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6566B - 一种垂直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6566B
CN104386566B CN201410479996.9A CN201410479996A CN104386566B CN 104386566 B CN104386566 B CN 104386566B CN 201410479996 A CN201410479996 A CN 201410479996A CN 104386566 B CN104386566 B CN 104386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oor
car
block piece
holder block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99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6566A (zh
Inventor
黄东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madian sunshine comfort home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黄东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黄东凌 filed Critical 黄东凌
Priority to CN2014104799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6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6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6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6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6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B13/16Door or gate locking devices controlled or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condition of cage, e.g. movement or posi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电梯,包括可上下运动的轿厢、以及每一层的层门,轿厢包括轿门、设于轿门下方的轿厢地坎以及设于轿厢地坎下方的轿厢护脚板。层门包括与轿门相对的背面,层门和轿厢护脚板之间预留有工作间隙。轿厢地坎下方设有轿厢止挡件,层门的背面设有层门止挡件;层门止挡件、轿厢止挡件设在工作间隙内,且分别沿层门的开启方向依次设置。在轿厢到达设有层门止挡件的任一层且移动到安全停放高度之前,轿厢止挡件与层门止挡件在层门的开启方向上有交错、从而对层门止挡件进行抵挡,防止层门被外力打开。本发明有效地防止在轿厢未停到安全的高度时,层门被电梯内的乘客自行扒开或被层门外的救援人员打开,避免人员发生坠入井道的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特别涉及一种垂直电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被困轿内的人员坠入电梯井道造成伤亡的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关技术中的电梯轿门有两种设计:一种是轿门11设置有机械锁,它可以在电梯发生困人时,通过锁住轿门11来锁住被困轿内的人员,以免轿内人员由于误操作而发生事故;另一种是轿门11没有设置机械锁,轿门11通常可以被扒开。
轿门11设置有机械锁的电梯,其机械锁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由于关系到电梯安全,对其工作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并且由于机械锁内的锁紧元件之间是活动的,如果在设计、安装、维修等环节做得不到位,则容易出现故障或失效,难以达到安全要求。因此,目前的在用电梯绝大部分轿门11都未设置机械锁。
电梯有关规范对于人员被困轿内的正确做法是:
1.轿内被困人员通过轿内电话向该台电梯救援机构求救;
2.电梯救援机构人员问明情况后,告知轿内被困人员不要慌张,不要试图自救,自救可能会产生危险,并且告知,马上会有人过来救援;
3.电梯救援机构人员立即通知电梯维保单位有关人员;
4.电梯维保单位人员立即派人到困人现场;
5.电梯维保单位人员在确认轿厢10停在井道的位置后,根据轿厢10停在井道的位置进行处置。如果轿厢10的位置离层站地面的高度差较小,则直接开启层门20及轿门11,放出轿内被困人员;如果轿厢10的位置离层站地面的高度差较大,则首先告知轿内被困人员,救援人员准备实施救援,轿内人员请在轿内耐心等待,不要试图扒开轿门自救,然后到电梯机房进行紧急操作,将轿厢10移动到与层站地面基本平齐的位置,打开层门20和轿门11,将轿内被困人员放出。
但由于种种原因,轿内被困人员及救援机构人员实际并不是按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的,因此,常常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以下是其中的2例事故:
事故一:
2013年某日下午,位于河南省某小区电梯井道内发生一起电梯高空事故,造成1名5岁儿童惨死。
该小区居民12楼用户王某的两个儿子从家中出来乘电梯上学,监控录像显示:由于电梯出现故障,电梯停在8层与9层之间,两兄弟被困,焦急,8岁哥哥扒开了电梯门,之后,5岁零9个月的弟弟不慎从轿厢护脚板13下空洞滑入井道而坠入底坑身亡。
事故二:
2011年某日,四川宜宾某小区,高三学生小杜家住7楼,早上上学时,从7楼进入电梯准备下到1楼。电梯运行到四楼时,突然停电,小杜被困电梯。门卫刘大爷听到呼救后,联系电梯维保公司,没联系上相关人员,刘大爷便找到三角钥匙打开层门进行救人。层门打开后,轿厢地坎12距离楼层地面较高,刘大爷便取来椅子供小杜离开电梯。在脱离电梯的过程中,小杜不慎从轿厢护脚板13下空洞滑入井道而坠入底坑身亡。
由事故一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出,王某之子是按图5的路线跌入底坑而造成死亡的,按目前我国的电梯标准,对这种情形的保护是有限的,在这起事故中,轿厢10停止的位置是危险的,如果在这个位置进行救援或自救,有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由图5可以看出,如果电梯轿厢10的位置如果再低一些(轿厢护脚板13挡住井道口),或电梯轿厢10的位置再高一些(轿厢地坎12与层门门头23的距离可以阻止人员出去),这个事故也不会发生。
导致这类事故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是:由于电梯层门门头23的阻挡,人员从轿内跳到层门地坎22前的姿势是面对电梯层门背面,并且不可能有冲力,因此,双脚跳到层门地坎22时,身体的整个重心往往在双脚的后面,落地后则自然往回退(如图5),而其后面是电梯井道,如果轿厢护脚板与层门地坎之间的第二开口N不能将其挡住,那么,其将跌入井道。遗憾的是,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这种危险。
因此,当轿厢10停止位置与层门层站错位时,轿厢10的停止位置有一个危险区域,在这个区域里进行救援或自救,是极其危险的,如何把这个危险区域封闭起来,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轿厢10可能停止在井道的某个不确定的位置,当轿厢10停止在图5所示的位置时,轿内与井道之间,将会出现两个开口,一个是轿厢地坎12与层门门头23之间的第一开口M,另一个是轿厢护脚板13与层门地坎22之间的第二开口N,显然,这两个开口如果不会同时出现,此类事故就不会发生。
从以上事故案例可以看出,依靠管理制度及规定来保证安全是不可靠而最后选择的措施,它取决于人们对制度规定的了解掌握及遵守程度。因此,只有设备自身的设计制造达到本质安全,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电梯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垂直电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垂直电梯,包括可上下运动的轿厢、以及每一层的层门,所述轿厢包括轿门、设于轿门下方的轿厢地坎、设于轿厢地坎下方的轿厢护脚板,所述每一层的层门包括与所述轿门相对的背面,所述每一层的层门和所述轿厢护脚板之间预留有工作间隙,
在轿厢地坎下方设有轿厢止挡件,在至少一层所述层门的背面设有层门止挡件;所述层门止挡件、所述轿厢止挡件设在所述工作间隙内,且分别沿所述层门的开启方向依次设置;
针对设有层门止挡件的任一层,在所述轿厢到达该层且移动到安全停放高度之前,所述轿厢止挡件与所述层门止挡件在层门开启方向交错、并对所述层门止挡件进行抵挡,以防止层门被外力打开。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包括在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上止挡部、下止挡部,所述轿厢止挡件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板状结构,
所述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不大于所述轿厢止挡件的竖直方向长度,且所述层门止挡件、所述轿厢止挡件在层门开启方向相邻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分别位于所述层门止挡件的上下两端;所述轿厢止挡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轿厢护脚板上,所述轿厢止挡件的上端与所述轿厢护脚板的上端平齐。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设置在所述层门的高度方向的中部,且所述层门止挡件的一半高度和所述轿厢止挡件高度的总和不小于所述层门高度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沿所述层门的背面上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层门的背面下端。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沿所述层门的背面上端向下延伸,且所述层门止挡件的下端到所述层门地坎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轿厢护脚板竖直部分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轿厢止挡件由所述轿厢护脚板形成,且所述轿厢止挡件的高度与所述轿厢护脚板竖直部分的高度相当。
优选地,所述轿厢止挡件与轿厢护脚板为一体结构,或所述轿厢止挡件安装在所述轿厢护脚板上。
优选地,所述层门止挡件由所述层门的背面形成,或所述层门止挡件安装在所述层门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每一层的层门包括两侧分别开关的第一侧层门、第二侧层门,所述第一侧层门、第二侧层门的背面均设有层门止挡件;
每一层的所述第一侧层门的所述层门止挡件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每一层的所述第二侧层门的所述层门止挡件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所述轿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层门的所述层门止挡件、所述第二侧层门的所述层门止挡件位置分别对应的两个轿厢止挡件。
实施本发明的垂直电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中的层门止挡件和轿厢止挡件,保证轿厢相对层门地坎处在安全的高度后才可打开层门,可有效的防止在轿厢未停到安全的高度时,层门被电梯内的乘客自行扒开或被层门外的救援人员打开,避免救援机构因不当救援或乘客自救而发生人员坠入井道的人身伤害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垂直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垂直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垂直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垂直电梯X方向示意图;
图5是背景技术中的电梯发生坠井事故的说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垂直电梯包括可上下运动的轿厢10以及设于每一层的层门20。
轿厢10包括轿门11、设于轿门11下方的轿厢地坎12、设于轿厢地坎12下方的轿厢护脚板13以及设于轿厢护脚板13上的轿厢止挡件14。轿厢护脚板13向下的垂直高度最低高度标准为0.75m,且与层门20相对间隔。每一层的层门20包括与轿门11相对的背面,在每一层的层门20和轿厢护脚板13之间预留有工作间隙A。
层门20可包括两侧分别开关的第一侧层门20a、第二侧层门20b,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层门20也可为单侧开关的一侧层门;轿门11的开启方式可不做限定。
优选地,轿厢止挡件14为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工作间隙A内的板状条形结构,通过螺栓或卡扣等固定到轿厢护脚板13与层门20相对的表面上,其上端与轿厢护脚板13的上端平齐,通常轿厢止挡件14的垂直高度和轿厢护脚板13的竖直部分的高度一致,也可短于轿厢护脚板13的高度。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轿厢止挡件14也可为与轿厢护脚板13一体结构或直接由轿厢护脚板13形成,或轿厢止挡件14安装在轿厢护脚板1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一层的第一侧层门20a、第二侧层门20b的背面均设有层门止挡件21,以增加安全系数,防止第一侧层门20a、第二侧层门20b联动失效时单侧门被打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在第一侧层门20a或第二侧层门20b任一个门上设置层门止挡件21,第一侧层门20a、第二侧层门20b通过两者之间的联动机构实现同时开关门。
层门止挡件21为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工作间隙A内的板状条形结构,包括在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上止挡部、下止挡部,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不大于轿厢止挡件14的竖直方向长度。层门止挡件21通过螺栓或卡扣等固定到层门20的背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层门止挡件21可由层门20的背面形成。
进一步地,每一层的第一侧层门20a的层门止挡件21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每一层的第二侧层门20b的层门止挡件21在同一竖直方向上,可防止轿厢10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层门止挡件21、轿厢止挡件14发生碰撞。
如图4所示,轿厢护脚板13上设有与第一侧层门20a的层门止挡件21、第二侧层门20b的层门止挡件21位置分别对应的两个轿厢止挡件14,第一侧层门20a的层门止挡件21和与其同侧的轿厢止挡件14相互交错形成一组,并沿第一侧层门20a的开启方向依次相邻设置,防止第一侧层门20a打开;第二侧层门20b的层门止挡件21和与其同侧的轿厢止挡件14相互交错形成一组,并沿第二侧层门20b的开启方向依次相邻设置,防止第一侧层门20a打开。
在轿厢10到达对应层且移动到安全停放高度之前,轿厢止挡件14和与该层的层门止挡件21在层门20开启方向交错、并对层门止挡件21进行抵挡,以防止该层的层门20被外力打开。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层门止挡件21位于上止挡部、下止挡部之间的部分也可取消,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分别独立设置,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包括设置在层门20背面的螺栓或焊接在层门20背面的定位块等结构,只要保证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不大于轿厢止挡件14的竖直部分的高度,即可保证轿厢止挡件14在侧向上对上止挡部、下止挡部进行抵挡。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层门止挡件21设在层门20的高度方向的中部,且层门止挡件21的一半高度和轿厢止挡件14高度的总和不小于层门20高度的一半,即:
L1≥(H/2-L2)*2,
L1为层门止挡件21的高度,H为层门的有效高度,L2为轿厢止挡件的高度。
当轿厢10下降到轿厢止挡件14的下端和对应层的层门止挡件21的上端已经交错时,若轿厢10因故障停止,即使轿厢门10被外力打开,再想设法打开对应层的层门20时,轿厢止挡件14会抵挡和其对应的层门止挡件21,阻止层门20打开,避免轿厢10内的乘客跳出后造成事故。
当轿厢10下降到轿厢止挡件14的上端和对应层的层门止挡件21下端脱离交错后,即使层门20被外力打开,乘客从对应层的层门20打开在层门门头23和轿厢地坎11之间形成的第一开口M跳下,对应层的层门地坎22和轿厢地坎12之间会被轿厢护脚板13封堵起来不会形成的第二开口N,乘客也不会因此而发生意外从井道坠落。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层门止挡件21由层门20的背面上端向下延伸至该层门20的背面下端。该实施例中,轿厢止挡件14的高度可不做限定,若轿厢10因故障停止,只要轿厢止挡件14在对应层的层门20所在的高度区间,均与层门止挡件21交错,只有轿厢10停在轿厢止挡件14与层门止挡件21脱离交错的高度位置,才能打开层门20完成救援工作。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层门止挡件21由层门20的背面上端向下延伸,且层门止挡件21的下端到层门地坎2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轿厢护脚板13竖直部分的高度。该实施例中,若轿厢10因故障停止,只有轿厢止挡件14的上端和层门止挡件21的下端脱离交错,对应层的层门20才能被打开,该层的层门地坎22和轿厢地坎12之间会被轿厢护脚板13封堵起来不会形成第二开口N,则乘客也不会发生坠入井道的事故。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垂直电梯,包括可上下运动的轿厢(10)、以及每一层的层门(20),所述轿厢(10)包括轿门(11)、设于轿门(11)下方的轿厢地坎(12)、设于轿厢地坎(12)下方的轿厢护脚板(13),所述每一层的层门(20)包括与所述轿门(11)相对的背面,所述每一层的层门(20)和所述轿厢护脚板(13)之间预留有工作间隙(A),其特征在于,
在轿厢地坎(12)下方设有轿厢止挡件(14),在至少一层所述层门(20)的背面设有层门止挡件(21);所述层门止挡件(21)、所述轿厢止挡件(14)设在所述工作间隙(A)内,且分别沿所述层门(20)的开启方向依次设置;
针对设有层门止挡件(21)的任一层,在所述轿厢(10)到达该层且移动到安全停放高度之前,所述轿厢止挡件(14)与所述层门止挡件(21)在层门(20)开启方向交错、并对所述层门止挡件(21)进行抵挡,以防止层门(20)被外力打开;
所述层门止挡件(21)包括在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上止挡部、下止挡部,所述轿厢止挡件(14)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板状结构,
所述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不大于所述轿厢止挡件(14)的竖直方向长度,且所述层门止挡件(21)、所述轿厢止挡件(14)在层门(20)开启方向相邻交错设置;
所述层门止挡件(21)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上止挡部、下止挡部分别位于所述层门止挡件(21)的上下两端;所述轿厢止挡件(14)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轿厢护脚板(13)上,所述轿厢止挡件(14)的上端与所述轿厢护脚板(13)的上端平齐;
所述层门止挡件(21)设置在所述层门(20)的高度方向的中部,且所述层门止挡件(21)的一半高度和所述轿厢止挡件(14)高度的总和不小于所述层门(20)高度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止挡件(21)沿所述层门(20)的背面上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层门(20)的背面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止挡件(21)沿所述层门(20)的背面上端向下延伸,且所述层门止挡件(21)的下端到层门地坎(2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轿厢护脚板(13)竖直部分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止挡件(14)由所述轿厢护脚板(13)形成,且所述轿厢止挡件(14)的高度与所述轿厢护脚板(13)竖直部分的高度相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止挡件(14)与轿厢护脚板(13)为一体结构,或所述轿厢止挡件(14)安装在所述轿厢护脚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止挡件(21)由所述层门(20)的背面形成,或所述层门止挡件(21)安装在所述层门(20)的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层的层门(20)包括两侧分别开关的第一侧层门、第二侧层门(20b),所述第一侧层门(20a)、第二侧层门(20b)的背面均设有层门止挡件(21);
每一层的所述第一侧层门(20a)的所述层门止挡件(21)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每一层的所述第二侧层门(20b)的所述层门止挡件(21)在同一竖直方向上;
所述轿厢(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层门(20a)的所述层门止挡件(21)、所述第二侧层门(20b)的所述层门止挡件(21)位置分别对应的两个轿厢止挡件(14)。
CN201410479996.9A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垂直电梯 Active CN104386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9996.9A CN104386566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垂直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9996.9A CN104386566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垂直电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6566A CN104386566A (zh) 2015-03-04
CN104386566B true CN104386566B (zh) 2016-07-13

Family

ID=5260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9996.9A Active CN104386566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垂直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65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6159A (zh) * 2018-11-09 2019-04-16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位置的提醒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2386A (ja) * 1983-11-04 1985-06-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タ−かごの前だれ装置
JPH0480191A (ja) * 1990-07-24 1992-03-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7131446A (ja) * 2005-11-14 2007-05-31 Nippon Elevator Mfg Co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6566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2830B (zh) 具有浅井坑和/或低顶盖的电梯
CN101081677B (zh)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CN201058781Y (zh) 电梯浅底坑安全装置
CN103896120B (zh) 电梯防坠井装置
CN101549826B (zh) 一种电梯层门开启保护装置
CN205772580U (zh) 一种电梯井用防坠保护装置
CN205114757U (zh) 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循环电梯
CN104386566B (zh) 一种垂直电梯
CN103332575B (zh) 防护门联锁装置
CN204352392U (zh) 一种火灾时逃生的滑轨窗梯
CN204917580U (zh) 电梯
CN103332551B (zh) 配重内置式施工升降机
CN202542614U (zh) 一种家用电梯安全阻挡装置
CN203922351U (zh) 一种电梯层门意外开启限制器装置
CN201258208Y (zh) 电梯厅外开锁安全保护装置
CN105110154B (zh) 防轿厢停在危险高度时轿门被打开的电梯
CN203283982U (zh) 电梯斜坡型护脚板装置
CN104176603A (zh) 新式电梯层门门锁
CN201809005U (zh) 电梯厅外开锁安全保护装置
JP489996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時閉じ込め防止装置
CN205011209U (zh) 防轿厢停在危险高度时轿门被打开的电梯
CN202897701U (zh) 电梯层门人工开锁安全保护装置
CN105919229A (zh) 带锁紧装置、可检测锁紧情况的安全带锁
CN105645240A (zh) 一种轿门锁装置
CN210064872U (zh)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电梯厅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8

Address after: 463000 Nanguan industrial cluster area, Runan County,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Tianhong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518101 District 20 Lang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Huang Dongl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4

Address after: Room 607, high tech Zone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300m East Road, intersection of Jinqiao Xingye Avenue and Binhe East Road, Yicheng District,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Yuzhu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63000 Nanguan industrial cluster area, Runan County,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Tianhong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31

Address after: 463000 facade room, building 6, Tianping Huayuan, north of west section of Weiyi Road, high tech Zone,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madian sunshine comfort home HVAC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7, high tech Zone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300m East Road, intersection of Jinqiao Xingye Avenue and Binhe East Road, Yicheng District,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Yuzhu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