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2657A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2657A
CN104412657A CN201380034215.9A CN201380034215A CN104412657A CN 104412657 A CN104412657 A CN 104412657A CN 201380034215 A CN201380034215 A CN 201380034215A CN 104412657 A CN104412657 A CN 104412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terminal installation
stat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strict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42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2657B (zh
Inventor
上村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12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2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Abstract

提供通过高效地进行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之间的小区选择过程从而使得通信质量得以提高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终端装置基于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所述终端装置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通过高效地进行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之间的小区选择过程,从而使得通信质量得以提高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作为标准化项目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进行了通过采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式、称作资源块的给定的频率/时间单位的灵活调度而使得高速通信得以实现的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型通用陆基无线接入)(以后称作EUTRA)的标准化。
此外,在3GPP中,进行了实现更高速的数据传输、且相对于EUTRA具有向上兼容性的先进EUTRA(Advanced EUTRA)的研讨。在EUTRA中,是以基站装置由大致相同的小区结构构成的网络为前提的通信系统,但是在先进EUTRA中,进行了以不同结构的基站装置(小区)同时存在于同一区的网络(异构无线网络、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为前提的通信系统的研讨。在以异构网络为前提的通信系统中,存在以现有的通信系统为前提的移动站装置的移动性控制(mobility control)功能无法正确动作的可能性。
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如下事实:移动站装置在小区半径大的小区(例如宏小区)与小区半径小的小区(例如微微小区)之间基于越区切换而移动时,高速移动的移动站装置的越区切换的失败概率与以低速或者中速移动的移动站装置相比会增加。
此外,在非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在异构网络中为了缩短越区切换失败之后的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重建(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RRC连接重建)过程所需的时间而缩短用于检测无线资源故障的定时器的方法。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2-122814,Intel Corporation,Prague,CzechRepublic,21st-25th May 2012.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78/Docs/
非专利文献2:R2-122533,Ericsson,ST-Ericsson,Prague,Czech Republic,21st-25th May 2012.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78/Docs/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即便是越区切换以外的情况,也可引起移动站装置从服务小区向其他周边小区的移动。例如,在通信结束后重新进行小区选择的情况、RRC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的情况下,可引起移动站装置从服务小区向其他周边小区的移动。因而,在异构网络中,存在按照现有的方法通过小区选择(cell selection)过程所选择的小区不是适当小区的可能性,但是关于该问题,无论是非专利文献1还是非专利文献2均未示出。
在非专利文献1中,虽然指出与异构网络中的越区切换相关的问题,但是关于在通信结束后移动站装置重新进行小区选择的情况下的小区选择过程却未研讨。此外,关于因无线链路故障(Radio Link Failure)等而使得移动站装置从小区选择过程重新开始的情况下的小区选择过程却未研讨。
在非专利文献2中,仅缩短了无线链路故障后的小区选择的时间,存在无法保证移动站装置是否能选择考虑到异构网络的最佳小区的问题。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高效地进行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之间的小区选择过程,从而使得通信质量得以提高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相关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采用以下那样的手段。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是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终端装置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基于第1小区限制信息、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
(2)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基于终端装置的估计速度信息来判断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3)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基于由基站装置设定的表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不适当的小区的物理小区ID信息,来判断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4)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基于是否在由基站装置设定的物理小区ID信息所表示的小区的服务范围内,来判断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5)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将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基准质量、且未被已应用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第2小区限制信息限制终端装置的接入的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适当的小区。
(6)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从检测到的小区的广播信息之中获取第2小区限制信息。
(7)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终端装置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在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的情况下,基于第1小区限制信息、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
(8)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使用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的区标识符信息来进行判断。
(9)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与用于使在终端装置中判断为应用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条件相关的信息。
(10)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向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用于判断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的区标识符信息。
(11)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是具备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与用于判断为在终端装置中应用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条件相关的信息,终端装置基于第1小区限制信息、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
(12)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装置,基于终端装置的估计速度信息来判断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13)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装置,基于由基站装置设定的表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不适当的小区的物理小区ID信息,来判断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14)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装置,基于是否在由基站装置设定的物理小区ID信息所表示的小区的服务范围内,来判断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15)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装置,将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基准质量、且未被已应用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第2小区限制信息限制终端装置的接入的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适当的小区。
(16)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是具备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用于判断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的区标识符信息,终端装置在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的情况下,基于第1小区限制信息、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
(17)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装置,使用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的区标识符信息来进行判断。
(18)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小区选择方法是具备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选择方法,包含: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与用于使在终端装置中判断为应用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条件相关的信息的步骤;以及终端装置基于第1小区限制信息、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的步骤。
(19)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小区选择方法是具备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的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选择方法,包含:基站装置向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用于判断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的区标识符信息的步骤;以及在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的情况下,终端装置基于第1小区限制信息、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
(20)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是搭载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使终端装置发挥下述功能:从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使在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功能;以及基于第1小区限制信息、第2小区限制信息和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的功能。
(21)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是搭载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使终端装置发挥下述功能:从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使在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功能;以及在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的情况下,基于第1小区限制信息、第2小区限制信息和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的功能。
在本说明书中,虽然在实现高效的小区选择过程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技术中公开了各实施方式,但是相对于各实施方式而可应用的通信方式并未限定为如EUTRA或者先进EUTRA那样与EUTRA具有向上兼容性的通信方式。
例如,本说明书中阐述的技术,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FDMA(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等各种通信系统中可使用。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系统和网络可同义地使用。
此外,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也可以使用通过载波聚合将多个不同的频段(频带)的频率(分量载波、或者频带)聚集(聚合、aggregate)而如一个频率(频带)那样处理的技术。分量载波有:与上行链路对应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与下行链路对应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
例如,在通过载波聚合而将5个频带宽度为20MHz的分量载波聚集的情况下,具有可实现载波聚合的能力的移动站装置将它们视作一个100MHz的频带宽度来进行收发。另外,所聚集的分量载波可以为连续的频率,也可以全部或者一部分成为不连续的频率。例如,在可使用的频段为800MHz频带、2GHz频带、3.5GHz频带的情况下,也可某分量载波以800MHz频带进行发送,另一分量载波以2GHz频带进行发送,又一分量载波以3.5GHz频带进行发送。
此外,也可以聚集同一频段的连续或者不连续的多个分量载波。各分量载波的频带宽度既可以是比移动站装置的可接收的频带宽度(例如20MHz)窄的频带宽度(例如5MHz、10MHz),也可所聚集的频带宽度各不相同。频带宽度,虽然在考虑向后兼容性的情况下期望等于现有的小区的频带宽度的任一者,但是也可以为不同的频带宽度。此外,也可以为无向后兼容性的分量载波。另外,基站装置分配(设定、追加)给移动站装置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期望与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相同或者比其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通过高效地进行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之间的小区选择过程,从而使得通信质量得以提高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相关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站装置的简要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简要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站装置的测量处理部的简要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站装置的小区选择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站装置的小区选择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之前,以下简单说明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相关的技术。
[物理信道/物理信号]
关于在EUTRA以及先进EUTRA中被使用的主要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进行说明。所谓信道,意味着用于发送信号的介质,所谓物理信道,意味着用于发送信号的物理介质。在本发明中,物理信道可与信号同义地被使用。物理信道在EUTRA、以及先进EUTRA中也有可能在今后追加,或者变更或追加其结构、格式形式,但在被变更或者追加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
在EUTRA以及先进EUTRA中,使用无线帧来管理物理信道/物理信号的调度。1无线帧为10ms,1无线帧由10子帧构成。进而,1子帧由2时隙构成(即,1子帧为1ms,1时隙为0.5ms)。此外,作为配置物理信道的调度的最小单位,使用资源块来进行管理。所谓资源块,是通过由多个子载波(例如12子载波)的集合来构成频率轴的一定的频域、和由一定的发送时间间隔(1时隙)构成的区域来定义的。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通过3个种类的主同步信号、和由在频域上互不相同地配置的31个种类的码构成的辅同步信号而构成,通过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的信号的组合来表示识别基站装置的504种小区标识符(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以及用于无线同步的帧定时。移动站装置通过小区搜索来确定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物理小区ID。
物理广播信息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在通知(设定)被小区内的移动站装置公共使用的控制参数(广播信息(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的目的下被发送。关于不以物理广播信息信道通知的广播信息,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被通知无线资源,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而以层3消息(系统消息)进行发送。作为广播信息,通知表示小区专用的标识符的小区全球标识符(CGI;Cell Global Identifier)、基于寻呼的管理等候区的跟踪区标识符(TAI;Tracking Area Identifier)、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发送定时定时器等)、公共无线资源设定信息等。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根据其用途而被分类为多个类型。例如,小区固有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小区固有参考信号)为按照每个小区以给定的功率被发送的导频信号,是基于给定的规则而在频域以及时域中被周期性地重复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移动站装置接收小区固有RS,由此来测量每个小区的接收质量。此外,移动站装置作为用于解调与小区固有RS被同时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照用的信号,也使用下行小区固有RS。关于用于小区固有RS的序列,使用的是能按照每个小区来识别的序列。
此外,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也被用于估计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变动。将用于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称作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CSI-RS)。此外,按照每个移动站装置而单独设定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被称作UE固有参考信号(UE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URS)或者专用RS(Dedicated RS)(DRS),且为了解调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时的信道补偿处理而被参照。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以从各子帧的排头起的几个OFDM符号(例如1~4OFDM符号)来发送,在向移动站装置指示遵从基站装置调度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发送功率的增减调整量的目的下被使用。
移动站装置在收发作为下行链路数据、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的层3消息(寻呼、越区切换指令等)之前监视(监控)发往本站装置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需要通过接收发送本站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此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获取在发送时被称作上行链路许可、在接收时被称作下行链路许可(下行链路分配)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另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除了以上述的OFDM符号来发送之外,还可以构成为以从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单独(dedicated)分配的资源块的区域被发送。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用于进行以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所发送的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ACK/NACK;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肯定应答/否定应答))、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无线资源请求)即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
CSI包含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TI(Precoding TypeIndicator;预编码类型指示符)、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符)。各指示符(Indicator)也有时标记为指示(Indication),但其用途和意思相同。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除了下行链路数据之外,还用于将不以寻呼、物理广播信息信道通知的广播信息(系统消息)作为层3消息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以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表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配置在除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以外的OFDM符号中进行发送。即,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在1子帧内被时分复用。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主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也可以包含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ACK/NACK等的控制数据。此外,除了上行链路数据之外,还用于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作为层3消息通知给基站装置。此外,与下行链路同样,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以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来表示。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也称作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 ReferenceSignal、上行链路导频信号、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包含:基站装置为了解调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以及/或者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而使用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以及基站装置主要为了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的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此外,探测参考信号有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Periodic SRS)和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Aperiodic SRS)。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是为了通知(设定)前导序列而使用的信道,具有保护时间。前导序列被构成为准备64种序列来表现6比特的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被用作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进行接入的接入手段。移动站装置为了向基站装置请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未设定之时的无线资源请求、为使上行链路发送定时与基站装置的接收定时窗口一致而需要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也被称作定时超前(TimingAdvance;TA)),使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具体而言,移动站装置使用由基站装置设定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用的无线资源来发送前导序列。接收到发送定时调整信息的移动站装置设定对通过广播信息被公共地设定的(或者以层3消息被单独地设定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的有效时间进行计时的发送定时定时器(TA timer),在发送定时定时器的有效时间中(计时中)作为发送定时调整状态,在有效期间外(停止中)作为发送定时非调整状态(发送定时未调整状态)来管理上行链路的状态。
层3消息是在移动站装置和基站装置的RRC(无线资源控制)层被交换的控制平面(Control-plane)的消息,可与RRC信令或者RRC消息同义地被使用。另外,由于除此之外的物理信道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不相关,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无线网络]
由基站装置控制的各频率的可通信范围(通信区)被视作小区。此时,基站装置所覆盖的通信区也可以按照每个频率而分别为不同的宽度、不同的形状。此外,所覆盖的区也可以按照每个频率而不同。将基站装置的类别、小区半径的大小不同的小区在同一频率处混合存在而形成一个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称作异构网络。
移动站装置将小区中视作通信区来动作。当移动站装置从某小区向其他小区移动之际,在非无线连接时(非通信中)通过小区重选过程,在无线连接时(通信中)通过越区切换过程而向其他的适当小区移动。所谓适当小区,一般是指判断为基于由基站装置指定的信息而不禁止移动站装置的接入的小区,且表示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满足给定的条件的小区。
另外,载波聚合是基于使用了多个分量载波(频带)的多个小区的通信,也被称作小区聚合。另外,移动站装置也可以按照每个频率经由中继站装置(或者中继器)而与基站装置进行无线连接。即,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能够被置换为中继站装置。
3GPP所规定的基站装置被称作节点B(NodeB),EUTRA以及先进EUTRA中的基站装置被称作演进节点B(eNodeB)。另外,3GPP所规定的EUTRA以及先进EUTRA中的移动站装置被称作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基站装置按照每个频率来管理移动站装置在该基站装置可通信的区的小区。小区根据可与移动站装置通信的区的大小,也被称作宏小区、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小区。此外,在移动站装置可与某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时,该基站装置的小区之中用于与移动站装置通信的小区为服务小区(Serving cell),其他小区被称作周边小区(Neighboring cell)。
[小区选择过程]
小区选择过程是在移动站装置不驻留于任何小区的状态下被执行的。移动站装置通过小区搜索过程来接收同步信号并鉴别小区的物理小区ID,检测(探测)小区。
此外,移动站装置基于鉴别出的小区的下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对鉴别出的小区的物理广播信息信道所表示的小区的状态进行表征的指示(小区状态信息)、和用于判断是否允许由鉴别出的小区的广播信息所表示的移动站装置的接入的接入级别限制信息,将鉴别出的小区分类为:(1)可以驻留且服务没有限制的适当小区(也称作Suitable cell、适当小区)、(2)可以驻留但服务有限制小区的可接入小区(Acceptable cell)、(3)驻留也被禁止的禁止小区(也称作Barred cell、限制小区)、(4)只有特定的操作者可以利用的预留小区(Reserved cell)、的任一种。
在可接入小区中,作为提供给移动站装置的服务,仅允许紧急呼叫(Emergency call)。另外,预留小区也可以基于移动站装置的接入级别而判断为适当小区。例如,如果移动站装置的接入级别为操作者专用终端,则可以将预留小区视作小区选择的候选小区。
以下示出适当小区用的进一步的条件。适当小区必须是属于移动站装置支持的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络)的小区。此外,适当小区不能属于漫游禁止区的列表所记载的PLMN。此外,在适当小区为限定可接入的移动站装置的小区(CSG小区(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用户组))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必须能实现向该CSG小区的接入。
移动站装置在检测到适当小区的情况下,选择并驻留该小区,结束小区选择过程。此外,在未能检测到适当小区的情况下,选择并驻留可接入小区,结束小区选择过程。在既未能检测到适当小区也未能检测到可接入小区的情况下,持续小区选择过程。
此外,在检测到发生无法持续RRC连接的给定的故障的情况下,为了排除故障,小区选择过程作为RRC连接的重建过程(RRC连接重建过程)的一部分被执行。移动站装置在检测到无法持续RRC连接的给定的故障的情况下,为了排除故障,开始RRC连接重建过程,尝试RRC连接的重建。例如,移动站装置在下级层(PHY、MAC、RLC)检测到无线链路故障时,开始RRC连接重建过程。此外,移动站装置在检测到越区切换失败时,开始RRC连接重建过程。此外,移动站装置在RRC消息的匹配性(integrity)的确认失败时,开始RRC连接重建过程。此外,移动站装置在检测到RRC连接的再设定失败时,开始RRC连接重建过程。
已开始RRC连接重建过程的移动站装置,将当前的无线信道设定等返回至默认状态,启动直至选择适当小区为止的保护定时器。而且,在保护定时器届满之前选择了适当小区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针对选择出的适当小区而开始随机接入过程,进而在随机接入过程成功的情况下,向适当小区发送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
另一方面,在保护定时器届满之前未能选择出适当小区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释放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使RRC状态从连接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并且持续小区选择过程。
此外,小区选择过程是在移动站装置结束了与基站装置的通信之后、也就是使RRC状态从连接状态转移为空闲状态,在重新选择所驻留的小区之际被执行的。
考虑以上事项,以下参照附加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公知的功能、构成的具体说明,在判断为使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主旨不明确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涉及将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应用于移动站装置时的小区选择方法。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1的一例的框图。本移动站装置1构成为具备: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测量处理部104、控制部105、上行链路缓冲控制部106、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上行链路无线资源请求控制部110、随机接入控制部111、以及上级层112。上级层112是实现执行无线资源控制的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的特定的功能的块。此外,上行链路缓冲控制部106、上行链路无线资源请求控制部110和随机接入控制部111是实现管理数据链路层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的特定的功能的块。
另外,移动站装置1也可为了通过载波聚合来支持多个频率(频段、频带宽度)的同时接收而具备多个接收系统的块(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并且为了支持多个频率(频段、频带宽度)的同时发送而具备多个发送系统的块(编码部107、调制部108、发送部109)。
关于接收,从上级层112向控制部105输入移动站装置控制信息。移动站装置控制信息是由接收控制信息和发送控制信息构成的移动站装置1的无线通信控制所需的信息,通过从基站装置2单独地发送的无线连接资源设定、小区固有的广播信息、或者系统参数来设定,上级层112根据需要而向控制部105输入。控制部105将作为与接收相关的控制信息的接收控制信息向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适当地输入。
接收控制信息除了接收频带的信息之外还包含DRX控制信息、与各信道相关的接收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等的信息。此外,控制部105将与小区的测量相关的控制所需要的测量设定信息输入至测量处理部104。测量设定信息是包含用于由移动站装置1测量出的服务小区以及周边小区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被指定的测量事件的测量事件判定的测量事件信息在内的信息。此外,测量设定信息是包含用于判定由移动站装置1测量出的周边小区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与小区选择相关的选择基准的周边小区信息在内的信息。
接收信号在接收部101中被接收。接收部101以由接收控制信息指定的频带来接收信号。所接收到的信号被输入至解调部102。解调部102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向解码部103输入信号来正确地解码下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将被解码后的各数据输入至上级层112。各数据也被输入至测量处理部104。
此外,测量处理部104对检测到的周边小区(分量载波)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SIR、SINR、RSRP、RSRQ、RSSI、路径损耗等)进行测量,生成必要的测量结果。测量处理部104将测量结果作为基于被设定的测量事件信息判定测量事件的成功与否的小区的质量信息来使用。此外,测量处理部104将测量结果作为用于基于被设定的周边小区信息的小区选择或者小区重选的选择基准的质量信息来使用。
在测量处理部104中,如图3所示至少包括:保存包含通过小区搜索而检测到的小区的信息(物理小区ID、小区的测量质量)在内的检测小区信息的检测小区信息管理部301、保存从上级层112输入的周边小区信息的周边小区信息管理部302、以及比较检测小区信息管理部301和周边小区信息管理部302的小区信息来选择(重选)适当小区的小区选择部303。小区选择部303基于被输入的各个信息来选择对于移动站装置驻留而言适当的小区,将包含选择出的小区的信息在内的选择小区信息作为测量结果信息而输出至上级层112。
此外,关于发送,从上级层112向控制部105输入作为用于控制各块的控制参数的移动站装置控制信息,作为与发送相关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控制信息向上行链路缓冲控制部106、编码部107、调制部108以及发送部109适当地输入。发送控制信息作为发送信号的上行链路调度信息而包含:DTX控制信息、编码信息、调制信息、发送频带的信息、与各信道相关的发送定时、复用方法、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等的信息。
从上级层112向随机接入控制部111输入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在随机接入设定信息中包含前导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用的无线资源信息(功率调整参数、最大前导重传次数等)等。此外,上级层112对用于调整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和发送定时定时恭进行管理,按照每个小区(或者每个小区组、每个TA组)来管理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状态(发送定时调整状态或者发送定时非调整状态)。发送定时调整信息和发送定时定时器包含在发送控制信息中。
另外,在需要对多个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状态进行管理的情况下,上级层112对与多个的各小区(或者小区组、TA组)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对应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进行管理。
产生的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从上级层112以任意的定时被发送至上行链路缓冲控制部106。此时,上行链路缓冲控制部106计算所输入的发送数据的量(上行链路缓冲量)。在上行链路无线资源请求控制部110中被上级层112设定资源请求设定信息。在资源请求设定信息中至少包含发送计数器设定信息和无线资源请求禁止定时器信息。此外,上行链路缓冲控制部106,当在上行链路缓冲控制部106中被输入了发送数据时,通过向上行链路无线资源请求控制部110通知发送数据的发生,从而告知在上行链路缓冲区中存在发送数据。
上行链路无线资源请求控制部110判断是否分配了发送所输入的发送数据所需的无线资源。上行链路无线资源请求控制部110基于无线资源分配来选择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SR-PUCCH)、或者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任意一者,向编码部107以及/或者随机接入控制部111请求用于发送已选择的信道的控制处理。
即,在是已经分配了无线资源、且发送数据可以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进行发送的状态时,编码部107按照上行链路无线资源请求控制部110的指示,从上行链路缓冲控制部106获取与分配完毕的无线资源对应的发送数据并进行编码,输出至调制部108。或者,在未分配无线资源时、且可以实现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SR-PUCCH)时,编码部107按照上行链路无线资源请求控制部110的指示,对发送SR-PUCCH所需的控制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出至调制部108。
或者,在未分配无线资源时、且无法实现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无线资源请求(SR-PUCCH)时,编码部107向随机接入控制部111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开始。此时,编码部107基于从随机接入控制部111输入的随机接入数据信息,来生成以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发送的前导序列。此外,编码部107按照发送控制信息,对各数据适当地编码,并输出至调制部108。
调制部108基于发送来自编码部107的输出的信道结构,适当地进行调制处理。发送部109将调制部108的输出映射至频域,并且将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载于原有频率的载波来进行功率放大。此外,发送部109按照从上级层112输入的每个小区(或每个小区组、每个TA组)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来调整上行链路发送定时。配置上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除了用户数据之外,例如还可以包含层3消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RRC消息)。
在图1中,由于其他的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要素与本实施方式没有特别强的关联性,因此省略,但是将具有为了作为移动站装置1来动作而需要的其他功能的多个块,作为构成要素包括是显然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的一例的框图。本基站装置构成为具备: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控制部204、编码部205、调制部206、发送部207、上级层208以及网络信号收发部209。另外,基站装置2为了支持多个频率(频段、频带宽度)也可以具备多个接收系统的块(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以及发送系统的块(编码部205、调制部206、发送部207)。
上级层208向编码部205输入下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编码部205对被输入的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入至调制部206。调制部206进行已编码的信号的调制。此外,从调制部206输出的信号被输入至发送部207。发送部207将被输入的信号变换为频域之后,将频域的信号变换为时域的信号,载于原有频率的载波来进行功率放大,并发送。配置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典型为构成层3消息(RRC消息)。
此外,接收部201将从移动站装置1接收到的信号变换为基带的数字信号。在针对移动站装置1而设定了不同的多个发送定时的小区的情况下,接收部201按照每个小区(或每个小区组、每个TA组)以不同的定时来接收信号。由接收部201变换后的数字信号被输入至解调部202来解调。由解调部202解调后的信号接下来被输入至解码部203来解码,将被正确地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上行链路数据输出至上级层208。
这些各块的控制所需的基站装置控制信息是由接收控制信息和发送控制信息构成的基站装置2的无线通信控制所需的信息,通过上级的网络装置(MME、网关装置、OAM)、系统参数来设定,上级层208根据需要向控制部204输入。
控制部204将与发送关联的基站装置控制信息作为发送控制信息而适当地输入至编码部205、调制部206、发送部207的各块,将与接收关联的基站装置控制信息作为接收控制信息而适当地输入至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的各块。基站装置2的RRC作为上级层208的一部分而存在。
另一方面,网络信号收发部209进行基站装置2之间或者上级的网络装置与基站装置2之间的控制消息、或者用户数据的发送(转发)或者接收。在图2中,由于其他的基站装置2的构成要素与本实施方式没有特别强的关联性,因此省略,但是将具有为了作为基站装置2来动作而需要的其他功能的多个块,作为构成要素包括是显然的。
使用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小区选择的处理方法。
开始了小区选择处理的移动站装置1首先在步骤S101中进行是否应用增强小区限制的判断。
所谓增强小区限制,是指移动站装置1在小区选择过程中为了判断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为适当小区而设定的追加的限制信息。移动站装置1将与由增强小区限制所表示的条件相符的小区视作不是适当小区(Suitable cell)。增强小区限制,既可以由基站装置2单独地设定,也可以广播信息按照每个小区来设定,还可以作为系统参数来设定。在以广播信息来设定的情况下,基站装置2既可以将增强小区限制追加于原有的广播信息中进行发送,也可以新的广播信息来发送增强小区限制。增强小区限制在小区选择过程中与通常的小区限制一起被使用。另外,也可以将通常的小区限制称作第1小区限制信息,将增强小区限制称作第2小区限制信息。
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基于本站装置的估计速度(也称作Mobility stateestimatation(MSE;移动状态估计))来判断是否应用增强小区限制。作为一例,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在移动站装置1估计出的本站装置的估计速度信息为低速以外的情况下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此时,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在本站装置的估计速度信息为低速的情况下不应用增强小区限制,在为中速或者高速的情况下应用增强小区限制。或者,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在移动站装置1估计出的本站装置的估计速度信息为中速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或者,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在移动站装置1估计出的本站装置的估计速度信息为高速的情况下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
或者,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在移动站装置1估计出的本站装置的估计速度信息与由基站装置2按照每个小区、每个频率而设定的增强小区限制的应用速度相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作为一例,也可以当由基站装置2将增强小区限制的应用速度设定为高速时,移动站装置1在本站装置的估计速度信息为低速或者中速的情况下不应用增强小区限制,仅在为高速的情况下应用增强小区限制。
或者,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在表示作为小区选择的对象不是适当小区的一个或者多个物理小区ID信息由基站装置2设定的情况下,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物理小区ID信息可以为用于识别小区半径小的小区(例如微微小区)的信息。物理小区ID信息也可以为表示物理小区ID的范围的信息。或者,在移动站装置1被基站装置2设定了表示作为小区选择的对象不是适当小区的一个或者多个物理小区ID信息、且被设定了表征以该物理小区ID信息所表示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对象而为适当小区是有效的信息的情况下,应用增强小区限制。
或者,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在移动站装置1的服务小区(驻留中小区)、或者移动站装置1的最近的服务小区(曾驻留的小区)是由基站装置2设定的小区的情况下,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作为一例,也可以在从基站装置2向移动站装置1设定了表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的服务小区的物理小区ID信息、且移动站装置1在由该物理小区ID信息所表示的小区的服务范围内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应用增强小区限制。物理小区ID信息也可以为用于识别小区半径小的小区(例如微微小区)的信息。物理小区ID信息也可以为表示物理小区ID的范围的信息。此外,表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的服务小区的物理小区ID信息、与表示通过增强小区限制来限制的小区的物理小区ID信息也可以分别独立地设定。
或者,也可以在移动站装置1保存有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即,由基站装置2设定)的情况下,由基站装置2按照每个小区、每个频率来设定是否应用增强小区限制。此时,也可以在由基站装置2设定了增强小区限制的非应用的情况下,无论移动站装置1是否保存了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移动站装置1始终不应用增强小区限制。
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基于应用上述的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的条件的组合来判断是否应用增强小区限制。例如,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基于估计速度信息和物理小区ID信息的组合来判断增强小区限制的应用。作为组合的一例,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在估计速度信息为高速的情况、且驻留于由物理小区ID信息指定的小区的情况下,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此外,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在RRC的状态从连接状态(connected状态)转变为空闲状态时被执行的小区选择过程中判断为上述条件有效。即,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在初始小区选择过程中的小区选择之中判断为上述条件无效。
另一方面,未保存(未设定)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的移动站装置1,在小区选择中应用通常的小区限制(步骤S102)。所谓通常的小区限制,是指为了对移动站装置1的接入进行分类而使用的、按接入级别而设定的接入级别限制信息、和表示小区整体的相对于移动站装置1被应用的小区的状态的小区状态信息等的限制信息。
所谓接入级别限制信息,是为了相对于通过移动站装置1的呼叫类别(通常呼叫、紧急呼叫等)、移动站装置1的所属级别(操作者专用终端、公共机构专用终端等)而分类的接入级别,限定来自某特定的接入级别的接入(通信)而设定的。此外,例如禁止小区(Barred cell)、预留小区等作为小区状态信息而被设定,是为了限制与该小区的状态对应的移动站装置1以外的接入而设定的。例如,若为预留小区,则操作者专用终端以外的移动站装置1的接入在该小区中受到限制。
在步骤S101中判断为需要应用增强小区限制的移动站装置1,在小区选择中应用增强小区限制(步骤S103)。移动站装置1使用如下所示的任一种方法来判断成为增强小区限制的应用对象的小区。
例如,移动站装置1对于由被基站装置2设定的物理小区ID信息所表示的小区而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将该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不适当。另外,物理小区ID信息也可以为表示包含多个物理小区ID的物理小区ID的范围的信息。所谓由物理小区ID信息所表示的小区,例如为小区半径小的小区(微微小区等)。物理小区ID信息既可以RRC消息来对移动站装置1单独地设定,也可以作为广播信息的一部分而按照每个小区来设定,还可以通过系统参数对系统整体进行设定。
或者,移动站装置1对于由被基站装置2设定的物理小区ID信息所表示的小区以外的小区而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将该小区以外的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不适当。另外,物理小区ID信息也可以表示包含多个物理小区ID的物理小区ID的范围的信息。所谓由物理小区ID信息所表示的小区,例如为小区半径大的小区(宏小区等)。物理小区ID信息既可以RRC消息来对移动站装置1单独地设定,也可以作为广播信息的一部分而按照每个小区来设定,还可以通过系统参数对系统整体进行设定。
或者,移动站装置1对于由基站装置2设定了给定的信息的小区而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将该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不适当。所谓设定了给定的信息的小区,例如为设定了表示在应用增强小区限制时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不适当的小区的识别信息的小区。识别信息既可以RRC消息来对移动站装置1单独地设定,也可以作为广播信息的一部分而按照每个小区来设定。在作为广播信息的一部分来设定的情况下,表示在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的应用时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不适当的小区的、被编码后的1比特的信息,是由基站装置2按照每个小区来设定的。
或者,移动站装置1对于由基站装置2设定了给定的信息的小区以外的小区而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将该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适当的,进而将该小区以外的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不适当。所谓设定了给定的信息的小区,例如是设定了表示在应用增强小区限制时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适当小区的识别信息的小区。识别信息既可以RRC消息来对移动站装置1单独地设定,也可以作为广播信息的一部分而按照每个小区来设定。在作为广播信息的一部分来设定的情况下,表示在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的应用时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适当小区的、被编码后的1比特的信息,由基站装置2按照每个小区来设定。
或者,移动站装置1对于与由基站装置2设定的频率相同的频率的小区而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将与该设定的频率相同的频率的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不适当。设定应用增强小区限制的频率的信息,既可以RRC消息来对移动站装置1单独地设定,也可以作为广播信息的一部分而按照每个频率来设定。在作为广播信息的一部分来设定的情况下,表示在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的应用时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适当小区的、被编码后的1比特的信息,由基站装置2按照每个频率来设定。
或者,移动站装置1对于由基站装置2设定的频率以外的频率的小区而判断为应用增强小区限制,将与该设定好的频率相同的频率的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适当的,进而将该设定好的频率以外的频率的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不适当。设定应用增强小区限制的频率的信息,既可以RRC消息来对移动站装置1单独地设定,也可以作为广播信息的一部分而按照每个频率来设定。在作为广播信息的一部分来设定的情况下,表示在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的应用时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适当小区的、被编码后的1比特的信息,由基站装置2按照每个频率来设定。
在步骤S103中应用了增强小区限制的移动站装置1,在步骤S102中也还被应用通常的小区限制。
然后,移动站装置1在步骤S104中基于已应用的小区选择的限制信息来进行小区选择基准判定的处理。即,应用了小区限制以及增强小区限制的移动站装置1,将与小区限制以及增强小区限制的条件相符的小区从小区选择的候选之中除外,来进行小区选择基准判定,选择小区。另一方面,仅应用了小区限制的移动站装置1,将与小区限制的条件相符的小区从小区选择的候选之中除外,来进行小区选择基准判定,判定(判断)适当小区。
所谓小区选择基准判定,是指在移动站装置1中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基准质量、且将与小区限制以及增强小区限制不符的小区视作适当小区的处理。
所谓满足基准质量的小区,是指至少不同的两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均满足基准质量的小区。例如,当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之中减去被事前通知的接收功率偏移值后的值、和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之中减去被事前通知的接收质量偏移值后的值均超过了0(零)时,该小区被视作满足基准质量,成为小区选择的候选。
另外,移动站装置1在进行了步骤S104的小区选择基准判定之后,还可以构成为执行步骤S101的是否应用与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的判断。
通过如此构成,从而移动站装置1能够比较通过小区搜索而检测到的检测小区的信息(检测小区信息)、和从广播信息获取到的与周边小区的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周边小区信息),将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小区不是适当的小区除外,选择适当小区。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1通过应用由基站装置2设定的增强小区限制,从而除了通常的小区限制之外,还可以将在特定状况下是不适当的小区从选择的候选小区之中除外。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通过对移动站装置1发送增强小区限制,对移动站装置1应用增强小区限制,从而除了通常的小区限制之外,还可以将在特定状况下是不适当的小区从选择的候选小区之中除外。
根据第1实施方式,由于移动站装置1可以基于由基站装置2设定的信息来执行与周边小区环境相应的高效的小区选择过程,因此能够降低选择作为选择目的地的小区是不相称的小区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基站装置2可以使移动站装置1执行基于本站装置的周边环境的高效的小区选择过程,因此能够降低选择作为选择目的地的小区是不相称的小区的可能性。因而,移动站装置1向选择目的地的小区接入时的成功概率提高,能够提高通信质量。
〈第2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由于RRC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将排除已发生故障的通信作为第一目的,因此较之于移动站装置1选择小区的情形,向移动站装置1指示由基站装置2选择的小区的情形有可能使得RRC连接重建过程的成功概率提高。因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如下变更。
第1变更在于,准备仅在RRC连接重建过程中被应用的增强小区限制。即,基站装置2对移动站装置1设定在RRC连接重建过程中被应用的第1增强小区限制、以及在RRC连接重建过程以外的过程中被应用的第2增强小区限制,移动站装置1在RRC连接重建过程之际应用第1增强小区限制,在RRC连接重建过程以外的过程中应用第2增强小区限制,来执行小区选择过程。第1增强小区限制也可以为第2增强小区限制的子集。
另外,第1增强小区限制和第2增强小区限制实际上可以为相同的信息。此时,基站装置2也可以通过不发送第1增强小区限制,来隐式地表示第1增强小区限制和第2增强小区限制是相同的信息。
或者,也可以实现不设定第1增强小区限制、或者第2增强小区限制的任何一者的构成。移动站装置1在未接收到第1增强小区限制时,在RRC连接重建过程中不应用增强小区限制而执行小区选择过程。同样,移动站装置1在未接收到第2增强小区限制时,在RRC连接重建过程以外的过程中不应用增强小区限制而执行小区选择过程。
第2变更在于,将识别第1增强小区限制的有效范围的信息作为参数来追加。所谓识别有效范围的信息,例如为区标识符(区标识符信息),由基站装置2以广播信息按照每个小区来发送。图5是表示了区标识符和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从基站装置2向移动站装置1设定的情况下的参数的对应关系的示例。
基站装置2将区标识符和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作为集合来管理,使它们列表化而向移动站装置1发送。基站装置2也可以通过指定与所设定的增强小区限制对应的区标识符,由此关于所设定的增强小区限制的参数来进行追加、删除、变更。
此时,移动站装置1从在RRC连接重建过程中检测到的小区获取区标识符。而且,在该区标识符为区标识符1的情况下,作为对应的增强小区限制而应用增强小区限制1,来执行小区选择过程。此外,移动站装置1在获取到的区标识符为区标识符2的情况下,作为对应的增强小区限制而应用增强小区限制2,来执行小区选择过程。
此外,移动站装置1在与获取到的区标识符对应的增强小区限制未被设定的情况下,仅应用小区限制来执行小区选择过程。此外,移动站装置1在选择了未设定区标识符的小区的情况下,仅应用小区限制来执行小区选择过程。
使用图6的流程图来说明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相关的小区选择的处理方法。
开始了小区选择处理的移动站装置1,首先在步骤S201中进行小区选择是否为RRC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过程的判断。而且,在所执行的小区选择过程是RRC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过程的情况下,进行与获取到的小区的区标识符对应的增强小区限制(第1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是否已被设定(已被保存)的判断(步骤S202)。在与获取到的区标识符对应的增强小区限制已被设定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关于是否应用对应的第1增强小区限制来进行判断,若为必要则应用(步骤203)。然后,移动站装置1接下来关于是否应用通常的小区限制来进行判断,若为必要则应用(步骤205)。
另一方面,在与获取到的区标识符对应的增强小区限制未被设定的情况下、或者未获取到区标识符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关于是否应用通常的小区限制来进行判断,若为必要则应用(步骤205)。
此外,在由步骤S201执行的小区选择过程不是RRC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过程的情况下、即初始小区选择过程的情况和结束了与基站装置2的通信之后被执行的小区选择过程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关于是否应用第2增强小区限制来进行判断,若为必要则应用(步骤S204)。另外,在第2增强小区限制未被设定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跳过步骤S204的处理。然后,移动站装置1接下来应用通常的小区限制(步骤205)。
移动站装置1在步骤S206中基于已应用的小区选择的限制信息来进行小区选择基准判定的处理。即,应用了小区限制以及增强小区限制(第1增强小区限制或者第2增强小区限制)的移动站装置1,将与小区限制以及增强小区限制的条件相符的小区从小区选择的候选之中除外,来进行小区选择基准判定,选择小区。另一方面,仅应用了小区限制的移动站装置1,将与小区限制的条件相符的小区从小区选择的候选之中除外来进行小区选择基准判定,判定(判断)适当小区。在此,与增强小区限制的应用的判断相关的详情、与增强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的详情、以及小区选择基准判定的详情,由于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移动站装置1也可以构成为在进行了步骤S206的小区选择基准判定之后执行步骤S201的是否为RRC连接重建过程的判断。
通过如此构成,从而移动站装置1能够按照所设定的每个区来比较通过小区搜索而检测到的检测小区的信息(检测小区信息)、和从广播信息获取到的与周边小区的小区限制相关的信息(周边小区信息),按照每个区将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小区是不适当的小区除外,选择适当小区。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1通过将由基站装置2设定的增强小区限制分类为RRC连接重建时和除此之外的情况来应用,从而除了通常的小区限制之外,还可以将在特定状况下是不适当的小区从选择的候选小区之中除外。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1能够按照每个区来应用增强小区限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通过对移动站装置1发送多个增强小区限制,对移动站装置1基于RRC连接重建时和除此之外的情况应用增强小区限制,从而除了通常的小区限制之外,还可以将在特定状况下是不适当的小区从选择的候选小区之中除外。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2能够对移动站装置1设定按每个区而不同的增强小区限制。
根据第2实施方式,移动站装置1可以基于由基站装置2设定的信息来判断RRC连接重建过程和除此之外的过程并执行与周边小区环境相应的高效的小区选择过程,因此能够降低选择作为选择目的地的小区是不相称的小区的可能性。此外,基站装置2可以对移动站装置1判断RRC连接重建过程和除此之外的过程并执行基于本站装置的周边环境的高效的小区选择过程,因此能够降低选择作为选择目的地的小区是不相称的小区的可能性。因而,移动站装置1向选择目的地的小区接入时的成功概率提高,能够提高通信质量。
另外,以上说明过的实施方式只是简单的例示,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变形例、置换例来实现。例如,本上行链路发送方式也可以应用于FDD(频分双工)方式和TDD(时分双工)方式的任何方式的通信系统。此外,下行链路的测量值也可以代替使用路径损耗、除此之外的测量值(SIR、SINR、RSRP、RSRQ、RSSI、BLER),也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测量值的多个。此外,实施方式所示的各参数的名称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称呼的,实际被应用的参数名称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参数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影响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主张的发明的宗旨。
此外,所谓移动站装置1,并不限于移动的终端,也可以通过在固定终端中安装移动站装置1的功能等,由此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移动站装置也被称作用户终端、终端装置、通信终端、移动机、移动站、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MS(Mobile Station;移动站)。基站装置也被称作无线基站装置、基站、无线基站、固定站、NB(Node-B;节点B)、eNB(evolved Node-B;演进型节点B)BTS(Base TransceiverStation;基站收发台)、BS(Base Station;基站)。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使用功能框图来说明了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但是用于实现移动站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的各部的功能或者这些功能的一部分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通过由硬件、处理器所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组合这两者的模块,被直接地具体化。若由软件进行安装,则其功能可以作为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上的一个以上的命令或者代码来保存、或者传递。计算机可读取介质包括含帮助计算机程序从某场所向其他场所携带的介质的通讯媒体、计算机记录媒体双方。
而且,也可以将一个以上的命令或者代码记录在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中,使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一个以上的命令或者代码读入计算机系统,并执行,由此来进行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2的控制。另外,在此提及的“计算机系统”,假设包含OS、外围设备等的硬件。
也可以利用程序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动作。在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相关的移动站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中动作的程序,是控制CPU等以实现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相关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而且,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被暂时性地蓄积至RAM,然后保存在各种ROM、HDD中,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正、写入。此外,不仅通过执行程序,从而可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也有时基于该程序的指示而与操作系统或其他的应用程序等共同处理,由此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功能。
此外,所谓“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是指半导体介质(例如RAM、非易失性存储卡等)、光记录介质(例如DVD、MO、MD、CD、BD等)、磁记录介质(例如磁盘、软盘等)等的移动式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磁盘机等的存储装置。进而,所谓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包含:如经由因特网等的网络或电话线路等的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存程序的介质;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存一定时间的介质。
此外,上述程序也可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进而也可以通过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前述的功能。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到的移动站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2的各功能块、或者诸特征,可以通过被设计为执行在本说明书中已叙述的功能的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或面向一般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者其他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者组合它们的部件,来安装或者执行。通用用途处理器虽然可以为微处理器,但是取而代之处理器也可以为现有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型控制器、或者状态机。通用用途处理器、或者上述的各电路既可以由数字电路来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来构成。
此外,处理器也可以作为组合了计算设备的器件来安装。例如,组合了DSP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连接的一个以上的微处理器、或者其他这种构成的器件。
以上,虽然基于特定的具体例而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是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宗旨以及请求保护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特定的具体例是显然的。即,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而非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施加任何限制。
标号说明
1···移动站装置
2···基站装置
101、201···接收部
102、202···解调部
103、203···解码部
104···测量处理部
105、204···控制部
106···上行链路缓冲控制部
107、205···编码部
108、206···调制部
109、207···发送部
110···上行链路无线资源请求控制部
111···随机接入控制部
112、208···上级层
209···网络信号收发部

Claims (21)

1.一种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
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装置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基于所述第1小区限制信息、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终端装置的估计速度信息来判断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的表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不适当的小区的物理小区ID信息,来判断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是否在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的物理小区ID信息所表示的小区的服务范围内,来判断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基准质量、且未被已应用的所述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限制所述终端装置的接入的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适当的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检测到的小区的广播信息之中获取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
7.一种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
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装置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
在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1小区限制信息、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的区标识符信息来进行所述判断。
9.一种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与用于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判断为应用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条件相关的信息。
10.一种基站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用于判断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的区标识符信息。
11.一种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与用于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判断为应用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条件相关的信息,
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所述第1小区限制信息、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所述终端装置的估计速度信息来判断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基于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的表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不适当的小区的物理小区ID信息,来判断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是否在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的物理小区ID信息所表示的小区的服务范围内,来判断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将小区的测量结果满足基准质量、且未被已应用的所述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限制所述终端装置的接入的小区视作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适当的小区。
16.一种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用于判断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的区标识符信息,
在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所述第1小区限制信息、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使用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的区标识符信息来进行所述判断。
18.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选择方法,该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小区选择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所述基站装置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与用于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判断为应用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条件相关的信息的步骤;以及
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所述第1小区限制信息、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的步骤。
19.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选择方法,该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所述小区选择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所述基站装置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用于判断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适用的区标识符信息的步骤;以及
在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装置基于所述第1小区限制信息、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判断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的步骤。
20.一种搭载于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该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终端装置发挥下述功能:
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功能;和
基于所述第1小区限制信息、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的功能。
21.一种搭载于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该终端装置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终端装置发挥下述功能:
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在小区选择时被应用的小区的接入限制的第1小区限制信息、以及使在所述终端装置中被判断为适用的第2小区限制信息的功能;和
在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重建过程中的小区选择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1小区限制信息、所述第2小区限制信息、以及小区的测量结果,来判断所述终端装置检测到的小区作为小区选择的候选是否适当的功能。
CN201380034215.9A 2012-06-28 2013-06-27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4412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5245A JP2014011539A (ja) 2012-06-28 2012-06-28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セル選択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2-145245 2012-06-28
PCT/JP2013/067621 WO2014003105A1 (ja) 2012-06-28 2013-06-27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セル選択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2657A true CN104412657A (zh) 2015-03-11
CN104412657B CN104412657B (zh) 2020-05-01

Family

ID=4978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4215.9A Active CN104412657B (zh) 2012-06-28 2013-06-27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432895B2 (zh)
EP (1) EP2869638B1 (zh)
JP (1) JP2014011539A (zh)
CN (1) CN104412657B (zh)
EA (1) EA027278B1 (zh)
WO (1) WO201400310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768A (zh) * 2015-09-25 2018-06-08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1526562A (zh) * 2017-07-28 2020-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203361A (zh) * 2020-10-12 2021-01-0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14584928A (zh) * 2022-05-05 2022-06-03 深圳源中瑞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围栏的路径推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8399A1 (ja) 2011-02-10 2012-08-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US9319979B2 (en) * 2014-01-20 2016-04-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esolving identification code ambiguities i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WO2015109523A1 (zh) * 2014-01-24 2015-07-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小区选择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JP6530888B2 (ja) * 2014-01-30 2019-06-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周波数選択方法
US20170048747A1 (en) * 2015-08-10 2017-02-16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pplication Specific Congestion Control
US10122559B2 (en) 2016-03-21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 using a subframe with high-intensity reference signal bursts
WO2017188868A1 (en) * 2016-04-26 2017-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er equipment camping in wireless systems
JP6488325B2 (ja) * 2016-08-08 2019-03-20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および中継方法
US11395206B2 (en) 2017-05-04 2022-07-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CN109247077B (zh) * 2017-05-08 2023-09-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JP6866938B2 (ja) * 2017-05-29 2021-04-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WO2019109349A1 (zh) 2017-12-08 2019-06-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9161307A (ja) * 2018-03-08 2019-09-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2512095A (zh) * 2020-04-10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1510A (zh) * 1997-06-25 2000-07-26 诺基亚流动电话有限公司 用于越区切换和小区重选的方法、基站、移动台和蜂窝式无线电系统
CN1404339A (zh) * 2001-08-16 2003-03-19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的小区选择方法
US20060035662A1 (en) * 2004-08-11 2006-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ll selection/reselec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congestion status of target cel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8172373A (ja) * 2007-01-09 2008-07-24 Ntt Docomo Inc セル選択方法、ユーザ端末、セル選択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01325787A (zh) * 2007-06-12 2008-12-1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方法及设备
CN101370269A (zh) * 2007-08-13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小区的方法及用户终端及接入网控制节点
CN101426255A (zh) * 2007-10-30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的接入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293606A1 (en) * 2008-06-11 2011-03-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86934A1 (ja) * 2010-01-15 2011-07-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前処理システム、移動端末、基地局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12713C (en) 2008-01-28 2017-09-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391871B2 (en) 2009-10-30 2013-03-05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proxim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5307233B (zh) * 2009-12-11 2019-06-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设备
US9031594B2 (en) * 2010-01-15 2015-05-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proximity indication message containing a selected frequency when approximating an access-restricted cell
KR20120053941A (ko) * 2010-11-17 2012-05-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치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JP2012114705A (ja) * 2010-11-25 2012-06-14 Panasonic Corp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セルとの再接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1510A (zh) * 1997-06-25 2000-07-26 诺基亚流动电话有限公司 用于越区切换和小区重选的方法、基站、移动台和蜂窝式无线电系统
CN1404339A (zh) * 2001-08-16 2003-03-19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的小区选择方法
US20060035662A1 (en) * 2004-08-11 2006-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ll selection/reselec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congestion status of target cel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8172373A (ja) * 2007-01-09 2008-07-24 Ntt Docomo Inc セル選択方法、ユーザ端末、セル選択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01325787A (zh) * 2007-06-12 2008-12-1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方法及设备
CN101370269A (zh) * 2007-08-13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小区的方法及用户终端及接入网控制节点
CN101426255A (zh) * 2007-10-30 2009-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的接入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293606A1 (en) * 2008-06-11 2011-03-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57704A (zh) * 2008-06-11 201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WO2011086934A1 (ja) * 2010-01-15 2011-07-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前処理システム、移動端末、基地局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768A (zh) * 2015-09-25 2018-06-08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8141768B (zh) * 2015-09-25 2022-05-03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1526562A (zh) * 2017-07-28 2020-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304105B2 (en) 2017-07-28 2022-04-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ystem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203361A (zh) * 2020-10-12 2021-01-0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12203361B (zh) * 2020-10-12 2023-02-2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14584928A (zh) * 2022-05-05 2022-06-03 深圳源中瑞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围栏的路径推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4584928B (zh) * 2022-05-05 2022-08-05 深圳源中瑞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围栏的路径推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69638B1 (en) 2019-02-27
EA027278B1 (ru) 2017-07-31
US20150208302A1 (en) 2015-07-23
EP2869638A1 (en) 2015-05-06
EP2869638A4 (en) 2016-03-23
WO2014003105A1 (ja) 2014-01-03
JP2014011539A (ja) 2014-01-20
CN104412657B (zh) 2020-05-01
US9432895B2 (en) 2016-08-30
EA201590089A1 (ru) 2015-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265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小区选择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KR102549993B1 (ko) 번들링된 송신들을 이용한 mtc에 대한 drx 및 sps
CN106209320B (zh) 电信系统中用于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2987342B1 (en) Methods, network entity and wireless device to reduce signaling overhead
US10721659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20180302885A1 (en) Methods and Nodes Relating to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uring Flexible Subframe Operation
CN107534990B (zh) 用于mtc的系统信息的选择性分发
JP6420375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チャネル状態情報(csi)を報告するための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
TWI766969B (zh) Crs頻寬訊號傳遞
US9408151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0064163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9820278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7258063B (zh) 蜂窝iot系统中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前的信道反馈方法和装置
EP2552170A1 (e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program
WO2013060937A1 (en) Allocating control data to user equipment
EP2840848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resource requesting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4146865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測定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4236366A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6131814A1 (en)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from neighboring 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