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2551A - 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 - Google Patents

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2551A
CN104372551A CN201410556269.8A CN201410556269A CN104372551A CN 104372551 A CN104372551 A CN 104372551A CN 201410556269 A CN201410556269 A CN 201410556269A CN 104372551 A CN104372551 A CN 104372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heat
air
district
residua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562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2551B (zh
Inventor
贺敏
刘小军
汪学良
张仁友
邓传东
竭发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Yibin Haisite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Yibin Haisite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Yibin Haisite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562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25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2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2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2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2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5/00Remov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from textile materials in association with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06B23/20Arrangements of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rocessing-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e.g. purification, filtration or disti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本工艺是对粘胶短纤烘干机余热进行分类处理并再利用的过程,所述的粘胶短纤烘干机包括依次相连的纤维预热单元、高温余热单元以及烘干余热单元,所述的处理过程包括:分类处理和再利用处理,设计十分合理,克服了现有烘干余气热能利用分类不清、布局单一、利用率低等不足,将烘干机各区域余气按其特性进行分类并再利用,不仅提高了烘干余气热能再利用技术的实用性,同时解决了现有热能损量大、蒸汽消耗量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促进了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具体涉及粘胶短纤生产过程中烘干机余热的再利用处理,属于粘胶短纤生产中节能降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能耗”是当今时代评价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各个企业都把“节能降耗”视为自己的生存之本,从点滴降成本,以最好的管理和技术,来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以粘胶短纤维生产烘干工序为例,在该烘干过程中有大量的排湿风废热排出,若直接排放或简单回收,将有大量的热能流失,不利于公司降低生产成本。针对现有的短纤生产工艺我们知道,烘干机可分为A、B、C或A、B、C、D四个烘区,其中,A区和B区为高温区,所排出的湿热风温度在85~95℃,湿度在99.9%;C区或D区所排出的热风温度在65~85℃,湿度在20~40%,因此,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为克服热能的流速,实现烘干余气热能的再利用,针对烘干机分区的不同出现了如下两种流程: 
(1)如专利文献CN203451835U(粘胶短纤维生产中的烘干系统,2014.02.26)揭示的预烘装置、喂给机、烘干机、排风机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烘干过程中C区产生的废热由排风机直接送至预烘装置,以供纤维进行预烘,具有提升纤维烘干初温,节约蒸汽用量的目的。
(2)如图1所示,C区、D区的热风部分被风机送入A区和B区给纤维烘干,A区和B区的湿热风则被排放处理掉,其目的在于:C区、D区所排出的热风湿度与AB区比较相对较低,还未达到饱和值,所以回收至A区和B区给纤维预热,而AB区湿热风湿度已经饱和,输送过程中遇冷会冷凝成许多小水滴,反而会淋湿纤维。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述粘胶短纤生产过程中的烘干余气再利用流程还存在如下缺陷:流程短、布局单一,剩余热能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损失,为此,本发明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本工艺主要针对粘胶短纤工业中使用的烘干机,将烘干机各区域余气按其特点进行分类并再利用,克服了现有烘干余气热能的再利用方法存在的流程短、布局单一、利用率较差等缺陷,可实现热能的充分利用的,有效的提高了烘干余气热能的再利用效率,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本工艺是对粘胶短纤烘干机余热进行分类处理并再利用的过程,根据粘胶短纤烘干机各单元余热所含热能和湿度的不同进行划分,所述的粘胶短纤烘干机包括依次相连的纤维预热单元、高温余热单元以及烘干余热单元,其中,纤维预热单元包括有精炼机输棉链,在现有技术中,纤维是在精炼机输棉链上进行预热后再送入高温余热单元进行烘干,为方便纤维的传送,在各单元(即烘干区)的连接处均设有输送链板、提升帘、喂给机等传送装置,在此基础上,所述的处理过程包括:
(1)分类处理:在高温余热单元和烘干余热单元分别设置风机,分别收集高温余热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的和烘干余热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
(2)再利用处理:对收集到的高温余气进行换热处理,获得热空气,并送入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通常情况下,热空气送入纤维预热单元对纤维进行预热,可将纤维温度升至40~45℃,同时,蒸发水分,降低纤维含水率,湿度可降至50~60%;由于烘干余气的温度、湿度均较高温余气不同,因此,在本发明中,收集到的烘干余气则被送至高温余热单元用作纤维的烘干处理,具有提高进风初温、增大进风量、加快水分蒸发以及降低蒸汽用量等诸多优势。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高温余热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85~95℃、湿度为98~99.9%,包括依次与纤维余热单元相连的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
根据粘胶短纤产能的不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粘胶短纤烘干机的烘干区通常可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Ⅰ)产能约5万吨/年的生产情况中,粘胶短纤烘干机通常包括有A、B、C三个烘干区,即,所述的烘干余热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75~85℃、湿度为16~20%,包括与B区烘干单元相连的C区烘干单元。
(Ⅱ)产能10~12万吨/年的生产情况中,其使用的烘干机需要满足产能大、有效烘干面积宽的特点,因此,该粘胶短纤烘干机通常包括有A、B、C、D四个烘干区,即:所述的烘干余热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60~85℃、湿度为15~40%,包括依次与B区烘干单元相连的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其中,由C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75~85℃、湿度为20~40%,经C区烘干单元烘干后的纤维再依次由输送链板、提升帘、喂给机传送至D区烘干单元继续烘干,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60~75℃、湿度为15~35%。
在所述的步骤(2)中,换热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2.1)设置气体换热器,收集到的高温余气被送入气体换热器中,并对鼓入气体换热器中的冷空气进行加热,完成高温余气的换热处理,气体换热器的原理是:利用两种气体的温差,将高温气体的热能传给低温气体,在上述换热处理步骤中,两种气体的换热分别是高温余气和冷空气(通常由风机鼓入气体换热器中);
(2.2)经换热处理后,冷空气被加热,获得温度为55~65℃、湿度为50~60%的热空气,由风机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在实际操作时,热空气由风机送入精炼机输棉链对进入烘干前的纤维余热,可将纤维温度升高到40~45℃,同时,蒸发水分,降低纤维含水率,纤维含水率可降至45~55%;换热后的高温余气则被送入粘胶工业油剂母液罐夹层,用作油剂母液的保温,使用后再进行排放,在此过程中,换热后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50~65℃,湿度为50~60%。
在所述热空气和烘干余气的输送通道之间设有供其相互切换的插板阀,在实际使用时,由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获得的热空气和C区烘干单元或(和)D区产生的烘干余气之间可以相互切换,用作同一用途,即,若气体换热器出现故障无法得到热空气或热空气另有它用,则可开启插板阀,将C区烘干单元或(和)D区产生的烘干余气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反之亦然。
本发明涉及的风机的排列方式可以是单台或多台的串联或并联,即:所述的用于收集高温余气、烘干余气以及热空气的风机的数量分别为一台;所述的用于收集高温余气、烘干余气以及热空气的风机分别由并联或串联的两台以上的数量组成。 
本发明涉及的风机可选自各类抽(送)风设备,例如:所述的风机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
本发明虽然根据各单元烘干余热的热能和湿度不同进行了分类处理和再利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风机对各单元烘干余热的传送也不可忽略,尤其是风机输送量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热能的再利用效率,为实现热能的充分利用,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收集高温余气的风机的输送量为2.5~3.5万m3/h;所述的收集烘干余气的风机的输送量为2.5~3.5万m3/h;所述的输送热空气的风机的输送量为2~3万m3/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原理简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烘干余气热能利用分类不清、布局单一、利用率低等缺陷,将烘干机各区域余气按其特点进行分类并再利用,不仅提高了烘干余气热能再利用技术的实用性,同时解决了现有热能损量大、蒸汽消耗量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促进了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极具经济价值。
(2)本发明设计合理,采用气体换热器对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进行处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高温余气直接排放而造成的能源浪费,通过气体换热处理,利用高温余气的热能对冷空气进行加热,获得热空气并进行再利用,降低热能的流失。
(3)本发明对高温余气进行换热处理后,获得的热空气直接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即:精炼机输棉链)对进入烘干前的纤维余热,可将纤维温度升高至40~45℃,同时蒸发水分,降低纤维含水率,以提高纤维进入A区烘干单元的初温和干度,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4)由于热空气的再利用,在本发明中,由C区烘干单元或(和)D区产生的烘干余气由于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则可通过风机直接送至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并对纤维进行烘干,可大幅降低粘胶纤维生产线中蒸汽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5)本发明涉及的高温余气在换热后,由于温度约为50~65℃,湿度约为50~60%,因此,还可用作油剂母液的保温,实际使用中,可通过风机直接送至粘胶工业油剂母液罐夹层,使用后再进行排放,以实现热能了充分回收和利用。
(6)本发明在热空气和烘干余气的输送通道之间还设有插板阀,以实现热空气和烘干余气的相互切换,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由于设备故障的维护和检修,极有可能造成部分热能无法进行回收和利用,为此,即可通过插板阀进行切换,即:若气体换热器出现故障无法得到热空气或热空气另有它用,则可开启插板阀,将C区烘干单元或(和)D区产生的烘干余气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烘干余气热能的再利用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在年产能约5万吨的粘胶生产工业时所适用于的工艺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在年产能约10~12万吨的粘胶生产工业时所适用于的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在本实施例中,热能再利用工艺是对粘胶短纤烘干机余热进行分类处理并再利用的过程,首先根据粘胶短纤烘干机各单元余热所含热能和湿度的不同,对粘胶短纤烘干机进行区域划分,可分为依次相连的纤维预热单元、高温余热单元以及烘干余热单元,在实际操作时,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分类处理:根据上述区域划分结果,分别对各单元产生的余热进行收集,即:在高温余热单元和烘干余热单元的出风口上分别设置风机,分别收集高温余热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的和烘干余热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
(2)再利用处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高温余气直接排放的处理方式,将收集到的高温余气进行换热处理,获得热空气,并送入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同时,改变现有烘干余气送至纤维预热单元的处理方式,将收集到的烘干余气送至高温余热单元用作纤维的烘干处理,以完成余热的充分回收和利用,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产能约5万吨/年的粘胶生产工业,在其生产工艺中,粘胶短纤烘干机包括有A、B、C三个烘干区,即,依次与纤维预热单元相连的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和C区烘干单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为高温余热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85℃、湿度为98%;C区烘干单元为烘干余热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75℃、湿度为20%。
在实际操作时,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分类处理:分别在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的出风口上设置风机,分别收集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以及C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
(2)再利用处理: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分别由风机进行收集然后再进行换热处理,获得热空气,并送入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热空气对纤维预热可提高纤维进入A区烘干单元的初温,同时在预热过程也蒸发掉了部分水分,提高纤维进入烘干机前的干度;C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则由风机送至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用作纤维的烘干处理,可大幅降低生产线蒸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产能约10~12万吨/年的粘胶生产工业,以产能10万吨/年的粘胶生产为例,在其生产工艺中,粘胶短纤烘干机包括有A、B、C、D四个烘干区,即,包括有依次与纤维预热单元相连的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为高温余热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95℃、湿度为99.9%;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为烘干余热单元,其中,由C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85℃、湿度为40%,经C区烘干单元烘干后的纤维再依次由输送链板、提升帘、喂给机传送至D区烘干单元继续烘干,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75℃、湿度为35%。
在实际操作时,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分类处理:分别在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D区烘干单元的出风口上设置风机,分别收集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以及C区烘干单元、D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
(2)再利用处理: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分别由风机进行收集然后再进行换热处理,获得热空气,并送入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热空气对纤维预热可用于提高纤维进入A区烘干单元的初温,同时在预热过程也蒸发掉了部分水分,提高纤维进入烘干机前的干度;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则由风机送至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用作纤维的烘干处理,可大幅降低生产线蒸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进行换热处理的过程中,采用了气体换热器,为加强热能的充分利用,还将换热后的高温余气送至粘胶工业油剂母液罐夹层,用作油剂母液的保温,使热能得到充分的回收和利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为高温余热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95℃、湿度为99.9%;C区烘干单元为烘干余热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85℃、湿度为40%。
如图2所示,在实际操作时,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分类处理:分别在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的出风口上设置风机,分别收集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以及C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
(2)再利用处理:
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分别由风机进行收集并完成换热处理,该换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2.1)设置气体换热器,由风机将收集到的高温余气送入气体换热器中,并对鼓入气体换热器中的冷空气进行加热,完成高温余气的换热处理,气体换热器的原理是:利用两种气体的温差,将高温气体的热能传给低温气体,在上述换热处理步骤中,两种气体的换热分别是高温余气和冷空气(通常由风机鼓入气体换热器中);
(2.2)经换热处理后,冷空气被加热,获得温度为65℃、湿度为60%的热空气,由风机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在实际操作时,热空气由风机送入精炼机输棉链对进入烘干前的纤维余热,可将纤维温度升高到45℃,可用于提高纤维进入A区烘干单元的初温,同时在预热过程也蒸发掉了部分水分,提高纤维进入烘干机前的干度;换热后的高温余气则被送入粘胶工业油剂母液罐夹层,用作油剂母液的保温,使用后再进行排放,在此过程中,换热后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65℃,湿度为60%,以实现热能的充分回收和利用。
C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则由风机送至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用作纤维的烘干处理,可大幅降低生产线蒸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为高温余热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90℃、湿度为99%;C区烘干单元为烘干余热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80℃、湿度为3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进行换热处理的过程中,采用了气体换热器,为加强热能的充分利用,还将换热后的高温余气送至粘胶工业油剂母液罐夹层,用作油剂母液的保温,使热能得到充分的回收和利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为高温余热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85℃、湿度为98%;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为烘干余热单元,其中,由C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75℃、湿度为20%,经C区烘干单元烘干后的纤维再依次由输送链板、提升帘、喂给机传送至D区烘干单元继续烘干,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60℃、湿度为15%。
如图3所示,在实际操作时,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分类处理:分别在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D区烘干单元的出风口上设置风机,分别收集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以及C区烘干单元、D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
(2)再利用处理:
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分别由风机进行收集并完成换热处理,该换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2.1)设置气体换热器,由风机将收集到的高温余气送入气体换热器中,并对鼓入气体换热器中的冷空气进行加热,完成高温余气的换热处理,气体换热器的原理是:利用两种气体的温差,将高温气体的热能传给低温气体,在上述换热处理步骤中,两种气体的换热分别是高温余气和冷空气(通常由风机鼓入气体换热器中);
(2.2)经换热处理后,冷空气被加热,获得温度为55℃、湿度为50%的热空气,由风机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在实际操作时,热空气由风机送入精炼机输棉链对进入烘干前的纤维余热,可将纤维温度升高到40℃,可用于提高纤维进入A区烘干单元的初温,同时在预热过程也蒸发掉了部分水分,提高纤维进入烘干机前的干度;换热后的高温余气则被送入粘胶工业油剂母液罐夹层,用作油剂母液的保温,使用后再进行排放,在此过程中,换热后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50℃,湿度为50%,以实现热能的充分回收和利用。
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则由风机送至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用作纤维的烘干处理,可大幅降低生产线蒸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在热空气和烘干余气的输送通道之间采用了插板阀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由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获得的热空气和C区烘干单元和D区产生的烘干余气之间可以相互切换,用作同一用途,即,若气体换热器出现故障无法得到热空气或热空气另有它用时,可开启插板阀,将C区烘干单元和D区产生的烘干余气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反之亦然。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收集高温余气、烘干余气以及热空气的风机的数量分别设置为一台,即,设置在A区烘干单元出风口、B区烘干单元出风口、C区烘干单元出风口、D区烘干单元出风口以及气体换热器热空气出口的风机均为单台设置,由于风机的风量随风机输送量的大小而不同,在实际使用时,风机的输送量可依次设置为3.5万m3/h、3.5万m3/h、3.5万m3/h、3.5万m3/h和3万m3/h。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收集高温余气、烘干余气以及热空气的风机分别由并联的两台风机组成,即,在A区烘干单元出风口、B区烘干单元出风口、C区烘干单元出风口、D区烘干单元出风口以及气体换热器热空气出口均分别两台并联的风机,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风机的风量随风机输送量的大小而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风机可选用轴流风机,其输送量可依次设置为3万m3/h、3万m3/h、3万m3/h、3万m3/h和2.5万m3/h。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收集高温余气、烘干余气以及热空气的风机分别由串联的三台风机组成,即,在A区烘干单元出风口、B区烘干单元出风口、C区烘干单元出风口、D区烘干单元出风口以及气体换热器热空气出口均分别三台串联的风机,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风机的风量随风机输送量的大小而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风机可选用离心风机,其输送量可依次设置为2.5万m3/h、2.5万m3/h、2.5万m3/h、2.5万m3/h和2万m3/h。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产能约12万吨/年的粘胶生产工业,在其生产工艺中,粘胶短纤烘干机包括有A、B、C、D四个烘干区,即,包括有依次与纤维预热单元相连的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为高温余热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90℃、湿度为99%;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为烘干余热单元,其中,由C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80℃、湿度为30%,经C区烘干单元烘干后的纤维依次由输送链板、提升帘、喂给机传送至D区烘干单元继续烘干,D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68℃、湿度为20%。
在实际操作时,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分类处理:分别在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D区烘干单元的出风口上设置两台串联的风机,风机可采用轴流风机,分别收集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以及C区烘干单元、D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分别设置在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D区烘干单元的出风口上每单台风机的输送量依次3万m3/h、3万m3/h、3万m3/h、3万m3/h;
(2)再利用处理:
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分别由风机进行收集并完成换热处理,该换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2.1)设置气体换热器,由风机将收集到的高温余气送入气体换热器中,并对鼓入气体换热器中的冷空气进行加热,完成高温余气的换热处理,气体换热器的原理是:利用两种气体的温差,将高温气体的热能传给低温气体,在上述换热处理步骤中,两种气体的换热分别是高温余气和冷空气,如图3所示,可采用风机实现冷空气的鼓入;
(2.2)经换热处理后,冷空气被加热,获得温度为60℃、湿度为55%的热空气,由风机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该输送热空气的风机的输送量为2.5万m3/h。在实际操作时,热空气由风机送入精炼机输棉链对进入烘干前的纤维余热,可将纤维温度升高到42.5℃,可用于提高纤维进入A区烘干单元的初温,同时在预热过程也蒸发掉了部分水分,提高纤维进入烘干机前的干度;换热后的高温余气则被送入粘胶工业油剂母液罐夹层,用作油剂母液的保温,使用后再进行排放,在此过程中,换热后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58℃,湿度为55%,以实现热能的充分回收和利用。
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则由风机送至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用作纤维的烘干处理,可大幅降低生产线蒸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由于设备故障的维护和检修,极有可能造成部分热能无法进行回收和利用,为此,本实施例在热空气和烘干余气的输送通道之间采用了插板阀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由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获得的热空气和C区烘干单元和D区产生的烘干余气之间可以相互切换,用作同一用途,即,若气体换热器出现故障无法得到热空气或热空气另有它用时,可开启插板阀,将C区烘干单元或(和)D区产生的烘干余气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反之亦然。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产能约11万吨/年的粘胶生产工业,在其生产工艺中,粘胶短纤烘干机包括有A、B、C、D四个烘干区,即,包括有依次与纤维预热单元相连的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为高温余热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92℃、湿度为99.5%;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为烘干余热单元,其中,由C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82℃、湿度为28%,经C区烘干单元烘干后的纤维依次由输送链板、提升帘、喂给机传送至D区烘干单元继续烘干,D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72℃、湿度为16.5%。
在实际操作时,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分类处理:分别在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D区烘干单元的出风口上设置三台并联的风机,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分别收集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以及C区烘干单元、D区烘干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分别设置在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C区烘干单元、D区烘干单元的出风口上每单台风机的输送量依次2.8万m3/h、2.8万m3/h、2.8万m3/h、2.8万m3/h;
(2)再利用处理:
A区烘干单元、B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分别由风机进行收集并完成换热处理,该换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2.1)设置气体换热器,由风机将收集到的高温余气送入气体换热器中,并对鼓入气体换热器中的冷空气进行加热,完成高温余气的换热处理,气体换热器的原理是:利用两种气体的温差,将高温气体的热能传给低温气体,在上述换热处理步骤中,两种气体的换热分别是高温余气和冷空气,如图3所示,可采用风机实现冷空气的鼓入;
(2.2)经换热处理后,冷空气被加热,获得温度为55~65℃、湿度为50~60%的热空气,由风机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该输送热空气的风机的输送量为2.6万m3/h。在实际操作时,热空气由风机送入精炼机输棉链对进入烘干前的纤维余热,可将纤维温度升高到43℃,可用于提高纤维进入A区烘干单元的初温,同时在预热过程也蒸发掉了部分水分,提高纤维进入烘干机前的干度;换热后的高温余气则被送入粘胶工业油剂母液罐夹层,用作油剂母液的保温,使用后再进行排放,在此过程中,换热后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60℃,湿度为58%,以实现热能的充分回收和利用。
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则由风机送至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用作纤维的烘干处理,可大幅降低生产线蒸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由于设备故障的维护和检修,极有可能造成部分热能无法进行回收和利用,为此,本实施例在热空气和烘干余气的输送通道之间采用了插板阀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由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获得的热空气和C区烘干单元和D区产生的烘干余气之间可以相互切换,用作同一用途,即,若气体换热器出现故障无法得到热空气或热空气另有它用时,可开启插板阀,将C区烘干单元或(和)D区产生的烘干余气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反之亦然。
本发明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烘干余气热能利用分类不清、布局单一、利用率低等不足,将烘干机各区域余气按其特性进行分类并再利用,不仅提高了烘干余气热能再利用技术的实用性,同时解决了现有热能损量大、蒸汽消耗量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促进了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本工艺是对粘胶短纤烘干机余热进行分类处理并再利用的过程,所述的粘胶短纤烘干机包括依次相连的纤维预热单元、高温余热单元以及烘干余热单元,所述的处理过程包括:
(1)分类处理:在高温余热单元和烘干余热单元分别设置风机,分别收集高温余热单元产生的高温余气的和烘干余热单元产生的烘干余气;
(2)再利用处理:对收集到的高温余气进行换热处理,获得热空气,并送入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收集到的烘干余气则被送至高温余热单元用作纤维的烘干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余热单元所产生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85~95℃、湿度为98~99.9%,包括依次与纤维余热单元相连的A区烘干单元和B区烘干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余热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75~85℃、湿度为20~40%,包括与B区烘干单元相连的C区烘干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余热单元所产生的烘干余气的温度为60~85℃、湿度为15~40%,包括依次与B区烘干单元相连的C区烘干单元和D区烘干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中,换热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2.1)设置气体换热器,收集到的高温余气被送入气体换热器中,并对鼓入气体换热器中的冷空气进行加热,完成高温余气的换热处理; 
(2.2)经换热处理后,冷空气被加热,获得温度为55~65℃、湿度为50~60%的热空气,由风机送至纤维预热单元完成纤维的预热处理;换热后的高温余气则被送入粘胶工业油剂母液罐夹层,换热后的高温余气的温度为50~65℃,湿度为50~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空气和烘干余气的输送通道之间设有供其相互切换的插板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收集高温余气、烘干余气以及热空气的风机的数量分别为一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收集高温余气、烘干余气以及热空气的风机分别由并联或串联的两台以上的数量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高温余气的风机的输送量为2.5~3.5万m3/h;所述的收集烘干余气的风机的输送量为2.5~3.5万m3/h;所述的输送热空气的风机的输送量为2~3万m3/h。
CN201410556269.8A 2014-10-20 2014-10-20 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 Active CN1043725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6269.8A CN104372551B (zh) 2014-10-20 2014-10-20 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6269.8A CN104372551B (zh) 2014-10-20 2014-10-20 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2551A true CN104372551A (zh) 2015-02-25
CN104372551B CN104372551B (zh) 2016-04-06

Family

ID=52551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6269.8A Active CN104372551B (zh) 2014-10-20 2014-10-20 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7255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9832A (ja) * 2000-08-30 2002-03-08 Inoue Kinzoku Kogyo Co Ltd 乾燥装置
WO2004109003A1 (en) * 2003-06-10 2004-12-16 Nyeon-Mook Choi Drying system with waste heat recovery apparatus
CN102080316A (zh) * 2010-12-28 2011-06-01 成都华明玻璃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胶纤维生产中的烘干工艺
CN102797064A (zh) * 2012-08-31 2012-11-28 山东天力干燥股份有限公司 粘胶纤维的烘干与调节工艺及装置
CN203159920U (zh) * 2013-03-11 2013-08-28 青岛天邦线业有限公司 余热再利用式烘箱
CN203451836U (zh) * 2013-08-29 2014-02-26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粘胶短纤维生产中的预烘装置
CN203451835U (zh) * 2013-08-29 2014-02-26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粘胶短纤维生产中的烘干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9832A (ja) * 2000-08-30 2002-03-08 Inoue Kinzoku Kogyo Co Ltd 乾燥装置
WO2004109003A1 (en) * 2003-06-10 2004-12-16 Nyeon-Mook Choi Drying system with waste heat recovery apparatus
CN102080316A (zh) * 2010-12-28 2011-06-01 成都华明玻璃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粘胶纤维生产中的烘干工艺
CN102797064A (zh) * 2012-08-31 2012-11-28 山东天力干燥股份有限公司 粘胶纤维的烘干与调节工艺及装置
CN203159920U (zh) * 2013-03-11 2013-08-28 青岛天邦线业有限公司 余热再利用式烘箱
CN203451836U (zh) * 2013-08-29 2014-02-26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粘胶短纤维生产中的预烘装置
CN203451835U (zh) * 2013-08-29 2014-02-26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粘胶短纤维生产中的烘干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2551B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58098U (zh) 一种气流循环式低温热污泥干燥设备
CN202041044U (zh) 一种喷雾干燥废热回收装置
CN102268796B (zh) 废气处理及余热回收装置及其方法
CN201974013U (zh) 一种pet瓶片热风循环连续干燥系统
CN102759260B (zh) 一种褐煤干燥提质系统
CN102261828A (zh) 煤泥、褐煤的节能环保干燥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78869A (zh) 煤泥、褐煤、介质矿物的微波节能环保干燥方法及其装置
CN102797064B (zh) 粘胶纤维的烘干与调节工艺及装置
CN205561502U (zh) 一种物料余热回收干燥系统
CN108955105A (zh) 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烘箱及余热回收方法
CN202853183U (zh) 卷烟厂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节能系统
CN104372551B (zh) 基于粘胶短纤烘干余热的热能再利用工艺
CN209706509U (zh) 一种高温节能立式干燥装置
CN207452485U (zh) 一种纺织用环保定型机
CN208406122U (zh) 一种喷雾干燥塔废气循环装置
CN202902824U (zh) 干燥器废热蒸汽循环利用生产装置
CN103940208B (zh) 石膏板工业余热干燥系统
CN202973806U (zh) 节能型烘干装置
CN109855415B (zh) 一种高温节能立式干燥装置
CN204255045U (zh) 一种玻璃纤维湿制品干燥系统
CN102679704A (zh) 工业滚筒烘干机高温热泵节能系统
CN208679409U (zh) 一种蒸汽磨除尘器预热装置
CN202902753U (zh) 内热式流化床废热蒸汽循环利用生产装置
CN207064247U (zh) 棉纺车间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CN105013802A (zh) 一种具有余热利用装置的有机固体废弃物高温炭化及干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