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2231B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2231B
CN104422231B CN201410448721.9A CN201410448721A CN104422231B CN 104422231 B CN104422231 B CN 104422231B CN 201410448721 A CN201410448721 A CN 201410448721A CN 104422231 B CN104422231 B CN 1044222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vaporator
fan
refrigerant
cond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87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2231A (zh
Inventor
金浩山
李将石
徐龙勋
池成
林亨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1064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69112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1064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07029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852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60006002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422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2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2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2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7Condense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11Fan speed control
    • F25B2600/111Fan speed control of condense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1Evaporator distribut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7Speeds
    • F25B2700/172Speeds of the condenser fa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85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parallel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1/14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 F25D2321/141Removal by evapo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冰箱及其控制方法。本实施例的冰箱包括:机械室,形成于储存室的一侧,底座,形成上述机械室的底面,压缩机,放置于上述底座,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设置于上述压缩机的一侧,用于对在上述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冷凝,集水盘,设置于上述底座,用于储存冷凝水,以及风扇组件,与上述底座相结合,用于在上述机械室的内部产生空气流动;上述风扇组件包括多个冷凝扇。

Description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冰箱具有多个用于收容储存物的储存室,用于冷冻或冷藏保管食物,且上述储存室的一面以开放的方式形成,用于能够收纳及取出上述食物。上述多个储存室包括:冷冻室,用于食物的冷冻储存;冷藏室,用于食物的冷藏储存。
在冰箱中,驱动由制冷剂循环的冷冻系统。构成上述冷冻系统的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及蒸发器。上述蒸发器可包括设置于冷藏室的一侧的第一蒸发器及设置于冷冻室的一侧的第二蒸发器。
储存于上述冷藏室的冷气一边经由上述第一蒸发器,一边被冷却,上述被冷却的冷气可重新向上述冷藏室供给。并且,储存于上述冷冻室的冷气一边经由上述第二蒸发器,一边被冷却,上述被冷却的冷气可重新向上述冷冻室供给。
像这样,以往的冰箱由多个储存室通过单独的蒸发器来进行独立的冷却。与此相关,本申请人已进行了专利登录(现有专利登录编号:韩国10-1275184,登录日期为2013年6月10日)。
上述现有专利的特征在于,制冷剂以选择性地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10或第二蒸发器120供给的方式执行多个储存室中的一个储存室的冷却,并停止其他储存室的冷却。
像这样,以往的冰箱的特征在于,并非同时冷却多个储存室,而是选择性地或交替地冷却一个储存室和其他储存室。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进行冷却的储存室可以保持适当范围的温度,但不进行冷却的储存室的温度却上升,从而超出正常范围的问题。
并且,在需要冷却一个储存室的状态下感测到其他储存室的温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下,出现了上述其他储存室的冷却不能立刻进行的问题。结果,在需要以独立的方式冷却储存室的结构中,无法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供给冷气,因而发生了冰箱的运转效率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冰箱包括机械室,在上述机械室设有构成上述冷冻系统的一部分装置。详细地,可在上述机械室设有上述压缩机、冷凝器及冷凝扇,上述冷凝扇设在上述冷凝器的一侧,用于吹送空气。借助上述冷凝扇来流动的空气能够在冷凝器执行热交换(冷却),并能执行对上述压缩机进行冷却的功能。
本申请人以往实施过与上述机械室的结构相关的申请(以下,现有申请)(申请号:韩国10-2008-0122241,申请日为2008年12月4日)。
最近,确保足够大的冰箱的储存室对顾客选购产品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以减少上述机械室的大小的方式相对增大储存室的大小的方案备受关注。
但是,根据现有的冰箱,为了减少机械室的高度而减少冷凝扇的大小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充分的空气流动,因此,存在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下降的问题。
并且,为了进行充分的空气流动而提高冷凝扇的转数的情况下,存在机械室的内部压力非正常上升,使噪音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实施例提供能够减少机械室的大小,改善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并能有效执行对多个储存室的冷却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的冰箱包括:机械室,形成于储存室的一侧,底座,形成上述机械室的底面,压缩机,放置于上述底座,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设置于上述压缩机的一侧,用于对在上述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冷凝,集水盘,设置于上述底座,用于储存冷凝水,以及风扇组件,与上述底座相结合,用于在上述机械室的内部产生空气流动;上述风扇组件包括多个冷凝扇。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风扇组件向上述集水盘的外侧分隔开设定距离。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设定距离为20mm以上且40mm以下的值。
并且,上述风扇组件包括:第一冷凝扇;第二冷凝扇,与上述第一冷凝扇的一侧相结合;以及外壳,以包围上述第一冷凝扇及第二冷凝扇的方式配置,并与上述底座的上面相结合。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风扇组件的一方向宽度为上述冷凝器的一方向宽度以上,上述第一冷凝扇和第二冷凝扇并排设置于上述冷凝器的一侧。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第一次压缩,以及第二压缩机,对在上述第一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追加压缩;上述第一压缩机和上述多个冷凝扇中的一个冷凝扇形成一列,上述第二压缩机和上述多个冷凝扇中的另一冷凝扇形成另一列。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风扇组件配置于上述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上述控制部施加电信号,使得上述多个冷凝扇同时进行开启/停止驱动;上述控制部控制占空比,上述占空比用于值规定向上述多个冷凝扇施加的脉冲(pulse)值。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数感测部,上述转数感测部感测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并向上述控制部反馈与感测到的转数相关的信息;上述控制部基于与感测到的转速相关的信息进行控制,使得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相一致。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向上述多个冷凝扇输入预先设定的占空比,若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相同或转数之差在设定值以内,则保持上述预先设定的占空比,若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之差在设定值以上,则变更具有更小的转数的冷凝扇的占空比。
并且,本发明的冰箱还包括:多个蒸发器,包括用于使制冷剂蒸发的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多个蒸发扇,包括分别设在上述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各自的一侧的第一蒸发扇、第二蒸发扇;多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上述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入口温度值;以及控制部,基于与上述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入口温度相关的信息及与上述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入口温度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来识别制冷剂是否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或第二蒸发器。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若识别到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则上述控制部减少上述第二蒸发扇的转数,并提高或保持上述第一蒸发扇的转数。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控制方法,上述冰箱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上述冰箱的控制方法包括:启动压缩机的步骤;对用于向上述冷凝器吹送空气的多个冷凝扇施加预先设定的脉冲值,使得上述多个冷凝扇同时运转的步骤;分别感测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的步骤;以及基于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之差是否在设定值以上,来保持或变更上述预先设定的脉冲值的步骤。
并且,使上述多个冷凝扇同时运转的步骤包括对上述多个送风扇施加相同的脉冲值的步骤。
并且,保持或变更上述脉冲值的步骤包括:在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相同或转数之差在上述设定值以内的情况下,保持上述预先设定的脉冲值,在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之差在上述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变更上述预先设定的脉冲值的步骤。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增加对上述多个冷凝器中转数更低的冷凝扇施加的脉冲值。
并且,本发明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包括:使上述第一蒸发器的一侧的第一蒸发扇及上述第二蒸发器的一侧的第二蒸发扇以设定速度运转,用于向冷藏室及冷冻室供给冷气的步骤;以及基于制冷剂是否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或第二蒸发器,来变更上述第一蒸发扇或第二蒸发扇的运转速度的步骤。
并且,上述制冷剂分流至上述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流动;变更上述运转速度的步骤包括若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则减少上述第二蒸发扇的运转速度,并保持或提高上述第一蒸发扇的运转速度的步骤。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上述第一蒸发扇及第二蒸发扇以设定速度运转的步骤包括:使上述第一蒸发扇以中速或高速运转的步骤,以及使上述第二蒸发扇以中速运转的步骤;若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则将上述第二蒸发扇的运转速度减少为低速,并将上述第一蒸发扇的运转速度保持中速或高速。
根据所提出的实施例,由于在机械室的内部设有多个冷凝扇,因此,能够产生用于在冷凝器进行热交换的充分的空气流动,由此能够改善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
尤其,上述多个冷凝扇并排配置于冷凝器的一侧,设有多个冷凝扇的区域的一方向宽度为上述冷凝器的一方向宽度以上,因此,空气能够均匀地通过上述冷凝器的所有区域。
并且,上述多个冷凝扇设置于底座,而不是集水盘,因而设置位置可相对应地变低,由此,存在能够减少机械室的高度的优点。并且,可在上述集水盘只设置冷凝器,因此能够增大冷凝器的大小,且能够增大冷凝热量。
并且,由于多个冷凝扇能够通过旋转来产生风量,因此,在各冷凝扇中的转数可设为低速,由此,能够减少由风扇的驱动引起的噪音。
并且,通过使冷凝扇和集水盘之间的距离分隔开设定距离以上,能够在冷凝扇的驱动过程中,在冷凝扇和集水盘之间发生涡流,从而具有可降低风量减少、噪音增加的现象的效果。
并且,由于多个冷凝扇能够同时运转,因此,在上述多个冷凝扇交替运转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因不运转的冷凝扇而产生逆流,使得空气的流动性能减少的现象。
并且,在多个冷凝扇通过占空比的输入来得到脉冲控制的过程中,接收所感测到的转数的反馈,使上述多个冷凝扇以相同的转数旋转,由此具有能够减少在多个冷凝扇中因脉动现象而产生的噪音的效果。
并且,由于多个蒸发器同时运转,因而能够有效进行多个储存室的冷却,尤其,在多个蒸发器中,至少在一个蒸发器的入口侧设有多个制冷剂流路,且在各制冷剂流路设有膨胀装置,从而能够控制制冷剂流动。
并且,由于能够基于蒸发器的入口及出口温度来判断向蒸发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量,且可以根据制冷剂的流量的过与不足与否来控制流动调节部,从而调节制冷剂的流动,因此,存在能够有效地向多个蒸发器分配制冷剂的优点。
结果,能够防止制冷剂偏向多个蒸发器中的一个蒸发器发,并且,即使在特定蒸发器中发生制冷剂的偏向,也能重新进行均匀的制冷剂分配。
并且,在识别到制冷剂偏向特定蒸发器的情况下,调节设置于各蒸发器的一侧的蒸发扇的转数,从而能够均匀地分配制冷剂。尤其,能够以相对减少制冷剂不足的蒸发器的风扇的转数,并相对提高发生制冷剂的偏向的蒸发器的风扇的转数的方式缓和蒸发器的偏向。
并且,可根据制冷剂偏向与否以适当的转数调节蒸发扇,因此,与始终以相同的转数运转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风扇的运转压力,由此能够减少耗电。
并且,在上述多个制冷剂流路设有能够调节开度的流量调节部,由此能够正确控制制冷剂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的系统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机械室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机械室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凝扇和集水盘之间的分隔距离的噪音及流量的变化状态的实验图表。
图5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的框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结构的系统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的框图。
图9及图10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及图12为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结构的系统图。
图14及图15为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结构的系统图。
图17及图18为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结构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思想并不局限于所提出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的思想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相同思想的范围内容易地提出其他实施例。
图1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的系统图。
参照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10包括用于驱动冷冻循环的多个装置。
详细地,上述冰箱10包括:多个压缩机111、115,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120,对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冷凝;多个膨胀装置141、143,用于对在上述冷凝器120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多个蒸发器160、170,用于使在上述多个膨胀装置141、143减压的制冷剂蒸发。
并且,上述冰箱10包括制冷剂管100,上述制冷剂管100连接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冷凝器120、膨胀装置141、143及蒸发器160、170,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包括:第一压缩机111,配置于低压侧,用于对制冷剂进行第一次压缩;第二压缩机115,对在第一压缩机111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追加压缩。
上述第一压缩机111和第二压缩机115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即,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的出口侧制冷剂管与第二压缩机115的入口侧相连接。
上述多个蒸发器160、170包括:第一蒸发器160,用于生成向冷藏室及冷冻室中的一个储存室供给的冷气;第二蒸发器170,用于生成向另一个储存室供给的冷气。
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蒸发器160可配置于上述冷藏室的一侧,并能生成向上述冷藏室供给的冷气。并且,上述第二蒸发器170可配置于上述冷冻室的一侧,并能生成向上述冷冻室供给的冷气。
向上述冷冻室供给的冷气的温度可低于向上述冷藏室供给的冷气的温度,由此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可低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
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口侧制冷剂管100向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的入口侧延伸。因此,通过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可吸入到上述第一压缩机111。
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口侧制冷剂管100与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的出口侧制冷剂管相连接。因此,通过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制冷剂可以与在上述第一压缩机11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合并,并能被上述第二压缩机115吸入。
上述多个膨胀装置141、143包括:第一膨胀装置141,用于对将要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的制冷剂进行膨胀;第二膨胀装置143,用于对将要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进行膨胀。上述第一膨胀装置141、第二膨胀装置143可包括毛细管(capillarytube)。
为了使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低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作为一例,上述第二膨胀装置143的毛细管管径可小于上述第一膨胀装置141的毛细管管径。
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入口侧具有第一制冷剂流路102,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引导制冷剂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可在第一制冷剂流路102设有上述第一膨胀装置141。由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引导制冷剂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因此,可以被称之为“第一蒸发流路”。
并且,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入口侧具有第二制冷剂流路103,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引导制冷剂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可在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103设有上述第二膨胀装置143。由于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引导制冷剂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因此,可以被称之为“第二蒸发流路”。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可理解为从上述制冷剂管100分支的“分支流路”。
上述冰箱10还包括流动调节部150,上述流动调节部150用于使制冷剂分流制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上述流动调节部150可理解为是以使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同时运转或交替运转,即,使制冷剂同时或交替地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方式调节制冷剂的流动的装置。
上述流动调节部150包括具有由制冷剂流入的一个流入部及使制冷剂排出的两个流出部的三通阀(three-way valve)。
上述流动调节部150的两个流出部分别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相连接。因此,通过上述流动调节部150的制冷剂能够以分支的方式向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排出。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相连接的流出部依次被命名为“第一流出部”及“第二流出部”。
上述冰箱10包括设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一侧的第一蒸发扇165及设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一侧的第二蒸发扇175。
根据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第二蒸发扇175的转速,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热交换能力会不同。
另一方面,上述冰箱10还包括多个冷凝扇121、122,上述多个冷凝扇121、122设置于上述冷凝器120的一侧,用于产生空气流动。上述多个冷凝扇121、122并排设置,从而使空气能够从外部向上述冷凝器120流动。
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第二压缩机115,冷凝器120及多个冷凝扇121、122可设置于冰箱的机械室。作为一例,上述机械室可形成于形成有储存室的冰箱本体的后方下部。以下,参照附图对机械室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机械室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机械室的结构的主视图。
参照图2,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机械室101包括:底座105,形成机械室的底面;多个压缩机111、115,放置于上述底座105;冷凝器120,对在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冷凝;以及风扇组件130,朝向上述冷凝器120产生空气流动。
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及上述冷凝器120设置于上述风扇组件130的两侧。即,上述风扇组件130可设置于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和冷凝器120之间。
上述风扇组件130可放置于上述底座105的上侧。即,上述风扇组件130的底面能够与上述底座105的上面相结合,上述风扇组件130能够从上述底座105向上方延伸。
并且,在上述底座105的上侧还可以设有用于储存在上述冷凝器120产生的冷凝水的集水盘125。上述集水盘125配置于上述冷凝器120的下部,上述冷凝器120的下部可收容于上述集水盘125的内部。并且,上述风扇组件130可配置于上述集水盘125的外侧空间。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上述风扇组件130配置于上述集水盘125的外部,并从上述底座105向上方延伸,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与风扇组件配置于集水盘的内部的情况相比,存在能够降低上述风扇组件130的设置高度的优点。
即,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风扇组件130的设置高度可以与上述集水盘125的底面相对应地降低。结果,具有能够减少用于收容上述风扇组件130的机械室的高度的效果。
另一方面,上述集水盘125具有能够储存从上述冷凝器120产生的冷凝水的容量。上述集水盘125呈上面被开放的大致六面体的形状,并具有能够收容冷凝水的设定高度。但是,上述集水盘125的高度可低于上述风扇组件130的高度。
并且,与现有技术(申请号:KR10-2008-0122241)的集水盘(参照图2,未赋予附图标记)相比,本实施例的集水盘125减少了横向宽度,并略微增加了前后方向的长度。其中,横向及前后方向是指从前面观察冰箱时的横向及前后方向。对这种方向的定义同样适用于以下的说明。
与以往相比,与上述集水盘125的横向宽度减少相对应地,上述风扇组件130可在受限的容量的机械室的内部设置于上述集水盘125的外侧。
上述风扇组件130包括多个冷凝扇121、122。上述多个冷凝扇121、122包括沿着前后方向并排配置的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即,可在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侧方配置上述第二冷凝扇122。根据这种结构,被上述风扇组件130吸入的空气可分别通过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和第二冷凝扇122排出。
并且,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可配置于与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相对应的位置,上述第二冷凝扇122可配置于与上述第二压缩机115相对应的位置。即,上述第一压缩机111和第一冷凝扇121形成一个列(第一列),上述第二压缩机115和第二冷凝扇122形成另一个列(第二列)。上述第一列可以位于上述第二列的前方。
上述风扇组件130的前后方向宽度与上述冷凝器120的前后方向宽度相同或大于上述冷凝器120的前后方向宽度相同。即,上述风扇组件130的前端部可位于与上述冷凝器120的前端部相同的线上,或者位于上述冷凝器120的前端部的前方,上述风扇组件130的后端部可位于与上述冷凝器120的后端部相同的线上,或者位于上述冷凝器120的后端部的后方。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上述风扇组件130的运行引起的空气流动区域可以覆盖上述冷凝器120的全部区域,因此,能够改善在上述冷凝器120中的热交换性能。
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包括:中心轴134,形成风扇的中心部的;多个叶片135,从上述中心轴134沿着半径方向延伸;护罩136,设在上述多个叶片135的末端的外侧,用于引导通过上述叶片135的空气的吸入及排出。
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护罩136和第二冷凝扇122护罩136可以相互结合。即,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护罩136的外周面能够以可接触的方式与上述第二冷凝扇122的护罩136相结合。
并且,上述风扇组件130还包括包围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的外壳132。上述外壳132可以与上述底座105的上面相结合。并且,上述外壳132可以包围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护罩136及第二冷凝扇140的护罩136。
对上述机械室101中的空气流动进行简单说明。
若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被驱动,则上述冰箱10的外部的空气可以被上述机械室101的内部(A'方向)吸入。当然,上述冰箱10可包括用于覆盖上述机械室101的盖部件(未图示),并且,可在上述盖部件形成用于向上述机械室101导入空气的吸入孔。作为一例,可在上述机械室101的侧方及后方形成多个上述吸入孔。
向上述机械室101吸入的空气一边经过上述冷凝器120,一边对上述冷凝器120进行冷却。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的制冷剂在上述冷凝器120中流动。
经过上述冷凝器120的空气通过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向上述压缩机111、115侧流动。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第二压缩机115作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装置,能够产生很多热。在上述机械室101的内部流动的空气能够执行对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第二压缩机115进行冷却的功能。
通过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第二压缩机115的空气可以向上述机械室101的外部排出(B'方向)。可在上述盖部件形成排出孔,上述排出孔用于向外部排出上述机械室101的内部的空气。作为一例,可在上述机械室101的侧方及后方形成多个上述排出孔。
参照图3,上述风扇组件130可以从上述集水盘125分隔开设定距离G。在上述风扇组件130与上述集水盘125相结合或相紧贴的情况下,上述风扇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可被上述集水盘125遮盖,由此,可发生妨碍空气流动的问题。本实施例能够防止这种问题。
并且,在上述风扇组件130无法充分地从上述集水盘125分隔开设定距离的情况下,可在上述风扇组件130和集水盘125之间的空间发生涡流,使得风量减少,且产生噪音。
因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上述风扇组件130和集水盘125相分隔的距离值。详细的内容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4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凝扇和集水盘之间的分隔距离的噪音及流量的变化状态的实验图表。
如上所述,上述风扇组件130和集水盘125分隔开规定距离G。作为一例,上述规定距离G可以具有20mm以上且40mm以下的值。
通过上述风扇组件130和集水盘125分隔的空间,可以发生涡流。上述涡流理解为是在分隔的上述空间内旋转的流动。上述涡流可以减少风量,并能起到噪音源的作用。
因此,决定能够减少由上述涡流引起的问题的分隔距离G很重要。例如,若上述分隔距离G过小,则由上述涡流引起的问题可能会变大。相反,若上述分隔距离G过大,则不能利用的空间变大,因此,可产生机械室101变大的问题。
参照图4,根据上述分隔距离G(mm)的变化,流动噪音(dBA)及空气流量(m3/min)发生变化,这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明。
作为一例,当上述分隔距离G为10mm时,上述流动噪音为28.2dBA,上述空气流量为1.52m3/min。并且,当上述分隔距离G为20mm时,上述流动噪音为27.2dBA,上述空气流量为1.58m3/min。
即,可知上述分隔距离G在10mm至20mm以下的范围内越增加,上述流动噪音越减少,上述上述空气流量越增大。
另一方面,当上述分隔距离G为30mm时,上述流动噪音为27dBA,上述空气流量为1.60m3/min。并且,当上述分隔距离G为40mm时,上述流动噪音为27dBA,上述空气流量为1.60m3/min,这与上述分隔距离G为30mm的情况下的流动噪音及空气流量几乎相同。
整理后可知,若上述分隔距离G在20mm至30mm以下的范围内越增加,上述流动噪音越减少,上述空气流量越增大。但是,流动噪音的减少率及空气流量的增大率小于上述分隔距离G在10mm至20mm以下的范围的情况。
并且,可知上述分隔距离G在30mm至40mm以下的范围内越增加,上述流动噪音及空气流量几乎恒定维持。
即,上述分隔距离G为20mm以上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所需水准的风量,并能减少噪音。
相反,若上述分隔距离G过大,则上述机械室101的空间利用率下降,因此,将上述分隔距离G保持在40mm以下,不仅能够实现增大风量及减少噪音的性能,还能改善上述机械室的空间利用率。作为一例,可将上述分隔距离G为20mm以上且30mm以下的值。
图5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的框图,图6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5及图6,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冰箱10包括多个压缩机111、115、多个冷凝扇121、122及用于控制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多个冷凝扇121、122的控制部200。
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包括第一压缩机111及第二压缩机115。并且,上述多个冷凝扇121、122包括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
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能够由作为电信号的脉冲来控制。上述控制部200能够以控制用于规定向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施加的脉冲的占空比的方式使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旋转。作为一例,上述占空比越增加,所施加的脉冲值越变大,由此,冷凝扇的转数能够增加。
并且,上述控制部200能够使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和第二冷凝扇122同时运转。即,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能够同时进行开/关(ON/OFF)运行。
如果,在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和第二冷凝扇122交替运转的情况下,可能会在上述第一冷凝扇、第二冷凝扇140的周边发生逆流。例如,在上述第一冷凝扇121运转,第二冷凝扇122不运转的情况下,因冷凝扇121、122的周边的压力差,通过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吸入的流量中的至少一部分流量通过上述第二冷凝扇122向相反方向流动,即,逆流。若发生上述逆流,则可能会发生空气的流动效率下降,且产生噪音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和第二冷凝扇122同时运转来防止这种逆流的发生。
并且,上述控制部200沿着使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和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相一致的方向控制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和第二冷凝扇122。
理论上,在对上述第一冷凝扇140、第二冷凝扇145输入相同的占空比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冷凝扇140、第二冷凝扇145的转数(rpm)应相同,但是,根据上述机械室101的内部结构或设有上述冰箱10的空间的结构等,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和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可以不同。
作为一例,在上述机械室101的内部空间中,在通过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空气流路的大小和上述第二冷凝扇122的空气流路的大小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多个冷凝扇的转数可能会不同。
另一方面,在上述冰箱10以与设置空间的一侧壁相邻的方式设置的情况下,通过接近上述壁的第一吸入孔向机械室的内部流入的空气流量可以稍微少,相反,通过从远离上述壁的第二吸入孔流入的空气流量能够变大。并且,在上述第一冷凝扇121比上述第二冷凝扇122更接近上述第一吸入孔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可能会少于上述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
因此,在上述控制部200感测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并感测到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和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能够沿着使上述转数相一致的方向进行控制。
为此,上述冰箱10还包括用于感测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的第一转数感测部210及用于感测上述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的第二转数感测部220。
上述控制部200能够输入用于向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施加规定的脉冲的占空比,并从上述第一转数感测部210及第二转数感测部220接受与所识别的转数相关的信息,从而保持或变更上述占空比。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6,可启动上述第一压缩机111及第二压缩机115,来驱动冷冻循环(步骤S11)。
若上述冷冻循环被驱动,则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能够运转。此时,上述控制部200能够以向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和第二冷凝扇122输入相同的占空比的方式控制脉冲。因此,可向上述第一冷凝扇121和第二冷凝扇122分别施加相同的脉冲值(步骤S12)。
在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运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上述第一转数感测部210、第二转数感测部220来感测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步骤S13)。
并且,上述控制部200能够基于感测到的转数,来保持或变更向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输入的占空比。
详细地,识别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和上述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是否相同,或者它们的之差是否在设定值以内。上述设定值能够设定为即使转数有差异,也因其值不大而产生噪音的可能性小的值。(步骤S14)。
在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和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相同或它们之差在设定值以内的情况下,由于处于输出所需的性能的状态,因此,在步骤S12中输入的占空比可以得到保持(步骤S15)。
相反,在步骤S14中,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和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的差异在上述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12中输入的占空比可被变更。
例如,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比上述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大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向上述第二冷凝扇122输入的占空比。
即,在步骤S12步骤中,可增加至向上述第二冷凝扇122输入的占空比以上。若向上述第二冷凝扇122输入的占空比增加,则与此相对应地,上述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能够增加(步骤S16、步骤S17)。
相反,上述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比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大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可增加向上述第一冷凝扇121输入的占空比。
即,在步骤S12步骤中,可增加至向上述第一冷凝扇121输入的占空比以上。若向上述第一冷凝扇121输入的占空比增加,则与此相对应地,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的转数能够增加(步骤S18、步骤S19)。
在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运转的环境下,步骤S12至步骤S19的控制方法能够反复执行。作为一例,通过感测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的转数,来控制向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输入的占空比的过程能够实时进行。
像这样,随着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同时运转,能够防止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因交替运转而发生的逆流现象。
并且,以使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以相同的转数运转的方式进行反馈控制,由此,具有能够减少因上述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凝扇122以不同的转数旋转而发生的噪音发生现象的效果。.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仅在一部分结构及控制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以这些差异点为主进行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引用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和附图标记。
图7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结构的系统图。
参照图7,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冰箱10a包括用于驱动冷冻循环的多个装置。
详细地,上述冰箱10a包括:多个压缩机111、115,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120,对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中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冷凝;多个膨胀装置141、143、145,用于对在上述冷凝器120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及多个蒸发器160、170,用于蒸发在上述多个膨胀装置141、143、145进行减压的制冷剂。
并且,上述冰箱10a包括制冷剂管100,上述制冷剂管100连接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冷凝器120、膨胀装置141、143、145及蒸发器160、170,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
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包括:第一压缩机111,配置于低压侧;以及第二压缩机115,对在上述第一压缩机111中进行压缩的制冷剂再次进行压缩。
上述多个蒸发器160、170包括:第一蒸发器160,用于生成将要向冷藏室及冷冻室中的某一个储存室供给的冷气;第二蒸发器170,用于生成将要向另一个储存室供给的冷气。
关于上述多个压缩机111、115及多个蒸发器160、170的说明引用第一实施例的说明。
上述多个膨胀装置141、143、145包括:第一膨胀装置141及第三膨胀装置145,用于对将要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的制冷剂进行膨胀;第二膨胀装置143,用于对将要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进行膨胀。上述第一膨胀装置141、第二膨胀装置143及第三膨胀装置145可包括毛细管。
作为一例,为了使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低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上述第二膨胀装置143的毛细管的管径可小于上述第一膨胀装置141及第三膨胀装置145的毛细管的管径。
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入口侧具有多个制冷剂流路102、105,上述多个制冷剂流路102、105引导制冷剂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
上述多个制冷剂流路102、105包括:第一制冷剂流路102,设有上述第一膨胀装置141;以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设有上述第三膨胀装置145。由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引导制冷剂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因此可以被称之为“第一蒸发流路”。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和第三制冷剂流路105中流动的制冷剂可在合并后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
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入口侧具有一个制冷剂流路103,上述一个制冷剂流路103引导制冷剂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上述一个制冷剂流路103包括设有上述第二膨胀装置143的第二制冷剂流路103。由于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引导制冷剂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因此可以被称之为“第二蒸发流路”。
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可理解为从上述制冷剂管100分支的“分支流路”。
上述冰箱10a还包括流动调节部150a,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用于使制冷剂分流至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可理解为是以使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同时运转,即,使制冷剂同时向上述第一蒸发160、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方式调节制冷剂的流动的装置。
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包括具有由制冷剂流入的一个流入部及由制冷剂排出的三个流出部的四通阀(four-way valve)。
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三个流出部分别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相连接。因此,通过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制冷剂能够以分支的方式向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排出。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相连接的流出部依次被命名为“第一流出部”、“第二流出部”及“第三流出部”。
上述第一至第三流出部中至少一个流出部可被开放。若上述第一至第三流出部都被开放,则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流动。相反,若开放上述第一流出部、第二流出部,封闭第三流出部,则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流动。
像这样,根据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控制,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可不同。并且,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控制可基于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是否过与不足或是否偏向来实现。
作为一例,当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同时运转时,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制冷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即,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情况下,以制冷剂能够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流动的方式控制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
相反,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即,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情况下,以封闭上述第三制冷剂流路105,使得制冷剂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流动的方式控制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
即,将要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102、105设有多个,并选择性地控制通过上述多个流动路径102、105的制冷剂的流动,由此能够调节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量。
另一方面,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入口侧相比,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入口侧形成更多的制冷剂流路,因此,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均被开放的情况下,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相比,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动的制冷剂相对多。
即,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热交换能力大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热交换能力。因此,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为冷藏室侧蒸发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为冷冻室侧蒸发器的情况下,冷藏室的冷负荷或容可大于冷冻室的冷负荷或容量。
上述冰箱10a包括多个冷凝扇121、122、165、175,上述多个冷凝扇121、122、165、175设置于热交换器的一侧,用于吹送空气。上述多个冷凝扇121、122、165、175包括:第一冷凝扇121及第二冷凝扇122,设在上述冷凝器120的一侧;第一蒸发扇165,设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一侧;以及第二蒸发扇175,设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一侧。
根据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第二蒸发扇175的转速,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热交换能力可不同。例如,在需要产生很多由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运转引起的冷气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转速可提高,在冷气充分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转速可减少。
并且,在需要产生很多由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运转引起的冷气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转速可提高,在冷气充分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转速可减少。
详细地,在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情况下,即,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中流动的制冷剂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保持或提高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转数,并减少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转数。
随着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转数保持或提高,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第一蒸发器的蒸发压力)能够形成适当压力以上的压力,由此,通过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热交换量至少能够保持设定量以上。
相反,随着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转数减少,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第二蒸发器的蒸发压力)能够形成适当压力以下的压力,由此,通过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热交换量减少为设定量以下。
结果,上述第二蒸发器170侧的压力低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侧的压力,因此,通过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制冷剂因压力之差而具有更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侧流动的倾向性。因此,能够稍微缓和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现象。
图8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的框图,图9及图10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8,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冰箱10a包括能够感测第一蒸发器160及第二蒸发器170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的多个温度传感器230、240、250、260。
上述多个温度传感器230、240、250、260包括:第一入口温度传感器230,用于感测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入口侧温度;以及第一出口温度传感器240,用于感测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口侧温度。
并且,上述多个温度传感器230、240、250、260包括:第二入口温度传感器250,用于感测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入口侧温度;以及第二出口温度传感器260,用于感测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口侧温度。
上述冰箱10a还包括控制部200,上述控制部200基于由上述多个温度传感器230、240、250、260感测到的温度值来控制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运行。
为了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上述控制部200可控制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第二压缩机115,第一冷凝扇121、第二冷风扇122、第一蒸发扇165及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行。
参照图9及图10对本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冰箱的运转,启动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第二压缩机115。随着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第二压缩机115的启动,可驱动制冷剂的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冷冻循环。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中蒸发的制冷剂可在上述第一压缩机111中被压缩,被压缩的制冷剂与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中蒸发的制冷剂合并,从而被上述第二压缩机115吸入(步骤S21)。
随着上述冷冻循环的驱动,可执行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为了上述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能够以开放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的方式得到控制。
即,若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开放,则制冷剂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及第二蒸发器170流入,并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向上述冷藏室及冷冻室供给冷气。此时,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提供相对多的制冷剂,从而能够使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热交换量大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热交换量。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以如果冰箱开始运转,则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全部开放的情况作为初始设定(default)进行了说明,但不同地,能够将开放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及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封闭上述第三制冷剂流路105的情况作为初始设定(步骤S22、步骤S23)。
上述第一蒸发扇165及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以设定速度驱动,从而向冷藏室及冷冻室供给冷气。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设定速度(以下,第一设定速度)大致可以为中速或高速,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设定速度(以下,第二设定速度)大致可以为中速。
其中,如步骤S23所述,由于在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均被开放时,相对多的制冷剂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动,因此,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以高于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的方式进行高速运转。
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或第二蒸发扇175的高速运转能够以输入电压为基准,与13V相对应,以风量为基准,与0.8CMM相对应。并且,上述第一蒸发扇165或第二蒸发扇175的中速运转能够以输入电压为基准,与10V相对应,以风量为基准,与0.5CMM相对应。上述第一蒸发扇165或第二蒸发扇175的低速运转能够以输入电压为基准,与9V相对应,以风量为基准,与0.4CMM相对应(步骤S24)。
可借助上述第一入口温度传感器230及第一出口温度传感器240来感测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入口温度及出口温度。并且,可借助上述第二入口温度传感器250及第二出口温度传感器260来感测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入口温度及出口温度(步骤S25、步骤S26)。
上述控制部200能够决定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的差值和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的差值。
若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量在适当的制冷剂量以上,则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变小。相反,若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量小于适当的制冷剂量,则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会变大。
上述控制部200能够识别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相关的信息是否属于设定范围。
即,上述控制部200能够基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和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来识别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中流动的制冷剂是否过与不足,即,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是否偏向。
详细地,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中流动的制冷剂是否过与不足可基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差值或比率值来决定(步骤S27)。
以下,对详细的判断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判断方法的一例,能够根据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是否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相同,或者是否大于或小于上述基准值,来判断制冷剂是否偏向。
在上述冷冻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通过上述流动转换部150a分流至上述第一蒸发器160及第二蒸发器170流动,若感测到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则可识别通过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制冷剂比率,通过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比率可基于通过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制冷剂比率来识别。
例如,若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大于上述基准值,则判断为制冷剂量不足,相反,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有相对多的制冷剂量。
在本实施例中,对利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来判断制冷剂是否偏向的方法进行说明。当然,也可利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来判断制冷剂是否偏向。
若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基准温度)相同,则识别为制冷剂没有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
相反,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不相同而大于或小于上述基准值的情况下,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
详细地,若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小于上述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则识别为相对多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蒸发器160。即,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
相反,若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大于上述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则识别为相对少的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蒸发器160。即,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
作为判断方法的另一例,可根据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和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比率是否与第一设定值相同,或者大于或小于上述第一设定值来判断制冷剂是否偏向。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设定值可以为1。
在对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比率为1的情况下,即,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相同的情况下,识别为制冷剂没有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
相反,在对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比率大于1的情况下,即,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大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情况下,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
并且,在对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比率小于1的情况下,即,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小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情况下,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
作为判断方法的另一例,能够根据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和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差值是否与第二设定值相同,或者大于或小于上述第二设定值,来判断制冷剂是否偏向。作为一例,上述第二设定值可以为0。
在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中减去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值为0的情况下,即,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相同的情况下,识别为制冷剂没有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
相反,在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中减去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值大于0的情况下,即,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大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情况下,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
并且,在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中减去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值小于0的情况下,即,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差小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的情况下,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
在利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来识别制冷剂没有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及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能够继续以上述第一设定速度及第二设定速度驱动(步骤S28)。
相反,若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则上述第一蒸发扇165或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可被变更(步骤S31)。
在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情况下,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减少,因此,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以低于上述第二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低速运转。
并且,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得到保持或提高,因此,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保持上述第一设定速度或以高于上述第一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以中速或高速运转。
在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减少,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可以变低,通过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可以保持或变高。
因这种压力差,通过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制冷剂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相比,更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侧流动。因此,能够缓和制冷剂偏向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现象(步骤S32、步骤S33、步骤S34)。并且,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能够与所缓和的制冷剂的偏向现象一起继续执行(步骤S35)。
另一方面,在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情况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减少,因此,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以低于上述第一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进行低速运转。
并且,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得到保持或提高,因此,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保持上述第二设定速度或以高于上述第二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进行中速运转或高速运转。
在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减少,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会变低,通过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的蒸发压力会保持或变高。
因这种压力差,通过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制冷剂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相比,可以更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50侧流动。因此,能够缓和制冷剂偏向述第二蒸发器150的现象(步骤S36、步骤S37)。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根据制冷剂的偏向与否来控制蒸发扇的运转速度,并控制流动调节部。以本实施例的特征为重点进行说明。
图11及图12为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1及图12,为了冰箱的运转,以启动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第二压缩机115的方式驱动冷冻循环,并能执行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为了上述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能够以开放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的方式得到控制(步骤S41、步骤S42、步骤S43)。
在上述同时冷却运转过程中,上述第一蒸发扇165及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以第一设定速度及第二设定速度驱动。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第二设定速度大致可以为中速,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第一设定速度大致可以为中速或高速(步骤S44)。
能够感测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及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步骤S45、步骤S46)。
上述控制部200可以决定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的差值和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的差值,并能识别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相关的信息是否属于设定范围。
并且,上述控制部200能够根据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差相关的信息是否属于设定范围,来识别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中流动的制冷剂是否过与不足,即,可以识别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的制冷剂是否偏向(步骤S47)。
在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相关的出入口温度差的信息属于设定范围的情况下,识别为制冷剂没有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
这种情况下,可保持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控制状态。即,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能够以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全都被开放的方式得到控制(步骤S48)。并且,上述第一蒸发扇165及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能够继续以上述第一设定速度及第二设定速度驱动(步骤S49)。
相反,若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则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控制状态可能会变更。并且,上述第一蒸发扇165或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可能会变更(步骤S51、步骤S52)。
在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情况下,能够以封闭上述第三制冷剂流路105,使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流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当然,也能以封闭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5,使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103、第三制冷剂流路105流动的方式进行控制。
这种情况下,由于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的制冷剂量减少,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量相对增加,因此,能够解决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现象(步骤S53、步骤S54、步骤S55)。
并且,由于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减少,因此,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以低于上述第二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例如,低速运转。
并且,由于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因此,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保持上述第一设定速度或以高于上述第一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进行中速或高速运转。
在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减少,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的情况下,因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蒸发压力差,制冷剂能够比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更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侧流动。因此,能够缓和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现象(步骤S56)。并且,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能够与所缓和的制冷剂的偏向现象一起继续执行(步骤S57)。
另一方面,在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情况下,保持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的开放状态(步骤S58)。
并且,由于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减少,因此,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以低于上述第一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进行低速运转。
并且,由于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得到保持或提高,因此,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保持上述第二设定速度或以高于上述第二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进行中速或高速运转。
在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减少,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的情况下,因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蒸发压力之差,通过上述流动调节部150a的制冷剂能够比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更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侧流动。因此,能够缓和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现象(步骤S59)。
图13为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结构的系统图,图14及图15为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3,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冰箱10b包括:制冷剂管100,用于引导在冷凝器120中冷凝的制冷剂的流动;流动调节部150b,设置于上述制冷剂管100,并将制冷剂分支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以及多个制冷剂流路102、103、105、107,从上述流动调节部150b的出口侧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延伸。
并且,可在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一侧设置第一蒸发扇165,在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一侧设置第二蒸发扇175。
上述多个制冷剂流路102、103、105、107理解为从上述制冷剂管100分支的“分支流路”,并包括:第一制冷剂流路102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相连接;以及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四制冷剂流路107,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相连接。
由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引导制冷剂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因此,可以被称之为“第一蒸发流路”,由于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103、第四制冷剂流路107引导制冷剂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因此,可以被称之为“第二蒸发流路”。
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和第三制冷剂流路105中流动的制冷剂可在合并后,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并且,在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和第四制冷剂流路107中流动的制冷剂可在合并后,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
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排出的制冷剂能够被上述第一压缩机111吸入,在上述第一压缩机111中压缩后的制冷剂与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排出的制冷剂合并,并能被上述第二压缩机115吸入。
在上述多个制冷剂流路102、103、105、107配置有多个膨胀装置141、143、145、147。上述多个膨胀装置141、143、145、147包括毛细管。详细地,上述多个膨胀装置141、143、145、147包括:第一膨胀装置141,配置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膨胀装置143,配置于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103;第三膨胀装置145,配置于上述第三制冷剂流路105;以及第四膨胀装置147,配置于上述第四制冷剂流路107。
上述流动调节部150b可包括五通阀(five-way valve),上述五通阀具有由制冷剂流入的一个流入口及由制冷剂排出的四个流出口。上述四个流出口可与上述第一冷剂流路101、第二冷剂流路103、第三冷剂流路105、第四制冷剂流路107相连接。
根据上述流动调节部150b的控制,可开放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流路和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四制冷剂流路107中的至少制冷剂流路。
作为一例,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被开放,上述第四制冷剂流路107被封闭的情况下,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的制冷剂量可多于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量。
相反,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第四制冷剂流路107被开放,上述第三制冷剂流路105被封闭的情况下,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量可多于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的制冷剂量。
参照图14及图15,若启动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第二压缩机115则可以驱动制冷剂的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冷冻循环(步骤S61)。
根据上述冷冻循环的驱动,可执行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为了上述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上述流动调节部150b能够以开放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封闭上述第四制冷剂流路的方式得到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以如果冰箱开始运转,则开放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开放,封闭上述第四制冷剂流路107的情况作为初始设定进行了说明,但不同地,能够将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1、第二制冷剂流路103、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及第四制冷剂流路107全都开放的情况作为初始设定(步骤S62、步骤S63)。
在上述同时冷却运转过程中,上述第一蒸发扇165及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以第一设定速度及第二设定速度驱动。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第二设定速度大致可以为中速,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第一设定速度大致可以为中速或高速(步骤S64)。
能够感测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及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步骤S65、步骤S66)。
上述控制部200能够根据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的差值相关的信息和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的差值相关的信息是否属于设定范围,来识别制冷剂是否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
在识别为制冷剂没有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的情况下,可保持上述流动调节部150b的控制状态。即,上述流动调节部150b能够以开放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封闭上述第四制冷剂流路107的方式得到控制(步骤S68)。
并且,上述第一蒸发扇165及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能够继续以上述第一设定速度及第二设定速度驱动(步骤S69)。
相反,若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则上述流动调节部150b的控制状态可能会变更。并且,上述第一蒸发扇165或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可能会变更(步骤S71、步骤S72)。
在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情况下,封闭上述第三制冷剂流路105,并开放上述第四制冷剂流路107,从而能够以制冷剂通过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第四制冷剂流路107流动的方式进行控制。此时,代替上述第三制冷剂流路105,能够封闭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
这种情况下,由于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的制冷剂量减少,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量相对增加,因此,能够解决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现象(步骤S73、步骤S74、步骤S75)。
并且,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减少,使得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以低于上述第二设定速度运转,例如,低速运转。
并且,由于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因此,上述第一蒸发扇165保持上述第一设定速度或以高于上述第一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进行中速或高速运转。
在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减少,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的情况下,因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蒸发压力之差,制冷剂能够比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更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侧流动。因此,能够缓和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现象(步骤S76)。并且,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能够与所缓和的制冷剂的偏向现象一起继续执行(步骤S77)。
另一方面,在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情况下,保持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102、第二制冷剂流路103及第三制冷剂流路105的开放状态(步骤S78)。
并且,由于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减少,因此,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以低于上述第一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进行低速运转。
并且,由于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因此,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保持上述第二设定速度或以高于上述第二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进行中速或高速运转。
在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减少,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的情况下,因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蒸发压力差,通过上述流动调节部150b的制冷剂能够比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更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侧流动。因此,能够缓和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50的现象(步骤S79)。
图16为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结构的系统图,图17及图18为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系统图。
参照图16,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冰箱10c包括:制冷剂管100,用于引导在冷凝器120中冷凝的制冷剂的流动;流动调节部150c,设置于上述制冷剂管100,并向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分支制冷剂;以及多个制冷剂流路201、203,从上述流动调节部150c的出口侧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延伸。
上述多个制冷剂流路201、203理解为从上述制冷剂管100分支的“分支流路”,上述多个制冷剂流路201、203包括:第一制冷剂流路201,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相连接;以及第二制冷剂流路203,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相连接。
在上述多个制冷剂流路201、203配置有多个膨胀装置241、243。上述多个膨胀装置241、243包括毛细管。详细地,上述多个膨胀装置241、243包括:第一膨胀装置241,配置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201;第二膨胀装置243,配置于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203。
上述流动调节部150c可包括三通阀,上述三通阀具有由制冷剂流入的一个流入口及由制冷剂排出的两个流出口。上述两个流出口可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201、第二制冷剂流路203相连接。上述流动调节部150c以制冷剂能够同时向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201、第二制冷剂流路203流入的方式得到控制。
上述冰箱10c包括用于调节制冷剂的流动的流量调节部251、253。上述流量调节部251、253可设置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201及第二制冷剂流路203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流路。作为一例,上述流量调节部251、253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部251,设置于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201;以及第二流量调节部253,设置于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203。
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及第二流量调节部253可包括能够调节开度的电子膨胀阀(Electric expansion valve,EEV)。
图16虽然以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第二流量调节部253分别设在上述第一膨胀装置241、第二膨胀装置243的出口侧的方式进行了图示,但不同地,也可以分别设在上述第一膨胀装置241、第二膨胀装置243的入口侧。
若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或第二流量调节部253的开度减少,则通过所减少的开度来流动的制冷剂的量会减少,若上述开度增大,则通过所增大的开度来流动的制冷剂的量会增加。
作为一例,若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的开度比上述第二流量调节部253的开度相对较大,则更多的制冷剂会在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201流动。相反,若上述第二流量调节部253的开度比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的开度相对较大,则更多的制冷剂会在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203流动。
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第二流量调节部253,能够对制冷剂流路进行微细的开度调节,由此,能够调节将要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量至微细的水准。结果,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同时运转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
参照图17及图18对本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17及图18,若为了冰箱的运转而启动上述第一压缩机111、第二压缩机115,则能够驱动制冷剂的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冷冻循环(步骤S81)。
随着上述冷冻循环的驱动,可执行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为了上述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上述流动调节部150c以开放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201、第二制冷剂流路203的方式得到控制(步骤S82、步骤S83)。并且,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第二流量调节部253能够以设定的开度开放(步骤S84)。
在上述同时冷却运转过程中,上述第一蒸发扇165及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以第一设定速度及第二设定速度驱动。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第二设定速度大致可以为中速,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第一设定速度大致可以为中速或高速(步骤S85)。
能够感测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及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步骤S86、步骤S87)。
上述控制部200能够根据与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出入口温度的差值相关的信息和与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出入口温度的差值相关的信息是否属于设定范围,来识别制冷剂是否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
在识别为制冷剂没有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的情况下,可保持上述流动调节部150c的控制状态。即,可保持上述流量调节部251、253的开度状态(步骤S89)。
并且,上述第一蒸发扇165及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能够继续以上述第一设定速度及第二设定速度驱动(步骤S90)。
相反,若识别为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则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第二流量调节部253的开度状态可能会变更。并且,上述第一蒸发扇165或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可能会变更(步骤S91、步骤S92)。
在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情况下,可执行使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的开度减少的控制及使上述第二流量调节部253的开度增大的控制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步骤S94)。
并且,由于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减少,因此,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以低于上述第二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例如,低速运转。
并且,由于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得到保持或提高,因此,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保持上述第一设定速度或以高于上述第一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进行中速或高速运转。
在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减少,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的情况下,因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蒸发压力之差,制冷剂比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更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侧流动。因此,能够缓和制冷剂偏向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现象(步骤S95)。
结果,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流入的制冷剂量减少,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流入的制冷剂量相对增加,因此,能够解决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的现象。并且,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能够与所缓和的制冷剂偏向现象一起继续执行(步骤S96)。
另一方面,在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二蒸发器170的情况下,可执行使上述第二流量调节部253的开度减少的控制及使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的开度增大的控制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步骤S97)。
并且,由于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减少,因此,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以低于上述第一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一蒸发扇165能够进行低速运转。
并且,由于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因此,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保持上述第二设定速度或以高于上述第二设定速度的速度运转。作为一例,上述第二蒸发扇175能够进行中速或高速运转。
在上述第一蒸发扇165的运转速度减少,上述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保持或提高的情况下,因第一蒸发器160、第二蒸发器170的蒸发压力之差,通过上述流动调节部150c的制冷剂能够比上述第二蒸发器170更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侧流动。因此,能够缓和制冷剂偏向述第二蒸发器170的现象(步骤S98)。
像这样,在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160或第二蒸发器170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流量调节部251、第二流量调节部253的开度和第一蒸发扇165、第二蒸发扇175的运转速度变更,从而能够解决上述制冷剂的偏向现象,并能保持冷藏室及冷冻室的同时冷却运转。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械室,形成于储存室的一侧,
底座,形成上述机械室的底面,
第一压缩机及第二压缩机,放置于上述底座,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冷凝器,设置于上述第一压缩机及上述第二压缩机的的一侧,用于对在上述第一压缩机及上述第二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进行冷凝,
集水盘,设置于上述底座,用于储存冷凝水,
风扇组件,与上述底座相结合,用于在上述机械室的内部产生空气流动,上述风扇组件包括第一冷凝扇及第二冷凝扇;
转数感测部,用于感测上述第一冷凝扇及第二冷凝扇的转数;以及
控制部,用于控制占空比,上述占空比用于规定向上述第一冷凝扇及第二冷凝扇施加的脉冲值,
上述第一压缩机及第一冷凝扇配置于相对应的位置而构成第一列,上述第二压缩机及第二冷凝扇配置于相对应的位置而构成第二列,
上述控制部向上述第一冷凝扇和第二冷凝扇输入设定的占空比,并驱动上述第一冷凝扇和第二冷凝扇,
基于上述转数感测部感测到的转数信息,若上述第一冷凝扇和第二冷凝扇的转数相同或转数之差在设定值以内,则保持上述设定的占空比,若上述第一冷凝扇和第二冷凝扇的转数之差在设定值以上,则变更具有更小的转数的冷凝扇的占空比,
由此以使上述第一冷凝扇及第二冷凝扇的转数相一致的方式控制上述第一冷凝扇和第二冷凝扇,从而防止因上述第一冷凝扇和第二冷凝扇的转数之差而产生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组件向上述集水盘的外侧分隔开设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定距离为20mm以上且40mm以下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组件包括外壳,上述外壳以包围上述第一冷凝扇及第二冷凝扇的方式配置,并与上述底座的上面相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组件的一方向宽度为上述冷凝器的一方向宽度以上,上述第一冷凝扇和第二冷凝扇并排设置于上述冷凝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蒸发器,包括用于使制冷剂蒸发的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
多个蒸发扇,包括分别设在上述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各自的一侧的第一蒸发扇、第二蒸发扇;
多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上述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入口温度值;以及
控制部,基于与上述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入口温度相关的信息及与上述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入口温度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来识别制冷剂是否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或第二蒸发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若识别到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则上述控制部减少上述第二蒸发扇的转数,并提高或保持上述第一蒸发扇的转数。
8.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上述冰箱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上述冰箱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压缩机的步骤;
对用于向上述冷凝器吹送空气的多个冷凝扇施加预先设定的脉冲值,使得上述多个冷凝扇同时运转的步骤;
分别感测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的步骤;以及
基于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之差是否在设定值以上,来保持或变更上述预先设定的脉冲值的步骤,
若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相同或转数之差在设定值以内,则保持上述预先设定的脉冲值,
若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之差在预先设定值以上,则以增加上述多个冷凝扇中转数更低的冷凝扇的转速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使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相同,由此防止因上述多个冷凝扇的转数之差而产生逆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上述第一蒸发器的一侧的第一蒸发扇及上述第二蒸发器的一侧的第二蒸发扇以设定速度运转,向冷藏室及冷冻室供给冷气的步骤;以及
基于制冷剂是否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或第二蒸发器,来变更上述第一蒸发扇或第二蒸发扇的运转速度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冷剂分流至上述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
变更第一蒸发扇或第二蒸发扇的运转速度的步骤包括:若制冷剂偏向上述第一蒸发器,则减少上述第二蒸发扇的运转速度,并保持或提高上述第一蒸发扇的运转速度的步骤。
CN201410448721.9A 2013-09-05 2014-09-04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422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06478A KR102169112B1 (ko) 2013-09-05 2013-09-05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13-0106479 2013-09-05
KR1020130106479A KR102070291B1 (ko) 2013-09-05 2013-09-05 냉장고
KR10-2013-0106478 2013-09-05
KR1020140085253A KR20160006002A (ko) 2014-07-08 2014-07-08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14-0085253 2014-07-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2231A CN104422231A (zh) 2015-03-18
CN104422231B true CN104422231B (zh) 2017-06-23

Family

ID=51483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8721.9A Active CN104422231B (zh) 2013-09-05 2014-09-04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41220B2 (zh)
EP (1) EP2846114B1 (zh)
CN (1) CN1044222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88166B1 (ko) * 2015-06-12 2016-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705666B1 (ko) * 2015-06-17 2017-02-10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제빙방법
KR102480701B1 (ko) * 2015-07-28 2022-1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10126039B2 (en) 2015-12-29 2018-11-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having side air intake vent with sound dampening
KR102409514B1 (ko) * 2017-11-01 2022-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109163489B (zh) * 2018-07-13 2022-10-25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制冷方法和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卧式风冷制冷柜
US11452244B2 (en) * 2019-12-30 2022-09-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verse flow prevention
CN115900173A (zh) * 2021-08-19 2023-04-0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蒸发器底置的冰箱
CN114739092B (zh) * 2022-04-20 2024-05-03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的风门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03528A (en) * 1944-06-07 1946-07-09 Internat Detrola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US5150583A (en) * 1989-01-03 1992-09-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ual evaporator, dual fan refrigerator with independent temperature controls
US4953365A (en) * 1989-06-28 1990-09-04 Liquid Carbonic Corporation Helical conveyor freezer
CA2130156C (en) * 1993-09-03 2005-10-18 James F. Dash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refrigerator condenser
JPH102625A (ja) * 1996-06-14 1998-01-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冷凍装置
JPH1019449A (ja) * 1996-07-05 1998-01-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却貯蔵庫
KR19980083487A (ko) * 1997-05-15 1998-12-05 윤종용 냉장고의 구동제어장치 및 방법
JP4269459B2 (ja) * 2000-01-14 2009-05-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
KR100539528B1 (ko) * 2002-07-24 2005-12-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빌트인 냉장고
JP4246585B2 (ja) * 2003-09-25 2009-04-02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ショーケース
CN100439816C (zh) * 2003-11-28 2008-12-03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JP4461038B2 (ja) * 2005-02-10 2010-05-12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US7377120B2 (en) * 2005-09-27 2008-05-27 Emerson Electric Co. HVAC twinning control
KR100738410B1 (ko) 2005-11-14 2007-07-11 깨뱉시스템주식회사 플라잉 폼 용 자립형 동바리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슬래브 시공방법
US8484990B2 (en) * 2007-02-14 2013-07-16 Carrier Corporation Optimization of air cooled chiller system operation
KR101275184B1 (ko) 2007-05-25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동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KR101316022B1 (ko) 2007-05-25 2013-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동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291721B2 (en) * 2008-02-25 2012-10-23 Carrier Corporation Dual condenser fans with center partition
JP5624713B2 (ja) * 2008-09-22 2014-11-12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WO2011112500A2 (en) * 2010-03-08 2011-09-15 Carrier Corporation Capacity and pressure control in a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KR101815579B1 (ko) 2010-07-28 2018-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운전방법
KR101940246B1 (ko) 2012-02-23 2019-04-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냉장고 제어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2231A (zh) 2015-03-18
EP2846114A3 (en) 2015-04-01
US20150059370A1 (en) 2015-03-05
US9841220B2 (en) 2017-12-12
EP2846114B1 (en) 2016-11-02
EP2846114A2 (en)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2231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62388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66115B (zh) 用于控制冰箱的方法
CN104613697B (zh) 冰箱
KR102191582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4613696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US6978626B2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613698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44587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17543A (zh) 空调器、清洁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66866A (zh) 冰箱以及冰箱的控制方法
KR102198955B1 (ko) 냉장고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109751813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13662A (zh) 冰箱
CN107014133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51812A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KR102289303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307683A (zh) 冰箱
CN111854276A (zh) 制冷器具
US20240077245A1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2204008B1 (ko) 냉장고
CN114341578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KR102070291B1 (ko) 냉장고
KR102169112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210069360A (ko) 냉장고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