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9307A - 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9307A
CN104389307A CN201410741608.XA CN201410741608A CN104389307A CN 104389307 A CN104389307 A CN 104389307A CN 201410741608 A CN201410741608 A CN 201410741608A CN 104389307 A CN104389307 A CN 104389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eps
slide
spring assembly
pil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416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红刚
杨昊天
马惠民
张红利
张俊德
宋响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specting & Design Branch Of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of Crec
Original Assignee
Prospecting & Design Branch Of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of Cr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specting & Design Branch Of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of Crec filed Critical Prospecting & Design Branch Of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of Crec
Priority to CN2014107416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9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9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9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7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means incorporating sheet piles or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200/00Geometr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E02D2200/14Geometr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resilient or elastic
    • E02D2200/146Sp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04Synthetics
    • E02D2300/0006Pla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其实施方法。该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桩体、钢筋混凝土护壁及EPS填筑层及弹簧装置四个部分构成。该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悬臂段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锚固段的横截面尺寸,在抗滑桩悬臂段靠山侧与护壁之间填筑了一层EPS材料并安装了弹簧装置。本发明的实施方法是:逐节开挖钢筋混凝土桩体的桩坑,每开挖一节,就及时施作该节护壁,直到桩坑开挖到设计标高。自桩坑锚固段顶面标高逐节向上进行EPS填筑层预制块的安装及弹簧装置的安装直至桩顶标高,进行钢筋混凝土桩体的钢筋笼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该结构将刚、柔材料相结合,在正常工况下,依托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弹簧装置承受滑坡推力作用;地震工况下,充分利用EPS材料的柔性产生很好的消能效果,且利用弹簧装置的恢复力,减小震后抗滑桩残余位移。

Description

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实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针对提高抗滑桩工程的抗震性能以及减小结构在震后的残余位移而发明的一种结构,尤其应用于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工程以及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内发生了多次重大地震,如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等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我国的防震减灾形势非常严峻。抗滑桩是一种在治理地质灾害中常用的工程手段,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等工程领域,而这种刚性结构的抗震性能及震后引起的残余位移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工程师的重视。
中国专利申请[2013106701829]公开了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新型抗滑桩结构及其实施方法。该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桩体、钢筋混凝土护壁和EPS填筑层三个部分构成。该团队采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普通抗滑桩和EPS抗滑桩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给予一定地震加速度之后,EPS抗滑桩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优化的抗滑桩在震后倾倒的角度小于普通抗滑桩、采用优化结构治理的滑坡在受到地震作用力破坏后其滑坡体出现的张拉裂缝明显少于普通抗滑桩治理的滑坡。
上述专利公开的抗震性能优越的新型抗滑桩结构及其实施方法,不仅可以满足抵抗滑坡推力的要求,而且能够在地震工况下起到很好的消能作用。但该抗滑桩结构无法有效减小震后抗滑桩和坡体的残余位移,可能导致结构物变形过大而影响正常使用,这与当前国际通用的基于性能设计的结构物设计理念不太相符。
性能设计是岩土工程抗震设计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是目前最重要的性能设计理论之一。位移设计方法的基本理念是:结构设计按照位移控制,位移是反映结构破坏最直观的参数。在岩土工程抗震设计中,国内外学者也已充分认识到,在不影响公路、铁路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应允许支挡结构有一定的位移量。例如,欧洲抗震设计规范Eurocode8规定: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永久性位移包括滑移位移与倾覆位移,为不影响墙体的美观和正常使用功能的发挥,必须使其震后的位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例如,新西兰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在设计地震下,可允许支挡结构保持弹性状态;在强地震下,可允许支挡结构具备有限的永久性位移,对于刚性支挡结构允许的墙体位移是100mm。
本次提出的这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由钢筋混凝土结构、EPS材料和弹簧构成有机整体,是一种带有阻尼器装置的抗滑桩,本发明不仅能在地震过程中耗散部分震动能量,也能在震后减小抗滑桩的残余位移。
本发明中抗滑桩作为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刚度大的特点适用于抵抗滑坡的推力;EPS材料具有充分的柔性,在地震惯性力作用下有很好的消能效果;弹簧装置在正常工况下可以承受滑坡推力作用,在地震工况下可发挥其恢复力作用,减小震后抗滑桩残余位移。本发明将钢筋混凝土结构、EPS材料和弹簧这几种刚、柔材料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满足抵抗滑坡推力的要求,而且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并且在结构遭遇极端条件下仍然可以维持结构的支挡作用,为结构的维修提供方便,不至于使结构完全损坏而失去作用,节省工程投资并为抗震救灾赢得宝贵的时间,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在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有广阔的实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抗震设防较高的滑坡工程,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其实施方法。该结构将刚、柔材料相结合,在正常工况下,依托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弹簧装置承受滑坡推力作用;地震工况下,充分利用EPS材料的柔性产生很好的消能效果,且利用弹簧装置的恢复力,减小震后抗滑桩残余位移。
本发明是由以下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该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桩体、EPS填筑层、弹簧装置及钢筋混凝土护壁。该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悬臂段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锚固段的横截面尺寸,在抗滑桩悬臂段靠山侧与护壁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用来填筑一层EPS材料并安装了弹簧装置。本结构的实施方法可以参考CN103669338 A的做法。所述的抗滑桩结构的实施方法是逐节开挖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桩体的桩坑,每开挖一节,就及时施作该节护壁,直到桩坑开挖到设计标高且护壁紧随施作完成,自桩坑锚固段顶面标高逐节向上进行EPS填筑层预制块的安装及弹簧装置的安装直至桩顶标高,进行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桩体的钢筋笼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防治结构为刚-柔结合的有机整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桩体属于刚性结构,用于抵抗滑坡推力;护壁属于防护结构,保证施工期间桩坑作业的安全;EPS填筑层及弹簧装置属于柔性材料,用于吸收地震波能量并减小地震时产生的惯性力,并利用弹簧装置减小桩体受力变形后的位移。
本发明的优点是:EPS材料及弹簧装置价格便宜,对工程造价影响不大;其次,施工便利,EPS块体的组装可以在桩孔内完成,自下而上拼装并粘结,本发明所需EPS块体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预制;再次,本发明应用于工程可提高结构的安全储备,在结构遭受极不利条件下不至于瞬间失效,为工程维修节省工程量。
附图内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抗滑桩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抗滑桩横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抗滑桩纵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抗滑桩护壁配筋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抗滑桩EPS预制块体结构示意图,其中(a):主视图,(b):侧视图,(c):俯视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桩体,2.钢筋混凝土护壁,3.EPS填筑层,4.滑坡周界,5.滑坡主滑方向,6.护壁预留钢筋,7.弹簧装置,8.护壁主筋和箍筋,9.EPS预制块预留钢筋孔,10.EPS预制块半圆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结构的实施方法可以参考CN 103669338 A的做法。本发明实施的关键是EPS填筑层与弹簧装置的生产与安装,下面参照附图对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的具体实施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1)施工准备。与一般抗滑桩工程一样,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所选用材料、型号要符合设计要求;
(2)桩坑开挖。桩坑开挖以人工开挖为主,并采用间隔式开挖,孔口做锁口处理,桩身做护壁处理,悬臂段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锚固段的横截面尺寸,悬臂段桩坑尺寸应包括安装EPS填筑层(3)及弹簧装置(7)的空间;
(3)地下水处理。桩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排出孔内积水,可采用孔内直接排水和桩外管泵降排水;
(4)护壁制作。桩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护壁(2)施作。护壁高度一般为1~1.5m,根据附图4所示,制作护壁时,在每节护壁顶端向内伸出2根钢筋,用于连接EPS预制块,护壁顶部预留钢筋的长度由EPS填筑层的厚度决定,施作完成的护壁应保证其内壁垂直、光滑;
(5)EPS填筑层(3)与弹簧装置(7)的生产与安装。EPS填筑层(3)预制块宜采用标准化生产,其预制块厚度不小于50cm,高度以2~5m为宜,可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根据每节护壁上预留钢筋的位置,在EPS预制块相应位置预留孔洞(或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钻造孔洞),在预制块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相应于弹簧尺寸的半圆形卡槽。弹簧装置(7)的弹性常数和所需的弹簧个数由预设定的屈服刚度确定,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批量生产。
完成桩坑开挖和护壁施作之后,自桩坑锚固段顶面标高逐节向上进行EPS填筑层预制块及弹簧装置的安装直至桩顶标高。EPS填筑层(3)预制块与弹簧装置(7)的连接:先安装底部EPS填筑层(3)预制块,然后将弹簧装置(7)放置于预制块半圆形卡槽(10),再填筑上部EPS填筑层(3)预制块并使其预设的半圆形卡槽与底部预制块的卡槽吻合,将弹簧包裹;EPS填筑层(3)预制块与护壁的结合方式是将护壁上部预留钢筋插入EPS预制块上的预留孔内,并将EPS预制块与护壁用粘结剂进行粘接,保证其与护壁紧密结合;EPS填筑层(3)预制块之间的结合方式是通过粘合剂粘接,并避免EPS预制块接触面与护壁接头处于同一高程;弹簧装置(7)与钢筋混凝土护壁(3)的连接是通过弹簧的一端与护壁预留钢筋焊接而固定于护壁,弹簧装置(7)与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桩体(1)是通过弹簧另一端与钢筋笼焊接而固定于桩体。
(6)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钢筋笼的制作可在孔外进行,也可在孔内进行;
(7)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桩身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每浇筑0.5~0.7m时应插入振动器振捣密实一次,完成抗滑桩施工后,要对出露地表的抗滑桩按规定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Claims (5)

1.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滑桩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桩体(1)、钢筋混凝土护壁(2)、EPS填筑层(3)及弹簧装置(7)四个部分;所述的抗滑桩结构的实施方法是逐节开挖钢筋混凝土桩体(1)的桩坑,每开挖一节,就及时施作该节护壁,直到桩坑开挖到设计标高,悬臂段的横截面尺寸大于锚固段的横截面尺寸,悬臂段桩坑尺寸应包括安装EPS填筑层(3)及弹簧装置(7)的空间。自桩坑锚固段顶面标高逐节向上进行EPS填筑层(3)预制块的安装及弹簧装置(4)的安装直至桩顶标高,进行钢筋混凝土桩体的钢筋笼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滑桩结构将刚、柔材料相结合,在正常工况下,依托钢筋混凝土桩体(1)和弹簧装置(7)承受滑坡推力作用;地震工况下,充分利用EPS填筑层(3)的柔性产生很好的消能效果,且利用弹簧装置(7)的恢复力,减小震后抗滑桩残余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先安装底部EPS填筑层(3)预制块,然后将弹簧装置(7)放置于预制块半圆形卡槽(10),再填筑上部EPS填筑层(3)预制块,并使其预设的半圆形卡槽与底部预制块的卡槽吻合,将弹簧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弹簧装置(7)与钢筋混凝土护壁(3)的连接是通过弹簧的一端与护壁预留钢筋焊接而固定于护壁,弹簧装置(7)与钢筋混凝土桩体(1)是通过弹簧另一端与钢筋笼焊接而固定于桩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弹簧装置(7)的弹性常数和所需的弹簧个数由预设定的屈服刚度确定。
CN201410741608.XA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实施方法 Pending CN104389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41608.XA CN104389307A (zh)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实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41608.XA CN104389307A (zh)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实施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9307A true CN104389307A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07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41608.XA Pending CN104389307A (zh) 2014-12-08 2014-12-08 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实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930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5094A (zh) * 2015-05-18 2015-09-09 三峡大学 一种自动调节水位的排水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22270A (zh) * 2016-12-28 2017-03-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含eps缓冲层的桩基挡墙抗震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137942A (zh) * 2018-11-09 2019-01-04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膨胀土边坡用变形自适应排水抗滑桩及施工方法
CN109235460A (zh) * 2018-09-03 2019-01-18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双肢耗能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59469A (zh) * 2019-07-29 2019-10-22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及设计方法
CN110593206A (zh) * 2019-08-23 2019-12-20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高位碎屑流装配式刚柔组合拦挡结构及实施方法
CN115217127A (zh) * 2022-07-27 2022-10-21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桩-梁-板弹性组合拦石结构及其构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2510A (ja) * 1990-01-17 1991-09-18 Fujita Corp ばねを有する杭
JP2690357B2 (ja) * 1989-05-25 1997-12-10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制振方法及び制振杭
CN1760474A (zh) * 2005-11-16 2006-04-19 南京工业大学 预位移支护施工工艺及其支护桩
CN203462481U (zh) * 2013-08-02 2014-03-05 王兴存 楼宇底座
CN103669338A (zh) * 2013-12-12 2014-03-26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分公司 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新型抗滑桩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N203569581U (zh) * 2013-11-15 2014-04-30 许昌学院 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90357B2 (ja) * 1989-05-25 1997-12-10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制振方法及び制振杭
JPH03212510A (ja) * 1990-01-17 1991-09-18 Fujita Corp ばねを有する杭
CN1760474A (zh) * 2005-11-16 2006-04-19 南京工业大学 预位移支护施工工艺及其支护桩
CN203462481U (zh) * 2013-08-02 2014-03-05 王兴存 楼宇底座
CN203569581U (zh) * 2013-11-15 2014-04-30 许昌学院 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桩
CN103669338A (zh) * 2013-12-12 2014-03-26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分公司 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新型抗滑桩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5094A (zh) * 2015-05-18 2015-09-09 三峡大学 一种自动调节水位的排水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22270A (zh) * 2016-12-28 2017-03-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含eps缓冲层的桩基挡墙抗震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522270B (zh) * 2016-12-28 2019-04-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含eps缓冲层的桩基挡墙抗震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235460A (zh) * 2018-09-03 2019-01-18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双肢耗能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9235460B (zh) * 2018-09-03 2020-08-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双肢耗能抗滑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9137942A (zh) * 2018-11-09 2019-01-04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膨胀土边坡用变形自适应排水抗滑桩及施工方法
CN109137942B (zh) * 2018-11-09 2020-08-18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膨胀土边坡用变形自适应排水抗滑桩及施工方法
CN110359469A (zh) * 2019-07-29 2019-10-22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及设计方法
CN110359469B (zh) * 2019-07-29 2023-10-13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及设计方法
CN110593206A (zh) * 2019-08-23 2019-12-20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高位碎屑流装配式刚柔组合拦挡结构及实施方法
CN110593206B (zh) * 2019-08-23 2022-04-26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一种高位碎屑流装配式刚柔组合拦挡结构及实施方法
CN115217127A (zh) * 2022-07-27 2022-10-21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桩-梁-板弹性组合拦石结构及其构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9307A (zh) 一种可耗能自复位抗滑桩结构及实施方法
CN106522270B (zh) 一种含eps缓冲层的桩基挡墙抗震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360547B (zh) 一种适用于深水、强震条件下的桥梁复合基础
KR101364805B1 (ko) 단위블록벽체 지하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9137942B (zh) 一种膨胀土边坡用变形自适应排水抗滑桩及施工方法
CN103669338A (zh) 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新型抗滑桩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N113123325B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2409782A (zh) 底部带软钢套管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剪力墙及作法
CN101250886A (zh) 一种加固砌体结构建筑物基础的方法
CN207646746U (zh) 一种拱形咬合桩式基坑支护结构
CN106638674B (zh) 一种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带锚杆挡土墙及设计方法
CN103015414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后注浆桩及注浆工艺
CN201485863U (zh) 掏挖加岩石锚杆复合环保型基础
CN101691760B (zh) 一种锚杆联合掏挖复合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01665875U (zh) 轻型重力式抗震混凝土挡土墙
CN204690805U (zh) 一种盾构隧道连续梁式抗浮结构
JP6370645B2 (ja) 加圧注入型棒状補強体による土構造物の耐震・耐降雨対策斜面安定化工法
CN101691759A (zh) 掏挖加岩石锚杆复合环保型基础的施工方法
CN201502065U (zh) 一种锚杆联合开挖类复合基础
CN205382942U (zh) 既有设施下多层地下空间幕架式暗挖施工的支护结构
CN203905044U (zh) 架空跨越深基坑的施工电梯梁板式基础结构
CN20298991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后注浆桩
CN207277368U (zh) 棚硐硐顶防崩塌落石装配式弹簧消能垫层防护结构
CN204875851U (zh) 地下结构的抗震加固结构
CN210369069U (zh) 一种岩溶地区基坑的联合抗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