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1085A - 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1085A
CN104421085A CN201410409756.1A CN201410409756A CN104421085A CN 104421085 A CN104421085 A CN 104421085A CN 201410409756 A CN201410409756 A CN 201410409756A CN 104421085 A CN104421085 A CN 104421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injection nozzle
fastening protrusion
support
suction tude
fu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97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1085B (zh
Inventor
上田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1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1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1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1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燃料管支撑支件尺寸和重量的减小并确保跨乘式车辆燃料供给系统中燃料管支撑支件的刚性,在该车辆燃料供给系统中,进气管具有安装孔并形成有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一部分燃料喷射阀安装在安装孔内,进气管以从汽缸头向车辆前后方向一侧延伸的方式连接至汽缸头,且至少一部分燃料管的路线设成通过燃料喷射阀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并由安装至进气管的燃料管支撑支件支撑。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以位于安装孔54沿车宽方向横侧上或安装孔5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上的方式形成以用于进气管35,且紧固燃料管支撑支件56的支件紧固凸台35d以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以用于进气管35。

Description

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其中进气管具有安装孔和用于紧固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燃料喷射阀的一部分安装在安装孔中,进气管以从汽缸头朝向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侧延伸的方式连接至由车体框架支撑的发动机主体的汽缸头,并且连接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管的至少一部分的路线设置为通过燃料喷射阀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并由安装至进气管的燃料管支撑支件支撑。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跨乘式车辆的以下燃料供给系统。具体地,进气管以从汽缸头向后延伸的方式连接至汽缸头。燃料喷射阀的一个端部安装于在该进气管中设有的安装孔中。安装在燃料喷射阀的另一端部的燃料接头被固定到为进气管设置的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上。此外,燃料喷射阀通过利用螺栓与燃料管支撑支件的一个端部一起拧紧被固定到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上。支撑燃料管的夹具安装到燃料管支撑支件的另一端部。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第3923420号日本专利
发明内容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如果连接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管的至少一部分需要将路线规定为通过燃料喷射阀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燃料管支撑支件需要被形成为从进气管向前延伸。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中,燃料管支撑支件紧固至进气管的位置被设置在安装孔的后方,燃料喷射阀的一部分被插入安装孔内。因此,燃料管支撑支件需要向前延伸以避免干扰燃料喷射阀。这样很容易使燃料管支撑支件的大小和重量增加,这对于车辆是不利的,其中在车辆(如跨乘式车辆)中确保空间是困难的。此外,因为燃料管支撑支件的大的长度,燃料管支撑支件紧固至进气管的位置与夹具安装至燃料管支撑支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是长的,这可能降低燃料管支撑支件的刚性。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进行的,其目标是提供允许减小燃料管支撑支件尺寸和重量并确保燃料管支撑支件的刚性的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的第一特征,在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中,进气管具有安装孔和用于紧固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燃料喷射阀的一部分安装在该安装孔内,进气管连接至由车体框架以从汽缸头沿车辆前后方向朝向一侧延伸的方式支撑的发动机主体的汽缸头,并且连接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管的至少一部分被规定路线为通过燃料喷射阀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并由安装至进气管的燃料管支撑支件支撑。具体地,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以位于安装孔的车辆宽度方向的横侧或安装孔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的方式形成为用于进气管,并且燃料管支撑支件的支件紧固凸台以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沿车辆前后方向朝向另一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为用于进气管。
基于第一特征的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的第二特征。在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紧固孔的轴线被设置为平行于在支件紧固凸台中设置的支件紧固孔的轴线。
基于第一或第二特征的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的第三特征。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被设置在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的横侧上,安装孔形成在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中并且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被设置为用于进气管,支件紧固凸台被形成为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和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的至少一个一体地连续。
基于第一至第三特征的任一项的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的第四特征。发动机主体设置在壳箱的下方并且由车体框架F可摆动地支撑,发动机主体的缸体轴线的前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升倾斜,并且支件紧固凸台被形成为前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下降倾斜以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突出。
基于第四特征的结构,本发明具有如第五特征的以下结构。在平面视图中,进气管以从汽缸头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延伸的方式连接至汽缸头,并且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和支件紧固凸台被设置在用于将进气管紧固至汽缸头的进气管紧固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上。
基于第四或第五特征的结构,本发明具有如第六特征的以下结构。燃料管连接至燃料喷射阀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后部。
基于第一至第六特征的任一项的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的第七特征。支件紧固凸台设置有锁定部,燃料管支撑支件的接合部与该锁定部接合以限制燃料管支撑支件围绕在支件紧固凸台中设置的支件紧固孔的轴线的运动。
基于第四至第七特征的任一项的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的第八特征。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在安装孔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上形成为用于进气管,用于实现与燃料喷射阀电气连接的耦合器被设置在燃料喷射阀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上,燃料喷射阀的一部分被插入安装孔中,以及连接到耦合器的线束通过支件紧固凸台的下方并通往燃料喷射阀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安装孔形成在连接至汽缸头并朝向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侧延伸的进气管中,其中燃料喷射阀的一部分安装在该安装孔中。此外,用于紧固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被形成为位于安装孔的车辆宽度方向的横侧上或位于安装孔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上,并且支件紧固凸台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朝向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因此,在连接到燃料喷射阀的燃料管的至少一部分被规定路线为通过燃料喷射阀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的情况下,燃料管支撑支件可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朝向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延伸并且支撑燃料管以避免干涉燃料喷射阀。这使得能够简化燃料管支撑支件以及减小其尺寸并且实现轻量化。此外,对应于支件紧固凸台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朝向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的突出,燃料管支撑支件可被缩短。因此,燃料管可被支撑且确保燃料管支撑支件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燃料喷射阀紧固孔的轴线和支件紧固孔的轴线平行。这简化将燃料喷射阀紧固至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的工作以及将燃料管支撑支件紧固至支件紧固凸台的工作,并便于燃料喷射阀紧固孔和支件紧固孔的处理。因此,提高了生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其中形成有安装孔的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以及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被并列设置,并且支件紧固凸台被形成为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和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的至少一个一体地连续。因此,可通过利用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和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的至少一个来提高支件紧固凸台的刚性,并且可提高设置支件紧固凸台35d的突出量的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尽管壳箱设置在发动机主体(其中发动机主体的缸体轴线以前侧上升倾斜)之上,但是支件紧固凸台以前侧下降倾斜的方式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突出。这抑制了由固定在支件紧固凸台上的燃料管支撑支件支撑燃料管的部分从发动机主体的向上突出。因此,即使当由车体框架可摆动地支撑的发动机主体摆动时,可有效地防止与壳箱的干涉,并且还可以增加壳箱的容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平面视图中,进气管从汽缸头向后延伸,并且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和支件紧固凸台位于相对于用于将进气管紧固到汽缸头的进气管紧固部的前侧上。因此,在避免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和支件紧固凸与进气管紧固部的干涉的情况下,可提高将燃料喷射阀安装至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移除燃料喷射阀、将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安装至支件紧固凸台/从支件紧固凸台移除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以及将进气管紧固至汽缸头的工作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燃料管连接至燃料喷射阀的后部。因此可设置比较长的距离作为连接至燃料喷射阀的燃料管的部分和由燃料喷射阀前侧上的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支撑的燃料管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设置比较大的值作为燃料管从燃料喷射阀的前侧到后侧范围中的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并且因此可有效地防止燃料管发生破裂或塌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特征,燃料管支撑支件的接合部与支件紧固凸台的锁定部接合。这允许燃料管支撑支件相对于突出形成的支件紧固凸台容易地定位并安装至支件紧固凸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特征,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位于安装孔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上以及耦合器设置在与用于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的相对的一侧上,燃料喷射阀的一部分被插入安装孔中。此外,连接到耦合器的线束通过支件紧固凸台的下方并通往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的侧方。因此,耦合器和线束设置在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和支件紧固凸台之上的区域附近隔开的位置处。这可有效地防止在安装/移除固定在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和支件紧固凸台上的紧固部件时线束被工具划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在省略壳箱的状态下从图1中的箭头2的方向观察到的视图。
图3是动力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从图3中的箭头4的方向观察到的视图。
图5是沿着图3中的线5-5得到的剖视图。
图6是当从图3中的箭头6的方向观察进气管的部分时的视图。
图7是与图6对应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8是与图6对应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5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该跨乘式车辆为具有脚踏板12的摩托车型机动车,坐在骑乘座11上的骑乘者将脚放在脚踏板12上。其车体框架F的一部分包括具有支撑脚踏板12的下框架部13a的主框架13、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连接至下框架部13a的后端部的横管14、以及连接到该横管14的一对左右座椅轨(seatrail)15。座椅轨15一体地具有前半倾斜部15a和后半倾斜部15b,前半倾斜部15a从横管14向上后侧延伸,以及后半倾斜部15b从前半倾斜部15a的上端部以比前半倾斜部15a平缓的角度向上后侧延伸。第一横向构件16设置在一对左右座椅轨15的后端部之间,即设置在后半倾斜部15b的后端部之间。
再参照图2和3,施加功率以驱动后轮WR的动力单元P被支撑在车体框架F上。该动力单元P包括气冷式发动机E和传动装置M,传动装置M以无级方式转换来自发动机E的旋转功率并且将该功率传输给后轮WR。
通过联接件24由保持件23可摆动地支撑气冷式发动机E的发动机主体18,其中保持件23设置在该一对左右座椅轨15的前部处(即设置在前半倾斜部15a的下部处),并且发动机主体18的缸体轴线C被倾斜成前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中上升。容纳传动装置M的变速箱25与发动机主体18的曲轴箱19连续设置并延伸至后轮WR的左侧。后轮WR的轮轴26由该变速箱25的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后缓冲单元27设置在右侧座椅轨15后部和变速箱25之间。
包括在发动机主体18内的汽缸体20和汽缸头21由护罩28覆盖。与汽缸头21连接的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30和排气消声器31,排气管30具有与汽缸头21的下部的侧面连接的上游端并通过动力单元P的下侧而延伸至后轮WR的右侧,排气消声器31连接到后轮WR的右侧上的排气管30的下游端。
再参照图4和5,连接到汽缸头21的进气系统33包括以下部件∶进气管35,该进气管35通过绝缘体34连接至汽缸头21的上部的侧面以与在汽缸头21的上部的侧面中制造的进气口32连通,并从该汽缸头21向车辆前后方向中的一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侧);节流阀体36,该节流阀体36的下游端连接至进气管35的上游端;空气清洁器37,设置在后侧上的变速箱25之上;以及连接管38,该连接管38将节流阀体36连接至空气清洁器37。在护罩28中,在与进气口32对应的位置处制造被进气管35穿透通过的开口39。在通过绝缘体34而被连接至汽缸头21的状态中从外侧与开口39的整个圆周边缘接触的环形突出35a与进气管35一体地突出。
在进气管35的前部处,横向向外延伸的进气管紧固部35b被一体地制造。插入该进气管紧固部35b中的一对第一螺栓40穿透绝缘体34以被拧至汽缸头21上。即,进气管35通过与绝缘体34一起拧紧而被安装到汽缸头21。
在该一对左右座椅轨15中的前半倾斜部15a的中间部之间,向上凸出弯曲的第二横向构件42被设置成从上方跨越在发动机主体18前部处包括在发动机主体18内的顶盖22。设置在发动机主体18之上的壳箱43由第二横向构件42和一对左右座椅轨15支撑。设置在壳箱43后方的燃料箱44被支撑在一对左右座椅轨15的后部处,并且从上方覆盖壳箱43和燃料箱44的骑乘座11由一对左右座椅轨15支撑。
引导来自发动机主体18内部的漏气的漏气再循环管路45的一端连接至顶盖22。在平面视图(plan view)上,该漏气再循环管路45通过进气系统33的右侧通往后侧。此外,路线规定为跨过连接管38的中间部的漏气再循环管路45的另一端连接至空气清洁器37。
在壳箱43的后侧的下部和燃料箱44的前侧的下部之间,设置有以由燃料箱44支撑的方式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筒46。填载管路47的一个端部在燃料箱44中开口以从燃料箱44内部引导蒸发燃料,该填载管路47从燃料箱44的后侧通过燃料箱44下方连接至筒46的右端部。净化控制阀48被固定地设置在筒46的右侧上。第一净化管49的一端连接至净化控制阀48的左端部,第一净化管49的另一端连接至筒46的右端部。连接到净化控制阀48的右端部的第二净化管50从燃料箱44的前侧通过进气系统33的左侧以从左侧连接至进气管35。
朝向汽缸头21的进气口32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51被安装到进气管35的前侧的上部。燃料喷射阀51与燃料管53连接,燃料管53由树脂制成并从安装至燃料箱44的顶壁44a的泵单元52引导燃料。
此外,燃料管53的至少部分的路线设置为通过燃料喷射阀5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平面视图中,与设置在燃料喷射阀51后方的燃料箱44的泵单元52连接的燃料管53通过进气系统33的左侧延伸至进气系统33的前侧,其中燃料喷射阀51安装至进气管35。此外,燃料管53从进气系统33前侧环绕延伸到进气系统33的右侧以连接至燃料喷射阀51。因此,燃料管53的部分在燃料喷射阀51的前方通过。
燃料管53的路线设置为从进气系统33左侧通过进气系统33前侧并环绕延伸到右侧的原因如下。具体地,如果燃料管53的路线设置为跨过进气系统33,有可能在节流阀体36或安装至节流阀体36的电子部件和燃料管53之间发生干扰并且可能与设置在节流阀体36左侧的各种线束和第二净化管50发生干扰。
再参照图6,进气管35具有安装孔54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安装孔54中安装有燃料喷射阀51的部分,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用于通过多个(例如两个)第二螺栓55来紧固燃料喷射阀51。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被形成为通过与燃料喷射阀51具有的安装部51a重叠且位于安装孔54的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横侧或位于安装孔54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另一侧上的方式用于进气管35。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以位于安装孔54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左侧的方式被形成为用于进气管35。
在进气管35的前方,燃料管53由安装至支件紧固凸台35d的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支撑,该支件紧固凸台35d形成在进气管35中。进气管35从汽缸头21朝向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侧)。相反地,支件紧固凸台35d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件紧固凸台35d通过前侧沿车辆前后方向下降倾斜的方式而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向前突出。
安装孔54形成在与进气管35一体设置的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中。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设置在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的横侧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左侧上。支件紧固凸台35d被形成为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和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的至少一个连续。在本实施方式中,其被形成为与两个都连续。
此外,在平面视图中,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和支件紧固凸台35d设置在进气管紧固部35b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上,进气管紧固部35b用于将进气管35紧固至汽缸头21。
在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中,制造有用于两个第二螺栓55插入的两个燃料喷射阀紧固孔58,该两个第二螺栓55插入燃料喷射阀51的安装部51a中。这些燃料喷射阀紧固孔58的轴线被设置为平行于支件紧固孔60的轴线,其中支件紧固孔60制造在支件紧固凸台35d中,以使得用于安装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的第三螺栓59插入支件紧固孔60中。
保持件61安装到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的末端部,该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由第三螺栓59紧固到支件紧固凸台35d上。在平面视图中在进气管35前方的燃料管53的部分被插入保持件61中并且保持件61保持该部分。此外,在支件紧固凸台35d中,与设置于燃料管支撑支件56中的接合部62相接合的凹形卡止部63被制造,以限制燃料管支撑支件56围绕在支件紧固凸台35d中制造的支件紧固孔60的轴线(即第三螺栓59的轴线)移动。
燃料管53通过连接器64沿车辆前后方向从后侧连接至燃料喷射阀51的后部。此外,通过用于将进气管35和绝缘体34紧固至汽缸头21的两个第一螺栓40中的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右侧上的第一螺栓40,第二燃料管支撑支件66与进气管35和绝缘体34一起被紧固于汽缸头21。保持件67被安装至第二燃料管支撑支件66的末端。燃料管53在燃料喷射阀51的右侧安装到保持件67并且保持件67保持燃料管53。
以此方式,通过由第二燃料管支撑支件66保持靠近燃料喷射阀51的燃料管53的部分,可防止将燃料管53连接至燃料喷射阀51的连接器64的不期望旋转,并且可防止燃料管53和漏气再循环管路45之间的干扰。
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被形成为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安装孔54左侧的方式用于进气管35。与此相反,用于实现与燃料喷射阀51电气连接的耦合器68设置在燃料喷射阀51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右侧,燃料喷射阀51的部分被插入安装孔54中。连接到耦合器68的线束69通过支件紧固凸台35d的下方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中通往燃料喷射阀51的左侧。
此外,在支件紧固凸台35d的下方,朝向线束69的前侧向上突出的限制突出部28a被设置在发动机主体18的侧面上,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包围发动机主体18的护罩28上。线束69的位置由该限制突出部28a和支件紧固凸台35d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发动机为气冷式发动机,限制突出部28a在护罩28上突出。然而,限制突出部可设置在发动机主体18的顶盖22或汽缸头21上。
支件70被固定到一对座椅轨15的左侧座椅轨15中的前半倾斜部15a的纵向中间部上。保持件73被安装到由第四螺栓71紧固到该支件70上的第三燃料管支撑支件72的末端。在平面视图中燃料管53通过进气系统33左侧的部分被插入保持件73中并且保持件73保持该部分。
燃料管53从后侧连接至燃料喷射阀51的原因是:因为需要确保大的长度作为在车体框架F侧面上燃料管53的固定部(即由第三燃料管支撑支件72支撑的燃料管53的部分)和发动机E上的固定部(即由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支撑的部分)之间的长度,以确保与发动机主体18的摆动相关的燃料管53摆动量。如果燃料管53从前侧连接至燃料喷射阀51,不能充分地确保燃料管53的摆动量。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将描述如下。具有安装孔54的进气管35和用于紧固燃料喷射阀51的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以沿车辆前后方向从汽缸头21朝向后侧延伸的方式连接至发动机主体18的汽缸头21,其中燃料喷射阀51的部分安装在安装孔54之内。此外,连接到燃料喷射阀51的燃料管53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一部分)的路线设置为通过燃料喷射阀5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并且该至少一部分由安装至进气管35的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支撑。在该结构中,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被形成为通过在车辆宽度方向位于安装孔54左侧的方式用于进气管35,以及支件紧固凸台35d(该支件紧固凸台35d紧固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被形成为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向前侧突出的方式用于进气管35。因此,在连接到燃料喷射阀51的燃料管53的至少部分被规定路线为通过燃料喷射阀5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的情况下,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向前侧延伸,并支撑燃料管53以及避免干扰燃料喷射阀51。这使得能够简化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并减小其尺寸并且减轻重量。此外,对应于支件紧固凸台35d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沿车辆前后方向朝向前侧的突出,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可被缩短。因此,燃料管53可被支撑并确保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的刚性。
在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中设置的一对燃料喷射阀紧固孔58的轴线被设置为平行于在支件紧固凸台35d中设置的支件紧固孔60的轴线。这便于将燃料喷射阀51紧固至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以及将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紧固至支件紧固凸台35d,并便于燃料喷射阀紧固孔58和支件紧固孔60的处理。因此,提高了生产率。
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的左侧,在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形成有安装孔54并且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设置成用于进气管35,以及支件紧固凸台35d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和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连续地形成一体。因此,通过利用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和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可提高支件紧固凸台35d的刚性,并且可提高支件紧固凸台35d的突出量的设置灵活性。
发动机主体18设置在壳箱43下方并且由车体框架F可摆动地支撑,发动机主体18的缸体轴线C倾斜成前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升,并且支件紧固凸台35d被形成为通过前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下降倾斜的方式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突出。这抑制了由固定在支件紧固凸台35d上的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支撑燃料管53的部分从发动机主体18的向上突出。因此,即使当由车体框架F可摆动地支撑的发动机主体18摆动时,也可有效地防止与壳箱43的干扰,并且还可以尝试增加壳箱43的容量。
此外,进气管35以从汽缸头21朝向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延伸的方式连接至汽缸头21,并且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和支件紧固凸台35d设置在在平面视图中进气管紧固部35b(用于将进气管35紧固至汽缸头2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上。因此,在避免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和支件紧固凸台35d与进气管紧固部35b的干扰的情况下,可提高将燃料喷射阀51安装至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移除燃料喷射阀51、将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安装至支件紧固凸台35d/从支件紧固凸台35d移除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以及将进气管35紧固至汽缸头21的工作效率。
燃料管53通过连接器64在车辆前后方向连接至燃料喷射阀51的后部。因此可设置比较长的距离作为与燃料喷射阀51连接的燃料管53的部分和由在燃料喷射阀51前侧上由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支撑的燃料管53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设置比较大的值作为从燃料喷射阀51的前侧到后侧范围中燃料管53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并且因此可有效地防止燃料管53发生破裂或塌陷。尤其是,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燃料管53由树脂制成,上述效果更显著。
支件紧固凸台35d设置有锁定部63,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的接合部62与该锁定部63接合以限制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围绕在支件紧固凸台35d中设置的支件紧固孔60的轴线运动。这允许第一燃料管支撑支件56相对于突出成形的支件紧固凸台35d容易地定位并安装至支件紧固凸台35d。
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在安装孔54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左侧被形成为用于进气管35。用于实现与燃料喷射阀51电气连接的耦合器68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燃料喷射阀51的右侧,燃料喷射阀51的部分被插入安装孔54中。连接到耦合器68的线束69通过支件紧固凸台35d的下方并在车辆宽度方向通往燃料喷射阀51的左侧。因此,耦合器68和线束69设置在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和支件紧固凸台35d之上区域附近间隔开的位置处。这可有效地防止在安装/移除固定在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和支件紧固凸台35d上的第二和第三螺栓55和59时线束69被工具划伤。
如在图7中所示,以下结构可用作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具体地,进气管75设置有以下部件∶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75e,在其中形成有安装孔54;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75c,具有两个燃料喷射阀紧固孔58并从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75e以位于安装孔54前左侧的方式向前左侧延伸;以及支件紧固凸台75d,形成为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75e和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75c一体地相连并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75c向前突出。此外,在平面视图中,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75c和支件紧固凸台75d设置在进气管紧固部75b(用于将进气管75紧固至汽缸头2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上(参见第一实施方式)。
如在图8中所示,以下结构可用作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具体地,进气管76设置有以下部件∶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76e,在其中形成有安装孔54;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76c,具有两个燃料喷射阀紧固孔58并被设置为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位于安装孔54前侧的方式与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76e连续;以及支件紧固凸台76d,与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76c连续地形成为一体。此外,在平面视图中,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76c和支件紧固凸台76d设置在进气管紧固部76b(用于将进气管76紧固至汽缸头2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上(参见第一实施方式)。
尽管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化而不背离在权利要求的范围阐述的本发明。
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气管35、75和76设计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从汽缸头21向后侧延伸,本发明同样可应用其被设计为在车辆前后方向向前侧延伸的结构。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燃料管53用树脂制成,但也可使用橡胶制造燃料管53。
附图标记说明
18                发动机主体
21                汽缸头
35,75,76        进气管
35b,75b,76b     进气管紧固部
35c,75c,76c     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
35d,75d,76d     支件紧固凸台
35e,75e,76e     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
43                壳箱
51                燃料喷射阀
53                燃料管
54                安装孔
56                燃料管支撑支件
58                燃料喷射阀紧固孔
60                支件紧固孔
62                接合部
63                锁定部
68                耦合器
69                线束
C                 缸体轴线
F                 车体框架

Claims (8)

1.一种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其中,
进气管(35、75、76)具有
安装孔(54),燃料喷射阀(51)的一部分安装在所述安装孔(54)中;以及
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75c、76c),用于紧固所述燃料喷射阀(51);
所述进气管(35、75、76)以从汽缸头(21)朝向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一侧延伸的方式连接至由车体框架(F)支撑的发动机主体(18)的汽缸头(21);以及
连接至所述燃料喷射阀(51)的燃料管(53)的至少一部分的路线设置为通过所述燃料喷射阀(51)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并且由安装至所述进气管(35、75、76)的燃料管支撑支件(56)所支撑,
所述燃料供给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75c、76c)以位于所述安装孔(54)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横侧或位于所述安装孔(5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的方式被形成,以用于所述进气管(35、75、76),以及
紧固所述燃料管支撑支件(56)的支件紧固凸台(35d、75d、76d)以从所述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75c、76c)朝向车辆前后方向中的另一侧突出的方式被形成,以用于所述进气管(35、75、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75c、76c)中设置的燃料喷射阀紧固孔(58)的轴线被设置为平行于在所述支件紧固凸台(35d、75d、76d)中设置的支件紧固孔(60)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75c、76c)被设置在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75e、76e)的横侧上,所述安装孔(54)形成在所述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75e、76e)中,并且所述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75e、76e)被设置为用于所述进气管(35、75、76),以及
所述支件紧固凸台(35d、75d、76d)与所述燃料喷射阀安装凸台(35e、75e、76e)和所述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75c、76c)的至少一个一体地连续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主体(18)设置在壳箱(43)下方并由所述车体框架(F)可摆动地支撑,所述发动机主体(18)的缸体轴线(C)以前侧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中上升的方式倾斜,以及
所述支件紧固凸台(35d、75d、76d)以前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中下降的倾斜方式,而形成为从所述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75c、76c)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35、75、76)以从所述汽缸头(21)沿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朝向后侧延伸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汽缸头(21),以及
所述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75c、76c)和所述支件紧固凸台(35d、75d、76d)在平面视图中设置在用于将所述进气管(35、75、76)紧固至所述汽缸头(21)的进气管紧固部(35b、75b、76b)沿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管(53)连接至所述燃料喷射阀(51)沿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后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件紧固凸台(35d、75d、76d)设置有锁定部(63),所述燃料管支撑支件(56)的接合部(62)与所述锁定部(63)接合,以限制所述燃料管支撑支件(56)围绕在所述支件紧固凸台(35d、75d、76d)中设置的支件紧固孔(60)的轴线进行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喷射阀紧固凸台(35c)形成在所述安装孔(54)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以用于所述进气管(35),
用于实现与所述燃料喷射阀(51)电气连接的耦合器(68)被设置在所述燃料喷射阀(51)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燃料喷射阀(51)的一部分被插入所述安装孔(54)中,以及
连接到所述耦合器(68)的线束(69)通过所述支件紧固凸台(35d)的下方并通往所述燃料喷射阀(51)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
CN201410409756.1A 2013-08-23 2014-08-19 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 Active CN1044210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3707A JP5764172B2 (ja) 2013-08-23 2013-08-23 鞍乗り型車両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13-173707 2013-08-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1085A true CN104421085A (zh) 2015-03-18
CN104421085B CN104421085B (zh) 2016-11-02

Family

ID=52694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9756.1A Active CN104421085B (zh) 2013-08-23 2014-08-19 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64172B2 (zh)
CN (1) CN1044210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6193B2 (ja) * 2015-12-25 2018-08-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EP4023537B1 (en) * 2019-08-26 2023-09-13 Honda Motor Co., Ltd. Straddle-type vehicle
WO2021038687A1 (ja) * 2019-08-26 2021-03-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1310A1 (en) * 1992-07-31 1994-02-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uggage box for motorcycle
CN1265449A (zh) * 1999-03-02 2000-09-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背架型机动二轮车的燃料喷射装置
CN1413867A (zh) * 2001-10-22 2003-04-3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装置
EP1081039B1 (en) * 1999-08-31 2005-08-1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Parking brake device f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0952A (en) * 1980-10-20 1982-05-01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injection valve mounting device
JP3923420B2 (ja) * 2002-12-02 2007-05-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への燃料供給構造
WO2011129316A1 (ja) * 2010-04-13 2011-10-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JP5775779B2 (ja) * 2011-09-29 2015-09-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2013108457A (ja) * 2011-11-22 2013-06-06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噴射装置の配置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1310A1 (en) * 1992-07-31 1994-02-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uggage box for motorcycle
CN1265449A (zh) * 1999-03-02 2000-09-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背架型机动二轮车的燃料喷射装置
EP1081039B1 (en) * 1999-08-31 2005-08-1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Parking brake device for vehicle
CN1413867A (zh) * 2001-10-22 2003-04-3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小型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40554A (ja) 2015-03-02
CN104421085B (zh) 2016-11-02
JP5764172B2 (ja)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4783B2 (en) Motorcycle with supercharger
US8459236B2 (en) Fuel supply system for motorcycle
CN103422960B (zh) 骑乘型车辆的消声器装置
US8371270B2 (en) Fuel supply system for motorcycle
CN104691672A (zh) 跨骑式车辆
EP3053817B1 (en) Motorcycle
CN100357589C (zh) 小型车辆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结构
CN101598089B (zh) 进气歧管
US8869926B2 (en) Fuel supply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2013227730A (ja) ブルドーザ
CN104421085A (zh) 跨乘式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
JP4626814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カバー装置
US9211930B2 (en) Fuel supply system for motorcycle
CN103963885A (zh) 跨骑型车辆的碳罐支承构造
US9322317B2 (en) Exhaust device of motorcycle
JP617501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配管配置構造
US10293682B2 (en) Working vehicle
US20180087417A1 (en) Oil filter attach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mount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285404A (zh) 车辆的燃料供给装置
EP2210801B1 (en) Motorcycle with particular arrangement of fuel tank, fuel pump and air cleaner
KR100551751B1 (ko) 소형차량
JP4529177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系構造
CN101585386B (zh) 跨骑型车辆的吸气结构
JP7375669B2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2006131028A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