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0826A -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0826A
CN104320826A CN201410531224.5A CN201410531224A CN104320826A CN 104320826 A CN104320826 A CN 104320826A CN 201410531224 A CN201410531224 A CN 201410531224A CN 104320826 A CN104320826 A CN 1043208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nod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lectio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12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20826B (zh
Inventor
惠鏸
吴亚丽
李维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5312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20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20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0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20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08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6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multi hop networks, e.g.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建立无线协作通信网络,该无线协作通信网络包含一个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M个备选中继节点R1,R2,…,RM,以及一个窃听用户E;传输过程采用解码转发协议进行信息传输,整个传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源节点S向备选中继节点广播信息;第二阶段,进行最佳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被选择的“最佳”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D转发信息。本发明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合法用户以及窃听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能够获得较好的安全中断概率性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涉及一种机会中继选择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无线传输的安全性与私密性日益受到重视。而无线传输的广播特性决定了其数据交换极易遭受非法用户的窃听和攻击等。因此,如何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私密性成为无线通信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也就是说,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保证合法用户能够正确地接收信息,又要保证窃听用户对传输信息无法正确解码。
传统无线通信是通过高层的加密机制来确保信息安全交换的。然而秘钥的产生和交互无疑会给系统带来计算复杂度的增加和额外的信令开销,而且对于某些节点较为简单的无线通信网络,如无线Ad 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由于节点能量和计算复杂度的限制等,传统的高层加密机制难于实现。
物理层安全技术通过利用无线信道的唯一性、保密性和互易性等特征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被视为增强无线通信安全性的未来技术。物理层安全技术的研究指出,当合法用户的信道条件优于窃听用户的信道时,无需使用秘钥也可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然而,安全传输速率受信道条件的影响极大,当合法用户的信道条件与窃听用户的信道条件相仿时,安全传输速率可能很低,甚至为0。
为了在各种信道条件下都能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或协作通信技术等增强合法用户的信息传输。对于存在多个中继节点的协作网络而言,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进行信息传输至关重要。传统协作通信网络的中继选择方法仅依据合法用户的信道条件选择最佳中继进行信息转发,该类方法在存在窃听用户的环境中往往无法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与私密性。
因此,在存在窃听用户的网络环境中,有必要设计一种实用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综合考虑合法用户和窃听用户的信道条件,及其对最佳中继节点选择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比现有方法更优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合法用户和窃听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建立无线协作通信网络,该无线协作通信网络包含一个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M个备选中继节点R1,R2,…,RM,以及一个窃听用户E;传输过程采用解码转发协议进行信息传输,整个传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源节点S向备选中继节点广播信息;第二阶段,进行最佳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被选择的“最佳”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D转发信息。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第二阶段包括最佳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最佳中继的选择
假设中继Ri(i=1,2,…,M)到目的节点和窃听用户的信道衰落系数分别为hid和hie,则所选择的最佳中继为
i * = arg i max ( | h id | 2 / | h ie | 2 ) - - - ( 1 )
第二步:源与最佳中继节点间的功率分配
设系统总发射功率Pt一定,令功率分配因子为ζ,ζ∈(0,1),则功率分配因子由下式计算:
ζ = | h id | 2 | h si | 2 + | h id | 2 - - - ( 2 )
其中hsi表示源节点到中继Ri的信道衰落系数,因此源节点的发射功率表示为:
Ps=ζPt    (3)
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表示为
Pr=(1-ζ)Pt    (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合法用户以及窃听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能够获得较好的安全中断概率性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存在窃听用户的协作通信网络模型图;
图2是本发明与其他中继选择方法安全中断概率的仿真比较图;
图3是不同备选中继个数的安全中断概率的仿真图;
图4是不同中继个数各中继选择方法的安全中断概率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首先,建立如图1所示的存在窃听用户的无线协作通信网络,该无线协作通信网络包含一个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M个备选中继节点R1,R2,…,RM,以及一个窃听用户E;所有节点都仅有单根天线,传输过程采用解码转发协议进行信息传输;由于障碍物等因素的影响,源节点S与目的节点D以及窃听用户E之间均不存在直接通信链路,信息传输必须依靠中继节点的帮助;由于节点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中继节点无法同时接收和发射信息,因此整个传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源节点S向备选中继节点广播信息,在此阶段窃听用户E无法获取该信息;第二阶段,进行最佳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被选择的“最佳”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D转发信息,在此阶段窃听用户E也可以接收到该信息。
假设在两个阶段的传输过程中,所有合法和窃听用户E的各条传输链路均互相独立,且服从平坦瑞利衰落;将源节点S到中继节点Ri,(i=1,2,…,M),及中继节点Ri到目的节点D的信道衰落系数分别用hsi和hid表示,将中继节点Ri到窃听用户E的信道衰落系数用hie表示,则 其中表示h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循环对称复高斯分布;所有链路的接收端噪声为独立的零均值加性高斯白噪声,噪声功率为N0
在传输的第一阶段,源节点广播信息,中继节点Ri接收到信号yi为:
y i = P s h si x + n si - - - ( 5 )
其中x是功率归一化的源节点S的发射信号,Ps表示源节点S的发射功率,nsi表示中继Ri的接收噪声,因此该跳可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Rsi为:
R si = 1 2 log 2 ( 1 + P S | h si | 2 / N 0 ) - - - ( 6 )
由于源节点S到窃听用户E之间不存在直传链路,因此该阶段窃听用户E无法获知任何信息,本阶段的信息传输是安全的。
第二阶段,当中继节点Ri进行转发时,该跳的传输速率Rid为:
R id = 1 2 log 2 ( 1 + P r | h id | 2 / N 0 ) - - - ( 7 )
因此对解码转发协议来说,目的节点D最终所能获得的信息传输速率Rd
Rd=min(Rsi,Rid)    (8)
在第二阶段中继的广播过程中,不仅目的节点D接收到了该信息,窃听用户E也能截取该次传输,其所能获得的传输速率Re
R e = 1 2 log 2 ( 1 + P r | h ie | 2 / N 0 ) - - - ( 9 )
根据安全传输速率的定义,系统的安全传输速率Rs
R s = [ R d - R e ] + = 1 2 log 2 ( 1 + min ( P S | h si | 2 / N 0 , P r | h id | 2 / N 0 ) 1 + P r | h ie | 2 / N 0 ) - - - ( 10 )
其中[x]+=max(x,0),此时的系统安全中断概率Pout可表达为
Pout=Pr{Rs<R}    (11)
其中R为系统要求的传输速率。
其中,传输过程的第二阶段包括最佳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的过程,该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最佳中继选择
将最佳功率分配因子ζ=|hid|2/(|hsi|2+|hid|2)(该功率分配因子的获得将在“第二步:源与最佳中继节点间的功率分配”中详细阐述)代入式(10),得到系统安全传输速率Rs为:
R s = [ 1 2 log 2 ( 1 + &rho; | h si | 2 | h id | 2 / ( | h si | 2 + | h id | 2 ) 1 + &rho; | h si | 2 | h ie | 2 / ( | h si | 2 + | h id | 2 ) ) ] + - - - ( 12 )
在大信噪比条件下,上式可近似表达为
R s &ap; [ 1 2 log 2 ( | h id | 2 / | h ie | 2 ) ] + - - - ( 13 )
由此可得最佳中继i*
i * = arg i max ( | h id | 2 / | h ie | 2 ) - - - ( 14 )
分析该选择方法下系统所能获得的中断概率性能发现,当选择中继节点Ri进行转发时,将式(13)代入式(11)可得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Pout为:
P out &ap; Pr { 1 2 log 2 ( | h id | 2 / | h ie | 2 ) < R } = Pr { | h id | 2 / | h ie | 2 < 2 2 R } - - - ( 15 )
令Zi=|hid|2/|hie|2=X/Y,则Zi的分布函数为:
F Z i ( z ) = Pr { Z i < z } = Pr { x < zy } = &Integral; 0 &infin; f Y ( y ) F X ( zy ) dy - - - ( 16 )
由于|hid|2,|hie|2均服从指数分布,且参数为1/σ2的指数分布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分别为:
F &sigma; 2 ( x ) = 1 - e - x / &sigma; 2 , x > 0 - - - ( 17 )
f &sigma; 2 ( x ) = 1 &sigma; 2 e - x / &sigma; 2 , x > 0 - - - ( 18 )
将式(17)、(18)代入(16)得:
F Z i ( z ) = &Integral; 0 &infin; 1 &sigma; ie 2 e - y / &sigma; ie 2 ( 1 - e - zy / &sigma; id 2 ) dy = 1 - 1 &sigma; ie 2 &Integral; 0 &infin; e - ( 1 &sigma; ie 2 + z &sigma; id 2 ) y dy = z &sigma; ie 2 &sigma; id 2 + z &sigma; ie 2 - - - ( 19 )
令选择不同的中继节点Ri,(i=1,2,…,M)时,其分布函数分别为Zi,(i=1,2,…,M),则它们是互相独立的随机变量。由式(14)得,所选择的最佳中继是Zi中最大的那一个,即
Z=max Zi    (20)
因此最佳中继的分布函数为:
F Z ( z ) = &Pi; i = 1 M F Z i ( z ) - - - ( 21 )
由式(15)得,系统最终的安全中断概率Pout为:
Pout=FZ(22R)    (22)
第二步:源与最佳中继节点间的功率分配
设系统总发射功率Pt一定,令功率分配因子为ζ,ζ∈(0,1),则源节点S的发射功率可表示为Ps=ζPt,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表示为Pr=(1-ζ)Pt。令ρ=Pt/N0,则当PS|hsi|2<Pr|hid|2时,由式(10)可得安全传输速率Rs为:
R s = [ 1 2 log 2 ( 1 + &zeta;&rho; | h si | 2 1 + ( 1 - &zeta; ) &rho; | h ie | 2 ) ] + - - - ( 23 )
在大信噪比条件下,上式可近似表达为:
R s &ap; [ 1 2 log 2 ( &zeta; | h si | 2 ( 1 - &zeta; ) | h ie | 2 ) ] + - - - ( 24 )
观察式(24)可发现,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传输速率,应进一步提高源节点S的发送功率,即增加ζ,直到PS|hsi|2=Pr|hid|2
当PS|hsi|2>Pr|hid|2时,由式(10)得此时的安全传输速率Rs为:
R s = [ 1 2 log 2 ( 1 + ( 1 - &zeta; ) &rho; | h id | 2 1 + ( 1 - &zeta; ) &rho; | h ie | 2 ) ] + - - - ( 25 )
观察式(25)易得,当|hid|2>|hie|2时,增加中继节点的发送功率,即降低ζ,可提高系统的安全传输速率。而当|hid|2<|hie|2时,无论如何调节功率分配因子,目的节点D所能获得的传输速率都将小于窃听用户E的传输速率,此时Rs=0。
综上所述,最佳功率分配因子应满足PS|hsi|2=Pr|hid|2,由此可以得到最佳的功率分配因子为:
&zeta; = | h id | 2 | h si | 2 + | h id | 2 - - - ( 26 )
使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对方法进行10000次以上的独立仿真,结果如图2~4所示。其中图2~图4的测试条件为:(i=1,2,…,M)。并定义中继节点Ri到目的节点D,中继节点Ri到窃听用户E的平均信道增益之比为仿真中假设系统目标传输速率为R=1。
为了比较的方便,仿真结果还给出了随机中继选择方法、传统方法、以及现有方法的仿真曲线。其中随机中继选择方法中,中继是随机选择的。传统方法未将窃听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纳入考虑,选择仅依赖于合法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源与中继节点的发射总功率Pt在二者之间平均分配功率,此时最佳中继节点为:
i * = arg i max ( R d ) - - - ( 27 )
由式(8)得:
i * = arg i max ( min ( | h si | 2 , | h id | 2 ) ) - - - ( 28 )
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合法和窃听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并由式(10)得到此时的最佳中继节点
i * = arg i max ( min ( | h si | 2 , | h id | 2 ) P + 2 N 0 | h ie | 2 P + 2 N 0 ) - - - ( 29 )
其中P=Pt/2,为源及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
图2给出了几种不同的中继选择方法所获得的系统安全中断概率,在仿真中备选中继节点的个数为M=5。由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给出的安全中断概率计算曲线与实际的仿真结果非常吻合,该结果验证了安全中断概率闭式表达式(22)的正确性。图2中还给出了随机选择中继节点、传统方法、以及现有方法的安全中断概率,可以看出,所有方法所获得的安全中断概率都随着λde的增加而降低。传统算法的安全中断概率低于随机选择的结果,但由于它仅考虑了合法用户的信道条件,因此其安全中断概率高于现有方法。本发明方法在进行功率分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合法与窃听用户的信道条件,具有最低的安全中断概率。
图3、图4分别给出了所提方法以及各中继选择方法在备选中继个数不同时的安全中断概率。图3给出了当M=2,4,6,8时所提方法的安全中断概率。由图3同样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所获得的安全中断概率随着λde的增加而降低,且随着网络中备选中继节点个数的增加,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越来越小。图4给出了λde=5dB时不同中继个数下各中继选择方法的安全中断概率,由该图4可以看出,无论采用哪一种中继选择方法,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都会随备选中继节点个数的增加而减小。另外观察图4还可以发现,随中继节点数目的增加,现有方法的安全中断概率的下降速度大于随机中继选择方法和传统方法,而本发明方法的下降速率最快。
综合以上图例和分析可以看出,与传统及现有的中继选择方法相比,本发明中继选择方法可显著降低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

Claims (2)

1.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无线协作通信网络,该无线协作通信网络包含一个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M个备选中继节点R1,R2,…,RM,以及一个窃听用户E;传输过程采用解码转发协议进行信息传输,整个传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源节点S向备选中继节点广播信息;第二阶段,进行最佳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被选择的“最佳”中继节点向目的节点D转发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阶段包括最佳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最佳中继的选择
假设中继Ri(i=1,2,…,M)到目的节点和窃听用户的信道衰落系数分别为hid和hie,则所选择的最佳中继为:
i * = arg i max ( | h id | 2 / | h ie | 2 ) - - - ( 1 )
第二步:源与最佳中继节点间的功率分配
设系统总发射功率Pt一定,令功率分配因子为ζ,ζ∈(0,1),则功率分配因子可由下式计算:
&zeta; = | h id | 2 | h si | 2 + | h id | 2 - - - ( 2 )
其中hsi表示源节点到中继Ri的信道衰落系数,源节点的发射功率可表示为:
Ps=ζPt    (3)
中继节点的发射功率可表示为:
Pr=(1-ζ)Pt    (4)。
CN201410531224.5A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0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1224.5A CN104320826B (zh)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31224.5A CN104320826B (zh)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0826A true CN104320826A (zh) 2015-01-28
CN104320826B CN104320826B (zh) 2018-02-23

Family

ID=5237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122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0826B (zh) 2014-10-10 2014-10-10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20826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3347A (zh) * 2015-05-06 2015-08-19 汕头大学 一种双认知中继通信系统的保密传输方法
CN104936251A (zh) * 2015-04-28 2015-09-23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最优功率分配的安全协作中继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05142199A (zh) * 2015-07-23 2015-12-09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门限和最大化安全容量的中继选择方法
CN105813081A (zh) * 2016-03-09 2016-07-27 华侨大学 选择增强认知中继网络安全性能的中继节点的方法
CN105978610A (zh) * 2016-05-13 2016-09-28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计及无线物理层安全的基站转发多天线处理方法
CN106100716A (zh) * 2016-06-17 2016-11-09 西安交通大学 协作通信系统中基于混合转发和机会中继的安全增强策略
CN106454840A (zh) * 2016-10-14 2017-02-22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云化无线接入网系统及其物理层的安全调度方法
CN106911420A (zh) * 2017-03-15 2017-06-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射频能量采集非可信多中继系统的安全传输方法
CN107404475A (zh) * 2017-06-13 2017-11-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频谱及能量资源激励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09600746A (zh) * 2018-12-14 2019-04-0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协同无线通信系统中机会中继选择方案的性能分析方法
CN110087278A (zh) * 2019-03-11 2019-08-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协作干扰的无线携能协作网络中的安全传输方法
CN111082933A (zh) * 2019-12-27 2020-04-28 电子科技大学 可对抗任意多个协作窃听者的多用户物理层安全通信方法
CN111132140A (zh) * 2019-12-18 2020-05-0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最佳中继选择方案的性能分析系统及其方法
CN113114420A (zh) * 2021-04-02 2021-07-1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动态场景下的中继通信数据传输方法
CN117255386A (zh) * 2023-10-17 2023-12-19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mf协议的无线中继网络的物理层安全连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438A (zh) * 2010-11-26 2011-04-13 北京交通大学 多小区网络的联合中继选择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与系统
CN102438234A (zh) * 2011-08-22 2012-05-02 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协作网络中多目标安全中继选择方法
CN103369624A (zh) * 2013-07-04 2013-10-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能量受限协作通信系统中高能效的中继选择方法
JP2014103464A (ja) * 2012-11-16 2014-06-05 Fujitsu Ltd マルチホップ通信端末、マルチホップ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マルチホップ通信方法
CN103906198A (zh) * 2014-03-21 2014-07-02 西安理工大学 放大转发协作网络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438A (zh) * 2010-11-26 2011-04-13 北京交通大学 多小区网络的联合中继选择和功率控制的通信方法与系统
CN102438234A (zh) * 2011-08-22 2012-05-02 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协作网络中多目标安全中继选择方法
JP2014103464A (ja) * 2012-11-16 2014-06-05 Fujitsu Ltd マルチホップ通信端末、マルチホップ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マルチホップ通信方法
CN103369624A (zh) * 2013-07-04 2013-10-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能量受限协作通信系统中高能效的中继选择方法
CN103906198A (zh) * 2014-03-21 2014-07-02 西安理工大学 放大转发协作网络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251B (zh) * 2015-04-28 2018-08-03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最优功率分配的安全协作中继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04936251A (zh) * 2015-04-28 2015-09-23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最优功率分配的安全协作中继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04853347A (zh) * 2015-05-06 2015-08-19 汕头大学 一种双认知中继通信系统的保密传输方法
CN105142199A (zh) * 2015-07-23 2015-12-09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门限和最大化安全容量的中继选择方法
CN105142199B (zh) * 2015-07-23 2018-11-09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门限和最大化安全容量的中继选择方法
CN105813081A (zh) * 2016-03-09 2016-07-27 华侨大学 选择增强认知中继网络安全性能的中继节点的方法
CN105813081B (zh) * 2016-03-09 2019-01-01 华侨大学 选择增强认知中继网络安全性能的中继节点的方法
CN105978610A (zh) * 2016-05-13 2016-09-28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计及无线物理层安全的基站转发多天线处理方法
CN106100716A (zh) * 2016-06-17 2016-11-09 西安交通大学 协作通信系统中基于混合转发和机会中继的安全增强策略
CN106100716B (zh) * 2016-06-17 2019-05-03 西安交通大学 协作通信系统中基于混合转发和机会中继的安全增强策略
CN106454840A (zh) * 2016-10-14 2017-02-22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云化无线接入网系统及其物理层的安全调度方法
CN106911420A (zh) * 2017-03-15 2017-06-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射频能量采集非可信多中继系统的安全传输方法
CN107404475A (zh) * 2017-06-13 2017-11-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频谱及能量资源激励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09600746A (zh) * 2018-12-14 2019-04-0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协同无线通信系统中机会中继选择方案的性能分析方法
CN109600746B (zh) * 2018-12-14 2022-06-2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协同无线通信系统中机会中继选择方案的性能分析方法
CN110087278B (zh) * 2019-03-11 2022-03-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协作干扰的无线携能协作网络中的安全传输方法
CN110087278A (zh) * 2019-03-11 2019-08-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协作干扰的无线携能协作网络中的安全传输方法
CN111132140A (zh) * 2019-12-18 2020-05-0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最佳中继选择方案的性能分析系统及其方法
CN111082933A (zh) * 2019-12-27 2020-04-28 电子科技大学 可对抗任意多个协作窃听者的多用户物理层安全通信方法
CN113114420A (zh) * 2021-04-02 2021-07-1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动态场景下的中继通信数据传输方法
CN113114420B (zh) * 2021-04-02 2022-03-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动态场景下的中继通信数据传输方法
CN117255386A (zh) * 2023-10-17 2023-12-19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mf协议的无线中继网络的物理层安全连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0826B (zh)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0826A (zh)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CN104469755B (zh) 对中继与干扰节点选择结果保密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Mukherjee et al. Principles of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in multiuser wireless networks: A survey
CN104378757B (zh) 一种多中继多干扰窃听网络中保障物理层安全的方法
CN106131941B (zh) 协作信道非理想估计基于人工噪声的协作网络功率分配法
CN105915472B (zh) 基于人工噪声的协作网络中功率分配方法
CN106656405B (zh) 一种利用能量站最小化系统保密中断概率的方法
Wang et al. Cooperative key agreement for wireless networking: Key rates and practical protocol design
Shi et al. Hybrid cache placement for physical-layer security in cooperative networks
Mekkawy et al. Secure relay selection for two way amplify-and-forward untrusted relaying networks
CN105744516B (zh) 一种利用能量站提升物理层安全性能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6900030A (zh) 中继ofdm网络中基于中继策略选择及资源分配安全传输方法
CN110299934A (zh) 一种无线携能全双工中继系统的保密传输方法
CN102752080B (zh) 一种基于物理层的防窃听编码方法
Guo et al. Secrecy performance of NOMA systems with energy harvesting and full-duplex relaying
Cao et al. Security-reliability trade-off analysis of AN-aided relay selection for full-duplex relay networks
CN105813081A (zh) 选择增强认知中继网络安全性能的中继节点的方法
Alotaibi et al. Relay selection for multi-destination in cooperative networks with secrecy constraints
CN106507345A (zh)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物理层安全的无线中继通信方法
Zhang et al.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in cognitive relay network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CN106100716A (zh) 协作通信系统中基于混合转发和机会中继的安全增强策略
CN105978610A (zh) 一种计及无线物理层安全的基站转发多天线处理方法
Maham et al. Interferenc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for spatially reused cooperative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CN108900225A (zh) 一种双向全双工mimo中继天线选择安全传输方法
CN107342803A (zh) 中继网络中基于分布式空间调制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