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0718A - 一种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0718A
CN104360718A CN201410627516.9A CN201410627516A CN104360718A CN 104360718 A CN104360718 A CN 104360718A CN 201410627516 A CN201410627516 A CN 201410627516A CN 104360718 A CN104360718 A CN 104360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motherboard
expansion board
modul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275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60718B (zh
Inventor
沈玉龙
徐继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6275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60718B/zh
Priority to US14/609,587 priority patent/US9354675B1/en
Publication of CN104360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0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60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0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4Mounting of motherbo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5Mounting of expansion bo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7Mounting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isk dri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interconnections or communication control functionality are redundant
    • G06F11/2005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interconnections or communication control functionality are redundant using redundant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5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functionality or persistent mass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89Redundant storage control function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服务器,其包含两主机板,所述主机板设置于一底盘上,所述主机板含有多个扩充卡及一电子模组,所述电子模组设有至少一第一存储装置,所述主机板进一步含有一平展卡,所述平展卡介于所述底盘与所述电子模组之间,所述扩充卡或所述平展卡藉由所述电子模组的所述至少一第一存储装置作为其系统盘对所述服务器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磁盘阵列管理。本发明在保证主机板内的存储装置发生故障时,无需使服务器关机而进行维护,不影响服务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在有限空间内提供更多的电子元件,以提升或增加服务器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服务器的扩充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生活空间的普及,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电网、智能电视等平台的兴起及发展,各种信息的需求总量、处理及传递呈爆炸式的增长。因此,对于服务器的存储、处理以及其他功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以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例如,一种传统服务器可包含机壳、存储模组、连接模组及主机板。所述机壳包含底壳。所述存储模组设置于所述底壳上并设存储单元。所述连接模组设置于底壳上并且与所述存储模块相连。所述主机板以插拔方式连接于所述连接模组。参见图1所示的传统服务器的主机板的示意图。所述主机板100设置于一底盘101上,并且所述主机板100设有至少一中央处理单元(图中未示)、连接器(图中未示)以及至少一电子模组110。所述主机板通过连接器耦接至所述连接模组,以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电子模组可以为存储装置(例如固态硬盘或是一般的硬盘)。在该主机板的配置中,所述电子模组设有至少一存储装置,例如两个层叠设置的硬盘120,且为2.5寸。所述两个硬盘120中的一个硬盘作为主机板的系统OS盘,另一个硬盘作为备份存储,两者互为冗余。所述两个硬盘120支持热插拔功能。由于所述两个硬盘支持热插拔功能,且为冗余设计,因此,当其中一硬盘发生故障时,另一硬盘可以立即接管其工作,而使服务器不需要关机而进行维护,进而也不影响主机板的正常工作,以至能够保证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主机板的配置中,进一步可设有扩充卡130,例如Lower Profile卡,其为一种特定规定的PCIe卡,具有占用空间少和装配方便的特点。由于扩充卡的插设,可以提升或增加服务器的功能,进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要求。然而,目前,在上述传统服务器的主机板的空间有限,若需要支持更多的扩充卡或控制卡或其他电子元件的话,则需要对该服务器的主机板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服务器能够扩展更多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其在保证所述主机板内的存储装置(例如硬盘)发生故障时另一存储装置接替其工作,无需使服务器关机而进行维护,不影响整个服务器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多的扩充卡或控制卡等电子元件,以提升或增加服务器的功能,进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包含两主机板,所述主机板设置于一底盘上,所述主机板含有多个扩充卡及一电子模组,所述电子模组设有至少一第一存储装置,所述主机板进一步含有一平展卡,所述平展卡介于所述底盘与所述电子模组之间,所述扩充卡或所述平展卡藉由所述电子模组的所述至少一第一存储装置作为其系统盘对所述服务器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磁盘阵列管理。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服务器进一步含有两扩展板,一连接模组及一存储模组,所述存储模组设有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所述两主机板与所述两扩展板分别层叠于所述服务器的一机壳上,并分别独立插拔于所述连接模组,进而通过所述连接模组连接至所述存储模组。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两主机板至少有一正常运作,且所述两扩展板至少有一正常运作时,正常运作的所述主机板藉由正常运作的所述扩展板对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数据读写。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当所述两主机板,所述两扩展板运作正常时,能够更换任意其中之一的所述主机板及/或任意其中之一的所述扩展板,而不影响所述服务器的正常运作。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机板进一步含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供电模块,所述至少一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扩充卡。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子模组进一步含有一托盘与一托架,所述托盘的两侧含有多个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托盘侧壁呈一角度,且所述弹片远离所述托盘侧壁的一端部设有一定位销与一导向部,所述定位销相对朝内设置,当所述第一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托盘并插入所述托架时,所述弹片由一张开状态变为一闭合状态,从而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一定位孔而固设于所述托架;当所述第一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托盘抽离所述托架时,所述导向部平滑的过渡使所述弹片由所述闭合状态变成张开状态,从而所述定位销抽离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所述定位孔而释放于所述托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托盘进一步含有一背板,所述托架进一步含有一电路板,当所述第一存储装置插设于所述背板随同所述托盘插入所述托架时,所述背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当所述第一存储装置插设于所述背板随同所述托盘抽离所述托架时,所述背板断开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托盘进一步含有一LED灯,设置于所述托盘前端内侧并耦接所述背板,用以显示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状态。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托盘进一步含有一旋扣把手,当所述托盘插入所述托架时,所述旋扣把手的近端一开口作用于所述托架的侧边,藉由所述旋扣把手的远端一拇指螺丝固设所述托盘于所述托架。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服务器进一步含有一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两主机板之间或任一主机板的旁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服务器能够在保证所述主机板内的存储装置(例如硬盘)发生故障时另一存储装置接替其工作,无需使服务器关机而进行维护,不影响整个服务器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多的扩充卡或控制卡等其他电子元件,以提升或增加服务器的功能。进一步而言,本发明的第一主机板和第二主机板互为冗余设计,第一扩展板和第二扩展板互为冗余设计,当所述两主机板,所述两扩展板运作正常时,能够更换任意其中之一的所述主机板及/或任意其中之一的所述扩展板,而不影响所述服务器的正常运作。当其中一主机板或扩展板发生故障时,另一的主机板及扩展板可以立即其工作,而使服务器不需要关机而进行维护。如此,不需要重新关机而可直接进行更换,也不影响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升客户的工作效率,并降低运维的成本。再者,所述第一主机板和第二主机板的电子模组支持免工具更换硬盘的功能(即无螺丝拆装硬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传统服务器的主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机板、第二主机板、第一扩展板和第二扩展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机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模组和第一扩充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机板的各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模组的连接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盘安装于第一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第一硬盘相连于第一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C中的A点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盘插入第一托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
100、主机板;101、底盘;110、电子模组;
120、硬盘;130、扩充卡;
200、服务器;210、第一主机板;
211、第一底盘;212、第一扩充卡;
213、第一电子模组;
220、第二主机板;221、第二底盘;
222、第二扩充卡;223、第二电子模组;
230、第一扩展板;240、第二扩展板;
250、机壳;251、底壳;
260、连接模组;270、存储模组;280、电源模组;
290、第一扩充模块;292、第二扩充模块;
310、第一硬盘;311、第一托架;312、第一平展卡;
314、支撑部;315、第一支架;316、供电模块;
510、第一托盘;511、侧壁;512、第一穿槽;513、第一弹片;
514、第一硬盘背板;515、第一连接器;516、第二连接器;
517、第一旋转把手;518、第一拇指螺丝;
519、第一LED灯;
610、第一固定部;611、第一弹臂;612、第一导向部;
613、固定孔;614、第一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以下叙述本发明的服务器的结构,请参照图2至图10所示,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的服务器200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及3A-3D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机架式服务器200,主要结构包含一第一扩充模块290、一第二扩充模块292、机壳250、第一扩展板230、第二扩展板240、连接模组260(参见图4A和图4B所示)、存储模组270及电源模组280。
参见图2及图3A所示,所述第一扩充模块290包含一第一底盘211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底盘211上的第一主机板210。同样,所述第二扩充模块292包含一第二底盘221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二底盘221上的第二主机板220。所述第一主机板210设有多个(例如本实施为2个)第一扩充卡212和第一电子模组213。同样,所述第二主机板220设有多个(例如本实施为2个)第二扩充卡222和第二电子模组223。此外,每一所述主机板210,220还设有至少一中央处理单元(图中未示)以及连接器(图中未示),每一所述主机板210,220通过连接器耦接至所述连接模组260(可参见图4A和图4B),以进行信号传输。
参见图2和图3C所示,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设有至少一第一存储装置(本实施例中为第一硬盘310,下文均以第一硬盘310为例),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设有至少一第一存储装置(本实施例中为第二硬盘(图中未示),下文均以第二硬盘为例),所述至少一第一硬盘310和所述至少一第二硬盘可以为固态硬盘或是一般的硬盘但未限定种类。参见图2及图3A所示,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包含一第一托架311和一第一托盘510。同样,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包含一第二托架(图中未示)和一第二托盘(图中未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托架311将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架高于所述第一底盘211上方,以及通过所述第二托架将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架高于所述第二底盘221上方,接着通过所述第一底盘211以及所述第二底盘221的并排配置,使所述第一硬盘310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硬盘沿横向排列以及互为冗余,其中一个硬盘作为主机板的系统OS盘,另一个硬盘作为备份存储,当所述第一硬盘310和所述第二硬盘中的任一硬盘发生故障时,另一硬盘自动接管,以保证所述服务器200的正常运作。
继续参见图2及图3A所示,所述机壳250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被多个互为水平及/或垂直的分隔片(图中未示)划分成多个次容置空间,进而将所述第一扩充模块290、第二扩充模块292、第一扩展板230、第二扩展板240、连接模组260、存储模组270及电源模组280分别容置于所述机壳250的多个次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参见图3A至图3D所示,在所述第一扩充模块290中,所述第一主机板210设置在第一底盘211上。位于所述第一主机板210上方的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与所述第一底盘211之间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一平展卡312,如图3B所示,通过所述第一底盘211的分隔使所述第一平展卡312与第一电子模组213平行且上下层叠。第一平展卡312用以藉由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的所述第一硬盘310作为系统盘,以对所述服务器200的存储模组270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图中未示)进行磁盘阵列管理。同样的,在所述第二扩充模块292中,所述第二主机板220设置在第二底盘221上。所述第二主机板220包括第二电子模组223。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与所述第二底盘221之间进一步设置有一第二平展卡(图中未示),且其结构及用途与所述第一平展卡312相同,其通过所述第二底盘221的分隔使所述第二平展卡与第二电子模组223平行且上下层叠。所述第二平展卡用以藉由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的所述第二硬盘作为系统盘,以对所述服务器200的存储模组270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磁盘阵列管理。需注意的是,所述第一扩充卡212也可以藉由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的所述第一硬盘310作为系统盘,以对所述服务器200的存储模组270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磁盘阵列管理。同样,所述第二扩充卡222也可以藉由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的所述第二硬盘作为系统盘,以对所述服务器200的存储模组270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磁盘阵列管理。
以下将进一步详细介绍第一主机板210的第一电子模组213和第二主机板220的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结构,请参考图3A至图3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硬盘310、一第一托盘510以及一第一托架311。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硬盘、一第二托盘以及一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盘510用以容纳该至少两个第一硬盘310于其内,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硬盘310互为平行且前后成列设置,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硬盘310彼此串行耦接(下文中将会进一步说明串行耦接)。所述第二托盘用以容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硬盘于其内,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硬盘互为平行且前后成列设置,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硬盘彼此串行耦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模组213和第二电子模组223的两个第一硬盘310和两个第二硬盘,可为如2.5寸。再者,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硬盘310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硬盘互为冗余设计。其中,如图3A所示,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的第一个第一硬盘310与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第一个第二硬盘互为冗余,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的第二个第一硬盘与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第二个第二硬盘互为冗余,以此类推,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的第一硬盘310与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第二硬盘一一对应的冗余设置。然而第一电子模组213的第一硬盘310与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第二硬盘的冗余设置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当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的第一硬盘310和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第二硬盘中的任一硬盘发生故障时,相应电子模组中的相应的另一硬盘会自动接管,以保证所述服务器200的正常运作。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为了更换两个硬盘中的任一发生故障的硬盘而不影响所述服务器200的正常运作,于是需要将两个硬盘设置为层叠式,互为冗余,并且所述两个硬盘均需支持热插拔功能。而本发明所述的第一主机板210和第二主机板220的结构相同,且互为冗余,进一步来说,第一主机板210的第一电子模组213和第二主机板220的第二电子模组223互为冗余设计,更换任一电子模组而不会影响所述服务器200的正常工作。因此,设置于第一电子模组213的第一硬盘310和设置于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第二硬盘可以不支持单独热插拔的功能,进而使得第一电子模组213的第一硬盘310和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第二硬盘可以为单层式设置,而非现有技术中的双层式设置。因此,相较与现有技术,本发明由原先的双层式设置而转为单层式设置,使得第一电子模组213和第二电子模组223分别占用所述第一主机板210和第二主机板220的高度空间减少,于是省下的空间可以进一步提供给新增的其他扩充卡或平展卡,以提升或增加所述服务器200的功能。
由上可知,由于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的第一硬盘310和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第二硬盘为单层式设置,以省下的空间可以进一步提供给新增的其他扩充卡或平展卡,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托架311承载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的第一托盘510于其内,接着通过第一托架311的多个支撑部314将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架高于所述第一底盘211之上方,使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与所述第一底盘211之间形成空间来容纳并设置一第一平展卡312,例如RAID卡(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卡)、控制卡等等。所述第一平展卡312与第一电子模组213平行设置,藉由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的所述第一硬盘310作为系统盘,以对所述服务器200的存储模组270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磁盘阵列管理。所述第一平展卡312与第一电子模组213层叠地设置于第一主机板210上。同样,通过所述第二托架承载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第二托盘于其内,接着通过所述第二托架的多个支撑部将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架高于所述第二底盘221之上方,使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与所述第二底盘221之间形成空间来容纳并设置一第二平展卡,例如RAID卡、控制卡等等。所述第二平展卡与第二电子模组223平行设置,藉由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的所述第二硬盘作为系统盘,以对所述服务器200的存储模组270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磁盘阵列管理。所述第二平展卡与第二电子模组223层叠地设置于第二主机板220上。由此可知,新增的第一平展卡312和第二平展卡能够进一步满足客户的扩展需求。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机板210除了设有多个第一扩充卡212和第一电子模组213,进一步设有一第一支架315和至少一用以执行操作系统的第一处理单元(图中未示),所述第一支架315设有至少两个供电模块316,所述至少两个供电模块316通过线缆与所述第一扩充卡21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15进一步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固态硬盘控制卡(图中未示)(或称为第一NGFF卡,其中NGFF全称为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为一种新型接口),用以安装作为系统OS或备份存储的固态硬盘。所述第一支架315进一步兼有导风罩作用。同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机板220除了设有多个第二扩充卡222和第二电子模组223,进一步设有一第二支架(图中未示,与第一支架315结构相同)和至少一用以执行操作系统的第二处理单元(图中未示),所述第二支架设有至少两个供电模块316,所述至少两个供电模块316通过线缆与所述第二扩充卡22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进一步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固态硬盘控制卡(或称为第二NGFF卡),用以安装作为系统OS或备份存储的固态硬盘。所述第二支架进一步兼有导风罩作用。
继续参见图2、图3A至图3D及图4A至图4B所示,在组合时,所述第一扩展板230设置于所述第一扩充模块290的所述第一底盘211和所述机壳250的底壳251之间,且所述第一扩展板230平行于所述第一底盘211的底面。通过所述第一底盘211架设于所述机壳250中使所述第一扩展板230、所述第一平展卡312与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上下层叠。所述第二扩展板240设置于所述第二扩充模块292的所述第二底盘221和所述机壳250的底壳251之间,且所述第二扩展板240平行于所述第二底盘221的底面。通过所述第二底盘221架设于所述机壳250中使所述第二扩展板240、所述第二平展卡与所述第二电子模组223上下层叠。于是,使所述第一扩展板230位于所述第一主机板210的下方以及所述机壳250内的最下层,以及使所述第二扩展板240位于所述第二主机板220的下方以及所述机壳250内的最下层。
更进一步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组270设有多个第二存储装置(图中未示)。所述第一主机板210、第二主机板220、第一扩展板230及第二扩展板240均以插拔方式连接于所述连接模组260,进而通过所述连接模组260连接至所述存储模组270。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机壳250的一端容纳设有第一主机板210、第一扩展板230、第二主机板220、第二扩展板240。所述存储模组270位于机壳250的相对另一端,而连接模组260及一风扇模组(图中未示)位于机壳250的两端之间。因此,连接模组260用以电性连接至所述服务器200的各元件,以使各元件能够彼此传递信号或数据,可参见图4A至图4B。
参见图2至图3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底盘211以及所述第二底盘221分别架设于所述机壳250的两个次容置空间上方,能保持第一主机板210位于第一扩展板230上方,且两者间彼此相隔一距离而不干涉,以及保持第二主机板220位于第二扩展板240上方,且两者间彼此相隔一距离而不干涉,进而确保第一主机板210、第二主机板220、第一扩展板230、第二扩展板240得以能够相对该连接模组260插设正确位置而避免误插。另外,第一主机板210和第二主机板220的厚度单位约为1.5U,而第一扩展板230和第二扩展板240的厚度约为0.5U,主机板与扩展板的厚度差异能避免误插。所述第一主机板210、第二主机板220、第一扩展板230和第二扩展板240相互独立地设置于所述机壳250内,且第一主机板210、第二主机板220、第一扩展板230和第二扩展板240支持热插拔方式,因此,相较于无法单独分开维护且拆装繁琐的传统主机板及扩展板而言,本发明所述的第一主机板210、第二主机板220、第一扩展板230和第二扩展板240提供更好的维护条件。
当所述第一扩展板230与所述第二扩展板240至少有一扩展板正常运作,且所述第一主机板210与所述第二主机板220至少有一主机板正常运作时,正常运作的所述第一主机板210或所述第二主机板220通过任一正常运作的所述第一扩展板230或所述第二扩展板240对所述存储模组270的第二存储装置进行数据读写。
所述第一主机板210、第二主机板220、第一扩展板230和第二扩展板240相互独立地设置于所述机壳250内。在所述第一主机板210、第二主机板220、第一扩展板230及第二扩展板240正常运作时,能够更换正常运作的第一主机板210及相应的第一底盘211,或者更换第二主机板220及相应的第二底盘221,抑或更换正常运作的第一扩展板230或第二扩展板240,而不影响所述服务器200的正常运作。
另外,继续参见图3A所示,所述第一扩展板230和第二扩展板240结构相同,互为冗余。所述第一扩展板230和第二扩展板240均设有连接器(图中未示),进而其他电子元件可插设于或连接于所述连接器,以进一步扩充所述服务器200的功能。其他电子元件例如支持JBOD功能的存储群组或类似部件。需注意的是,上述电子元件的种类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组280设置于第二主机板220和第二扩展板240的旁侧,而第二主机板220和第二扩展板240的相对另一侧邻近第一主机板210和第一扩展板230。然而,第二主机板220、第二扩展板240、第一主机板210、第一扩展板230及电源模组280的相对设置位置并非限定本发明。在其他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组280可介于第一扩展板230和第二扩展板240之间,即所述电源模组280设于第一主机板210和第二主机板220之间。当然,所述电源模组280也可以设置于第一主机板210和第一扩展板230的旁侧。综上所述,第一主机板210、第一扩展板230、第二主机板220、第二扩展板240及电源模组280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地调整。所述电源模组280设置为冗余设计,且支持热插拔功能。
以下将进一步详细介绍第一电子模组213,请参照图3C和3D所示。由于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和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结构相同,因此,在下文中仅对第一电子模组213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二电子模组223的结构不再赘述。
参见图5至图10所示,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对相对设置于该第一托盘510两侧的第一弹片5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一硬盘31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托盘510两侧的两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弹片513固定于所述第一托盘510中。在其他部分实施例中,若在所述第一托盘510内设有多个第一硬盘310,则需在第一托盘510的侧壁511上设有多对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弹片513。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托盘510的两个侧壁511上的第一弹片513处于平齐,以保证每一所述第一弹片513固定的第一硬盘310的高度彼此相同。
继续参见图5和图6,所述第一弹片513包含第一固定部610和第一弹臂611。所述第一固定部610用以使所述第一弹片513固定于所述第一托盘510的相对设置的侧壁511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固定部610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613,通过所述固定孔613和连接件(图中未示),使第一弹片513固定于所述第一托盘510的侧壁511的内表面。其中,所述连接件可以为螺接固件或铆接固件等其他连接固件。此外,所述侧壁511形成一相对所述第一弹片513位置的第一穿槽512(参见图9所示),所述第一穿槽512延伸至所述第一弹臂61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610间,使得所述第一弹臂611能够自由穿过所述第一穿槽512,并延伸至所述侧壁511之外(亦即朝远离第一硬盘310位置的方向延伸)。
由于所述第一弹片513通过钣金制成,使所述第一弹臂611具有更好的弹性形变系数,但是所述第一弹片513的材质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所述第一弹臂611从第一固定部610朝远离第一硬盘310位置的方向延伸,与所述第一固定部610呈一角度(例如一弯折角度)。也就是说,所述弹片513的第一弹臂611与所述托盘510的侧壁呈一角度。当所述第一电子模组213的第一托盘510在自然未受压的状态下(即未插入第一托架311时),所述第一弹片513的第一弹臂611处于向外张开状态。当所述第一托盘510沿第一方向插入第一托架311时,所述第一弹臂611接触到所述第一托架311的侧壁而逐渐受压产生弹性形变,并趋向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一托盘510插入所述第一托架311的侧壁后呈一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一托盘510沿第二方向抽离第一托架311时,所述第一弹臂611从所述闭合状态至脱离第一托架311的侧壁而逐渐恢复弹性形变,直至所述第一弹臂611脱离所述第一托架311的侧壁后呈张开状态。
所述第一弹臂611设有一向外突伸且大约垂直于所述第一弹臂611的第一定位销614,且所述第一定位销614朝向所述第一托盘510内侧设置。当所述第一托盘510沿第一方向(例如向右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托架311,且所述第一弹臂611插入所述第一托架311的侧壁后呈一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弹片513上的第一定位销614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510的侧壁511上的第一穿槽512(参见图9所示)卡合所述第一硬盘310的一定位孔(图中未示),以固定所述第一硬盘310。当所述第一托盘510沿第二方向(例如向左方向)抽离所述第一托架311时,所述第一弹片513上的第一定位销614脱离所述第一硬盘310的定位孔,从而能够释放所述第一硬盘310。在其他部分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弹片513的所述第一固定部610设置于所述侧壁511外侧时,所述第一穿槽512的穿槽尺寸只需要使所述第一定位销614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穿槽512插入所述第一硬盘310的定位孔即可。需注意的是,只要所述第一弹片513的所述第一定位销614能够插入第一硬盘310侧边的定位孔,以固设所述第一硬盘310于所述第一托盘510即可,而对于第一硬盘310的高度并无要求,因而,所述第一弹片513具有通用性。
参见图6、图3D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弹臂611进一步包含第一导向部612。所述第一导向部612呈圆弧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臂611的顶端。当所述第一托盘510沿第二方向(例如向左方向)抽离所述第一托架311时,由于所述导向部612的平滑过渡,使得所述第一托盘510平滑地脱离第一托架311的侧壁(图中未示),以保证第一托盘510不会因所述第一托架311的侧壁而受到较大阻力,进而使所述第一托盘510能够灵活方便地抽离所述第一托架311。
再者,所述第一托盘510进一步包含至少一背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为一第一硬盘背板514,下文均以第一硬盘背板514为例)。所述第一托架311进一步包含一电路板(图中未示)。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具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器515和一第二连接器516。当至少一第一硬盘310设置于所述第一托盘510的容置空间时,所述第一硬盘310耦接至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的第一连接器515,可参见图5所示。在其他部分实施例中,当多个第一硬盘310设置于所述第一托盘510的容置空间时,每一个第一硬盘310相应地耦接至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的每一个第一连接器515,于是,多个第一硬盘310可呈串联耦接状。由此,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上的多个第一连接器515,使得设置在所述第一托盘510内的第一硬盘310具有扩展性。当所述第一硬盘310插设于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并随同第一托盘510插入第一托架311时,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的第二连接器516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托架311的电路板的插接器(图中未示)。当所述第一硬盘310插设于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并随同第一托盘510抽离第一托架311时,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的第二连接器516断开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托架311的电路板的插接器。
参见图5所示,可选的,所述第一托盘510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旋转把手517,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的一轴心(图中未示)设置于所述第一托盘510前端与所述侧壁511的角点,且固设于所述第一托盘510的底盘底面上。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旋扣把手517的近端一开口作用于所述第一托架510的侧边。当所述第一托盘510插入所述第一托架311时,此时,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从一第一位置(例如,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的把臂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侧壁511的延伸方向)旋拧至一第二位置(例如,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的把臂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托盘510前端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的作用是固设所述第一托盘510于所述第一托架311。当所述第一托盘510抽离所述第一托架311时,此时,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从所述第二位置(例如,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的把臂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托盘510前端的延伸方向)旋拧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的把臂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所述侧壁511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的作用是解除所述第一托盘510固设于所述第一托架311。进一步,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的轴心的相对一侧固定设有一第一拇指螺丝518,当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拇指螺丝518使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固设至所述第一托盘510的前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托盘510进一步包含第一LED灯519,所述第一LED灯519设置于所述第一托盘510前端内侧并耦接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用以显示所述第一硬盘310的状态。
结合图7所示,进一步叙述第一硬盘310安装于第一托盘510的过程。首先,将第一硬盘310垂直放置于所述第一托盘510,如图7所示的垂直向下的箭头。接着将每一所述第一硬盘310朝某一方向推动,如图8所示的向右箭头,使得每一所述第一硬盘3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515相连。由图8所示,在所述第一托盘510内装配第一硬盘310相当的方便快捷。
结合图3D、图9及图10所示,当第一硬盘310安装于所述第一托盘510之后,需将第一托盘510插入第一托架311内。所述第一托架311的内侧壁有约束作用,使得第一弹片513的第一弹臂611受压于一朝向第一硬盘310位置的作用力,于是从一张开状态至逐渐受压产生弹性形变,并趋向于闭合状态,直至所述第一弹片513的第一弹臂611插入所述第一托架311的侧壁后呈一闭合状态。接着,所述第一弹臂611的第一定位销614通过所述第一穿槽512自动卡合所述第一硬盘310的定位孔,进而固设所述第一硬盘310于所述第一托盘510,在此过程中,无需再做其他的卡位结构。所述第一弹片513在所述第一托架311的侧壁的作用下,均被合拢,呈一闭合状态,每一所述第一弹片513上的第一定位销614卡合相应第一硬盘310的定位孔,从而固定相应的第一硬盘310。最后,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从第一位置旋拧至第二位置,并且旋拧所述第一拇指螺丝518,使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固设至所述第一托盘510的前端,于是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的作用固设所述第一托盘510于所述第一托架311,如图10所示。
上述描述的是装配第一硬盘310及第一托盘510插入第一托架311的情况,而拆卸第一硬盘310和第一托盘510抽离第一托架311的情况与装配情况类似,只需将上述步骤倒置操作即可。具体地来说,首先,旋松所述第一拇指螺丝518和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从所述第二位置旋拧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旋转把手517的作用是解除所述第一托盘510固设于所述第一托架311。接着,当所述第一托盘510沿第二方向抽离所述第一托架311时,所述第一弹片513的第一导向部612使所述第一托盘510平滑地脱离所述第一托架311的侧壁,所述第一弹片513的所述第一弹臂611从闭合状态至脱离所述第一托架311的侧壁而逐渐恢复弹性形变,直至所述第一弹片513的所述第一弹臂611脱离所述第一托架311的侧壁后呈所述张开状态,于是,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的第二连接器516抽离并断开耦接所述第一托架311的电路板的插接器,所述第一弹片513上的所述第一定位销614脱离所述第一硬盘310的定位孔,从而释放所述第一硬盘310。在所述第一托盘510完全抽离第一托架311后,亦即所述第一弹片513的所述第一弹臂611处于张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硬盘310可沿第二方向(例如向左方向)抽离所述第一硬盘背板514的所述第一连接器515,以至所述第一硬盘310与所述第一连接器515断开耦接,从而进行更换所述第一硬盘310。整个更换硬盘的过程显得简单快捷,且可避免使用工具。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架式的服务器200,该服务器200能够在保证所述主机板内的某一硬盘发生故障时另一硬盘接替其工作,无需使服务器关机而进行维护,不影响整个服务器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多的扩充卡或控制卡或其他电子元件,以提升或增加服务器的功能。进一步而言,本发明的第一主机板210和第二主机板220互为冗余设计,第一扩展板230和第二扩展板240互为冗余设计,当所述两主机板210、220,所述两扩展板230、240运作正常时,能够更换任意其中之一的所述主机板及/或任意其中之一的所述扩展板,而不影响所述服务器的正常运作。。当其中一主机板或扩展板发生故障时,另一的主机板及扩展板可以立即其工作,而使服务器不需要关机而进行维护。如此,不需要重新关机而可直接进行更换,也不影响服务器2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升客户的工作效率,并降低运维的成本。再者,所述第一主机板210和第二主机板220支持免工具更换硬盘的功能(即无螺丝拆装硬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主机板,所述主机板设置于一底盘上,所述主机板含有多个扩充卡及一电子模组,所述电子模组设有至少一第一存储装置,所述主机板进一步含有一平展卡,所述平展卡介于所述底盘与所述电子模组之间,所述扩充卡或所述平展卡藉由所述电子模组的所述至少一第一存储装置作为其系统盘对所述服务器的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磁盘阵列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两扩展板,一连接模组及一存储模组,所述存储模组设有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所述两主机板与所述两扩展板分别层叠于所述服务器的一机壳上,并分别独立插拔于所述连接模组,进而通过所述连接模组连接至所述存储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两主机板至少有一正常运作,且所述两扩展板至少有一正常运作时,正常运作的所述主机板藉由正常运作的所述扩展板对所述多个第二存储装置进行数据读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两主机板,所述两扩展板运作正常时,能够更换任意其中之一的所述主机板及/或任意其中之一的所述扩展板,而不影响所述服务器的正常运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板进一步含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供电模块,所述至少一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扩充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模组进一步含有一托盘与一托架,所述托盘的两侧含有多个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托盘侧壁呈一角度,且所述弹片远离所述托盘侧壁的一端部设有一定位销与一导向部,所述定位销相对朝内设置,当所述第一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托盘并插入所述托架时,所述弹片由一张开状态变为一闭合状态,从而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一定位孔而固设于所述托架;当所述第一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托盘抽离所述托架时,所述导向部平滑的过渡使所述弹片由所述闭合状态变成张开状态,从而所述定位销抽离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所述定位孔而释放于所述托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托盘进一步含有一背板,所述托架进一步含有一电路板,当所述第一存储装置插设于所述背板随同所述托盘插入所述托架时,所述背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当所述第一存储装置插设于所述背板随同所述托盘抽离所述托架时,所述背板断开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进一步含有一LED灯,设置于所述托盘前端内侧并耦接所述背板,用以显示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进一步含有一旋扣把手,当所述托盘插入所述托架时,所述旋扣把手的近端一开口作用于所述托架的侧边,藉由所述旋扣把手的远端一拇指螺丝固设所述托盘于所述托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一电源模组,所述电源模组设置于所述两主机板之间或任一主机板的旁侧。
CN201410627516.9A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服务器 Active CN1043607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7516.9A CN104360718B (zh)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服务器
US14/609,587 US9354675B1 (en) 2014-11-10 2015-01-30 Serv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27516.9A CN104360718B (zh)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0718A true CN104360718A (zh) 2015-02-18
CN104360718B CN104360718B (zh) 2017-11-10

Family

ID=52527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27516.9A Active CN104360718B (zh) 2014-11-10 2014-11-10 一种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54675B1 (zh)
CN (1) CN10436071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609A (zh) * 2015-11-25 2016-04-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
CN105955418A (zh) * 2016-06-24 2016-09-2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硬盘更换设备及服务器
CN106708681A (zh) * 2016-12-22 2017-05-2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445540A (zh) * 2018-11-23 2019-03-08 北京华电众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处理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10289026A (zh) * 2019-06-26 2019-09-2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储存模块及其机壳
CN111752347A (zh) * 2019-03-26 2020-10-09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机载架、硬盘机托盘组件以及硬盘机机箱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003B (zh) * 2014-08-08 2017-11-2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
US9798362B2 (en) * 2015-11-13 2017-10-24 Facebook, Inc. Storage device storage tray with leaf spring retainers
US9690335B2 (en) 2015-11-13 2017-06-27 Facebook, Inc. Storage device storage tray
CN107708374B (zh) * 2017-09-13 2023-07-18 深圳绿色云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
US10795846B1 (en) * 2019-07-15 2020-10-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calable NVMe storage management over system management bus
CN113903369A (zh) * 2020-06-22 2022-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
CN113009986B (zh) * 2021-04-08 2024-05-17 合肥市卓怡恒通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网络安全服务器
CN115562436A (zh) * 2021-07-02 2023-01-03 深圳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机箱及服务器
CN115708039A (zh) * 2021-08-18 2023-02-21 深圳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服务器
CN114527842B (zh) * 2022-02-18 2023-08-0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与扩展板的防错拆卸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7691Y (zh) * 2007-07-02 2008-08-27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模块化组装结构
CN101639712A (zh) * 2008-07-31 2010-02-0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
CN101963831A (zh) * 2009-07-21 2011-02-02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储存阵列模块的服务器装置
US20130107454A1 (en) * 2011-10-31 2013-05-02 Radisys Corporation Compact network server or appliance
CN103605411A (zh) * 2013-11-25 2014-02-26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器的支架、服务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2291A (en) * 1996-07-10 1997-10-28 Dell U.S.A., L.P. Carrier for a computer device
US6297955B1 (en) * 1999-03-31 2001-10-02 Western Digital Ventures, Inc. Host assembly for an integrated computer module
US6377447B1 (en) * 1999-09-16 2002-04-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Quick release disk drive to chassis m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980429B2 (en) * 2000-05-25 2005-12-27 Gateway Inc. Device retention apparatus locking assembly
US6574100B1 (en) * 2000-06-30 2003-06-03 Intel Corporation Thin server with side vent holes and spacer rail
US6567271B2 (en) * 2001-03-05 2003-05-20 Toshiba America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Circuit board interconnection and fan-mounting assembly for convective cooling
US6456501B1 (en) * 2001-07-30 2002-09-2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Quick release mechanism for sliding rail
US20110090633A1 (en) * 2002-09-23 2011-04-21 Josef Rabinovitz Modular sata data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TWM243692U (en) * 2003-08-22 2004-09-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US7362565B2 (en) * 2004-09-21 2008-04-22 Dot Hill Systems Corporation Disk drive support system
TWI255685B (en) * 2004-12-29 2006-05-21 Tatung Co Ltd Hard disk common support structure
TWI269975B (en) 2005-08-25 2007-01-01 Inventec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bus width
US20070127225A1 (en) * 2005-12-05 2007-06-07 Slaton David S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unting circuit boards
US7623343B2 (en) * 2007-04-16 2009-11-24 Inventec Corporation Physical configuration of computer system
CN101377702B (zh) * 2007-08-30 2011-09-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器固定装置
US20090251867A1 (en) * 2007-10-09 2009-10-08 Sharma Viswa N Reconfigurable, modularized fpga-based amc module
CN201138460Y (zh) * 2007-12-25 2008-10-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磁碟机组合
JP4693891B2 (ja) * 2008-11-12 2011-06-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憶制御装置
TW201037492A (en) * 2009-04-10 2010-10-16 Inventec Corp Motherboard module
TWI359352B (en) * 2009-04-17 2012-03-01 Inventec Corp Case of sever
US7894195B2 (en) * 2009-04-23 2011-02-22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Disposing structure for hot swappable motherboard in industrial computer chassis
US8595397B2 (en) 2009-06-09 2013-11-26 Netapp, Inc Storage array assist architecture
US8014144B2 (en) * 2009-08-18 2011-09-06 Inventec Corporation Server device with a storage array module
US7924558B2 (en) * 2009-08-31 2011-04-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sertion and rotation connector
US20110191514A1 (en) * 2010-01-29 2011-08-04 Inventec Corporation Server system
CN102375498A (zh) * 2010-08-24 2012-03-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壳体
CN102455754B (zh) * 2010-10-21 2016-06-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硬盘支架
TWI492693B (zh) * 2011-05-20 2015-07-11 Giga Byte Tech Co Ltd 伺服器機箱
US8873240B2 (en) * 2011-11-30 2014-10-28 Dell Products L.P. Rotating mezzanine card bracket
CN103677158B (zh) * 2012-09-21 2017-03-22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伺服器
TWI468922B (zh) 2012-11-07 2015-01-11 Inventec Corp 電子裝置及其管理方法與機櫃伺服系統
TWM456068U (zh) 2012-12-25 2013-06-21 Celestica Int Inc 硬碟托架模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7691Y (zh) * 2007-07-02 2008-08-27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模块化组装结构
CN101639712A (zh) * 2008-07-31 2010-02-0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
CN101963831A (zh) * 2009-07-21 2011-02-02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储存阵列模块的服务器装置
US20130107454A1 (en) * 2011-10-31 2013-05-02 Radisys Corporation Compact network server or appliance
CN103605411A (zh) * 2013-11-25 2014-02-26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器的支架、服务器组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7609A (zh) * 2015-11-25 2016-04-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
CN105955418A (zh) * 2016-06-24 2016-09-21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硬盘更换设备及服务器
CN106708681A (zh) * 2016-12-22 2017-05-2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445540A (zh) * 2018-11-23 2019-03-08 北京华电众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处理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11752347A (zh) * 2019-03-26 2020-10-09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机载架、硬盘机托盘组件以及硬盘机机箱组件
CN111752347B (zh) * 2019-03-26 2022-07-1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硬盘机载架、硬盘机托盘组件以及硬盘机机箱组件
CN110289026A (zh) * 2019-06-26 2019-09-2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储存模块及其机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32078A1 (en) 2016-05-12
US9354675B1 (en) 2016-05-31
CN104360718B (zh) 2017-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0718A (zh) 一种服务器
US10990553B2 (en) Enhanced SSD storage device form factors
EP3524042B1 (en) Modular carrier form factors for computing platforms
US10206297B2 (en) Meshed architecture rackmount storage assembly
US10467166B2 (en) Stacked-device peripheral storage card
US10993345B2 (en) Peripheral storage card with offset slot alignment
US9402328B2 (en) Server
US9535468B2 (en) Server
TWI536178B (zh) 伺服器
KR101587453B1 (ko) 멀티 디바이스 베이 및 디바이스에 따른 pci express 스위치의 인터페이스 변환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005211A1 (en) Adapter board assembly
CN102375699A (zh) 一种存储器系统
US8456830B2 (en) Motherboard and server using the same
KR102145983B1 (ko) 몸체 분리 결합형 랙 마운트 케이스 스토리지 시스템
CN102478901B (zh) 伺服器
CN102054518A (zh) 硬盘支架装置
TWI542976B (zh) 服務器
US20120262874A1 (en) Motherboard and server using the same
CN200997098Y (zh) 一种可置换电子模块的接口结构
TW202046841A (zh) 伺服器
CN218240830U (zh) 一种支持多gpu的通用化4u服务器
CN220795800U (zh) 一种四路cpu服务器
CN206819332U (zh) 一种高速存储设备
TWI518489B (zh) 服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