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5162B - 分析装置用容器及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 - Google Patents

分析装置用容器及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5162B
CN104345162B CN201410346557.0A CN201410346557A CN104345162B CN 104345162 B CN104345162 B CN 104345162B CN 201410346557 A CN201410346557 A CN 201410346557A CN 104345162 B CN104345162 B CN 104345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container
container
storage member
reagent
fixe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65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5162A (zh
Inventor
松浦泰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45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5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5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5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析装置用容器,它能够通过包括外围带螺纹槽的开口在内的试剂容器的所述开口插入所述试剂容器内,所述分析装置用容器包括:收纳液体并能够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试剂容器内的收纳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收纳部件的外侧,通过与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开口的外围上设置的所述螺纹槽啮合来将所述收纳部件固定到所述试剂容器的固定部件。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

Description

分析装置用容器及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装置用容器及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set,下同),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装液体的收纳部件在内的分析装置用容器以及具有此分析装置用容器的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
背景技术
人们已经对包括装液体的收纳部件在内的小容量试剂容器等分析装置用容器有所了解。
日本专利公开(特开)2008-22429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装在有开口的试剂容器内的小容量试剂容器。这种小容量试剂容器具有用于装试剂的收纳部件,且能够通过试剂容器的开口插入试剂容器。此收纳部件的底面积小于试剂容器的底面积。装在试剂容器中的试剂被转移到收纳部件,并由吸管对其进行分装。
然而,用吸管从小容量试剂容器分装试剂时,由于传感器等的故障或作业错误等,有时吸管会触到小容量试剂容器的收纳部件的底部。此时,例如,受到吸管的吸移作业影响,或者是受到尖锐的前端剌入底部的影响,有时小容量试剂容器会随着吸管的上升而被提起,小容量试剂容器将会被从试剂容器抽出。而且,当提起的小容量试剂容器从吸管脱落下来时,小容量试剂容器内的试剂会散落出来,这是其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因此,本发明提供:
(1)一种分析装置用容器,它能够通过包括外围带螺纹槽的开口在内的试剂容器的所述开口插入所述试剂容器内,且其包括:收纳液体并能够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试剂容器内的收纳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收纳部件的外侧,通过与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开口的外围上设置的所述螺纹槽啮合来将所述收纳部件固定到所述试剂容器的固定部件;
(2)一种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其具有:有外围带螺纹槽的开口的试剂容器、以及能够通过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开口插入所述试剂容器的分析装置用容器;其中,所述分析装置用容器包括:装分析用试剂的收纳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收纳部件的外侧,能够通过与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开口外围上设置的所述螺纹槽啮合来将所述收纳部件固定到所述试剂容器的固定部件。
通过上述(1)的发明,在收纳部件的外侧设置了能够通过与试剂容器开口外围的螺纹槽啮合来将收纳部件固定到试剂容器的固定部件,由此,通过使固定部件与螺纹槽啮合就能切实将收纳部件固定在试剂容器上,因此,在用吸管从分析装置用容器分装液体时,当由于传感器等的故障或作业错误而导致吸管接触到收纳部件(分析装置用容器)的底部时,能够防止因吸管的吸移作业或者因尖锐的前端剌入底部而导致吸管上升时分析装置用容器与吸管一起被提起。因此,能够防止收纳部件(分析装置用容器)从试剂容器抽出,因此,从分析装置用容器分装液体时,能够防止分析装置用容器内的液体散落出来。
通过上述(2)的发明,在收纳部件外侧设置了能够通过与试剂容器开口外围的螺纹槽啮合来将收纳部件固定到试剂容器上的固定部件,由此,通过固定部件与螺纹槽的啮合就能切实将收纳部件固定在试剂容器上,因此,在用吸管从分析装置用容器分装试剂时,当由于传感器等的故障或作业错误而导致吸管接触到收纳部件(分析装置用容器)的底部时,能够防止因吸管的吸移作业或者因尖锐的前端剌入底部而导致吸管上升时分析装置用容器与吸管一起被提起。因此,能够防止收纳部件(分析装置用容器)从试剂容器抽出,因此,从分析装置用容器分装分析中使用的试剂时,能够防止分析装置用容器内的分析用试剂散落出来。而且,设在试剂容器开口外围的盖安装用螺纹槽还可以用作与固定部件啮合的啮合部件,因此不必设置专用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用容器及试剂容器的斜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用容器固定在试剂容器上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用容器安装到采血管及架上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4为固定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用容器的试剂容器配置在样本分析装置后的状态示图;
图5为沿图2的800-800一线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用容器的底面的示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用容器的侧面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用容器的上面的示图;
图9为沿图3的900-900一线的截面图。
优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图9就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在试剂容器200上,组成了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300。此外,如图3所示,分析装置用容器100能够分别安装到架250、采血管260和270,安装在一起便构成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310。装在试剂容器200中的试剂转移到安装在试剂容器200上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的收纳部件1中,以供使用。装在采血管260和270等中的样本转移到安装在架250、采血管260和270上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中,以供使用。另外,如图4所示,试剂和样本已经转移到分析装置用容器100中的试剂容器200或采血管260等在设置在样本分析装置500的一定位置的状态下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分析装置500中设置的试剂除了制备分析用试样的试剂外,还有质控血液和标准试样(校准品)等。
样本分析装置500如图4所示,由测定装置510和配置于测定装置510前面的运送装置520构成。测定装置510收纳于装置主体的机壳500a内。
测定装置510对用运送装置520提供的样本制备的试样进行光学测定,由此就能分析样本的成分。运送装置520中设有安放着采血管260和采血管270的架250。在此样本分析装置500中,从运送装置520上的采血管260、270或架250上安装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向测定装置510的无图示反应杯(反应容器)内分装样本。
样本分析装置500具有第一分装部件512a,该第一分装部件512a包含前端尖锐的穿刺针,将该穿刺针作为吸移和排出样本和试剂的吸管。样本分析装置500用第一分装部件512a从运送到运送装置520的运送通道521上的样本吸移位置P1的架250吸移采血管260、270内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所装有的样本,再将样本分装到配置于一定的样本分装位置的反应杯。第一分装部件512a用穿刺针从安装在分装对象试剂容器200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吸移试剂,并将试剂分装到配置于一定分装位置的反应杯中。
样本分析装置500具有第一容器放置部件511a、第二容器放置部件511b、第二分装部件512b和反应杯移送部件513。第一容器放置部件511a中设置有试剂容器200,该试剂容器200固定有数个分析装置用容器100,这些分析装置用容器100中装有用样本制备分析用试样时所添加的各种试剂。此外,第二容器放置部件511b中设置有试剂容器200,该试剂容器200装有用样本制备分析用试样时所添加的各种试剂。
第二分装部件512b具有分装试剂用的移液管(吸管),且能够在包括第二容器放置部件511b上方和试剂分装位置P2在内的区域内移动。第二分装部件512b通过移液管从分装对象试剂容器200吸移试剂,并将试剂分装到配置于试剂分装位置P2的反应杯中。
反应杯移送部件513能够将反应杯移到一定的样本分装位置、试剂分装位置P2和检测部件(无图示)等各部分。分装了样本或试剂后的反应杯移送到检测部件后,由检测部件对分析用试样进行光学检测,分析样本的成分。
下面就分析装置用容器1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如图1和图2所示,能够通过有开口201的试剂容器200的开口201插入试剂容器200内,开口201外围有螺纹槽202。分析装置用容器100能够通过固定部件2固定在试剂容器200上并且能够拆卸下来。试剂容器200由玻璃制成。螺纹槽202用于与装在试剂容器200上的盖拧接在一起。
在此,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如图1所示,包括收纳部件1和固定部件2。收纳部件1和固定部件2一体成型,形成一个整体。以此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分析装置用容器100由略微透明的塑料等树脂制成。如图6所示,收纳部件1基本上在固定部件2的中央处。
收纳部件1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收纳部件11、第二收纳部件12、及挡边(rib,下同)13。收纳部件1用于盛放试剂。收纳部件1的底面积小于试剂容器200的底面积。以此通过将试剂从试剂容器200移到分析装置用容器100来提高试剂的液面。如图5所示,比如当收纳部件1装有1ml试剂时,液面从收纳部件1的底部1b起高度约为31mm。另一方面,当试剂容器200装有1ml试剂时,液面从收纳部件1的底部1b起高度约为5mm。这样,在使用小容量的试剂时也能减少试剂的死体积(dead volume)。
第一收纳部件11基本为圆筒形。第一收纳部件11如图5所示,收纳部件1的开口1a附近处的内径为R1。第一收纳部件11的收纳部件1的底部1b附近处的内径为R2。即,第一收纳部件11的内部空间基本为截圆锥形,靠近收纳部件1的底部1b时变细。
第二收纳部件12基本为圆筒形,且其下端被底部1b封堵。关于第二收纳部件12,收纳部件1的开口1a一侧的内径为R3。关于第二收纳部件12,收纳部件1的底部1b附近处的内径为R3。即,第二收纳部件12的内部空间基本为圆柱形。
如图7所示,挡边13如图6所示地设在第二收纳部件12的侧部,共4条。挡边13设置在收纳部件1中的第二收纳部件12的外侧面,并沿第二收纳部件12的长边方向(Z方向)延伸。此外,挡边13从第二收纳部件12的侧面延伸到底部1b的外表面,即前端部1c。从收纳部件1的底部1b一侧(Z2方向一侧)看,4条挡边13包围着第二收纳部件12。4条挡边13基本以等间隔配置。换言之,从收纳部件1的底部1b一侧看,4条挡边13分别以第二收纳部件12为中心基本隔90度配置。如图7所示,4条挡边13的前端部13a分别从收纳部件1的底部1b外表面的前端部1c向下(Z2方向)突出长度L。即,挡边13在收纳部件1的底部1b和前端部1c的部分的突出量为L。4条挡边13的前端部13a相对于水平面基本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2如图6所示,包括爪部21、孔部22和凸缘部件23。固定部件2还有补强挡边24和制动部件25。固定部件2设置在收纳部件1的外侧。如图1所示,固定部件2与设于试剂容器200的开口201外围的螺纹槽202啮合,由此就能将收纳部件1固定到试剂容器200上。如图5所示,固定部件2具有从收纳部件1的上端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圆形的上面2a、从上面2a的外缘向下(Z2方向)延伸的侧部2b、以及侧部2b的里面部分——即内周面2c。
爪部21如图6所示,包括三个爪部21a~21c。平面看时,爪部21a~21c与收纳部件1有一定间隔且围在收纳部件1周围。爪部21a~21c基本向水平的方向突出。爪部21a~21c分别为凸形。三个爪部21a~21c中,爪部21a和21c相对而设。爪部21a和21b、爪部21b和爪部21c彼此基本等间隔配置。具体而言,从收纳部件1底部1b看,爪部21a和21b、21b和21c分别以收纳部件1为中心基本隔90度配置。如图1所示,爪部21a~21c相对于收纳部件1的延伸方向(Z方向)而言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且分别对应于试剂容器200的螺纹槽202。换言之,爪部21a~21c相对于分析装置用容器100插入试剂容器200的方向(Z方向)而言配置在不同的高度,并分别与试剂容器200的螺纹槽202相对应。此爪部21a~21c与试剂容器200的螺纹槽202啮合,由此,分析装置用容器100的固定部件2固定在试剂容器200上。
孔部22如图8所示包括三个孔部22a~22c。孔部22a~22c是通过在固定部件2的上面2a和侧面2b设置缺口而形成的。三个孔部22a~22c设置在固定部件2。从上面2a一侧看,三个孔部22a~22c分别基本呈梯形。如图7所示,从侧面2b一侧看,三个孔部22a~22c分别基本呈矩形。孔部22a和22b、22b和22c彼此基本等间隔地配置。具体而言,从收纳部件1的开口1a一侧(Z1方向一侧)看,孔部22a和22b、22b和22c分别以收纳部件1为中心基本间隔90度配置。如图5所示,孔部22配置于能够观察到试剂容器200的螺纹槽202与爪部21a~21c的啮合状态的位置。平面看时,孔部22a~22c分别配置在与爪部21a~21c相对应的位置。孔部22a~22c还充当在夹持分析装置用容器100时的防滑器件。
凸缘部件23如图1所示,设置在固定部件2的收纳部件1的底部1b侧(Z2方向侧)。平面看时,凸缘部件23位于固定部件2的边缘部分2d附近。收纳部件1、固定部件2和凸缘部件23一体成型,成为一体。凸缘部件23如图6所示,具有内周面23a且基本呈圆筒形。凸缘部件23有大于固定部件2的内径R4(爪部21b和与爪部21b相对的固定部件的内面之间的距离)的内径R5。另外,凸缘部件23可与不同于试剂容器200的容器的外围啮合,比如后述采血管260等。关于这一点,待后详述。
在固定部件2内面设有数条(如5条) 补强挡边24。从收纳部件1的底部1b一侧(Z2方向一侧)看,补强挡边24分别以收纳部件1为中心呈放射状扩张。
在固定部件2的内面有一个制动部件25。如图6所示,在将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固定在试剂容器200时,制动部件25限制爪部21a~21c与试剂容器200的螺纹槽202的拧合位置。
在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9所示,分析装置用容器100不仅能够固定在试剂容器200,也可以固定在具有凸缘部件261的采血管260和承载采血管260的架250上。采血管260和270从架250的采血管支撑部件251的开口250a插入架250。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固定部件2的凸缘部件23由外径R5与凸缘部件23的内径R5基本相同的采血管260和架250固定。更具体地说,采血管260的开口260a的外围260b和架250的开口250a的外围250b有外径R5,凸缘部件23的内周面23a与此采血管260的开口260a的外围260b和架250的开口250a的外围250b啮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2的内周面2c与外径小于采血管260的外围260b的外径R5的采血管270的外围270b啮合。如图6所示,具体而言,固定部件2以固定部件2的侧部2b中与爪部21b相对的相对部件2e与爪部21b之间的区域固定在采血管270上。更详细地说,固定部件2通过固定部件2的相对部件2e、爪部21a和21c这三处与采血管270的开口270a的外围270b啮合。此时,从收纳部件1延伸的方向(Z方向)看,采血管270以从固定部件2的中心C偏向相对部件2e一侧的状态与固定部件2固定在一起。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收纳部件1外侧设有固定部件2,该固定部件2能够通过与试剂容器200的开口201外围上的螺纹槽202啮合来将收纳部件1固定在试剂容器200上。据此,让固定部件2与螺纹槽202啮合,以此就能切实将收纳部件1固定在试剂容器200上,因此,在用吸管从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分装试剂时,当由于传感器等的故障或作业错误而导致吸管接触到分析装置用容器100的收纳部件1的底部时,能够防止因吸管的吸移作业或者因尖锐的前端剌入底部而导致吸管上升时分析装置用容器100与吸管一起被提起。因此,能够防止分析装置用容器100从试剂容器200抽出,因此,从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分装试剂时,能够防止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内的试剂散落出来。而且,设在试剂容器200的开口201外围的盖安装用螺纹槽202还可以用作与固定部件2啮合的啮合部件,因此不必设置专用容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固定部件2中设置与螺纹槽202啮合的爪部21a~21c。以此,仅需让分析装置用容器100的爪部21a~21c与试剂容器200的螺纹槽202啮合,通过这一简单的结构就能将收纳部件1固定于试剂容器2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关于数个爪部21a~21c,使一组爪部21a和21c相对而设。以此,能够在相对的一组爪部21a和21c夹住试剂容器200的螺纹槽202的状态下让爪部21a~21c与螺纹槽202啮合,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将收纳部件1固定于试剂容器2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既设有能够通过采血管260的开口260a插入的收纳部件1,又设有位于固定部件2的收纳部件1的底部1b一侧并具有内周面23a的凸缘部件23,凸缘部件23的内周面23a的内径R5大于固定部件2的内径R4且与不同于试剂容器200的采血管260的外围260b及架250的外围250b啮合。以此,通过固定部件2和凸缘部件23就能将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分别固定于试剂容器200和不同于试剂容器200的采血管260及架250,因此,即使要将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固定到试剂容器200和采血管260及架250,也不需要针对试剂容器200、采血管260及架250分别设置专用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因此能够方便用户。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有能够通过采血管270的开口270a插入的收纳部件1,同时使固定部件2的内周面2c与采血管270的外围270b啮合。以此,通过固定部件2就能将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分别固定于试剂容器200和采血管270,因此,即使要将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固定到试剂容器200和采血管270,也不需要针对试剂容器200和采血管270分别设置专用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因此能够进一步方便用户。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收纳部件1通过固定部件2固定于试剂容器200上且能够拆卸下来。以此,在将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固定到试剂容器200后,即使需要从试剂容器200取下分析装置用容器100,也能够很容易地从试剂容器200取下分析装置用容器100。此外,在将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固定到试剂容器200后,还能够从试剂容器200取下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因此能够简单地分别废弃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和试剂容器2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固定部件2上设置孔部22,将孔部22配置在能够观察到固定部件2与螺纹槽202的啮合状态的位置。以此就能很方便地通过孔部22看到固定部件2与螺纹槽202的啮合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收纳部件1基本上呈圆筒形,在收纳部件1的侧面设置有收纳部件1的数条挡边13。并且数条挡边13从收纳部件1的底部1b一侧的前端部1c突出出来。以此,单独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也能够稳定地放置在桌子等的上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构建由树脂制成的固定部件2,并使之能够固定于玻璃制成的试剂容器200上。以此,能够轻松地用树脂制成具有爪部21a~21c等构件的固定部件2。此外,使用玻璃制成的试剂容器200时,试剂容器200的自重大于固定部件2的材料为树脂的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因此,从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分装试剂时,能够避免吸管上升时固定于试剂容器200的收纳部件1与试剂容器200一起被提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收纳部件1基本上是透明的。以此,在收纳部件1装有试剂时能够很容易地确认是否混入了气泡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收纳部件1和固定部件2一体成型。与将分别制成的收纳部件1和固定部件2组装为一体并构成分析装置用容器100的做法不同,采用本发明的结构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分析装置用容器100除了能够转移装在试剂容器200中的试剂外还能够转移装在采血管260中的样本,且该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含有位于固定部件2的收纳部件1的底部1b一侧且具有内周面23a的凸缘部件23。收纳部件1除了试剂以外还能装样本,凸缘部件23的内周面23a具有大于固定部件2的内径R4的内径R5,并与采血管260的外围260b啮合。以此,通过固定部件2和凸缘部件23就能将分析装置用容器100固定于试剂容器200和采血管260,不必针对试剂容器200和采血管260分别设置专用的分析装置用容器。因此能够方便用户。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绝无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具有同等意思和同等范围的内容下的所有变形。
比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与收纳部件的螺纹槽啮合的爪部设置于分析装置用容器的固定部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将与收纳部件的螺纹槽啮合的螺纹槽等的、与收纳部件的螺纹槽啮合的爪部以外的部件设置在分析装置用容器的固定部件。
又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在固定部件设置了三个爪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在固定部件设置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的爪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一组爪部彼此相向而设,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使两组以上的爪部彼此相对而设。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将凸缘部件设置于固定部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不在固定部件设置凸缘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设置内径比固定部件大的凸缘部件(第一凸缘部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除了内径大于固定部件的第一凸缘部件外,还可以设置内径大于固定部件和第一凸缘部件的第二凸缘部件。以此,能够分别用固定部件、第一凸缘部件和第二凸缘部件将分析装置用容器固定到试剂容器、不同于试剂容器的样本容器、不同于试剂容器和样本容器的其他容器,因此,不必针对试剂容器、样本容器和其他容器分别设置专用的分析装置用容器。因此能够大大方便用户。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分析装置用容器的收纳部件能够固定于试剂容器也能够拆卸下来,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使分析装置用容器固定在试剂容器上但不能拆卸下来。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分析中使用的液体——即试剂或样本装在收纳部件中,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只要是分析中使用的液体即可,也可以在收纳部件中装试剂或样本以外的其他液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孔部设置于分析装置用容器的固定部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不在分析装置用容器的固定部件上设置孔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收纳部件基本呈圆筒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中的收纳部件不一定基本呈圆筒形,也可以基本呈棱柱形等其他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固定部件由塑料制成,试剂容器由玻璃制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用塑料以外的其他材料制成固定部件,用玻璃以外的其他材料制成试剂容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例示中,分析装置用容器是透明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中的分析装置用容器也可以是半透明或有色的。

Claims (13)

1.一种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它转移并收纳包括外围带螺纹槽的开口在内的分析装置用试剂容器中收纳的试剂,且其通过所述开口插入并安装在所述试剂容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包括:
收纳液体并能够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试剂容器内且用于收纳从所述试剂容器转移的所述试剂的收纳部件;以及
设置在所述收纳部件的外侧,能够通过与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开口的外围上设置的所述螺纹槽啮合来将所述收纳部件固定到所述试剂容器的固定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包含与所述螺纹槽啮合的爪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爪部设有数个;
数个所述爪部当中,至少有一组所述爪部相对而设。
4.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件能够通过有开口的样本容器的所述开口插入;
所述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的所述收纳部件的底部一侧并且具有内周面的凸缘部件;
所述凸缘部件的内周面具有大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内径的内径,并与不同于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样本容器的外围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件能够通过有开口的样本容器的所述开口插入;
所述固定部件的内周面与所述样本容器的外围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件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试剂容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有孔部;
所述孔部配置于能够观察到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螺纹槽的啮合状态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件基本呈圆筒形;
所述收纳部件的侧面设置有数条沿所述收纳部件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挡边;
所述数条挡边从所述收纳部件的底部一侧的前端部突出出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固定部件是由树脂制成的并能够固定在玻璃制成的所述试剂容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收纳部件是基本透明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为一体成型。
12.一种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套装包括:
有外围带螺纹槽的开口的分析装置用试剂容器;以及
能够通过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开口插入并安装在所述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
其中,所述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包括:
用于收纳从所述试剂容器转移的分析用试剂的收纳部件;以及
设置在所述收纳部件的外侧,能够通过与所述试剂容器的所述开口外围上设置的所述螺纹槽啮合来将所述收纳部件固定到所述试剂容器的固定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套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除了能够转移装在所述试剂容器中的试剂外,还能转移装在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且所述试剂容器用转移容器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的所述收纳部件的底部一侧并具有内周面的凸缘部件;
所述收纳部件除了能装试剂外还能装样本;
所述凸缘部件的内周面具有大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内径的内径,并能与所述样本容器的外围啮合。
CN201410346557.0A 2013-07-24 2014-07-21 分析装置用容器及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 Active CN1043451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3926 2013-07-24
JP2013153926A JP6196089B2 (ja) 2013-07-24 2013-07-24 試薬容器用移し替え容器および分析装置用容器セ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5162A CN104345162A (zh) 2015-02-11
CN104345162B true CN104345162B (zh) 2017-11-07

Family

ID=52490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6557.0A Active CN104345162B (zh) 2013-07-24 2014-07-21 分析装置用容器及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96089B2 (zh)
CN (1) CN1043451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30964A1 (en) 2015-02-13 2016-08-18 Abbott Laboratories Decapping and capp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diagnostic analyz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23269A (en) * 1964-12-21 1965-12-14 Owens Illinois Glass Co Snap-on closure
JPS5452450U (zh) * 1977-09-17 1979-04-11
JPS5764665U (zh) * 1980-09-29 1982-04-17
EP0176206A3 (en) * 1984-08-17 1988-06-08 The Clorox Company Container closure configuration
JPS62209366A (ja) * 1986-03-11 1987-09-14 Toshiba Corp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の試薬容器
JPH0227565U (zh) * 1988-08-10 1990-02-22
JPH0728124Y2 (ja) * 1989-03-20 1995-06-28 山村硝子株式会社 中 栓
JP2834200B2 (ja) * 1989-08-02 1998-12-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体試料の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US5985218A (en) * 1996-07-03 1999-11-16 Beckman Coulter, Inc. Reagent cartridge
US5915583A (en) * 1997-05-21 1999-06-29 Abbott Laboraties Container
US6878346B2 (en) * 2002-05-17 2005-04-12 Bayer Corporation Serum transfer cup
JP2008224297A (ja) * 2007-03-09 2008-09-25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用の小容量試薬容器
US8771615B2 (en) * 2008-04-24 2014-07-08 Toyo Seikan Kaisha, Ltd. Compound container and pouring-out method
JP5242537B2 (ja) * 2009-11-06 2013-07-2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試薬容器、および試薬容器用管体
JP6001266B2 (ja) * 2011-12-27 2016-10-0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96089B2 (ja) 2017-09-13
JP2015025687A (ja) 2015-02-05
CN104345162A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78377B2 (ja) 分析装置
JP6463391B2 (ja) 液体中の気泡形成を軽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6170994A1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方法
CN104345162B (zh) 分析装置用容器及分析装置用容器套装
JP594169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11333674B2 (en) Test kit, liquid delivery method and testing apparatus using test kit
JP548928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3630696B (zh) 试剂容器
US5322192A (en) Pipetting apparatus
US2012002441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fluid from a container and into a fluid receptacle
CN107192581B (zh) 定量采样稀释装置及其方法
US20130224868A1 (en) Closure with Septum Strip
JP6509218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3677436A (zh) 试样容器及帽
JP7336101B2 (ja) 混合容器
CN116087539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控制方法
JPWO2016080509A1 (ja) 検体希釈用容器
CN113686759B (zh) 试剂盒、poct血细胞分析仪
CN219540345U (zh) 样本采集容器、离心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JP2013104769A (ja) 分析装置で用いる容器用蓋体
CN219596672U (zh) 一种防溢洒样本采集容器
CN218601291U (zh) 样本分析仪的缓冲液组件及样本分析仪
CN215866723U (zh) Poct血细胞分析仪
GB2547484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ay processing within an analyzer system
EP3869204A1 (en) Cartridge capable of centrifugal separation and automatic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