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4320B - 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光学片及光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光学片及光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4320B
CN104364320B CN201380030587.4A CN201380030587A CN104364320B CN 104364320 B CN104364320 B CN 104364320B CN 201380030587 A CN201380030587 A CN 201380030587A CN 104364320 B CN104364320 B CN 1043643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mentioned
zirconia particles
organic
containing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05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64320A (zh
Inventor
黄雄麟
金洪禄
徐昌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KA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K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KA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K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3/00515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3187679A1/ko
Publication of CN104364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4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64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4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64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6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germanium, tin or lea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77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C09K11/7715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containing ceriu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5Light gu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3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microprismatic or micropyramidal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含含有选自铝、锡和铈中的至少一种的氧化锆粒子以及分散有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固化性树脂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从而在不降低利用组合物制造的光学片的透光率和亮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抑制曝光引起的黄变的发生。

Description

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光学片及光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光学片及光学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光学片制造用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光学片及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器的一种的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液晶不能自行发光,而是仅根据施加的电信号而简单地使光透射或阻断光。因此,为了在液晶显示装置的面板上显示信息,需要用于在面板的后方对面板进行照明的作为面发光装置的背光单元(Back light unit,BLU)。背光单元可包括用于照射光的光源、用于使从光源照射的光均匀散开的导光板以及用于使通过导光板的光扩散并增加,使得光均匀到达面板的光学片。
上述光学片可包括用于使光散射来使光亮度均匀的扩散板、扩散膜、将向外围散开的光集中在中心,以提高面板正面的亮度的棱镜片等。在这里,扩散膜使通过导光板的上部面放出的光进行扩散,使得亮度均匀,并扩大视角。但是,通过扩散膜的光存在正面发出的亮度下降的问题。而提高因上述扩散膜而下降的亮度的装置为棱镜片。但是,为了提高上述棱镜片的性能,若层叠多个片,则需要很多部件,因而存在制造工序复杂,且制造费用也很高的问题。
作为上述棱镜片的透明材料,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具有高透光率、优异的光学特性、成型加工性、高的表面硬度和优异的机械强度,从而广泛用于包括汽车、家用电器在内的各种工业产品和光学装置。但是,丙烯酸树脂若暴露于包括紫外线的光,则发生黄变,从而有可能产生使透明度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已知有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法,但添加上述吸收剂的方法存在使亮度下降,且在可靠性试验中发生析出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的技术课题着眼于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亮度下降,且提高可靠性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组合物形成的光学片或光学装置。
用于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的实施例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包含: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上述金属是铝(Al)、锡(Sn)和铈(Ce)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分散有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固化性树脂。
提供用于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再一目的的实施例的上述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制造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并混合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和固化性树脂,上述金属是铝(Al)、锡(Sn)和铈(Ce)中的至少一种。
用于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的实施例的光学片由上述组合物形成。
用于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又一目的的实施例的光学装置包括上述光学片。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光学片及光学装置,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包含: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上述金属是铝(Al)、锡(Sn)和铈(Ce)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分散有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固化性树脂;由此,在不降低组合物的透光率和亮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抑制曝光引起的黄变的发生,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并且,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可用于棱镜片之类的各种光学装置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棱镜片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2是谷部分呈圆弧形状的三棱镜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分别表示背光单元的简要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包含: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上述金属是铝(Al)、锡(Sn)和铈(Ce)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分散有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固化性树脂。
作为另一个例子,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除了铝、锡和/或铈之外,还可进一步含有铬。因此,用于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粒子可包含选自含有铝、锡和铈中的一种和铬的氧化锆粒子,含有铝、锡和铈中的两种金属和铬的氧化锆粒子,以及同时含有铝、锡、铈和铬的氧化锆粒子中的至少一种粒子。
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与仅由氧化锆组成的无机粒子不同,还包含与锆(Zr)相比低廉的铝(Al)、锡(Sn)和/或铈(Ce),因而可降低上述无机粒子的制造成本。并且,当由本发明的组合物制造的光学片适用于背光单元(Back light unit,BLU)时,可根据铝、锡和/或铈的含量,适当调节透光率和亮度。并且,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包含铬的情况下,由于铬,能够防止当组合物或利用该组合物制造的光学片露出于紫外线时发生黄变。
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具有在亮度和透光度方面能够呈现优异的物性,且能够将黄变的发生最小化的优点。
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液相折射率。具体地,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液相折射率可以为1.57以上。作为一个例子,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液相折射率可以为1.57~1.61。与其不同,上述液相折射率可以为1.57~1.60。作为另一个例子,上述液相折射率可以在1.58~1.60范围内。此时的液相折射率可以是在相对于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总100重量份,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含量为约30重量份~约35重量份(例如,31重量份)的情况下测定出的值。此时,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还可包含铬或者不包含铬。
将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适用于各种装置的情况下,可实现装置的优异的亮度。具体地,适用了利用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来制造的膜的装置与适用了利用包含仅由氧化锆组成的无机粒子的组合物来制造且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厚度的膜的装置的亮度相比,可具有提高约4%以上的亮度。具体地,与适用了利用具有简单地仅由氧化锆组成的无机粒子的组合物来制造的膜的装置相比,适用了利用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来制造的膜的装置的亮度可增加约5%以上或约10%以上,例如,可提高约4%~约20%左右。与其不同,适用了利用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来制造的膜的装置的亮度与适用了利用具有简单地仅由氧化锆组成的无机粒子的组合物来制造的膜的装置相比,可提高约5%~约20%或约7%~约15%。
作为另一个例子,利用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来制造的膜具有优异的透光度。例如,利用上述组合物来形成厚度约为60μm的膜的情况下,上述膜相对于具有约450nm波长的蓝色光相比,可以具有约70%以上的透光度。例如,上述透光度可以为约74%以上或约77%以上。具体地,上述膜可以具有约70%~约85%或约70%~约80%的透光度。
另一方面,利用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来制造的膜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黄变的发生。
作为一个例子,作为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固化物,制造成膜形态的试片的情况下,对上述试片,在ASTM D 4674的条件下经过加速耐候性试验之后,相对于上述试片的CIE色坐标y值的变化量可满足下述数学式1。
[数学式1]
Δy≤0.004
在上述数学式1中,Δy分别指试验之前和之后的CIE坐标系的y轴值的变化量。
上述CIE色坐标为根据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IEclairage)1931色坐标测定方法测定出的值。作为一个例子,由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形成的上述试片的上述Δy值可以为约0.004以下。具体地,上述Δy值可以为约0.0035以下。更具体地,上述Δy值可包含在约0.0005~0.004或0.001~0.0035的范围内。根据如上所述的内容,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固化物在CIE色坐标中的y轴值的变化量可能小。
另一方面,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还含有铬的情况下,可呈现更低的y轴值的变化量。包含还含有铬的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固化试片例如在CIE色坐标中的y轴值的变化量可以为约0.003以下。具体地,上述y轴值的变化量可以为约0.0028以下,更具体地,可以为约0.0026以下。例如,上述y轴值的变化量可满足约0.001~约0.003的范围。像这样,可知即使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适用于实际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实际上几乎没有发生黄变。
作为一个例子,在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氧化锆,包含铝、锡和/或铈的上述金属的含量可以为约0.1~20重量份、约0.5~4重量份、约0.5~10重量份、约0.5重量份~约15重量份、约1~10重量份、约1~15重量份、约5~15重量份或约8~15重量份。包含具有如上所述的范围内的含量的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可提高加工性,并提高利用该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来制造的膜的透光度。并且,将上述膜适用于光学装置等的情况下,可提高光学装置的亮度。
作为另一个例子,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可以与铝、锡和/或铈一同还含有铬。在还包含铬的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还可包含约0.01重量份~约10重量份的铬。此时,100重量份的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定义为不包含铬的情形。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还可包含约0.1~10重量份、约0.3~8重量份或约0.2~5重量份的范围内的铬。包含上述范围内的铬的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能够在不降低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物性的情况下,有效预防紫外线引起的黄变。
相对于总的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本发明的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含量只要不是妨碍在上述固化性树脂内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分散的水平,那么就不受特别的限制。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固化性树脂,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含量可以为约5~70重量份。具体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固化性树脂,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含量可以为约15~50重量份、约20~50重量份、约20~60重量份或约45~50重量份。包含上述范围的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组合物在不妨碍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分散度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高的亮度和优异的透光率。
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大小只要在不降低分散度的范围就不受特别的限制。作为一个例子,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为1nm~80nm。具体地,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在5nm~80nm、10nm~30nm、1nm~4nm、1nm~20nm、30nm~50nm或30nm~80nm范围内。在本发明中,粒子的平均粒径指基于粒度分析的粒子的算术平均直径,例如指常用光学系中提供的粒子的大小,即指近似化为球形态的粒子的平均直径。
只要可使上述氧化锆粒子分散,那么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上述固化性树脂的种类就不受特别的限制。作为一个例子,可使用固化性树脂作为上述固化性树脂,具体地,可包含光固化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等。例如,在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中,可使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作为上述固化性树脂。
作为一个例子,上述固化性树脂可包含具有下述化学式1的结构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在上述化学式1中,R1表示取代有羟基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0的亚烷基,R2表示氢或甲基,Ar表示具有碳原子数6~40的亚芳基或具有碳原子数3~40的亚杂芳基,Q表示氧或硫,m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0~8的整数。
在上述化学式1中,R1表示的亚烷基可由-(CH2)x-表示,此时,x表示2~10的整数。此时,上述亚烷基可以为直链型或支链型的碳链。R1表示的亚烷基的氢中的一个以上可由羟基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CH2)y-CH3,在这里,y表示0~4的整数)取代或未取代。
作为另一个例子,上述固化性树脂可包含具有下述化学式2的结构的化合物。
[化学式2]
在上述化学式2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取代有羟基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0的亚烷基,Ar表示具有碳原子数6~40的芳基或具有碳原子数3~40的杂芳基,m表示0~8的整数,P表示氧或硫。
在上述化学式2中,R1表示氢、甲基或支链型的碳链,R2表示的亚烷基可由-(CH2)y-表示,此时,y表示2~10的整数。
在一个具体例中,在上述化学式2中,R1可表示氢或甲基,R2可表示取代有羟基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0的亚烷基,Ar可表示苯基、萘基、联苯基或三苯基,m可表示1~8的整数,P可表示氧或硫。
作为另一个例子,上述固化性树脂可包含具有下述化学式3的结构的化合物。
[化学式3]
在上述化学式3中,R1可表示氢或甲基,R2可表示取代有羟基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0的亚烷基,Ar1和Ar2可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碳原子数6~40的亚芳基或具有碳原子数3~40的亚杂芳基,P可表示氧或硫,Q可表示氧或硫,i、j、n、m可各自独立地表示0~8的整数。并且,Y表示-C(CH3)2-、-CH2-、-S-、
在上述化学式3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的亚烷基可由-(CH2)y-表示,此时,y表示2~10的整数。
例如,本发明的固化性树脂可使用含有包含上述化学式1~化学式3的结构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
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表面可进行改性。为了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表面改性,可使用各种方法。例如,在制造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工序中,可添加表面改性剂,从而使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表面进行改性。
作为一个例子,上述表面改性剂可以是硅烷化合物。例如,可包含由下述化学式4~化学式6的结构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4]
(R3)m-Si-X(4-m)
[化学式5]
(R3)m-O-Si-X(4-m)
[化学式6]
(R3)m-HR4-Si-X(4-m)
R3表示具有碳原子数1~12的烷基、具有碳原子数2~12的烯基、具有碳原子数2~12的炔基、具有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卤基、被取代的氨基、酰胺基、具有碳原子数1~12的烷基羰基、羧基、巯基、氰基、羟基、具有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具有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羰基、磺酸基、磷酸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环氧基或乙烯基。此时,R3表示芳基的情况下,芳基的氢原子中的一个可被具有碳原子数1~6的烷基、具有碳原子数2~6的烯基或具有碳原子数2~6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
并且,分别在上述化学式4~化学式6中,R4表示H或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X4表示氢、卤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氧基、具有碳原子数1~12的酰氧基、具有碳原子数1~12的烷基羰基、具有碳原子数1~12的烷氧基羰基或-N(R5)2(在这里,R5为H或具有碳原子数1~12的烷基),m表示1~3的整数。
例如,作为上述硅烷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例举异辛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乙酰氧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苯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叔丁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丁氧基硅烷、乙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苯乙烯乙基三甲氧基硅烷、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这些能够各自单独利用或组合2种以上来利用。
作为另一个例子,上述表面改性剂可以为羧酸化合物,例如,上述表面改性剂可包含由下述化学式7和化学式8的结构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7]
(R5)m-COOH
[化学式8]
(R5)m-CH2COOH
分别在上述化学式7和化学式8中,R5表示氢、具有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具有碳原子数1~20的烯基、碳原子数1~7的烷氧基、具有碳原子数6~40的芳基或具有碳原子数3~40的杂芳基,m表示1~10的整数,R5和-(CH2)m-的氢原子可以各自独立地被选自具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具有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具有碳原子数1~10的烯基、具有碳原子数3~20的芳基或羧基中的一种取代。
作为一个具体例,分别在上述化学式7和化学式8中,R5可表示甲氧基、羧乙基、乙氧基、甲氧基苯酚基或甲氧基乙氧基,m可表示1~10的整数。
例如,作为上述羧酸化合物的例子,可例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油酸、十二烷酸、2-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β-羧乙基丙烯酸酯、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酸或甲氧基苯基乙酸等。这些能够各自单独利用或组合2种以上来利用。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上述表面改性剂能够以0.1~40重量份、0.1~5重量份、1~20重量份、1~30重量份、5~10重量份或5~20重量份的含量范围包含在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中。可通过添加上述含量范围的表面改性剂,来确保上述无机粒子的优异的表面改性效果,从而可容易地将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分散于上述固化性树脂。
并且,本发明提供制造上述说明的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分散于固化性树脂的形态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方法。
作为一个例子,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可以如下制造,即,在制造含有铝、锡和/或铈的氧化锆粒子之后,可将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和固化性树脂进行混合来制造。此时,可与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和上述固化性树脂一同添加表面改性剂来进行混合。对于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是指上与上述说明的相同,因而省略重复的详细的说明。
作为一个例子,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可以如下制造,即,可与锆前体一同混合铝前体、锡前体和/或铈前体,并对上述前体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和超声波处理来制造。此时,还可混合铬前体来制造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
上述锆前体、铝前体、锡前体、铈前体和铬前体分别为全部包含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商业上获得的程度的范围的含义。例如,作为上述锆前体,可使用乙酸锆,作为上述铝前体,可使用异丙醇铝,作为上述锡前体和上述铈前体,可分别使用乙酸锡和乙酰丙酮铈。作为上述铬前体,可利用乙酸铬。
对上述前体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和超声波处理的步骤用于通过超声波照射工序使前体成分溶解。例如,可施加约20kHz以上的频率而向上述混合物提供超声波。具体地,若向液体照射具有约20kHz以上的大能量的声波,则会发生微细气泡的产生和消灭现象每秒钟反复25000次~30000次左右的空化现象。通过这种空化现象,可在液体中促进化学反应和分散作用,同时可起到去除污染物质的作用。
作为另一个例子,在上述搅拌和超声波处理的步骤之后,在200℃~350℃的温度和25大气压~40大气压的条件下,可使上述前体的混合物反应3小时~7小时。具体地,将上述前体的混合物移到内胆(liner)约为1L的高压反应器之后,以使高压反应器的内部压力成为25atm~40atm的方式设定反应器的内部温度,若高压反应器的内部压力达到25atm~40atm,则能够以上述压力维持3小时~7小时,由此制造本发明的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
在制造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工序中,根据情况,还可经过干燥过程。例如,可使上述前体的混合物在上述说明的条件下反应,并针对经过超声波处理合成的包含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胶体溶液,使用通风干燥机或喷雾干燥机来去除水分,由此可以获得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干燥气氛为大气相,干燥温度是在不对无机物的物性带来变化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温度可以为约90℃~约110℃,时间可执行至完全去除水分为止。
混合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和上述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可在约20℃~约150℃范围内执行10分钟~20小时,或者在约30℃~约150℃温度下执行3小时~10小时。在混合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和上述固化性树脂的步骤中,还可使用各种溶剂。之后,可施加真空条件来去除所添加的溶剂。在这里,真空条件指理论上的真空条件和可在实验室中实际实现的程度的低的大气压状态全部包含的含义。上述溶剂是为了使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和表面改性剂及固化性树脂均匀混合且均匀分散而使用的。作为在如上所述的工序中可利用的溶剂的例子,可例举1-甲氧基-2-丙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二氯甲烷、甲醇或丙酮等,这些能够各自单独利用或组合2种以上来利用。
另外,本发明提供由如上所述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形成的固化物。
作为一个例子,上述固化物可以为膜形态。上述膜形态的固化物可利用为光学片。例如,上述固化物可通过向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施加光和/或热来形成。由此,上述固化物包含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制造上述固化物的工序可根据包含在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固化性树脂的种类而不同。并且,在形成上述固化物的过程中,可根据成形上述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框架(框)的形状而多样地决定上述固化物的形状。
例如,上述光学片包括形成有微图案的一个以上的光学层,上述光学片的上述光学层可由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形成。并且,上述光学层包含上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此时,上述微图案可以为三角形的截面形状重复的结构。
作为具体例,上述微图案可以为棱镜图案,此时上述光学片可以为棱镜片。上述棱镜片可通过使固化性树脂固化来制造。作为用于上述棱镜片的制造的上述固化性树脂的例子,可例举丙烯酸2-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基酯、丙烯酸3-苯氧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3-苯氧基丙基酯、丙烯酸4-苯氧基丁基酯、(甲基)丙烯酸4-苯氧基丁基酯、丙烯酸5-苯氧基戊基酯、(甲基)丙烯酸5-苯氧基戊基酯、丙烯酸6-苯氧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6-苯氧基己基酯、丙烯酸7-苯氧基庚基酯、(甲基)丙烯酸7-苯氧基庚基酯、丙烯酸8-苯氧基辛基酯、(甲基)丙烯酸8-苯氧基辛基酯、丙烯酸9-苯氧基壬基酯、(甲基)丙烯酸9-苯氧基壬基酯、丙烯酸10-苯氧基癸基酯、(甲基)丙烯酸10-苯氧基癸基酯、丙烯酸2-(苯硫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苯硫基)乙基酯、丙烯酸3-(苯硫基)丙基酯、(甲基)丙烯酸3-(苯硫基)丙基酯、丙烯酸4-(苯硫基)丁基酯、(甲基)丙烯酸4-(苯硫基)丁基酯、丙烯酸5-(苯硫基)戊基酯、(甲基)丙烯酸5-(苯硫基)戊基酯、丙烯酸6-(苯硫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6-(苯硫基)己基酯、丙烯酸7-(苯硫基)庚基酯、(甲基)丙烯酸7-(苯硫基)庚基酯、丙烯酸8-(苯硫基)辛基酯、(甲基)丙烯酸8-(苯硫基)辛基酯、丙烯酸9-(苯硫基)壬基酯、(甲基)丙烯酸9-(苯硫基)壬基酯、丙烯酸10-(苯硫基)癸基酯、(甲基)丙烯酸10-(苯硫基)癸基酯、2-(萘-2-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萘-2-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萘-2-基氧基)丙基丙烯酸酯、3-(萘-2-基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萘-2-基氧基)丁基丙烯酸酯、4-(萘-2-基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5-(萘-2-基氧基)戊基丙烯酸酯、5-(萘-2-基氧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6-(萘-2-基氧基)己基丙烯酸酯、6-(萘-2-基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7-(萘-2-基氧基)庚基丙烯酸酯、7-(萘-2-基氧基)庚基(甲基)丙烯酸酯、8-(萘-2-基氧基)辛基丙烯酸酯、8-(萘-2-基氧基)辛基(甲基)丙烯酸酯、9-(萘-2-基氧基)壬基丙烯酸酯、9-(萘-2-基氧基)壬基(甲基)丙烯酸酯、10-(萘-2-基氧基)癸基丙烯酸酯、10-(萘-2-基氧基)癸基(甲基)丙烯酸酯、2-(萘-2-基硫代)乙基丙烯酸酯、2-(萘-2-基硫代)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萘-2-基硫代)丙基丙烯酸酯、3-(萘-2-基硫代)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萘-2-基硫代)丁基丙烯酸酯、4-(萘-2-基硫代)丁基(甲基)丙烯酸酯、5-(萘-2-基硫代)戊基丙烯酸酯、5-(萘-2-基硫代)戊基(甲基)丙烯酸酯、6-(萘-2-基硫代)己基丙烯酸酯、6-(萘-2-基硫代)己基(甲基)丙烯酸酯、7-(萘-2-基硫代)庚基丙烯酸酯、7-(萘-2-基硫代)庚基(甲基)丙烯酸酯、8-(萘-2-基硫代)辛基丙烯酸酯、8-(萘-2-基硫代)辛基(甲基)丙烯酸酯、9-(萘-2-基硫代)壬基丙烯酸酯、9-(萘-2-基硫代)壬基(甲基)丙烯酸酯、10-(萘-2-基硫代)癸基丙烯酸酯、10-(萘-2-基硫代)癸基(甲基)丙烯酸酯、2-([1,1’-联苯]-4-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1,1’-联苯]-4-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1,1’-联苯]-4-基氧基)丙基丙烯酸酯、3-([1,1’-联苯]-4-基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1,1’-联苯]-4-基氧基)丁基丙烯酸酯、4-([1,1’-联苯]-4-基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5-([1,1’-联苯]-4-基氧基)戊基丙烯酸酯、5-([1,1’-联苯]-4-基氧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6-([1,1’-联苯]-4-基氧基)己基丙烯酸酯、6-([1,1’-联苯]-4-基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7-([1,1’-联苯]-4-基氧基)庚基丙烯酸酯、7-([1,1’-联苯]-4-基氧基)庚基(甲基)丙烯酸酯、8-([1,1’-联苯]-4-基氧基)辛基丙烯酸酯、8-([1,1’-联苯]-4-基氧基)辛基(甲基)丙烯酸酯、9-([1,1’-联苯]-4-基氧基)壬基丙烯酸酯、9-([1,1’-联苯]-4-基氧基)壬基(甲基)丙烯酸酯、10-([1,1’-联苯]-4-基氧基)癸基丙烯酸酯、10-([1,1’-联苯]-4-基氧基)癸基(甲基)丙烯酸酯、2-([1,1’-联苯]-4-基硫代)乙基丙烯酸酯、2-([1,1’-联苯]-4-基硫代)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1,1’-联苯]-4-基硫代)丙基丙烯酸酯、3-([1,1’-联苯]-4-基硫代)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1,1’-联苯]-4-基硫代)丁基丙烯酸酯、4-([1,1’-联苯]-4-基硫代)丁基(甲基)丙烯酸酯、5-([1,1’-联苯]-4-基硫代)戊基丙烯酸酯、5-([1,1’-联苯]-4-基硫代)戊基(甲基)丙烯酸酯、6-([1,1’-联苯]-4-基硫代)己基丙烯酸酯、6-([1,1’-联苯]-4-基硫代)己基(甲基)丙烯酸酯、7-([1,1’-联苯]-4-基硫代)庚基丙烯酸酯、7-([1,1’-联苯]-4-基硫代)庚基(甲基)丙烯酸酯、8-([1,1’-联苯]-4-基硫代)辛基丙烯酸酯、8-([1,1’-联苯]-4-基硫代)辛基(甲基)丙烯酸酯、9-([1,1’-联苯]-4-基硫代)壬基丙烯酸酯、9-([1,1’-联苯]-4-基硫代)壬基(甲基)丙烯酸酯、10-([1,1’-联苯]-4-基硫代)癸基丙烯酸酯、10-([1,1’-联苯]-4-基硫代)癸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羟基-2-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2-(萘-2-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羟基-2-(萘-2-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1,1’-联苯]-4-基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1,1’-联苯]-4-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2-苯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2-苯氧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1,1’-联苯]-4-基氧基)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1,1’-联苯]-4-基氧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萘-2-基氧基)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萘-2-基氧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苯硫基)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苯硫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萘-2-基硫代)甲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萘-2-基硫代)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2’-(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3,3’-(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基)二丙烯酸酯、3,3’-(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3,3’-(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丙烷-3,1-二基)二丙烯酸酯、3,3’-(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丙烷-3,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4,4’-(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3,3’-(4,4’-(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基)二丙烯酸酯、3,3’-(4,4’-(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4,4’-(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3,3’-(4,4’-(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基)二丙烯酸酯、3,3’-(4,4’-(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2,2’-(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2,2’-(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2,2’-(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2,2’-(4,4’-(9H-芴-9,9-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4,4’-氧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氧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4,4’-氧代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氧代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3,3'-(4,4'-氧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3,3'-(4,4'-氧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3,3'-(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3,3'-(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3,3'-(4,4'-氧代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丙烷-3,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3,3'-(4,4'-氧代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丙烷-3,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3,3'-(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丙烷-3,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2,2'-(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2,2'-(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2,2'-(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2,2'-(2,2'-(4,4'-(丙烷-2,2-二基)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2,2'-(2,2'-(4,4'-氧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2,2'-(2,2'-(4,4'-氧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2,2'-(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2,2'-(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2,2'-(2,2'-(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二丙烯酸酯、2,2'-(2,2'-(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砜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基)双(丙烯酸2-甲酯)、聚酯氨基甲酸酯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苯硫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2-甲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氧基乙基酯、丙烯酸苯氧基苄基酯、3-苯氧基-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1-萘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2-萘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1-萘基硫代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2-2-萘基硫代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这些能够各自单独利用或组合2种以上利用。
本发明的棱镜片例如可以是将本发明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固化物制成棱镜片本身的结构。
作为一个例子,上述棱镜片可以为形成包括谷和峰形态的顶部 的三棱镜形态重复的图案的结构。作为另一个例子,在上述三棱镜形态重复的图案中,谷和峰形态的顶部中的一个以上可以为呈圆弧形状的结构。
例如,上述棱镜片的谷和峰的至少一个顶部可呈圆弧形状。以下,参照图1和图2,具体说明上述棱镜片。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棱镜片的形状的立体图。
参照图1,棱镜片100包括基膜110和配置于上述基膜110上的图案部120。上述图案部120包括将谷和峰形态的顶部重复的图案的结构进行排列的多个三棱镜130。上述三棱镜130的各顶部为2个倾斜面交叉而成的线(line),截面形状可定义为点(point)。此时,相邻的三棱镜130之间的间距可以为9μm~25μm,上述图案部120的厚度可以在18μm~50μm范围。
与其不同,上述三棱镜130的各顶部可呈圆弧形状,对此参照图2进行说明。
图2为谷部分呈圆弧形状的三棱镜的示意图。
参照图2,上述三棱镜130的顶部可呈圆弧形状。其效果可以根据上述顶部的圆弧形状在不同高度形成而不同。即,可根据从上述三棱镜130的底面到虚拟的顶点140为止的第一高度H与从上述峰的顶部呈圆弧形状的三棱镜130的底面到圆弧形状的最高点150为止的第二高度h的比(h/H),使亮度和亮度均匀性效果不同。
本发明中的棱镜片的形态不受特别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的范围内,能够用于变更、代替或改良的棱镜片。
并且,上述棱镜片可适用于各种光学装置。例如,可适用于光学装置的背光单元(Back light unit,BLU)。参照图3和图4,对上述背光单元进行说明。
图3和图4为表示背光单元的简要结构的分解图。
参照图3,背光单元200可由光源210、反射板220、导光板230、扩散膜240、棱镜片250、棱镜片255和保护片260构成。
光源210为最初生成光的结构要素,作为光源210,可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CCFL)等。从光源210放出的光向导光板230入射,使得导光板230的内部发生全内反射。但是,以小于临界角的角度的入射角入射的光不发生全内反射而被透射,因而向上侧和下侧射出。此时,反射板220使向下侧射出的光反射,并再向导光板230入射,从而起到提高光效率的作用。
扩散膜240使通过上述导光板230的上部面射出的光扩散,从而起到使亮度均匀,并扩大视角的作用。但是,通过扩散膜240的光的正面射出亮度会降低。棱镜片250使从扩散膜240入射的光折射,并以垂直向LCD器件入射的方式进行聚光而射出,由此起到提高朝向正面的上述射出亮度的作用。上述背光单元200可通过保护片260防止棱镜片产生划痕。
参照图4,背光单元300可由光源310、反射板320、导光板330、扩散膜340、第一棱镜片350、第二棱镜片355和保护片360构成。图4所示的背光单元300与图3所示的背光单元200相比,是在第一棱镜片350和保护片360之间还形成第二棱镜片355的结构。第二棱镜片355为与第一棱镜片350在旋转90°的状态下相向的结构。即,第二棱镜片355为谷和峰形态重复的形状呈与第一棱镜片350相向的形态,且与第一棱镜片350的谷和峰的形状重复的形状是旋转90°的结构。
并且,本发明提供包括上述光学片的各种形态的光学装置。上述组合物或其固化物可利用为包括在光学装置内的材料或部件。作为一个例子,上述组合物或其固化物能够以光学片的形态包括在光学装置内。
以下,通过实施例等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等仅用于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39
向相对于溶液总重量包含约21重量%的ZrO2的乙酸锆溶液500g,以下述表1的含量添加异丙醇铝作为铝前体,并进行了搅拌。此时,还添加乙酸铬一水合物作为铬前体。
并且,向相对于溶液总重量包含约21重量%的ZrO2的乙酸锆溶液500g,如下述表1所示,添加乙酸锡作为锡前体或者乙酰丙酮铈作为铈前体,并进行了搅拌。
在下述表1中,锆前体、铝前体、锡前体和铈前体的各含量是以这些成分的总重量为基准,将相应成分各自以“重量%”表示。此时,铬前体的含量由“重量份”表示在将锆前体、铝前体、锡前体及铈前体总重量作为100重量份时的重量。
[表1]
根据表1,在向作为锆前体的乙酸锆溶液添加上述前体之后,通过超声波工序,使上述前体完全溶解于乙酸锆溶液。在将溶解的混合溶液移到1L内胆(liner)高压反应器之后,以使高压反应器的内部压力成为30atm的方式设定反应温度。若高压反应器的内部压力达到30atm,则以上述压力维持5小时,并制造了无机试样。使制造的无机试样通过干燥机,制造了已去除上述无机试样中含有的水分的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
分别在实施例1~实施例39中,以去除了水分的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约60g为基准,以下述表2的含量混合了固化性树脂等。
[表2]
种类 成分 含量(g)
构成固化性树脂的化合物 PBA(丙烯酸苯氧基苄基酯) 35
表面改性剂 MEEA(2-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 10
溶剂 甲醇 90
在60℃温度下,使以上述表2的含量混合的混合物反应60分钟之后,通过真空干燥去除溶剂,由此制造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39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
比较例1和比较例2
与实施例1~实施例39相比,将各金属成分的含量调节为如下述表3,除此之外,以相同的方法制造了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参照下述表3,比较例1的组合物仅包含锆前体,比较例2的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锆前体,还包含了约5重量份的铬前体。
[表3]
No. 锆前体(重量份) 铬前体(重量份)
比较例1 100 -
比较例2 100 5
实验例1:亮度测定实验
分别利用实施例1~39和比较例1和2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制造了棱镜片1~39和比较片1和2。具体地,分别将实施例1~39和比较例1和2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与由双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difunctional urethane acrylate)、四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tetrafunctional urethane acrylate)和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氧化膦(TPO)组成的附加溶液进行混合,并搅拌约3小时来制造了涂敷用组合物。将上述涂敷用组合物涂敷于PET上,并利用金属灯来进行固化,从而制造了棱镜片1~39和比较片1和2。此时,分别在棱镜片1~39和比较片1和2中,相邻的三棱镜之间的间距为约21μm,且包含上述PET膜的棱镜片(或比较片)的总厚度为约87.5μm。
测定了以如上方式制造的棱镜片1~39和比较片2的各亮度。就亮度而言,利用作为亮度测定装备的拓普康公司(Topcon Corporation)的BM7(商品名)来测定了比较片1的亮度,并将其值作为100%基准,以相对于它的相对百分比进行测定。将棱镜片1~39和比较片1和2分别安装于由光源、导光板和扩散片构成的光学组件,适用了棱镜片1~39和比较片1和2的光学组件的各亮度全部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
并且,测定了实施例1~39和比较例1和2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各液相折射率。作为阿贝折射仪,利用DR-M2(商品名,ATAGO公司,日本)来测定了液相折射率。
将以如上方式测定的亮度和液相折射率分别示于表4中。
[表4]
No. 亮度 液相折射率
实施例1 104% 1.602
实施例2 117% 1.601
实施例3 117% 1.601
实施例4 115% 1.597
实施例5 113% 1.592
实施例6 110% 1.586
实施例7 108% 1.581
实施例8 113% 1.592
实施例9 113% 1.592
实施例10 111% 1.588
实施例11 108% 1.581
实施例12 106% 1.577
实施例13 100% 1.573
实施例14 104% 1.602
实施例15 117% 1.601
实施例16 117% 1.601
实施例17 115% 1.597
实施例18 113% 1.592
实施例19 110% 1.586
实施例20 108% 1.581
实施例21 113% 1.592
实施例22 113% 1.592
实施例23 111% 1.588
实施例24 108% 1.581
实施例25 106% 1.577
实施例26 100% 1.573
实施例27 105% 1.602
实施例28 118% 1.601
实施例29 118% 1.601
实施例30 116% 1.597
实施例31 114% 1.592
实施例32 111% 1.586
实施例33 109% 1.581
实施例34 114% 1.592
实施例35 114% 1.592
实施例36 112% 1.588
实施例37 109% 1.581
实施例38 107% 1.577
实施例39 102% 1.573
比较例1 100% 1.602
比较例2 95% 1.602
参照表4,可知适用了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12、14~25和27~39的组合物来制造的棱镜片1~12、14~25和27~39的光学组件的亮度高于适用了比较片1和2的光学组件的亮度。就液相折射率而言,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2~13、15~25和27~39的组合物的值相对低于比较例1和2,但适用了利用这些制造的棱镜片的光学组件的亮度高。
尤其,可知实施例1、14和27的组合物的液相折射率与比较例1和2的组合物相比处于实质上相同的水平,而适用了利用这些制造的棱镜片1、14和27的光学组件的亮度高于适用了比较片1和2的光学组件。
并且,可知实施例13和26的组合物的液相折射率低于比较例1和2的组合物的液相折射率,而适用了利用这些制造的棱镜片13和26的光学组件的亮度以与适用了比较片1和2的光学组件的亮度实质上类似的水平实现。
实验例2:透光度测定实验
向实施例1~39和比较例1和2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添加由双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difunctional urethane acrylate)、四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tetrafunctional urethane acrylate)和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氧化膦(TPO)组成的附加溶液,并搅拌约3小时左右,从而制造了涂敷用组合物。向上述涂敷用组合物提供紫外线,制造了平板膜1~39和比较膜1和2。对于平板膜1~39和比较膜1和2,分别利用紫外-可见光(UV-Visible)(制造商:瓦里安(VARIAN)公司,型号:CARRY4000,灯(Lamp):汞灯(Mercury lamp))来测定了透光度。当测定透光度时,膜的厚度为60μm,照射的光源的波长为400nm。将其结果示于表5中。
[表5]
No. 透光率(%)
实施例1 70%
实施例2 77%
实施例3 77%
实施例4 78%
实施例5 80%
实施例6 81%
实施例7 81%
实施例8 80%
实施例9 80%
实施例10 80%
实施例11 78%
实施例12 75%
实施例13 70%
实施例14 70%
实施例15 77%
实施例16 77%
实施例17 78%
实施例18 80%
实施例19 81%
实施例20 81%
实施例21 80%
实施例22 80%
实施例23 80%
实施例24 78%
实施例25 75%
实施例26 70%
实施例27 72%
实施例28 79%
实施例29 79%
实施例30 80%
实施例31 82%
实施例32 83%
实施例33 83%
实施例34 82%
实施例35 82%
实施例36 82%
实施例37 80%
实施例38 77%
实施例39 72%
比较例1 66%
比较例2 60%
参照表5,可知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39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制造的平板片的透射度的值高于利用比较例1和2的组合物制造的比较片的透射度的值。尤其,可知利用实施例5~7、18~23和30~37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制造的平板片的透射度高于其他平板片和比较片,且在组合物总重量中,呈现随着铬的含量增加,透射度减少的趋势。
实验例3:黄变发生与否的观测
对于以与实验例1实质上相同的方法制造的棱镜片1~39和比较片1和2,分别在ASTM D 4674的条件下,实施了加速耐候性试验。利用加速耐候性试验机(型号:QUV/spray)来进行了试验,作为该条件,在50℃温度下,将形成三棱镜形态重复的图案的棱镜片放置15分钟之后,对于该片的黄变发生与否,利用BM7亮度计来确认了色坐标数值。若上述色坐标数值高,则意味着相关产品容易黄变。将分析结果示于下述表6中。
[表6]
No. 色坐标变化值(Δy)
实施例1 0.0035
实施例2 0.003
实施例3 0.0023
实施例4 0.0027
实施例5 0.0027
实施例6 0.0027
实施例7 0.0027
实施例8 0.0026
实施例9 0.0023
实施例10 0.0020
实施例11 0.0018
实施例12 0.0015
实施例13 0.0010
实施例14 0.0035
实施例15 0.003
实施例16 0.0023
实施例17 0.0027
实施例18 0.0027
实施例19 0.0027
实施例20 0.0027
实施例21 0.0026
实施例22 0.0023
实施例23 0.0020
实施例24 0.0018
实施例25 0.0015
实施例26 0.0010
实施例27 0.0033
实施例28 0.0028
实施例29 0.0021
实施例30 0.0025
实施例31 0.0025
实施例32 0.0025
实施例33 0.0025
实施例34 0.0024
实施例35 0.0021
实施例36 0.0018
实施例37 0.0016
实施例38 0.0013
实施例39 0.0008
比较例1 0.0037
比较例2 0.0023
参照表6,可知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39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制造的棱镜片1~39的色坐标变化值小于利用比较例1的组合物制造的比较片1的色坐标变化值。即,可知即使时间经过,棱镜片1~39的变色程度少于比较片1的变色程度。
并且,可知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1~13、24~26和36~39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制造的棱镜片的色坐标变化值小于利用比较例2的组合物制造的比较片2的色坐标变化值。其结果,可知可以确认铬能够抑制黄变,可全部满足亮度、透光度和抑制黄变的组合物为本发明的组合物。

Claims (13)

1.一种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所述金属是铝(Al)、锡(Sn)和铈(Ce)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分散有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固化性树脂,
其中,所述固化性树脂包含具有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在所述化学式1中,
R1表示未被取代的或被羟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0的亚烷基,
R2表示氢或甲基,
Ar表示碳原子数为6~40的亚芳基或碳原子数为3~40的亚杂芳基,
Q表示氧或硫,以及
m和n各自独立地表示0~8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氧化锆,所述金属的含量为0.1重量份~2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还含有铬(Cr)。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还包含铬的情况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还包含0.01重量份~10重量份的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固化性树脂,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含量为5重量份~7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nm~8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进行了表面改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利用硅烷化合物和羧酸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表面改性。
9.一种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造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步骤,所述金属是选自铝(Al)、锡(Sn)和铈(Ce)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混合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和固化性树脂的步骤;
其中,所述制造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的步骤包括:
混合选自铝前体、锡前体和铈前体中的至少一种和锆前体的步骤;以及
对所述前体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和超声波处理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搅拌和超声波处理的步骤之后,在200℃~350℃的温度和25大气压~40大气压的压力下,使所述混合物反应3小时~7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和所述固化性树脂的步骤中,还混合表面改性剂,所述含有金属的氧化锆粒子、所述表面改性剂和所述固化性树脂在20℃~150℃范围内混合10分钟~20小时。
11.一种光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微图案的一个以上的光学层;
所述光学层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光学层的微图案具有三角形的截面形状反复的结构。
13.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片。
CN201380030587.4A 2012-06-11 2013-06-11 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光学片及光学装置 Active CN1043643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20062242 2012-06-11
KR10-2012-0062242 2012-06-11
KR1020130066259A KR101522356B1 (ko) 2012-06-11 2013-06-11 유-무기 하이브리드 조성물, 이의 제조 방법, 광학 시트 및 광학 장치
PCT/KR2013/005151 WO2013187679A1 (ko) 2012-06-11 2013-06-11 유-무기 하이브리드 조성물, 이의 제조 방법, 광학 시트 및 광학 장치
KR10-2013-0066259 2013-06-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4320A CN104364320A (zh) 2015-02-18
CN104364320B true CN104364320B (zh) 2016-09-07

Family

ID=49984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0587.4A Active CN104364320B (zh) 2012-06-11 2013-06-11 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光学片及光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98740A1 (zh)
KR (1) KR101522356B1 (zh)
CN (1) CN1043643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9018B1 (ko) * 2016-12-14 2018-12-13 주식회사 창강화학 코어쉘 구조의 무기입자,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필름
CN108976338A (zh) * 2018-07-10 2018-12-11 东南大学 一种新型显示用光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168970B1 (ko) * 2018-11-13 2020-10-22 주식회사 케이씨텍 지르코니아 나노 입자 분산액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JP6784416B2 (ja) * 2019-03-18 2020-11-11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高屈折性樹脂硬化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8349A (zh) * 2001-10-11 2005-01-19 捷时雅株式会社 光固化性组合物、其固化物以及层压体
KR20070101001A (ko) * 2006-04-10 2007-10-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무색의 반사색상을 갖고 내스크래치성이 우수한 저반사필름
CN101547866A (zh) * 2006-12-01 2009-09-30 大日本涂料株式会社 氧化锆颗粒分散液、包含氧化锆颗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以及固化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2906B2 (ja) * 2006-11-15 2012-06-13 ソニーケミカル&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封止樹脂組成物及び発光素子
WO2008101806A2 (en) * 2007-02-20 2008-08-28 Basf Se High refractive index monomers,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KR101606739B1 (ko) * 2009-10-23 2016-03-28 제이엔씨 주식회사 경화성 수지조성물 및 광학 필름
JP5594037B2 (ja) * 2009-10-23 2014-09-24 Jnc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8349A (zh) * 2001-10-11 2005-01-19 捷时雅株式会社 光固化性组合物、其固化物以及层压体
KR20070101001A (ko) * 2006-04-10 2007-10-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무색의 반사색상을 갖고 내스크래치성이 우수한 저반사필름
CN101547866A (zh) * 2006-12-01 2009-09-30 大日本涂料株式会社 氧化锆颗粒分散液、包含氧化锆颗粒的光固化性组合物以及固化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38693A (ko) 2013-12-19
US20150198740A1 (en) 2015-07-16
CN104364320A (zh) 2015-02-18
KR101522356B1 (ko) 2015-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4320B (zh) 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光学片及光学装置
US7629424B2 (en) Metal-contain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TWI488910B (zh)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使用其的光學膜的製造方法及含有其的光學膜
JP5350628B2 (ja) 抗uv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
TWI586542B (zh) 成形材料、塗料組成物及成形材料之製造方法
US20090140284A1 (en) Transparent Inorganic Oxide Dispersion and Iorganic Oxide Particle-Containing Resin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for Sealing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Hard Coat Film and Optical Functional Film and Optical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norganic Oxide Pariticle-Containing Resin
WO2008010533A1 (en)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201302816A (zh) 適用於微結構光學膜之(甲基)丙烯酸苄酯單體
TW201105723A (en)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cured product thereof
CN1220076C (zh) 导光板及照明单元
CN105907287A (zh) 防紫外防眩光防指纹增硬涂液组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83377A (zh) 一种高雾度粘合层组合物及一种高雾度高亮度复合增亮膜
CN105408415B (zh) 有机‑无机混合组合物、使用其制备的光学元件和光学装置
CN105273585B (zh) 一种uv隔断防污涂覆组合物、硬化膜及制备方法
TWI576665B (zh) 彩色濾光片用著色樹脂組成物,彩色濾光片,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el顯示裝置
EP3016476A1 (en) Optical laminate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JP2016180017A (ja) 反応性シリコーン化合物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
TW201042292A (en) High-efficiency light diffusing polymeric fil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6574992A (zh) 防眩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Son et al. Highly transparent and wide viewing optical films using embedded hierarchical double-shell layered nanoparticles with gradient refractive index surface
JP2021185431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硬化性組成物
CN103339534A (zh) 防反射材料
JP2019183137A (ja) 無機酸化物粒子又はシロキサン化合物を含む重合性組成物、該重合性組成物を用いた層の製造方法及び無機酸化物粒子又はシロキサン化合物を含む層
KR100989076B1 (ko) 가교제가 함유된 구형 실리카 비드 광확산제 및 그것의제조방법
CN102115545B (zh) 一种具有中孔洞的光学扩散膜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