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0755A - 纤维机械以及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纤维机械以及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0755A
CN104340755A CN201410270064.3A CN201410270064A CN104340755A CN 104340755 A CN104340755 A CN 104340755A CN 201410270064 A CN201410270064 A CN 201410270064A CN 104340755 A CN104340755 A CN 104340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unit
characteristic value
unit
element characteristic
controls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00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0755B (zh
Inventor
野间英治
村山贤一
西山能弘
本多智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40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0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0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07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机械以及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纤维机械(自动络纱机(100))具备处理纱线Y的多个处理单元(11…)、和能够与上述处理单元(11…)的单元控制部(11C…)进行通信的控制装置(15)。上述控制装置(15)具备指定上述处理单元(11…)的退避对象指定部(图标51a、51b)、从被指定的上述处理单元(11…)的上述单元控制部(11C…)接收单元特征值的接收部(总括控制部(15C))、以及将单元识别信息和接收到的上述单元特征值一起存储的存储部(总括控制部(15C))。

Description

纤维机械以及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机械以及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由处理纱线的多个处理单元构成的纤维机械,已知例如日本特开2012-218915号公报或者日本特开2013-67484号公报记载的纤维机械。这种纤维机械具备能够与处理单元的单元控制部进行通信的控制装置。
然而,处理单元的单元控制部存储通过该处理单元运转而得到的数据(以下,称为“单元特征值”)。因此,在更换单元控制部时,需要向其它存储介质退避单元特征值并在单元控制部更换后写回。更换单元控制部是指更换构成单元控制部的电子电路基板。
另一方面,处理单元的功能群分别具备电子电路基板,作为能够更换该电子电路基板的纤维机械,例如有在日本特表2008-540284号公报中记载的纤维机械。然而,在日本特表2008-540284号公报中,对于单元控制部的更换一概未记载,完全未考虑关于单元特征值的处理(向其它存储介质退避以及向单元控制部写回)。从这样的背景来看,期望一种能够容易地退避单元特征值并容易地写回单元特征值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退避单元特征值并容易地写回单元特征值的技术。
即第1发明涉及具备处理纱线的多个处理单元、和能够与上述处理单元的单元控制部进行通信的控制装置的纤维机械。上述控制装置具备:退避对象指定部,其指定上述处理单元;接收部,其从指定的上述处理单元的上述单元控制部接收单元特征值;以及存储部,其将单元识别信息和接收到的上述单元特征值一起存储。由此,能够从单元控制部向存储部退避任意被指定的处理单元的单元特征值。另外,通过将单元识别信息和单元特征值一起存储,能够使处理单元与单元特征值的关系不复杂。
对于第2发明而言,在第1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控制装置是总括多个上述单元控制部总括的上位控制装置。由此,能够利用一个控制装置对应多个处理单元。
对于第3发明而言,在第1发明或者第2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控制装置是针对属于底盘的所有上述单元控制部共用地设置的底盘控制装置。由此,能够利用一个控制装置对应所有的处理单元。
对于第4发明而言,在第1发明~第3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控制装置具备指定上述处理单元的写回对象指定部、和向指定的上述处理单元的上述单元控制部发送上述单元特征值的发送部。由此,能够从存储部向单元控制部写回任意被指定的处理单元的单元特征值。
对于第5发明而言,在第1发明~第3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退避对象指定部能够通过决定起点单元和终点单元来指定成为退避对象的上述处理单元。由此,能够从多个处理单元中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处理单元。
对于第6发明而言,在第4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写回对象指定部能够通过决定起点单元和终点单元来指定成为写回对象的上述处理单元。由此,能够从多个处理单元中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处理单元。
对于第7发明而言,在第1发明~第3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退避对象指定部能够通过决定起点组和终点组来指定成为退避对象的上述处理单元的组。由此,能够从多个处理单元中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组。
对于第8发明而言,在第4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写回对象指定部能够通过决定起点组和终点组来指定成为写回对象的上述处理单元的组。由此,能够从多个处理单元中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组。
对于第9发明而言,在第1发明~第8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单元特征值包括伴随着纱线的处理而被更新的监视值。由此,能够退避监视值,并在单元控制部更换后写回。
对于第10发明而言,在第9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监视值包括纱线的卷绕长度。由此,能够使卷绕长度作为监视值退避,并在单元控制部更换后写回。
对于第11发明而言,在第1发明~第9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单元特征值包括可动部件的位置调整值。由此,能够退避位置调整值,并在单元控制部更换后写回。
对于第12发明而言,在第9或者第10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单元控制部按照在上述单元特征值的发送中以及/或者上述单元特征值的接收中上述监视值不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实现正确的监视值的退避和写回。
对于第13发明而言,在第4发明~第12发明中任一个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存储部存储处理条件的设定值,上述控制装置将上述设定值与上述单元特征值一起发送。由此,无需另外发送设定值的作业。
对于第14发明而言,在第4发明~第13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存储部存储控制程序,上述控制装置将上述控制程序与上述单元特征值一起发送。由此,无需另外发送控制程序的作业。
对于第15发明而言,在第14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中,上述控制装置最初发送上述控制程序。由此,能够防止在未安装控制程序的状态下,发送单元特征值。
对于第16发明而言,在第14发明或者第15发明所涉及的发明的纤维机械中,具备显示信息的显示部,在上述存储部中未存储有上述控制程序的情况下,上述控制装置使上述显示部显示请求上述控制程序的保存的消息。由此,能够可靠地向单元控制部发送控制程序。
第17发明是是具备处理纱线的多个处理单元、和能够与上述处理单元的单元控制部进行通信的控制装置的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上述控制装置执行:指定上述处理单元的退避对象指定工序;从被指定的上述处理单元的上述单元控制部接收单元特征值的接收工序;以及将单元识别信息和接收到的上述单元特征值一起存储的存储工序。由此,能够从单元控制部向存储部保存任意被指定的处理单元的单元特征值。另外,通过将单元特征值与单元识别信息一起存储,由此处理单元与单元特征值的关系不复杂。
对于第18发明而言,在第17发明所涉及的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中,上述控制装置执行指定上述处理单元的写回对象指定工序、和将上述单元特征值向被指定的上述处理单元的上述单元控制部发送的发送工序。由此,能够从存储部向单元控制部写回任意被指定的处理单元的单元特征值。
附图说明
图1A表示自动络纱机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B是表示细纱机的整体结构示图。
图2是表示自动络纱机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3是表示细纱机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4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纤维机械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5是表示指定处理单元的画面的图。
图6是表示指定作为处理单元的接纱装置的画面的图。
图7是表示指定作为处理单元的落纱装置的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作为代表的纤维机械的一个例子的自动络纱机100,简单地进行说明。
图1A示出自动络纱机100的整体结构。另外,图2示出自动络纱机100的通信系统。
自动络纱机100主要由多个处理单元11、筒管准备装置12、落纱装置13、辅机装置14以及总括控制装置15构成。多个处理单元11沿底盘长边方向并列设置。
在从喂纱筒管B1退绕下来的纱线Y发现纱疵部分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1通过除去该纱疵部分来调整纱线品质。而且,处理单元11使卷绕筒管B2旋转来卷绕纱线Y,从而在该卷绕筒管B2上作成卷装P。这样,处理单元11是调整纱线Y的纱线品质并卷绕该纱线Y来作成卷装P的卷取单元。
处理单元11具备单元控制部11C。单元控制部11C控制处理单元11的动作。单元控制部11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具体而言,单元控制部11C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控制部也可以具备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CPU通过执行保存在ROM中的控制程序,来按照控制程序的内容使处理单元11运转。RAM存储通过处理单元11运转而获得的数据,即单元特征值。另外,RAM存储后述的设定值。此外,单元控制部11C具备通信端口,能够经由通信线与总括控制装置15之间进行电信号的收发。包括单元控制部11C与总括控制装置15之间的装置间的收发能够使用有线通信方式以及/或者无线通信方式。
筒管准备装置12利用吸入管覆盖从细纱机供给的喂纱筒管B1,并通过从上方吸入空气来捕捉纱线Y的端部。而且,筒管准备装置12在喂纱筒管B1连接有吸入管的状态下,通过从下方吸入空气来使纱线Y的端部垂于喂纱筒管B1的内侧。这样,筒管准备装置12通过将卷绕在喂纱筒管B1的纱线Y的端部配置于规定位置,来使处理单元11能够连续作成卷装P。此外,筒管准备装置12可以说是处理单元11的运转所需的处理装置。因此,筒管准备装置12也能够定义为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处理单元16”。
作为处理单元16的筒管准备装置12具备单元控制部12C。单元控制部12C控制筒管准备装置12的动作。单元控制部12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单元控制部12C是与单元控制部11C相同的结构。
落纱装置13能够沿处理单元11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落纱装置13移动至接受到指示的处理单元11,将成为满卷状态的卷装P回收。而且,落纱装置13针对处理单元11安装新的卷绕筒管B2。这样,落纱装置13通过将成为满卷状态的卷装P回收并安装新的卷绕筒管B2,来使处理单元11能够连续作成卷装P。此外,落纱装置13可以说是处理单元11的运转所需的处理装置。因此,落纱装置13也能够定义为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处理单元16”。
作为处理单元16的落纱装置13具备单元控制部13C。单元控制部13C控制落纱装置13的动作。单元控制部13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单元控制部13C是与单元控制部11C以及12C相同的结构。
辅机装置14包括鼓风机以及/或者传送带。作为辅机装置14的鼓风机配置在鼓风机箱内。鼓风机箱与吸引管道连接,将鼓风机作为吸引源,吸引在各处理单元11产生的纤维屑等并回收。另外,作为辅机装置14的传送带输送喂纱筒管B1以及/或者卷装P。这样,辅机装置14通过产生吸引流并输送喂纱筒管B1以及/或者卷装P,来使处理单元11能够连续作成卷装P。此外,辅机装置14可以说是处理单元11的运转所需的处理装置。因此,辅机装置14也能够定义为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处理单元16”。
作为处理单元16的辅机装置14具备单元控制部14C。单元控制部14C控制辅机装置14的动作。单元控制部14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单元控制部14C是与单元控制部11C、12C以及13C相同的结构。
总括控制装置15是对属于底盘的所有单元控制部11C…共用地设置的底盘控制装置。由此,能够利用一个控制装置对应多个处理单元11…。另外,总括控制装置15也可以作为底盘控制装置的更上位的控制装置,总括多个底盘。总括控制装置15具有从处理单元11以及处理单元16的单元控制部11C、12C、13C、14C接收电信号来掌握运转状态的信息收集功能。另外,总括控制装置15具有向处理单元11以及处理单元16的单元控制部11C、12C、13C、14C发送电信号并指示运转状态的运转指示功能。而且,总括控制装置15在指示运转状态时发送各种设定值。设定值是指作成卷装P所需的卷绕速度等的数值。这样,总括控制装置15能够适当地控制处理单元11、筒管准备装置12、落纱装置13以及辅机装置14。然而,总括控制装置15的控制对象并不局限于处理单元11、筒管准备装置12、落纱装置13以及辅机装置14,而涉及自动络纱机100所具备的所有设备。
总括控制装置15具备总括控制部15C。总括控制部15C控制总括控制装置15的动作。总括控制部15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总括控制部15C是与单元控制部11C、12C、13C以及14C相同的结构。CPU通过执行保存在ROM中的控制程序,来按照控制程序的内容实现信息收集功能和运转指示功能。RAM存储从处理单元11以及处理单元16的单元控制部11C、12C、13C、14C发送的数据。例如,在从单元控制部11C、12C、13C、14C发送了单元特征值的情况下,存储该单元特征值。这样,总括控制部15C具备接收发送的单元特征值的接收部。另外,总括控制部15C具备对发送的单元特征值进行存储的存储部(RAM)。单元特征值能够存储于HDD。存储部将单元识别信息与单元特征值一起存储。在本自动络纱机100中,单元识别信息是指能够确定某个单元特征值与哪个处理单元11、16对应的信息(例如单元编号)。而且,总括控制部15C具备对单元控制部11C、12C、13C、14C发送单元特征值的发送部。
此外,总括控制装置15具备显示部15a和操作部15b。在显示部15a显示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设定画面等。在本自动络纱机100中,显示部15a是触摸面板,所以该显示部15a与操作部15b是一体的。然而,操作部15b也可以是键盘等。
接下来,对作为代表的纤维机械的其它例子的细纱机200简单地进行说明。
图1B示出细纱机200的整体结构。另外,图3示出细纱机200的通信系统。
细纱机200主要由多个处理单元21、接纱装置22、落纱装置23、辅机装置24以及总括控制装置25构成。多个处理单元21沿底盘长边方向并列设置。
处理单元21对供给的纱条进行牵伸,并且通过对牵伸的纱条加捻而制造纱线Y。而且,处理单元21使卷绕筒管B3旋转来卷绕纱线Y,在该卷绕筒管B3上作成卷装P。这样,处理单元21是从纱条制造纱线Y并卷绕该纱线Y来作成卷装P的纺织单元。
处理单元21在由多个处理单元21构成的每个组G具备单元控制部21C(在本细纱机200中,针对八个处理单元21具备一个单元控制部21C)。单元控制部21C控制处理单元21的动作。单元控制部21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若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单元控制部21C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Memory)、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CPU通过执行保存在ROM中的控制程序,来按照控制程序的内容使处理单元21运转。RAM存储通过处理单元21运转而获得的数据,即单元特征值。另外,RAM存储后述的设定值。此外,单元控制部21C具备通信端口,能够经由通信线与总括控制装置25进行电信号的收发。包括单元控制部21C与总括控制装置25之间的装置间的收发能够使用有线通信方式以及/或者无线通信方式。
接纱装置22能够沿处理单元21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接纱装置22移动至接受到指示的处理单元21,捕捉断开的纱线Y的端部。而且,接纱装置22通过旋转空气流使相互的纱线Y缠绕而使该纱线Y接合。这样,接纱装置22通过使断开的纱线Y接合而成为一条纱线Y,来使处理单元21能够连续地作成卷装P。此外,接纱装置22可以说是处理单元21的运转所需的处理装置。因此,接纱装置22能够定义为构成细纱机200的“处理单元26”。
作为处理单元26的接纱装置22具备单元控制部22C。单元控制部22C控制接纱装置22的动作。单元控制部22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单元控制部22C是与单元控制部21C相同的结构。
落纱装置23能够沿处理单元21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落纱装置23移动至接受到指示的处理单元21,将成为满卷状态的卷装P回收。而且,落纱装置23针对处理单元21安装新的卷绕筒管B3。这样,落纱装置23通过将成为满卷状态的卷装P回收并安装新的卷绕筒管B3,来使处理单元21能够连续地作成卷装P。此外,落纱装置23可以说是处理单元21的运转所需的处理装置。因此,落纱装置23也能够定义为构成细纱机200的“处理单元26”。
作为处理单元26的落纱装置23具备单元控制部23C。单元控制部23C控制落纱装置23的动作。单元控制部23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单元控制部23C是与单元控制部21C以及22C相同的结构。
辅机装置24包括鼓风机。作为辅机装置24的鼓风机配置在鼓风机箱内。鼓风机箱与吸引管道连接,将鼓风机作为吸引源,吸引在各处理单元11产生的纤维屑等并回收。这样,辅机装置24通过产生吸引流,来使处理单元21能够连续地作成卷装P。此外,辅机装置24可以说是处理单元21的运转所需的处理装置。因此,辅机装置24也能够定义为构成细纱机200的“处理单元26”。
作为处理单元26的辅机装置24具备单元控制部24C。单元控制部24C控制辅机装置24的动作。单元控制部24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单元控制部24C是与单元控制部21C、22C以及23C相同的结构。
总括控制装置25是对属于底盘的所有单元控制部21C…共用地设置的底盘控制装置。由此,能够利用一个控制装置对应多个处理单元21…。另外,总括控制装置25也可以作为底盘控制装置的更上位的控制装置,总括多个底盘。总括控制装置25具有从处理单元21以及处理单元26的单元控制部21C、22C、23C、24C接收电信号来掌握运转状态的信息收集功能。另外,总括控制装置25具有向处理单元21以及处理单元26的单元控制部21C、22C、23C、24C发送电信号并指示运转状态的运转指示功能。而且,总括控制装置25在指示运转状态时发送各种设定值。设定值是指作成卷装P所需的卷绕速度等的数值。这样,总括控制装置25能够适当地控制处理单元21、接纱装置22、落纱装置23以及辅机装置24。其中,总括控制装置25的控制对象并不局限于处理单元21、接纱装置22、落纱装置23以及辅机装置24,而涉及细纱机200所具备的所有设备。
总括控制装置25具备总括控制部25C。总括控制部25C控制总括控制装置25的动作。总括控制部25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总括控制部25C是与单元控制部21C、22C、23C以及24C相同的结构。CPU通过执行保存在ROM中的控制程序,来按照控制程序的内容实现信息收集功能和运转指示功能。RAM存储从处理单元21以及处理单元26的单元控制部21C、22C、23C、24C发送的数据。例如,在从单元控制部21C、22C、23C、24C发送了单元特征值的情况下,存储该单元特征值。这样,总括控制部25C具备接收发送的单元特征值的接收部。另外,总括控制部25C具备对发送的单元特征值进行存储的存储部(RAM)。单元特征值也能够存储于HDD。存储部将单元识别信息与单元特征值一起存储。在本细纱机200中,单元识别信息是指能够确定某个单元特征值与哪个组G对应的信息(例如组编号),或者能够确定与哪个处理单元26对应的信息(例如单元编号)。而且,总括控制部25C具备对单元控制部21C、22C、23C、24C发送单元特征值的发送部。
此外,总括控制装置25具备显示部25a和操作部25b。在显示部25a显示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设定画面等。在本细纱机200中,显示部25a是触摸面板,所以该显示部25a与操作部25b是一体的。然而,操作部25b也可以是键盘等。
接下来,对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机械进行说明。
图4示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机械的通信系统。此处,作为自动络纱机300而进行说明。
自动络纱机300主要由多个处理单元31、组控制装置32、筒管准备装置33、落纱装置34、辅机装置35以及总括控制装置36构成。筒管准备装置33、落纱装置34以及辅机装置35能够定义为构成自动络纱机300的“处理单元37”。自动络纱机300在具备组控制装置32这一点与自动络纱机100不同。因此,仅对组控制装置32进行说明。
组控制装置32配置在由多个处理单元31构成的每个组G(在本自动络纱机300中,针对八个处理单元31配置有一个组控制装置32)。此外,针对多个组控制装置32配置有一个总括控制装置36。
组控制装置32具有从处理单元31的单元控制部31C接收电信号来掌握运转状态的信息收集功能。另外,组控制装置32具有向处理单元31的单元控制部31C发送电信号来指示运转状态的运转指示功能。而且,组控制装置32在指示运转状态时发送各种设定值。设定值是指作成卷装P所需的卷绕速度等的数值。组控制装置32能够与总括控制装置36进行电信号的收发,从该总括控制装置36接受指示来控制各处理单元31。此外,组控制装置32可以说是处理单元31的运转所需的处理装置。因此,组控制装置32也能够定义为构成自动络纱机300的“处理单元37”。
作为处理单元37的组控制装置32具备单元控制部32C。单元控制部32C控制组控制装置32的动作。单元控制部32C是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的电子电路基板。单元控制部32C是与单元控制部31C等相同的结构。CPU通过执行保存在ROM中的控制程序,来按照控制程序的内容实现信息收集功能和运转指示功能。RAM存储从处理单元31的单元控制部31C发送的数据。例如,在从单元控制部31C发送了单元特征值的情况下,存储该单元特征值。这样,单元控制部32C具备接收发送的单元特征值的接收部。另外,单元控制部32C具备对发送的单元特征值进行存储的存储部(RAM)。单元特征值也能够存储于HDD。存储部单元将单元识别信息与特征值一起存储。在本自动络纱机300中,单元识别信息是指能够确定某个单元特征值与哪个处理单元31对应的信息(例如单元编号)。而且,单元控制部32C具备对单元控制部31C发送单元特征值的发送部。
此外,组控制装置32具备显示部32a和操作部32b。在显示部32a显示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设定画面。在本自动络纱机300中,显示部32a是触摸面板,所以该显示部32a与操作部32b是一体的。然而,操作部32b也可以是键盘等。
另外,如上所述,自动络纱机300针对对多个组控制装置32配置一个总括控制装置36。总括控制装置36与组控制装置32同样地具有信息收集功能和运转指示功能。总括控制装置36的总括控制部36C具备接收被发送了的单元特征值的接收部、和存储发送的单元特征值的存储部(RAM)。而且,总括控制装置36的总括控制部36C具备对单元控制部32C发送单元特征值的发送部。换言之,总括控制装置36能够实现与组控制装置32相同的功能。
接下来,在这样的结构的纤维机械中,对能够容易地退避单元特征值且能够容易地写回单元特征值的技术进行说明。
在更换处理单元11、21、31的单元控制部11C、21C、31C时,需要指定成为对象的处理单元11、21、31。更换单元控制部11C、21C、31C是指更换构成单元控制部11C、21C、31C的电子电路基板。
图5示出指定处理单元11、21、31的画面5A。上述的画面5A显示于显示部15a、25a、32a。
(关于单元特征值的退避)
图像5A中,设置有操作框51。在操作框51中作为退避对象指定部显示图标51a、51b。而且,在操作框51中作为执行指示部显示图标51o。
在自动络纱机100中,作为退避对象指定部的图标51a用于指定多个处理单元11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起点单元。“起点单元”能够定义为在针对N个处理单元11从第一至第N标注编号的情况下,成为对象的处理单元11中最小的数字的处理单元。在按下图标51a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输入起点单元的图像。然而,也可以为能够使用键盘等输入的结构。此外,若起点单元的指定完成,则在图标51a中显示上述的处理单元11的编号(在图5中显示“X”作为第X个处理单元11)。
另外,图标51b用于指定多个处理单元11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终点单元。“终点单元”能够定义为在针对N个处理单元11从第一至第N标注编号的情况下,成为对象的处理单元11中最大的数字的处理单元。在按下图标51b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输入终点单元的图像。然而,也可以为能够使用键盘等输入的结构。此外,若终点单元的指定完成,则在图标51b中显示上述的处理单元11的编号(图5中显示“Y”作为第Y处理单元11)。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进行单元特征值的退避指示的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处理单元11。通过操作者按下图标51o来确定被指定的处理单元11。此时,总括控制部15C指定单元识别信息并发送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单元控制部11C响应该要求而发送单元特征值。之后,操作者进行更换单元控制部11C的作业。此外,未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其它处理单元11在更换作业中也如通常那样能够运转,无需停止。
在上述的指定处理单元11的操作中,能够通过按下图标51o来指定其它处理单元11。换言之,如果按下图标51o而确定成为退避对象的处理单元11,则能够重新指定成为退避对象的起点单元和终点单元。这也能够作为在操作框51显示多个图标51a、51b的结构而实现。根据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指定多个单元范围(例如从第一至第三,第五至第八)。此外,“单元范围”是指连续的一群处理单元11。
而且,在上述的指定处理单元11的操作中,能够通过使起点单元和终点单元为相同的编号来指定一个处理单元11。换言之,如果作为起点单元指定第Z处理单元11且作为终点单元指定第Z处理单元11,则能够只指定第Z处理单元11。这样,例如能够只指定第一处理单元11。另外,也能够指定不连续的多个处理单元11(例如第一、第四、第七处理单元11)。
同样地,在自动络纱机300中,组控制装置32能够进行以下的操作。即作为退避对象指定部的图标51a能够指定多个处理单元31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起点单元。在按下图标51a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输入起点单元的图像。而且,若起点单元的指定完成,则在图标51a中显示上述的处理单元31的编号(图5中显示“X”作为第X处理单元11)。
另外,图标51b能够指定多个处理单元31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终点单元。在按下图标51b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输入终点单元的图像。而且,若终点单元的指定完成,则在图标51b中显示上述的处理单元11的编号(图5中显示“Y”作为第Y处理单元11)。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进行单元特征值的退避指示的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处理单元31。通过操作者按下图标51o来确定被指定的处理单元31。此时,单元控制部32C指定单元识别信息并发送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单元控制部31C响应该要求而发送单元特征值。之后,操作者进行更换单元控制部31C的作业。此外,未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其它处理单元31在更换作业中也如通常那样能够运转,无需停止。
在上述的指定处理单元31的操作中,能够通过按下图标51o来指定其它处理单元31。换言之,如果按下图标51o而确定成为退避对象的处理单元31,则能够重新指定成为退避对象的起点单元和终点单元。这也能够作为在操作框51显示多个图标51a、51b的结构而实现。根据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指定多个单元范围(例如第一至第三、第五至第八)。
而且,在上述的指定处理单元31的操作中,能够通过使起点单元和终点单元成为相同的编号来指定一个处理单元31。换言之,如果作为起点单元指定第Z处理单元31且作为终点单元指定第Z处理单元31,则能够只指定第Z处理单元31。这样,例如能够只指定第一处理单元31。另外,也能够指定不连续的多个处理单元31(例如第一、第四、第七处理单元31)。
这样,能够从单元控制部11C、31C向存储部(总括控制部15C、单元控制部32C)退避任意被指定的处理单元11、31的单元特征值。另外,通过将单元特征值与单元识别信息一起存储,来使处理单元11、31与单元特征值的关系不复杂。
而且,在细纱机200以及自动络纱机300中,总括控制装置25、36能够进行以下的操作。即作为退避对象指定部的图标51a用于指定由多个处理单元21、31构成的组G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起点组。“起点组”能够定义为在针对由多个处理单元21、31构成的组G从第一至第N标注编号的情况下,成为对象的组G中最小的数字的组。在按下图标51a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输入起点组的图像。然而,也可以为使用键盘等输入的结构。此外,若起点组的指定完成,则在图标51a中显示上述的组G的编号(图5中显示“X”作为第X组G)。
另外,图标51b用于指定由多个处理单元21、31构成的组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终点组。“终点组”能够定义为在针对由多个处理单元21、31构成的组G从第一至第N标注编号的情况下,成为对象的组G中最大的数字的组。在按下图标51b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输入终点组的图像。然而,也可以为能够使用键盘等输入的结构。此外,若终点组的指定完成,则在图标51b中显示上述的组G的编号(图5中显示“Y”作为第Y组G)。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进行单元特征值的退避指示的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组G。通过操作者按下图标51o来确定被指定的组G。此时,总括控制部25C、36C指定单元识别信息并发送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单元控制部21C、32C响应该要求而发送单元特征值。之后,操作者进行更换单元控制部21C、32C的作业。此外,在未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其它组G中,处理单元21、31在更换作业中也如通常那样能够运转,无需停止。
在上述的指定组G的操作中,能够通过按下图标51o来指定其它组G。换言之,如果按下图标51o而确定成为退避对象的组G,则能够重新指定成为退避对象的起点组和终点组。这也能够在操作框51显示多个图标51a、51b的结构而实现。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指定多个组范围(例如第一至第三、第五至第八)。此外,“组范围”是指连续的一群组G。
而且,在上述的指定组G的操作中,能够通过使起点组和终点组成为相同的编号来指定一个组G。换言之,如果作为起点组指定第Z组G且作为终点组指定第Z组G,则能够只指定第Z组G。这样,例如能够只指定第一组G。另外,也能够指定不连续的多个组G(第一、第四、第七组G)。
这样,能够从单元控制部21C、32C向存储部(总括控制部25C、36C)退避任意被指定的处理单元21或者组控制装置32的单元特征值。另外,通过将单元特征值与单元识别信息一起存储,来使处理单元21或者组控制装置32与单元特征值的关系不复杂。
(关于单元特征值的写回)
图像5A中设置有操作框52。在操作框52中作为写回对象指定部显示图标52a、52b。而且,在操作框52中作为执行指示部显示图标52o。
在自动络纱机100中,作为写回对象指定部的图标52a用于指定多个处理单元11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起点单元。“起点单元”的定义如上述。在按下图标52a的情况下,同样地显示用于输入起点单元的图像。而且,在图标52a中显示上述的处理单元11的编号(在图5中显示“X”作为第X处理单元11)。
另外,图标52b用于指定多个处理单元11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终点单元。“终点单元”的定义如上述。在按下图标52b的情况下,同样地显示用于输入终点单元的图像。而且,在图标52b中显示上述的处理单元11的编号(图5中显示“Y”作为第Y处理单元11)。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进行单元特征值的写回指示的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处理单元11。通过操作者按下图标52o来确定被指定的处理单元11。之后,总括控制部15C将单元识别信息与单元特征值一起发送。各单元控制部11C掌握安装在电子电路基板上的旋转开关的设定,并通过与单元识别信息对照,来识别自己的单元特征值。然而,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各单元控制部11C并不是从总括控制部15C发送的多个单元特征值中查找自己的单元特征值,而各单元控制部11C指定单元识别信息并发送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总括控制部15C发送与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对应的单元特征值。此外,未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其它处理单元11在更换作业中也如通常那样能够运转,无需停止。
在上述的指定处理单元11的操作中,能够通过按下图标52o来指定其它处理单元11。换言之,如果按下图标52o而确定成为写回对象的处理单元11,则能够重新指定成为写回对象的起点单元和终点单元。这也能够在操作框52显示多个图标52a、52b的结构而实现。根据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指定多个单元范围(例如第一至第三、第五至第八)。此外,“单元范围”如上述。
而且,在上述的指定处理单元11的操作中,能够通过使起点单元与终点单元成为相同的编号来指定一个处理单元11。换言之,如果作为起点单元指定第Z处理单元11且作为终点单元指定第Z处理单元11,则能够只指定第Z处理单元11。这样,例如能够只指定第一处理单元11。另外,也能够指定不连续的多个处理单元11(第一、第四、第七处理单元11)。
同样地,在自动络纱机300中,组控制装置32能够进行以下的操作。即作为写回对象指定部的图标52a能够指定多个处理单元31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起点单元。在按下图标52a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输入起点单元的图像。而且,若起点单元的指定完成,则在图标52a显示上述的处理单元31的编号(图5中显示“X”作为第X处理单元11)。
另外,图标52b能够指定多个处理单元31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终点单元。在按下图标52b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输入终点单元的图像。而且,若终点单元的指定完成,则在图标52b中显示上述的处理单元11的编号(图5中显示“Y”作为第Y处理单元11)。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进行单元特征值的退避指示的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处理单元31。通过操作者按下图标52o来确定被指定的处理单元31。由此,单元控制部32C将单元识别信息与单元特征值一起发送。通过设定安装在电子电路基板上的旋转开关来作成单元识别信息。然而,并不限于这种方法。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处理单元31指定单元识别信息并发送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单元控制部32C发送与该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对应的单元特征值。此外,未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其它处理单元31在更换作业中也如通常那样能够运转,无需停止。
在上述的指定处理单元31的操作中,能够通过按下图标52o来指定其它处理单元31。换言之,如果按下图标52o而确定成为写回对象的处理单元31,则能够重新指定成为写回对象的起点单元和终点单元。这也能够作为在操作框52显示多个图标52a、52b的结构而实现。根据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指定多个单元范围(例如第一至第三、第五至第八)。
而且,在上述的指定处理单元31的操作中,能够通过使起点单元与终点单元成为相同的编号来指定一个处理单元31。换言之,如果作为起点单元指定第Z处理单元31且作为终点单元指定第Z处理单元31,则能够只指定第Z处理单元31。这样,例如能够只指定第一处理单元31。另外,也能够指定不连续的多个处理单元31(第一、第四、第七处理单元31)。
这样,能够从存储部(总括控制部15C、单元控制部32C)向单元控制部11C、31C写回任意被指定的处理单元11、31的单元特征值。另外,通过将单元特征值与单元识别信息一起发送,来使处理单元11、31与单元特征值的关系不复杂。
而且,在细纱机200以及自动络纱机300中,总括控制装置25、36能够进行以下的操作。即作为写回对象指定部的图标52a用于指定由多个处理单元21、31构成的组G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起点组的。在按下图标52a的情况下,同样地显示用于输入起点组的图像。而且,在图标52a中显示上述的组G的编号(图5中显示“X”作为第X组G)。
另外,图标52b用于指定由多个处理单元21、31构成的组G中的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终点组。在按下图标52b的情况下,显示用于输入终点组的图像。而且,在图标52b中显示上述的组G的编号(图5中显示“Y”作为第Y组G)。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进行单元特征值的写回指示的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组G。通过操作者按下图标52o来确定被指定的组G。之后,总括控制部25C、36C将单元识别信息与单元特征值一起发送。各单元控制部21C、32C掌握安装在电子电路基板上的旋转开关的设定,并通过与单元识别信息对照,来识别自己的单元特征值。然而,并不限于这种方法。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各单元控制部21C、32C并不是从总括控制部25C、36C发送的多个单元特征值中查找自己的单元特征值,而各单元控制部21C、32C指定单元识别信息并发送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总括控制部25C、36C发送与该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对应的单元特征值。此外,在未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其它组G中,处理单元21、31在更换作业中也如通常那样能够运转,无需停止。
在上述的指定组G的操作中,能够通过按下图标52o来指定其它组G。换言之,如果按下图标52o而确定成为写回对象的组G,则能够重新指定成为写回对象的起点组和终点组。这也能够在操作框52显示多个图标52a、52b的结构而实现。根据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执行多个组范围(例如第一至第三、第五至第八)。此外,“组范围”如上述。
而且,在上述的指定组G的操作中,能够通过使起点组和终点组成为相同的编号来指定一个组G。换言之,如果作为起点组指定第Z组G且作为终点组指定第Z组G,则能够只指定第Z组G。这样,例如只指定第一组G。另外,也能够指定不连续的多个组G(第一、第四、第七组G)。
这样,能够从存储部(总括控制部25C、36C)向单元控制部21C、32C写回任意被指定的处理单元21或者组控制装置32的单元特征值。另外,通过将单元特征值与单元识别信息一起发送,来使处理单元21或者组控制装置32与单元特征值的关系不复杂。
在更换作为处理单元16、26、37的筒管准备装置12…等的单元控制部12C、22C…时,需要指定成为对象的处理单元16、26、37。以下,作为例子,着眼于接纱装置22和落纱装置23进行说明。
图6示出指定作为处理单元26的接纱装置22的画面5B。上述的画面5B显示于显示部25a。
(关于单元特征值的退避)
图像5B中设置有操作框54。在操作框54中作为退避对象指定部显示六个复选框(Checkbox)54a、54b…。即显示与接纱装置22的台数相同的数目的复选框54a、54b…。而且,在操作框54中作为执行指示部显示图标54o。
在细纱机200中,作为退避对象指定部的复选框54a、54b…用于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接纱装置22。例如,在按下复选框54a和复选框54b的情况下,输入指定对应的接纱装置22的这一意思。然而,也可以为能够使用键盘等输入的结构。此时,在复选框54a、54b中显示复选标记(Check mark)。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进行单元特征值的退避指示的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接纱装置22。通过操作者按下图标54o来确定被指定的接纱装置22。此时,总括控制部25C指定单元识别信息,并发送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单元控制部22C响应该要求而发送单元特征值。之后,操作者进行更换单元控制部22C的作业。此外,未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处理单元21等在更换作业中与如通常那样能够运转,无需停止。
这样,能够从单元控制部22C向存储部(总括控制部25C)退避任意被指定的作为处理单元26的接纱装置22的单元特征值。另外,通过将单元特征值与单元识别信息一起存储,来使作为处理单元26的接纱装置22与单元特征值的关系不复杂。
(关于单元特征值的写回)
图像5B中设置有操作框55。在操作框55中作为写回对象指定部显示六个复选框55a、55b…。即显示与接纱装置22的台数相同的数目的复选框55a、55b…。而且,在操作框55中作为执行指示部显示图标55o。
在细纱机200中,作为写回对象指定部的复选框55a、55b…用于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接纱装置22。例如,在按下复选框55a和复选框55b的情况下,输入指定对应的接纱装置22的这一意思。然而,也可以为能够使用键盘等输入的结构。此时,在复选框55a、55b中显示复选标记。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进行单元特征值的写回指示的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接纱装置22。通过操作者按下图标55o来确定被指定的接纱装置22。之后,总括控制部25C将单元识别信息与单元特征值一起发送。各单元控制部22C掌握安装在电子电路基板上的旋转开关的设定,并通过与单元识别信息对照,来识别自己的单元特征值。然而,并不限于这种方法。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各单元控制部22C并不是从总括控制部25C发送的多个单元特征值中查找自己的单元特征值,而各单元控制部22C指定单元识别信息,并发送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总括控制部25C发送与该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对应的单元特征值。此外,未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处理单元21等在更换作业中也如通常那样能够运转,无需停止。
这样,能够从存储部(总括控制部25C)向单元控制部22C写回任意被指定的作为处理单元26的接纱装置22的单元特征值。另外,通过将单元特征值与单元识别信息一起发送,来使作为处理单元26的接纱装置22与单元特征值的关系不复杂。
图7示出指定作为处理单元26的落纱装置23的画面5C。上述的画面5C显示于显示部25a。
(关于单元特征值的退避)
图像5C中设置有操作框57。在操作框57中作为退避对象指定部显示一个复选框57a(显示与落纱装置23的台数相同的数目的复选框57a)。而且,在操作框57中作为执行指示部显示图标57o。
在细纱机200中,作为退避对象指定部的复选框57a用于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落纱装置23。在按下复选框57a的情况下,输入指定落纱装置23的这一意思。然而,也可以为能够使用键盘等输入的结构。此时,在复选框57a中显示复选标记。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进行单元特征值的退避指示的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落纱装置23。通过操作者按下图标57o来确定被指定的落纱装置23。由此,总括控制部25C指定单元识别信息,并发送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单元控制部23C响应该要求而发送单元特征值。之后,操作者进行更换单元控制部23C的作业。此外,未成为单元特征值的退避对象的处理单元21等在更换作业中也如通常那样能够运转,无需停止。
这样,能够从单元控制部23C向存储部(总括控制部25C)退避任意被指定的作为处理单元26的落纱装置23的单元特征值。另外,通过将单元特征值与单元识别信息一起存储,来使作为处理单元26的落纱装置23与单元特征值的关系不复杂。
(关于单元特征值的写回)
而且,图像5C中设置有操作框58。在操作框58中作为写回对象指定部显示一个复选框58a。即显示与落纱装置23的台数相同的数目的复选框58a。并且,在操作框58中作为执行指示部显示图标58o。
在细纱机200中,作为写回对象指定部的复选框58a是用于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落纱装置23的。在按下复选框58a的情况下,输入指定落纱装置23的这一意思。然而,也可以为能够使用键盘等输入的结构。此时,在复选框58a中显示复选标记。
通过成为这样的结构,进行单元特征值的写回指示的操作者能够简单地指定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落纱装置23。通过操作者按下图标58o来确定被指定的落纱装置23。之后,总括控制部25C将单元识别信息与单元特征值一起发送。各单元控制部23C掌握安装在电子电路基板上的旋转开关的设定,并通过与单元识别信息对照,来识别自己的单元特征值。然而,并不限于这种方法。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各单元控制部23C并不是从总括控制部25C发送的多个单元特征值中查找自己的单元特征值,而各单元控制部23C指定单元识别信息,并发送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总括控制部25C发送与该单元特征值发送要求对应的单元特征值。此外,未成为单元特征值的写回对象的处理单元21等在更换作业中也如通常那样能够运转,无需停止。
这样,能够从存储部(总括控制部25C)向单元控制部23C写回任意被指定的作为处理单元26的落纱装置23的单元特征值。另外,通过将单元特征值与单元识别信息一起发送,来使作为处理单元26的落纱装置23与单元特征值的关系不复杂。
此处,对单元特征值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中,将通过处理单元11…运转而获得的数据定义为单元特征值。单元特征值包括伴随着纱线Y的处理而被更新即所谓的监视值。监视值是指卷绕长度、循环计数器数据、其它管理数据等。由于单元特征值包括监视值,所以能够退避监视值,并在单元控制部11C…更换后写回。
另外,单元特征值包括可动部件的位置调整值。位置调整值是指在可动部件的校准中使用的数值。由于单元特征值包括位置调整值,所以能够退避位置调整值,并在单元控制部11C…更换后写回。
此外,单元控制部11C…按照在单元特征值的发送中以及/或者单元特征值的接收中监视值不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实现正确的监视值的退避和写回。另外,在单元特征值的发送或者接收中产生任何的错误的情况下,单元控制部11C…自动地反复单元特征值的通信。该情况下,仅产生错误的元控制部11C…自动地反复单元特征值的通信。
接下来,对申请所涉及的纤维机械(100、200、300)的其它特征点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所涉及的纤维机械(100、200、300)中,作为存储部的总括控制部15C、25C、36C以及单元控制部32C能够存储处理条件的设定值。设定值是指作成卷装P所需的卷绕速度等的数值。而且,总括控制装置15、25、36以及组控制装置32能够将设定值与单元特征值一起发送。由此,本申请所涉及的纤维机械(100、200、300)无需另外发送设定值的作业。
而且,作为存储部的总括控制部15C、25C、36C以及单元控制部32C能够存储控制程序。上述的控制程序并不是安装在总括控制部15C、25C、36C以及单元控制部32C中,而是用于安装在其它处理单元11…。而且,总括控制装置15、25、36以及组控制装置32能够将控制程序与单元特征值等一起发送。由此,本申请所涉及的纤维机械(100、200、300)无需另外发送控制程序的作业。
此外,总括控制装置15、25、36以及组控制装置32在发送控制程序以及单元特征值等发送的情况下,最初发送控制程序。这是因为防止在未安装控制程序的状态下,发送单元特征值等。另外,总括控制装置15、25、36以及组控制装置32在写回单元特征值的情况下,在作为存储部的总括控制部15C、25C、36C以及单元控制部32C中未存储有控制程序时,使显示部15a、25a、32a、36a显示消息。消息是向存储部请求发送用的控制程序的保存的内容。例如,在存储部中保存发送用的控制程序的情况下,操作者能够利用保存有该控制程序的可移动型存储介质。另外,也可以为在从其它底盘通过无线通信等获取控制程序并保存的结构。这样,能够可靠地向单元控制部11C…发送控制程序。

Claims (18)

1.一种纤维机械,是具备处理纱线的多个处理单元、和能够与所述处理单元的单元控制部进行通信的控制装置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退避对象指定部,其指定所述处理单元;
接收部,其从被指定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单元控制部接收单元特征值;以及
存储部,其将单元识别信息和接收到的所述单元特征值一起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是总括多个所述单元控制部的上位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是针对属于底盘的所有所述单元控制部共用地设置的底盘控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指定所述处理单元的写回对象指定部、和向被指定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单元控制部发送所述单元特征值的发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避对象指定部能够通过决定起点单元和终点单元来指定成为退避对象的所述处理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写回对象指定部能够通过决定起点单元和终点单元来指定成为写回对象的所述处理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避对象指定部能够通过决定起点组和终点组来指定成为退避对象的所述处理单元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写回对象指定部能够通过决定起点组和终点组来指定成为写回对象的所述处理单元的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特征值包括伴随着纱线的处理而被更新的监视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值包括纱线的卷绕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特征值包括可动部件的位置调整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控制部按照在所述单元特征值的发送中以及/或者所述单元特征值的接收中所述监视值不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4~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存储处理条件的设定值,
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设定值与所述单元特征值一起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4~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存储控制程序,
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控制程序与所述单元特征值一起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最初发送所述控制程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显示信息的显示部,
在所述存储部中未存储有所述控制程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显示部显示请求所述控制程序的保存的消息。
17.一种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是具备处理纱线的多个处理单元、和能够与所述处理单元的单元控制部进行通信的控制装置的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执行:
指定所述处理单元的退避对象指定工序;
从被指定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单元控制部接收单元特征值的接收工序;以及
将单元识别信息和接收到的所述单元特征值一起存储的存储工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执行指定所述处理单元的写回对象指定工序、和将所述单元识别信息和所述单元特征值一起向被指定的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单元控制部发送的发送工序。
CN201410270064.3A 2013-07-24 2014-06-17 纤维机械以及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40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3562A JP2015024870A (ja) 2013-07-24 2013-07-24 繊維機械及び繊維機械のユニット固有値処理方法
JP2013-153562 2013-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0755A true CN104340755A (zh) 2015-02-11
CN104340755B CN104340755B (zh) 2018-04-27

Family

ID=52489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006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40755B (zh) 2013-07-24 2014-06-17 纤维机械以及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24870A (zh)
CN (1) CN10434075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6967A2 (de) * 1993-03-24 1994-09-28 W. SCHLAFHORST AG & CO. Automatische Spulmaschine, die mehrere, teilweise gemeinsame Transportwege aufweisende Transportschleifen für Textilspulen besitzt
EP1460016A1 (en) * 2003-03-17 2004-09-22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winder
CN101351585A (zh) * 2006-01-27 2009-01-21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存储包含多个由独立电机驱动的工作站的纺织机的电机驱动器的工作状态数据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驱动器
CN102951493A (zh) * 2011-08-24 2013-03-0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及纤维机械的信息传递系统
CN103010830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系统及纤维机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16967A2 (de) * 1993-03-24 1994-09-28 W. SCHLAFHORST AG & CO. Automatische Spulmaschine, die mehrere, teilweise gemeinsame Transportwege aufweisende Transportschleifen für Textilspulen besitzt
EP1460016A1 (en) * 2003-03-17 2004-09-22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winder
CN101351585A (zh) * 2006-01-27 2009-01-21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存储包含多个由独立电机驱动的工作站的纺织机的电机驱动器的工作状态数据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驱动器
CN102951493A (zh) * 2011-08-24 2013-03-0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及纤维机械的信息传递系统
CN103010830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系统及纤维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24870A (ja) 2015-02-05
CN104340755B (zh) 2018-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4334A (en) Multistation textile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for operation of the textile machine
WO2019227241A8 (de) Ringspinnanlage und verfahren zu ihrem betrieb
EP3409626B1 (en) Productivity display control device, method thereof, and automatic winder
CN106672704B (zh) 纤维机械管理系统、管理装置以及便携式终端
EP3397798B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motely managing sensors and/or devices for feeding textile and/or metallic yarns installed on one or more textile machines, and system thereof
US20160086790A1 (en) Component preparation instruction system, component preparation instruction method,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105530541A (zh) 一种机顶盒的硬件测试方法及装置
EP3312122A1 (en) Maintenance order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xtile machinery technical field
CN110997537B (zh) 使合成纱线变形的方法和装置
JP2017002415A (ja) 糸巻取システム、精紡機、自動ワインダ、及び糸巻取方法
CN108147207B (zh) 自动络纱机以及自动络纱机的卷取速度控制方法
CN104340755A (zh) 纤维机械以及纤维机械的单元特征值处理方法
JP2021525838A (ja) 自動のリング精紡設備及びリング精紡設備を自動で運転する方法
CN100552109C (zh) 纤维机械的设定显示装置
CN106416126A (zh) 控制智能设备的机器人以及基于机器人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
CN108285062B (zh) 纱线信息取得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纤维机械系统
CN113795446A (zh) 纺织机
JP2016044365A (ja) 繊維機械及びデータの更新方法
CN103533323A (zh) 一种多视点立体图像序列的预览方法及系统
WO2005037701A1 (en) Device for supporting and/or containing roving or yarn or textile tape in general and relat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EP3611120B1 (en) Condition display device, and thread-winding apparatus
CN216335908U (zh) 用于管理纺织设备的系统
EP4163242A1 (en) An electronic device for locating a functional disorder at a spinning and winding section of a spinning mill and a method for locating the same
CN107203449A (zh) 智能显示机架测试状态的装置
WO2020201936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tape break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