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1679B - 双眼望远镜 - Google Patents

双眼望远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1679B
CN104321679B CN201380027815.2A CN201380027815A CN104321679B CN 104321679 B CN104321679 B CN 104321679B CN 201380027815 A CN201380027815 A CN 201380027815A CN 104321679 B CN104321679 B CN 104321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cker
component
telestereoscope
shaft componen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78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1679A (zh
Inventor
山本光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kon Vis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21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1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1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1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12Adjusting pupillary distance of binocular pai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02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involving prisms or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16Housings; Caps; Mountings; Supports, e.g. with counterweight
    • G02B23/18Housings; Caps; Mountings; Supports, e.g. with counterweight for binocula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6Focusing binocular pai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Telescop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眼望远镜,具有一对镜筒和连结部,一对镜筒分别具有望远光学系统,连结部将一对镜筒连结成能够绕与各望远光学系统的光轴平行的轴构件的轴进行相对转动,双眼望远镜通过以轴构件为中心使一对镜筒相对转动来进行两眼宽幅调整,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在一对镜筒的预定的转动角设定咔嗒位置的咔嗒位置设定机构,咔嗒位置设定机构包括:转动构件,其以能够绕轴构件的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该轴构件,与连结部在轴构件的轴向上相对;突出部,其设置于连结部和转动构件的某一方;以及凹部,其设置于连结部和转动构件的另一方,能够与突出部卡合;双眼望远镜还具备进行对转动构件相对于轴构件的转动的锁定及其解除的锁定/解除构件。

Description

双眼望远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眼望远镜。
背景技术
在下述日本特开平11-1489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水平移动式双眼望远镜,具备:咔嗒(click,因卡合等发出的响声)板,其至少在1个部位具有咔嗒部,且被设置成能够沿着固定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滑动移动;两眼宽幅(日文:眼幅)咔嗒弹簧,其安装于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滑动移动的可动体,且能够与所述咔嗒部卡合;以及锁定机构,其能够在任意位置锁定/解除锁定所述咔嗒板。
根据该以往的水平移动式双眼望远镜,能够任意设定得到“咔嗒”感的两眼宽幅位置,并且即使不解除该设定位置也能够变更两眼宽幅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48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所述以往的双眼望远镜中,所述咔嗒板采用了无法直接操作的构造。因此,为了将所述咔嗒板设定为任意的位置,使用者必须如下地设定咔嗒位置:在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下,使可动体滑动,从而使所述两眼宽幅咔嗒弹簧卡合于所述咔嗒板的凹部,使所述咔嗒板也跟着可动体移动,由此,使所述咔嗒板位于希望的位置。因此,为了实现这样的动作,必须严格进行各部位的摩擦和/或弹簧力的调整,而这些调整是困难的。
关于这一点,以下,结合所述日本特开平11-14893号公报中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在日本特开平11-14893号公报中,如其图5所示,是无法直接操作设置有“凹部21a”的“咔嗒板21”的构造,一边保持于“上台板17”一边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滑动的“咔嗒板21”构成为被“咔嗒弹簧23”和“上台板17”夹住。
在该构造中,当“咔嗒弹簧23”的弹簧力强时,在从两眼宽幅收纳状态、即“咔嗒板21”处于最小两眼宽幅位置的状态使“可动体15”向两眼宽幅增大方向移动时,由于“咔嗒板21”被“咔嗒弹簧23”向“上台板17”按压,所以“咔嗒板21”与“咔嗒弹簧23”的摩擦增加。此时,在“咔嗒板21”与“咔嗒弹簧23”的摩擦力超过“咔嗒板21”与“上台板17”的摩擦力的情况下,即使“咔嗒弹簧23”不卡合于“凹部21a”,“咔嗒板21”也会随“咔嗒弹簧23”的移动一起移动。
另一方面,在将“咔嗒弹簧23”的弹簧力减弱至“咔嗒板21”不随“咔嗒弹簧23”的移动一起移动的程度时,在“咔嗒弹簧23”陷入“咔嗒板21”的“凹部21a”之后“咔嗒弹簧23”跳出“凹部21a”的力小于“咔嗒板21”与“上台板17”的摩擦力的情况下,即使“咔嗒弹簧23”卡合于“凹部21a”,与“咔嗒弹簧23”的移动无关,“咔嗒板21”也不会移动。
这样,若不严格调整各部分的摩擦力和/或“咔嗒弹簧23”的弹簧力,则无法实现如下动作:使“可动体15”向两眼宽幅增大方向移动,使“咔嗒弹簧23”陷入“咔嗒板21”的“凹部21a”,之后,“咔嗒弹簧23”拖拽“咔嗒板21”而使其移动。也就是说,在日本特开平11-14893号公报中,难以调整用于实现目的动作的各部分的摩擦和/或弹簧力。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眼望远镜,能够任意设定得到咔嗒感的两眼宽幅位置,并且即使不解除该设定位置也能够变更两眼宽幅位置,另外,不需要用于实现希望的动作的各部分的严格的调整。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双眼望远镜具有一对镜筒和连结部,所述一对镜筒分别具有望远光学系统,所述连结部将所述一对镜筒连结成能够绕与所述各望远光学系统的光轴平行的轴构件的轴进行相对转动,所述双眼望远镜通过以所述轴构件为中心使所述一对镜筒相对转动来进行两眼宽幅调整,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在所述一对镜筒的预定的转动角设定咔嗒位置的咔嗒位置设定机构,所述咔嗒位置设定机构包括:转动构件,其以能够绕所述轴构件的轴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该轴构件,与所述连结部在所述轴构件的轴向上相对;突出部,其设置于所述连结部和所述转动构件的某一方;以及凹部,其设置于所述连结部和所述转动构件的另一方,能够与所述突出部卡合;所述双眼望远镜还具备进行对所述转动构件相对于所述轴构件的转动的锁定及其解除的锁定/解除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咔嗒位置设置有多个。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咔嗒位置中的至少1个咔嗒位置的咔嗒感与其他咔嗒位置的咔嗒感彼此不同。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在所述轴构件的轴向上突出。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由被弹性构件向该突出部的突出方向施力的滚珠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解除构件是如下构件:与所述轴构件螺纹接合,通过向预定方向旋转,在所述轴构件的轴向上紧固所述转动构件从而锁定所述转动构件的转动,并且,通过向反向旋转,松开所述转动构件的所述紧固从而解除所述转动构件的转动的锁定。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与所述轴构件螺纹接合、具有位于所述锁定/解除构件的与所述转动构件相反侧的部位的构件。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解除构件兼作为覆盖所述转动构件的所述轴向的一侧的装饰盖。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双眼望远镜,能够任意设定得到咔嗒感的两眼宽幅位置,并且即使不解除该设定位置也能够变更两眼宽幅位置,另外,不需要用于进行希望的动作的各部分的严格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的简要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双眼望远镜的简要主视图。
图3是将图1中的轴MA附近放大且将其大部分剖切而示出的图。
图4是从目镜侧沿着轴MA方向观察图3中的第1轴构件得到的图。
图5是表示图1~图3中的操作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A-A’箭头方向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5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双眼望远镜的预定的动作状态的简要主视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双眼望远镜的其他动作状态的简要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双眼望远镜的又一其他的动作状态的简要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双眼望远镜的又一其他的动作状态的简要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所示的双眼望远镜的又一其他的动作状态的简要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操作构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4是将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的轴MA附近放大且将其大部分剖切而示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双眼望远镜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1的简要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双眼望远镜1的简要主视图。图1及图2表示将两眼宽幅调整为最大两眼宽幅A后的状态。图3是将图1中的轴MA的附近放大且将其大部分剖切而示出的图。图4是从目镜12侧沿着轴MA方向观察图3中的第1轴构件22得到的图。在图4中,仅示出了第1轴构件22。
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1具备:左右一对镜筒2R、2L,其分别在内部具有望远光学系统;和连结部3,其将两镜筒2R、2L连结成能够绕与它们的光轴OR、OL平行的轴MA相对转动,双眼望远镜1构成为通过以轴MA为中心使镜筒2R、2L相对转动来进行两眼宽幅调整。如图1所示,轴MA在俯视时位于光轴OR、OL之间。
各镜筒2R、2L分别具有物镜11、目镜12以及配置在物镜11与目镜12之间的光路中的正立棱镜13,它们构成望远光学系统。在连结部3的轴MA方向上,在目镜12侧设置有用于各望远光学系统的对焦的聚焦旋钮14。
连结部3具有:连结构件21R,其形成与镜筒2R一体设置的腕部;连结构件21L,其形成与镜筒2L一体设置的腕部;圆筒状的第1轴构件22,其具有凸缘部22a;以及圆筒状的第2轴构件23,其具有厚壁的凸缘部23a。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构件21R和连结构件21L以能够以轴MA为中心进行相对转动的方式,经由与轴MA同轴的第1及第2轴构件22、23而连接。在连结构件21R、21L分别形成有在轴MA的方向上延伸的孔21Ra、21La。连结构件21R的孔21Ra和连结构件21L的孔21La被配置成在轴MA上同轴相连,在这些孔21Ra、21La中插入有如后述那样彼此螺纹接合的第1及第2轴构件22、23。如后所述,第1及第2轴构件22、23一体地固定于连结构件21R。另一方面,连结构件21L由插入到其孔21La的第1轴构件22支撑为能够转动,连结构件21L能够相对于第1及第2轴构件22、23进行转动。由此,连结构件21R和连结构件21L能够以轴MA为中心进行相对转动。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将轴MA方向的目镜12侧即朝向目镜12的方向称为图3中上侧或上方,将轴MA方向的物镜11侧即朝向物镜11的方向称为图3中下侧或下方。
将第1轴构件22的凸缘部22a作为图3中的上侧,第1轴构件22从图3中的上侧插入到在轴MA上相连的连结构件21R、21L的孔21Ra、21La内。孔21Ra的图3中的上侧部分构成为扩径成能够正好接受凸缘部22a的形状,通过凸缘部22a的图3中的下面与连结构件21R的抵接面21Rb抵接,第1轴构件22相对于连结构件21R向图3中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如图4所示,在第1轴构件22的凸缘部22a形成有缺口22b。通过连结构件21R的凸部(未图示)嵌合于该缺口22b,第1轴构件22相对于连结构件21R绕轴MA的转动受到限制。
将第2轴构件23的凸缘部23a作为图3中的下侧,第2轴构件23从图3中的下侧插入到第1轴构件22内。在第2轴构件23的图3中的上侧部分的外周形成的阳螺纹部23b与在第1轴构件22的内周形成的阴螺纹部22c螺纹接合,第2轴构件23的凸缘部23a的图3中的上面抵接于连结构件21R的轴MA方向物镜11侧端面。由此,第1轴构件22的凸缘部22a及第2轴构件23的凸缘部23a从图3中的上下分别夹住连结构件21R,第2轴构件23相对于第1轴构件22及连结构件21R在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在第2轴构件23的凸缘部23a形成有在轴MA方向上贯通凸缘部23a的螺纹孔23c。螺钉24与螺纹孔23c螺纹接合,螺钉24的图3中的上端压接于连结构件21R的轴MA方向物镜11侧端面。由此,第2轴构件23相对于连结构件21R及第1轴构件22绕轴MA的转动受到限制,第2轴构件23的外周的阳螺纹部23b与第1轴构件22的内周的阴螺纹部22c的螺纹接合不会松弛。此外,在第2轴构件23形成有能够插入用于使第2轴构件23螺纹接合的工具(未图示)的孔23d。
以上,第1及第2轴构件22、23一体地固定于连结构件21R。
如前所述,连结构件21L能够相对于第1及第2轴构件22、23进行转动。通过第1及第2轴构件22、23的螺纹接合,连结构件21L经由垫圈(未图示)在轴MA方向上被向连结构件21R按压,从而在连结构件21R、所述垫圈以及连结构件21L之间产生预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为如下程度的大小:能够克服左右的镜筒2R、2L的重量而将左右的镜筒2R、2L所成的角度保持为任意的角度即将左右的镜筒2R、2L保持为任意的两眼宽幅,并且能够通过对镜筒2R、2L施加预定的外力而以轴MA为中心使左右的镜筒2R、2L相对转动。因此,能够通过使左右的镜筒2R、2L以轴MA为中心进行相对转动来调整两眼宽幅。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1还具备:滚珠31,其作为设置于一方的镜筒2L侧的咔嗒用突出部;操作构件41,其能够通过转动操作而绕轴MA转动,并且具有1个与滚珠31卡合的作为咔嗒用凹部的V槽41a,通过转动位置来设定咔嗒位置;锁定/解除构件51,其根据操作来进行操作构件41相对于另一方的镜筒2R的转动的锁定及解除;以及装饰盖61。
图5是表示图1~图3中的操作构件41的俯视图。即,是从图3中的上侧沿着轴MA的方向观察操作构件41得到的图。图6是沿着图5中的A-A’箭头方向观察到的剖视图。图7是沿着图5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构件41构成为环状构件。在操作构件41的轴向的一侧的面(图3中的上面)形成有1个在径向上延伸的V槽即截面V字状的槽41a作为咔嗒用凹部。当然,咔嗒用凹部只要能够咔嗒卡合即可,不限于V槽。另外,在操作构件41形成有多个用于设置后述销42的、贯通内周与外周之间的贯通孔41b。
将操作构件41的形成有V槽41a侧的面作为图3中的上侧,操作构件41嵌合于第2轴构件23的凸缘部23a的外周,由凸缘部23a支撑为能够绕轴MA自由转动。在凸缘部23a的外周遍及全周地形成有卡合槽23e。销42以向操作构件41的内周侧突出的方式压入于操作构件41的贯通孔41b。通过该销42与第2轴构件23的凸缘部23a的卡合槽23e卡合,操作构件41相对于第2轴构件23的凸缘部23a在轴MA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由此,操作构件41以在轴MA方向上隔开若干间隙而与连结构件21R相对的状态,相对于第2轴构件23绕轴MA自由转动。操作构件41的外周向外部露出,使用者通过进行对操作构件41的外周施加绕轴MA的转动力的转动操作,能够使操作构件41绕轴MA转动。
作为与操作构件41的V槽41a咔嗒卡合的咔嗒用突出部的滚珠31,配置于能够通过操作构件41的转动而与操作构件41的V槽41a相对的位置。该滚珠31被收纳在孔21Lb内的压缩弹簧32向图3中的下方施力,孔21Lb形成为在连结构件21L的图3中的下侧的面、即与操作构件41相对的面开口,且在轴MA方向上延伸。滚珠31的大部分也收纳在孔21Lb内。由此,滚珠31设置于连结构件21L侧,能够相对于连结构件21L在轴MA方向上移动,但与连结构件21L一起绕轴MA转动。根据操作构件41相对于连结构件21L绕轴MA的相对的转动位置,当滚珠31与操作构件41的V槽41a相对时,滚珠31落入操作构件41的V槽41a而咔嗒卡合。图2及图3表示滚珠31咔嗒卡合于V槽41a的状态。另一方面,根据操作构件41相对于连结构件21L绕轴MA的相对的转动位置,当滚珠31不与操作构件41的V槽41a相对时,滚珠31与V槽41a的咔嗒卡合解除,滚珠31跳出到操作构件41的图3中的上面。此外,作为咔嗒用突出部,不限于被压缩弹簧32施力的滚珠31,例如也可以使用设置于板簧的突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解除构件51构成为环状构件,与操作构件41同轴地配置于操作构件41的图3中的下侧。在锁定/解除构件51的内周形成的阴螺纹部51a与在第2轴构件23的凸缘部23a的外周形成的阳螺纹部23f螺纹接合。锁定/解除构件51的外周向外部露出,使用者通过进行对锁定/解除构件51的外周施加绕轴MA的转动力的转动操作,能够使锁定/解除构件51向绕轴MA的预定方向及反向旋转。由此,锁定/解除构件51在绕轴MA向预定方向旋转时,在轴MA方向上(在此为图3中的上方)紧固操作构件41而锁定操作构件41的转动,即,使得操作构件41不能转动,并且,锁定/解除构件51在向反向旋转时,松开操作构件41的所述紧固而解除操作构件41的转动的锁定,即,使得操作构件41能够转动。当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代替锁定/解除构件51的锁定/解除构件,也可以采用由其他锁定机构实现的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盖61具有圆盘状的盖部61a和在盖部61a的中心突出设置的轴部61b。在轴部61b的外周形成的阳螺纹部61c与在第2轴构件23的凸缘部23a的内周形成的阴螺纹部23g螺纹接合。由此,装饰盖61的盖部61a覆盖锁定/解除构件51的图3中的下侧端部及第2轴构件23的图3中的下侧。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盖61形成为与第2轴构件23螺纹接合、具有位于锁定/解除构件51的与操作构件41相反侧的部位(在此为盖部61a)的构件。装饰盖61的盖部61a的外周向外部露出,使用者通过进行对盖部61a的外周施加绕轴MA的转动力的转动操作,能够使装饰盖61向绕轴MA的预定方向及反向旋转。由此,装饰盖61在绕轴MA向预定方向旋转时,在轴向上(在此为图3中的上方)紧固锁定/解除构件51,并且,装饰盖61在向反向旋转时,松开锁定/解除构件51的所述紧固。
在要解除操作构件41的转动的锁定的情况下,在松开装饰盖61之后松开锁定/解除构件51即可。另一方面,在要锁定操作构件41的转动的情况下,在紧固锁定/解除构件51之后紧固装饰盖61即可。这样,装饰盖61与锁定/解除构件51一起实现与双螺母同样的状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操作构件41的转动处于锁定时锁定/解除构件51非意图地松弛而解除其锁定。但在本发明中,未必设置装饰盖61,也可以去除装饰盖61。在该情况下,第2轴构件23的阴螺纹部23g例如可以作为三脚固定用螺纹来利用。
此外,为了使得操作构件41、锁定/解除构件51以及装饰盖61的转动操作容易,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在其表面施加滚花加工、或者设置橡胶等摩擦系数高的材料。
接着,参照图8~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图8~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1的各动作状态的简要主视图,对应于图2。在这些图中,两眼宽幅A表示最大两眼宽幅,两眼宽幅B表示任意的两眼宽幅,两眼宽幅C表示最小两眼宽幅。其中,A≥B≥C。此外,为了容易理解,在图8~图12中,将镜筒2R及连结构件21R固定为图中的相同朝向来记载。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是指图8~图12中的上下左右。
在将得到咔嗒感的两眼宽幅设定为两眼宽幅B的情况下,首先,设为能够进行操作构件41的转动操作的状态。即,在松开装饰盖61之后松开锁定/解除构件51,从而解除操作构件41相对于镜筒2R、连结构件21R以及第1及第2轴构件22、23绕轴MA的转动的锁定,设为操作构件41能够转动的状态。图8表示在最大两眼宽幅A的状态下设为能够进行操作构件41的转动操作的状态的例子。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操作构件41的V槽41a位于轴MA的下方,设置于连结构件21L侧的滚珠31位于轴MA的右方。
接着,在能够进行操作构件41的转动操作的状态下,使镜筒2R、2L绕轴MA进行相对转动,从而将两眼宽幅变更为希望的两眼宽幅B。图9表示从图8所示的状态将两眼宽幅变更为两眼宽幅B后的状态。在图9中,操作构件41的V槽41a仍然位于轴MA的下方,而随着镜筒2L及连结构件21L相对于镜筒2R及连结构件21R绕轴MA的转动,设置于连结构件21L侧的滚珠31变更为轴MA的右斜下方的位置。
之后,对操作构件41进行转动操作并在得到咔嗒感的转动位置停止操作构件41的转动操作,从而使操作构件41的V槽41a与设置于连结构件21L侧的滚珠31咔嗒卡合,进而锁定操作构件41的转动。即,在紧固锁定/解除构件51之后紧固装饰盖61,锁定操作构件41相对于镜筒2R、连结构件21R以及第1及第2轴构件22、23绕轴MA的转动。图10表示从图9所示的状态使操作构件41的V槽41a与设置于连结构件21L侧的滚珠31咔嗒卡合、进而锁定操作构件41的转动后的状态。在图10中,设置于连结构件21L侧的滚珠31仍然位于轴MA的右斜下方,操作构件41的V槽41a变更为与滚珠31相同的位置。
以上,将得到咔嗒感的两眼宽幅设定为两眼宽幅B的动作结束。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将该设定动作的最初的状态设为了两眼宽幅为最大两眼宽幅A的状态,但该设定动作的最初的状态也可以是其他任意的两眼宽幅。
即使在将得到咔嗒感的两眼宽幅设定为两眼宽幅B之后,通过使镜筒2R、2L绕轴MA进行相对转动,也能够将两眼宽幅变更为其他任意的两眼宽幅。图11表示从图10所示的状态将两眼宽幅变更为最大两眼宽幅A后的状态。在图11中,V槽41a的位置保持与图10相同的位置,但随着镜筒2L及连结构件21L相对于镜筒2R及连结构件21R绕轴MA的转动,设置于连结构件21L侧的滚珠31的位置变更为轴MA的右方的位置。图12表示从图10所示的状态将两眼宽幅变更为最小两眼宽幅C后的状态。在图12中,V槽41a的位置保持与图10相同的位置,但随着镜筒2L及连结构件21L相对于镜筒2R及连结构件21R绕轴MA的转动,设置于连结构件21L侧的滚珠31的位置变更为比V槽41a靠下侧的位置。
在这样将两眼宽幅从两眼宽幅B变更之后、向设定有咔嗒感的两眼宽幅B恢复的情况下,向恢复为两眼宽幅B方向使镜筒2R、2L绕轴MA相对转动,例如,在从图11所示的状态恢复为两眼宽幅B的情况下,向两眼宽幅变小的方向使镜筒2R、2L绕轴MA相对转动,在从图12所示的状态恢复为两眼宽幅B的情况下,向两眼宽幅变大的方向使镜筒2R、2L绕轴MA相对转动。于是,在成为了两眼宽幅B时,成为图10所示的状态、即滚珠31落入V槽41a而滚珠31与V槽41a咔嗒卡合的状态,得到咔嗒感。因此,使用者能够简单地恢复为预先任意设定的两眼宽幅B。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任意设定得到咔嗒感的两眼宽幅位置,并且即使不解除该设定位置也能够变更两眼宽幅位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图9所示的状态向图10所示的状态变更时等,能够直接对操作构件41进行转动操作来设定操作构件41的转动位置、即咔嗒位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无需为了设定操作构件41的转动位置而利用日本特开平11-14893号公报的双眼望远镜那样的经由咔嗒卡合的跟随移动,对应于本实施方式,则无需利用操作构件41在滚珠31与V槽41a卡合的状态下随着连结构件21L的转动而跟随移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无需严格进行各部分的摩擦和/或弹簧32的弹簧力的调整。
在前述日本特开平11-14893号公报的双眼望远镜中,所述咔嗒板的两眼宽幅增大方向的宽度至少需要两眼宽幅调整范围的2倍的长度,所以会招致双眼望远镜的两眼宽幅调整范围的制约和/或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的尺寸增加。
关于这一点,结合日本特开平11-14893号公报中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若是日本特开平11-14893号公报的结构,则在“可动体15”的两眼宽幅增大方向的移动范围内,“咔嗒弹簧23”需要处于“咔嗒板21”的咔嗒弹簧侧的面(包括凹部21a)。
若考虑通过“两眼宽幅位置锁定杆20”使“咔嗒板21”摩擦卡定而限制了两眼宽幅增大方向的移动的状态,则“咔嗒板21”的两眼宽幅增大方向的宽度需要“咔嗒弹簧23”在两眼宽幅最小处落入“咔嗒板21”的“凹部21a”的情况下的向两眼宽幅最大侧的宽度和“咔嗒弹簧23”在两眼宽幅最大处落入“咔嗒板21”的“凹部21a”的情况下的向两眼宽幅最小侧的宽度。
也就是说,“咔嗒板21”的两眼宽幅增大方向的宽度至少需要两眼宽幅调整范围的2倍的长度。例如,在普通双眼望远镜中常见的两眼宽幅调整宽度为56mm~72mm的双眼望远镜的情况下,咔嗒板的两眼宽幅增大方向的宽度至少需要为32mm以上。这会导致双眼望远镜的两眼宽幅调整范围的制约和/或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的制约。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1中,由于通过操作构件41的转动位置来设定咔嗒位置,所以两眼宽幅调整范围和/或双眼望远镜1的大小的自由度变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述图5~图7所示,在操作构件41仅形成有1个作为咔嗒用凹部的V槽41a。与此相对,也可以在操作构件41形成多个V槽41a作为多个咔嗒用凹部。图13是表示操作构件41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对应于图5。虽然V槽41a的数量没有限定,但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在操作构件41隔开适当角度间隔而形成有3个V槽41a。在该情况下,例如,使用者在将得到由正中间的V槽41a带来的咔嗒感的地方设为希望的两眼宽幅,在得到由其他V槽41a带来的咔嗒感时,能够作为希望的两眼宽幅接近的预告而被识别。因此,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调整为希望的两眼宽幅。
这样,在操作构件41形成多个咔嗒用凹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咔嗒用凹部构成为由某1个咔嗒用凹部带来的咔嗒感与由其他任意1个咔嗒用凹部带来的咔嗒用凹部彼此不同。例如,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3个V槽41a的深度相同,通过它们得到的咔嗒感相同,但也可以使正中间的V槽41a的深度比其他2个V槽41a深,从而使由正中间的V槽41a带来的咔嗒感与由其他2个V槽41a带来的咔嗒感不同。在该情况下,由于预告的咔嗒感和希望的两眼宽幅的咔嗒感不同,所以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识别两者。因此,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调整为希望的两眼宽幅。
第2实施方式
图14是将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101的轴MA的附近放大且将其大部分切断而示出的图,对应于图3。在图14中,对与图3中的要素相同或对应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101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双眼望远镜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去除锁定/解除构件51,装饰盖61兼用作锁定/解除构件。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盖61在绕轴MA向预定方向旋转时,在轴MA方向上(在此为图14中的上方)紧固操作构件41而锁定操作构件41的转动,即,使得操作构件41不能转动,并且,装饰盖61在向反向旋转时,松开操作构件41的所述紧固而解除操作构件41的转动的锁定。即,使得操作构件41能够转动。
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得到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优点。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操作构件41形成多个V槽41a。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在前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操作构件41形成作为咔嗒用凹部V槽41a,在镜筒2L的侧设置有作为咔嗒用突出部的滚珠31,但也可以反过来而在操作构件41设置咔嗒用突出部,在镜筒2L的侧设置咔嗒用凹部。

Claims (8)

1.一种双眼望远镜,具有一对镜筒和连结部,所述一对镜筒分别具有望远光学系统,所述连结部将所述一对镜筒连结成能够绕与所述各望远光学系统的光轴平行的轴相对转动,并且包括同与所述光轴平行的所述轴同轴的轴构件,所述双眼望远镜通过以所述轴构件为中心使所述一对镜筒相对转动来进行两眼宽幅调整,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在所述一对镜筒的预定的转动角设定咔嗒位置的咔嗒位置设定机构,所述咔嗒位置设定机构包括:转动构件,其以能够绕所述轴构件转动的方式设置于该轴构件,与所述连结部在所述轴构件的轴向上相对;突出部,其设置于所述连结部和所述转动构件的某一方;以及凹部,其设置于所述连结部和所述转动构件的另一方,能够与所述突出部卡合,其中,所述咔嗒位置根据所述转动构件的转动位置来设定;
所述双眼望远镜还具备锁定/解除构件,该锁定/解除构件进行对所述转动构件相对于所述轴构件的转动的锁定及其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咔嗒位置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咔嗒位置中的至少1个咔嗒位置的咔嗒感与其他咔嗒位置的咔嗒感彼此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轴构件的轴向上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由被弹性构件向该突出部的突出方向施力的滚珠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除构件是如下构件:与所述轴构件螺纹接合,通过向预定方向旋转,在所述轴构件的轴向上紧固所述转动构件从而锁定所述转动构件的转动,并且,通过向反向旋转,松开所述转动构件的所述紧固从而解除所述转动构件的转动的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轴构件螺纹接合、具有位于所述锁定/解除构件的与所述转动构件相反侧的部位的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眼望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除构件兼作为覆盖所述转动构件的所述轴向的一侧的装饰盖。
CN201380027815.2A 2012-03-29 2013-03-29 双眼望远镜 Active CN104321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8175 2012-03-29
JP2012078175 2012-03-29
PCT/JP2013/059584 WO2013147180A1 (ja) 2012-03-29 2013-03-29 双眼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1679A CN104321679A (zh) 2015-01-28
CN104321679B true CN104321679B (zh) 2016-12-14

Family

ID=49260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7815.2A Active CN104321679B (zh) 2012-03-29 2013-03-29 双眼望远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8648B2 (zh)
EP (1) EP2833184B1 (zh)
JP (2) JPWO2013147180A1 (zh)
CN (1) CN104321679B (zh)
WO (1) WO20131471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1512B (zh) 2017-03-08 2021-08-24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旋转轴结构
TWI709763B (zh) * 2017-03-17 2020-11-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旋轉軸結構
AT520473B1 (de) * 2017-09-22 2019-07-15 Swarovski Optik Kg Drehgelenk für ein fernoptisches Instrument
AT520892B1 (de) * 2018-02-01 2021-02-15 Swarovski Optik Kg Binokulares Fernglas mit okularseitiger Abstützvorrichtung
AT522713B1 (de) 2019-06-26 2021-02-15 Swarovski Optik Kg Binokulares Fernglas und Verfahren zur Verstellung einer Pupillendistanz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5141A (en) * 1988-04-26 1994-04-19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inocular including a preassembled focusing unit
JPH08262310A (ja) * 1995-03-28 1996-10-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双眼鏡筒
JPH11202383A (ja) * 1998-01-16 1999-07-30 Minolta Co Ltd 視度調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6649B2 (zh) 1974-03-08 1976-12-10
JPS531953Y2 (zh) * 1974-03-18 1978-01-19
JPS55124019U (zh) * 1979-02-19 1980-09-03
JPS5920084B2 (ja) 1979-03-16 1984-05-10 株式会社岡崎製作所 液面計
US4428651A (en) * 1981-12-17 1984-01-31 Swift Instruments, Inc. Click-stop focusing of binoculars
JPS597413U (ja) * 1982-07-05 1984-01-18 エバ−光学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
JPS5924813A (ja) * 1982-08-03 1984-02-08 ベブ・カ−ル・ツアイス・イエ−ナ 双眼鏡の折畳式ブリツジ用軸受円筒
JPH01114893A (ja) 1987-10-28 1989-05-08 Tok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制御装置
JPH03125339U (zh) * 1990-03-30 1991-12-18
JP2600821Y2 (ja) * 1993-04-15 1999-10-25 株式会社ニコン 双眼鏡の視度補正機構
JP3401964B2 (ja) * 1994-12-12 2003-04-28 株式会社ニコン 顕微鏡
DE19634179A1 (de) * 1995-08-24 1997-02-27 Asahi Optical Co Ltd Fernglas
JPH1114893A (ja) 1997-06-24 1999-01-22 Minolta Co Ltd 双眼鏡
JP2000099178A (ja) 1998-09-21 2000-04-07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ダイヤル構造
JP3586413B2 (ja) * 2000-05-09 2004-11-10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調整機構
JP2002372671A (ja) 2001-06-15 2002-12-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顕微鏡の光路切換装置
JP4031394B2 (ja) 2003-06-05 2008-01-09 株式会社ライト光機製作所 双眼鏡の眼巾調整装置
EP2083306A1 (en) * 2007-01-11 2009-07-29 Nikon Vision Co., Ltd. Binoculars
JP5324301B2 (ja) 2009-04-22 2013-10-23 鎌倉光機株式会社 双眼鏡及びその眼巾固定装置
US9116355B2 (en) * 2011-09-30 2015-08-25 Wilcox Industries Corp. Monocular/binocular bridge for viewing device and helmet mount employ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5141A (en) * 1988-04-26 1994-04-19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inocular including a preassembled focusing unit
JPH08262310A (ja) * 1995-03-28 1996-10-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双眼鏡筒
JPH11202383A (ja) * 1998-01-16 1999-07-30 Minolta Co Ltd 視度調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147180A1 (ja) 2015-12-14
EP2833184A1 (en) 2015-02-04
EP2833184A4 (en) 2016-01-06
WO2013147180A1 (ja) 2013-10-03
US20150070759A1 (en) 2015-03-12
JP6359065B2 (ja) 2018-07-18
JP2016224471A (ja) 2016-12-28
US10088648B2 (en) 2018-10-02
EP2833184B1 (en) 2021-12-15
CN104321679A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1679B (zh) 双眼望远镜
TWI356750B (zh)
CN107209529B (zh) 旋钮结构及使用该旋钮结构的跟焦遥控器
CN203257864U (zh) 一种折叠定位关节
CN108253842B (zh) 瞄准器的补偿机构
JP6779427B2 (ja) 遠心力ブレーキ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手動推進車両
JP2009024875A (ja) ピストンシリンダユニット
CN203172690U (zh) 转动关节以及童车
TWI637819B (zh) Ratchet wrench with sleeve quick card structure
WO2015178128A1 (ja) ズーム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目印部材
CN105229527B (zh) 拨盘装置
US5103248A (en) Binoculars of the center focus type with lock means for locking in a state of focus
EP2962601B1 (en) Levell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furniture
JP6178655B2 (ja) 車載用物品取付具
JP6329237B2 (ja) 時計の調整装置
CN109404376A (zh) 面板紧固机构以及面板安装方法
US8365748B2 (en) Cushioning device for umbrella
TW201910075A (zh) 滑桿結構
JP2015017975A (ja) 計時器のムーブメント
CN204252662U (zh) 一种机械密码锁
TWI626179B (zh) Manual disc recliner
TWM479825U (zh) 可標示旋轉行程的手工具
TWI249009B (en) A spring adjustment structure for shock absorber
JP6271263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5374443B2 (ja) 回転摺接機構を備えたてんぷ受構造体および時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