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3013B - 透镜座、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透镜座、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3013B
CN104423013B CN201410414598.9A CN201410414598A CN104423013B CN 104423013 B CN104423013 B CN 104423013B CN 201410414598 A CN201410414598 A CN 201410414598A CN 104423013 B CN104423013 B CN 1044230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ount
lens
below direction
coil
tap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45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3013A (zh
Inventor
中川谦三
内藤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3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3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以提供一种采用透镜座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为目的。该透镜座的上下方向具有设定长度,其外周安装有线圈,存在于音圈马达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能较轻易将线圈整列卷绕于其上,且其能抑制透镜座上卷绕线圈的晃动。为使得向具有上下方向上设定的长度、外周装着线圈的音圈马达式的镜头驱动装置里的镜头载体容易地进行线圈的整列卷成为可能,卷绕有线圈的透镜座的外周壁的周向上设定之处形成上下方向之间外周径不同的部分,及具备从透镜座的外周壁沿半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上下方向之间外周径不同的部分中的大径部与凸缘部按上下方向空出的设定间隔加以配置。

Description

透镜座、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在上下方向具有设定长度、外周装线圈、存在于音圈马达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透镜座,和具备该透镜座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自动对焦照相机及带照相功能的电子设备,过去一直采用了音圈马达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由这个透镜驱动装置调整光轴方向等的透镜的位置,进行对焦或变焦等。
采用音圈马达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一般采用如图9A所示构造。图9A所例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具有框架2、磁轭3、透镜座4、线圈5、磁石6、前侧弹簧7、后侧弹簧8、底座9。
在底座9上支撑了磁轭3,在磁轭3里安装有磁石6。透镜(无图示)由于在上下方向具有设定长度的透镜座4而得以支撑。透镜座4的外周装着有与所述磁石6对向的线圈5。
于光轴方向,前侧弹簧7与后侧弹簧8上下夹入透镜座4。据此,可支撑透镜座4在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等上作自在移动。
通过控制对线圈5所施加的电流来使之发生推力,使透镜座4及其所支撑的透镜移动。据此,透镜(无图示)移动到与前侧弹簧7、后侧弹簧8的回复力相均衡位置,加以对焦或变焦等。
图9B、图9C说明的是一种过去较为普遍的、透镜座4外周的线圈装着方法。
图9B所示的方法中,在透镜座4的外周面先形成有线圈5的高度方向定位用的突起部的垫圈部4a、4b。然后,以此垫圈部4a、4b为基准,将线圈5卷绕在透镜座4的周向上。
在这里,垫圈部4a、4b与线圈5的上下方向高度形成为相同。于是,由于受线圈5的线径及透镜座4的尺寸误差影响,有无法有效调整卷线宽幅、难以整列卷绕的问题。
图9C所示的方法就是为解决此问题的,从垫圈部4a的内侧插入卷线宽幅调整治具10,以卷线宽幅调整治具10为基准进行线圈5的卷绕。
根据这样做的结果可以解决整列卷绕难的问题。但如图9D所示,卷线宽幅调整治具10取下后,垫圈部4a与卷线后的线圈5之间势必形成有间隙。由于存在此间隙,透镜座4上卷绕的线圈5如箭头11所示一样有晃动的问题。
透镜驱动装置1是一种精细的装置,要确保高精度的组装及稳定的组装状态并不容易。于是,以线圈正确定位状态下可稳定支撑为目的的提案被提出(例如,专利文献1)。但是,这些并非是些能达到对透镜座的线圈容易整列卷绕且抑制透镜座上所卷线圈晃动现象的提案。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座,以及采用此透镜座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在上下方向具有设定长度、外周装线圈、存在于音圈马达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透镜座上将线圈轻易整列卷绕成为可能,且透镜座可以抑制透镜座上卷绕的线圈的晃动。
【为解决课题的手段】
一透镜座,在上下方向具有设定长度、围绕整体外周面卷有线圈、存在于音圈马达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
该透镜座具有:所述透镜座的外周壁的周向上的设定位置形成有所述上下方向之间的外周半径不同的部分,所述线圈卷绕于其外周面上;
该透镜座还具有从所述透镜座的外周壁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
其特征为:上下方向之间的所述外周面具有半径不同部分,所述半径不同部分中的大径部与所述凸缘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空出设定间隔加以配置。
所述的透镜座,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上下方向之间外周半径不同部分的所述大径部与比该大径部的径要小的小径部,它们形成于所述上下方向之间。
所述的透镜座,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上下方向之间外周半径不同的部分具备所述上下方向的上端侧或下端侧上的大径部,所述上下方向的上端侧与下端侧之间有比所述大径部的半径小的小径部。
所述的透镜座,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从所述小径部向所述大径部形成有半径逐渐增大的锥部。
所述的透镜座,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锥部配备于所述透镜座的外周壁的周向上的设定位置,形成于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的外周面上,该突出部的周向上的两端缘于从所述透镜座的中心的同一距离的径向位置延伸向所述上下方向。
所述的透镜座,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凸缘部在所述外周壁的周向的设定位置至少具有一个切口部,同时该切口对向的凸缘部的上侧面具备向下倾斜的凸缘部锥部。
所述的透镜座,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凸缘部在所述透镜座的周向上,配备所述锥部的位置上具备切口部。
一种音圈马达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具备任一所述的透镜座。
一种照相装置,其特征是具备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是具备所述的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发明的効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透镜座,以及采用此透镜座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在上下方向具有设定长度、外周装线圈、存在于音圈马达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透镜座上将线圈轻易整列卷绕成为可能,且透镜座可抑制透镜座上卷绕的线圈的晃动。
图纸简单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透镜座的本发明透镜驱动装置示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2】A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平面图。
B为图2A中的A-A剖线面示意图。
【图3】A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透镜座的侧面图。
B为斜视图。
【图4】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透镜座的平面图。
【图5】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透镜座的外周壁部的一部分将其省略后的扩大侧面图。
【图6】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透镜座上线圈被装着的斜视图,也是被装着的线圈在途中被切断后显示线圈截面状态的斜视图。
【图7】A为显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透镜座的锥部将其一部分省略后的扩大侧面图。
B为表示图7A所示部分的斜视图。
【图8】A~D是显示有关本发明其它实施形态的透镜座的外周壁部将其一部分省略后的扩大侧面图。
【图9】A是说明以往一例透镜驱动装置的截面图。
B~D是透镜座上装着线圈的过去方式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透镜驱动装置
2 框架
3 磁轭
4 透镜座
5 线圈
6 磁石
7 前侧弹簧
8 后侧弹簧
9 底座
25 小径部
26a、26b 大径部
27 小径部
28 大径部
29 段差部
30 突起部
31 沟部
32a、32b 突起
33 平坦面
21、21a、21b、21c、21d 锥部
22 凸缘部
20、20a、20b、20c、20d 突出部
20e~20l 突出部的周向上的端缘
5a、5b 线圈部
5f、5g、5i、5h 线圈部的线圈截面
21e~21l 锥部的周向上的端缘
23a、23b、23c、23d 凸缘部所具备的切口部
22a 凸缘部的上侧面
22b 凸缘部锥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应用于组装有VCM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自动变焦照相装置及具备这种自动变焦照相装置的手机、多功能手机等的电子设备。
参照图1、图2,对本实施形态的透镜座及具备透镜座的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图1表示采用本实施形态的透镜座4的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例分解斜视图。图2A为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平面图、图2B为图2A的A-A剖线面示意图。
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例如,是一种组装进手机、多功能手机等的电子设备中的自动变焦照相装置的透镜驱动装置。
图2B中,上侧为光轴方向的前侧,下侧为光轴方向的后侧。
图1、图2示例的透镜驱动装置1,具备框架2、磁轭3、透镜座4、线圈5、磁石6、前侧弹簧7、后侧弹簧8、底座9。
所示的实施例里,磁轭3为环状,被固定配置于底座9与框架2之间。
由框架2、底座9分别支撑前侧弹簧7与后侧弹簧8,于光轴方向上下夹入透镜座4上。因此,支撑透镜座4在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等处自在移动。
磁石6被配置在磁轭3的外周壁3b的内侧。所示的实施形态里,环状的磁轭3由平面投影来看呈略矩形状的略四角筒形状体。然后,4个磁石6分别被配置在磁轭3的4个角部的外周壁3b的内侧。
在上下方向(光轴方向)具有设定长度的透镜座4的内侧支撑有无图示的透镜。另外,透镜座4的外周装着有与4个的磁石6相对的线圈5。
所示的实施形态里,透镜座4呈略圆筒形状,与其相对的各磁石6的内周侧沿透镜座4的外周呈圆弧状。
与使用图9A说明过去的VCM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相同,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通过控制施加于线圈5的电流产生推力,移动透镜座4及支撑透镜座4使透镜移动。因此,透镜移动到与前侧弹簧7、后侧弹簧8的回复力相均衡位置,进行自动对焦或变焦等。
本实施形态的透镜座4里,在卷有线圈5的透镜座4的外周壁的周向上的固定位置,具有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之间外周径不同的部分。进一步,具有从透镜座4的外周壁向半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2。透镜座4的外周壁的上下方向上,外周径不同部分里的大径部与凸缘部22之间,在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空出固定的间隔。
以下构造示例为透镜座4的外周壁的周向上的固定位置、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之间外周径不同部分的形态。但是,并不局限于本构造。
大径部与比该大径部的半径小的小径部形成在透镜座4的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之间的构造。
在透镜座4的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中的上端侧或下端侧形成大径部,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中的上端侧与下端侧之间形成比所述大径部径要小的小径部的构造。
如图5、图8A~8D所示的构造分别表示了这些实例。
图5所示的构造,在凸缘部22的上侧形成有由小径部向大径部半径逐渐增大的锥部21a。在图5所示的构造里,分别于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中的下端侧形成有小径部、在上端侧上形成有大径部,形成有由小径部向大径部半径逐渐增大的锥部21a。另外,从透镜座4的外周壁沿半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2,与锥部21a的上端侧形成的大径部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空出的间隔的位置。
如图8A所示的构造里,凸缘部22的上侧中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的上端侧及下端侧形成有大径部26a、26b,上端侧与下端侧之间形成有比大径部26a、26b半径要小的小径部25。然后,从中央的小径部25向上端侧、下端侧的大径部26a、26b形成有半径逐渐增大的锥部。从透镜座4的外周壁沿半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2与上端侧的大径部26a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空出的间隔的位置。
图8B所示的构造里,凸缘部22的上侧的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的上端侧为大径部28、下端侧为小径部27,在两者之间形成有段差部29。从透镜座4的外周壁沿半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2与上端侧的大径部28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空出的间隔位置。
图8C所示的构造里,凸缘部22的上侧的突起部(大径部)30与沟部(小径部)31沿上下方向(光轴方向)被交互形成。在此沟部(小径部)31内线圈线一圈圈收容进去。从透镜座4的外周壁沿半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2与突起部(大径部)30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空出的间隔位置。
图8D所示的构造里,在凸缘部22的上侧的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的上端侧及下端侧形成有突起(大径部)32a、32b,被此突起32a、32b围起来的透镜座4的外周壁形成有比突起32a、32b的顶端,径方向的大小更小的平坦面(小径部)33。从透镜座4的外周壁沿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2与大径部相当的上端侧的突起32a、或大径部相当的下端侧的突起32b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空出的间隔的位置。
图5、图8A~D里所示的不管哪种构造,在线圈5被卷的外周壁的周方向中的设定位置上,沿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之间透镜座4具备外周径不同的部分。于是,卷线时的卷线宽幅如图9B~9C所说明的过去方式那样,可不必依存线圈5的上下方向对高度位置定位的垫圈部就可实施整列卷绕了。
另外,图5、图8A~D里所示的不管哪种构造,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之间的外周径不同的部分之中的大径部与凸缘部22在上下方向上空出设定间隔加以配置。郑因为是这样的构造,所以如图5所示那样,在透镜座4的外周壁上卷绕线圈5时,被卷线圈5的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对接凸缘部22后,可在透镜座4的外周壁上卷绕线圈5。图5、图8A~D所示构造中,卷绕在透镜座4的外周壁上的线圈5的下端侧对接到凸缘部22的上侧面,将上端侧定位于相对凸缘部22在上下方向空出间隔加以配置的大径部上。
于是,由此构造卷绕的线圈5,可以抑制整列卷绕后的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的晃动。
图2~图6为对采用前述图5构造、具备本实施形态的透镜座4的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实例进行说明。
所示的实施形态里,在透镜座的周向上形成有4处锥部21a、21b、21c、21d。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也表示有将锥部21a~21d总称为锥部21。
透镜座4在其外周壁上具备凸缘部22。所示的实施形态里其构造为,从透镜座4的上下方向上的下端侧的小径部向上端侧的大径部形成有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的锥部21,卷绕于透镜座4的外周壁的线圈5的上下方向的下端搭载在凸缘部22上。
另外,所示的实施形态里,锥部21是由沿透镜座4的外周壁的周向之设定位置配置,形成于沿径向外方向突出的突出部20a、20b、20c、20d的外周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也表示有将突出部20a~20d总称为突出部20之处。
突出部20a的周向的端缘20e和20f,如图4所示的一样,从透镜座4的中心开始按同一距离的径向位置延伸向上下方向(光轴方向)。这对其它的突出部20b、20c、20d也是一样,各突出部20的周向上的端缘20e、20f、20g、20h、20i、20j、20k、20l,不管哪个都是从透镜座4的中心开始按同一距离的径向位置延伸向上下方向(光轴方向)。
与所示一样,锥部21形成于突出部20的外周面,根据上突出部20具备述的形态的周向的两端缘,线圈5一旦装着于透镜座4时,就成为如图6所示状态。
图6为透镜座4上装着有线圈5状态的斜视图,说明被将装着的线圈5在中间被切开后表示出的线圈截面状态示意图。
透镜座4上所装着的线圈5中的线圈部5a为存在于突出部20d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锥部21d与突出部20a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锥部21a之间的部分。此线圈部5a的线圈截面5f与突出部20d的端缘20l及突出部20a的端缘20e等,不管哪个,都是从透镜座4的中心的同一距离的径向位置沿上下方向(光轴方向)延伸的,所以如图6所示一样直立。
另外,在突出部20a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锥部21a所装着的线圈部5b的线圈截面5g是沿锥部21a的倾斜面倾斜的。
同样,透镜座4上所装着的线圈5中,突出部20b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锥部21b,与突出部20c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锥部21c之间所存在的线圈部5e的线圈截面5i,与突出部20b的端缘20h,及突出部20c的端缘20i,不管哪个,从透镜座4的中心开始在同一距离的径向位置上都是延伸向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的,所以如图6所示那样呈直立。
另外,在突出部20b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锥部21b所装着的线圈部5d的线圈截面5h是沿锥部21b的倾斜面倾斜的。
在本实施形态透镜座上,在外周壁的周向上沿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之间外周径不同的部分所形成的设定位置,被卷绕于透镜座4的线圈5截面相对光轴的延伸方向倾斜。但是,锥部21形成于突出部20的外周面上,由于突出部20具备上述形态的周向的两端缘,在其它周向之处,透镜座4上所装着的线圈5的截面与光轴的延伸方向相一致而直立。
另外,在图6,线圈部5a、线圈部5c、线圈部5e与透镜座4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间隙23。然后,如图2B所示,在径向的内侧,磁轭3具有内周壁3a的场合下,如图2所示组装透镜驱动装置1的状态下,磁轭3的内周壁3a插入此间隙23中。
据此,磁轭3的内周壁3a即便被插入进间隙23,对线圈5通电移动透镜座4及为其所支撑使透镜移动之际,可得到所期望的精准移动。
突出部20及在突出部20的外周面上所形成的锥部21,考虑到线圈5的截面与光轴的延伸方向相一致而直立的线圈5的领域大小,希望被配置在透镜座4的外周的周向上空出的设定间隔里。图示的实施形态里,突出部20配置于透镜座4的外周的周向上空出的各自相等4处间隔里。
各锥部21的周向上的端缘21e、21f、21g、21h、21i、21j、21k、21l,以及各突出部20的周向上的端缘20e、20f、20g、20h、20i、20j、20k、20l,不管哪个,希望都像图4所示一样倒角成R角。
因此,当在透镜座4上卷绕线圈5时,可以使线圈与这些端缘相接触时所受之弯曲损坏减小。
所示的实施形态里,在一个突出部20的外周面上形成了一个个的锥部21,而也可以是在一个突出部20的外周面的周向上空出设定间隔形成多个锥部21的构造。
图7A、B是利用图2~6说明,将具有锥部21的透镜座4的锥部21的部分加以省略后所表示出来的扩大侧面图及斜视图。
如图7A、图7B所示,对本实施形态的透镜座4来讲,透镜座4的外周壁上具备凸缘部22,其在透镜座4的外周壁的周向中的设定场所具有切口部23a。
然后,该切口23a对向的凸缘部22的上侧面22a具备向下倾斜的凸缘部锥部22b。
将线圈5卷绕于透镜座4上时,通过利用凸缘部锥部22b作为始卷的锥部加以利用,据此,始卷开始的线圈线的弯曲负荷减小,在透镜座4的外周绕完一周,到来的第2列可以笔直行进。因此,可以更容易、更正确进行整列卷绕。
从利用上述的各突出部20的周向上的端缘的构造、让周向上邻接的突出部20相互之间,从使线圈截面直立的观点出发,希望切口部23a在透镜座4的周向上形成于锥部21所配置的位置。另外,从透镜座4由模具来制造时制造容易的观点出发,也希望切口部23a在透镜座4的周向上形成于锥部21所配置的位置。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态的透镜座4,其外周壁的周向上的设定之处,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之间形成有外周径不同的部分。于是,卷线时的卷线宽幅如图9B~C所说明的以往方式那样,可以在线圈5的上下方向不必依存定位高度位置的垫圈部就能进行整列卷绕。另外,如此构造所卷绕的线圈5,在透镜座的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之间形成有外周径不同的部分,因为凸缘部22与大径部之间空出了设定的间隔,可以抑制整列卷绕后的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的晃动。
于是,根据具备本实施形态的透镜座4的音圈马达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可以提供一种能更加精密地移动透镜座4、在使用中线圈5很难发生晃动等问题的透镜驱动装置。
另外,通过具有这种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自动变焦照相装置等的照相装置,及具有这种照相装置的手机、多功能手机等的电子设备,可提供能更加精密移动透镜座,在使用中线圈5难以发生晃动等问题的电子设备。
以上,虽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良好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由专利申请的范围所记载所掌握的技术范围内可作种种变更。
例如,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之间外周径不同的部分也可设置在透镜座4的周向的全周。另外,凸缘部22设在透镜座4的上侧,线圈5设在其下方也可。另外,在周向上,凸缘部22的位置与上下方向(光轴方向)之间外周径不同的部分的位置不一致也行。

Claims (10)

1.一透镜座,在上下方向具有设定长度、围绕整体外周面卷有线圈、存在于音圈马达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
该透镜座具有:所述透镜座的外周壁的周向上的设定位置形成有所述上下方向之间的外周半径不同的部分,所述线圈卷绕于其外周面上;
该透镜座还具有从所述透镜座的外周壁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
其特征为:上下方向之间的所述外周面具有半径不同部分,所述半径不同部分中的大径部与所述凸缘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空出设定间隔加以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方向之间外周半径不同部分的所述大径部与比该大径部的径要小的小径部,它们形成于所述上下方向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方向之间外周半径不同的部分具备所述上下方向的上端侧或下端侧上的大径部,所述上下方向的上端侧与下端侧之间有比所述大径部的半径小的小径部。
4.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座,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小径部向所述大径部形成有半径逐渐增大的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部配备于所述透镜座的外周壁的周向上的设定位置,形成于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的外周面上,该突出部的周向上的两端缘于从所述透镜座的中心的同一距离的径向位置延伸向所述上下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在所述外周壁的周向的设定位置至少具有一个切口部,同时该切口对向的凸缘部的上侧面具备向下倾斜的凸缘部锥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在所述透镜座的周向上,配备所述锥部的位置上具备切口部。
8.一种音圈马达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座。
9.一种照相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具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CN201410414598.9A 2013-08-23 2014-08-21 透镜座、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4230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3938 2013-08-23
JP2013173938A JP2015041096A (ja) 2013-08-23 2013-08-23 レンズホルダ、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013A CN104423013A (zh) 2015-03-18
CN104423013B true CN104423013B (zh) 2017-05-17

Family

ID=5238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3234.3U Active CN204129305U (zh) 2013-08-23 2014-08-21 透镜座、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1410414598.9A Active CN104423013B (zh) 2013-08-23 2014-08-21 透镜座、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3234.3U Active CN204129305U (zh) 2013-08-23 2014-08-21 透镜座、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23589B2 (zh)
JP (1) JP2015041096A (zh)
CN (2) CN20412930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41096A (ja) * 2013-08-23 2015-03-02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5652408B (zh) * 2014-12-01 2018-10-23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支架、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TWM519351U (zh) * 2015-12-01 2016-03-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音圈馬達
TWM519858U (zh) * 2015-12-01 2016-04-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音圈馬達
US10670943B2 (en) 2016-07-15 2020-06-02 Apple Inc. Autonomous low-power voice coil motor parking
CN107329228A (zh) * 2017-08-23 2017-11-07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照相机镜头驱动装置的透镜支撑体
CN107450150A (zh) * 2017-09-19 2017-12-08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头音圈马达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3472A (zh) * 2010-05-31 2011-11-3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音圈电机
CN102809798A (zh) * 2011-05-25 2012-12-05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架驱动装置
CN103187847A (zh) * 2011-12-29 2013-07-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及镜头模组
CN204129305U (zh) * 2013-08-23 2015-01-28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座、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40201B2 (en) * 2003-04-16 2008-10-21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portable equipment with camera
JP2004320933A (ja) * 2003-04-18 2004-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可動磁石型リニアモータ
JP4312610B2 (ja) * 2004-01-08 2009-08-1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732853B2 (ja) * 2005-10-28 2011-07-2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315181B2 (ja) * 2006-10-30 2009-08-1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7639938B2 (en) * 2006-09-08 2009-12-29 Foxconn Technology Co., Ltd. Two-step focus lens of auto-focusing camera
CN101652694A (zh) * 2007-03-30 2010-02-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WO2009051345A1 (en) * 2007-10-19 2009-04-23 Hysonic. Co., Ltd. Compact camera module
JP5793027B2 (ja) * 2010-09-17 2015-10-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3472A (zh) * 2010-05-31 2011-11-3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音圈电机
CN102809798A (zh) * 2011-05-25 2012-12-05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架驱动装置
CN103187847A (zh) * 2011-12-29 2013-07-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及镜头模组
CN204129305U (zh) * 2013-08-23 2015-01-28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座、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23589B2 (en) 2016-08-23
JP2015041096A (ja) 2015-03-02
US20150055234A1 (en) 2015-02-26
CN204129305U (zh) 2015-01-28
CN104423013A (zh) 2015-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3013B (zh) 透镜座、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设备
JP5926460B2 (ja) 鏡筒の傾斜制御可能なボイスコイルモータ構造
CN206339821U (zh) 一种光学镜头
US20080247063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202600243U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携带终端装置
US10018800B2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JP2015180189A5 (ja) ボイスコイルモーター、カメラ及び携帯電話
JP6035523B2 (ja) レンズホルダ、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3995339A (zh) 中置音圈马达结构
CN102087398B (zh) 镜头驱动装置、自动聚焦照相机及带照相机的手机
CN202815296U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带相机的移动终端
US20170146772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N204989715U (zh) 带手抖修正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
JP2006251111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0169900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0169901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904785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1847433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CN106062605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02735576U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及带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
TWI376560B (en) Lens module
CN103630996B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及带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
JP2018072858A (ja) レンズホルダ、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5729044U (zh) 一种大光圈安防自动对焦马达
JP5237747B2 (ja) 撮影用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NSIKAO ELECTRIC MOTO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KAO ELECTRIC MOTOR (SHANGHA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2

Address after: 314112 Jiashan City, Jiaxing province Huimin County Street, No., Jia Jia Road, building 3, 1 floor, 58

Applicant after: New math courses Electric Machin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13 No. 38 Teng Teng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export processing zone, Shanghai,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hicoh Motor (Shanghai)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