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5071A -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5071A
CN104355071A CN201410511910.6A CN201410511910A CN104355071A CN 104355071 A CN104355071 A CN 104355071A CN 201410511910 A CN201410511910 A CN 201410511910A CN 104355071 A CN104355071 A CN 104355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rrel
barrel section
cylinder body
helicallobe
blue char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19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5071B (zh
Inventor
刘永启
郑斌
王延遐
刘瑞祥
孙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5119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55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55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5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5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5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3/00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 B65G33/08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for fluent solid materials
    • B65G33/14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for fluent solid materials comprising a screw or screws enclosed in a tubular ho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3/00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 B65G33/24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3/00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 B65G33/24Details
    • B65G33/26Screws
    • B65G33/265Screws with a continuous helical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crew Conveyors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属于兰炭加工设备领域。内筒体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筒体段,且各内筒体段在其输送的初始端上侧连通有进料口,最后一个内筒体段末端下侧连通有出料口(15),且第N+1个内筒体段内一个节距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N+1个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的容积是第N个内筒体段内一个节距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N个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容积的倍,N是≥1的整数,且N≤5。能够保证前侧内筒体段内的兰炭进入后侧内筒体段后,后侧内筒体段进料口的兰炭也能进入后侧内筒体段,并刚好使各段内筒体段内充满物料,达到满料输送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发生煤气泄漏的危险事故发生。

Description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技术领域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属于兰炭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兰炭是煤炭的深加工产品,主要采用内热式空腹炭化炉内干馏生产。自2007年以来,兰炭凭借其优良特性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陕、蒙、晋、宁四省区接壤地带,以其优质侏罗纪煤资源丰富的优势,建有大量的、产能为60万吨及以上的兰炭加工企业。目前,这些兰炭加工企业普遍采用水熄兰炭的方法进行熄焦:炭化炉排焦口深到盛满熄焦水的熄焦槽内,推焦板将灼热兰炭推落到熄焦槽底部,刮板输送机将熄灭后的湿兰炭从水槽底部刮出,经烘干床用煤气燃烧烘干后送至焦仓。上述的水熄兰炭过程经历了水中熄灭、捞出和再烘干。这一过程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兰炭显热全部浪费,兰炭烘干还额外耗费了大量的能源。水熄兰炭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灼热兰炭遇冷水后,会产生大量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有机气体和蒸汽并向空中散发;湿兰炭在烘干床烘干时,煤气燃烧的火焰直接喷向湿兰炭,也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和粉尘,直接向空中散落。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兰炭加工行业非常头疼的问题。
为了解决水熄兰炭所遇到的问题,目前我国出现了多种兰炭干熄技术与设备。其中,在兰炭炉下面安装兰炭换热器、圆筒体型水冷螺旋输送机和其它输送设备是一种有望大量推广应用的技术。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由于炭化炉排焦口比较长,在每个排焦口下并排布置两个兰炭换热器,利用兰炭换热器直接回收高温兰炭的显热,并与汽包结合可以生产蒸汽,实现兰炭余热的高品位利用;两个换热器的排出的兰炭经过两个进料口进入一台圆筒体型水冷螺旋输送机的端部,在两个旋向相反的螺旋作用同时向螺旋输送机中部的落料口方向移动,从中部落料口排出;兰炭在圆筒体型水冷螺旋输送机内移动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冷却和余热回收,回收的热量用于预热除氧器的补水;所有水冷螺旋输送机中部排料口排出的兰炭再通过下方的一台输送设备送至焦仓。在工作过程中,圆筒体型水冷螺旋输送机的筒体内始终充满兰炭,对兰炭炉内产生的煤气具有料封作用,同时通过调整螺旋的转速来控制兰炭炉的排料量。
如果利用上述的圆筒体型水冷螺旋输送机将兰炭输送至兰炭炉的外部,再利用其它输送设备将兰炭送至焦仓,就可以节约一些兰炭炉下面熄焦设备的安装空间,可能实现对一些炉下空间受限的现有兰炭炉熄焦系统改造。由于该种圆筒体型水冷螺旋输送机的内筒体为一个直筒体,筒体内部所有螺旋的节距也相同,因此,对于该种圆筒体型水冷螺旋输送机,两个进料口只能位于螺旋输送机的两端,物料从两端向中部移动,从中部的出料口排出。如果两个进料口位于螺旋输送机的一端,出料口位于另一端,那么筒体内螺旋叶片会被第一个进料口进入的兰炭充满,第二个进料口的兰炭就进入不到筒体内,甚至会出现螺旋输送机被卡死的现象。因此该螺旋输送机不能将兰炭炉一个排焦箱下面两处排出的兰炭同时送到兰炭炉的外部,不适用于那些炉下空间受限的现有兰炭炉熄焦系统改造。如果将两个进料口改为一个进料口,为了与排焦箱的尺寸相适应,进料口水平截面的长度势必很长,进料口内在靠近螺旋头部一侧的兰炭先进入螺旋叶片中并充满螺旋叶片,进料口内后侧的兰炭也进入不到螺旋叶片内,其结局与两个进料口相似。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结构为U型的水冷螺旋输送机可以布置多个进料口,但是这种U型水冷螺旋输送机在工作时,其U型箱体内不能充满物料,不能对兰炭炉内产生的煤气进行料封,容易造成煤气泄漏的危险,因此这种U型水冷螺旋输送机不能应用于现有兰炭炉熄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适用于现有兰炭炉改造,同时节省能源和水资源、污染小、干熄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包括:
水冷壳体,包括外筒体和套在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的环形腔两端密封构成一个圆筒形水套,内筒体两端密封,在外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
水冷螺旋体,转动设置在内筒体内,包括螺旋基管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的外圆面固定连接,螺旋基管的一端通过空心轴连接旋转水接头,另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轴;
所述内筒体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筒体段,且各内筒体段在其输送的初始端上侧连通有进料口,最后一个内筒体段末端下侧连通有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的侧壁面均穿过外筒体,并与外筒体固定连接;
螺旋叶片对应设置在各内筒体段内,且第N+1个内筒体段内一个节距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的外圆面、第N+1个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的容积是第N个内筒体段内一个节距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的外圆面、第N个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容积的                                                倍,N是≥1的整数,且N≤5。灼热兰炭分别从各进料口进入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内,兰炭在螺旋叶片的旋转推动下移动,同时与水冷壳体内的水和水冷螺旋体内的水进行换热,由于后侧内筒体段内的输送空间依次大于前侧的内筒体段,能够保证前侧内筒体段内的兰炭进入后侧内筒体段后,后侧内筒体段进料口的兰炭也能进入后侧内筒体段,并刚好各段内筒体段内充满物料,达到满料输送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发生煤气泄漏的危险事故发生。
优选的,所述各内筒体段的内径沿输送方向依次增大,相邻内筒体段通过圆锥管形的过渡内筒体段固定连接,各内筒体段内的螺旋叶片直径沿输送方向依次增大,相邻内筒体段内的螺旋叶片通过过渡段螺旋叶片固定连接,过渡段螺旋叶片位于过渡内筒体段内。通过依次增大各内筒体段的内径,使上一内筒体段内的兰炭进入下一内筒体段内后,迅速将内筒体段填满,避免出现空隙,从而进一步有效防止发生煤气泄漏,提高安全性,而且缩短了输送距离,结构紧凑。
优选的,所述内筒体段有第一内筒体段和第二内筒体段两个,相应的螺旋叶片有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的节距大于第一螺旋叶片的节距,进料口包括连通第一内筒体段的第一进料口和连通第二内筒体段的第二进料口。由于一个节距的第二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的外圆面、第二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的容积一个节距的第一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的外圆面、第一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容积的2倍,从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内筒体段、再进入到第二内筒体段内的兰炭,只能占第二内筒体段内容积的一半,留下另一半的空间给从第二进料口进入的兰炭,不但实现了两个进料口都能同时进料,而且两个进料口的进料量也一致,保证了排焦箱内的排料速度均匀。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内筒体段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均水板,第一均水板与外筒体的内表面接触,将第一内筒体段与外筒体围成的圆筒形水套分割成多个腔室,第一均水板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连通第一均水板两侧的所述的腔室。第一均水板能够对第一内筒体段和外筒体进行支撑,提高强度,同时通过第一均水板能够使第一内筒体段与外筒体之间的水流过第一内筒体段的上侧,防止水走近路,迫使水均匀流过第一内筒体段的外表面,提高换热效果。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内筒体段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第二均水板,第二均水板与外筒体的内表面接触,将第二内筒体段与外筒体围成的圆筒形水套分割成多个腔室,第二均水板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连通第二均水板两侧的所述的腔室。第二均水板能够对第二内筒体段和外筒体进行支撑,提高强度,同时通过第二均水板能够使第二内筒体段与外筒体之间的水流过第二内筒体段的上侧,防止水走近路,迫使水均匀流过第二内筒体段的外表面,提高换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旋转水接头的内管为旋转式,内管穿过空心轴的内孔并伸入到螺旋基管内部,在内管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支撑圈,支撑圈与螺旋基管的内表面接触,支撑圈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连通两侧的水路。支撑圈对内管进行支撑,同时使水沿内管外侧与螺旋基管之间的环形腔均匀流动,提高换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内筒体两端分别伸出外筒体,内筒体的一端通过筒体封板密封,另一端设有筒体法兰,筒体法兰的外侧面固定法兰盖板,在法兰盖板与筒体法兰之间设有密封垫,空心轴穿过筒体封板,动力输入轴穿过法兰盖板,在动力输入轴与法兰盖板之间、空心轴与筒体封板之间的环形缝隙内都填有密封填料,法兰盖板与筒体封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压紧密封填料的压盖。
优选的,所述水冷壳体与水冷旋转体同轴设置,其轴线沿输送方向向上倾斜设置。倾斜设置首先是能够提高出料口的高度,达到提升物料的目的,从而增加安装空间,便于在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下方安装刮板或皮带输送机,便于实现对现有兰炭炉熄焦系统的改造,同时倾斜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兰炭填满在内筒体内,达到料封的目的,避免煤气泄漏。
优选的,倾斜的角度为3°~15°。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的上端均固定有法兰板,且两个法兰板的上端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安装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灼热兰炭分别各进料口进入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内,兰炭在螺旋叶片的旋转推动下移动,同时与水冷壳体内的水和水冷螺旋体内的水进行换热,由于后侧内筒体段内的输送空间依次大于前侧的内筒体段,能够保证前侧内筒体段内的兰炭进入后侧内筒体段后,后侧内筒体段进料口的兰炭也能进入后侧内筒体段,并刚好各段内筒体段内充满物料,达到满料输送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发生煤气泄漏的危险事故发生。
2、通过依次增大各内筒体段的内径,同时通过过渡内筒体段固定连接相邻的内筒体段,通过过渡段螺旋叶片固定连接相邻内筒体段内的螺旋叶片,使上一内筒体段内的兰炭进入下一内筒体段内后,迅速将内筒体段填满,避免出现空隙,从而进一步有效防止发生煤气泄漏,提高安全性,而且缩短了输送距离,结构紧凑。
3、在依次增大各内筒体段的内径的同时,依次增大各内筒体段内的螺旋叶片的节距,两者结合使用,即克服了单独增加内筒体段内径所造成的容易出现空隙、料封不严的问题,又克服了单独增加螺旋叶片节距所造成的结构不紧凑,跨度大的问题,对于优选的、具有两个内筒体段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由于一个节距的第二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的外圆面、第二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的容积一个节距的第一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的外圆面、第一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容积的2倍,从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内筒体段、再进入到第二内筒体段内的兰炭,只能占第二内筒体段内容积的一半,留下另一半的空间给从第二进料口进入的兰炭,不但实现了两个进料口都能同时进料,而且两个进料口的进料量也一致,保证了排焦箱内的排料速度均匀。
4、换热效果好,在所述第一内筒体段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均水板,在第二内筒体段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第二均水板,在内管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支撑圈,第一均水板与第二均水板防止水走近路,迫使水均匀流过内筒体外侧,支撑圈上设有多个通孔,水沿内管外侧与螺旋基管之间的环形腔均匀流动,提高换热效果。
5、水冷壳体与水冷旋转体的轴线沿输送方向向上倾斜设置,倾斜设置首先是能够提高出料口的高度,达到提升物料的目的,从而增加安装空间,便于在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下方安装刮板或皮带输送机,便于实现对现有兰炭炉熄焦系统的改造,同时倾斜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兰炭填满在内筒体内,达到料封的目的,避免煤气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且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旋转水接头  2、第一轴承座总成  3、空心轴  4、出水管  5、密封填料  6、内管  7、螺旋基管  8、第一螺旋叶片  9、第一内筒体段  10、外筒体  11、过渡段螺旋叶片  12、过渡内筒体段  13、第二内筒体段  14、第二螺旋叶片  15、出料口  16、支撑圈  17、筒体法兰  18、密封垫  19、法兰盖板  20、压盖  21、第一螺栓  22、第一垫圈  23、第二轴承座总成  24、动力输入轴  25、第二螺栓  26、第一螺母  27、第二垫圈  28、第三螺栓  29、第二螺母  30、第三垫圈  31、进水管  32、第二均水板  33、第二进料口  34、第一均水板  35、第一进料口  36、水套封板  37、筒体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包括:
水冷壳体,包括外筒体10和套在外筒体10内的内筒体,外筒体10与内筒体之间的环形腔两端密封构成一个圆筒形水套,内筒体两端密封,在外筒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水管4和进水管31;
水冷螺旋体,转动设置在内筒体内,包括螺旋基管7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固定连接,螺旋基管7的一端通过空心轴3连接旋转水接头1,另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轴24;
所述内筒体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筒体段,且各内筒体段在其输送的初始端上侧连通有进料口,最后一个内筒体段末端下侧连通有出料口15,进料口与出料口15的侧壁面均穿过外筒体10,并与外筒体10固定连接;
螺旋叶片对应设置在各内筒体段内,且第N+1个内筒体段内一个节距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N+1个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的容积是第N个内筒体段内一个节距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N个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容积的倍,优选倍,N是≥1的整数,且N≤5。
灼热兰炭分别各进料口进入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内,兰炭在螺旋叶片的旋转推动下移动,同时与水冷壳体内的水和水冷螺旋体内的水进行换热,由于后侧内筒体段内螺旋叶片每节距间的容积依次大于前侧的内筒体段内螺旋叶片每节距间的容积,能够保证前侧内筒体段内的兰炭进入后侧内筒体段后,后侧内筒体段进料口的兰炭也能进入后侧内筒体段,并刚好使后侧内筒体段内充满物料,达到满料输送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发生煤气泄漏的危险事故发生。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中的内筒体有两个内筒体段,为沿输送方向的第一内筒体段9和第二内筒体段13,相应的螺旋叶片有第一螺旋叶片8和第二螺旋叶片14,第一螺旋叶片8位于第一内筒体段9内,第二螺旋叶片14位于第二内筒体段13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内筒体段13的内径大于第一内筒体段9的内径,且第二螺旋叶片14的节距大于第一螺旋叶片8的节距,两者相结合使一个节距的第二螺旋叶片14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二内筒体段13的内圆面所围成的容积为一个节距的第一螺旋叶片8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一内筒体段9的内圆面所围成容积的2±0.2倍,优选的,一个节距的第二螺旋叶片14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二内筒体段13的内圆面所围成的容积为一个节距的第一螺旋叶片8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一内筒体段9的内圆面所围成容积的2倍。第一内筒体段9与第二内筒体段13通过一个圆锥管形的过渡内筒体段12固定连接,第一螺旋叶片8与第二螺旋叶片14通过过渡段螺旋叶片11固定连接,过渡段螺旋叶片11的外径沿输送方向逐渐增加,过渡段螺旋叶片11位于过渡内筒体段12内,出料口包括连通第一内筒体段9的第一进料口35和连通第二内筒体段13的第二进料口33。从第一进料口35进入第一内筒体段9,再进入到第二内筒体段13内的兰炭,只能占第二内筒体段13内容积的一半,留下另一半的空间给从第二进料口33进入的兰炭,不但实现了两个进料口都能同时进料,而且两个进料口的进料量也一致,保证了排焦箱内的排料速度均匀。
出水管4设置在外筒体10输入端的下侧,进水管31设置在外筒体10输出端的上部,逆流换热,同时水从上方进入圆筒形水套内,能够促进水从内筒体的上方经过,避免水直接从下方流动,提高换热效果。
参照图1、3,第一内筒体段9的输入端伸出外筒体10,并通过筒体封板37密封,其空心轴3穿过筒体封板37并伸到所述的水冷壳体外部,再穿过第一轴承座总成2后与旋转水接头1连接并相通,旋转水接头1的内管6为旋转式,内管6穿过空心轴3的内孔并深入到螺旋基管7内部;
参照图1、4,第二内筒体段13的输出端伸出外筒体10并固定有筒体法兰17,筒体法兰17外侧固定连接一个法兰盖板19,在法兰盖板19与筒体法兰17之间设有密封垫18,采用第三螺栓28、第二螺母29和第三垫圈30将法兰盖板19、密封垫18和筒体法兰17压紧,动力输入轴24穿过法兰盖板19的轴孔并伸到所述的水冷壳体的外部,再穿过第二轴承座总成23后与驱动装置连接,在动力输入轴24与法兰盖板19之间、空心轴3与筒体封板37之间的环形缝隙内都填有密封填料5,法兰盖板19与筒体封板37的外侧分别设有压紧密封填料5的压盖20,用压盖20通过第一螺栓21和第一垫圈22将密封填料5压紧,防止煤气泄漏。螺旋基管7通过第二螺栓25、第一螺母26和第二垫圈27与动力输入轴24紧固连接。
较佳的,在内管6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支撑圈16,支撑圈16与螺旋基管7的内表面接触,支撑圈16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连通两侧的水路。支撑圈16对内管6进行支撑,同时使水沿内管6外侧与螺旋基管7之间的环形腔均匀流动,提高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在第一内筒体段9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均水板34,第一均水板34与外筒体10的内表面接触,将第一内筒体段9与外筒体10围成的圆筒形水套分割成多个腔室,第一均水板34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连通第一均水板34两侧的所述的腔室。第一均水板34能够对第一内筒体段9和外筒体10进行支撑,提高强度,同时通过第一均水板34能够使第一内筒体段9与外筒体10之间的水流过第一内筒体段9的上侧,防止水走近路,迫使水均匀流过第一内筒体段9的外表面,提高换热效果。
在第二内筒体段13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第二均水板32,第二均水板32与外筒体10的内表面接触,将第二内筒体段13与外筒体10围成的圆筒形水套分割成多个腔室,第二均水板32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连通第二均水板32两侧的所述的腔室。第二均水板32能够对第二内筒体段13和外筒体10进行支撑,提高强度,同时通过第二均水板32能够使第二内筒体段13与外筒体10之间的水流过第二内筒体段13的上侧,防止水走近路,迫使水均匀流过第二内筒体段13的外表面,提高换热效果。
工作过程:驱动装置通过动力输入轴24驱动水冷螺旋体旋转,兰炭分别通过第一进料口35和第二进料口33进入内筒体内,第一内筒体段9内兰炭进入第二内筒体段13内后,与第二进料口33进入的兰炭一起将第二内筒体段13充满,达到料封的目的,从而防止发生煤气泄漏,灼热的兰炭与水冷壳体内的水和水冷螺旋体内的水进行换热,最后经过出料口15排出。
实施例2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水冷壳体与水冷旋转体同轴设置,其轴线沿输送方向向上倾斜设置,倾斜设置首先是能够提高出料口15的高度,达到提升物料的目的,从而增加安装空间,便于在该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下方安装刮板或皮带输送机,便于实现对现有兰炭炉熄焦系统的改造,同时倾斜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兰炭填满在内筒体内,达到料封的目的,避免煤气泄漏。较佳的,所述倾斜的角度为5°,倾斜角度可以在3°~15°之间进行选择。
第一进料口35与第二进料口33的上端均固定有法兰板,且两个法兰板的上端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安装方便。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内筒体段9和第二内筒体段13的内径相同,即内筒体是一个直筒形,第二螺旋叶片14的节距是第一螺旋叶片8的节距的2倍, 这样也可以达到使一个节距的第二螺旋叶片14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二内筒体段13的内圆面所围成的容积为一个节距的第一螺旋叶片8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一内筒体段9的内圆面所围成容积的2倍的目的,而且内筒体以及螺旋叶片的加工简单。当然还可以单独使第二内筒体段13与螺旋基管7之间环形腔横截面积为第一内筒体段9与螺旋基管7之间环形腔横截面积的2倍,而第二螺旋叶片14与第一螺旋叶片8的节距相等,这样也可以达到一个节距的第二螺旋叶片14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二内筒体段13的内圆面所围成的容积为一个节距的第一螺旋叶片8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一内筒体段9的内圆面所围成容积的2倍的目的。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冷壳体,包括外筒体(10)和套在外筒体(10)内的内筒体,外筒体(10)与内筒体之间的环形腔两端密封构成一个圆筒形水套,内筒体两端密封,在外筒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水管(4)和进水管(31);
水冷螺旋体,转动设置在内筒体内,包括螺旋基管(7)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固定连接,螺旋基管(7)的一端通过空心轴(3)连接旋转水接头(1),另一端连接动力输入轴(24);
所述内筒体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筒体段,且各内筒体段在其输送的初始端上侧连通有进料口,最后一个内筒体段末端下侧连通有出料口(15),进料口与出料口(15)的侧壁面均穿过外筒体(10),并与外筒体(10)固定连接;
螺旋叶片对应设置在各内筒体段内,且第N+1个内筒体段内一个节距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N+1个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的容积是第N个内筒体段内一个节距螺旋叶片与螺旋基管(7)的外圆面、第N个内筒体段的内圆面所围成容积的                                                倍,N是≥1的整数,且N≤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内筒体段的内径沿输送方向依次增大,相邻内筒体段通过圆锥管形的过渡内筒体段(12)固定连接,各内筒体段内的螺旋叶片直径沿输送方向依次增大,相邻内筒体段内的螺旋叶片通过过渡段螺旋叶片(11)固定连接,过渡段螺旋叶片(11)位于过渡内筒体段(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段有第一内筒体段(9)和第二内筒体段(13)两个,相应的螺旋叶片有第一螺旋叶片(8)和第二螺旋叶片(14),第二螺旋叶片(14)的节距大于第一螺旋叶片(8)的节距,进料口包括连通第一内筒体段(9)的第一进料口(35)和连通第二内筒体段(13)的第二进料口(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内筒体段(9)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均水板(34),第一均水板(34)与外筒体(10)的内表面接触,将第一内筒体段(9)与外筒体(10)围成的圆筒形水套分割成多个腔室,第一均水板(34)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连通第一均水板(34)两侧的所述的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内筒体段(13)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第二均水板(32),第二均水板(32)与外筒体(10)的内表面接触,将第二内筒体段(13)与外筒体(10)围成的圆筒形水套分割成多个腔室,第二均水板(32)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连通第二均水板(32)两侧的所述的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水接头(1)的内管(6)为旋转式,内管(6)穿过空心轴(3)的内孔并伸入到螺旋基管(7)内部,在内管(6)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环形的支撑圈(16),支撑圈(16)与螺旋基管(7)的内表面接触,支撑圈(16)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连通两侧的水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两端分别伸出外筒体(10),内筒体的一端通过筒体封板(37)密封,另一端设有筒体法兰(17),筒体法兰(17)的外侧面固定法兰盖板(19),在法兰盖板(19)与筒体法兰(17)之间设有密封垫(18),空心轴(3)穿过筒体封板(37),动力输入轴(24)穿过法兰盖板(19),在动力输入轴(24)与法兰盖板(19)之间、空心轴(3)与筒体封板(37)之间的环形缝隙内都填有密封填料(5),法兰盖板(19)与筒体封板(37)的外侧分别设有压紧密封填料(5)的压盖(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壳体与水冷旋转体同轴设置,其轴线沿输送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倾斜的角度为3°~15。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口(35)与第二进料口(33)的上端均固定有法兰板,且两个法兰板的上端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CN201410511910.6A 2014-09-29 2014-09-29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Active CN104355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1910.6A CN104355071B (zh) 2014-09-29 2014-09-29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1910.6A CN104355071B (zh) 2014-09-29 2014-09-29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5071A true CN104355071A (zh) 2015-02-18
CN104355071B CN104355071B (zh) 2017-02-15

Family

ID=5252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1910.6A Active CN104355071B (zh) 2014-09-29 2014-09-29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55071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5948A (zh) * 2016-03-10 2016-05-25 广东粤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干灰冷却机
CN106197078A (zh) * 2016-07-08 2016-12-07 中山市道享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固体散料余热回收装置
CN106241233A (zh) * 2016-09-12 2016-12-21 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转式辐射床
CN107143862A (zh) * 2017-06-27 2017-09-08 淮安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低温过热器输灰装置及方法
CN107631295A (zh) * 2017-10-31 2018-01-26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灰冷却排放装置
CN109422075A (zh) * 2017-08-30 2019-03-05 黑龙江如柏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输送机构
CN110274492A (zh) * 2019-07-19 2019-09-24 广东一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工业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10686533A (zh) * 2019-07-22 2020-01-14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厂用无水热能二次利用装置
CN110906781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浸式圆筒冷却器
CN111826178A (zh) * 2020-07-17 2020-10-27 安徽林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卸温出炭装置
CN112378177A (zh) * 2020-10-20 2021-02-19 常州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三元材料的水洗系统、加工系统及加工工艺
CN113606966A (zh) * 2021-08-12 2021-11-05 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Mocvd设备尾气冷却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2635A (ja) * 1995-11-24 1997-06-03 Fujiwara Techno Art:Kk 蒸煮装置におけるスクリューコンベア
JP2005138919A (ja) * 2003-11-04 2005-06-02 Plibrico Japan Co Ltd 耐火材連続配合混合定量供給装置
JP2005291551A (ja) * 2004-03-31 2005-10-20 Ito Kosakusho:Kk 冷却機
CN201580788U (zh) * 2009-12-28 2010-09-15 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输送机
CN101956972A (zh) * 2009-07-13 2011-01-26 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锅炉热灰处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2635A (ja) * 1995-11-24 1997-06-03 Fujiwara Techno Art:Kk 蒸煮装置におけるスクリューコンベア
JP2005138919A (ja) * 2003-11-04 2005-06-02 Plibrico Japan Co Ltd 耐火材連続配合混合定量供給装置
JP2005291551A (ja) * 2004-03-31 2005-10-20 Ito Kosakusho:Kk 冷却機
CN101956972A (zh) * 2009-07-13 2011-01-26 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锅炉热灰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1580788U (zh) * 2009-12-28 2010-09-15 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输送机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5948A (zh) * 2016-03-10 2016-05-25 广东粤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干灰冷却机
CN106197078A (zh) * 2016-07-08 2016-12-07 中山市道享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固体散料余热回收装置
CN106241233A (zh) * 2016-09-12 2016-12-21 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转式辐射床
CN107143862A (zh) * 2017-06-27 2017-09-08 淮安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低温过热器输灰装置及方法
CN109422075B (zh) * 2017-08-30 2023-06-16 黑龙江如柏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输送机构
CN109422075A (zh) * 2017-08-30 2019-03-05 黑龙江如柏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输送机构
CN107631295A (zh) * 2017-10-31 2018-01-26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灰冷却排放装置
CN110274492A (zh) * 2019-07-19 2019-09-24 广东一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工业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10686533A (zh) * 2019-07-22 2020-01-14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厂用无水热能二次利用装置
CN110906781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浸式圆筒冷却器
CN111826178A (zh) * 2020-07-17 2020-10-27 安徽林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卸温出炭装置
CN112378177A (zh) * 2020-10-20 2021-02-19 常州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三元材料的水洗系统、加工系统及加工工艺
CN112378177B (zh) * 2020-10-20 2022-05-13 常州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锂电三元材料的加工系统及加工工艺
CN113606966A (zh) * 2021-08-12 2021-11-05 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Mocvd设备尾气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5071B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5071A (zh) 兰炭余热回收型螺旋输送机
CN104357077B (zh) 用于废轮胎资源回收化的卧式螺杆结构裂解炉
CN104214754B (zh) 兰炭余热回收系统
CN204779473U (zh) 一种防粉尘的煤热解提质回转炉
CN103424001A (zh) 一种高温物料竖式冷却机及余热利用系统
CN102260514B (zh) 一种裂解装置
CN204058359U (zh) 热解反应装置
CN108955276B (zh) 具有旋转布料器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4789761A (zh) 一种还原铁高效冷却及余热回收装置
CN201668965U (zh) 多轴交叉搅拌渣料蒸发器
CN111076556A (zh) 一种立式水泥熟料冷却塔
CN104236337B (zh) 兰炭余热利用换热器
CN204125425U (zh) 一种用于废轮胎资源回收化的卧式螺杆结构裂解炉
CN104438295B (zh) 一种易拉罐脱漆的方法
CN202613992U (zh) 一种高效分散粉状物料的撒料装置
CN201643747U (zh) 气液顺流式刮膜蒸发器
CN101195750A (zh) 一种粉焦冷却套管装置
CN203411507U (zh) 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
CN102721030A (zh) 黄磷炉热能综合回收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2853652A (zh) 窑头罩
CN104313350A (zh) 一种间壁式炼镁回转窑
CN111689499B (zh) 一种均匀内热搅拌式活化窑
CN212378525U (zh) 一种高温熔渣余热回收系统
CN209783189U (zh) 逆流式粮食烘干机
CN211546414U (zh) 用于固体有机废弃物的热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