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6022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6022A
CN104376022A CN201310359410.0A CN201310359410A CN104376022A CN 104376022 A CN104376022 A CN 104376022A CN 201310359410 A CN201310359410 A CN 201310359410A CN 104376022 A CN104376022 A CN 104376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erson
application
user
data acquisition
communic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94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6022B (zh
Inventor
贺志强
梁颖
柯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594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60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6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6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6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6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1Indexing; Web crawl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50Maintenance of biometric data or enrol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领域,能够通过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快捷和可靠的人脸注册。其方法为:首先采集第一用户的脸部图像,将所述脸部图像与第一应用的已注册人脸库进行匹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注册,并将注册后的第一用户推荐给已注册所述第一应用的其他用户或将所述其他用户添加到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应用下的通讯录中。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通过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快捷和可靠的人脸注册。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在众多的服务器都需要用户在使用之前进行注册,用户需要将众多的个人信息填写到注册表中,并且还需要用户提供各类的联系方式,例如邮箱和电话等,在完成注册之前往往还需要用户进行一次服务器防止恶意注册的测试,在以上所有步骤都完成后,用户才可以完成注册,连接到服务器。
在实现上述用户注册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注册的过程步骤多并且繁琐,从而导致一部分用户非常排斥这种注册方式,因此需要一种快捷并可靠的注册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通过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快捷和可靠的人脸注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第一图像;
当所述第一图像包括使用者的图像时,处理所述第一图像,获得与所述使用者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将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匹配;
当所述第一特征数据未能与所述特征数据集合中的任一特征数据匹配时,至少生成第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关联,且至少向所述特征数据集合添加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使得所述使用者获得与第一应用中与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对应的访问权限。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第一图像;
特征获取单元,当所述第一图像包括使用者的图像时,处理所述第一图像,获得与所述使用者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匹配;
后续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特征数据未能与所述特征数据集合中的任一特征数据匹配时,至少生成第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关联,且至少向所述特征数据集合添加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使得所述使用者获得与第一应用中与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对应的访问权限。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首先采集第一用户的脸部图像,将所述脸部图像与第一应用的已注册人脸库进行匹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注册,并将注册后的第一用户推荐给已注册所述第一应用的其他用户或将所述其他用户添加到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应用下的通讯录中,能够通过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快捷和可靠的人脸注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采集第一图像。
S102、当第一图像包括使用者的图像时,处理第一图像,获得与使用者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S103、将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匹配。
S104、当第一特征数据未能与特征数据集合中的任一特征数据匹配时,至少生成第一标识信息,并将第一特征数据与第一标识信息关联,且至少向特征数据集合添加第一特征数据,使得使用者获得与第一应用中与第一特征数据对应的访问权限。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首先采集第一用户的脸部图像,将脸部图像与第一应用的已注册人脸库进行匹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注册,并将注册后的第一用户推荐给已注册第一应用的其他用户或将其他用户添加到第一用户在第一应用下的通讯录中,能够通过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快捷和可靠的人脸注册。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采集第一图像。
具体的,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通过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采集用户不同角度的人脸图像,并将采集到的不同角度的人脸图像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类型存储起来,可以在进行后续人脸图像的匹配过程中对不同角度的人脸图像进行匹配,使得匹配结果更加准确。
示例性的,若用户需要登录到某个服务器时,首先可以提示用户对准图像采集设备将脸部从一边匀速转向另一边,在此过程中,摄像头会采集多幅人脸图像,并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存储,例如可以将用户脸部向左0°到45°角之间的画面存储到一起,将向左45°到90°角之间的画面存储到一起,向右边角度的画面存储规则可采用相同方式处理,用以方便后续的人脸匹配过程。
S202、当第一图像包括使用者的图像时,处理第一图像,获得与使用者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具体的,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可以通过人脸检测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提取出获取到的人脸图像中各个器官的形状和各个器官的相对位置信息,并将该信息作为该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由于该特征信息相对于每个人而言是比较独特的,因此采用该特征信息能够较准确得将使用者的身份区分开来。
S203、将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匹配。
具体的,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将提取到的脸部特征数据与第一应用的特征数据集合匹配,特征数据集合可以为已注册人脸库,已注册人脸库可以为当前应用中已注册第一应用的用户对应的人脸库,已注册人脸库中包括截止目前已经成功注册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其中,第一应用可以为语音或者视频通信应用,例如可以为视频通话应用,当用户使用该视频通话应用时,该应用的拍摄设备会随即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图像中提取的特征数据与该应用的特征数据集合进行匹配,这样可使得用户在启动该应用时,即可进行该应用的注册,而无需用户在注册该视频通话应用时,利用键盘等输入设备进行繁琐的信息输入过程。
可以将采集到的用户脸部图像可以按照各个不同的角度类别与已注册人脸库中对应的角度类别中的脸部图像根据脸部特征进行逐一比对。
示例性的,可将采集到的用户脸部图像可以按照不同角度类型与已注册人脸库中的对应角度类型中的脸部图像进行逐一比对,例如可以将采集到的向左0°到45°角之间的脸部图像与已注册人脸库中的向左0°到45°角之间的脸部图像进行逐一比对,可以定义在其中一副或多幅图像对比成功后即表示该角度的图像匹配成功,其中匹配的依据可以是脸部图像中各个器官的形状或相对位置、角度等人脸特征信息;
可在向左0°到45°角之间的脸部图像匹配成功后,再逐一进行其他角度类别的人脸图像匹配,直到采集到的所有角度类型的脸部图像与已注册人脸库中的相应角度类型的脸部图像都匹配成功后即表示采集的用户脸部图像匹配成功。
S204、当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匹配成功后自动登录第一应用。
具体的,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当采集到的不同的角度类别的图像与已注册人脸库中对应的角度类别中的脸部图像匹配成功后,为用户自动登录到第一应用相应的服务器。
示例性的,在视频通话应用中,当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用户的脸部图像并与特征数据集合匹配成功后随即进行登陆,使得用户在该视频通话应用中的登陆过程更加便捷,无需手动输入相关登陆信息。
S205、若用户脸部图像与特征数据集合匹配不成功,则至少生成第一标识信息,并将第一特征数据与第一标识信息关联,且至少向特征数据集合添加第一特征数据。
具体的,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若用户脸部图像与已注册人脸库匹配不成功,则提示用户是否立即注册,若用户选择立即注册,则可以将采集到的用户不同角度类型的脸部图像按照不同的角度类型添加到当前应用的已注册人脸库中,并生成账号、图像或昵称等标识信息,可将其中任一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标识信息,将用户的人脸图像的特征信息与标识信息建立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若在向左0°到45°角之间的脸部图像进行匹配时,当将采集到的0°到45°角之间的所有图像与已注册人脸库中的0°到45°角之间的脸部图像进行逐一对比后没有达到匹配的条件,则可以表示该用户的脸部图像不包括在已注册人脸库中,此时需要提示用户是否立即注册,若用户选择立即注册,则将采集到的用户的脸部图像按照不同角度类型存储到已注册人脸库中,而后为用户生成账号、图像或昵称等标识信息,用户可以选择图片作为自己的图像标识或为自己创建昵称作为自己的昵称标识,当用户创建标识信息后,系统会将用户选择的标识信息与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建立对应的绑定关系;
若用户选择不立即注册,则将采集到的用户脸部图像按照不同角度类型存储到未注册人脸库中,并建立用户标识,该标识用来表示该用户为潜在的注册用户,在该用户下次试图登录第一应用的服务器时,为该用户分配特定的权限。
S206、用户注册成功后进行相应的系统配置。
具体的,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在用户其他应用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很可能是该用户认识的人,或者该联系人认识该用户,可以在其他应用的通讯录中筛选出已注册第一应用的第一联系人,即在第一应用的系统数据库中查找哪些联系人拥有的数据项与该通讯录中的数据项匹配,例如第一联系人在注册第一应用时保存了手机号,则可以在手机通讯录中通过该手机号查找到该第一联系人,即可确定该手机通讯录中的第一联系人注册过第一应用,而后向该第一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该信息告知标识用以告知该第一联系人用户刚刚注册了第一应用,现在可以将该用户添加到第一应用对应的通讯录中,这样可以使该第一联系人不用再去进行联系人搜索来添加新的联系人,帮助已注册第一应用的用户在添加新的联系人的操作中节省了时间,并且可以使该第一联系人在添加认识的联系人时更加高效;或
向其他应用中的该第一联系人发送该第一信息告知标识,而向第二联系人发送第二信息告知标识,第二联系人未注册第一应用,该第二信息告知标识用以告知该第二联系人用户已经注册第一应用,对于第一联系人的查找方法可通过以上查找方法进行,在其他应用的通讯录中除开第一联系人外剩下的联系人即为第二联系人,而后推荐第二联系人注册第一应用,这样可以在方便第一应用的使用者添加认识的联系人的同时,还可以在其他可能认识的联系人中将该第一应用推荐给未注册的联系人,未注册的联系人可以加入到第一应用中,使得该第一应用中的联系人更多,也可使得该第一应用在用户的联系人中更加普及。
还可以在用户注册成功后,在其他应用的通讯录中筛选出已注册第一应用的联系人,其筛选方法同上,而后读取该联系人有关第一应用的联系信息,并将该联系信息添加到用户在第一应用下的通讯录中,这样可使该用户在注册第一应用后即拥有自己在第一应用下的通讯录,方便该用户在第一应用中联系其他人,而不用花时间再去进行联系人搜索;或
服务器会根据用户的偏好给用户呈现出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第三用户的联系信息,第三用户不在用户其他应用的通讯录中,以方便用户在当前应用下添加新的感兴趣的联系人,即可将该用户感兴趣的联系人推荐给该用户,使得该用户在所有应用的通讯录以外的联系人中能够添加自己不认识但可能感兴趣的联系人,该联系人符合该用户的某些偏好,例如该用户喜欢运动,则可以给该用户推荐一些在运动方面有出色表现的联系人,使该用户在第一应用的通讯录中添加的联系人更加丰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联系信息可以是用户邮箱、电话号码等纯文本信息或者用户注册时所使用的脸部图像信息,例如,当用户注册成功后进行通讯时使用的是用户邮箱或电话号码等纯文本信息作为联系信息,则当用户完成注册后,从其他通讯录中将别的用户关于第一应用的邮箱地址或者电话号码导入到用户第一应用下的通讯录中,以方便用户和其他用户进行通讯,或者在用户注册成功后,将用户的邮箱或者电话号码等联系信息通过其他通讯录中记录的其他用户的联系方式发送给相应的其他用户,以方便其他用户获知当前用户注册登陆了该服务器,该通讯信息发送可通过邮箱、短信或者与其他应用对应的联系方式来完成;
当使用用户的脸部图像信息作为用户的联系信息时,当用户完成注册后,将用户的脸部图像信息通过其他通讯录中的其他用户的联系方式发送给其他用户,以方便其他用户获知该用户注册了该服务器,或者当用户完成注册后,服务器将该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第三用户的脸部图像信息呈现给该用户,或当其他通讯录中包含有其他用户的脸部图像信息时,将其他用户的脸部图像信息保存到本地通讯录中,以便该用户与其他用户进行通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首先采集第一用户的脸部图像,将脸部图像与第一应用的已注册人脸库进行匹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注册,并将注册后的第一用户推荐给已注册第一应用的其他用户或将其他用户添加到第一用户在第一应用下的通讯录中,能够通过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快捷和可靠的人脸注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01,如图3所示,装置01包括:
采集单元011,用于采集第一图像;
特征获取单元012,当第一图像包括使用者的图像时,处理第一图像,获得与使用者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匹配单元013,用于将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匹配;
后续处理单元014,用于当第一特征数据未能与特征数据集合中的任一特征数据匹配时,至少生成第一标识信息,并将第一特征数据与第一标识信息关联,且至少向特征数据集合添加第一特征数据,使得使用者获得与第一应用中与第一特征数据对应的访问权限。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当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中的任一特征数据匹配成功后,装置01还包括:
登陆单元015,用于获得第一应用中与匹配的特征数据对应的访问权限。
再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装置01还包括:
发送单元016,用于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联系人与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二数据项对应,信息告知标识包括第一应用的提示信息,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每条数据项都至少包括一条通信方式。
再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发送单元016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0161,用于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联系人与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二数据项对应,且联系人已获得第一应用的访问权限,信息告知标识包括使用者已获得第一应用访问权限的提示信息。
再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在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之前,装置01还包括:
筛选单元0162,用于在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筛选出联系人。
再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发送单元016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0163,用于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一联系人发送第一信息告知标识,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二联系人发送第二信息告知标识,第一信息告知标识与第二信息告知标识不同。
优选的,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是通过第二数据项对应的通信方式完成的。
更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装置01还包括:
添加单元017,用于获取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第一联系人对应的第一数据项,第一联系人已获得第一应用的访问权限,第一数据项与第一应用对应;
将第一数据项添加到使用者的第一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第一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每条数据项都至少包括一条通信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首先采集第一用户的脸部图像,将脸部图像与第一应用的已注册人脸库进行匹配,匹配不成功则进行注册,并将注册后的第一用户推荐给已注册第一应用的其他用户或将其他用户添加到第一用户在第一应用下的通讯录中,能够通过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快捷和可靠的人脸注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第一图像;
当所述第一图像包括使用者的图像时,处理所述第一图像,获得与所述使用者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将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匹配;
当所述第一特征数据未能与所述特征数据集合中的任一特征数据匹配时,至少生成第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关联,且至少向所述特征数据集合添加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使得所述使用者获得与第一应用中与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对应的访问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中的任一特征数据匹配成功后,则获得所述第一应用中与所述匹配的特征数据对应的访问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所述联系人与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二数据项对应,所述信息告知标识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提示信息,所述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每条数据项都至少包括一条通信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包括:
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所述联系人与所述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二数据项对应,且所述联系人已获得所述第一应用的访问权限,所述信息告知标识包括所述使用者已获得所述第一应用访问权限的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筛选出所述联系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包括:
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一联系人发送第一信息告知标识,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二联系人发送第二信息告知标识,所述第一信息告知标识与所述第二信息告知标识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是通过所述第二数据项对应的通信方式完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第一联系人对应的第一数据项,所述第一联系人已获得所述第一应用的访问权限,所述第一数据项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
将所述第一数据项添加到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第一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所述第一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每条数据项都至少包括一条通信方式。
9.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第一图像;
特征获取单元,当所述第一图像包括使用者的图像时,处理所述第一图像,获得与所述使用者对应的第一特征数据;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匹配;
后续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特征数据未能与所述特征数据集合中的任一特征数据匹配时,至少生成第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关联,且至少向所述特征数据集合添加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使得所述使用者获得与第一应用中与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对应的访问权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与特征数据集合中的任一特征数据匹配成功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登陆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应用中与所述匹配的特征数据对应的访问权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所述联系人与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二数据项对应,所述信息告知标识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提示信息,所述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每条数据项都至少包括一条通信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所述联系人与所述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二数据项对应,且所述联系人已获得所述第一应用的访问权限,所述信息告知标识包括使用者已获得所述第一应用访问权限的提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
筛选单元,用于在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筛选出所述联系人。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一联系人发送第一信息告知标识,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第二联系人发送第二信息告知标识,所述第一信息告知标识与述第二信息告知标识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标识,是通过所述第二数据项对应的通信方式完成的。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获取第二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第一联系人对应的第一数据项,所述第一联系人已获得所述第一应用的访问权限,所述第一数据项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
将所述第一数据项添加到所述使用者的所述第一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所述第一应用通信数据集合中的每条数据项都至少包括一条通信方式。
CN201310359410.0A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376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9410.0A CN104376022B (zh)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9410.0A CN104376022B (zh)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6022A true CN104376022A (zh) 2015-02-25
CN104376022B CN104376022B (zh) 2021-04-13

Family

ID=52554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9410.0A Active CN104376022B (zh)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7602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3507A (zh) * 2016-05-03 2016-08-31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06991376A (zh) * 2017-03-09 2017-07-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结合深度信息的侧脸验证方法及装置与电子装置
WO2019033518A1 (zh) * 2017-08-17 2019-02-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903124A (zh) * 2019-01-25 2019-06-18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账号自动生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1254A (zh) * 2020-09-21 2020-12-18 深圳喜为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图像识别精度和速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4691276A (zh) * 2022-06-01 2022-07-0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7179A (ja) * 1998-08-26 2000-03-03 Toshiba Corp Icカード、icカード作成装置、データ管理装置、データ検索装置、icカード作成方法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CN102710632A (zh) * 2012-05-29 2012-10-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注册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和交互式系统
CN102833182A (zh) * 2012-08-09 2012-12-19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中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2930193A (zh) * 2012-09-19 2013-02-13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社区登陆实现方法
CN103218555A (zh) * 2013-03-04 2013-07-24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7179A (ja) * 1998-08-26 2000-03-03 Toshiba Corp Icカード、icカード作成装置、データ管理装置、データ検索装置、icカード作成方法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CN102710632A (zh) * 2012-05-29 2012-10-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注册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和交互式系统
CN102833182A (zh) * 2012-08-09 2012-12-19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中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2930193A (zh) * 2012-09-19 2013-02-13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社区登陆实现方法
CN103218555A (zh) * 2013-03-04 2013-07-24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3507A (zh) * 2016-05-03 2016-08-31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06991376A (zh) * 2017-03-09 2017-07-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结合深度信息的侧脸验证方法及装置与电子装置
CN106991376B (zh) * 2017-03-09 2020-03-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结合深度信息的侧脸验证方法及装置与电子装置
WO2019033518A1 (zh) * 2017-08-17 2019-02-2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903124A (zh) * 2019-01-25 2019-06-18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账号自动生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1254A (zh) * 2020-09-21 2020-12-18 深圳喜为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图像识别精度和速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4691276A (zh) * 2022-06-01 2022-07-0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691276B (zh) * 2022-06-01 2023-07-2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6022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602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380954B (zh) 数据分享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2298533B (zh) 激活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2779179A (zh) 一种信息关联的方法及终端
CN105553919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WO2013004035A1 (zh) 结合文字识别和图像匹配交换名片信息的方法
CN102339289A (zh) 文字信息与图像信息的匹配识别方法及服务器
CN108064388A (zh) 人物搜寻方法、装置、终端及云端服务器
CN105117624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用户体系识别系统及方法
KR20210047350A (ko) 출석 관리 시스템,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CN104166694A (zh) 一种图像分类存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723083B (zh) 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337739B (zh) 安全登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JP2021518012A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US2014024431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t management
CN105337848A (zh) 网络好友的备注名获得方法和装置
CN104778389A (zh) 一种数值转移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6209584A (zh) 基于互联网的用户信息处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6101140A (zh) 一种信息认证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3870473A (zh) 一种更新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Singha et al. Integration of AIDC technology in mobile via QR code for enhancing the library services: a case study of don bosco college central library, Arunachal Pradesh
CN106549914B (zh) 一种独立访问者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614547A (zh) 用于电子终端的推荐水印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273042A1 (zh) 支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5427857U (zh) 基于多生物特征结合设备指纹的身份识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