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5703B -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5703B
CN104375703B CN201410625512.7A CN201410625512A CN104375703B CN 104375703 B CN104375703 B CN 104375703B CN 201410625512 A CN201410625512 A CN 201410625512A CN 104375703 B CN104375703 B CN 104375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substrate
conductive layer
control electrod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255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5703A (zh
Inventor
方莹
李二钊
程志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OFilm Group Co Ltd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255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5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5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5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5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5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反射触控显示屏。该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包括显示组件、触控组件、防反偏光片及保护面板,触控组件包括衬底及设于衬底至少一表面的用于形成触控电极的导电层,衬底为能使可见光产生1/4波长相位差的波片,显示组件、触控组件及保护面板依次层叠设置,防反偏光片设于衬底与保护面板之间。该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在户外也有良好的显示特性。

Description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背景技术
智能化是后工业时代制造业最重要的发展趋势,触摸屏显示屏较好的解决了智能化进程中的人机交互瓶颈问题,并且改变其商业模式(以智能手机为典型),促进了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因此拥有广阔前景,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PDA/多媒体等电子产品中。按触摸感应原理,现有触摸显示屏主要分为电阻式、电容式、表面红外式触摸显示屏。其中,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具有结构简单、透光率高、耐摩擦、耐环境湿度温度变化、使用寿命长、可实现多点触摸等优点,而日渐成为触摸屏的市场中心和市场焦点。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产品的外观及显示功能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当太阳光下使用时,由于光的反射,难以到显示图案,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视觉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户外也有良好的显示特性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一种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包括显示组件、触控组件、防反偏光片及保护面板,所述显示组件、所述触控组件及所述保护面板依次层叠设置,所述触控组件包括衬底及设于所述衬底至少一表面的用于形成触控电极的导电层,所述衬底为能使可见光产生1/4波长相位差的波片,所述防反偏光片设于所述衬底与所述保护面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设有导电层;
所述导电层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所述防反偏光片设于所述保护面板与所述触控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均设有导电层,所述两层导电层分别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所述防反偏光片设于所述保护面板与所述触控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设有导电层,设于所述衬底上的导电层为第一导电层;
所述触控组件还包括用于形成触控电极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防反偏光片的表面,所述设有第二导电层的防反偏光片通过胶粘层设于所述设有第一导电层的衬底上;
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设有导电层,设于所述衬底上的导电层为第一导电层;
所述触控组件还包括用于形成触控电极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保护面板靠近所述触控组件一侧的表面;
所述防反偏光片设于所述设有第一导电层的衬底上,所述设有第二导电层的保护面板通过胶粘层设于所述防反偏光片上;
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形成投射式电容触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投射式电容触控结构中的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投射式电容触控结构中的感应电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条状,数量为多条,所述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平行间隔排列,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条状,数量为多条,所述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平行间隔排列,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垂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底为石英片、云母片或各向异性的环烯烃聚合物薄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单元及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显示单元靠近所述触控组件一侧的表面,所述显示单元为液晶显示单元或OLED显示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单元为扭转向列、共面切换或垂直配向模式。
当外部光线,例如阳光透过保护面板射入触控显示屏,穿过防反偏光片后形成线偏正光,进一步穿过衬底,由于衬底为能使可见光产生1/4波长相位差的波片,因此,线偏正光进一步转变为圆偏振光。当所述圆偏振光被显示组件反射后,偏正旋转发生逆转,反射光穿过衬底而再次转变为线偏正光,且偏正方向与防反偏正片的偏正方向不一致,使得反射光被防反偏正片吸收,大大减少了反射光的强度,达到了防反射的效果。从而上述触控显示屏具有低反射、高清晰的显示性能,在户外(太阳光下)也有良好的显示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低反射触控显示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10,包括显示组件100、触控组件200、防反偏光片300及保护面板400。其中,显示组件100、触控组件200及保护面板400依次层叠设置。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组件100包括第一偏光片110、显示单元120及第二偏光片130。第一偏光片110设于显示单元120靠近触控组件200一侧的表面。第二偏光片130设于显示单元120远离第一偏光片110一侧的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120为液晶显示单元,具体为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IPS(In-Plane Switching,共面切换)或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模式的液晶显示单元。显示单元120包括第一基板121、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电极122、液晶模块123、公共电极124、滤光层125及第二基板126。
其中,第一基板121、液晶模块123、滤光层125及第二基板126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TFT电极122设置在第一基板121朝向液晶模块123一侧的表面,公共电极124设于滤光层125朝向液晶模块123一侧的表面(滤光层125的下表面)。且第一偏光片110设于第二基板126上,第二偏光片130设于第一基板121上。
液晶模块12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配向膜1232及夹置于两块配向膜1232之间的液晶层1234。
TFT电极122与公共电极124用于共同控制液晶模块123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对光源发出并穿过液晶层1234的光进行调制而显示图像。
滤光层125包括遮光矩阵1252以及分散于遮光矩阵1252中的彩色滤光单元1254。遮光矩阵1252通常由黑色遮光性材料形成。彩色滤光单元1254由红、绿或蓝色光阻材料形成,三种颜色的滤光单元1254均匀分布于遮光矩阵1252中。分散于遮光矩阵1252中的彩色滤光单元1254之间存在间距,进而导致滤光层125的下表面不平整。当需要在滤光层125的下表面设置公共电极124时,最好预先对滤光层125的下表面进行填平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先对滤光层125的下表面进行填平处理,再在滤光层125的下表面形成公共电极124。具体的填平处理方式为:在滤光层125朝向液晶模块123的表面旋涂一层树脂(图未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公共电极124也可以直接设于第二基板126上。
第一基板121及第二基板126为玻璃基板,可以理解,第一基板121及第二基板126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透明基板。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偏光片110采用有机柔性基材,适用于卷对卷工艺,能大批量生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偏光片130也采用有机柔性基材。第二偏光片130通过胶粘层(图未示)贴合于第一基板121的下表面,第一偏光片120通过胶粘层(图未示)贴合于第二基板126的上表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组件100的显示单元120也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单元,此时,显示组件100仅仅包括第一偏光片110而无需第二偏光片130。
如图1所示,触控组件200设于第一偏光片110远离显示单元120一侧的表面。触控组件200包括衬底210及设于衬底210至少一表面的用于形成触控电极的导电层。衬底2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4,第一表面212靠近显示组件10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4上均设有导电层,分别为第一导电层220及第二导电层230。第一导电层220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222,第二导电层230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二触控电极232,第一触控电极222及第二触控电极232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层为透明导电层。导电层可以具体为ITO(Indium TinOxide,氧化铟锡)层、网格状金属层、碳纳米管层等。
衬底210为能使可见光产生1/4波长相位差的波片。在本实施方式中,衬底210为各向异性的COP(Cyclo—olefin polymer,环烯烃聚合物)薄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衬底210也可以为石英片、云母片或其他聚合物材质的波片。
防反偏光片300设于触控组件200远离显示组件100一侧的表面上。由于衬底210为能使可见光产生1/4波长相位差的波片,从而衬底210与防反偏光片300配合使得上述触控显示屏10具有防反射功能。
保护面板400设于防反偏光片300远离触控组件200一侧的表面。保护面板400可以具体为强化玻璃面板,也可以是高透过率、抗刮花的有机塑料面板,如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板等。
如图3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组件500包括衬底510及导电层520。衬底5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512及第二表面514,第一表面512靠近显示组件100。
导电层520可以设于第一表面512或第二表面51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层520设于第一表面512上。
导电层520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522及第二触控电极524。第一触控电极522及第二触控电极524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其中,防反偏光片300设于保护面板400与触控组件500之间。
如图4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组件600包括衬底610、第一导电层620及第二导电层630。衬底6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612及第二表面614,第一表面612靠近显示组件100。
第一导电层620可以设于第一表面612或第二表面61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620设于第一表面612上。
第二导电层630设于防反偏光片300的表面。设有第二导电层630的防反偏光片300通过胶粘层(图未示)设于设有第一导电层620的衬底610上,保护面板400通过胶粘层(图未示)设于设有第二导电层630的防反偏光片300上。第二导电层630可以设于防反偏光片300靠近衬底610的表面或设于防反偏光片300远离衬底610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层630设于防反偏光片300靠近衬底610的表面。
其中,第一导电层620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622,第二导电层630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二触控电极632,第一触控电极622及第二触控电极632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如图5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组件700包括衬底710、第一导电层720及第二导电层730。衬底7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712及第二表面714,第一表面712靠近显示组件100。
第一导电层720可以设于第一表面712或第二表面71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720设于第一表面712上。
第二导电层730设于保护面板400靠近触控组件700一侧的表面。防反偏光片300设于设有第一导电层720的衬底710上,设有第二导电层730的保护面板400通过胶粘层(图未示)设于防反偏光片300上。
其中,第一导电层720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722,第二导电层730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二触控电极732,第一触控电极722及第二触控电极732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其中,防反偏光片300设于第二导电层730与设有第一导电层720的衬底710之间。
如图1、图3、图4及图5所示的四个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形成投射式电容触控结构,其中,第一触控电极为投射式电容触控结构中的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为投射式电容触控结构中的感应电极。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及图5三个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触控电极为条状,数量为多条,多条第一触控电极平行间隔排列。第二触控电极为条状,数量为多条,多条第二触控电极平行间隔排列,且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垂直设置。
当手指触摸低反射触控显示屏10的保护面板400时,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由于电容变化而形成触控信号,通过第一触控电极形成的触控信号确定触摸点在Y坐标轴上的坐标值,通过第二触控电极的触控信号确定该触摸点的X坐标轴上的坐标值,进而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如图1~图6所示,当外部光线,例如阳光透过保护面板400射入触控显示屏10,穿过防反偏光片300后形成线偏正光,进一步穿过衬底210,由于衬底210为能使可见光产生1/4波长相位差的波片,因此,线偏正光进一步转变为圆偏振光。当所述圆偏振光被显示组件100反射后,偏正旋转发生逆转,反射光穿过衬底210而再次转变为线偏正光,且偏正方向与防反偏正片的偏正方向不一致,使得反射光被防反偏正片吸收,大大减少了反射光的强度,达到了防反射的效果。从而上述触控显示屏10具有低反射、高清晰的显示性能,在户外(太阳光下)也有良好的显示特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组件、触控组件、防反偏光片及保护面板,所述显示组件、所述触控组件及所述保护面板依次层叠设置,所述触控组件包括衬底及设于所述衬底至少一表面的用于形成触控电极的导电层,所述衬底为能使可见光产生1/4波长相位差的波片,所述防反偏光片设于所述衬底与所述保护面板之间;所述防反偏光片对从所述保护面板射入的外部光线作用形成线偏正光,所述衬底将所述线偏正光转变为圆偏振光,所述显示组件反射所述圆偏振光,偏正旋转发生逆转,所述衬底再次将反射光转变为线偏正光,所述防反偏光片吸收转变为线偏正光后的光;
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单元及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显示单元靠近所述触控组件一侧的表面;
所述显示单元为液晶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基板、TFT电极、液晶模块、公共电极、滤光层及第二基板,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二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所述液晶模块、所述滤光层及所述第二基板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TFT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液晶模块一侧的表面,所述公共电极设于所述滤光层朝向所述液晶模块一侧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设有导电层;
所述导电层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所述防反偏光片设于所述保护面板与所述触控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均设有导电层,两层所述导电层分别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所述防反偏光片设于所述保护面板与所述触控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设有导电层,设于所述衬底上的导电层为第一导电层;
所述触控组件还包括用于形成触控电极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防反偏光片的表面,所述设有第二导电层的防反偏光片通过胶粘层设于所述设有第一导电层的衬底上;
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设有导电层,设于所述衬底上的导电层为第一导电层;
所述触控组件还包括用于形成触控电极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保护面板靠近所述触控组件一侧的表面;
所述防反偏光片设于所述设有第一导电层的衬底上,所述设有第二导电层的保护面板通过胶粘层设于所述防反偏光片上;
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被图案化而形成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用于确定触摸点的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形成投射式电容触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投射式电容触控结构中的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投射式电容触控结构中的感应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条状,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平行间隔排列,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条状,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平行间隔排列,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石英片、云母片或各向异性的环烯烃聚合物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反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单元为扭转向列、共面切换或垂直配向模式。
CN201410625512.7A 2014-11-07 2014-11-07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Active CN104375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5512.7A CN104375703B (zh) 2014-11-07 2014-11-07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5512.7A CN104375703B (zh) 2014-11-07 2014-11-07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5703A CN104375703A (zh) 2015-02-25
CN104375703B true CN104375703B (zh) 2018-03-20

Family

ID=52554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25512.7A Active CN104375703B (zh) 2014-11-07 2014-11-07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757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3452B (zh) * 2016-05-13 2019-11-01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阻触摸功能的低反射oled显示装置
CN106383614B (zh) * 2016-11-14 2019-12-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WO2020124370A1 (zh) * 2018-12-18 2020-06-2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Oled屏体、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659A (zh) * 2005-08-10 2007-02-14 台湾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产业协会 整合型金属式偏光膜/光学膜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51663A (zh) * 2007-02-22 2008-08-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
CN201600526U (zh) * 2009-12-30 2010-10-06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块
CN203376716U (zh) * 2013-08-09 2014-01-01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
CN204256702U (zh) * 2014-11-07 2015-04-08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52479A (ja) * 2012-09-06 2014-03-20 Calsonic Kansei Corp 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659A (zh) * 2005-08-10 2007-02-14 台湾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产业协会 整合型金属式偏光膜/光学膜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51663A (zh) * 2007-02-22 2008-08-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
CN201600526U (zh) * 2009-12-30 2010-10-06 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块
CN203376716U (zh) * 2013-08-09 2014-01-01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屏
CN204256702U (zh) * 2014-11-07 2015-04-08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5703A (zh)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6702U (zh)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CN204480220U (zh) 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和盖板
CN107632727B (zh) 触摸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CN203658700U (zh) 全贴合触摸液晶屏
CN103885235A (zh) 具触控功能的偏光结构
CN105094392A (zh) 触控显示面板
US20150042900A1 (en) Touch panel
CN104375703B (zh)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CN204790926U (zh) 一种触控式显示产品
CN204904233U (zh) 触摸显示装置
US20110227835A1 (en) Transparent tough panel assembly
US8928616B2 (en) Touch electrode device
CN107861659A (zh) 一种触控模组
TW201426103A (zh) 偏光板結構
US928551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symmetric diffusion film
CN10463536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使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3529576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面板
CN103092377B (zh) 触控面板及应用其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器
CN203455796U (zh) 触控结构
TWI634470B (zh) Polariz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of the same
CN204028527U (zh) 一种高透过率的节能va液晶显示屏
CN203930729U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203706179U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203311379U (zh) 一种p+f结构触摸屏式固态光学胶全贴合模组
CN203117607U (zh) 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43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Ophigua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43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after: 215143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43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Film Tec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9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43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Ophigua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