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4933A - 电子乐器、接触检测装置以及接触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乐器、接触检测装置以及接触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4933A
CN104424933A CN201410437329.4A CN201410437329A CN104424933A CN 104424933 A CN104424933 A CN 104424933A CN 201410437329 A CN201410437329 A CN 201410437329A CN 104424933 A CN104424933 A CN 104424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act
key
time
no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73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4933B (zh
Inventor
坂田吾朗
池田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4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4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4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4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10H1/34Switch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s or mechanical 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20/00Input/output interfac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20/155User input interfaces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2220/265Key design detail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keys of a keyboard; Key-like musical input devices, e.g. finger sensors, pedals, potentiometers, selectors
    • G10H2220/275Switching mechanism or sensor details of individual keys, e.g. details of key contacts, hall effect or piezoelectric sensors used for key position or movement sensing purposes; Mounting thereof
    • G10H2220/285Switching mechanism or sensor details of individual keys, e.g. details of key contacts, hall effect or piezoelectric sensors used for key position or movement sensing purposes; Mounting thereof with three contacts, switches or sensor triggering levels along the key kinematic path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20/00Input/output interfac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20/155User input interfaces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2220/265Key design detail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keys of a keyboard; Key-like musical input devices, e.g. finger sensors, pedals, potentiometers, selectors
    • G10H2220/275Switching mechanism or sensor details of individual keys, e.g. details of key contacts, hall effect or piezoelectric sensors used for key position or movement sensing purposes; Mounting thereof
    • G10H2220/295Switch matrix, e.g. contact array common to several keys, the actuated keys being identified by the rows and columns in conta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接触检测装置(50)具备:控制器(51)、第二计数器(55)、比较电路(58)。控制器(51)基于通过第一计数器(54)从第二接点(160b)断开起到第一接点(160a)断开为止计数的时间,预测到达制音器接通事件的发生的时间即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第二计数器(55)对与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比较的时间进行计数。比较电路(58)对通过第二计数器(55)计数的时间与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进行比较,当一致时,将用于使制音器接通事件发生的放键一致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并且,控制器(51)在从比较电路(58)发送放键一致信号时,进行使制音器接通事件发生的控制。

Description

电子乐器、接触检测装置以及接触检测方法
本申请基于并主张2013年8月2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178347的优先权,并且参考援引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乐器、接触(touch)检测装置以及接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表示在电子钢琴等电子乐器中发出的音的强弱的速度(velocity)信息是如以下那样检测的。
即,在电子钢琴的各键下方,设有在键的按压量(行程(stroke))相互不同的位置接通的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对该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的各接通定时的时间差进行计测,基于该时间差检测速度信息,将基于该速度信息的强度的乐音从所连接的音源发出。
最近,例如日本专利第3922225号公报所示那样的、在各键下方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已经上市。其中,在现有2个接点的中间按压量的位置(中间行程位置)上再追加1个接点,能够通过3个接点进行模仿钢琴的制音器(damper)动作的音源控制。为了便于说明,从键的按压量最浅的位置起,将这3个接点称为第一接点、第二接点、第三接点。
在这样的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中,在基于第二接点和第三接点这2个接点各自接通的定时的时间差来检测速度信息这一点,与有2个接点的电子钢琴的构造相比没有大的区别。
但是,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中,在与有2个接点的以往的电子钢琴相比更深的行程位置(stroke position)设置第二接点时,与原声钢琴(acousticpiano)同样地,能够检测在较深的行程位置上的小的行程振幅的连击操作。
并且,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中的消音定时的检测,与有2个接点的以往的电子钢琴的行程位置同样地,能够基于第一接点的断开定时进行。在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中,能够通过第一接点进行消音(制音器的接通)控制,并且能够通过第二接点及第三接点进行发音控制(接触强度与发音开始定时的控制)。
因此,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中,在保持将制音器断开(释放)的状态下进行第二接点及第三接点的反复连击时,能够在较早的定时连续发出多个相同音高的乐音,由此能够表现原声钢琴的连击演奏。
但是,为了实现这样的连击性能,必须对每1个键将接点从以往的2个追加设置为3个,需要接点(开关)、配线、接点矩阵(开关矩阵)用的二极管等大量的追加零件。这必然导致复杂化及高成本化,因此,希望仅通过以往的2个接点的构成,实现与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同样的连击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在电子乐器中仅通过以往的2个接点的构成,实现与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同样的连击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电子乐器,具备:接触检测装置;以及音源,基于通过上述接触检测装置生成的音符开启事件以及音符关闭事件,使乐音发音及消音;上述接触检测装置具备:键盘,具有分别指定要发出的乐音的音高的多个键;第一接点,按每个上述键设置,当对该键的按键操作的按压量增大而成为第一值时接通,并且当通过放键操作而按压量减小从而低于上述第一值时断开;第二接点,当通过上述按键操作而上述键的按压量进一步增大从而成为比上述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接通,并且当通过上述放键操作而按压量减小从而低于上述第二值时断开;按键计数器,对通过上述按键操作而上述第一接点接通起到上述第二接点接通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音符开启事件生成单元,当上述第二接点接通时,生成音符开启事件,该音符开启事件指示与由上述按键计数器所计数的时间相对应的音量且与被按压的上述键相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发音;放键计数器,对通过上述放键操作而上述第二接点断开起到上述第一接点断开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以及音符关闭事件生成单元,在从上述第一接点断开起经过了与上述放键计数器的计数值相对应的时间后,生成音符关闭事件,该音符关闭事件指示与被放开的上述键相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消音。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适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的电子乐器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3为说明图2的接触检测装置的计数器存储器的格式(format)的图。
图4为说明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的硬件中的状态标志(ST(status flag))的变迁的图。
图5为说明作为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的比较的、执行了有3个接点的以往的接触检测装置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时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
图6为说明作为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的比较的、执行了有2个接点的接触检测装置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时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
图7为说明执行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时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
图8为说明执行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时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
图9为说明执行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时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
图10为说明执行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时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图。
图11为说明图2的接触检测装置执行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为说明图2的接触检测装置执行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3为说明图2的接触检测装置执行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为说明图2的接触检测装置执行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为说明图2的接触检测装置执行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6为说明图2的接触检测装置执行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7为说明图2的接触检测装置执行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8为说明图2的接触检测装置执行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9为说明图2的接触检测装置执行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适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电子乐器1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在图1中,电子乐器1具备:CPU11、ROM(Read Only Memory)12、RAM(Random Access Memory)13、总线14、输入输出接口15、输入部16、输出部17、存储部18、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接口部19、驱动器20、接触检测装置50。
CPU11按照在ROM12中记录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18载入到RAM13中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例如,CPU11基于从接触检测装置50发送的各种事件(event)(详情后述),执行用于发音或消音的控制、即发音控制或消音控制。
在RAM13中适当地存储有CPU11执行各种处理所需的数据等。
CPU11、ROM12、RAM13以及后述的接触检测装置50经由总线14相互连接。该总线14还连接有输入输出接口15。输入输出接口15连接有输入部16、输出部17、存储部18、MIDI接口部19以及驱动器20。
输入部16包括具有与多种音分别对应的多个键(例如88个键)的MIDI键盘。在电子乐器1中,与多个键对应的多种音通过音符号码(note number)识别。该键的按键操作及放键操作通过后述的接触检测装置50进行检测。
具体而言,输入部16具备将按多个键的每个键设置的、响应于按键操作而依次接通的第一接点160a及第二接点160b连接为矩阵状的键开关矩阵160。
键开关矩阵160响应于从接触检测装置50发送的公共(common)侧开关输入信号(KC),检测已接通的第一接点160a或第二接点160b。并且,键开关矩阵160将表示已接通的第一接点160a的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或表示已接通的第二接点160b的第二接点接通信号向接触检测装置50发送。
另一方面,键开关矩阵160响应于将键完全按下的状态后的放键操作,按第二接点160b、第一接点160a的顺序对断开进行检测。并且,键开关矩阵160将表示已断开的第一接点160a的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或表示已断开的第二接点160b的第二接点断开信号向接触检测装置50发送。
并且,输入部16具备用于输入各种信息的开关。并且,输入部16将用户输入的各种信息向CPU11输出。
输出部17具有显示器、扬声器以及D/A变换电路等,输出图像及声音。
存储部18由硬盘或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构成,存储用于电子乐器1的控制的各种程序。
MIDI接口部19是将生成乐音的音源41与作为发音控制部的CPU11连接的接口。音源41预先存储与多种乐音的音色对应的乐音波形数据,按照通过输入部16的多个键的某个按键而指定的音高所对应的速度反复进行读出,从而生成并输出乐音波形。
在驱动器20中,适当地安装由磁盘、光盘、光磁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的可移动介质(removal medium)31。通过驱动器20从可移动介质31读出的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在存储部18中。并且,可移动介质31还能够与存储部18同样地对存储部18中存储的各种数据进行存储。
接着,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硬件构成进行说明。
图2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接触检测装置50具备:作为控制电路的控制器51、事件标志设置电路52(以下也称为“EV标志设置电路52”)、状态(status)增加电路53、第一计数器54、第二计数器55、计数器存储器56、到达时间存储器57、比较电路58、反转电路59、速度寄存器61、音符号码寄存器62。
控制器51与键开关矩阵160的第一接点160a及第二接点160b连接,接收第一接点接通信号、第二接点接通信号、第一接点断开信号以及第二接点断开信号。
并且,控制器51对接触检测装置50中的其他硬件进行控制,生成音符开启事件(note-on event)或音符关闭事件(note-off event)并经由总线14向CPU11发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音符开启事件”包含:按压输入部16的键时的该键的音符号码、以及作为表示键的按压强度的初始(initial)接触信息的速度值。
并且,CPU11在接收到音符开启事件时,与音源41联动,执行以与速度对应的强度发出与该事件包含的音符号码对应的乐音的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音符开启事件”至少包含输入部16的键被放开时的该键的音符号码。
并且,控制器51向键开关矩阵160发送公共侧开关输入信号(KC),从键开关矩阵160接收第一接点接通信号、第二接点接通信号、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或第二接点断开信号。
并且,控制器51根据事件标志(以下也称为“EV”)以及状态标志(以下也称为“ST”),对构成接触检测装置50的上述电路、加法器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EV的值,可以取“0”或“1”。
EV的值“0”表示任何键都没有被按下或被放开的状态。
EV的值“1”表示任意的键被按下或被放开的状态。即,EV的值为“1”时,表示发生了音符开启事件、或音符关闭事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ST的值,可以取“0”、“1”、“2”、“3”、“4”、“5”、“6”或“7”。ST表示对键盘进行测定的状态迁移。
ST的值“0”表示处于按键等待状态。
ST的值“1”表示正在对后述的按键偏离时间(key press bias time)进行计数。
ST的值“2”表示正在对后述的按键速度测定值进行计数。
ST的值“3”表示正在对后述的按键修正时间用计数器值进行计数。
ST的值“4”表示处于放键等待状态。
ST的值“5”表示正在对后述的放键偏离时间(key release bias time)进行计数。
ST的值“6”表示正在对后述的放键速度测定值进行计数。
ST的值“7”表示正在对后述的放键修正时间用计数器值进行计数。
控制器51将这些EV及ST的值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对其适宜进行参照,并且对EV标志设置电路52及状态增加电路53进行控制并使其进行更新。
图3为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计数器存储器56的格式的图。
计数器存储器56具有与多个键分别对应的多个地址,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与88个键分别对应的88个地址(图3中左侧记载的0~87的地址)。在各地址中存储所对应的键的EV的值、ST的值、速度计数器值、按键修正时间用计数器值以及放键修正时间用计数器值。详情虽在后面叙述,但速度计数器值(以下也称为“VC”)、按键偏离时间以及放键偏离时间通过第一计数器54进行加法运算,按键修正时间用计数器值以及放键修正时间用计数器值(以下也称为“TC”)通过第二计数器55进行加法运算。
并且,在各地址中存储有与键对应的音符号码(未图示)。
返回图2,EV标志设置电路52通过控制器51的控制,对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EV的值进行更新。
状态增加电路53通过控制器51的控制,对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进行更新。
第一计数器54通过控制器51的控制,将从第一接点160a接通起到第二接点160b接通为止的时间,在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中进行加法运算。并且,第一计数器54通过控制器51的控制,对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进行重置(reset)。
这里,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在ST的值为“1”时表示按键偏离时间、在ST的值为“2”时表示按键速度测定值。即,按键速度测定值是表示在从第一接点160a接通起到第二接点160b接通为止的时间中、将预先设定的按键偏离时间除去而得到的时间的值。
另一方面,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在ST的值为“3”时表示放键偏离时间、在ST的值为“4”时表示放键速度测定值。即,放键速度测定值是表示在从第二接点160b断开起到第一接点160a断开为止的时间中、将预先设定的放键偏离时间去除而得到的时间的值。
第二计数器55通过控制器51的控制,将从第一计数器54的加法运算完成起的时间,在计数器存储器56的TC中进行加法运算。并且,第二计数器55通过控制器51的控制,对计数器存储器56的TC进行重置。
到达时间存储器57构成为,包含第一到达时间存储器57a和第二到达时间存储器57b。
第一到达时间存储器57a根据VC的按键速度测定值,存储预先设定的表示第二计数器55的加法运算(计数)结束时间的按键到达时间。
第二到达时间存储器57b根据VC的放键速度测定值,存储预先设定的表示第二计数器55的加法运算(计数)结束时间的放键到达时间。
控制器51根据从第一接点160a接通起到第二接点160b接通为止由第一计数器54计数的时间,预测表示按键定时的按键到达时间。并且,控制器51根据从第二接点160b断开起到第一接点160a断开为止由第一计数器54计数的时间,预测后述的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damper-on arrival time)。
控制器51能够将在第二到达时间存储器57b中存储的放键到达时间设定为固定时间。
比较电路58对在第一到达时间存储器57a中存储的按键到达时间和TC进行比较,按键到达时间与TC一致时,将按键一致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
并且,比较电路58对在第二到达时间存储器57b中存储的放键到达时间和TC进行比较,放键到达时间与TC一致时,将放键一致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
反转电路59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VC(按键速度测定值或放键速度测定值)读入,通过反转处理(inverting process)算出速度值,将算出的速度值设置(保存)到速度寄存器61中。
接着,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硬件中的状态标志(ST)的变迁进行说明,首先作为其前提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乐器1的模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以电子钢琴为例的关系将以往的音符关闭事件作为制音器接通事件。制音器接通(damper-on)是指模仿原声钢琴的制音器机能、与为了由制音器停止钢琴弦的振动来进行消音而踩踏制音踏板等价的情况。即,制音器接通事件是后述的制音器接通到达时发生的音符关闭事件(消音事件)。
作为规定这些事件的关系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子乐器1的模式,设有至少包含“mode0(multi assign mode)”、“mode1(single assign mode)”、“note off enable”、“note on 2 enable”的多个模式。控制器51执行向多个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切换的控制。
“mode0”是像钢琴等那样能够同时产生多个音符开启的模式。在模式为“mode0”时,能够不在中途夹杂音符关闭地连续产生多个音符开启,能够通过发生音符关闭事件而使发生的同一音符的发音全部消音。由此,能够像原声钢琴那样,在制音踏板被接通之前实现多个按键(击键)。
“mode1”是风琴(organ)等以同一音高交替产生音符开启及音符关闭的模式。在模式为“mode1”时,在原声钢琴以外的风琴等没有将多个音源发声器对同一音高分配(assign)的情况下,必定能够交替地发生音符开启及音符关闭。
“note off enable”是不交替地发生音符开启事件及音符关闭事件、作为信息而能够发生音符关闭的模式。即,在模式为“mode0”时,音符开启事件及音符关闭事件不交替发生,而在模式为“note off enable”时,能够使音符关闭发生。例如,在模式为“note off enable”时,能够使羽管键琴(harpsichord)的2种音步(feet)、或哈蒙德风琴(Hammond organ)的其他音步音在不同的定时(timing)产生。该不同的定时差按照速度变化,因此能够进行模仿实物的定时下的消音。
“note on 2 enable”是行程位置在下限行程(即将使键完全按下之前的位置)到达前的通过第二接点160b时使音符开启发生的模式。例如,在模式为“note on 2 enable”时,能够使羽管键琴的2种音步、或哈蒙德风琴的其他音步音在不同的定时发生。
这些多个模式的变更如后所述,基于控制器51的控制,并基于状态的移动目的地的变更、或事件标志来实现。
接着,参照图4对状态标志(ST)的变迁进行说明。
图4为说明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硬件中的状态标志(ST)的变迁的图。
首先,在“按键等待”的状态(参照图4的“状态”的项目)下,控制器51将ST的值“0”设置在状态增加电路53中(参照图4的“ST”的项目)。接着,演奏者对键的按键操作开始。此时,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EV的值为“0”。
当进一步按键而第一接点160a接通时,键开关矩阵160将第一接点接通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
这里,控制器51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确定该第一接点接通信号被发送的键,在计数器存储器56(参照图3)中,执行使存储在所确定的键的地址下的各种值更新的控制。并且,控制器51将所确定的键的音符号码设置(保存)在音符号码寄存器62中。
这里,图4的“状态进展条件”的项目表示使当前的状态标志(ST)进展的条件,“进展动作”的项目表示接下来进展的状态标志(ST)。
例如,当前的ST的值“0”的“状态进展条件”是第一接点160a接通,“进展动作”是“到ST1”,也就是说,使ST的值“0”前进到“1”。
因此,控制器51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时,将ST的值“1”设置在状态增加电路53中,在第一计数器54中将VC重置,然后开始计数并对VC进行加法运算。
由此,从“按键等待”转移到“按键偏离时间计数中”的状态。即,该状态下的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表示按键偏离时间。
这里,图4的“中止动作进展条件丧失时”的项目表示在不满足(丧失)“状态进展条件”时进展的状态标志(ST)。例如,在“按键偏离时间计数中”的状态下,当由于某种错误而未“到达按键偏离时间”时,ST的值从“1”变更为“0”。即,返回到“按键等待”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的VC的值与预先设定为规定值的按键偏离时间一致时,即在VC到达按键偏离时间时,满足“按键偏离时间计数中”的状态的“状态进展条件”,因此控制器51将ST的值“2”设置在状态增加电路53中,在第一计数器54中将VC重置,然后开始计数并对VC进行加法运算。
由此,从“按键偏离时间计数中”转移到“按键速度测定值计数中”的状态。即,该状态的VC表示按键速度测定值。
并且,例如,在“按键速度测定值计数中”的状态下,当由于某种错误而未“到达按键速度测定值”时,ST的值从“2”变更为“0”。即,返回到“按键等待”的状态。
当进一步按键而第二接点160b接通时,键开关矩阵160将第二接点接通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
并且,控制器51在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时,满足“按键速度测定值计数中”的状态的“状态进展条件”,因此将ST的值“3”设置在状态增加电路53中,使第一计数器54结束VC的计数,将TC重置在第二计数器55中,然后开始计数并对TC进行加法运算。
这里,图4的“有条件输入时的状态”的项目表示以规定条件的输入为契机而发生的状态。因此,在“按键速度测定值计数中”的状态下,当模式为“note on 2 enable”时,控制器51在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时,使按键结束,使音符开启事件发生。由此,从“按键速度测定值计数中”转移到“按键修正时间计数中”的状态。即,该状态的TC表示按键修正时间。
并且,例如,在“按键修正时间计数中”的状态下,当由于某种错误而未“到达按键修正时间”时,ST的值从“3”变更为“0”。即,返回到“按键等待”的状态。
并且,在此期间,反转电路59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VC(按键速度测定值)读入,通过反转处理算出速度值,将算出的速度值设置(保存)在速度寄存器61中。并且,控制器51生成发音信息,该发音信息包含中断信号、设置(保存)在音符号码寄存器62中的音符号码以及设置(保存)在速度寄存器61中的速度值。
接着,比较电路58对在第一到达时间存储器57a中预先作为目标值而设定为规定值的按键到达时间和TC进行比较,按键到达时间与TC一致时、即TC(按键修正时间)到达按键到达时间时,满足“按键修正时间计数中”的状态的“状态进展条件”,因此将EV的值“1”设置在EV标志设置电路52中,将ST的值“4”设置在状态增加电路53中,将按键一致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控制器51在接收到按键一致信号时,向作为发音控制部的CPU11发送包含速度值的发音信息。即,在“按键修正时间计数中”的状态下,在到达按键到达时间时,控制器51使按键结束,使音符开启事件发生。由此,从“按键修正时间计数中”转移到“放键等待”的状态。并且,CPU11执行发出基于从控制器51发送的发音信息的音的发音处理。
接着,演奏者对键的放键操作开始。此时,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EV的值为“1”。
当进一步放键而第二接点160b断开时,键开关矩阵160将第二接点断开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
这里,控制器51在接收到第二接点断开信号,确定该第二接点断开信号被发送的键,在计数器存储器56(参照图3)中,执行使存储在所确定的键的地址下的各种值更新的控制。并且,控制器51将所确定的键的音符号码设置(保存)在音符号码寄存器62中。
并且,控制器51在接收到第二接点断开信号,满足“放键等待”的状态的“状态进展条件”,因此将EV的值“5”设置在EV标志设置电路52中,将ST的值“5”设置在状态增加电路53中,在第一计数器54中将VC重置,然后开始计数并对VC进行加法运算。由此,从“放键等待”转移到“放键偏离时间计数中”的状态。即,该状态的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表示放键偏离时间。这里,例如,在“放键偏离时间计数中”的状态下,当由于某种错误而未“到达放键偏离时间”时,ST的值从“5”变更为“4”。即,返回到“放键等待”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计数器存储器56中的VC的值与预先设定为规定值的放键偏离时间一致时、即VC的值到达放键偏离时间时,满足“放键偏离时间计数中”的状态的“状态进展条件”,因此控制器51将ST的值“6”设置在状态增加电路53中,在第一计数器54中将VC重置,然后开始计数并对VC进行加法运算。即,在“放键偏离时间计数中”的状态下,模式为“note off enable”时,控制器51在到达放键偏离时间时,结束放键,使音符关闭事件发生。由此,从“放键偏离时间计数中”转移到“放键速度测定值计数中”的状态。即,该状态的VC表示放键速度测定值。
这里,例如,在“放键速度测定值计数中”的状态下,当由于某种错误而未“到达放键速度测定值”时,在模式为“mode0”的情况下,ST的值从“6”变更为“1”。即,返回到“按键偏离时间计数中”的状态,再度成为音符开启计测状态。另一方面,在模式为“mode1”的情况下,ST的值从“6”变更为“4”。即,再次转移到音符开启计测状态,从而不进行音符开启的发生,作为放键中止处理而成为放键等待状态。
当进一步放键而第一接点160a断开时,键开关矩阵160将第一接点断开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此时,控制器51在模式为“note off enable”时,使音符关闭事件发生。
并且,控制器51在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满足“放键速度测定值计数中”的状态的“状态进展条件”,因此将EV的值“1”设置在EV标志设置电路52中,将ST的值“7”设置在状态增加电路53中,使第一计数器54结束VC的计数,使第二计数器55将VC重置,然后开始计数并对TC进行加法运算。由此,从“放键速度测定值计数中”转移到“放键修正时间计数中”的状态。即,该状态的TC表示放键修正时间。
并且,在“放键修正时间计数中”的状态下,当由于某种错误而未“到达放键修正时间”时,在模式为“mode0”的情况下,ST的值从“7”变更为“1”。即,返回到“按键偏离时间计数中”的状态,再次成为音符开启计测状态。另一方面,在模式为“mode1”的情况下,ST的值从“7”变更为“4”。即,再次转移到音符开启计测状态,从而不进行音符开启的发生,作为放键中止处理而成为放键等待状态。
并且,在此期间,反转电路59将存储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的VC(放键速度测定值)读入,通过反转处理算出速度值,将算出的速度值设置(保存)在速度寄存器61中。并且,控制器51生成音符关闭事件,该音符关闭事件包含中断信号、设置(保存)在音符号码寄存器62中的音符号码以及设置(保存)在速度寄存器61中的速度值。
接着,比较电路58对在第一到达时间存储器57a中预先作为目标值而设定为规定值的放键到达时间和TC进行比较,放键到达时间与TC一致时、即TC(放键修正时间)到达放键到达时间时,满足“放键修正时间计数中”的状态的“状态进展条件”,因此使EV标志设置电路52设置EV的值“1”,使状态增加电路53设置ST的值“0”,将放键一致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控制器51在接收到放键一致信号时,向作为消音控制部的CPU11发送包含速度值的音符关闭事件。
即,在“放键修正时间计数中”的状态下,当到达放键到达时间时,控制器51结束放键,使作为音符关闭事件的制音器接通事件发生。由此,从“放键修正时间计数中”转移到“按键等待”的状态。并且,CPU11执行对基于从控制器51发送的音符关闭事件的音进行消音的消音处理。
接着,比较电路58对在第二到达时间存储器57b中预先作为目标值而设定的放键到达时间和TC进行比较,放键到达时间与TC一致时、即TC(放键修正时间)到达放键到达时间时,将放键一致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控制器51在接收到放键一致信号时,向作为消音控制部的CPU11发送包含速度值的音符关闭事件。
于是,CPU11执行对基于从控制器51发送的音符关闭事件的音进行消音的消音处理。
另外,将以上的接触检测装置50所执行的一系列处理在以下称为“接触检测动作处理”。
以下,参照图5至图10,对执行接触检测装置50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时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进行说明。
更具体而言,首先,为了容易理解本实施方式,参照图5对执行了3接点的以往的接触检测装置(未图示)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情况下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进行说明。
然后,对执行了本发明人所发明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的接触检测装置(未图示)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情况下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进行说明。
然后,参照图7至图10,对执行了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情况下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进行说明。
图5是说明使用了利用行程位置不同的3个接点进行速度信息的检测的以往的电子钢琴中设置的接触检测装置(未图示)时的、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
为了便于说明,将这3个接点从行程位置最浅的位置起称为第一接点、第二接点、第三接点。
图5的以往的接触检测装置,在按键时计测第二接点与第三接点这2个接点接通的时间之差(ta2-ta1)。并且,图5的以往的接触检测装置基于计测的时间差(ta2-ta1),预测到达下限行程位置的时间(按键到达时间)ta3,在预测时间ta3时发生音符开启事件。
并且,在放键时,图5的以往的接触检测装置,在第一接点断开的定时的时间ta4发生音符关闭(与本实施方式的制音器接通等价)事件。
在这样的图5的以往的接触检测装置中,通过3个接点检测速度信息,因此必须对每1个键盘将接点从2个追加设置为3个,需要接点、配线、接点矩阵用的二极管等大量的追加零件。
因此,本发明人发明了用于仅使用2个接点来实现连击性的接触检测装置。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将这2个接点从行程位置最浅的位置起称为第一接点、第二接点。
首先,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基础,本发明人发明了如图6所示那样、在比以往的2接点方式深的行程位置设置第一接点的接触检测装置(未图示)。
图6是说明使用了本发明人发明的、利用行程位置不同的2个接点进行速度信息的检测的接触检测装置(未图示)的情况下、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
如图6所示,在按键时,计测按照第一接点及第二接点的顺序接通的时间之差(tb2-tb1)。并且,基于所计测的时间差(tb2-tb1),预测到达下限行程位置的时间(按键到达时间)tb3,在预测时间tb3时发生音符开启事件。
并且,例如,在模式为“note off enable”时,图6的接触检测装置在放键时基于按照第二接点及第一接点的顺序断开的时间之差(tb5-tb4),计测断开速度值,并且发生音符关闭事件。
在该图6那样的情况下,发生音符关闭事件时的行程位置变深。结果,可能发生放键定时过早、或者在非预期的较浅位置发生放键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发明了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即,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按图4所示的定时,使接触检测装置50的各硬件动作,从而按图7至10所示那样的定时发音或消音。
图7至图10为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情况下、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目的在于,以2个接点且第一接点与以往同样的位置实现与使用了图5的实施方式的3个接点时同样的事件发生。
在图7至图10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按键接通第一接点160a时,将按键偏离时间进行加法运算,接着将按键速度测定值进行加法运算。并且,进一步按键而接通第二接点160b时,将与按键速度测定值对应的按键修正时间进行加法运算,在经过该按键修正时间后在发音控制部中执行发音处理。由此,在键完全被按下的定时发音。进而,通过放键使第二接点160b断开时,将放键偏离时间进行加法运算,接着将放键速度测定值进行加法运算。并且,当进一步放键使第一接点160a断开时,将与放键速度测定值对应的放键修正时间进行加法运算,在经过该放键修正时间后在消音控制部中执行消音处理。
在图7的例子中,与根据音符开启时的按键速度值推测按键到达时间(到达下限行程位置的时间)的方法同样地,接触检测装置50根据音符关闭时的放键速度值预测(推定)到达制音器接通的时间(以下称为“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
具体而言,接触检测装置50在放键时,根据按照第二接点160b以及第一接点160a的顺序断开的时间之差(tc1-tc2),推定(计测)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tc3。其后,能够进行在经过制音器接通时间td3后发生制音器接通事件、即音符关闭事件的控制。
此时的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能够取与行程到达以往的接触检测装置中的第一接点位置的时间相同的时间。
这样,能够仅通过2个接点,实现与通过3个接点检测速度信息的电子钢琴同样的连击性能和音的重叠。
另外,对于图7的例子的按键时,接触检测装置50根据按照第一接点160a以及第二接点160b的顺序接通的时间之差(tc5-tc4),推定(计测)到达下限行程位置的时间(按键到达时间)tc6,在推定(计测)出的时间tc6时发生音符开启事件。
图8是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中、指定(assert)“noteon 2 enable”或“note off enable”这2个模式双方的情况下、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
具体而言,在图8的例子中,接触检测装置50在放键时,根据按照第二接点160b以及第一接点160a的顺序断开的时间之差(td2-td1),推定(计测)制音器接通时间td3。此时,在图8的例子中,与图7的例子同样地,接触检测装置50基于第一接点160a断开的时间td2立即发生音符关闭事件1,其后能够进行在经过制音器接通时间td3后发生制音器接通事件、即音符关闭事件2的控制。
另一方面,对于图8的例子的按键时,接触检测装置50根据按照第一接点160a以及第二接点160b的顺序断开的时间之差(td5-td4),推定(计测)到达表示按键定时的制音器位置的时间(按键到达时间)td6
此时,接触检测装置50能够进行基于第二接点160b接通的时间td5立即发生音符开启事件、进而在经过按键到达时间td6后发生音符开启事件的控制。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能够通过分别不同的音源(例如第一发声器(generator)以及第二发声器)使羽管键琴的2种音步、或哈蒙德风琴等的其他音步音在不同的定时发生。该不同的定时差根据速度而变化,因此能够实现模仿实物的定时下的消音。这样,能够再现羽管键琴或哈蒙德风琴等、音的发生定时有多个的乐器的音。
图9是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中、模式为“mode0”的情况下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
在图9的例子中,示出了连击的状态、和控制钢琴音时的音源(第一发声器、第二发声器、第三发声器)的分配状况。
在图9的例子中,在接触检测装置50中,第一接点设置在行程较深的位置,由此能够对应较深位置的行程振幅较小的连击、颤音(trill)。
具体而言,接触检测装置50在放键时,根据按照第二接点160b以及第一接点160a的顺序断开的时间之差(te2-te1),推定(计测)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td4
此时,在第一接点160a再次接通的时间te3比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td4早的情况下,接触检测装置50进行不使制音器接通事件(音符关闭事件)发生、基于第一接点160a接通的时间te3立即发生音符开启事件的控制,从而能够通过其他的音源(例如第二发声器)使不同的音发生。
这样,在图9的例子中,接触检测装置50中,在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td4内键盘发生了再次接通第一接点160a这样的连击时、即第一接点160a再次接通的时间te3比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td4早时,与在钢琴中保持将弦的制音器释放的状态重复敲击弦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分配多个音源发声器。
与此相对,在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td8内、第一接点160a没有再次接通的情况下(图9中最右侧的情况),接触检测装置50进行在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td8时发生制音器接通事件(音符关闭事件)的控制。由此,3个发声器变为关闭。
图10为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中、模式为“mode1”的情况下从通过按键发音起到通过放键消音为止的定时的图。
在图10中,示出了将电子乐器1模仿为钢琴以外的乐器(没有在单一键盘上分配多个发声器的情况)的例子。
具体而言,接触检测装置50在放键时,根据按照第二接点160b以及第一接点160a的顺序断开的时间之差(tf2-tf1),推定(计测)到达假想第一接点的时间(以下称为“假想制音器接通时间”)tf4
此时,第一接点160a再次接通的时间tf3比假想制音器接通时间tf4早时,接触检测装置50能够继续通过音源(第一发声器)发出同一音。
与此相对,第一接点160a再次接通的时间tf8比假想制音器接通时间tf7晚时,接触检测装置50进行在假想制音器接通时间tf7时发生制音器断开事件(音符关闭事件)的控制。
通过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50能够防止因优先连击而加深第一接点所导致的放键定时过早、或者发生非预期的较浅位置的放键等问题。
接着,参照图11至图19,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硬件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进行说明。
图11至图19为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11所示,在步骤S1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EV的值是否为“1”。EV的值为“1”时在步骤S1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2。与此相对,EV的值非“1时,在步骤S1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5。关于步骤S5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2中,反转电路59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VC(按键速度测定值)读入,通过反转处理算出速度值,将算出的速度值设置(保存)在速度寄存器61中。
在步骤S3中,控制器51将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或第二接点接通信号的键的音符号码设置(保存)在音符号码寄存器62中。
在步骤S4中,EV标志设置电路52通过对EV设置“0”,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EV的值更新为“0”。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在步骤S5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ST的值是否为“0”。ST的值为“0”时,在步骤S5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6。与此相对,ST的值非“0”时,在步骤S5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10。对于步骤S10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6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6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7。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6中判定为否,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在步骤S7中,状态增加电路53对ST设置“1”,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1”。
在步骤S8中,第一计数器54将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重置。
在步骤S9中,第一计数器54开始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按键偏离时间)的计数,对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进行加法运算。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如图12所示,在步骤S10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ST的值是否为“1”。ST的值为“1”时,在步骤S10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11。与此相对,ST的值非“1”时,在步骤S10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21。对于步骤S21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11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11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12。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否,处理前进到步骤S25。对于步骤S25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13所示,在步骤S12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12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13。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12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17。对于步骤S17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14所示,在步骤S13中,状态增加电路53对ST设置“3”,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3”。
在步骤S14中,第二计数器55将计数器存储器56的TC重置。
在步骤S15中,第二计数器55开始TC的计数,对计数器存储器56的TC进行加法运算。
在步骤S16中,在模式为“note on 2 enable”时,EV标志设置电路52对EV设置“1”,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EV的值更新为“1”。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返回图13,在步骤S17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是否与预先设定的按键偏离时间一致,即判定是否VC与预先确定的规定值一致从而到达按键偏离时间。VC与按键偏离时间一致时,在步骤S17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18。与此相对,VC与按键偏离时间不一致时,在步骤S17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21。对于步骤S21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18中,状态增加电路53对ST设置“2”,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2”。
在步骤S19中,第一计数器54将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重置。
在步骤S20中,第一计数器54开始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按键速度测定值)的计数,对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进行加法运算。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在步骤S21中,第一计数器54进行VC加计数,继续进行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的加法运算。
返回图12,在步骤S22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ST的值是否为“2”。ST的值为“2”时,在步骤S22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23。与此相对,ST的值非“2”时,在步骤S22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26。对于步骤S26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23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23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24。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一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23中判定为否,处理动作转移到步骤S25。对于步骤S25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13所示,在步骤S24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24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13。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24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21。
如图12所示,在步骤S25中,状态增加电路53对ST设置“0”,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0”。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如图15所示,在步骤S26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ST的值是否为“3”。ST的值为“3”时在步骤S26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26。与此相对,ST的值非“3”时,在步骤S26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30。对于步骤S30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27中,比较电路58对在第一到达时间存储器57a中存储的按键到达时间、与计数器存储器56的TC进行比较,判定按键到达时间与TC是否一致。判定为按键到达时间与TC一致时,在步骤S27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28。与此相对,判定为按键到达时间与TC不一致时,在步骤S27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29。对于步骤S29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28中,状态增加电路53对ST设置“4”,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4”。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在步骤S29中,第二计数器55进行TC加计数,继续进行计数器存储器56的TC的加法运算。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在步骤S30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ST的值是否为“4”。ST的值为“4”时在步骤S30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31。与此相对,ST的值非“4”时,在步骤S30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35。对于步骤S35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31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31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32。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二接点接通信号时,在步骤S31中判定为否,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在步骤S32中,状态增加电路53对ST设置“5”,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5”。
在步骤S33中,第一计数器54将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重置。
在步骤S34中,第一计数器54开始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放键偏离时间)的计数,对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进行加法运算。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如图16所示,在步骤S35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ST的值是否为“5”。ST的值为“5”时,在步骤S35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36。与此相对,ST的值非“5”时,在步骤S36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47。对于步骤S47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36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36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37。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36中判定为否,处理前进到步骤S50。对于步骤S50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17所示,在步骤S37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37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38。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37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42。对于步骤S42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18所示,在步骤S38中,状态增加电路53对ST设置“7”,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7”。
在步骤S39中,第二计数器55将计数器存储器56的TC重置。
在步骤S40中,第二计数器55开始TC的计数,对计数器存储器56的TC进行加法运算。
在步骤S41中,在模式为“note off enable”时,EV标志设置电路52对EV设置“1”,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EV的值更新为“1”。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返回图17,在步骤S42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是否与预先设定的放键偏离时间一致,即判定是否VC与预先确定的规定值一致从而到达放键偏离时间。VC与放键偏离时间一致时,在步骤S42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43。与此相对,VC与放键偏离时间不一致时,在步骤S42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46。对于步骤S46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43中,状态增加电路53对ST设置“6”,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6”。
在步骤S44中,第一计数器54将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重置。
在步骤S45中,第一计数器54开始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放键速度测定值)的计数,对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进行加法运算。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在步骤S46中,第一计数器54进行VC加计数,继续进行计数器存储器56的VC的加法运算。
返回图16,在步骤S47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ST的值是否为“6”。ST的值为“6”时,在步骤S47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48。与此相对,ST的值非“6”时,在步骤S47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51。对于步骤S51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48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48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49。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48中判定为否,处理动作转移到步骤S50。对于步骤S50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17所示,在步骤S49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49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38。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49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46。
如图16所示,在步骤S50中,状态增加电路53对ST设置“5”,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5”。
如图19所示,在步骤S51中,控制器51判定计数器存储器56的ST的值是否为“7”。ST的值为“7”时,在步骤S51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52。与此相对,ST的值非“7”时,在步骤S51中判定为否,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在步骤S52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二接点断开信号。接收到第二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52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53。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二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52中判定为否,处理动作转移到步骤S57。对于步骤S57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53中,控制器51判定是否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53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54。与此相对,没有接收到第一接点断开信号时,在步骤S53中判定为否,处理动作转移到步骤S57。对于步骤S57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54中,比较电路58对在第二到达时间存储器57b中存储的制音器接通时间、和计数器存储器56的TC进行比较,判定制音器接通时间与TC是否一致。判定为制音器接通时间与TC一致时,在步骤S54中判定为是,处理转移到步骤S55。与此相对,判定为不一致时,在步骤S54中判定为否,处理转移到步骤S56。对于步骤S56以后的处理,将在后面叙述。
在步骤S55中,EV标志设置电路52对EV设置“1”,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EV的值更新为“1”。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在步骤S56中,第二计数器55进行TC加计数,继续进行计数器存储器56的TC的加法运算。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在步骤S57中,在模式为“mode0”时,状态增加电路53对ST设置“1”,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1”。并且,状态增加电路53在模式为“mode1”时对ST设置“4”,从而将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存储的ST的值更新为“4”。若该处理结束则接触检测动作处理结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是具备与多种音高分别对应的多个键;对多个键的每个键分别设置、根据按键操作、在各键的按压量相互不同的位置依次接通或断开的第一接点160a以及第二接点160b;作为通过音符开启事件使规定种类的音发音的发音控制部的CPU11;以及作为根据音符关闭事件或制音器接通事件(音符关闭事件)使规定种类的音消音的消音控制部的CPU11的、电子乐器的接触检测装置100,具备第一计数器54、控制器51、第二计数器55、比较电路58。
第一计数器54基于第一接点160a以及第二接点160b各自的断开检测信号,对从第二接点160b断开起到第一接点160a断开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
控制器51基于从第二接点160b断开起到第一接点160a断开为止由第一计数器54所计数的时间,预测到达制音器接通事件(音符关闭事件)的发生的时间即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
第二计数器55对与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进行比较的时间进行计数。
比较电路58对由第二计数器55计数的时间与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进行比较,当一致时,将用于使制音器接通事件(音符关闭事件)发生的放键一致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
并且,在从比较电路58发送来放键一致信号时,控制器51执行使制音器接通事件(音符关闭事件)发生的控制。
由此,通过用第一接点160a与第二接点160b这2个接点(开关)预测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能够根据2个接点的断开的时间差产生可任意设定的音符关闭事件发生的位置。由此,能够仅通过2个接点,实现与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同样的同音连击及颤音,能够控制多种音的重叠。进而,仅通过2个接点(开关)预测放键到达时间,因此不需要用于检测放键定时的专用的接点(开关)或电路,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控制器51,在从比较电路58发送来放键一致信号之前,在第一接点160a以及第二接点160b各自的接通检测信号被供给的情况下,禁止制音器接通事件(音符关闭事件)的发生,执行使音符开启事件发生的控制。
由此,通过将第一接点160a设置在行程较深的位置,能够仅通过2个接点,与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同样地,实现较深位置的行程振幅较小的连击、颤音,能够实现与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同样的连击性能。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至少设有能够选择音符开启事件的发生有无的多个模式。并且,控制器51基于在多个模式中选择的模式,控制音符开启事件的发生的有无。
由此,能够基于按照用户的希望所选择的模式实现多种连击性能。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至少设有当第一接点160a断开时产生音符关闭事件的模式。并且,在选择了该模式时,在供给了第一接点160a的断开检测信号时,控制器51控制音符关闭事件的发生。
由此,能够基于按照用户的希望所选择的模式、并基于第一接点160a的断开,立即使音消音。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第一计数器54,基于第一接点160a以及第二接点160b各自的接通检测信号,对从第一接点160a接通起到第二接点160b接通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并且,第二计数器55对与到达音符开启事件的发生的时间即按键到达时间进行比较的时间进行计数。
并且,比较电路58进一步对由第二计数器55计数的时间和按键到达时间进行比较,当一致时,将用于使音符开启事件发生的按键一致信号向控制器51发送,控制器51进而在从比较电路58发送来按键一致信号的情况下,执行使音符开启事件发生的控制。
由此,能够根据2个接点接通的时间差,发生能够任意设定的发生音符开启事件的位置。
由此,能够仅通过2个接点,实现与有3个接点的电子钢琴同样的同音连击及颤音。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对从第二接点160b断开起到第一接点160a断开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对从第一接点160a接通起到第二接点160b接通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的计数器,由相同的第一计数器54构成。
由此,能够仅通过1个计数器(第一计数器54),对放键速度测定值与按键速度测定值双方进行计数,因此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实现成本的削减。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至少设有当第二接点160b接通时发生音符开启事件的模式。并且,在选择了该模式时,在供给了第二接点160b的接通检测信号时,控制器51控制音符开启事件的发生。
由此,能够基于按照用户的希望所选择的模式、并基于第二接点160b的接通,立即使音发生,能够按每个音色以最佳的定时发音。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接触检测装置50的比较电路49,在满足规定条件时,作为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使用固定时间,以取代控制器51的预测结果。
由此,能够与从2接点160b断开起到第一接点160a断开为止的时间无关地使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固定,能够抑制时间的偏差引起的音的偏差。
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达成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包含于本发明。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键数为88个,在计数器存储器中设置88个特定的地址,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计数器存储器的特定的地址只要是键数以上,则可以是任意数。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别设置计数器存储器56与到达时间存储器57,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包含计数器存储器56和到达时间存储器57的1个存储器。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计数器存储器56的记录内容使用了测定的内容,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在以后变更了的内容。在控制电路中,将各计数器的计数值(计测值)保存在计数器存储器56中,以断开速度参照的情况下,改写计数器存储器56的值,从而也能够进行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的变更、即变更行程位置。
并且,也能够根据音色或用户的喜好对应改变键盘设定的规格。即,存在与多个音色参数分别对应的多个计数器存储器56,控制电路还能够基于与多个音色参数中被指定的音色参数对应的计数器存储器的记录内容,预测制音器接通到达时间。由此,能够对应各种音色预测放键到达时间,因此能够在音色中表现特有的音。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适用本发明的接触检测装置的电子乐器以电子钢琴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特别限定于此。
例如,本发明能够广泛适用于具有接触检测机能的电子设备。具体而言,例如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打印机、电视机、摄像机、便携型导航装置、便携电话、便携游戏机等。
换言之,图1的硬件构成仅为例示而非特别限定。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而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本发明能够采取其他多种实施方式,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省略或置换等各种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本说明书等所述的发明范围或要点,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所述的发明及其等价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子乐器,具备:
接触检测装置;以及
音源,基于通过上述接触检测装置生成的音符开启事件以及音符关闭事件,使乐音发音及消音;
上述接触检测装置具备:
键盘,具有分别指定要发出的乐音的音高的多个键;
第一接点,按每个上述键设置,当对该键的按键操作的按压量增大而成为第一值时接通,并且当通过放键操作而按压量减小从而低于上述第一值时断开;
第二接点,当通过上述按键操作而上述键的按压量进一步增大从而成为比上述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接通,并且当通过上述放键操作而按压量减小从而低于上述第二值时断开;
按键计数器,对通过上述按键操作而上述第一接点接通起到上述第二接点接通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
音符开启事件生成单元,当上述第二接点接通时,生成音符开启事件,该音符开启事件指示与由上述按键计数器所计数的时间相对应的音量且与被按压的上述键相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发音;
放键计数器,对通过上述放键操作而上述第二接点断开起到上述第一接点断开的时间点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以及
音符关闭事件生成单元,在从上述第一接点断开起经过了与上述放键计数器的计数值相对应的时间后,生成音符关闭事件,该音符关闭事件指示与被放开的上述键相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消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乐器,
上述接触检测装置还具有:
判别单元,在上述音符关闭事件生成单元生成音符关闭事件前,判别上述第一接点是否再度接通;以及
控制单元,按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通过上述判别单元判别为再度接通的情况下,不通过上述音符关闭事件生成单元生成上述音符关闭事件,在上述第二接点接通的时间点使上述音符开启事件生成单元生成新的音符开启事件,该新的音符开启事件指示与被按压的上述键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发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乐器,
上述接触检测装置,还在通过上述放键操作而上述第一接点断开的时间点,使上述音符关闭事件生成单元生成新的音符关闭事件,该新的音符关闭事件指示与被放开的上述键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消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乐器,
上述音符开启事件生成单元,在经过与上述按键计数器的计数值相对应的时间后,生成上述音符开启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乐器,
上述音符开启事件生成单元,在上述第二接点接通的时间点,生成上述音符开启事件。
6.一种接触检测方法,是电子乐器所执行的接触检测方法,该电子乐器具备:
接触检测装置;以及
音源,基于通过上述接触检测装置生成的音符开启事件以及音符关闭事件,使乐音发音及消音;
上述接触检测装置具备:
键盘,具有分别指定要发出的乐音的音高的多个键;
第一接点,按每个上述键设置,当对该键的按键操作的按压量增大而成为第一值时接通,并且当通过放键操作而按压量减小从而低于上述第一值时断开;以及
第二接点,当通过上述按键操作而上述键的按压量进一步增大从而成为比上述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接通,并且当通过上述放键操作而按压量减小从而低于上述第二值时断开;
上述电子乐器,
对通过上述按键操作而上述第一接点接通起到上述第二接点接通为止的按键时间进行计数,
当上述第二接点接通时,生成音符开启事件,该音符开启事件指示与所计数的上述按键时间相对应的音量且与被按压的上述键相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发音,
对通过上述放键操作而上述第二接点断开起到上述第一接点从接通变为断开为止的放键时间进行计数,
从上述第一接点断开起经过了与所计数的上述放键时间相对应的时间后,生成音符关闭事件,该音符关闭事件指示与被放开的上述键相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消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检测方法,
上述接触检测装置,还在生成上述音符关闭事件前,判别上述第一接点是否再度接通,在判别为再度接通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不进行上述音符关闭事件的生成,在上述第二接点接通的时间点生成新的音符开启事件,该新的音符开启事件指示与被按压的上述键相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发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检测方法,
上述接触检测装置,还在通过上述放键操作而上述第一接点断开的时间点,生成新的音符关闭事件,该新的音符关闭事件指示与被放开的上述键相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消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检测方法,
上述接触检测装置在经过上述按键时间后生成上述音符开启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检测方法,
上述接触检测装置在上述第二接点接通的时间点生成上述音符开启事件。
11.一种接触检测装置,具有:
第一接点,按指定要发出的乐音的音高的每个键而设置,在对该键的按键操作的按压量增大而成为第一值时接通,并且在通过放键操作而按压量减小从而低于上述第一值时断开;
第二接点,在通过上述按键操作而上述键的按压量进一步增大从而成为比上述第一值大的第二值时接通,并且在通过上述放键操作而按压量减小从而低于上述第二值时断开;
按键计数器,对通过上述按键操作从而上述第一接点接通起到上述第二接点接通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
音符开启事件生成单元,当上述第二接点接通时,生成音符开启事件,该音符开启事件指示与由上述按键计数器所计数的时间相对应的音量且与被按压的上述键相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发音;
放键计数器,对通过上述放键操作从而上述第二接点断开起到上述第一接点断开的时间点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以及
音符关闭事件生成单元,在从上述第一接点断开起经过了与上述放键计数器的计数值相对应的时间后,生成音符关闭事件,该音符关闭事件指示与被放开的上述键相对应的音高的乐音的消音。
CN201410437329.4A 2013-08-29 2014-08-29 电子乐器、接触检测装置以及接触检测方法 Active CN1044249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8347A JP6232850B2 (ja) 2013-08-29 2013-08-29 タッチ検出装置、タッチ検出方法、電子楽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78347 2013-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4933A true CN104424933A (zh) 2015-03-18
CN104424933B CN104424933B (zh) 2017-10-13

Family

ID=52581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7329.4A Active CN104424933B (zh) 2013-08-29 2014-08-29 电子乐器、接触检测装置以及接触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29679B2 (zh)
JP (1) JP6232850B2 (zh)
CN (1) CN1044249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7769A (zh) * 2017-03-25 2017-08-01 腾讯音乐娱乐(深圳)有限公司 颤音识别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36039B2 (en) 2013-03-04 2016-01-12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Virtual instrument playing scheme
JP6402502B2 (ja) * 2014-06-20 2018-10-10 ヤマハ株式会社 演奏情報出力制御装置、鍵盤楽器及び制御方法
JP6507519B2 (ja) * 2014-08-11 2019-05-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検出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電子楽器
JP6573100B2 (ja) * 2015-03-19 2019-09-1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楽音制御装置、楽音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楽器
JP6806120B2 (ja) * 2018-10-04 2021-01-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楽音発生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30413B2 (ja) 2018-10-05 2023-03-01 ヤマハ株式会社 音信号発生装置、音信号発生方法および音信号発生プログラム
CN109830220B (zh) * 2018-12-29 2023-09-08 深圳市蔚科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音效模式的切换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GB2601113A (en) * 2020-11-11 2022-05-25 Sonuus Ltd Latency compensation system
WO2023079482A1 (en) * 2021-11-08 2023-05-11 Viscount International S.P.A. Electronic music keyboar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0836A (en) * 1983-12-01 1985-04-16 Allen Organ Company Touch sensitivity in an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non-positive attack
JPH08234733A (ja) * 1995-02-28 1996-09-13 Yamaha Corp 電子楽器
US5629490A (en) * 1993-09-27 1997-05-13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Piano
US20030159571A1 (en) * 2002-02-25 2003-08-28 Tsutomu Yamaguchi Operation detection switch, musical instrument and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program
CN1577487A (zh) * 2003-07-25 2005-02-09 雅马哈株式会社 存储乐音产生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及其电子键盘乐器
US20080257135A1 (en) * 2007-04-17 2008-10-23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Electronic keyboard instrument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2011064728A (ja) * 2009-09-15 2011-03-31 Yamaha Corp 電子鍵盤楽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4610B2 (ja) * 1994-08-01 2005-08-1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情報出力装置
JP4499941B2 (ja) * 2001-03-05 2010-07-14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
JP4628247B2 (ja) * 2005-10-28 2011-02-09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鍵操作検出装置
JP2011123191A (ja) * 2009-12-09 2011-06-23 Roland Corp 電子楽器の鍵操作速度検出装置
JP5652415B2 (ja) * 2012-03-19 2015-01-1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検出装置、タッチ検出方法及び電子楽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0836A (en) * 1983-12-01 1985-04-16 Allen Organ Company Touch sensitivity in an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non-positive attack
US5629490A (en) * 1993-09-27 1997-05-13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Piano
JPH08234733A (ja) * 1995-02-28 1996-09-13 Yamaha Corp 電子楽器
US20030159571A1 (en) * 2002-02-25 2003-08-28 Tsutomu Yamaguchi Operation detection switch, musical instrument and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program
CN1577487A (zh) * 2003-07-25 2005-02-09 雅马哈株式会社 存储乐音产生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及其电子键盘乐器
US20080257135A1 (en) * 2007-04-17 2008-10-23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Electronic keyboard instrument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2011064728A (ja) * 2009-09-15 2011-03-31 Yamaha Corp 電子鍵盤楽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7769A (zh) * 2017-03-25 2017-08-01 腾讯音乐娱乐(深圳)有限公司 颤音识别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4933B (zh) 2017-10-13
US20150059557A1 (en) 2015-03-05
US9029679B2 (en) 2015-05-12
JP2015045829A (ja) 2015-03-12
JP6232850B2 (ja) 201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4933A (zh) 电子乐器、接触检测装置以及接触检测方法
JP3627636B2 (ja) 楽曲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3509729A (ja) ディジタル音楽ファイルに基づいて楽器を演奏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6128437A (zh) 电子乐器
CN1677482A (zh) 乐音控制设备和方法
US7405354B2 (en) Music ensemble system, controller used therefor, and program
JP2006514361A (ja) ソフトウェアの配信
JPH04234090A (ja) 電子楽器
JP4407473B2 (ja) 奏法決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47048B2 (ja) ピアノロール型譜表示装置、ピアノロール型譜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ピアノロール型譜表示方法
JP3632536B2 (ja) パート選択装置
JP2587737B2 (ja) 自動伴奏装置
US10981063B2 (en) Video gam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video game processing program product
JP6790362B2 (ja) 電子音響装置
JP2002091464A (ja) 演奏中の操作履歴を記憶して再現するカラオケ装置
JP2002268637A (ja) 拍子判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928725B2 (ja) 楽音信号発生装置及びレガート処理プログラム
JP3775249B2 (ja) 自動作曲装置及び自動作曲プログラム
JP3609045B2 (ja) 自動演奏装置
JP3909677B2 (ja) 自動演奏装置
JPH05210385A (ja) 電子楽器
JP2941667B2 (ja) 演奏情報出力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を備えた自動演奏装置
JP2901885B2 (ja) 演奏情報出力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を備えた自動演奏装置
JP3669301B2 (ja) 自動作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3775097B2 (ja) 楽音発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Assignee: CASIO Electronic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Assignor: CASIO COMPUTER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9000039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contact detection device and contact detection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70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