定构件,由于热量会积聚在探孔仪的某些工作的构件中。
一些探孔仪包括一个或多个散热器,以帮助控制在使用期间产生的热能的量。在传统上,这些模块使用被动冷却式散热器,其纯粹依赖于自然对流以进行热传递。这些散热器相对于整个探孔仪而言通常体积大且重量较大,以便提供足够的表面面积来保持可接受的内部和外部温度。即使那样,当前设计仍然导致探孔仪不高效地工作且变得太热。与效率、尺寸、重量和触碰温度相关的缺点影响探孔仪的操作工具(例如可进行关节活动的视频头)的模块。这可导致使用具有长和/或高的翅片阵列的大散热器,以便提供足够的可在其上散热的表面面积。
因此,仍然需要改进诸如探孔仪的电子装置的构件的冷却以及因而改进性能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文大体公开了一种模块、系统和方法,用于冷却诸如探孔仪或内窥镜的电子装置的构件。大体上,提供散热器组件来冷却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构件。散热器组件可具有各种构造,而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其位于第二散热器附近,使得来自第一散热器的排气空气流被引导通过第二散热器,从而提供通过第二散热器的空气流。这种构造可允许在第一散热器的附近使用单个主动冷却组件,而在第二散热器的附近不需要额外的独立的主动或被动冷却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检查设备,其包括第一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可具有用户界面和散热器,而第二壳体可联接到第一壳体上且可包括位于第一散热器附近的第二散热器,以及传感器。另外,检查设备可包括风扇组件,其位于第一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中。风扇组件可构造成提供穿过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两者的空气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长柔性插入工具可从第二壳体延伸,并且工具可包括传感器。传感器可构造成用作下者中的至少一个:成像装置、涡电流检测器、超声装置、x射线装置和温度量计。例如,传感器可包括在工具的远侧末端上的视频成像装置。视频成像装置可构造成产生代表在装置的观察区域内的目标的图像的视频信号,该图像然后可被传递来在第一壳体的用户界面上观看。用户界面可包括观察屏幕、数字读出显示器、示波显示器(scope display)或轨迹显示器和操作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以引导伸长柔性插入工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散热器,其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侧的翅片阵列,翅片阵列的第一和第二侧基本沿竖向对齐。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组件可位于散热器的中心部分内。风扇组件可承座在弹性保持器内,弹性保持器设置在散热器内。另外,风扇组件可包括第一和第二风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查设备可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散热器和风扇组件。第一壳体可具有远侧部分和近侧柄部分,远侧部分具有用户界面,并且第一壳体还可包括第一电路板。装置还可包括柔性伸长插入轴,其具有联接到第一壳体上的近侧端和具有与其相关联的传感器的远侧端。第一散热器可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远侧部分内且可接触第一电路板。散热器可包括基本彼此平行而延伸的多个翅片,并且翅片可具有形成在翅片的一部分中的中心开口。风扇组件可承座在中心开口内,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风扇组件可包括第一和第二风扇,其构造成提供穿过第一散热器的空气流。风扇组件可承座在弹性保持器内,弹性保持器设置在第一散热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查设备还可包括第二壳体,其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壳体上。第二壳体可具有第二散热器,其联接到发热电子构件(诸如电路板)上,而风扇组件可构造成提供穿过第一和第二散热器两者的空气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可包括伸长柔性插入工具,其从第二壳体延伸。工具可具有在其远侧末端上的视频成像装置,其可在用户界面上产生代表在工具的观察区域内的目标的图像的视频信号。
传感器可构造成用作下者中的至少一个:成像装置、涡电流检测器、超声装置、x射线装置和温度量计。用户界面可包括观察屏幕、数字读出显示器、示波或轨迹显示器和操作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以引导伸长柔性插入工具。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包括成像装置,其位于柔性伸长插入轴的远侧端上。成像装置可构造成获得目标位点的图像。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检查设备可包括壳体、伸长插入轴和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组件。壳体可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用户界面。伸长插入轴可从壳体向远侧延伸,并且可具有与其相关联的传感器。成像装置可构造成用作成像装置、涡电流检测器、超声检测器、x射线装置和温度量计中的至少一个,以将数据传递到用户界面。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组件可设置在壳体内,并且可布置成使得来自第一散热器组件的排气分配通过第二散热器组件。
壳体可包括可移除地联接到彼此上的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第一散热器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内,并且第二散热器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部分内。用户界面可包括观察屏幕、数字读出显示器、示波或轨迹显示器和操作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例如以引导伸长柔性插入工具。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界面包括观察屏幕,并且传感器包括位于伸长轴的远侧末端上的成像装置。成像装置可定位成靠近要检查的目标,以及获得目标的图像且将图像传递到观察屏幕。伸长插入轴可移除地联接到壳体上。第一散热器组件可包括设置在其中的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可使空气流从第一散热器组件循环到第二散热器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组件可设置在第一散热器的中心部分内。风扇组件可承座在弹性保持器内。
一种检查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其具有用户界面和第一散热器;
第二壳体,其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与其相关联的传感器和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附近的第二散热器;以及
风扇组件,其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中且构造成提供穿过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两者的空气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各自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侧的翅片阵列,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的第一和第二侧基本沿竖向对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散热器的中心部分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承座在弹性保持器内,所述弹性保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风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远侧部分和近侧柄部分,所述远侧部分使所述用户界面设置在其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的近侧柄部分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远侧部分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构造成用作下者中的至少一个:成像装置、涡电流检测器、超声装置、x射线装置和温度量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第一侧的第一支柱和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支柱,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柱构造成形成空气通道,以将空气流从所述第一散热器引导向所述第二散热器。
一种检查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其具有远侧部分和近侧柄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具有用户界面,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电路板;
柔性伸长插入轴,其具有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近侧端,以及远侧端,所述远侧端具有与其相关联的传感器;
第一散热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远侧部分内且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基本平行于彼此而延伸的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具有形成于其一部分中的中心开口;以及
风扇组件,其承座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翅片的中心开口内且构造成提供穿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空气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风扇,其构造成提供穿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空气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第二壳体,其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且具有联接到发热电子构件上的第二散热器,所述风扇组件构造成提供穿过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两者的空气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构造成用作下者中的至少一个:成像装置、涡电流检测器、超声装置、x射线装置和温度量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界面包括下者中的至少一个:观察屏幕、数字读出显示器、示波显示器和操作控制单元。
一种检查设备,包括:
壳体,其具有设置在其上的用户界面;
伸长插入轴,其从所述壳体向远侧延伸且具有与其相关联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构造成用作成像装置、涡电流检测器、超声检测器、x射线装置和温度量计中的至少一个,以将数据传递到所述用户界面;以及
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布置成使得来自所述第一散热器组件的排气分配通过所述第二散热器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器组件包括设置在其中的风扇组件,以使空气流从所述第一散热器组件循环到所述第二散热器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器组件包括风扇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中心部分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界面包括下者中的至少一个:观察屏幕、数字读出显示器、示波显示器和操作控制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可移除地联接到彼此上的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并且所述第一散热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内,而所述第二散热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长插入轴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壳体上。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得到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容易地理解这些和其它特征,其中:
图1是探孔仪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探孔仪的侧视图,探孔仪的第一壳体在其近侧部分处附连到探孔仪的第二壳体上;
图3是图2的探孔仪的侧视图,第一和第二壳体的近侧部分被附连;
图4是图2的探孔仪的侧视透视图;
图5是图4的探孔仪的正视透视图;
图6是图2的探孔仪的第一壳体的部分分解图,其示出散热器和风扇组件的构件;
图7是图6的散热器和风扇组件的正视透视图;
图8是图7的散热器和风扇组件的侧视图;
图9是图1的探孔仪的侧视截面图;以及
图10是图9的探孔仪的透视截面图。
要注意,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附图意图描绘本文公开的主题的仅典型的方面,并且因此不应当看作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图中,相同标号表示图之间的相同元件。
部件列表:
10探孔仪
20第一模块
21近侧端
22柄
23远侧端
24观察屏幕
26控制器
27至少一个电路板
28操纵杆
30键盘
34安装板
36枢转杆
39互补的匹配结构
40第二模块
41近侧端
43远侧端
59互补的匹配结构
60工具
61远侧末端
70第一散热器
72基部
74第一翅片阵列
75远侧部分
76支柱
77近侧部分
78中心开口
80风扇组件
82轴线风扇
84保持器
86盖板
90第二散热器
92基部
94第二翅片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以全面理解本文公开的结构、功能、制造的原理和模块、系统和方法的使用。
本文大体公开用于冷却电子装置的构件的模块、系统和方法。大体上,提供了散热器组件,用于冷却电子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构件。散热器组件可具有各种构造,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器,其定位在第二散热器的附近,使得来自第一散热器的排气空气流被引导通过第二散热器,从而提供通过第二散热器的空气流。这种构造可允许在第一散热器附近使用单个主动冷却组件,而在第二散热器附近不需要额外的独立的主动或被动冷却组件。
虽然散热器组件可与各种电子装置一起使用,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散热器组件可与诸如便携式或手持式探孔仪或内窥镜的检查或测试装置一起使用。探孔仪或内窥镜可具有柄组件,其具有设置在其中的多个电子构件,以操作工具,该工具构造成使用视频成像装置收集目标的一个或多个视频图像和/或一个或多个静态图像,以及将图像传递到柄组件上的观察屏幕。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虽然主要结合视频探孔仪来论述散热器组件,但是本发明可与各种电子装置一起使用,诸如其它类型的检查或测试装置。一些非限制性示例性检查或测试装置包括成像装置、涡电流检测器、超声装置、x射线装置和温度量计。为了本文的描述,可与本公开一起使用的各种类型的检查或测试装置可大体称为传感器。传感器可将表示传感器构造成观察、测量和/或测试的参数的数据传递到用户界面,以进行显示。示例性用户界面可包括观察屏幕、数字读出显示器和示波或轨迹显示器以及操作控制单元,以引导与传感器相关联的伸长柔性插入工具。
图1-3示出探孔仪1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包括联接在一起的两个单独的壳体构件或模块20、40。第一模块20大体包括柄22、用户界面、观察屏幕24(如显示的那样)、用于操作探孔仪10的各种结构的控制器26,以及一个或多个电路板(未显示)和/或设置在其中的其它发热装置或构件。第二模块40可不动地或可移除地联接到第一模块20上,并且大体包括用于操作从第二模块40向远侧延伸的伸长插入工具60的结构,诸如用以在工具60的远侧末端61上施加转向力以提供关节活动的一个或多个马达(未显示),以及一个或多个电路板(未显示),电路板用以控制马达和/或LED组件,以照亮远侧末端61所处的位置。
各个模块20、40的壳体可具有各种形状和尺寸,这可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存储在其中的构件。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模块20具有远侧壳体部分,其容纳观察屏幕24和控制器26。柄22从远侧壳体部分向近侧延伸,以促进抓握装置。柄22的近侧端21可构造成联接到功率源(诸如电池)以及第二模块40的近侧端41上。用于匹配到功率源和第二模块40上的技术将在下面详细论述。
第一模块20上的观察屏幕24可构造成显示各种运行参数或与探孔仪10的各种构件相关的其它反馈,以及显示从视频成像装置获得的目标位点的图像。控制器26可位于观察屏幕24的近侧,并且可操纵视频成像装置以及操纵显示在观察屏幕上的信息。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控制器26包括用于引导视频成像装置的操纵杆28,以及用于将不同的命令提供给成像装置、屏幕和/或探孔仪10的其它构件的键盘30。观察屏幕24和控制器26可大体称为用户界面的构件,用户界面可包括观察屏幕和控制器中的一个或两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用户界面的其它结构可存在于视频探孔仪中,或更一般地存在于检查或测试设备中。用户界面的其它构件的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包括数字读出显示器和示波或轨迹显示器。结合在其中的构件将至少部分地取决于设备构造成用于进行的检查或测试。
一个或多个电路板和相关的电子构件(诸如处理器)可位于探孔仪10中的任何位置,但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路板27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观察屏幕24下面,如图9和10中显示。电路板和相关的电子构件可包括单芯片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或能够操作探孔仪的一个或多个电子构件的等效部件。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一个电路板可包括两个主要处理芯片且可帮助控制显示器24和控制器26。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电路板还可包括存储器构件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能量源或热源。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路板为单板计算机,其通常称为SBC。关于根据本文的公开冷却电路板,可冷却诸如处理器的构件,以改进它们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
第二模块40还可具有各种构造。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模块40具有大体伸长形状,其具有联接到第一模块20上的近侧端41,以及远侧端43,远侧端43具有从远侧端43向远侧延伸的伸长插入工具60。虽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结合探孔仪使用任何数量的仪器或工具,但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工具大体为伸长和柔性的,并且在其远侧末端61上包括视频成像装置,诸如摄像头。视频成像装置可构造成产生代表在视频成像装置的观察区域内的目标图像的视频信号。信号可在第一模块20的观察屏幕24上重现,以对使用者示出目标图像。工具可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可与第二模块40结合起来使用具有大约4毫米、大约5毫米、大约6毫米、大约7毫米和大约8毫米的直径的视频成像装置。
如上面所指示,第二模块40可移除地匹配到第一模块20上。虽然可使用各种匹配技术,但是在一个实施例中,枢转杆36(显示在图6中)联接到第一模块20上的安装板34 上(或直接联接到第一模块20的壳体上),并且枢转杆36构造成在其外侧端上接收第二模块40。因此,第一和第二模块20、40可相对于彼此枢转地安装,如图2和3中显示,枢转杆36用作枢轴,至少一个模块20、40围绕其旋转。探孔仪10可因而在图2中显示的附连构造和在图3中显示的脱开构造之间移动,在附连构造中,第二模块40的近侧端41联接到第一模块20的近侧端21上,在脱开构造中,第一和第二模块20、40的近侧端21、41脱开,同时第二模块40沿方向A枢转远离第一模块20。第一和第二模块20、40的近侧端21、41可包括互补的匹配结构39、59,以在附连构造中进行匹配,如显示在图3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第一模块20可与具有不同的构造和不同的尺寸和与其相关联的工具的各种第二模块可互换地使用。
提供了散热器组件,其具有在第二散热器附近的第一散热器,以允许来自第一散热器的空气流排气被引导通过第二散热器。这种构造允许针对散热器两者使用单个冷却组件,诸如风扇组件。图4和5示出这种散热器组件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显示的那样,第一模块20包括在其远侧端23处的第一散热器70,以及第二模块40包括在其远侧端43处的第二散热器90,并且第二散热器90定位成紧邻第一散热器70且与第一散热器70对齐。在一些实施例中,如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70的最远侧端可为比第二散热器90的最远侧端处于更远侧。
虽然散热器70、90可具有各种构造,但是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散热器70、90包括基部72、92和成阵列的平行翅片74、94,翅片联接到基部72、92上。第一散热器70的翅片74可与第二散热器90的翅片94沿竖向对齐,以促进空气流从一个散热器到达另一个散热器,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另外,支柱76可形成在第一散热器70的任一侧,以产生将空气流从第一散热器70引导到第二散热器90的空气通道,如图4、9和10中的箭头B所显示。第一模块20的壳体的底板区段的形状可使得其沿竖向将空气流向下引导或导引到第二散热器90。撞击第一模块20的壳体的通道底板区段的空气流也直接冷却第一模块壳体和/或其中的构件。
散热器70、90 在探孔仪的要冷却的电子构件(例如,电路板、视频屏幕24、马达和LED灯)和周围的较冷的介质(例如,空气)之间提供直接传导路径。通过穿过散热器70、90的一部分引导热,可改进与其相关联的电子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散热器70、90的翅片74、94提供可在其上消散热能的额外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70可安装成使得其直接接触第一模块20的电路板,并且第二散热器90可安装成使得其直接接触第二模块40的电路板和/或其其它发热构件。在其它实施例中,构造成传递热能的热对接构件可设置在相应的散热器和电路板和/或其它发热构件之间。
如图4和5中显示,第二散热器90可设置成在第一散热器70附近且在第一散热器70下面。第二散热器90的位置可使得其最佳地从第一散热器70接收空气流,以帮助将热能从第二散热器90传递到周围的空气。如显示的那样,通过使第二散热器90的翅片94相对于第一散热器70的翅片74基本沿竖向对齐来建立最佳构造。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器90的翅片94可相对于第一散热器70的翅片74交错,使得翅片74与第二散热器90的翅片94之间的空间基本沿竖向对齐。
翅片的尺寸、形状、数量、在翅片之间的空间,以及用于制造散热器70、90的材料可至少部分地取决于探孔仪的其它构件和期望的冷却量。大体上,散热器70、90的期望的传导率处于大约50瓦每米每开尔文至大约500瓦每米每开尔文的范围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用于制造第一和第二散热器70、90中的一个或两者的示例性材料可包括铝、铜、石墨、镁、它们的合成物和或复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散热器可由具有同一大致的传导率的同一材料制成,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70可具有比第二散热器90更高的传导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70由铝制成且具有大约150瓦每米每开尔文的传导率,而第二散热器90由镁制成且具有大约72瓦每米每开尔文的传导率。另外,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数量的技术来分别将散热器70、90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模块20、40内。在示出实施例中,散热器70、90分别一体地形成于第一和第二模块20、40的壳体中。
如图6-8中显示的那样,第一散热器70可进一步包括形成于其中的中心开口78。中心开口78可将第一散热器70分成的翅片的远侧部分75和翅片的近侧部分77,并且中心开口78可构造成将风扇组件80接收在其中。虽然翅片阵列的最终部分75、77的形状可改变,但是在示出实施例中,远侧部分75具有基本三角形形状,基本三角形形状的底部比基本三角形的顶点更靠近观察屏幕24,并且近侧部分77具有基本三角形形状,其顶点比基本三角形形状的底部更靠近观察屏幕24。
设置在第一散热器70的中心开口78中的风扇组件80构造成将空气从散热器70外部的周围环境抽送通过远侧部分75,以及大致通过近侧部分77将经加热的空气排出散热器70,以帮助空气移动穿过散热器70以及离开探孔仪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空气在翅片74的最远侧部分处(例如,在空气入口处)抽入,并且空气在翅片74的向下延伸的部分处(例如,在空气出口处)向第二散热器90排出。空气还可在最近侧端处从第一散热器70排出到第一模块20中,以对设置在其中的构件提供直接冷却。风扇组件80可具有各种构造,但是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其包括延伸跨过翅片阵列74的长度的一对轴向风扇82。如显示的那样,可使用设置在风扇82的相对的侧的一对弹性保持器或防震安装件84将轴向风扇82可安装到中心开口78中。另外,盖板86可位于风扇82的下面,并且保持器84和/或风扇82可联接到盖板86上。虽然未显示,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风扇组件可设置在第二散热器90中的任何位置处,包括在中心开口中,如果形成这种开口的话。
可控制风扇82的速度,以进一步优化探孔仪10的冷却和功率消耗。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基于在第一和第二模块20、40的各种位置处获得的各种实时温度读数来控制风扇速度。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未显示)可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模块20、40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并且然后探孔仪10可编程成改变风扇82的速度,以在特定位置处实现期望温度。因此,当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实现期望温度,可降低风扇速度,这又允许节约功率和延长电池寿命。因此,在其中周围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或在其中电路板和探孔仪的其它电子构件产生较少的热的情况下,可降低风扇速度且可节约功率。
在使用中,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许多相同技术来操作探孔仪10,这可包括使用控制器和相关联的马达来进行关节活动,以及将探孔仪10操纵到期望的观察位置,并且然后基于从工具60的远侧末端61处的观察装置传递的信号从显示器24观察那个区域。随着探孔仪10继续被使用,设置在其中的电子构件可产生热,并且如果不被恰当地冷却,电子构件可能运行不那么高效、不那么精确、不那么可靠和/或会降低探孔仪的最高工作温度。
随着探孔仪10的构件在使用期间发热,可通过将热能从构件引导到散热器70、90且然后从散热器70、90引导到周围环境(诸如空气)来管理来自构件的热能。从构件到散热器70、90的能量的传递可例如通过它们之间直接连接或穿过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热对接构件进行。在热能从构件移动到散热器70、90时,构件被冷却,所以可接受额外的热能。同样,随着热能从散热器70、90移动到外部环境,散热器70、90被冷却,所以可接受额外的热能。大体上,随着散热器70、90变热,穿过散热器70、90传递的热能的量超过消散到周围环境中的热能的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稳态运行期间,进入散热器70、90和穿过散热器70、90转移的热的量大致等于消散到周围环境中的热的量,而当进行冷却时,进入散热器70、90的热的量低于被消散的量。但是,风扇组件80的运行可帮助改进热能从散热器70、90传递到外部环境的量和速度。
如图9和10中显示,空气可被风扇组件80抽到第一翅片阵列74中且然后排出到第二翅片阵列94中,如箭头C中示出。更具体而言,风扇组件80的风扇82可旋转,以通过阵列74的远侧部分75将空气抽送到第一翅片阵列74中。空气然后抽送向风扇82,之后作为排气吹送出风扇82。排气可吹送出翅片74的近侧部分77的近侧端,即吹送向电路板和第一散热器70的其它构件,如箭头D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箭头C所示出,排气吹送出第一翅片阵列74的近侧部分77的底部部分,以及穿过第二散热器90的第二翅片阵列94的顶部和/或前部。在传送通过第二翅片阵列94的至少一部分之后,空气可排出探孔仪10,到达外部环境。
本文描述的特定构造容许单风扇组件居中地设置在一个散热器中,以帮助冷却与两个单独的模块相关联的构件:第一手持模块20和第二插入仪器模块40。穿过两个模块20、40的散热器70、90的增加的空气流导致有更高的对流热传递系数,从而导致模块20、40有更高效的热传递和更低的温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较高的对流热传递系数导致改进探孔仪10的与第一和第二模块20、40相关联的工作构件的性能,这些工作构件在使用期间本来将变得更热、不那么高效且不那么精确。更具体而言,因为本文公开的布置,将典型地从第一散热器70到达外部环境的排气空气改为用来帮助冷却第二模块40和其构件。
除了改进探孔仪10的第一和第二模块20、40的构件的性能,公开的模块、系统和方法可减小与其相关联的散热器70、90的尺寸,并且因而减小重量,特别是对于第二散热器90,因为在不添加第二组风扇的情况下,它本来不被冷却。另外,探孔仪10可更容易由操作员握住,因为其更冷且重量更轻。本领域技术人员有时将这称为改进的触碰温度。
本书面描述使用示例来公开本发明,包括最佳模式,并且还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以及实行任何结合的方法。本发明的可取得专利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其它示例。如果这样的其它示例具有不异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的结构要素,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无实质性差异的等效结构要素,则它们意于处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检查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其具有用户界面和第一散热器;
第二壳体,其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与其相关联的传感器和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附近的第二散热器;以及
风扇组件,其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中且构造成提供穿过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两者的空气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各自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侧的翅片阵列,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散热器的第一和第二侧基本沿竖向对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散热器的中心部分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承座在弹性保持器内,所述弹性保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风扇。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远侧部分和近侧柄部分,所述远侧部分使所述用户界面设置在其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的近侧柄部分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远侧部分内。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构造成用作下者中的至少一个:成像装置、涡电流检测器、超声装置、x射线装置和温度量计。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第一侧的第一支柱和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支柱,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柱构造成形成空气通道,以将空气流从所述第一散热器引导向所述第二散热器。
10. 一种检查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其具有远侧部分和近侧柄部分,所述远侧部分具有用户界面,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电路板;
柔性伸长插入轴,其具有联接到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近侧端,以及远侧端,所述远侧端具有与其相关联的传感器;
第一散热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远侧部分内且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基本平行于彼此而延伸的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具有形成于其一部分中的中心开口;以及
风扇组件,其承座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翅片的中心开口内且构造成提供穿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空气流。
CN201410423959.6A 2013-08-26 2014-08-26 检查或测试装置的主动冷却 Pending CN1044278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975500 2013-08-26
US13/975,500 US9307672B2 (en) 2013-08-26 2013-08-26 Active cooling of inspection or testing devi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7836A true CN104427836A (zh) 2015-03-18

Family

ID=52446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3959.6A Pending CN104427836A (zh) 2013-08-26 2014-08-26 检查或测试装置的主动冷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07672B2 (zh)
JP (1) JP6630469B2 (zh)
CN (1) CN104427836A (zh)
DE (1) DE10201411185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4548A (zh) * 2018-07-09 2019-01-04 卓外(上海)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备良好热处理的电子内窥镜
CN112449516A (zh) * 2019-08-29 2021-03-05 动态Ad有限责任公司 传感器壳体
CN112868276A (zh) * 2018-10-23 2021-05-28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散热装置,特别是用于产生气流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35673S1 (en) * 2013-12-23 2015-08-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nector
EP3064897B1 (en) * 2015-03-03 2019-12-25 3Shape A/S Tip for an optical scanner
KR20190026972A (ko) 2015-04-03 2019-03-13 레드.컴, 엘엘씨 모듈식 모션 카메라
US10194071B2 (en) 2015-04-03 2019-01-29 Red.Com, Llc Modular motion camera
DE102016111960A1 (de) * 2016-06-30 2018-01-04 Karl Storz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für die Videoendoskopie
JP7017455B2 (ja) * 2018-03-30 2022-02-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DE102020210454A1 (de) 2019-08-27 2021-05-12 Motional AD LL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Kühllösungen für autonome Fahrzeu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7948B2 (en) * 1998-11-25 2006-11-21 Jory Tsai Medical inspection device
EP1338236B1 (en) 2002-02-25 2005-08-17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apparatus with cooling means
US20040193016A1 (en) * 2002-06-17 2004-09-30 Thomas Root Endoscopic delivery system for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remote flaws
JP4233408B2 (ja) * 2003-07-30 2009-03-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空冷ファンユニット
US8517921B2 (en) * 2004-04-16 2013-08-27 Gyrus Acmi, Inc. Endoscopic instrument having reduced diameter flexible shaft
US7616444B2 (en) * 2004-06-04 2009-11-10 Cooligy Inc. Gimballed attachment for multiple heat exchangers
US7662091B2 (en) * 2004-12-30 2010-02-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lexible borescope assembly for inspecting internal turbine component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US7758495B2 (en) * 2005-01-10 2010-07-20 Perceptron, Inc. Remote inspection device
US7584534B2 (en) * 2005-01-10 2009-09-08 Perceptron, Inc. Remote inspection device
US7956888B2 (en) * 2005-06-22 2011-06-07 Ge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Lp Remote video inspection system integrating audio communication functionality
DE102005030861A1 (de) 2005-07-01 2007-01-04 Invendo Medical Gmbh Kühleinrichtung für elektronische Bauteile vorzugsweise eines Endoskops
US20080072673A1 (en) * 2006-06-14 2008-03-27 Carnevale Daniel J Portable testing system
US7431619B2 (en) * 2006-06-30 2008-10-07 Perceptron, Inc. Detachable coupling for a remote inspection device
US20130317295A1 (en) * 2006-12-29 2013-11-28 GE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Light assembly for remote visual inspection apparatus
US8767060B2 (en) * 2007-10-26 2014-07-01 Ge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Lp Inspection apparatus having heat sink assembly
US8253782B2 (en) * 2007-10-26 2012-08-28 Ge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Lp Integrated storage for industrial inspection handset
US8269829B2 (en) * 2008-01-02 2012-09-18 Perceptron, Inc. Imager assembly for remote inspection device
US20090196459A1 (en) * 2008-02-01 2009-08-06 Perceptron, Inc. Image manipul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remote inspection device
GB2494723B (en) * 2008-03-07 2013-05-08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Visual inspection device
US8760507B2 (en) * 2008-08-05 2014-06-24 Inspectron, Inc. Light pipe for imaging head of video inspection device
US8356527B2 (en) * 2008-08-07 2013-01-22 Ge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Lp Inspection apparatus having an insertion tube with dispersed healing agent
US7872864B2 (en) 2008-09-30 2011-01-18 Intel Corporation Dual chamber sealed portable computer
CN101998806A (zh) * 2009-08-10 2011-03-3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JP5519211B2 (ja) * 2009-08-10 2014-06-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US20110090331A1 (en) * 2009-10-15 2011-04-21 Perceptron, Inc. Articulating imager for video borescope
US8587647B2 (en) * 2009-10-19 2013-11-19 Inspectron, Inc. Imager head adjustable mirror mount for borescope
US9049351B2 (en) * 2010-05-03 2015-06-02 Inspectron, Inc. Insulator design for video inspection devices
TW201143590A (en) * 2010-05-31 2011-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O2012086083A1 (ja) * 2010-12-24 2012-06-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US20130027527A1 (en) * 2011-07-26 2013-01-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spection system deploying portable handset with active cooling feature
US8863033B2 (en) * 2011-11-28 2014-10-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pecting an asset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4548A (zh) * 2018-07-09 2019-01-04 卓外(上海)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备良好热处理的电子内窥镜
CN112868276A (zh) * 2018-10-23 2021-05-28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散热装置,特别是用于产生气流的装置
CN112449516A (zh) * 2019-08-29 2021-03-05 动态Ad有限责任公司 传感器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43084A (ja) 2015-03-05
JP6630469B2 (ja) 2020-01-15
DE102014111858A1 (de) 2015-02-26
US9307672B2 (en) 2016-04-05
US20150055297A1 (en) 2015-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7836A (zh) 检查或测试装置的主动冷却
US922949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 dissipation equipment
US7990706B2 (en) Cooling duc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324339B2 (en) Dual impeller push-pull axial fan heat sink
US10935472B2 (en) Pumped cooling system in gas detector
US10092174B2 (en) Endoscop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CN101174172A (zh) 电子设备的机箱温度抑制构造及便携式计算机
JP2005021683A (ja) Ct検出器回路の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884397B2 (en) Control console for a 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
JP2003179429A (ja) 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CN105867053A (zh) 摄像模组
JP2008142221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およびその超音波プローブ
JP4275668B2 (ja) 気体回収装置、テストヘッドおよびicデバイス試験装置
JP6004767B2 (ja) 光源装置
US20090290305A1 (en) Entrainment heatsink using engine bleed air
JP2010061289A (ja) 電子機器
JP5542479B2 (ja) 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80030949A1 (en) Fluid-provid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60256523A1 (en) Fan and heat sink combination
US11071230B2 (e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heat generating component
Nagendran et al. Thermal management challenges in forced convection tablets
WO2018216381A1 (ja) 冷却装置
JP6736322B2 (ja) 内視鏡
JP3577711B2 (ja) テストヘッドの冷却構造
JP2019213650A (ja) 画像解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