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50249B - Scr系统加热装置用的热分布体和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Scr系统加热装置用的热分布体和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0249B
CN104350249B CN201380014196.3A CN201380014196A CN104350249B CN 104350249 B CN104350249 B CN 104350249B CN 201380014196 A CN201380014196 A CN 201380014196A CN 104350249 B CN104350249 B CN 104350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arrier
injection encapsulated
distribution body
heat
encapsulate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41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0249A (zh
Inventor
E·兰德斯
S·肖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350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0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66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260/00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having provis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1N2260/10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having provis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voiding stress caused by expansions or contractions due to temperature vari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1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the substance being heated, e.g. by heating tank or supply line of the added subst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14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substances, e.g. conduits
    • F01N2610/1406Storage means for substances, e.g. tanks or reservoi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14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substances, e.g. conduits
    • F01N2610/1486Means to prevent the substance from freez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CR系统的加热装置(68)用的热分布体(20),其中热分布体(20)具有导热体(1)和注塑包封部(21)。在此规定,导热体(1)具有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31,32,33,34,53,54,63)。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类型热分布体(20)的加热装置(68)。

Description

SCR系统加热装置用的热分布体和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CR系统加热装置用的热分布体和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柴油驱动的交通工具中,尤其是为了满足环保法律要求,需要在SCR-催化器(SCR-选择性催化剂还原)之前将尿素喷入到废气装置中。由此将废气中所含的NOx-化合物转化为水和氮。
此外,SCR-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具有这样的任务:在低于尿素凝固点的温度的情况下将尿素液态地保存并且融解已冻结的尿素,以便使从储罐中取出尿素成为可能。在DENOX-系统中将具有凝固点为-11℃的还原剂进行配量。例如,目前在PC/LD SCR-系统中所使用的加热装置包括:铝制的导热体、作为热生成器的PTC-元件、电输入线路。铝制的导热体以隔离材料(尤其是塑料)注塑包封,以便防止由于还原剂所造成的腐蚀和/或电短路。在下文中,经注塑包封的导热体也称为热分布体。
本发明预先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即金属和隔离材料在热膨胀系数方面存在不同,所述热膨胀系数尤其在冷却或/和多次温度交替时一般给加热装置造成问题。隔离材料具有比铝要强烈地膨胀和收缩的特性,并且因此在隔离材料中形成不许可的高塑性应变或应力,在此附加地造成了注塑包封部从导热体剥落。在实践中已确认了加热装置的塑料注塑包封部上的裂纹。因此,在注塑包封部与导热体之间还形成数量级高达2mm的缝隙。这些裂纹对于SCR-系统是特别的问题,因为以此给还原剂(例如具有非常高的蠕变特性的)形成了进入导热体的开口。当还原剂到达导热体时,可能会形成金属腐蚀。当还原剂到达直至电接口或者到达PTC-元件上时,可能会造成短路并且甚至导致加热装置的完全损坏。所述非常大的缝隙可能会导致热阻塞,由此降低了加热效率,因为由此使PTC-元件具有上升的温度并且由于该上升的温度而引起严重失调。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建议了,导热体设有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以便在导热体上较少相对运动地接收所述注塑包封部。热分布体(该热分布体具有导热体和注塑包封部,该导热体具有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毫无问题地实现了超过1000次温度冲击交替,该温度冲击交替在15kV至30kV电压以及合格通过的气体渗漏试验(氦密封性试验)的情况下利用塑料注塑包封部至热分布体的合格通过的冲击试验,其中,这种温度交替冲击通过将加热装置加热至80℃并且随后将该加热装置冷却至-40℃实现。在随后以15kV至30kV电压对注塑包封部进行击穿试验的情况下,确认了导热体没有被击穿。借助于击穿探测到塑料注塑包封部的裂纹或者过薄的不平常的壁厚。击穿最终涉及到试验电极与例如连接到接地电位上的构件之间的短路。温度交替冲击的次数根据用途规定来选择。电压的大小(上述15kV至30kV)根据塑料注塑包封部至材料的电阻以及根据壁厚来选择。在用氦的气体渗漏试验中,具有减少应力和应变元件的热分布体同样证实是非常稳定的,从而可以确认没有气体通过注塑包封部漏出。塑料注塑包封部在测试之后证明丝毫没有裂纹或开始开裂(Rissansaetze)。
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优选在导热体外轮廓中构造,也就是这样的部件:该部件可以配属于导热体的轮廓或者导热体的构型。在此,这些部件形成导热体至注塑包封部的界面。部分或完全地包围导热体的、具有电隔离特性的材料的注塑包封部,在相对于导热体的界面上具有负向形状的、相应的这种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以这种方式,尤其使由于热膨胀系数的区别而产生的拉应力和应变最小化,或将所述拉应力和应变明显更好地分布到较大的表面上,并且理想地避免由温度交替而引起的、由于相对运动所造成的、注塑包封部从导热体剥落,或者至少将该剥落显著地最小化。特别有利的是,通过减少注塑包封部从导热体剥落,最优地确保了由于接触面增大和因此伴随出现的界面接触区域增大使热从导热体至注塑包封部传递。
特别有利的是,导热体所用材料与隔离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别,对注塑包封部或者隔离材料耐久性的影响比至今所用的要小。因此,在选择适当的隔离材料(尤其是塑料)时,可以更多地考虑其它因素,尤其是隔离材料的可加工性、可制造性、导热性、延展性、强度、可焊接性和耐久性,因为现在有大量的材料适用于热分布体中的使用。
所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优选配置成具有波峰和波谷的导热体表面,即构造成导热体的波形轮廓。波峰和波谷可以沿着导热体在每个空间方向上的轴或者臂设置,并且可以具有独立于该轴的或者该臂的厚度的不同振幅。轴的几何形状优选根据所用的材料通过模拟在降低应力和应变的情况下以及在考虑热输送的情况下设计。设计成导热体波形轮廓的减少应力和应变元件,使在冷却和/或加热时在注塑包封材料上出现的应力和应变特别均匀地分布,并有效地防止在温度交替时注塑包封材料上的损坏。
对此替代或者补充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作为导热体表面变化部来实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特别优选包括导热体表面中的凹陷(尤其是槽)。利用槽表示出所有类型的长形凹陷。这种凹陷可以是沟纹、具有逐渐变尖的、或者腹状或者甚至底切轮廓的缺口,其中,对于技术人员来说造型自由度是明显的。还可以设想,该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实施为表面中的凸起(尤其实施为波形)。凹陷或者凸起可以沿着导热体的轴或者臂设置,并且可以根据需求和用途通过模拟设计。在设计时不能超过许可的应力和应变并且要以最优的方式利用热退耦。所述热退耦可以在几何上通过减小或放大所述导热体的表面和横截面来影响。设计成导热体表面变化部的元件,使冷却和/或加热时在注塑包封材料中所出现的应力和应变均匀分布,并且防止了注塑包封材料损坏。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包括形状锁合元件。形状锁合元件尤其可以包括底切部,其中,形状锁合元件以剖面例如可以实施为燕尾部。通过形状锁合元件可以进一步改善导热体与注塑包封部之间的接触。在利用形状锁合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波浪的谷区特别有效地防止注塑包封部从导热体剥落。此外,导热元件与注塑包封部之间的接触面相对于平的表面相应地增大了底切部的量,由此进一步决定性地改善了热导出。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注塑包封部的外轮廓的一部分或者该注塑包封部的整个外轮廓跟随导热体轮廓。由此,与在几何上不具有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相比,实现了外表面增大。外表面的增大使得改善热从加热装置导出成为可能。可供使用的热能较快地传递到储罐中的介质上,由此可以提高加热功率,并且液体可以较快地且以较大的量融化。原理上,该加热装置还可以以较小能量来供给,或者PTC-元件可以缩小规格。PTC-元件在确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最大的功率。在温度上升时调低功率,因为在由塑料材料制造的注塑包封部的情况下最高使用温度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在加热装置功率较高的情况下确保尽可能良好的热退耦。当最大的许可温度(例如在HDPE的情况下就是如此)和PTC-元件的工作范围相对彼此接近时,这尤其有意义。
根据一个替代的实施方式,注塑包封部的外轮廓的一部分或者注塑包封部的整个外轮廓构造成不具有波形并且不具有凹陷。因此,该注塑包封部可以具有平坦外侧。于是,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可以构造成从外部不可见。这个变体尤其可以在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较小的情况下应用。热分布体可以包括从主轴线开始的臂或者分支。注塑包封部的外轮廓可以在不少分支或者支路方面跟随导热体的轮廓并且可以在其它分支或者支路方面构造成不具有波形并且不具有凹陷。
导热体的轮廓优选构造成不具有尖端并且不具有棱。这尤其涉及到单个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的构型和这些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至基体之间的过渡。该过渡优选倒圆地构造,其中,半径>0.1mm是特别有利的。例如,这涉及到对于凹陷的开端和对于凸起的棱边。不具有尖端并且不具有棱的表面(即,不具有锋利的棱边的光滑表面)可以例如这样描述:在棱边的区域内配置为柱体或者在棱角的区域内配置为球体,并且该柱体或该球体的半径不低于0.1mm。已经发现,特别是在棱边区域内以及在棱角范围内,尤其在凹角中(即内角)在温度交替冲击时出现最大应力。正是在这些区域内,注塑包封部可能从金属上松脱,因此,这些区域优选倒圆。在倒圆的构件中,临界部位虽然总是位于棱角区域内,然而这些区域于是被配置成大面积且较不锋利的轮廓。但是也可以是这样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可以存在较小的应力或应变,还可以在考虑所用的材料以及注塑包封部的壁厚的情况下在热分布体中允许较小锋利的棱边。在上下文中,小的锋利的棱边指的是由过程引起的局部存在的棱边和凹坑,这些棱边和凹坑通过挤压、切削、研磨或者用工具分离而引起,并且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能排除。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导热体制造成连铸元件。具有所希望轮廓的元件通过凹模压出并且用圆锯切削。为了获得尤其在切削面的棱边上光滑(即不具有尖端并且不具有棱)的表面,在这里应对导热体进行后加工。在此,棱边例如用砂纸研磨或者抛光。在连铸方法中产生了这样的导热体:该导热体具有在整个高度上基本上不变的横截面。
但是,导热体优选以压铸方法来制造。通过浇铸可以对物体进行三维地模型化。在用压铸方法制造导热体时,壁厚选择得略大,以便补偿在导热性和强度方面的缺点,然而这与所选择的材料相关。
导热体优选由铝制造。特别良好地适用于注塑包封的是:抗液体的、绝缘的和导热性良好的塑料,其中,可以考虑多种塑料类型,并且该材料可以依据诸如可用性、导热性、可焊接性和可焊性等其它准则来选择。尤其对于注塑包封部或涂层,例如选用HDPE等材料较有利,因为例如由HDPE制造多个储罐,从而使得该加热装置可以通过法兰直接连接到这种储罐上(例如利用加热元件焊接部)。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首先考虑成本低廉的转用。
在根据本发明建议的解决方案中,在热分布体中尤其沿着该热分布体的几个臂,给导热体设有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由此在通过安装组件所预给定的横截面上分布有用于热导出的较大表面。由此尤其实现了:在加热时和冷却时在注塑包封材料中出现的应力和应变均匀地分布,从而该注塑包封材料不被损坏并且明显地减少了注塑包封部从金属核心体上剥落。
注塑包封部从外面可见的外轮廓可以是均匀地实施成导热体的轮廓或者实施成不同于导热体的轮廓。例如,由此可以使壁厚相应于公差进行适配,或者也可以与其它功能元件组合加工。因此,例如可以同样在几何上进一步增大外表面以更好地导出热,并且可以使可供使用的加热能量较快地传递到储罐中的介质上。
此外,有利地还可以将减少应力和应变元件实施为形状锁合元件,其中,这还附加地使表面增大并且防止注塑包封部从导热体剥落。该减少应力和应变元件有利在导热体上在导热体被注塑包封的状态下减小了至少部分地包裹导热体的注塑包封部与导热体本身之间相对运动的出现。如果在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或至少显著地减少这种相对运动,则会显著地降低注塑包封材料的开裂趋势,从而使得一方面得出注塑包封的密封性,并且另一方面导致了能够可靠地排除了由于进入的还原剂所造成的短路。减少应力和应变元件在导热体的外轮廓中实施,并且可以使注塑包封部具有该导热体的外轮廓。除此之外,还存在使注塑包封部的外轮廓构造为平坦外表面的可能性。
热分布体有利在用于废气后处理的系统的加热装置中使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热分布体一般可以应用于任意系统,在这些系统中,金属的导热体必须借助于由隔离材料制成的注塑包封部来防止包围该导热体的液体的进入,所述液体就其而言被该加热装置加热。如果该隔离材料具有这样的特性:比金属强地膨胀和收缩、在温度交替时在隔离材料中出现不许可的高塑性应力或应变、并且导致了注塑包封部从导热体上剥落,则可以通过在导热体中设置减少应力和应变元件来显著地降低该导热体相对于注塑包封部的相对运动。
附图说明
附图中示出:
图1:根据现有技术的热分布体;
图2:具有经插入的PTC-元件和汇流排的导热体的透视图;
图3:加热装置或经注塑包封的热分布体的透视图;
图4:导热体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5:经注塑包封的热分布体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导热体部分的俯视图;
图7:经注塑包封的热分布体部分的剖面图;
图8:具有加热装置的储罐安装单元,所述加热装置嵌入到SCR-系统的还原剂容器中;并且
图9.1-图12.3: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导热体100,所述导热体具有三个分支104、105、106以及从这些分支所分出的支路107。该导热体沿着其分支104、105、106基本上平地(即光滑地)实施。所述分支和支路的数量受该安装组件中可供使用的位置强烈地限制,这在图8中可以清楚看到。导热体100具有两个袋部108,用于接收PTC-元件。
图2以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导热体1,所述导热体具有经压入的PTC-元件2和设置在该PTC-元件上的汇流排3。在导热体1的横轴线12上设有并排的两个PTC元件2。PTC-元件2实施为面状板并且插入到袋部14中,该袋部设置在导热体1的横轴线12上。PTC-元件2以主面沿着横轴线12延伸。因为PTC-元件2一方面应接触到汇流排3和导热体1上并且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全面积地贴靠在导热体1和汇流排3上,因此所述PTC-元件在注塑包封之前被压制。作为替代方案,所述PTC-元件也可以利用弹簧来预紧或者另外地安装。
汇流排3部分沿着导热体1的主轴线12从接头区域10至PTC-元件2延伸。在接头区域10中设有所述加热装置的电接头。
作为示例,导热体1在这里具有三个分支4、5、6。分支4、5、6具有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的不同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参照附图4至7以及图9至12进行描述,其中,图4至7示出图2和3所示出的导热体1以及热分布元件20的部分区域的放大视图。第一分支4具有第一主轴线11,该第一主轴线基本上垂直于导热体1的横轴线12延伸,作为示例所述第一分支这里还包括三个支路7、8、9,这些支路在导热体1的横轴线12的方向上延伸。在导热体1的对置于袋部14的侧上,由于在相应的区域中压制PTC-元件的原因而没有设置分支。在袋部14之间,在对置于所述袋部的侧上设有导热体1的第二分支5。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三分支6基本上参照第二分支5的第二主轴线13与第一分支4呈镜像相反地延伸并且具有第三主轴线15,所述第三主轴线基本上垂直于导热体1的横轴线12延伸。两个支路16、17从第三分支6起垂直于该第三分支的第三主轴线15延伸。必要时,作为替代方案,导热体1可以配备其它分支或配备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
所示出的导热体1是一种供应给注塑包封机的安装半成品,所述导热体具有经插入的PTC-元件2和经插入的汇流排3。附加地,汇流排3可以预先注塑包封,以便使得PTC-元件2的安装以及隔离小片的安装变得简便,并且以便在最终注塑包封时造成汇流排3与导热体1之间足够的间距。汇流排3与导热体1之间的间距对于电位隔开绝对需要的。尤其在导热体1以压铸方法制造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凹陷和/或凸起,从而使汇流排3部分地或者完全地沉入导热体1中,或者通过其它引导元件保持在位置中。这对注塑包封过程尤其具有意义。否则,导热体1的横截面可以在其高度上构造成基本上保持相同。当然也可以在导热体1的上侧和下侧上安置有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
图3示出用于SCR-系统的加热装置的、在注塑包封之后的热分布体20。由注塑包封部21包围(即,由该注塑包封部完全包围)如图1所示的导热体1、汇流排3和PTC-元件2。热分布体20在该处具有隆起22,汇流排3在该隆起处延伸。经注塑包封的热分布体20在所述注塑包封部中具有接收点23和24,所述接收点如此分布,使得对于加热装置静止安装在接收点23和24上的这种情况,所述加热装置更可靠地定位并且可以安装在这个位置中并可以焊接起来。在加热装置的不可见的底侧上,在注塑包封部21中集成有三个接口,用于加热元件的固定。从下面直至朝上延伸的指示牌25用于避免反射的或不希望的且干扰的超声波进入至接收器或传感器。通过指示牌25使热从加热装置朝传感超声波管的方向更好地输送,由此能够使该传感超声波管更快地解冻。
图4以俯视图示出来自图2的第三分支6。图4示出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的多个实施方式,所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在这里作为示例配属于第三分支6。沿着第三主轴线15的一区段,所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构造成具有波形轮廓,例如,在这里所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具有五个波峰31和五个波谷32。波峰31和波谷32的数量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改变;因此可以规定这样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在分支6中或在支路中仅包括一个或两个波峰31和/或波谷32;并且也可以规定这样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在分支6中或在支路7、8、9中设置多个(尤其是三个至十个)波峰31和/或波谷32。已经表明的是,波峰31和波谷32的数量优选应针对用途以FEM-模拟的方式来确定,以便在关于将应力和应变最小化以及加热效率方面实现最优结果。可以在第三主轴线15的整个上方或下方设置波形轮廓,或者(如图所示)波谷32可以直至到达第三主轴线15。在所示出的情况下,波形轮廓的振幅约为第三分支6的宽度38的50%,其中,可以参照波形轮廓的假想过零点39将该振幅定义为波峰31或波谷32的高度。该振幅尤其可以处于该分支或支路的宽度的10%至50%之间,并且可以针对用途地通过FEM-模拟来确定。所述波形轮廓的波长(即波峰31和波谷32沿着第三主轴线15的一段在空间的维度上的数量,波形轮廓在该空间的维度上构造)可以是恒定的或者变化的。
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沿着支路16、17构造成槽33。槽33在这里作为示例实施为平式腹状。槽的深度尤其可以处于该分支或支路宽度的10%至50%之间并且可以针对用途通过FEM-模拟来确定。在分支4、5或者6上或在支路16、17上的槽33的数量可以改变,因此可以例如仅一个或者两个槽33、或者也可以多个、约三至十个槽在支路16、17或者分支6上分布。在此,视实施方式的情况而定,槽33的宽度38可以改变,或者槽33之间的净间距34可以改变。在第一支路16上作为示例构造有三个槽33,并且在第二支路17上作为示例设置五个槽33。
图5示出根据图4的具有注塑包封部的第三分支6,如图3中所示。为了便于理解,该图选择为关于注塑包封部21方面的剖面图和关于导热体1方面的俯视图,所述注塑包封部在这里用阴影线示出。
此外,在第三主轴线15的外端部上示出焊点45。关于注塑包封部21方面示出了外轮廓46的不同变体。在支路16的区域内,在注塑包封部21中或在支路16的轮廓46中设有槽48,所述槽对应于导热体1中的槽33,从而即使在注塑包封之后从外面仍可看到所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在支路17的区域内,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实施成光滑的并且不跟随所述的五个槽33,所述的五个槽置入到导热体1的外轮廓40中。关于具有波峰51和波谷52的波形轮廓方面(导热体1沿着第三分支6的第三主轴线15具有所述波峰和所述波谷),也示出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在第一侧上,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没有波形、没有槽、也没有凹口(即基本上平地构造),而在第三主轴线15的第二侧上,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以例如五个波峰51和五个波谷52跟随导热体1的外轮廓40(即该外轮廓的波形轮廓)。
其它实施方式通过相应构型的压铸成型对于技术人员是公知的,尤其外轮廓46可以设有一定数量的波峰51和波谷52、凹陷或者凸起,该数量不同于导热体1的波峰31、波谷32、凹陷或者凸起的数量。
图6以俯视图示出图2所示的导热体1的具有支路9的第一分支4和第二分支5的部分,其中,示出所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的另一实施方式。在第二分支4的支路9上并且沿着该第二分支的主轴线11的一部分,所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构造为形状锁合元件。所述形状锁合元件包括这样的结构:该结构在这里具有例如六个榫部54和例如六个凹口53,其中,所述榫部和所述凹口的数量根据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区域内改变,正如参照图4中槽33所给出那样。榫部54具有底切57。与根据图4具有腹状槽33的实施方式相比,通过该底切57实现了支路9的表面进一步增大。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沿着第二分支5设有逐渐变尖的槽63作为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其中,所述槽的数量根据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在给出的区域内确定。
图7以剖面图示出根据图3的热分布体的相应于图6中所示的局部图。该图选择为关于注塑包封部21方面的剖面图和关于导热体1方面的俯视图,所述注塑包封部在这里又用阴影线示出。
再次表明,该注塑包封部21可以具有外轮廓46,该外轮廓46可以跟随导热体1的外轮廓40或者与此不同。沿着支路9设置了,该注塑包封部21在外壁上平坦地实施,即没有波形、没有凹进并且也没有凸起。沿着第二分支5,外轮廓46基本上跟随导热体1的外轮廓40并且包括逐渐变尖的槽65。
图8示出具有加热装置68的储罐安装单元66的透视图,其中,加热装置68与承载件69焊接。
储罐安装单元66例如通过焊接与还原剂容器连接,由此形成一储罐单元,该储罐单元形成SCR-系统的一部分。现参照图2至7描述热分布体20。在第一分支4的排出部与第三分支6的排出部之间设有用于输送机组壳体71的位置,该输送机组将还原剂从该储罐供给至计量模块。壳体71可以构造为承载件69的一部分。在储罐单元装满的情况下热分布体20被液体(尤其是)完全包围,而在储罐液位较低的情况下加热装置68也可以完全或部分地不被还原剂覆盖。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在热分布体20的分支4、5、6中设有波形轮廓,其中,支路16、17中的波形轮廓只包括一个波峰31、51和一个波谷32、52,而另一支路16、17包括多个波峰31、51和多个波谷32、52,这通过模拟做到最优。注塑包封部21的波形轮廓可以跟随导热体1不可见的外轮廓。在加热装置68下方设有过滤器,该过滤器抑制颗粒,以便防止计量模块的功能受损。超声波管70以及隔热板25在第一分支4上靠置地设置,所述超声波管和所述隔热板的主要功能在于,抑制由传感器反射的、所不希望的声波并且使所希望的声波集束。配属于加热装置68的隔热板25可以(如图所示)形成超声波管70的一部分。另外,隔热板25还确保了还原剂在超声波管70内部快速解冻。在储罐安装单元66的上部区域中设置两个电接口72、74。在所述电接口之间设置一按照SAE-标准的液压接口73,该液压接口设有保护罩75。电的和液压的接口如此配置,使得所述接口具有相同的拉伸方向,并且由此即使在位置狭窄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储罐单元安装在交通工具内。
在图9.1-12.3中,作为示例示出了热分布体20的分支4、5、6或者支路7、8、9、16、17可能的其它实施方式,其中,分别在热分布体20的右边、左边以及在表面上进行注塑包封或涂层。
第一示图(参见照图9.1中的附图标号80)示出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变体。
在根据图9.2-12.3的其它示图中,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的数量、尺寸和形状以及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和导热体1的外轮廓40有所改变。依据附图9.2至12.3,示出了导热体1的外轮廓40的构型的不同的实施可能性,所述外轮廓可以形成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导热体1的外轮廓40基本上通过所述减少应力和应变元件30的几何形状来确定。根据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注塑包封部21的实施方案,导热体1的外轮廓40能够以减少应力和应变元件30的构型复制到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上,或者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与图9.2、9.4、10.2相比,将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设计为平坦外侧94。与此直接对照的是,根据附图11.1至11.5或12.1至12.3中的实施例得出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在这些实施例中,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直接由导热体1的外轮廓40预先给定或由该导热体的分支4、5、6和支路7、8、9、16和17的外轮廓预先给定。
图9.2示出一种热分布体20,在该热分布体中,在分支4、5或6之一或支路7、8、9、16、17之一的外侧上接收有注塑包封部21。正如根据图9.2的图示可知,注塑包封部21具有平坦外侧94。因此,注塑包封部21是具有变化的壁厚92的注塑包封部,在该注塑包封部中,较大的第一壁厚90和较小的第二壁厚91以交替顺序构造,从而形成注塑包封部21在图9.2中所示的波形轮廓部。
图9.3示出一个实施变体,在该实施变体中,包围分支4、5、6或者支路7、8、9、16、17的注塑包封部21以统一的壁厚93构造。跟随根据图3的波形轮廓地,与图9.2所示出的实施变体的平坦外侧94不同,根据图9.3中的实施变体的热分布体20的外轮廓46形成非平坦外侧。
图9.4示出热分布体20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注塑包封部21以变化的壁厚92设计。波峰和波谷以较大的节距(即,相互在空间上较大错位地)实施(参见第一壁厚90以及第二壁厚91)。根据图9.4中的实施方式,注塑包封部21在构造外轮廓46的情况下包围分支4、5、6或支路7、8、9、16、17,所述外轮廓包括平坦外侧94。
图9.5示出热分布体20的实施变体,在该实施变体中,注塑包封部21同样以统一的壁厚93构造,然而外轮廓46仍旧是非平坦的。根据图9.5,注塑包封部21包围所述热分布体20的分支4、5、6或7、8、9和16、17。
在图10.1至10.5中获悉这样的实施变体:在这些实施变体中,参见图10.1,热分布体20通过注塑包封部21以及由该注塑包封部21包围的分支4、5、6或支路7、8、9、16、17形成。根据图10.1中的变体,注塑包封部21以统一的壁厚93构造并且基本上实施成迂回形,从而得出外轮廓46。
在图10.2的图示中示出热分布体20的一个实施变体,在该实施变体中,注塑包封部21形成平坦外侧94并且包围分支4、5、6或支路7、8、9、16、17,其中,注塑包封部21的以第一壁厚90构造的区域与这样的区域交替:在该区域中,注塑包封部21具有减少的第二壁厚91。
图10.3示出热分布体20的一个实施变体,在该实施变体中,包围分支4、5、6或支路7、8、9、16、17的注塑包封部21基本上波形地轮廓化。注塑包封部21具有统一的壁厚93,形成了外轮廓46,该外轮廓包括平坦的平台95以及在这些平台之间延伸的切口96。
图10.4示出热分布体20的类似于根据图10.3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实施变体。在这里,注塑包封部21以统一的壁厚93构造,从而同样形成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该外轮廓的特征在于被切口96彼此分开的单个平台95。注塑包封部21设置在分支4、5、6或支路7、8、9、16、17的外侧。
图10.5类似于根据图10.1的实施变体,在该实施变体中,注塑包封部21以统一的壁厚93围绕分支4、5、6或支路7、8、9、16、17安置,从而形成迂回的连续的外轮廓46。
图11.1至11.5获悉所述热分布体20的其它实施方式。
根据图11.1至11.5所示出的实施变体,热分布体20分别通过分支4、5、6或支路7、8、9、16、17和包围它们的注塑包封部21形成。在根据图11.1至11.5的实施变体的每一个上都形成外轮廓46,所述外轮廓不是平坦地构造而是包括单个平台95或尖端97,所述平台或尖端通过注塑包封部21中的切口96彼此分开。在根据图11.1和11.2的实施方式中,注塑包封部21以统一的壁厚93构造,而在图11.3和11.4的实施变体中,关于注塑包封部21的壁厚方面是不同的。在那里,注塑包封部21以第一壁厚90构造的区域与注塑包封部21以减少的第二壁厚91实施的区域交替。
在图11.5中所示的实施变体中,分支4、5、6或支路7、8、9、16、17的注塑包封部21以基本上统一的壁厚实施。
正如根据图11.5中的图示可以获悉,形成这样的导热体20:该导热体的外轮廓46构造为锯齿形。
从图12.1至12.3可以获悉对于热分布体20的其它实施方式。根据图12.1、12.2和12.3中的实施变体(类似于上述实施变体),热分布体20包括设有注塑包封部21的分支4、5、6或支路7、8、9、16、17之一。正如由图12.1、12.2、12.3强调的是,在这些实施变体中,注塑包封部21以统一的壁厚93实施。形成了如图11.5中所提到的外轮廓46、具有尖端97(即,鼻形凸起)、并且除了图11.5所示出的实施可能性以外还可以如图12.1、12.2和12.3中所示那样构造。
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和其中强调的方面。毋宁说在通过权利要求书所给出的范围内,处于本技术人员能够实施的框架内的大量变体都是可能的。

Claims (9)

1.一种热分布体(20),用于废气后处理系统的加热装置(68),其中,所述热分布体(20)具有:导热体(1),该导热体具有多个臂;注塑包封部(21);其中,在所述导热体(1)上构造有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31,32,33,34,53,54,63),用于在所述导热体(1)上相对运动少地接收所述注塑包封部(21),其中,所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31,32,33,34,53,54,63)构造在所述导热体(1)的外轮廓(40)中,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导热体的至少一个臂,所述导热体(1)的外轮廓(40)包括波峰(31)和波谷(32)和/或凹陷(33,53,63)和/或槽,所述波峰和波谷和/或凹陷和/或槽形成所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从而在加热时和冷却时在所述注塑包封部中出现的应力和应变均匀地在所述至少一个臂上分布,从而不会损坏所述注塑包封部并且降低了所述注塑包封部从所述导热体上剥落的危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分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少应力和/或应变元件(30)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形状锁合元件(53,5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分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的至少一部分跟随所述导热体(1)的外轮廓(4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分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包封部(21)的外轮廓(46)具有平坦外侧(9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分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1)的外轮廓(40)构造成不具有尖端且不具有棱。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分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1)以压铸方法或者以连铸方法制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分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包封部(21)包括抗液体的、绝缘的、导热的塑料。
8.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热分布体(20)的加热装置(68),所述加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PTC-元件(2)和至少一个汇流排(3)。
9.一种废气后处理系统,其具有用于还原剂的容器和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特征的加热装置(68)。
CN201380014196.3A 2012-03-15 2013-01-21 Scr系统加热装置用的热分布体和加热装置 Active CN1043502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04106A DE102012204106A1 (de) 2012-03-15 2012-03-15 Wärmeverteilkörper für eine Heizung eines SCR-Systems und Heizung
DE102012204106.0 2012-03-15
PCT/EP2013/051017 WO2013135404A1 (de) 2012-03-15 2013-01-21 Wärmeverteilkörper für eine heizung eines scr-systems und heiz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0249A CN104350249A (zh) 2015-02-11
CN104350249B true CN104350249B (zh) 2017-03-01

Family

ID=47603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4196.3A Active CN104350249B (zh) 2012-03-15 2013-01-21 Scr系统加热装置用的热分布体和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825739B1 (zh)
CN (1) CN104350249B (zh)
DE (1) DE102012204106A1 (zh)
IN (1) IN2014DN07217A (zh)
WO (1) WO20131354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13417A1 (de) 2012-07-31 2014-02-06 Robert Bosch Gmbh Aufheizeinrichtung für einen Betriebs-/Hilfsstoff mit Ausgleichselement
FR3038000B1 (fr) * 2015-06-29 2019-05-24 Plastic Omnium Advanced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S.A. Reservoir a uree avec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DE102015120250B3 (de) * 2015-11-23 2017-04-13 Eichenauer Heizelement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Tankheizung und Tankheizung
DE102017105395A1 (de) * 2017-03-14 2018-09-20 Veritas Ag Flüssigkeitstank mit einer kunststoffhülle
DE102017217894A1 (de) 2017-10-09 2019-04-11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eizvorrichtung zum Erwärmen eines Hilfsstoffs, insbesondere einer wässrigen Harnstofflösung
DE102017222301A1 (de) 2017-12-08 2019-06-1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CR-Dosiereinheit zur Förderung und Bereitstellung eines flüssigen Abgasreinigungsadditivs
CN109973177A (zh) * 2019-03-29 2019-07-05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柴油机后处理装置
DE102019212443A1 (de) * 2019-08-20 2021-02-25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Lastwiderstand
DE102019214435A1 (de) * 2019-09-23 2021-03-25 Robert Bosch Gmbh Heizeinricht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5354A1 (de) * 2006-10-27 2008-05-28 Robert Bosch Gmbh Katalytische Reduktionseinrichtung
CN101238275A (zh) * 2005-08-06 2008-08-06 宏牛加热元件有限及两合公司 加热系统
CN101361406A (zh) * 2006-10-25 2009-02-04 凯特姆两合公司 电加热装置的热发生元件及其生产方法
CN101680343A (zh) * 2007-05-16 2010-03-24 因勒纪汽车系统研究公司 带有一体化的加热元件的尿素储箱和基板
CN101828012A (zh) * 2007-10-18 2010-09-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储存还原剂的罐
DE102009041938A1 (de) * 2009-09-17 2011-03-24 Robert Seuffer Gmbh & Co. Kg Heizungsanordn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18771A1 (de) * 2001-04-09 2002-11-07 Woco Franz Josef Wolf & Co Gmbh Abdichtung für ein mit Kunststoff umspritztes Metallteil
DE10335716A1 (de) * 2003-08-05 2005-02-24 Eichenauer Heizelemente Gmbh & Co. Kg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Bauteil und einer dieses umgebenden Umhüllungsschicht, Vorrichtung mit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
WO2006131201A2 (de) * 2005-06-04 2006-12-14 Eichenauer Heizelemente Gmbh & Co.Kg Harnstoffversorgungssystem für einen abgasreinigungskatalysator und hierfür geeigneter heizeinsatz
DE102005025724A1 (de) * 2005-06-04 2006-12-07 Eichenauer Heizelemente Gmbh & Co. Kg Harnstoffversorgungssystem für einen Abgasreinigungskatalysator und hierfür geeigneter Heizeinsatz
DE102010062997A1 (de) * 2010-12-14 2012-06-14 Robert Bosch Gmbh Flüssigkeitsentnahmemodul, Flüssigkeitstan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8275A (zh) * 2005-08-06 2008-08-06 宏牛加热元件有限及两合公司 加热系统
CN101361406A (zh) * 2006-10-25 2009-02-04 凯特姆两合公司 电加热装置的热发生元件及其生产方法
EP1925354A1 (de) * 2006-10-27 2008-05-28 Robert Bosch Gmbh Katalytische Reduktionseinrichtung
CN101680343A (zh) * 2007-05-16 2010-03-24 因勒纪汽车系统研究公司 带有一体化的加热元件的尿素储箱和基板
CN101828012A (zh) * 2007-10-18 2010-09-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储存还原剂的罐
DE102009041938A1 (de) * 2009-09-17 2011-03-24 Robert Seuffer Gmbh & Co. Kg Heizungsanordn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25739B1 (de) 2016-11-02
IN2014DN07217A (zh) 2015-04-24
DE102012204106A1 (de) 2013-09-19
WO2013135404A1 (de) 2013-09-19
EP2825739A1 (de) 2015-01-21
CN104350249A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249B (zh) Scr系统加热装置用的热分布体和加热装置
CN103261607B (zh) 罐装入式模块、液体罐
CN100559072C (zh) 电子机器及点灯装置
US7877868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circuit configuration member
JP5160247B2 (ja) 燃料タンク及び燃料ポンプ取付構造
CN104584245B (zh) 热电装置
JPH01202140A (ja) 車輌用交流発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22411B2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部材
CN104767417A (zh) 智能功率模块的控制电路、智能功率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21635B (zh) 带有转动支撑插件的发动机罩组件以及发动机组件
CN207353334U (zh) 电池箱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06100188A (zh) 电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JP5899634B2 (ja) 複合構造体
JP6985542B1 (ja) インサート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732058A (zh) 电池箱以及制造方法
CN104319266A (zh) 车用电子元件的密封胶封装结构及胶封方法
JP5168590B2 (ja) ウォータジャケット構造
CN108767145A (zh) 电池箱、密封方法、动力电池包以及电动汽车
CN104795974A (zh) 智能功率模块的控制电路、智能功率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143505A (ja) リザーブタンク
CN217107280U (zh) 一种燃油泵塑料法兰盘与接线片间的连接结构
CN207835318U (zh) 一种新型硅胶树脂浇灌用胎具
CN207225115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01314271Y (zh) 塑料油箱
CN209755989U (zh) 一种应用于热流道系统的油缸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