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18887A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18887A
CN104318887A CN201410610200.9A CN201410610200A CN104318887A CN 104318887 A CN104318887 A CN 104318887A CN 201410610200 A CN201410610200 A CN 201410610200A CN 104318887 A CN104318887 A CN 104318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bidden energy
circuit
activation
control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02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18887B (zh
Inventor
李月宝
徐倩茹
郑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18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8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18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8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包含移位寄存器以及驱动器,移位寄存器包含前级及本级移位寄存单元。本级移位寄存单元包含输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禁能电路、禁能控制电路。输出电路用以输出具有致能准位的本级扫描信号。输出控制电路接收前级扫描信号及第一致能电压,并用以控制输出电路。禁能电路用以维持控制节点在禁能准位。禁能控制电路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用以控制禁能电路。驱动器提供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一致能电压,显示装置启动后,第一控制信号早于第一致能电压到达致能准位。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案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移位寄存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iquid display)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已成为显示装置的主流,在行动装置、电脑及电视等显示器的应用中已占据绝大多数的比例。
除了显示画质之外,窄边框的设计亦为众多显示器厂商所欲追求的目标,而栅极驱动电路基板技术(Gate on Array,GOA)已为不增加成本且能达到窄边框目的的主要设计方式之一。然而,栅极驱动电路基板技术的物理特性使显示器在可靠度和寿命上仍不及于传统栅极驱动芯片(Gate IC)的技术。
现今有许多技术是用来稳定显示器并增长显示器的生命周期,但若延用过去传统的操作时序可能导致显示器操作不正常,进而使显示器损坏。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操作时序以稳定显示器并增长显示器的生命周期,实属当前研发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一态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一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包含相互电性耦接的一前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及一本级移位寄存单元,本级移位寄存单元包含一输出电路、一输出控制电路、一禁能电路、一禁能控制电路以及一驱动器。输出电路用以在一时脉信号及本级移位寄存单元的一控制节点的电位为致能准位时,输出具有一致能准位的脉冲的本级扫描信号;输出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输出电路及控制节点,用以根据前级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的一前级扫描信号及一第一致能电压,控制控制节点的电位;禁能电路电性耦接输出控制电路及控制节点,在禁能电路控制信号为致能准位时,禁能电路用以将控制节点的电位维持在一禁能准位;禁能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至禁能电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且在第一控制信号为致能准位时,提供具有致能准位的禁能电路控制信号。驱动器电性耦接移位寄存器,用以提供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一致能电压,且显示装置在启动后,第一控制信号早于第一致能电压到达致能准位。
本案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包含一移位寄存器的一显示装置,移位寄存器包含相互电性耦接的一前级移位寄存单元及一本级移位寄存单元。本级移位寄存单元包含一输出电路、一输出控制电路、一禁能电路及一禁能控制电路。驱动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控制信号及一第一致能电压,其中,在该显示装置启动后,第一控制信号早于第一致能电压到达一致能准位;当第一控制信号为致能准位时,藉由禁能控制电路提供具有致能准位的一禁能电路控制信号;当禁能电路控制信号为致能准位时,藉由禁能电路将本级移位寄存单元的一控制节点的电位维持在一禁能准位;根据前级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的一前级扫描信号及第一致能电压,藉由输出控制电路控制本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控制节点的电位;以及当一时脉信号及控制节点的电位为致能准位时,藉由输出电路输出具有致能准位的脉冲的本级扫描信号。
综上所述,本案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案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能使显示面板正常且稳定地运作,更可以延长显示装置的寿命。以下将以实施方式对上述的说明作详细的描述,并对本案的技术方案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为让本案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器的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电路图;
图4A是依据本案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器的示意图;
图4B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单元的信号时序图;
图5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电路图;以及
图8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单元的信号时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显示装置                    110:驱动器
111:控制模块                    112:初始模块
113:电源模块                    114:延迟模块
115:控制单元                    116:位准移位单元
120:显示面板                    122:移位寄存器
HC:时脉信号                     ST:启动信号
LC:控制信号                     LC’:控制信号
LC”:控制信号                   VGH:致能电压
VGH1:致能电压                   2001~200n:移位寄存单元
210:输出电路                    220:输出控制电路
230:禁能电路                    240:禁能控制电路
C1~Cn:禁能电路控制信号         Q(1)~Q(n):控制节点
G(1)~G(n):扫描信号             HC1~HCn:时脉信号
300:移位寄存单元                310:输出电路
320:输出控制电路
330:禁能电路
340:禁能控制电路
OUT1:输出端
S:控制信号
T1~T20:晶体管
Cp:电容
VSS:禁能电压
410:驱动器
412:初始模块
414:电阻
t1~t4:时间点
500:驱动方法
S501、S502、S503、S504、S505:步骤
600:移位寄存单元
2301~230n:禁能子电路
2401~240n:禁能控制子电路
LC1~LCm:控制信号
C11~C1m: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
700:移位寄存单元
3301~330n:禁能子电路
3401~340n:禁能控制子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案将在本说明书中利用随附图示的参考更充分地陈述,其中随附图示绘有本案的实施方式。然而本案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受限于本说明书陈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提出令本说明书详尽且完整,而将充分表达本案范围予本案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文中相同的参考编号意指类似的元件。
当一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时,它可以为直接连接或耦接至另一元件,又或是其中有一额外元件存在。
参照图1,图1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包含驱动器110及显示面板120。驱动器110包含控制模块111、初始模块112、电源模块113以及延迟模块114,显示面板120包含移位寄存器122。驱动器110用以驱动显示面板120以显示影像。
控制模块111包含控制单元115及位准移位单元(level-shift unit)116。控制模块111用以产生启动信号ST、时脉信号HC以及控制信号LC”。其中,控制单元115用以产生信号,而位准移位单元116则用以调整控制单元115输出的信号的准位,使得调整后的信号具足够的电压并成为显示面板120的输入信号,进一步来说,调整后的信号为移位寄存器122的输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为一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初始模块112用以提供控制信号LC’,其中,控制模块111提供的控制信号LC”及初始模块112提供的控制信号LC’构成一控制信号LC,所述控制信号LC用以驱动显示面板120中的移位寄存器122。
电源模块113用以提供一致能电压VGH至控制模块111中的位准移位单元116、初始模块112以及延迟模块114。
延迟模块114用以延迟电源模块113提供的致能电压VGH成具一延迟的致能电压VGH1,延迟模块114更用以将致能电压VGH1提供至移位寄存器122。除此之外,控制信号LC早于致能电压VGH1到达致能准位,举例来说,致能准位可例如为一高电压准位,该致能准位可使电路正常操作,如致能准位可导通电路中的特定开关,进而实现电路对应的功能。进一步来说,初始模块112提供的控制信号LC’早于致能电压VGH1到达致能准位(例如于下述的图4B所示)。另一方面,控制信号LC亦早于该启动信号ST到达该致能准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致能准位并不限制于一单一电压值,且致能准位可为超过一阈值电压(threshold voltage)的电压区间中的任一准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迟模块114可为电性串联的反相器(inverter)。
一并参照图2以进一步说明显示面板120所包含的移位寄存器122的架构。图2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器122的示意图,移位寄存器122包含多个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n,分别用以输出扫描信号G(1)~G(n),其中,移位寄存单元2001与移位寄存单元2002相互电性耦接,而其余移位寄存单元2002–200n-中相邻两者间的连结关系类似于移位寄存单元2001与移位寄存单元2002间的连接关系。举例来说,移位寄存单元200(n-1)与移位寄存单元200n相互电性耦接。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连接关系,当移位寄存单元2002称为本级移位寄存单元时,移位寄存单元2001则称为前级移位寄存单元。
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n中每一者包含输出电路210、输出控制电路220、禁能电路230以及禁能控制电路240。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电路210亦称为上拉电路,输出控制电路220亦称为上拉控制电路,禁能电路230亦称为下拉电路,而禁能控制电路240亦称为下拉控制电路。
以移位寄存单元2001为例,输出电路210电性耦接至输出控制电路220及控制节点Q(1),输出电路210的输入信号为时脉信号HC1及控制节点Q(1)的电位,其中,在时脉信号HC1及控制节点Q(1)的电位为致能准位时,输出电路210用以输出具有致能准位的脉冲的扫描信号G(1),一般而言,扫描信号G(1)~G(n)会依序产生高准位的驱动脉冲,而各级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n具有相似的操作模式。
另一方面,时脉信号HC1~HCn是基于控制模块111输出的时脉信号HC产生,一般来说,时脉信号HC包含多个时脉子信号。举例来说,时脉信号HC可包含两个互补的子信号,所述互补的子信号会重复排列藉以产生对应的时脉信号HC1~HCn(类似于专利公告号US 7406146B2的内容);另一方面,时脉信号HC亦可包含多个具不同相位的时脉子信号,其中,所述具不同相位的时脉子信号可重复排列,藉以产生时脉信号HC1~HCn(类似于专利公开号US 2013/0127797A1的内容)。然而,上述的实施例仅为基于时脉信号HC产生时脉信号HC1~HCn不同的实施例,而本案基于时脉信号HC产生时脉信号HC1~HCn的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所限制。
需说明的是,时脉信号HC1~HCn中,每k个时脉信号为一组,即时脉信号HC1~HCk为一组,而时脉信号HC(k+1)~HC(2k)、时脉信号HC(2k+1)~HC(3k)等时脉信号分别相同于时脉信号HC1~HCk。举例来说,若k为8,时脉信号HC1~HC8为一组,时脉信号HC9~HC16、时脉信号HC1724等分别相同于时脉信号HC1~HC8
输出控制电路220电性耦接至输出电路210及控制节点Q(1),并用以根据启动信号ST及致能电压VGH1调整控制节点Q(1)的电位,当启动信号ST及致能电压VGH1具有致能准位时,输出控制电路220使控制节点Q(1)具有致能准位。当启动信号ST及致能电压VGH1其中一者具有禁能准位时,输出控制电路220不使控制节点Q(1)具有致能准位。
禁能电路230电性耦接输出控制电路220及控制节点Q(1),在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具有致能准位时,禁能电路230用以在非该级移位寄存单元应输出高准位的扫描信号时,维持控制节点Q(1)的电位在禁能准位,换言之,禁能电路230用以在该级移位寄存单元2001的控制节点Q(1)为禁能准位时更进一步维持控制节点Q(1)的禁能准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具有致能准位时,禁能电路230更用以维持扫描信号G(1)的电位在禁能准位。
禁能控制电路240电性耦接至禁能电路230,并接收控制信号LC。其中,在控制信号LC具有致能准位时,禁能控制电路240用以提供具有致能准位的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换言之,禁能控制电路240用以根据控制信号LC输出具有致能准位的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而仅在控制信号LC为致能准位时,禁能控制电路240方可输出具有致能准位的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相较于移位寄存单元2001接收启动信号ST,移位寄存单元2002~200n的输出控制电路220则分别接收对应的前级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n-1)所输出的扫描信号G(1)~G(n-1),移位寄存单元2002~200n的输出电路210分别电性耦接控制节点Q(2)~Q(n)。移位寄存单元2002~200n的禁能电路230则分别接收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2~Cn。
除此之外,在操作上,由于输出控制电路220并非理想的电路,当显示装置100启动时,若以传统的信号驱动方式,在致能电压VGH1早于控制信号LC到达致能准位的情形下,输出控制电路220会因致能电压VGH1产生漏电流,导致控制节点Q(1)~Q(n)的电位并非为一禁能准位,又时脉信号HC1~HCn中,每k个时脉信号为一组,换句话说,时脉信号HC1、时脉信号HC(k+1)、时脉信号HC(2k+1)等时脉信号具相同的电位,因此,当移位寄存单元2001的输出电路210接收的时脉信号HC1具有致能准位时,时脉信号HC1耦接的输出电路210输出具致能准位的扫描信号G(1),且与时脉信号HC1同样具致能准位的时脉信号(时脉信号HC(k+1)、时脉信号HC(2k+1)等)亦使对应的输出电路210产生不正常的输出,即具有致能准位的扫描信号,进而连带影响显示面板120无法显示正确的影像。
举例来说,若时脉信号HC1~HCn为六个一组(即时脉信号HC7~HC12、时脉信号HC13~HC18等时脉信号分别相同于时脉信号HC1~HC6),且时脉信号HC1具有致能准位时,时脉信号HC1、HC7以及HC13对应的扫描信号G(1)、G(7)、G(13)具有致能准位,而非仅有扫描信号G(1)具有致能准位,进而造成显示面板120显示错误的影像。
然而,本案提出的驱动器110所输出的控制信号LC早于致能电压VGH1到达致能准位,因此每一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n的禁能控制电路240会不晚于致能电压VGH1到达致能准位时便启动,并保持控制节点Q(1)~Q(n)的电位于禁能准位,进而使得显示装置100启动后,控制节点Q(1)~Q(n)的电位能保持禁能准位直到每一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n的输出控制电路220拉升对应的控制节点Q(1)~Q(n)的电位。换言之,当该控制模块111提供启动信号ST前,每一禁能电路230根据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Cn将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n的控制节点Q(1)~Q(n)的电位维持在禁能准位,当该控制模块提供启动信号ST后,控制节点Q(1)~Q(n)的电位能保持禁能准位直到每一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n的输出控制电路220拉升对应的控制节点Q(1)~Q(n)的电位。因此,相较于传统的信号驱动方式,本案提供的驱动器110能更确保显示面板120的正常运作。
一并参照图3,图3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单元300的电路图。移位寄存单元300以移位寄存单元2001为例,包含输出电路310、输出控制电路320、禁能电路330以及禁能控制电路340。输出电路310、输出控制电路320、禁能电路330以及禁能控制电路340的功能等同于图2的输出电路210、输出控制电路220、禁能电路230以及禁能控制电路240。而图3所示的移位寄存单元300仅为移位寄存单元2001的一种实施态样,并非用以限制本案,此外,如前述专利公告号US 7406146B2及专利公开号US2013/0127797A1中所述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电路结构亦可分别应用至本案的移位寄存单元。
输出电路310包含晶体管T1,晶体管T1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时脉信号HC1,晶体管T1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输出端OUT1并输出扫描信号G(1),以及晶体管T1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节点Q(1)的电位。因此,当控制节点Q(1)的电位具有致能准位时,晶体管T1将导通,使得输出端OUT1输出的扫描信号G(1)具时脉信号HC1的电位。
输出控制电路320包含晶体管T2,晶体管T2的第一端电性耦接至致能电压VGH1,晶体管T2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控制节点Q(1),以及晶体管T2的控制端用以接收启动信号ST。当启动信号ST具有致能准位时,晶体管T2导通并使控制节点Q(1)具有致能电压VGH1的电位,即电容Cp会储存致能电压VGH1的电位。
禁能电路330包含晶体管T3及晶体管T4,晶体管T3的第一端电性耦接至控制节点Q(1),晶体管T3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禁能电压VSS,以及晶体管T3的控制端接收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晶体管T4的第一端电性耦接至输出节点OUT1,晶体管T4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禁能电压VSS,晶体管T4的控制端接收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因此,当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具有致能准位时,晶体管T3及晶体管T4分别下拉控制节点Q(1)及输出节点OUT1的电位至禁能准位,即扫描信号G(1)具有禁能准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禁能电压VSS的电位为零。
禁能控制电路340包含晶体管T5~T10,晶体管T5的第一端与控制端接收控制信号LC,晶体管T5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晶体管T6的控制端、晶体管T7的第一端及晶体管T9的第一端。晶体管T6的第一端接收控制信号LC,晶体管T6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晶体管T8及晶体管T10的第一端,并用以输出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至禁能电路330,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及晶体管T10的控制端电性耦接至控制节点Q(1),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及晶体管T10的第二端电性耦接至禁能电压VSS。当控制节点Q(1)具有致能准位时,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及晶体管T10导通,进而将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下拉至禁能电压VSS,因此禁能控制电路340将输出具禁能准位的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当控制节点Q(1)具有禁能准位且控制信号LC具有致能准位时,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具有致能准位,此时,晶体管T7、晶体管T8、晶体管T9及晶体管T10截止,因此当控制信号LC的致能准位导通晶体管T5及晶体管T6时,将使得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拉至控制信号LC的致能准位或实质等于控制信号LC的致能准位。
此外,输出控制电路320的晶体管T2接收具有致能准位的致能电压VGH1,使得晶体管T2产生如上所述的漏电流,进而使电容Cp充电(即控制节点Q(1)的电位上升),在禁能电路330来不及下拉控制节点Q(1)的电位的情形下,控制节点Q(1)的电位导致晶体管T1导通。随后,当时脉信号HC1具有致能准位时,若控制信号LC无法将控制节点Q(1)的电位下拉至禁能准位,将造成时脉信号HC1电性耦接的所有的输出电路310输出具有致能准位的扫描信号G(1),进而使显示面板120不正常地运作。
而本案图1的初始模块112所提供的控制信号LC(即图1的控制信号LC’)早于致能电压VGH1到达致能准位,因此,在致能电压VGH1到达致能准位前,控制信号LC将使禁能电路330下拉控制节点Q(1)的电位至禁能准位,藉以防止输出电路310不正常的导通。
此外,如图3所示,晶体管T11电性耦接于控制节点Q(1)与禁能电压VSS之间,晶体管T11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晶体管T12电性耦接于输出节点OUT1与禁能电压VSS之间,晶体管T12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其中,控制信号S用以控制输出节点OUT1及控制节点Q(1)的电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S可为扫描信号G(2)或扫描信号G(3),若移位寄存单元300是以移位寄存单元200i为例,控制信号S可为扫描信号G(i+1)或是G(i+2),其中,i为一正整数。
一并参照图4A及图4B,图4A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器410的示意图。相较于图1所示的驱动器110,驱动器410的初始模块412包含一电阻414。电阻414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电阻414的第一端电性耦接至移位寄存器122,电阻414的第二端用以接收由电源模块113提供的致能电压VGH,因此,当致能电压VGH到达致能电位时,控制信号LC’(即控制信号LC)亦到达致能电位。此外,由于致能电压VGH1迟于致能电压VGH到达致能准位,初始模块412提供的控制信号LC’早于致能电压VGH1到达致能准位。
图4B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单元400的信号时序图,如图4B所示,首先,于时间点t1时,电源模块113开始提供具有一致能准位的致能电压VGH,同时,初始模块112因接收致能电压VGH使得控制信号LC’亦到达致能准位,导致控制信号LC亦到达致能准位。
于时间点t2时,延迟模块114输出致能电压VGH1,其中,致能电压VGH1和致能电压VGH具延迟时间(t2-t1)。
于时间点t3时,控制模块111开始输出启动信号ST、控制信号LC”以及时脉信号HC。在时间点t1与时间点t3之间,由于控制模块111并未输出控制信号LC”,因此控制信号LC主要由控制信号LC’所主导;在时间点t3后,控制模块111开始输出控制信号LC”,又控制模块111的输出电阻几乎为零,导致延迟模块114产生的控制信号LC’会由控制模块111产生的控制信号LC”所替代,使得时间点t3后的控制信号LC由控制信号LC”所主导。
于时间点t4时,时脉信号HC到达致能准位,使得基于时脉信号HC产生的时脉信号HC1开始具致能准位,若控制节点Q(1)的电位同时为致能电位时,扫描信号G(1)将具致能电位。
一并参照图5以完整说明显示装置100的驱动方法500,图5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驱动方法500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方法500以驱动两级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2为例,其中,移位寄存单元2001亦称为前级移位寄存单元,移位寄存单元2002亦称为本级移位寄存单元,但并不以此为限。
于步骤S501时,驱动器110提供控制信号LC及致能电压VGH1,其中,在显示装置100在启动后,控制信号LC早于致能电压VGH1到达致能准位。
于步骤S502时,当控制信号LC为致能准位时,藉由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2分别的禁能控制电路240提供具有致能准位的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及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2。
于步骤S503时,当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及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2为致能准位时,藉由移位寄存单元2001~2002分别的禁能电路230分别维持控制节点Q(1)及控制节点Q(2)的电位在禁能准位。
于步骤S504时,根据驱动器110提供的启动信号ST及致能电压VGH1,藉由移位寄存单元2001的输出控制电路220对控制节点Q(1)的电位进行控制;以及根据移位寄存单元2001提供的一前级扫描信号G(1)及致能电压VGH1,藉由移位寄存单元2002的输出控制电路220控制移位寄存单元2002的控制节点Q(2)的电位。
于步骤S505时,当时脉信号HC1及控制节点Q(1)的电位为致能准位时,藉由移位寄存单元2001的输出电路210输出具有致能准位的脉冲的本级扫描信号G(1)。当时脉信号HC2及控制节点Q(2)的电位为致能准位时,藉由移位寄存单元2002的输出电路210输出具有致能准位的脉冲的本级扫描信号G(2)。
如上所述,本案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及其驱动方法500可有效地稳定显示面板120中移位寄存器122的运作,并防止因内部电子元件的非理想性所造成的错误驱动方式。
参照图6,图6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单元600的示意图;相较于图2所示的移位寄存单元2001,移位寄存单元600的禁能电路230包含多个禁能子电路2301~230m,禁能控制电路240包含禁能控制子电路2401~240m,分别接收不同的控制信号LC1~LCm,而禁能控制电路240产生的禁能电路控制信号C1包含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C11~C1m。禁能子电路2301~230m分别电性耦接至禁能控制子电路2401~240m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控制电路220接收启动信号ST,而输出控制电路220亦可接收前级移位寄存单元输出的扫描信号。
禁能子电路2301~230m分别接收来自禁能控制子电路2401~240m产生的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C11~C1m。以禁能子电路2301及禁能控制子电路2401为例,当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C11具有致能准位时,禁能子电路2301下拉控制节点Q(1)及扫描信号G(1)至禁能准位,当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C11为禁能准位时,禁能子电路2301不动作。
禁能控制子电路2401~240m则分别根据控制节点Q(1)的电位及控制信号LC1~LCm的电位决定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C11~C1m的电位。以禁能控制子电路2401为例,当控制节点Q(1)的电位为禁能准位且控制信号LC1的电位为致能准位时,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C11的电位为致能准位;当控制节点Q(1)的电位为致能准位时,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C11为禁能准位。
一并参照图7,图7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单元700的电路图,相较于图3的移位寄存单元300,移位寄存单元700更包含多个禁能子电路3301~3302及禁能控制子电路3401~3402。相较于图6的移位寄存单元600,移位寄存单元700以两个禁能子电路3301~3302及禁能控制子电路3401~3402为例,但禁能子电路3301~330m及禁能控制子电路3401~340m的数量不以两个为限。
禁能子电路3301及禁能控制子电路3401的连接关系及功能类似于图3中的禁能电路330及禁能控制电路340;禁能子电路3302及禁能控制子电路3402的连接关系及功能亦类似于图3中的禁能电路330及禁能控制电路340,差别在于禁能控制子电路3401~3402接收的控制信号LC1、LC2不同于禁能电路330接收的控制信号LC。
一并参照图8以说明控制信号LC1、LC2的时序,图8是依据本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位寄存单元700的信号时序图,其中,移位寄存单元700可由图1中的驱动器110所驱动,而图1的控制信号LC包含控制信号LC1~LC2,时脉信号HC1~HCn是经由取样驱动器110输出的时脉信号HC,并经由不同的延迟所产生。
首先,于时间点t1时,电源模块113开始提供具致能准位的致能电压VGH,同时,初始模块112因接收致能电压VGH使得控制子信号LC1、LC2亦到达致能准位。
于时间点t2时,延迟模块114输出延迟后的致能电压VGH1,其中,致能电压VGH1和致能电压VGH具延迟时间(t2-t1)。
于时间点t3时,控制模块111开始输出启动信号ST、控制信号LC(包含控制信号LC1、LC2)以及时脉信号HC。在时间点t1与时间点t3之间,控制信号LC1、LC2主要由初始模块112所主导,控制信号LC1、LC2均具致能准位;在时间点t3后,控制模块111开始输出控制信号LC1、LC2,又控制模块111的输出电阻几乎为零,导致控制信号LC1、LC2主要由控制模块111所主导,而控制信号LC1、LC2将轮替地具致能准位,使得禁能电路3301、3302根据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C11、C12轮替地将移位寄存单元700的控制节点Q(1)的电位维持在禁能准位,以避免禁能控制子电路持续作动而产生严重的电性偏移。
于时间点t4时,时脉信号HC到达致能准位,使得基于时脉信号HC产生的时脉信号HC1开始具致能准位,若控制节点Q(1)的电位同时为致能电位时,扫描信号G(1)将具致能电位。
因此,若时脉信号HC1~HCn中每k个一组,即时脉信号HC1~HCk为一组,而时脉信号HC(k+1)~HC2k、时脉信号HC(2k+1)~HC3k等相同于时脉信号HC1~HCk,当启动信号ST到达致能准位前,每一移位寄存单元600的禁能子电路2301~230m将同时下拉控制节点Q(1)~Q(n)至禁能准位,藉以避免对应的输出电路210不正常地输出扫描信号G(1)、G(k+1)、G(2k+1)等;当启动信号ST到达致能准位后,每一移位寄存单元600的禁能子电路2301~230m将轮替地下拉控制节点Q(1)~Q(n)至禁能准位,相较于单一禁能电路230,多个禁能子电路2301~230m能平均分担因下拉控制节点Q(1)~Q(n)的电位所产生的电流,使得移位寄存单元700的寿命能更加延长。
综上所述,本案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藉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本案提供的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除了可避免扫描时序上的错误,更可以有效地延长显示装置的寿命。
虽然本案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案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案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移位寄存器,该移位寄存器包含相互电性耦接的一前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及一本级移位寄存单元,该本级移位寄存单元包含:
一输出电路,用以在一时脉信号及该本级移位寄存单元的一控制节点的电位为致能准位时,输出具有一致能准位的脉冲的本级扫描信号;
一输出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该输出电路及该控制节点,用以根据该前级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的一前级扫描信号及一第一致能电压,控制该控制节点的电位;
一禁能电路,电性耦接该输出控制电路及该控制节点,用以根据一禁能电路控制信号,并在该禁能电路控制信号为该致能准位时,将该控制节点的电位维持在一禁能准位;以及
一禁能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该禁能电路,用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并且在该第一控制信号为该致能准位时,提供具有该致能准位的该禁能电路控制信号;以及
一驱动器,电性耦接该移位寄存器,用以提供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一致能电压,且该显示装置在启动后,该第一控制信号早于该第一致能电压到达该致能准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器更包含:
一初始模块,用以于该第一致能电压到达该致能准位前,提供具该致能准位的该第一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初始模块包含:
一电阻,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电性耦接该移位寄存器,第二端用以接收一第二致能电压,其中该第二致能电压早于该第一致能电压到达该致能准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器更包含:
一电源模块,用以提供一第二致能电压;
一延迟模块,电性耦接该电源模块及该移位寄存器,用以延迟该第二致能电压以产生该第一致能电压至该输出控制电路,以使该第一控制信号早于该第一致能电压到达该致能准位。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器还包含:
一控制模块,电性耦接该前级移位寄存单元,用以提供具有该致能准位的一启动信号以使该前级移位寄存单元的一控制节点的电位具该致能准位,其中,在该显示装置启动后,该第一控制信号早于该启动信号到达该致能准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禁能电路包含多个禁能子电路,该禁能电路控制信号包含多个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
当该控制模块提供该启动信号前,该些禁能子电路根据该些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将该本级移位寄存单元的该控制节点的电位维持在该禁能准位,其中,该些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均具该致能准位;
当该控制模块提供该启动信号后,该些禁能子电路根据该些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轮替地将该本级移位寄存单元的该控制节点的电位维持在该禁能准位,其中,该些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轮替地具该致能准位。
7.一种驱动方法,用以驱动包含一移位寄存器的一显示装置,该移位寄存器包含相互电性耦接的一前级移位寄存单元及一本级移位寄存单元,该本级移位寄存单元包含一输出电路、一输出控制电路、一禁能电路及一禁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包含:
提供一第一控制信号及一第一致能电压,其中,在该显示装置在启动后,该第一控制信号早于该第一致能电压到达一致能准位;
当该第一控制信号为该致能准位时,藉由该禁能控制电路提供具有该致能准位的一禁能电路控制信号;
当该禁能电路控制信号为该致能准位时,藉由该禁能电路将该本级移位寄存单元的一控制节点的电位维持在一禁能准位;
根据该前级移位寄存单元提供的一前级扫描信号及该第一致能电压,藉由该输出控制电路控制该本级移位寄存单元的该控制节点的电位;以及
当一时脉信号及该控制节点的电位为该致能准位时,藉由该输出电路输出具有该致能准位的脉冲的本级扫描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一初始模块,提供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第一致能电压的步骤更包含:
于该第一致能电压到达该致能准位前,藉由该初始模块提供具该致能准位的该第一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一延迟模块,提供该第一致能电压的步骤还包含:
提供一第二致能电压;以及
藉由该延迟模块延迟该第二致能电压以提供该第一致能电压。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还包含:
输出一启动信号以控制该前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一控制节点的电位,其中,在该显示装置启动后,该第一控制信号早于该启动信号到达该致能准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禁能电路包含多个禁能子电路,该禁能电路控制信号包含多个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将该控制节点的电位维持在该禁能准位的步骤还包含:
当输出该启动信号前,根据该些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并藉由该些禁能子电路同时维持该本级移位寄存单元的该控制节点的电位在该禁能准位,其中,该些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均具致能准位;以及
当输出该启动信号后,根据该些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并藉由该些禁能子电路轮替地维持该本级移位寄存单元的该控制节点的电位在该禁能准位,其中,该些禁能电路控制子信号轮替地具该致能准位。
CN201410610200.9A 2014-09-26 2014-11-0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4318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3577A TWI533272B (zh) 2014-09-26 2014-09-26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103133577 2014-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8887A true CN104318887A (zh) 2015-01-28
CN104318887B CN104318887B (zh) 2017-10-13

Family

ID=52374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0200.9A Active CN104318887B (zh) 2014-09-26 2014-11-03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18887B (zh)
TW (1) TWI53327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1408A (zh) * 2015-05-11 2015-08-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45848A (zh) * 2016-10-18 2017-08-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控制方法与应用此方法的显示面板
CN110619834A (zh) * 2019-08-20 2019-12-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时脉电位转换电路及多时脉闸极驱动电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9240A (ja) * 2005-03-17 2006-09-28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駆動回路、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1303896A (zh) * 2008-06-17 2008-11-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频率偶合效应的移位缓存器及移位缓存器单元
CN102005196A (zh) * 2010-03-24 2011-04-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低功率损耗的移位寄存器
JP5145628B2 (ja) * 2005-07-26 2013-02-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コモン電極駆動回路
CN103500550A (zh) * 2013-05-10 2014-01-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拉升电路、移位寄存器和栅极驱动模块
CN103985344A (zh) * 2014-03-10 2014-08-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暂存器群组及驱动其的方法
CN104008738A (zh) * 2014-04-02 2014-08-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与栅极驱动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9240A (ja) * 2005-03-17 2006-09-28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装置、駆動回路、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145628B2 (ja) * 2005-07-26 2013-02-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コモン電極駆動回路
CN101303896A (zh) * 2008-06-17 2008-11-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频率偶合效应的移位缓存器及移位缓存器单元
CN102005196A (zh) * 2010-03-24 2011-04-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低功率损耗的移位寄存器
CN103500550A (zh) * 2013-05-10 2014-01-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拉升电路、移位寄存器和栅极驱动模块
CN103985344A (zh) * 2014-03-10 2014-08-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暂存器群组及驱动其的方法
CN104008738A (zh) * 2014-04-02 2014-08-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与栅极驱动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1408A (zh) * 2015-05-11 2015-08-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45848A (zh) * 2016-10-18 2017-08-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控制方法与应用此方法的显示面板
CN110619834A (zh) * 2019-08-20 2019-12-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时脉电位转换电路及多时脉闸极驱动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2876A (en) 2016-04-01
CN104318887B (zh) 2017-10-13
TWI533272B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6492B2 (en) Display panel, shift register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1127478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945651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TWI433459B (zh) 雙向移位暫存器
US11417256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154234B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3198782B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其修复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7564473B (zh) 栅极驱动电路
US20140103983A1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CN105118414A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4485065A (zh) 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TW201724068A (zh) 移位暫存器單元及其驅動方法、閘極驅動電路和顯示裝置
CN103413514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和显示装置
CN103050106A (zh) 栅极驱动电路、显示模组和显示器
KR101849571B1 (ko) 게이트 구동회로
CN103226980B (zh) 一种移位寄存单元、栅极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4217676A (zh) 级电路和使用级电路的扫描驱动器
US10157684B2 (en) Precharging circuit, scanning driving circuit,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TWI519073B (zh) 移位暫存器電路及其操作方法
CN104575354A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03871388B (zh) 显示面板、栅极驱动器与控制方法
CN106782664B (zh)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CN108399884A (zh) 移位寄存电路
CN104485062A (zh) 移位寄存器
CN107818758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发光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