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0223A -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键盘背光特征部 - Google Patents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键盘背光特征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0223A
CN104380223A CN201280073799.6A CN201280073799A CN104380223A CN 104380223 A CN104380223 A CN 104380223A CN 201280073799 A CN201280073799 A CN 201280073799A CN 104380223 A CN104380223 A CN 104380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ortable computing
keyboard
drive plat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37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0223B (zh
Inventor
J·M·布罗克
C·A·利藤伯格
C·A·施沃尔巴克
R·P·布罗克斯
R·S·穆尔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380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0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58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internal components, e.g. disc drive or any other functional modu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36Light emitting elements
    • H01H2219/044Edge lighting of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54Optical elements
    • H01H2219/062Light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2La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描述了与键盘部件和键盘背光相关的用于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内部部件的系统和方法的各种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键盘模块可包括矩形光导面板和驱动器板,该驱动器板包括安装在其上的离散光源,其中驱动器板沿光导面板的一个边缘进行设置并且从离散光源所发射的光由光导面板捕获并且分布到预先确定的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键盘背光特征部
技术领域
本文所述的实施例整体涉及便携式计算设备。更具体地,本实施例涉及可包括在便携式计算设备中的键盘背光特征部。
背景技术
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外观(包括其设计和重量)对于便携式计算设备的用户而言是重要的,因为外观有助于提升用户对便携式计算设备的总体印象。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尺寸对于用户而言可能尤其重要。
与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制造相关联的一个设计挑战是内部部件的设计,因为它们涉及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壳体。当选择相对紧凑的壳体的设计时,壳体内的内部部件必须被设计并被配置为适配在壳体的紧凑空间内。内部部件的功能不应因缺少实施空间而受损。当空间受到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尺寸限制时,键盘背光尤其难以实现。空间的缺少可能造成不均匀的光分布。为了补偿不佳的均匀度,可使用过量的电力来产生更多的光,从而减少电池寿命。
因此,希望便携式计算设备的键盘背光具有良好的均匀度并且具有紧凑配置以允许整合到相对紧凑的体积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便携式计算设备的改进的内部部件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键盘背光组件可包括:驱动器板,该驱动器板被配置为向离散光源提供电力;矩形光导面板,该矩形光导面板被配置为捕获来自离散光源的光并将光分布到预先确定的位置;反射器层,该反射器层被配置为朝光导面板反射光;和掩模,该掩模被配置为控制光发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计算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可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顶壳和底壳、以及位于顶壳中的键盘模块。键盘模块可包括:驱动器板,该驱动器板被配置为支撑发光二极管;以及矩形光导面板,该矩形光导面板被配置为捕获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并将光分布到预先确定的位置。
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检查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时,本公开的其它装置、方法、特征和优点将会或将变得显而易见。所有此类另外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旨在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并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是为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并且仅仅用于提供所公开的装置、组件、方法和系统的可能结构和布置的实例。这些附图决不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对本公开进行的在形式和细节方面的任何更改。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打开(盖子)状态的便携式计算设备形式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实施例的正面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闭合(盖子)配置的图1的便携式计算设备,该闭合(盖子)配置示出了后盖和徽标;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打开状态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或图3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底壳的外部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一体支撑系统的顶壳;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的顶壳的视图,该图突出显示一体支撑系统与各种结构部件之间的关系;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摸板的底视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的触摸板的分解侧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摸板的底视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9的触摸板的分解侧视图;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组装触摸板的方法;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2中的线12/14–12/14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内部部件的侧视图;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2的内部部件;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2中的线12/14–12/14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内部部件的侧视图;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4的内部部件;
图1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组装显示器组件的方法;
图17A–17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焊接支架的例示。
图18A–18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焊接的螺纹支架的例示。
图19A–19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焊接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例示。
图20A–20B是可焊接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例示。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组件。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耦接到后盖的天线组件。
图23A和图23B示出了图22的截面。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板的一个实施例。
图25示出特征板的横截面。
图26是键盘组件的另一个视图。
图27A和图27B都属于相机组件。
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机电联锁组件的例示。
图2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导电性弹性体的一个实施例的例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部分中提供了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装置和方法的代表性应用。提供这些实例的目的仅是为了添加上下文并有助于理解所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因此将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可在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况下实施。在其它情况下,未详细描述所熟知的工艺步骤以便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其它应用是可能的,使得以下实例不应视为是限制性的。
以下涉及便携式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上网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计算设备可包括多部分式外壳,该多部分式外壳具有在边框处接合形成基体部分的顶壳和底壳。便携式计算设备可具有上部(或盖子),其可容纳显示屏以及其它相关部件,而基体部分则可容纳各种处理器、驱动器、端口、电池、键盘、触摸板等。顶壳和底壳各自可在界面区域处以特定方式接合,使得顶壳与底壳之间的间隙和偏置不仅被减小,而且还在设备的大规模生产期间在设备之间更为一致。以下更详细地阐述这些一般主题。
在具体实施例中,盖子和基体部分可经由可被称为离合器组件的部件彼此能够枢转地连接。离合器组件可被布置用于将基体部分能够枢转地耦接到盖子。离合器组件可至少包括圆柱形部分,该圆柱形部分继而包括环形外区域以及由环形外区域环绕的中心孔区域,中心孔合适地被布置用于为基体部分与盖子中的电子部件之间的电导体提供支撑。离合器组件也可包括多个紧固区域,这些紧固区域将离合器耦接到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基体部分和盖子,其中至少一个紧固区域与圆柱形部分一体形成,使得空间、尺寸和零件计数最小化。
多部分式外壳可由坚固并耐用但重量轻的材料形成。此类材料可包括复合材料和/或金属诸如铝。铝有许多特性,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多部分式外壳的良好选择。例如,铝是可提供良好的电接地的良好的电导体,并且其可容易地机加工并且具有熟知的合金化特征。铝的优异的导电性为被布置用于适配在外壳内并在其中进行操作的内部电子部件提供了良好的底板接地。铝外壳还提供了良好的电磁干扰(EMI)屏蔽罩,从而保护敏感电子部件免受外部电磁辐射以及减少从便携式计算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
顶壳可包括腔、或内腔,在组装操作期间,可向其中插入多个操作部件。在所述实施例中,在“顶-底”组装操作中,操作部件可插入到内腔中并附接到顶壳,其中首先插入最顶部的部件,接着插入处于自顶向下布置的部件。例如,顶壳可被提供并被成形用于容纳键盘模块。键盘模块可包括相关联的电路和由多个键帽组件形成的键盘组件,诸如保护性特征板以及其上可结合有开关矩阵的柔性膜。因此,根据顶-底组装方法,首先将键盘组件插入到顶壳中,接着插入柔性膜,并且随后插入附接到顶壳的特征板。然后,其它内部部件就可按顶到底方式(当从成品的透视图来观看时)插入。
除了键盘之外,便携式计算设备可包括触敏设备,类似于触摸板、触摸屏等。在便携式计算设备包括触摸板的那些实施例中,该触摸板可由玻璃材料形成。玻璃材料提供装饰性的表面并且是触摸板的结构刚性的主要来源。比起先前设计,以此方式使用玻璃材料显著减小触摸板的总体厚度。触摸板可包括用于处理来自与触摸板相关联的传感器的信号的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可实施为印刷电路板(PCB)。PCB可由为触摸板提供结构支撑的材料形成并以这样的方式放置。因此,消除了独立的触摸板支撑件。
至少由于用于形成多部分式外壳的材料的坚固性和弹性;多部分式外壳可包括具有大跨度的不需要另外的支撑结构的多个开口。此类开口可采取端口的形式,其可用于提供对内部电路的访问。端口可包括例如适用于容纳被配置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的数据线的数据端口。开口也可提供对音频电路、视频显示电路、电源输入等的访问。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壳可由机加工成期望形状和尺寸的单个铝坯形成。顶壳可包括增加顶壳结构完整性的一体支撑系统。一体支撑系统实质上可以是连续的,因为没有间隙或中断。一体支撑系统可用于为各个部件(诸如键盘)提供支撑。例如,一体支撑系统可采取肋的形式,其可用作键盘的参考基准。肋也可由于肋的增加的厚度而提供另外的结构支撑。肋也可用作有助于防止光从键盘泄漏的屏蔽件的一部分,以及充当防止电磁辐射向外泄漏的法拉第笼。
一体支撑系统的连续性可导致施加到多部分式外壳的外部负载的更均匀的分布,从而导致减小扭曲、或翘曲的可能性,由此减小内部部件所受的风险。一体支撑系统也可为安装到多部分式外壳的那些内部部件提供安装结构。此类内部部件包括海量存储设备(其可采取硬盘驱动器HDD或固态驱动器SSD的形式)、音频部件(音频插孔、麦克风、扬声器等)以及输入/输出设备诸如键盘和触摸板。
以下参考图1-29论述这些和其它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易于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是出于说明性目的,因为本发明会延伸超出这些受限的实施例。
图1-6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各种视图。图1示出了处于打开(盖子)状态的便携式计算设备100形式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实施例的正面透视图。便携式计算设备100可包括由紧固到顶壳106的底壳104形成的基体部分102。基体部分102可经由视图中由装饰性壁隐藏的离合器组件110而能够枢转地连接到盖子部分108。基体部分102可具有总体上均匀的形状,其尺寸设定成容纳离合器组件110和适用于帮助用户利用例如手指来抬起盖子部分108的插入部分112。顶壳106可被配置为容纳各种用户输入设备诸如键盘114和触摸板116。键盘114可包括多个薄型键帽组件,每个键帽组件具有相关联的小键盘118。在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换能器(未示出)可使用键盘114的所选部分来输出音频信号诸如音乐。在所述实施例中,麦克风可位于顶壳106的侧部,其可间隔开以改进相关联的音频电路的频率响应。
多个小键盘118中的每个小键盘可具有印在其上的符号以用于识别与特定小键盘相关联的键盘输入。键盘114可被布置用于在每个小键盘处使用被称为击键的手指运动来接收离散输入。在所述实施例中,每个小键盘上的符号可为激光刻蚀的,从而形成极为清晰和耐用的印记,在便携式计算设备100的寿命期间,印记将不会在经常施加的击键下变淡。为了减少部件计数,键帽组件可重新设定为电源按钮。例如,小键盘118-1可用作电源按钮118-1。以此方式,可相应地减少便携式计算设备100中的部件的总数。
触摸板116可被配置为接收手指手势。手指手势可包括来自一致地施加的多于一个手指的触摸事件。手势还可包括单根手指触摸事件诸如触划或敲击。手势可由触摸板116中的感测电路感测并转换为传递到处理单元以用于评估的电信号。以此方式,可通过触摸来至少部分地控制便携式计算设备100。
盖子部分108可在离合器组件110的帮助下从闭合位置移动以保持处于打开位置并又返回。盖子部分108可包括显示器120和后盖122(在图2中更清楚地示出),该后盖122可为盖子部分108增加美学修饰(cosmeticfinish),并且还至少为显示器120提供结构支撑。在所述实施例中,盖子部分108可包括围绕显示器120的掩模(也称为显示器装饰边(display trim))124。显示器装饰边124可由沉积在显示器120的保护层的顶部或内部的不透明材料诸如墨形成。显示器装饰边124可通过隐藏操作部件和结构部件以及将注意力集中在显示器120的有效区域来增强显示器120的总体外观。
显示器120可显示视觉内容诸如图形用户界面、静态图像诸如照片、以及视频媒体项目诸如电影。显示器120可使用任何适当的技术诸如液晶显示器(LCD)、OLED等来显示图像。便携式计算设备100还可包括位于显示器装饰边124的透明部分上的图像捕获设备126。图像捕获设备126可被配置为捕获静态图像和视频图像。盖子部分108可形成为具有单一主体构造,该单一主体构造可为盖子部分108提供另外的强度和弹性,这对由于重复开合导致的应力尤其重要。除了在强度和弹性方面有所增加之外,盖子部分108的单一主体构造可通过消除独立支撑特征部而减少总体零件计数。
数据端口128-132可用于在一个或多个外部电路与便携式计算设备100之间传输数据和/或电力。数据端口128-132可包括例如可用于接受存储器卡(诸如闪存存储器卡)的输入槽128,数据端口130和132可用于容纳数据连接诸如USB、FireWire、雷电接口(Thunderbolt)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网架134可用于从基体部分102内包封的相关联的音频部件输出音频。
图2示出了处于闭合(盖子)配置的便携式计算设备100,该闭合(盖子)配置示出了后盖122和徽标202。在一个实施例中,徽标202可通过显示器120的光进行照明。应当注意,在闭合配置中,盖子部分108和基体部分102形成看起来均匀的结构,这种看起来均匀的结构具有连续变化并流畅的形状,从而增强便携式计算设备100的外观和感觉。
图3示出了以比便携式计算设备100更小的便携式计算设备300的形式的另一个实施例。由于便携式计算设备300在尺寸上小于便携式计算设备100,因此图1中所示的某些特征部在便携式计算设备300中被修改或在一些情况下被省略。例如,基体部分302在尺寸上可被减小,使得独立扬声器(诸如扬声器网架134)替换为作为键盘114的一部分而实施的音频端口。然而,底壳304和顶壳306可保持相对于便携式计算设备100描述的许多特征部(诸如显示器120,虽然减小到适当的尺寸)。
图4示出了底壳104的外部视图,该图示出了支脚402、插入件112、可用于隐藏离合器组件110的装饰性壁404、以及用于将底壳104和顶壳106固定在一起的紧固件406的相对定位。支脚402可由耐磨弹性体材料诸如塑料形成。还看得见多功能的前侧顺序放置的通气孔408和410,它们可用于提供外部空气流,该外部空气流可用于冷却内部部件。在所述实施例中,通气孔408和410可放置在顶盖106的下侧,以便隐藏通气孔以免被看到以及进行遮挡以免从外面看到便携式计算设备100的内部。通气孔408和410可充当次级空气进口,该次级空气进口从属于位于便携式计算设备100后部的主要空气进口通气孔(以下描述)。以此方式,在后通气孔的部分被阻塞或以其它方式使它们的空气进入受限的那些情况下,通气孔408和410可帮助维持冷空气的充足供应。
通气孔408和410还可用于输出由音频模块(未示出)生成的呈声音形式的音频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选部分(诸如部分412和414)可用于输出处于所选频率范围的声音,以便改进便携式计算设备100所呈现音频的质量。通气孔408和410可为一体支撑系统的一部分,因为通气孔408和410可在顶壳106的制造期间从外侧进行机加工并从内侧进行切割。作为通气孔408和410的机加工的一部分,加强肋可放置在通气孔开口408和410内以为便携式计算设备100提供另外的结构支撑。
此外,可在通气孔408与410之间与加强肋组合而形成的桁架(truss)418可增加结构支撑以及帮助限定通气孔408和410的节奏和尺寸。通气孔408和410的节奏和尺寸可用于控制进入便携式计算设备100的气流以及来自便携式计算设备100处于EMI形式的射频能量的发射。因此,加强肋可分开通气孔408和410内的区域以产生孔,该孔的尺寸设定成防止射频能量通过。如本领域所熟知的,孔的尺寸可对具有可被该孔“捕集”的波长的射频能量的发射进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通气孔408和410的尺寸使得由内部部件所发射的射频能量的主要部分可被捕集在便携式计算设备100内。另外,通过将通气孔408和410放置在顶壳106的面向下的表面处,便携式计算设备100的美观性可由于外部观察人员看到内部部件而增强。
图5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一体支撑系统700。为了增强结构完整性、减少翘曲,并且改进对偶尔但可能的损坏事件诸如掉落的耐受性,顶壳106可被制造为包括一体支撑系统700。一般地讲,顶壳106可被分为各种结构区域,每个结构区域预期可暴露于各种量和各种类型的应力下。例如,顶壳106可被分为掌托区域702、触摸板区域704、侧通气孔区域706、后通气孔区域708、离合器螺栓区域710和键盘区域712,其中每个区域各自具有单独结构,这些结构以从下到上布置接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体支撑系统700。(应当注意,一体是指在形成一体支撑系统700的结构元件中基本上没有中断或间隙)。例如,键盘区域712可包括以跑道形式围绕键盘区域712的键盘支撑肋714。键盘支撑肋714可具有增强的厚度“t”,以便提供对屈曲或弯曲的显著增强的耐受性(与t3成比例)。通过将一体支撑系统700的各种结构元件互连,在特定区域中的特定点处施加的任何应力或其它负载可更均匀地分布在顶壳106内,从而减小顶壳106翘曲或扭曲的可能性。
除了提供围绕顶壳106周边的应力分布,一体支撑系统700的结构元件还能以“交叉(crisscross)”图案跨越顶壳106,从而避免由于所称作的“蹦床”效应所引起的屈曲问题,在“蹦床”效应中,顶壳106的中心部分比边缘区域更为屈曲(类似于蹦床)。以此方式,与其中内部部件离散地附接到外壳而有很少或没有交叉支撑的常规配置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相比,便携式计算设备100能如一体的整体那样对物理冲击和外加应力作出响应。以此方式,顶壳106呈一体支撑系统700形式的构建可从壁到壁、从边缘到边缘以及从结构元件到结构元件进行。
图6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顶壳106的视图,该图突出显示一体支撑系统700与各种结构部件之间的关系。更具体地,图6示出了顶壳106的内部视图,该图示出了用于容纳键盘114和触摸板116的各种开口。更具体地,键盘开口722各自可具有符合相关联的键帽组件的尺寸和形状。例如,开口722-1的尺寸可设定成容纳电源按钮118-1,而开口722-2的尺寸可设定成容纳空格键。除了键盘开口722之外,开口724可容纳触摸板116。例如,触摸板116可在肩部726直接附接到顶壳106,并且屈曲支撑件727可用于为屈曲连接器提供支撑。另外,与触摸板116相关联的弹片开关(dome switch)可在支撑板728处进行支撑。
顶壳106能以此方式被制造:一体支撑系统700(如由虚线所示)可用于为内部部件提供支撑并且提供一种用于在顶壳106周围更均匀地分布负载从而避免局部应力点的机制。以此方式,可显著减小顶壳106扭曲或翘曲的可能性。除了提供负载分布之外,一体支撑系统700可为各种内部部件提供支撑点和支撑结构。例如,如上所述,加强肋可与一体支撑系统700以此方式—体形成使得在通气孔410(或408)附近被施加到便携式计算设备100的外部负载可经由加强肋传递到一体支撑系统700。以此方式,负载可被传输远离施加负载的点,并且更均匀地分布在顶壳106和底壳104周围,从而减小扭曲或翘曲的可能性。
作为一体支撑系统700的一部分,磁性夹具支撑件732可为用于支撑磁体的磁体垫734提供支撑结构,这些磁体将顶壳106和底壳104磁性地附接在一起以有利于将紧固件406插入并固定到凸起(boss)736中。例如,在组装操作期间,首先,使用固定到磁体垫734的磁体来将顶壳106和底壳104磁性地彼此附接。磁引力使得(x,y)中的足够“游隙”可用于将紧固件406固定到凸起736中,从而提供更容易并更省时的组装操作。此外,通过将顶壳106和底壳104固定在中央区域中,底壳104的屈曲量显著减小,从而防止“腹部摩擦”,其中底壳104的外表面屈曲到接触该底壳104所在的表面的程度。其它安装特征部可包括音频插孔安装件738、麦克风安装件739、以及用于将离合器组件110固定到顶壳106的离合器组件支撑板740。
磁附接板742可用于与设置在盖子部分108内的磁体形成磁路以用于在便携式计算设备100的闭合配置中将盖子部分108固定到基体部分102。后通气孔开口744可用于提供空气以用于冷却内部部件诸如CPU、GPU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左通气孔开口和右通气孔开口744-1可用于引导排气远离便携式计算设备100,而中央通气孔开口744-2可用于将更冷的进入空气引导到便携式计算设备100中。除了通气孔开口744之外,在通气孔开口744-2部分或完全被阻塞的那些情况下,通气孔开口408和410可用作冷的进入空气的次级来源,以便确保各种内部部件的充分冷却。键盘支撑肋714可用于支撑键盘特征板,以及支撑用于阻挡射频能量的EMI屏蔽件的一部分和用于阻挡从被用来照明小键盘118的光源向外发射的光的光阻挡件。
重新参见触摸板116,在图7中示出了触摸板116A的第一实施例。如图所示,触摸板116A可包括盖802A,该盖802A可限定外表面,用户可通过在该外表面上输入手势而与其进行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盖802A可包含玻璃。手势可由可耦接到盖802A的底部的触摸传感器804A进行检测,如所示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804A可包含塑性材料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触摸板116A还可包括印刷电路板806,该印刷电路板806包括在其上的一个或多个触摸电路808A和连接器810A。触摸传感器804A可定位在印刷电路板806A与盖802A之间。印刷电路板806A可与触摸传感器804A进行通信,使得印刷电路板从其接收信号。
盖802A可从第一末端812A延伸到第二末端814A。盖802A的第一末端812A可能够枢转地耦接到便携式计算设备的顶壳106。具体地,安装点816A可被配置为耦接到顶壳106的肩部726,使得触摸板116A被接收在开口724中(参见例如图6)。
而盖802A的第一末端812A可能够枢转地耦接到顶壳106,盖的第二末端814A可脱离该壳。因此,盖802A的第二末端814A可枢转。就这一点而言,触摸板116A还可包括定位在盖802A的第二末端814A处的弹片开关818A(或开关的其它实施例)。弹片开关818A可耦接到触摸传感器804A。因此,当盖802A的第二末端814A枢转时,弹片开关818A可被激活。因此,通过枢转盖802A以致动弹片开关818A,用户输入也可通过触摸板116A进行输入。
然而,由于盖802A的第二末端814A脱离外壳106,可希望加强并且支撑第二末端。就这一点而言,加强片820A可耦接至盖802A的第二末端814A,其中触摸传感器804A定位在加强片与盖之间。加强片820A可包含金属诸如铝或相对刚性的其它材料。
加强片820A可延伸横跨盖802A的宽度以为盖的第二末端814A提供增加的刚度。由此,当压下盖802A的第二末端814A、甚至在其侧部附近压下时,弹片开关818A可被致动。因此,加强片820A可增强弹片开关818A的功能。
另外,加强片820A可包括延伸通过盖802A的第二末端814A的一个或多个突起822A。如图8所示,该图示出了触摸板116A的分解示意图,突起822A可被配置为接合在外壳106中接近其中的开口724所限定的凹槽748。因此,突起822A可防止触摸板116A延伸到顶壳106中的开口724之外。如图7和图8进一步示出的,触摸传感器804A可延伸通过盖802A的第二末端814A并且延伸通过突起822A,使得盖与顶壳106之间的间隙824A可被隐藏。就这一点而言,触摸传感器804A可限定为相对暗的颜色诸如黑色,其将个人计算设备100中的间隙824A和其它部件隐藏起来。
如图8进一步示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背板750可定位在触摸板116A下方。背板750可被配置为限定平坦表面752,该平坦表面752可形成其中定位海量存储设备754(例如,硬盘驱动器或固态存储器)的隔室的一部分。就这一点而言,背板750的平坦表面752可邻接耦接到海量存储设备754的弹性体材料。
图9和图10示出了触摸板116B的另选的实施例。类似于图7和图8中所示出的触摸板116A的部件的图9和图10中所示出的触摸板116B的部件以类似的参考标号进行标示。为了简洁起见,将不详细描述类似部件。
然而,触摸板116B包括不同于前述实施例的一些部件。就这一点而言,触摸板116B不包括独立的加强片。相反,将印刷电路板806B从盖802B的第一末端812B重新定位到第二末端814B。因此,印刷电路板806B本身可起到被配置为支撑盖802B的第二末端814B的加强片的作用。就这一点而言,印刷电路板806B还可限定一个或多个突起822B,该一个或多个突起822B延伸通过盖802B的第二末端814B,并且被配置为接合顶盖106中的凹槽748。另外,除了触摸电路808B和连接器810B之外,弹片开关818B可耦接到印刷电路板806B。
如在触摸板116B中所采用的印刷电路板806B与弹片开关818B之间的耦接可比如在触摸板116A中所采用的弹片开关818A与触摸传感器816A之间的耦接相对更为牢固。另外,将弹片开关818B附接到印刷电路板806B可简化触摸板116B的组装。另外,通过消除对独立加强片的需要,可简化触摸板116B。因此,图9和图10中示出的触摸板116B的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优选的。
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触摸板的相关方法。如图11所示,该方法可包括在操作900处提供从第一末端延伸到第二末端的盖,提供触摸传感器并且提供印刷电路板。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操作902处将印刷电路板耦接到盖的第二末端以支撑盖的第二末端。另外,该方法可包括在操作904处将印刷电路板连接到触摸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盖的第一末端能够枢转地耦接到便携式计算设备的壳,其中第二末端脱离该壳。另外,该方法可包括将开关耦接到印刷电路板,其中开关被配置为在盖围绕第一末端枢转时致动。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使触摸传感器延伸通过在盖的第一末端处由印刷电路板限定的一个或多个突起来隐藏盖与壳之间的间隙。
现在转到显示器120,图12示出了通过沿图2中的线12/14-12/14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的视图的第一实施例。如图所示,基体部分102可包括定位在顶壳106和底壳104之间的多个内部部件。例如,中央处理单元756、散热管758以及换热器760可定位在其中。
另外,盖子部分108可包括显示器120和后盖122,如上所述。显示器120可包括各种部件,包括玻璃面板1202、显示面板1204(例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一个或多个膜1206(包括例如扩散片)、光导面板1208以及光反射器1210。发光二极管(LED)阵列812可对光导面板1208进行照明。LED阵列1212可安装到加强片1213,该加强片1213安装到盖子部分108的后盖122。
可将另外的内部部件容纳在离合器盖1214内。例如,天线组件2100可包括在其中。另外,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到印刷电路板基板1220A并与其进行通信的驱动器IC 1218A可包括在离合器盖1214中并经由屈曲连接器1222A连接到显示面板1204。
以上相对于图12所述与显示器120相关的某些部件在图13中示意性地示出。因此,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将驱动器IC 1218A和印刷电路板基板1220A远程定位,这可从而需要使用屈曲连接器1222A来连接到显示面板1204。此外,可能需要独立的加强片1213来安装LED阵列1212。此外,如图13所示,也可需要屈曲连接器1224来将电源连接到LED阵列1212。
图14示出了内部部件的另选的实施例,这些内部部件被配置为更有效地利用个人计算设备内的空间并且克服以上所指出的缺点。图14中所示的部件基本上与图12中所示的部件相同,但也存在某些不同。就这一点而言,驱动器IC 1218B、用于显示器驱动器的印刷电路板1220B、以及屈曲连接器1222B(其是可选的,如下所述)可定位在另选位置,并且不同地布置。
更具体地,如图15示意性地例示,LED阵列1212可安装到用于驱动器IC 1218B的印刷电路板1220B并且与其通信。由此,LED阵列1212可被支撑并定位成接近光导面板1208的末端。驱动器IC 1218B也可安装到印刷电路板1220B并且与其通信。因此,可不需要使用用于LED阵列1212的独立加强片。另外,印刷电路板1220B可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光导面板1208与显示面板1204之间,使得两者之间的空间可被有效采用。由此,可在显示器120的边缘处减小其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204可通过屈曲连接器1222B连接到印刷电路板1220B。然而,由于印刷电路板1220B抵靠显示面板1204放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直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而不使用屈曲连接器1222B。另外,由于LED阵列1212直接安装到印刷电路板1220B,可不需要用于LED阵列的屈曲连接器。因此,显示器120也可就此方面被简化。因此,图14和图15中所示的显示器120的实施例可减少个人计算设备中的内部部件的数量并且更有效地利用其中的可用空间。
还提供了一种相关方法。如图16所示,该方法可包括在操作900处提供印刷电路板、显示器驱动器和发光二极管。另外,该方法可包括在操作902处将显示器驱动器和发光二极管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使得显示器驱动器和发光二极管与其通信。该方法还可包括提供光导面板和显示面板,并且将印刷电路板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光导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该方法可另外地包括利用屈曲连接器将显示面板连接到印刷电路板。另选地,该方法可包括将显示面板直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例如,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ACF)键合)。另外,该方法可包括将发光二极管定位在光导面板的末端附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PCB与另一物体之间的间距应当保持预先确定的距离。可使用传统支架,但是附接传统支架可能耗费人力,并且可能需要在PCB中钻出一个或多个孔。为了容易制造并且降低PCB制造成本,可使用可焊接支架。
图17A–17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焊接支架的例示。图17A示出金属芯1700。金属芯1700的全视图1704与横截面1706一起示出。可利用传统焊接工艺诸如回流焊接工艺将金属芯1700焊接到基板诸如PCB。金属芯1700可包括沿侧部设置的联锁特征部1705以提供锁定表面。图17B示出了包括金属芯1700和橡胶顶盖1730的可焊接支架1720。示出了可焊接支架1720的全视图1724和横截面1726。在一个实施例中,橡胶顶盖1730可被按压到金属芯1700上,并可接合联锁特征部1702。在一个实施例中,橡胶顶盖可由能够承受暴露于与焊接相关的温度下的橡胶、压缩模塑橡胶、合成橡胶、或任何其它柔顺材料制成。例如,如果回流焊料温度为约270℃,那么用于橡胶顶盖1730的材料应当能够承受暴露于至少270℃下。所组装的支架可利用常规焊接方法来焊接到PCB。通常,根据金属芯1700来设定大小的焊盘图案可设置在PCB上。支架1720可在PCB与任何其它物体诸如另一个PCB、机械组件、或其它部件之间提供间距控制。橡胶顶盖1730可提供PCB与任何其它物体之间的一致性,尤其是在脉冲可施加到个人计算设备100的情况下。
图18A–18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焊接的螺纹支架的例示。图18A以全视图1804和横截面视图1806两者示出金属芯1800。金属芯1800可利用传统焊接工艺焊接到PCB。金属芯1800可包括联锁特征部1802。金属芯1800可包括可被配置为接收紧固件诸如螺杆的螺纹孔1810。
图18B以全视图1824和横截面1826示出了可焊接的螺纹支架1820。可焊接的螺纹支架1820可包括金属芯1800和橡胶外部套管1830。橡胶外部套管1830可被按压到金属芯1800上,并可接合联锁特征部1802。橡胶外部套管1830可提供柔顺套管,并且提供用于金属芯1800的装饰性盖。选择用于橡胶外部套管1830的材料应耐典型焊接温度。可焊接的螺纹支架1820可焊接到PCB,并且提供用于另外PCB或其它部件的螺纹锚定点。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芯1800能够延伸超出橡胶外部套管1830至少0.4mm,以便易于进行焊接工艺。
图19A–19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可焊接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例示。图19A以全视图1904和横截面视图1906两者示出金属芯1900。金属芯1900相对于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是对称的,使得任一表面或这两个表面可焊接到PCB。金属芯1900可包括联锁特征部1902。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芯1900可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紧固件的螺纹孔1910。在一个实施例中,孔1910可以是平滑并且无螺纹的。
图19B以全视图1924和横截面1926示出了可焊接支架1920。可焊接支架1920可包括金属芯1900和橡胶外部套管1930。橡胶外部套管1930可被按压到金属芯1900上,并可接合联锁特征部1902。橡胶外部套管1830可提供柔顺套管,并且提供用于金属芯1900的装饰性盖。选择用于橡胶外部套管1930的材料应耐典型焊接温度。可焊接支架1920可焊接到PCB,并且提供用于另外PCB或其它部件的螺纹锚定点。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芯1900能够延伸超出橡胶外部套管1930至少0.4mm,以便易于进行焊接工艺。
图20A–20B是可焊接支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例示。图20A以全视图2004和横截面2006示出了金属芯2000。金属芯2000可包括设置在金属芯2000的中心的螺纹孔2010。金属芯还可包括沟槽2002。金属芯2000可焊接到基板诸如PCB以提供螺纹锚定点。图20B以全视图2024和横截面2026示出了可焊接支架2020。塑性外部套管2030可在金属芯2000已经经历焊接工艺之后被按压在金属芯2000上方。由于塑性外部套管2030不必承受与焊接相关的相对高的温度,比起图17A-17B、图18A–18B和图19A–19B中所述的橡胶盖的材料选择,塑性外部套管2030的材料选择可受更少的约束。图20B还示出了接合在螺纹孔2010中的紧固件2035。
便携式计算设备100可包括内部部件,这些内部部件被配置为利用无线接入点来无线地传输数据。一根或多根天线通常用于与无线接入点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根或多根天线可由位于离合器组件110的区域附近的装饰性壁404隐藏。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组件2100。天线组件2100可包括天线阵列2102和屏蔽件2106。天线阵列2102可被配置为支撑一根或多根天线以用于与其它无线设备诸如无线接入点或甚至其它便携式计算设备进行通信。两根或更多根天线可用于通过分集、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来增强无线通信。天线阵列2102可包括支撑结构2110,该支撑结构2110可由聚合物、塑料或任何其它技术上可行的可透射频材料形成。一根或多根天线元件2104可设置在支撑结构2110上。天线元件2104可为驱动元件、或非驱动元件诸如定向器或反射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110可包括具有第一辐射图案的第一天线和具有第二辐射图案的第二天线。
屏蔽件2106可耦接到天线阵列2102。屏蔽件2106可由诸如钢或铝的导电材料形成、或可由利用导电涂层或导电油漆来导电的非导电材料形成。当屏蔽件2106被耦接到天线阵列2102时,屏蔽件2106可充当天线元件2104的接地平面。屏蔽件21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触点2108,接触点2108可被配置为接合导电表面并且与导电表面形成电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触点2108可与便携式计算设备100的盖子部分108中的后盖122接合。当屏蔽件2106通过接触点2108接地时,屏蔽件2106也可接地并可充当可降低电路元件对EMI发射的灵敏性的电磁干扰(EMI)屏蔽罩。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屏蔽件2106接地时,屏蔽件2106可保护天线阵列2102免受可在附近的EMI源的影响。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耦接到后盖122的天线组件。后盖122可由导电材料诸如铝形成,并可具有保护性涂层诸如阳极化层。后盖122可包括被配置为接收接触点2108的边缘2202。在一个实施例中,边缘2202可在接收接触点2108之前去除保护性涂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触点2108可间隔开预先确定的量。例如,接触点2108可间隔开12mm。
图23A示出了来自图22的截面A–A(2300)。截面A–A示出了在后盖122的一个区域中的天线组件2100的屏蔽件2106与边缘2202之间的关系。在该视图中,驱动器IC 1218A相对于后盖122和天线组件2100示出。还示出了环绕驱动器板818A和天线组件2100的装饰性壁404。接触点2108被示出为与后盖122的边缘2202接合。在后盖122接地时,则屏蔽件2106也接地。
图23B示出了来自图22的截面B–B(2310)。后盖122和边缘2202相对于来自屏蔽件2106的接触点2108示出。该视图具体示出了接触点2108可与边缘2202的第二表面接合。通过接合边缘2202的相对表面,屏蔽件2106可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机械附接到边缘2202。
图24示出了用于支撑并包封键盘模块的特征板2400,该特征板2400经由各种紧固件2402诸如螺杆、铆钉等紧固到顶壳106。然而,许多优点可经由具有特征板2400来实现,该特征板2400经由多个铆钉2402铆接到顶壳106以在其中包封各种内部部件。例如,顶壳106和钢特征板2400的组合可导致形成有效的EMI屏蔽件(以下更详细地示出并描述),该屏蔽件可采用法拉第笼类型屏蔽件的形式。这种EMI屏蔽效果通过使用由铆钉2402保持在一起的许多紧固点来增强,这趋于对键盘的内部部件进行密封,这比在使用较少的紧固点时诸如呈螺杆或螺栓类型布置更佳。那么,这种EMI屏蔽件在EMI意义上将键盘与计算设备中的各种其它部件诸如处理器或可在设备处的任何天线有效地隔离。
另一个益处在于,使用铆钉而非诸如螺杆、螺栓等的其它类型紧固部件导致不需要紧固部件延伸穿过顶壳106。这也是有利的,即,制造铆接工艺可比类似的螺接或栓接工艺显著更快,因为在一些情况下,不需要对正在铆接的部件的正面进行接取,诸如以上所公开的那样。使用铆钉而非螺杆可实现的另一个益处在于,总体组件可更薄的,尤其因为不再需要容纳可能占据空间的螺纹结构或部件。
使用铆钉而非螺杆可引起更简单的制造工艺,这种更简单的制造工艺趋于节省成本、速度更快、并且还可导致使用更多的紧固点,这又引起更牢靠地紧固在一起的部件的更大的完整性。铆接在一起的顶壳、键盘和特征板组件的总体感觉也通过使用铆钉而非螺杆而得到改进,因为部件的组合趋于更硬、更稳定并固定在一起作为总体组件。
因此,图25示出了图24中所示的横截面C–C,该横截面C–C示出了键盘支撑肋714之间的关系以及该键盘支撑肋714可如何为EMI屏蔽件和光捕集器提供参考基准。此外,键盘支撑肋714可具有增强的厚度“t”,以便提供对屈曲或弯曲的显著增大的耐受性(与t3成比例)。键盘组件2500可包括设置在井凹2550内的键帽(未示出)。键盘弹片2504可用于将键帽118处的物理键按压转化成可在键盘隔膜2506处接收的电切换事件。键盘特征板2400可由金属诸如钢制成。在所述实施例中,键盘特性板2400可用于支撑键盘隔膜2506、键盘弹片2504以及与第一表面2512接触的掩模2510,该掩模2510根据键帽118的预先选择的照明部分来遮挡来自LGP1208的光。来自LGP 1208的光由离散光源诸如LED 1212提供。在一个实施例中,LED 1212可为了使在第一表面2512处提供给键帽118的光量最大化,反射器层2516可设置在LGP 1208的第二表面2518上。反射器层2516可以是金属箔,其与键盘特征板2400组合可形成壳体,这种壳体非常适合用来捕集来自LED 1212的过量光以及由键盘隔膜1006所生成的任何EMI。如图所示,键盘支撑肋714可充当反射器层2516的参考基准。以此方式,特征板2400和反射器层1016一起可完全密封LGP 1208防止防过量光和EM辐射逸出。LED 1212可设置在驱动器板2520上并可发射基本上平行于驱动器板2520的光。在一个实施例中,LED 1212可将光发射到LGP1208的一个边缘中。驱动器板2520可为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刚性弯曲板(rigid flex board)、或任何其它可行的基板。驱动器板2520可提供基板来安装LED 1212并能够向LED 2505输送电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导面板1208可被配置为调节光分布以便使光更均匀地分布。通常,离光源较近的元件诸如键帽可看上去要比离光源较远的元件更亮。为了解决这个缺点,LGP 1208可被配置为对在每个键帽处出现的光量进行调节。在一个实施例中,LGP 1208可能在预先确定的位置处不太有效。
图26是键盘组件2500的另一个视图。该视图突出显示了沿键盘组件2500的一个边缘的LED 1212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组件2500的一个边缘布置LED 1212可在LGP 1208中提供更均匀的光分布,这可产生到键帽118的光的更均匀的分布。此外,由于来自LED 1212的光是沿键盘组件2500的相对较短的轴线传播,所以减少了与距离相关的光损失。沿一个边缘的LED 1212放置还可减少利用场来放置的LED所造成的自身遮蔽效应。
图27A和图27B是相机组件2700的视图。相机组件可为图1所示的图像捕获设备126的一部分。图27A示出了相机组件2700的侧视图,该相机组件2700可包括加强片2710、图像传感器2712和一个或多个透镜2714。加强片2710可为相对较薄但刚性的,以支撑和保护图像传感器2712。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片2710可为金属诸如铝;然而,可使用其它材料诸如强化塑料、玻璃纤维、或具有类似材料特性的其它材料。如图所示,加强片2710可为图像传感器2712提供安装表面,同时还保护图像传感器2712的至少一侧免受外力诸如压力。另外,传感器2712可根据加强片2710的刚度硬化。加强片2710还可包括可接受图像传感器2712的凹坑2720。在一个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2712可利用粘合剂诸如胶水或压敏粘合剂来固定到加强片2710。电路板2740可设置在加强片271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2740可为柔性电路板。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路板2740可为刚性弯曲板、刚性板或任何其它技术上可行的基板。电路板2740还可支撑能够检测环境(本地和/或周围)光水平的光传感器2718,利用该光水平可用于控制显示亮度。电路板2740还可支撑LED 2712。LED 2712可用于指示图像传感器操作或状态。键合引线2716可通过电路板2740将信号从图像传感器2712耦合到用于处理来自图像传感器的数据的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键合引线2716可将图像传感器数据耦合到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可接收这些信号并将图像数据编码为USB数据。图27B示出了相机组件2700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机电联锁组件2800的例示。机电联锁(以下称为联锁)可有利地将两个或更多个PCB耦接在便携式计算设备100内,同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联锁组件2800包括第一PCB 2812和第二PCB 2802。第二PCB可包括由间隙(在图中未示出)间隔开的第一导体2806和第二导体2804。联锁组件2800还可包括锁定托架2814和紧固件2818。
当紧固件2818用来将第一PCB 2812耦接到第二PCB 2802时,紧固件2818的平坦表面2816可使第一导体2806接触并且将其电耦接到第二导体280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体2806和第二导体2804可以是对应于平坦表面2816的PCB焊盘图案。第一导体2806和第二导体2804可以是铜、镀锡铜、或任何其它技术上可行的导电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电压可通过电路2808耦合到第一导体2806。在该实施例中,紧固件2818可充当电池断开开关并且防止在断开电池时可能发生的机械或装饰性损坏。
图2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导电性弹性体的一个实施例的例示2900。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性弹性体可由载银硅氧烷形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电性弹性体可由苯乙烯、腈、氯丁橡胶、或可利用另外的银、铜、铝或任何其它技术上可行的材料实现导电性的其它柔顺材料形成。形成导电性弹性体的所选择的材料提供实心但柔顺的弹性体,该弹性体在压缩时可至少部分地变形。
便携式计算设备100可包括许多电噪声源,如果不加约束,这些电噪声源可对相邻电气设备造成过度干扰。在图29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散热管758可具有从便携式计算设备100内的源所接收的EMI辐射。紧固件2902可用于将散热管758机械地锚定到夹具2904,该夹具2904继而可耦接到顶壳106(未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性弹性体2906可固定到紧固件2902。紧固件2902还可接收导电的整理剂,诸如亮镍、铬等。当底壳104被固定到顶壳106时,底壳104能够接触导电性弹性体2906并且提供从底壳104穿过导电性弹性体2906到达散热管758的接地信号通路。接地信号通路可有助于衰减可存在于散热管758上的EMI信号,尤其是在底壳104被耦接到低阻抗的接地源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地信号通路可通过将包括导电性弹性体的紧固件放置在需要改进接地信号通路的区域中来增强。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性弹性体2906可被配置为穹顶形状。在该实施例中,导电性弹性体2906可装饰性地增强便携式计算设备100的内部部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电性弹性体2906可被配置为圆柱形。在该实施例中,对螺杆2902的接取甚至是在导电性弹性体2906位于螺杆2902上的适当位置处时提供的,从而增强一些内部部件的可用性。
尽管为了清楚和理解的目的,用举例说明和示例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上述公开,但将认识到,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质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上述公开可在许多其它具体的变型形式和实施例中实施。可实施某些改变和修改,并且应当理解,本公开不受上述细节的限制,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限定的。

Claims (20)

1.一种键盘背光组件,包括:
驱动器板,所述驱动器板被配置为向离散光源提供电力;
矩形光导面板,所述矩形光导面板被配置为捕获来自沿所述矩形光导面板的外侧边缘均匀地分布的所述离散光源的光并将所述光均匀地分布到第一预先确定的位置;
反射器层,所述反射器层被配置为朝所述光导面板反射光;和
掩模,所述掩模被配置为控制来自所述光导面板的光发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离散光源被配置为将光投射到所述光导面板的一侧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其中所述驱动器板邻近所述矩形光导面板的一个边缘进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其中所述驱动器板邻近所述矩形光导面板的长边缘进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导面板上方的反射器,所述反射器被配置为将光反射回到所述光导面板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键盘位置对应于键帽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光导面板被配置为调节在预先确定的位置处的光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离散光源是发光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
其中所述离散光源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被配置为发射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驱动器板的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反射器包含金属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其中所述驱动器板邻近所述矩形光导面板的长边缘进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邻近所述矩形光导面板的长边缘进行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背光组件,其中所述光导面板被配置为将光引导至预先确定的位置。
14.一种便携式计算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壳、底壳;
键盘模块,所述键盘模块设置在所述顶壳中,所述键盘模块包括:
驱动器板,所述驱动器板被配置为向至少两个离散的发光二极管提供电力;和,
矩形光导面板,所述矩形光导面板被配置为捕获来自所述至少两个离散的发光二极管的光并将所述光分布到预先确定的位置,其中所述驱动器板邻近所述矩形光导面板的长边缘进行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计算设备,其中键帽邻近所述预先确定的位置进行设置,被配置为接受来自所述光导面板的光并且对所述键帽的区域进行照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计算设备,其中所述键盘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导面板上的反射器层,所述反射器层被配置为将光反射到所述光导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便携式计算设备,其中所述反射器层是金属箔。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计算设备,其中所述键盘模块还包括特征板和掩模,被配置为捕集来自所述至少两个离散的发光二极管的过量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计算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离散的发光二极管发射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驱动器板的光。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计算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离散的发光二极管发射基本上平行于所述驱动器板的光。
CN201280073799.6A 2012-06-08 2012-06-08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键盘背光特征部 Active CN1043802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92,801 US8963841B2 (en) 2012-06-08 2012-06-08 Keyboard backlight features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US13/492,801 2012-06-08
PCT/US2012/041770 WO2013184151A1 (en) 2012-06-08 2012-06-08 Keyboard backlight features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0223A true CN104380223A (zh) 2015-02-25
CN104380223B CN104380223B (zh) 2017-02-22

Family

ID=49712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3799.6A Active CN104380223B (zh) 2012-06-08 2012-06-08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键盘背光特征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63841B2 (zh)
JP (1) JP6171005B2 (zh)
KR (1) KR101706477B1 (zh)
CN (1) CN104380223B (zh)
WO (1) WO201318415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707B (zh) * 2019-06-04 2021-12-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15840508A (zh) * 2021-09-21 2023-03-24 罗技欧洲公司 具有表面照明设备的键盘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07503B1 (ko) * 2012-05-29 2015-03-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717748B2 (en) * 2012-06-08 2014-05-06 Apple Inc. Audio jack for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TWM459666U (zh) * 2013-01-22 2013-08-11 Acer Inc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US9891760B2 (en) * 2013-05-20 2018-02-13 Google Llc Touch scanning and wireless scanning in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9098250B2 (en) * 2013-07-17 2015-08-0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ompute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coupling within pantograph
US10228721B2 (en) 2014-05-26 2019-03-12 Apple Inc. Portable computing system
US10133314B2 (en) 2014-05-26 2018-11-20 Apple Inc. Portable computing system
JP6370644B2 (ja) * 2014-08-29 2018-08-0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取付部材、および取付方法
US9974180B2 (en) 2014-09-03 2018-05-15 Apple Inc. Component protection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6183488A1 (en) * 2015-05-13 2016-11-17 Apple Inc. Keyboard assemblies having reduced thicknesses and method of forming keyboard assemblies
JP6443762B2 (ja) * 2015-08-19 2018-12-26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ベース部材
US11269127B2 (en) 2017-06-23 2022-03-08 Apple Inc. Equipment with keys having trim and illumination
TWI733126B (zh) * 2018-07-03 2021-07-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與電子裝置的組裝方法
USD982576S1 (en) * 2018-07-12 2023-04-04 Google Llc Open portable computer
USD983194S1 (en) * 2018-10-05 2023-04-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Notebook computer
USD904396S1 (en) * 2018-10-12 2020-1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aptop computer
USD945432S1 (en) * 2018-10-29 2022-03-0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042202A (ko) * 2019-10-08 2021-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96131B1 (ko) * 2020-12-14 2022-05-09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US11733743B1 (en) * 2022-07-14 2023-08-22 Dell Products L.P. Computer tactile pad mechanis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5307A1 (en) * 2003-03-04 2007-10-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structure
JP2010205451A (ja) * 2009-02-27 2010-09-16 Minebea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用キーボードユニットの光源位置出し構造
US20100302169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Apple Inc. Keyboard with increased control of backlit keys
US20110158728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Hsin-Cheng Ho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ing keyboar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5323A (ja) * 1995-10-23 1997-05-02 Tokyo Shimoda Kogyo Kk バックライトパネル装置
TW509955B (en) * 2001-11-30 2002-11-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Light emitting keyboard
JP2005321586A (ja) * 2004-05-10 2005-11-17 Sony Corp 面光源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232969B1 (en) 2006-04-06 2007-06-19 Speed Tech Corp. Keypad
US7608792B1 (en) 2008-11-17 2009-10-27 Sunrex Technology Corp. Membrane keyboard/keypad with arrangement for uniformly lighting keys from background
JP2010218972A (ja) * 2009-03-18 2010-09-30 Minebea Co Ltd 面状照明装置
KR101047628B1 (ko) * 2010-06-03 2011-07-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표시 장치
JP5521917B2 (ja) * 2010-09-03 2014-06-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び当該面光源装置に用いるフレー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5307A1 (en) * 2003-03-04 2007-10-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structure
JP2010205451A (ja) * 2009-02-27 2010-09-16 Minebea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用キーボードユニットの光源位置出し構造
US20100302169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Apple Inc. Keyboard with increased control of backlit keys
US20110158728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Hsin-Cheng Ho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ing keyboard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707B (zh) * 2019-06-04 2021-12-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US11360524B2 (en) 2019-06-04 2022-06-14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CN115840508A (zh) * 2021-09-21 2023-03-24 罗技欧洲公司 具有表面照明设备的键盘
CN115840508B (zh) * 2021-09-21 2024-04-02 罗技欧洲公司 具有表面照明设备的键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520496A (ja) 2015-07-16
US8963841B2 (en) 2015-02-24
KR20150018869A (ko) 2015-02-24
CN104380223B (zh) 2017-02-22
US20130328785A1 (en) 2013-12-12
KR101706477B1 (ko) 2017-02-13
JP6171005B2 (ja) 2017-07-26
WO2013184151A1 (en) 201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0223A (zh) 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键盘背光特征部
US8897002B2 (en) Internal components of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KR102274142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EP3683650B1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188100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파손 방지 구조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KR20200015840A (ko) 휴대용 전자 디바이스
US9098242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ver layers mounted to displays
AU2016222502B2 (en) Architecture feature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365738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3777699A (zh) 与便携式计算机相关的跟踪板声学特征
WO2009102326A1 (en) Reinforced display devices
US9223429B2 (en)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0915615B2 (en) Sensing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3016321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shielding structure
KR10205247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5872067U (zh) 电子设备
JP2010034008A (ja) 導光シート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US2013007657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antenna structure
KR2015006455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104217B1 (en) Mobile device compri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219228292U (zh) 导电泡棉、中框、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1477712B1 (ko) 방열성을 갖는 이동통신기기용 메인 프레임
CN220399858U (zh) 一种集成nfc的显示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222722U (zh) 一种触摸导光组件及触摸屏装置
CN111341759B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