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2114B -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2114B
CN104322114B CN201280073311.XA CN201280073311A CN104322114B CN 104322114 B CN104322114 B CN 104322114B CN 201280073311 A CN201280073311 A CN 201280073311A CN 104322114 B CN104322114 B CN 104322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wireless terminal
transmission power
reduc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33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2114A (zh
Inventor
关宏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22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2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2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21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according to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3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taking into account loading or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9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im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ed of the mobi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所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迅速地调整基站的发送功率,高效地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的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在无线通信方法中,在基站中,以与所述基站的规定的发送功率相比被降低了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在无线终端中,在检测出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电平,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用于解除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的降低解除请求。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便携电话系统等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无线通信的进一步高速化/大容量化等,对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了讨论。例如,在作为标准化团体的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中,提出了基于被称作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通信标准或LTE的无线通信技术的、被称作LTE-A(LTE-Advanced:高级LTE)的通信标准。
在这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出了实现系统整体的功耗的降低的技术。在该技术中,例如,由控制站测定多个基站的覆盖区域内的通信量,根据通信量或统计的通信量的变化,进行基站的发送功率的增减或电源的接通/断开,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144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R 32.826 V10.0.0(2010-0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那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设想为例如混合存在有各种规模或种类的小区。此时,例如,在形成小区半径较小的小区的基站中,设想存在用户(无线终端)数量较少或用户分布不均的情况。因此,如上所述,如果根据通信量或统计的通信量的变化来进行基站的发送功率的增减或电源的接通/断开,则有时不能适当地设定使降低后的发送功率或设为断开的电源恢复到原状的时机,不能高效地降低功耗。
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迅速地调整基站的发送功率、高效地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的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成目的,在本申请所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中,在基站中,以与所述基站的规定的发送功率相比被降低了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在无线终端中,在检测出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电平,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用于解除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的降低解除请求。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所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的一个方式,起到这样的效果: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迅速地调整基站的发送功率,高效地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发送功率控制的曲线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1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终端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5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所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本申请所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第1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结构。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3个基站10A~10C和5个无线终端20A~20E。基站10A~10C分别形成小区C10A~10C。无线终端20A、20B存在于小区C10B,无线终端20C存在于小区C10A,无线终端20D、E存在于小区C10C。
基站10A~10C通过有线连接与网络装置3连接,网络装置3通过有线连接与网络2连接。而且,基站10A~10C被设置为能够通过网络装置3以及网络2来收发数据和控制信息。
网络装置3例如具有通信部4和控制部5,这各个结构部分被连接为能够单向或双向地进行信号和数据的输入/输出。网络装置3例如由网关实现。作为网络装置3的硬件结构,例如,通信部4由接口电路实现,控制部5由处理器和存储器实现。
图2是示出基站10A的结构的功能框图。此外,基站10B、10C的功能结构和硬件结构与基站10A相同。如图2所示,基站10A具有发送部11、接收部12、控制部13。这各个结构部分被连接为能够单向或双向地进行信号和数据的输入/输出。
发送部11以由控制部13指示的发送功率,经由天线发送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发送部11例如经由下行的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来发送下行信号。所发送的信号例如包含:基站10A的识别信息;与降低来自基站10A的信号的发送功率时的降低相关的信息;用于供无线终端20A~20E测定来自基站10A的信号的接收电平的参考信号;以及用于在无线终端20A~20E中判定是否通知切换请求的切换用参数,其中,所述切换请求用于请求执行切换步骤。例如,参考信号周期性地插入到下行信道的时间方向或频率方向中来发送。此外,参考信号的插入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
接收部12经由天线,接收从无线终端20A~20E发送的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接收部12例如经由上行的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来接收上行信号。所接收的信号例如包含从无线终端20A~20E发送的随机接入信号。随机接入信号是以随机接入步骤从无线终端发送的信号。基站10A~10C接收随机接入信号,进行信息的交换,由此识别无线终端,管理与本站连接的无线终端(连接用户)的信息。此外,天线可以在发送和接收中通用。
控制部13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从网络装置3或其它基站10B、10C取得数据和控制信息。控制部13将要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输出到发送部11。控制部13从接收部12输入接收到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控制部13控制从基站10A发送的信号的发送功率。在通常时,控制部13按照通常的发送功率控制,基于预先通知或存储的控制信息等,计算既定的发送功率P,以既定的发送功率P来发送信号。规定的发送功率P例如被设定为:基站10A的发送信号覆盖通常时的规定的区域。此外,控制部13在发送功率降低时,以比既定的发送功率P降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例如,在发送功率降低时,以将既定的发送功率P降低了偏移量C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例如在不存在与基站10A连接的无线终端的情况下或不存在与基站10A连接的无线终端的状态持续了规定的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3在基站10A中降低发送功率。
此外,在基站10A以将规定的发送功率P降低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基站10A为发送功率降低基站),控制部13取得从无线终端20A~20E发送的、用于解除发送功率的降低的降低解除请求(偏移解除请求),解除发送功率的降低,将发送功率恢复为既定的发送功率P。例如,经由形成无线终端20A、20B、20D、20E所处的小区的基站10B、10C和网络装置3以及网络2,取得从与基站10A的周边基站10B、10C连接的无线终端20A、20B、20D、20E通知的降低解除请求。此外,例如,通过无线发送,从无线终端20C取得从与基站10A连接的无线终端20C通知的降低解除请求。
此外,在其它基站10B、10C以将规定的发送功率P降低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的情况下(其它基站10B、10C为发送功率降低基站),控制部13从其它基站10B、10C取得与降低相关的信息(与偏移相关的信息)。例如,取得偏移量C。进而,控制部13根据取得的与降低相关的信息,取得其它基站10B、10C中的与解除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与解除偏移相关的信息),通知给本小区(基站10A形成的小区C10A)内的无线终端。作为与解除降低相关的信息,例如被通知了偏移解除用参数,该偏移解除用参数被用于判定本小区内的无线终端是否向其它基站10B、10C通知降低解除请求。此外,控制部13可以直接将从其它基站10B、10C取得的与降低相关的信息通知给本小区内的无线终端。
图3是示出无线终端20A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如图3所示,无线终端20A具有发送部21、接收部22、控制部23。这各个结构部分被连接为能够单向或双向地进行信号和数据的输入/输出。此外,无线终端20B~E的功能结构和硬件结构与无线终端20A的功能结构和硬件结构相同。
发送部21经由天线来发送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发送部21例如经由上行的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来发送上行信号。所发送的信号例如包含随机接入信号、降低解除请求或切换请求。在无线终端20A连接于特定的基站的情况下或者在无线终端20A从移动源基站切换到移动目的地基站的情况下,无线终端20A发送随机接入信号,按照随机接入步骤,进行用于与基站呼叫连接的信息交换。
接收部22经由天线接收从基站发送的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所接收的信号例如包含参考信号和发送功率降低基站中的与降低相关的信息。参考信号例如被用于测定与无线终端10A所处的小区(本小区)或与本小区的周边的小区(其它小区)之间的传输状态。此外,天线可以在发送和接收中通用。
控制部23将要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输出到发送部21。此外,控制部23从接收部22输入接收到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控制部23检测来自形成无线终端10A所处的小区的基站的参考信号,测定接收电平(本小区测定)。此外,控制部23检测来自形成其它小区的基站的参考信号,测定接收电平(其它小区测定)。接收电平例如包含接收功率或接收质量。作为接收电平,例如可举出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接收功率值/总功率值)、SIR(Signal toInterference Ratio:信号干扰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等。本小区测定和其它小区测定以规定的间隔定期地进行。
控制部23从形成无线终端10A所处的小区的基站,取得表示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识别信息或发送功率降低基站中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的信息。
此外,控制部23在检测出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根据与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电平,通知针对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用于解除发送功率的降低的降低解除请求。
例如在无线终端20A连接于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周边基站时,在根据经由周边基站取得的识别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信息而检测出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23根据经由周边基站取得的与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通知针对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降低解除请求。
图4是示出基站10A的硬件结构的图。如图4所示,基站10A例如具有具备天线31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32、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33、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34、存储器35以及网络IF(Interface:接口)36,来作为硬件的构成要素。CPU被连接为能够经由交换机等的网络IF36进行各种信号和数据的输入/输出。存储器35例如包含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闪速存储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存储程序或控制信息或数据。发送部11以及接收部12例如由天线31以及RF电路32实现。控制部13例如由CPU33等集成电路或DSP34等集成电路实现。
图5是示出无线终端20A的硬件结构的图。如图5所示,无线终端20A例如具有具备天线41的RF电路42、CPU43、存储器44,来作为硬件的构成要素。此外,无线终端20A还可以具有与CPU43连接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存储器44例如也可以包含SDRAM等的RAM、ROM以及闪速存储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存储程序或控制信息或数据。发送部21以及接收部22例如由天线41以及RF电路42实现。控制部23例如由CPU43等集成电路实现。
接下来,对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用于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中的基站10A的发送功率控制动作时序图。在以下的说明中,设基站10B、10C为周边基站。作为多个基站10A~10C的设置状态,例如设想为以较高的密度进行设置的情况,或者以覆盖宏基站的方式设置有小区半径较小的基站(小小区)的情况。例如,通过使用小小区,增大了每单位面积的吞吐量(小区容量)。尤其是,小小区在用户数较多的情况下,有利于增大小区容量。
首先,作为前提,基站10A被控制为以通常时的发送功率P来发送信号。此外,基站10A~10C在下行信道的时间方向或频率方向中,周期性地插入参考信号来进行发送。此时,存在于基站10A的小区C10A中的无线终端20C发生移动,成为不存在与基站10A处于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状态。
通常,基站10A即使在不存在处于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情况下,也设想周边小区的无线终端会进行切换而与基站10A连接,从而以发送功率P继续进行参考信号的发送。
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降低基站10A的发送功率,或者将电源设为断开。由此,能够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并且,降低对其它小区的干扰。图7例示了基站10A的发送功率的曲线图。图7A示出了通常时的发送功率,图7B示出了发送功率降低时的发送功率。在图7A、B中,横轴示出频率或时间,纵轴示出发送功率。此外,在发送功率降低时,可以降低发送功率,也可以拉长发送间隔。
此时,需要设定判定是否将降低后的发送功率或设为断开的电源恢复到原状的条件(恢复到原状的时机)。
例如,考虑如下方法:在降低了发送功率的状态下的小区的覆盖区域内出现了用户的情况下,将发送功率恢复到原状。但是,在该方法中,由于降低了发送功率,因此,除非用户出现在比降低发送功率之前的通常时的覆盖区域小的区域内,否则不能将发送功率恢复到原状。此外,在该方法中,在将电源设为断开的情况下,不能在设为断开的状态下检测出用户出现在覆盖区域内,因此,难以通过该方法恢复到原状。
此外,例如考虑如下方法:根据多个基站覆盖的区域内的通信量或统计的通信量的变化,使降低后的发送功率或设为断开的电源恢复到原状。但是,在该方法中,难以在1个基站10A的区域内出现连接用户时,立刻使降低后的发送功率或设为断开的电源恢复到原状。
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如下方式进行基站10A的发送功率控制动作。
如图6所示,基站10A使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与既定的发送功率P相比被降低(S1)。基站10A将发送功率控制为比规定的发送功率P降低偏移量C(偏移降低)。例如根据基站10A的连接状态来进行发送功率的降低。例如,在变为不存在处于本小区的无线终端(与本站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情况下,基站10A进行发送功率的降低。或者,例如,不存在有与本站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状态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基站10A进行偏移降低。图8例示了此时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状态。由于发送功率的降低,基站10A形成的小区C10A的小区半径(覆盖区域)变小。发送功率的降低例如也可以根据与基站10A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个数或状态、与周边基站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个数或状态以及传输环境等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进行。这样,通过对基站10A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偏移降低,降低了系统整体的功耗,并降低了对其它小区的干扰。
接下来,基站10A将与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与偏移相关的信息),通知给周边基站10B、10C(S2)。例如经由有线网络来进行通知。作为与偏移相关的信息,例如通知了基站10A的ID(小区ID)和偏移量C。
接下来,周边基站10B、10C分别根据被通知的与基站10A的偏移相关的信息,取得与解除降低相关的信息(与解除偏移相关的信息)(S3)。与解除偏移相关的信息例如包含偏移解除用参数,该偏移解除用参数被用于判定是否请求解除偏移。
接下来,周边基站10B将取得的与解除降低相关的信息通知给连接中的无线终端20A、20B,周边基站10C将取得的与解除降低相关的信息通知给连接中的无线终端20D、20E(S4)。所通知的信息例如包含基站10A的ID和偏移解除用参数。与解除偏移相关的信息例如通过独立控制信道、由独立控制信道指定的独立数据信道来进行无线发送。
接下来,在无线终端20B中,产生降低解除请求(偏移解除请求)(S5)。图9例示了此时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状态。例如,无线终端20B朝接近基站10A的方向移动,检测出基站10A的参考信号。进而,无线终端20B使用基站10A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连接中的基站10B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和偏移解除用参数,判定是否向基站10A请求解除偏移。在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请求解除偏移时,在无线终端20B中,产生偏移解除请求。
接下来,无线终端20B将降低解除请求(偏移解除请求)通知给基站10A(S6)。该通知例如被无线发送到连接中的基站10B,从基站10B经由网络装置3以及网络2而通过有线网络通知给基站10A。
接下来,基站10A响应于降低解除请求(偏移解除请求),解除发送功率的降低(S7)。基站10A例如控制为:解除本站的发送功率的偏移降低,恢复为既定的发送功率P。进而,从基站10A,使用既定的发送功率P来发送参考信号。这样,响应于来自无线终端20B的请求,解除基站10A的偏移,因此,能够反映无线终端20B的状况而迅速地调整基站10A的发送功率。而且,例如,在无线终端20B请求切换的情况下,在请求解除偏移时、或者在响应于偏移解除请求而解除了偏移的状态下,执行切换步骤。
基于以上说明,根据第1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能够迅速地调整基站的发送功率,高效地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
基于以上说明,根据第1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适当地进行基站的发送功率控制,高效地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
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3个基站10A~10C和5个无线终端20A~20E,但不限于此,基站以及无线终端的数量是任意的。
此外,也可以是,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在与基站10A连接的所有无线终端的通信质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与基站10A连接的所有无线终端的通信质量为规定值以上的状态持续了规定期间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3在基站10A中以将规定的发送功率P降低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在通信质量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与基站10A连接的无线终端的控制部23从无线终端通知针对基站10A的降低解除请求。在该情况下,响应于来自无线终端的请求,解除基站10A的偏移,因此,能够迅速地反映无线终端的状况,调整基站10A的发送功率。
此外,也可以是,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在基站10A以将规定的发送功率P降低后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例如,替代切换用参数而将降低解除用参数通知给与其它基站10B、10C连接的无线终端,控制部13响应于从与其它基站10B、10C连接的无线终端发送来的切换请求,解除发送功率的降低,将发送功率恢复为既定的发送功率P。
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在与无线终端相关的参数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废弃从该无线终端通知的降低解除请求,在基站中不解除发送功率的降低。降低解除请求的废弃的判定处理可以由周边基站、网络装置以及发送功率降低基站中的任意一个来进行。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在与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废弃从该无线终端通知的降低解除请求,在基站中不解除发送功率的降低。在该情况下,例如,作为规定的条件,在与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废弃从该无线终端通知的降低解除请求。
[第2实施方式]
图10示出了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50的结构。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50的整体结构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相同。
如图10所示,无线通信系统50,具有3个基站60A~60C和5个无线终端80A~80E。基站60A~60C分别形成小区C60A~60C。在图10中,无线终端80A、80B存在于小区C60B,无线终端80C存在于小区C60A,无线终端80D、80E存在于小区C60C。
基站60A~60C通过有线连接与网络装置52连接,网络装置52通过有线连接与网络51连接。而且,基站60A~60C被设置为能够通过网络装置52以及网络51来收发数据和控制信息。网络装置52的功能结构和硬件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网络装置3相同。
图11是示出基站60A的结构的功能框图。此外,基站60B~C的功能结构和硬件结构与基站60A的功能结构和硬件结构相同。如图11所示,基站60A~60C具有天线61、天线共用器62、发送机63、接收机64。此外,基站60具有接收数据处理部65、信令提取部66、随机接入接收部67、连接用户管理部68、偏移控制部69。此外,基站60具有基站间通信部70、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71、信令生成部72、发送数据生成部73、参考信号生成部74、发送功率调整部75。
天线61通过天线共用器62在发送和接收之间进行切换。在接收时,天线61接收无线信号,并输出到接收机64。此外,在发送时,天线61发送从发送机63输入的无线信号。此外,基站60可以具有多个天线。此外,基站60也可以按发送和接收而分别具有天线。
接收机64例如经由上行的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接收上行信号。接收信号的信道例如包含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或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信号例如包含随机接入信号、参考信号、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随机接入信号是在随机接入步骤中从无线终端发送的信号。基站60A~60C接收随机接入信号,进行信息的交换,由此识别无线终端80(用户),管理与本站连接的无线终端80(连接用户)的信息。
接收机64对接收信号进行A/D(Analog to Digital:模拟到数字)转换等无线处理或FFT处理等数字信号处理。接收机64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65。此外,接收机64将接收到的随机接入信号输出到随机接入接收部67。
接收数据处理部65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和解码处理。接收数据处理部65例如根据预先通知的或存储的控制信息以及用于解调处理的参考信号,来进行解调处理。此外,接收数据处理部65根据预先通知的或存储的控制信息以及基于用于信道估计的参考信号而估计出的信道估计值,进行解调处理后的信号的解码处理。解码处理例如是使用利用参考信号估计的PUSCH的信道估计值来进行的。
信令提取部66进行解码处理后的信号的重新排序处理等,取得接收数据并进行输出。此外,信令提取部66输出根据接收信号取得的接收质量或控制信息等。
随机接入接收部67接收随机接入信号,进行随机接入步骤。
连接用户管理部68管理与本站连接中的无线终端(连接用户)的信息。例如,管理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识别信息和针对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连接用户管理部68将连接用户的信息通知给偏移控制部69。
偏移控制部69在本站的连接状态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将发送功率控制为降低规定的偏移量。例如,偏移控制部69在没有正与本站连接的无线终端的情况下,将发送功率控制为偏移降低。此外,偏移控制部69响应于偏移解除请求而解除发送功率的偏移。
发送功率调整部75根据来自偏移控制部69的指示(偏移量),调整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
基站间通信部70将偏移量通知给周边基站。该通知例如经由网络装置52以及网络51而通过有线网络来进行。
此外,基站间通信部70接收来自使发送功率偏移降低的其它基站60A~60C的偏移量,并将其通知给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71。
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71根据偏移量,生成通知给与本站连接中的无线终端80A~80E的偏移解除用参数。例如,设定为使切换用参数α、偏移解除用参数β、偏移量C满足下述式(1)的条件。
β<α-C···(1)
信令生成部72按预先决定的信令格式来存储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用户数据例如从网络装置52或其它基站60B、60C取得,并被存储在发送缓冲区中。信令生成部72例如按照预先决定的信令格式来存储偏移解除用参数。
发送数据生成部73根据控制信息,对按信令格式存储的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进行编码处理或调制处理,生成发送数据。
参考信号生成部74生成在数据的解调或信道估计中使用的参考信号。
发送机63生成发送信号,输出到天线61。发送机63例如对发送数据或参考信号进行天线端口和无线资源的分配。此外,发送机63例如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或D/A(Digital toAnalog:数字到模拟)转换处理等无线处理,生成发送信号。
发送机63例如经由下行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来发送下行信号。发送信号的信道例如包含同步信道PSCH(Physical Synchronization Channel)、报知信道PBCH(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下行信号包含参考信号、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
图12是示出无线终端80A的功能结构的框图。此外,无线终端80B~E的功能结构以及硬件结构与无线终端80A的功能结构以及硬件结构相同。如图12所示,无线终端80具有天线81、天线共用器82、发送机83以及接收机84。此外,无线终端80具有接收数据处理部85、信令提取部86、本小区测定部87、周边小区测定部88、切换判定部89以及偏移解除判定部90。此外,无线终端80具有信令生成部91、发送数据生成部92以及随机接入生成部93。
天线81通过天线共用器82而在发送和接收之间进行切换。在接收时,天线81接收无线信号,并输出到接收机84。此外,在发送时,天线81发送从发送机83输入的无线信号。此外,无线终端80可以具有多个天线。此外,无线终端80也可以按发送和接收而分别具有天线。
接收机84例如经由下行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来接收下行信号。接收信号例如包含参考信号、基站的识别信息和发送功率降低基站中的偏移量C。接收机84对接收信号进行A/D转换等无线处理和FFT处理等数字信号处理。
接收机84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输出到接收数据处理部85。此外,接收机84根据无线终端80A所连接的基站的识别信息,检测从该基站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并将该参考信号输出到本小区测定部87。此外,接收机84根据无线终端80所连接的基站的周边基站的识别信息,检测从该周边基站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并将该参考信号输出到周边小区测定部88。
接收数据处理部85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和解码处理。接收数据处理部85例如根据预先通知的或存储的控制信息以及用于解调处理的参考信号,来进行解调处理。此外,接收数据处理部85根据预先通知的或存储的控制信息以及基于用于信道估计的参考信号而估计出的信道估计值,进行解调处理后的信号的解码处理。
信令提取部86进行解码处理后的接收信号的重新排序处理等,提取出数据和控制信息。提取出的控制信息例如包含基站或周边基站的识别信息(例如,小区ID等)、从基站或周边基站发送的与参考信号相关的结构信息、切换用参数和偏移解除用参数。信令提取部86将切换用参数输出到切换判定部89。此外,信令提取部86将偏移解除用参数输出到偏移解除判定部90。
本小区测定部87根据本小区的参考信号(从无线终端80A所连接的基站60B发送的参考信号),测定接收功率。
周边小区测定部88根据其它小区的参考信号(从基站60B的周边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测定接收功率。
切换判定部89判定是否通知用于开始切换步骤的切换请求。切换判定部89例如判定是否满足下述式(2)的条件。在式(2)中,设“其它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为A[dB],设“本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为B[dB],设“切换用参数”为α[dB],
A-B>α···(2)。
在满足式(2)的条件的情况下,开始切换步骤,通知切换请求。
偏移解除判定部90判定是否通知偏移解除请求。偏移解除判定部90例如判定是否满足下述式(3)的条件。在式(3)中,设“其它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为A[dB],设“本小区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为B[dB],设“偏移解除用参数”为β[dB],
A-B>β···(3)。
在满足式(3)的条件的情况下,通知偏移解除请求。
信令生成部91进行如下的处理等:根据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生成分组数据,将生成的分组存储到传输块。信令生成部91按预先决定的信令格式来存储偏移解除请求。
发送数据生成部92根据控制信息,对按信令格式存储的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和调制处理,生成发送数据。
随机接入生成部93生成用于随机接入步骤的随机接入信号。在无线终端80A~80E与基站60A~60C连接的情况下或者在无线终端80A~80E从其它基站60A~60C切换到基站60A~60C的情况下,无线终端80A~80E按照随机接入步骤,进行用于与基站60A~60C呼叫连接的信息的交换。随机接入生成部93例如根据预先设定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结构信息,生成规定的信号序列作为随机接入信号。
发送机83生成发送信号,输出到天线81。发送机83例如对发送数据和随机接入信号进行天线端口和无线资源的分配。此外,发送机83例如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D/A转换处理等无线处理,生成发送信号。发送信号例如包含随机接入信号、偏移降低解除请求和切换请求。
此外,基站60A的硬件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基站10A的硬件结构相同。基站60A的天线61、天线共用器62、发送机63的无线处理功能以及接收机64的无线处理功能例如由天线以及RF电路实现。此外,基站60A的发送机63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接收机64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接收数据处理部65、信令提取部66、随机接入接收部67、连接用户管理部68、偏移控制部69、基站间通信部70、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71、信令生成部72、发送数据生成部73、参考信号生成部74以及发送功率调整部75例如由CPU等集成电路来实现。
此外,无线终端80A的硬件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20A的硬件结构相同。无线终端80A的天线81、天线共用器82、发送机83的无线处理功能以及接收机84的无线处理功能例如由天线以及RF电路实现。无线终端80A发送机83的无线处理功能、接收机84的无线处理功能、接收数据处理部85、信令提取部86、本小区测定部87、周边小区测定部88、切换判定部89、偏移解除判定部90、信令生成部91、发送数据生成部92以及随机接入生成部93例如由CPU等集成电路实现。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5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3是用于说明无线通信系统50中的基站60A的发送功率控制动作时序图。在以下的说明中,设基站60B、60C为周边基站。首先,作为前提,基站60A~60C在下行信道的时间方向或频率方向中,周期性地插入参考信号来进行发送。此外,参考信号的插入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此外,基站60A控制为以通常时的发送功率P来发送信号。此时,存在于基站60A的小区C60A的无线终端80C发生移动,变为不存在正与基站60A连接的无线终端的状态。
如图13所示,基站60A以连接中的无线终端变得没有为契机,将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P控制为降低偏移量C(偏移降低)(S11)。由此,基站60A形成的小区C60A的小区半径(覆盖区域)变小。这样,通过对基站60A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偏移降低,降低了系统整体的功耗,并降低了对其它小区的干扰。
接下来,基站60A将基站60A的ID(小区ID)和偏移量C通知给周边基站60B、60C(S12)。例如经由有线网络来进行通知。
接下来,周边基站60B、60C分别根据被通知的基站60A的偏移量C,取得偏移解除用参数β(S13)。
接下来,周边基站60B向连接中的无线终端80A、80B通知基站60A的ID和偏移解除用参数β,周边基站60C向连接中的无线终端80D、80E通知基站60A的ID和偏移解除用参数β(S14)。该通知是通过无线发送来进行的。
接下来,在无线终端80B中,产生偏移解除请求(S15)。例如,无线终端80B朝接近基站60A的方向移动,检测出基站60A的参考信号。进而,无线终端80B使用基站60A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A、连接中的基站60B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B和偏移解除用参数β,判定是否向基站60A请求解除偏移。该判定是通过是否满足上述的式(3)的条件来进行的。在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请求解除偏移,在无线终端80B中,产生偏移解除请求。此时,如上述的式(1)所示,偏移解除用参数β被设定为小于切换用参数α和偏移量C之差,因此,无线终端80B(用户)在进入基站60A的通常时的覆盖区域C60A内之前,产生发往基站60A的偏移解除请求。
接下来,无线终端80B将偏移解除请求通知给基站60A(S16)。该通知例如被无线发送到连接中的基站60B,从基站60B经由网络装置52以及网络51而通过有线网络被通知给基站60A。
接下来,基站60A响应于偏移解除请求,解除本站的发送功率的偏移降低,控制成恢复为通常时的发送功率P(S17)。进而,从基站60A,使用发送功率P来发送参考信号。这样,响应于来自无线终端80B的请求,解除基站60A的偏移,因此,能够反映无线终端80B的状况而迅速地控制基站60A的发送功率。此时,如上所述,产生了偏移解除请求,因此,无线终端80B(用户)在进入基站60A的通常时的覆盖区域C60A内之前,基站60A的偏移被解除。
接下来,在无线终端80B中,产生切换请求(S18)。例如,无线终端80B使用解除偏移后的基站60A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A、连接中的基站60B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B、切换用参数α,判定是否向基站60A请求执行切换。该判定是根据是否满足上述的式(2)的条件来进行的。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请求执行切换,在无线终端80B中,产生切换请求。此时,如上述那样,在无线终端80B进入基站60A的通常时的覆盖区域内之前,基站60A解除偏移,因此,在基站60A解除偏移、发送功率变得稳定后,无线终端80B能够启动切换。
接下来,无线终端80B向基站60A通知切换请求(S19)。该通知例如被无线发送到连接中的基站60B,从基站60B经由网络装置52以及网络5而通过有线网络被通知给基站60A。
进而,在无线终端80B、基站60B(移动源基站)和基站60A(移动目的地基站)之间,执行切换步骤,使得无线终端80B连接到基站60A(S20)。
基于以上说明,根据第2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系统50中,能够迅速地调整基站的发送功率,高效地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50具有3个基站60A~60C和5个无线终端80A~80E,但不限于此,基站以及无线终端的数量是任意的。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偏移解除用参数β也可以被设定为相对于切换用参数α、偏移量C满足下述式(4)的条件。
β>α-C···(4)
在这样设定的情况下,在用户(无线终端80B)充分进入发送功率降低基站(基站60A)的通常时的覆盖区域C60A内之后,由用户产生偏移解除请求,在发送功率降低基站中,解除发送功率的偏移。由此,防止在刚解除偏移后再次恢复到发送功率降低状态的反复(ping-pong)动作。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50的结构相同。
在第3实施方式的基站中,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60A、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71、信令生成部72以及偏移控制部69的动作不同。
在第3实施方式中,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在生成偏移解除用参数时,设定为使切换用参数α、偏移解除用参数β、偏移量C满足下述式(5)的条件。
β=α-C···(5)
进而,信令生成部将偏移解除用参数存储为切换用参数的信令格式,并将其与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识别信息一并通知给与该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由此,替代切换用参数α,而将偏移解除用参数β通知给无线终端,切换用参数α根据偏移量C而被更新。
此外,偏移控制部69响应于切换请求而解除偏移。
第3实施方式的基站的其它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60A的结构相同。此外,第3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硬件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60A的硬件结构相同。
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80A在不具有偏移解除判定部90这点上不同。
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的其它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80A的结构相同。此外,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的硬件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80A的硬件结构相同。
接下来,对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4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的发送功率控制动作的时序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前提,基站被控制为以通常时的发送功率P来发送信号。此外,基站以及该基站的周边基站在下行信道的时间方向或频率方向中,周期性地插入参考信号来进行发送。此外,参考信号的插入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此时,存在于基站的小区(通常时的覆盖区域)的无线终端发生移动,成为与基站连接中的无线终端变得没有的状态。
如图14所示,基站以连接中的无线终端变得没有为契机,将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P控制为降低偏移量C(偏移降低)(S31)。由此,基站(发送功率降低基站)形成的小区的尺寸(覆盖区域)变小。这样,通过对基站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偏移降低,降低了系统整体的功耗,并降低了对其它小区的干扰。
接下来,基站将基站ID(小区ID)和偏移量C通知给周边基站(S32)。例如经由有线网络来进行通知。
接下来,周边基站根据被通知的偏移量C,取得偏移解除用参数β(S33)。偏移解除用参数β例如被设定为满足上述的式(5)。
接下来,周边基站,将基站ID和更新后的切换用参数α(=偏移解除用参数β)通知给连接中的无线终端(S34)。该通知是经由无线发送来进行的。
接下来,在无线终端中,产生切换请求(S35)。例如,无线终端朝接近基站的方向移动,检测出基站的参考信号。进而,无线终端使用基站(上述的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A、连接中的基站(上述的周边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B和更新后的切换用参数α(=偏移解除用参数β),判定是否向基站请求执行切换。该判定是根据是否满足上述的式(2)的条件来进行的。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请求执行切换,在无线终端中,产生切换请求。
接下来,无线终端向基站通知切换请求(S36)。该通知例如被无线发送到连接中的基站(上述的周边基站),从周边基站经由网络装置和网络而通过有线网络被通知给基站(上述的发送功率降低基站)。
接下来,基站响应于切换请求,解除发送功率的偏移(S37)。基站将发送功率控制成恢复为通常时的发送功率P,使用发送功率P来发送参考信号。这样,响应于来自无线终端的请求而解除了基站的偏移,因此,能够反映无线终端的状况而迅速地控制基站的发送功率。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替代切换用参数而将偏移解除用参数通知给无线终端,响应于来自无线终端的切换请求而解除偏移,因此,能够执行偏移的解除,而无需追加偏移解除用参数的信令。
进而,在无线终端、上述的周边基站(移动源基站)和上述的基站(移动目的地基站)之间执行切换步骤,使无线终端连接到基站(S38)。
基于以上说明,根据第3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迅速地调整基站的发送功率,高效地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50的结构相同。
图15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12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如图15所示,基站120具有天线121、天线共用器122、发送机123以及接收机124。此外,基站120具有接收数据处理部126、信令提取部127、随机接入接收部128、连接用户管理部129以及偏移控制部130。此外,基站120具有基站间通信部131、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132、信令生成部133、发送数据生成部134、参考信号生成部135以及发送功率调整部136。
第4实施方式的基站120在具有衰减估计部125这点上不同于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60A。此外,在基站120中,与接收机124以及偏移控制部130相关的动作不同于与基站60A的接收机61以及偏移控制部70相关的动作。
接收机121向衰减估计部125输出接收信号。
衰减估计部125根据接收信号,估计无线终端的衰减频率。衰减频率与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有关系,因此,基站120能够估计出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由衰减估计部125估计出的移动速度的信息被输出到偏移控制部130。
偏移控制部130在接收到来自无线终端的偏移解除请求时,在移动速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废弃来自无线终端的偏移解除请求,不进行偏移解除。
作为基站120的其它结构的天线121、天线共用器122、发送机123、接收数据处理部126、信令提取部127、随机接入接收部128、连接用户管理部129、基站间通信部131、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132、信令生成部133、发送数据生成部134、参考信号生成部135、发送功率调整部136分别与基站60A的天线61、天线共用器62、发送机63、接收数据处理部65、信令提取部66、随机接入接收部67、连接用户管理部68、基站间通信部70、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71、信令生成部72、发送数据生成部73、参考信号生成部74、发送功率调整部75相同。
此外,基站120的硬件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基站60A的硬件结构相同。基站120的天线121、天线共用器122、发送机123的无线处理功能以及接收机124的无线处理功能例如由天线以及RF电路实现。此外,基站120A的发送机123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接收机124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衰减估计部125、接收数据处理部126、信令提取部127、随机接入接收部128、连接用户管理部129、偏移控制部130、基站间通信部131、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132、信令生成部133、发送数据生成部134、参考信号生成部135以及发送功率调整部136例如由CPU等集成电路来实现。
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的功能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80A的功能结构相同。此外,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的硬件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终端80A的硬件结构相同。
接下来,对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6是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基站120中的1个基站(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发送功率控制动作时序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前提,基站被控制为以通常时的发送功率P来发送信号。基站以及该基站的周边基站在下行信道的时间方向或频率方向中,周期性地插入参考信号来进行发送。此外,参考信号的插入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另外,此时,存在于基站的小区(通常时的覆盖区域)的无线终端发生移动,成为与基站连接中的无线终端变得没有的状态。
如图16所示,基站以连接中的无线终端变得没有为契机,将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P控制为降低偏移量C(偏移降低)(S51)。由此,基站(发送功率降低基站)形成的小区的尺寸(覆盖区域)变小。这样,通过对基站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进行偏移降低,降低了系统整体的功耗,并降低了对其它小区的干扰。
接下来,基站将基站ID(小区ID)和偏移量C通知给周边基站(S52)。例如经由有线网络来进行通知。
接下来,周边基站根据被通知的偏移量C,取得偏移解除用参数β(S53)。偏移解除用参数β例如被设定为满足上述的式(1)。
接下来,周边基站向连接中的无线终端通知基站ID和偏移解除用参数β(S54)。该通知是通过无线发送来进行的。
接下来,在无线终端中产生偏移解除请求(S55)。例如,无线终端朝接近基站的方向移动,检测出基站的参考信号。进而,无线终端使用基站(上述的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A、连接中的基站(上述的周边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B和偏移解除用参数β,判定是否向基站请求解除偏移。该判定例如是根据是否满足上述的式(2)的条件来进行的。在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请求解除偏移,在无线终端中产生偏移解除请求。此时,如上述的式(1)所示,偏移解除用参数β被设定为小于切换用参数α和偏移量C之差,因此,在无线终端(用户)进入基站的通常时的覆盖区域内之前,产生发往基站的偏移解除请求。
接下来,无线终端向连接中的基站(上述的周边基站)通知偏移解除请求(S56)。该通知是通过无线发送来进行的。
接下来,周边基站根据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判定是否废弃偏移解除请求(S57)。周边基站例如根据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接收信号,估计出衰减频率,根据估计出的衰减频率,取得连接中的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例如在移动速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周边基站废弃来自无线终端的偏移解除请求。由此,不向基站(上述的发送功率降低基站)通知偏移解除请求,不进行偏移解除。对于移动速度较大的无线终端,即使解除偏移,也很可能立即移动到小区外。因此,废弃来自移动速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无线终端的偏移解除请求,由此,尤其能够防止在小区半径较小的基站中频繁地进行偏移的启动/停止(ON/OFF)。当在S57中偏移解除请求被废弃的情况下,直接结束处理。
当在S57中没有废弃偏移解除请求的情况下,周边基站将偏移解除请求通知给基站(S58)。该通知例如经由网络装置和网络而通过有线网络被通知给基站。
接下来,基站响应于偏移解除请求,解除本站的发送功率的偏移降低(S59)。进而,使用发送功率P,从基站发送参考信号。这样,响应于来自无线终端的请求而解除基站的偏移,因此,能够反映无线终端的状况而迅速地控制基站的发送功率。
接下来,在无线终端中产生切换请求(S60)。例如,无线终端使用解除偏移后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A、连接中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B和切换用参数α,判定是否向基站请求执行切换。该判定是根据是否满足上述的式(2)的条件来进行的。判定的结果是判定为请求执行切换,在无线终端中产生切换请求。
接下来,无线终端向基站通知切换请求(S61)。该通知例如被无线发送到连接中的基站,从连接中的基站经由网络装置和网络而通过有线网络被通知给基站。
进而,在无线终端、上述的周边基站(移动源基站)和上述的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移动目的地基站)之间执行切换步骤,使得无线终端连接到移动目的地基站(S62)。
基于以上说明,根据第4实施方式,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迅速地调整基站的发送功率,高效地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
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根据由基站120的衰减估计部125估计出的衰减频率来取得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但是,例如也可以是,通过信令将由无线终端测定出的与移动速度相关的信息通知给基站120,由信令提取部127提取出被通知的与移动速度相关的信息,将提取出的与移动速度相关的信息通知给偏移控制部130。
此外,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可以作为LTE系统和LTE-A系统来实现。此外,也可以应用于使用了LTE和LTE-A以外的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中,作为无线终端,可以应用移动电话、智能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终端。此外,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移动中继站等与基站之间进行通信的各种通信设备。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中,作为基站,可以应用宏基站、毫微微基站等各种规模的基站。此外,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其它中继站等与移动站之间进行通信的各种通信设备。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中,基站间的信息和参数的通知是经由网络装置和网络而通过有线网络来进行的,但例如也可以在基站之间利用无线通信直接进行信息和参数的通知。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中,在与无线终端连接的基站(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周边基站)中计算偏移解除用参数,但例如也可以在网络装置中计算偏移解除用参数。此外,例如也可以将偏移量通知给无线终端,在无线终端中计算偏移解除用参数。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中,在无线终端中进行是否请求解除偏移的判定,但例如也可以在基站或网络装置中进行判定。在该情况下,例如,无线终端将本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的测定结果和本小区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的测定结果通知给与无线终端连接的基站(发送功率降低基站的周边基站)或网络装置。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将与偏移相关的信息或偏移解除用参数通知给无线终端。
此外,基站、无线终端的各构成要素的分割/整合的具体的方式不限于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的方式,可以构成为根据各种负荷和使用状况等,以任意单位,在功能或物理上对其全部或一部分进行分割/整合。例如,可以将存储器作为基站、无线终端的外部装置,经由网络或线缆来连接。
标号说明
1、50 无线通信系统
2、51 网络
3、52 网络装置
4 通信部
5 控制部
10A~10C 基站
C10A~10C 小区
20A~20E 无线终端
11、21 发送部
12、22 接收部
13、23 控制部
31、41 天线
32、42 RF电路
33、43 CPU
34 DSP
35、44 存储器
36 网络IF
60A~60C、120 基站
61、121 天线
62、122 天线共用器
63、123 发送机
64、124 接收机
65、126 接收数据处理部
66、127 信令提取部
67、128 随机接入接收部
68、129 连接用户管理部
69、130 偏移控制部
70、131 基站间通信部
71、132 偏移解除用参数生成部
72、133 信令生成部
73、134 发送数据生成部
74、135 参考信号生成部
75、136 发送功率调整部
80A~80E 无线终端
81 天线
82 天线共用器
83 发送机
84 接收机
85 接收数据处理部
86 信令提取部
87 本小区测定部
88 周边小区测定部
89 切换判定部
90 偏移解除判定部
91 信令生成部
92 发送数据生成部
93 随机接入生成部
125 衰减估计部

Claims (11)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站中,以与所述基站的规定的发送功率相比被降低了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
在无线终端中,在检测出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电平,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用于解除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的降低解除请求,
在与所述基站的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中,在根据经由所述周边基站取得的识别所述基站的信息而检测出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根据经由所述周边基站取得的与所述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
从与所述降低相关的信息中取得用于判定是否向所述基站通知所述降低解除请求的所述基站的降低解除用参数,并通知给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
在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中,根据所述基站的降低解除用参数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不存在与所述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的情况下,或者不存在与所述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的状态持续了规定的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在所述基站中,进行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基站的降低解除用参数通知给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作为用于判定是否向所述基站通知切换请求的切换用参数,
在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中,根据所述基站的切换用参数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切换请求,在所述基站中,取得所述切换请求,解除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并且,响应于所述切换请求而执行切换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基站连接的所有无线终端的通信质量为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与所述基站连接的所有无线终端的通信质量为规定的值以上的状态持续了规定的期间以上的情况下,在所述基站中,进行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到以所述降低后的发送功率发送的信号且与所述基站连接的任意一个无线终端中,在通信质量低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从所述无线终端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中,响应于所述降低解除请求,解除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基站的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废弃从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通知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在所述基站中,不解除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规定的条件,在所述移动速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废弃从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通知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含基站和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具有发送部,该发送部以与所述基站的规定的发送功率相比被降低了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
所述无线终端具有控制部,在检测出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该控制部根据与所述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电平,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用于解除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的降低解除请求,
在与所述基站的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中,在根据经由所述周边基站取得的识别所述基站的信息而检测出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根据经由所述周边基站取得的与所述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
所述发送部从与所述降低相关的信息中取得用于判定是否向所述基站通知所述降低解除请求的所述基站的降低解除用参数,并通知给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
在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基站的降低解除用参数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
10.一种基站,其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送部,其以与所述基站的规定的发送功率相比被降低了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信号;以及
控制部,其响应于用于解除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的针对所述基站的降低解除请求,解除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其中,所述降低解除请求是从检测出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无线终端根据与所述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电平而通知的,
在与所述基站的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中,在根据经由所述周边基站取得的识别所述基站的信息而检测出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根据经由所述周边基站取得的与所述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
所述发送部从与所述降低相关的信息中取得用于判定是否向所述基站通知所述降低解除请求的所述基站的降低解除用参数,并通知给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
在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中,根据所述基站的降低解除用参数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
11.一种无线终端,其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其从基站接收以与所述基站的规定的发送功率相比被降低了的发送功率来发送的信号;以及
控制部,其在检测出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根据与所述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电平,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用于解除所述发送功率的降低的降低解除请求,
在与所述基站的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中,在根据经由所述周边基站取得的识别所述基站的信息而检测出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根据经由所述周边基站取得的与所述基站的发送功率的降低相关的信息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
所述基站从与所述降低相关的信息中取得用于判定是否向所述基站通知所述降低解除请求的所述基站的降低解除用参数,并通知给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
在与所述周边基站连接的无线终端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基站的降低解除用参数和所述基站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通知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降低解除请求。
CN201280073311.XA 2012-05-24 2012-05-24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21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03382 WO2013175534A1 (ja) 2012-05-24 2012-05-24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無線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2114A CN104322114A (zh) 2015-01-28
CN104322114B true CN104322114B (zh) 2018-07-24

Family

ID=49623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331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2114B (zh) 2012-05-24 2012-05-24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20222B2 (zh)
EP (1) EP2858426B1 (zh)
JP (1) JP5846304B2 (zh)
CN (1) CN104322114B (zh)
WO (1) WO20131755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4909A1 (en) * 2012-11-02 2015-10-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5012583A (ja) * 2013-07-02 2015-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干渉制御方法、干渉制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5179993A (ja) * 2014-03-19 2015-10-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957585B (zh) * 2014-04-22 2017-12-08 福建三元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057823B2 (en) 2015-05-18 2018-08-21 Apple Inc. Packet-switch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link budget limited wireless devices
CN110139219A (zh) * 2018-03-28 2019-08-16 杨铭域 智慧5g网络系统
CN114514779A (zh) * 2019-10-18 2022-05-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939A (zh) * 2009-12-22 201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节电模式下的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1083832A1 (ja) * 2010-01-08 2011-07-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2131272A (zh) * 2010-12-31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2246565A (zh) * 2008-12-15 2011-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休眠时段同步来节省毫微微基站的电力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9767B2 (en) * 2001-04-30 2004-08-03 Qr Spex, Inc. Eyewear with exchangeable temples housing a transceiver forming ad hoc networks with other devices
US20030119452A1 (en) * 2001-10-19 2003-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downlink data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BMS
JP4306275B2 (ja) 2003-02-19 2009-07-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送受信電力制御方法
CN2687962Y (zh) * 2003-06-25 2005-03-23 浙江华立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Cdma接收器中预测sir估计的系统
US7142861B2 (en) 2003-12-12 2006-1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a 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
JP2006101442A (ja) 2004-09-30 2006-04-13 Nec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
JP4720178B2 (ja) * 2004-12-22 2011-07-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送受信機
JP4808120B2 (ja) * 2006-09-28 2011-11-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080220803A1 (en) * 2007-03-06 2008-09-11 Motorola, Inc. Control of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requests
US8687588B2 (en) * 2008-07-02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power modes for femto cells
JP5321588B2 (ja) * 2008-08-06 2013-10-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体通信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142377A (ja) * 2010-01-05 2011-07-21 Ne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送信局、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端末局
JP2012065140A (ja) * 2010-09-16 2012-03-2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無線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セル制御方法
JP6248469B2 (ja) * 2013-08-26 2017-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6565A (zh) * 2008-12-15 2011-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休眠时段同步来节省毫微微基站的电力的方法
CN102104939A (zh) * 2009-12-22 201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节电模式下的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1083832A1 (ja) * 2010-01-08 2011-07-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2131272A (zh) * 2010-12-31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58426A4 (en) 2015-06-03
EP2858426B1 (en) 2018-03-07
JP5846304B2 (ja) 2016-01-20
EP2858426A1 (en) 2015-04-08
US9820222B2 (en) 2017-11-14
US20150072692A1 (en) 2015-03-12
JPWO2013175534A1 (ja) 2016-01-12
CN104322114A (zh) 2015-01-28
WO2013175534A1 (ja) 201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2114B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终端
CN108848523B (zh) 一种无线链路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0559734C (zh) 调整前向接入信道的发射功率和相应的移动电信网络
US20140247789A1 (en) Method for triggering terminal to se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02388646B (zh) 移动台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01778483B (zh) 用于为移动终端设置或维持优先条件的方法
US9451492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reporting availability of measurement log
KR101644494B1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국 및 무선 단말기
CN109565711A (zh) 用户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JP2012533944A (ja) ユーザ端末のホームノードの選択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2544120B (zh) 随机接入中的退避规程
CN114208374B (zh) 用于针对双连接的小区选择的技术
US9042836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control
CN103327505B (zh) 物理小区标识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664680A (zh) 用于触发寻呼剖析的方法和布置
US20170245312A1 (en) Selection betwe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link and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06982083A (zh) 一种协作集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65730A (zh) 基于上行链路测量的移动性管理
WO2020163672A1 (en) Bandwidth part flexibility for unlicensed nr access
KR20130085365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기지국,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CN116367023A (zh) 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86324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whether a frame is a management frame or a data frame
CN114208287A (zh) 测量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089566A1 (zh) 传输参数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886741A (zh) 用户装置、基站和广播信息接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