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18850B - 一种三维电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电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18850B
CN104318850B CN201410619175.0A CN201410619175A CN104318850B CN 104318850 B CN104318850 B CN 104318850B CN 201410619175 A CN201410619175 A CN 201410619175A CN 104318850 B CN104318850 B CN 104318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ylinder
inner sleeve
mounting plate
action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191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18850A (zh
Inventor
严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IDI TELEVIS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IDI TELEVIS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IDI TELEVIS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IDI TELEVIS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191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188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18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8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18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18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5/02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of industrial processes; of machin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电动平台,属于电动技术领域。所述三维电动平台包括第一电动缸,第一电动缸提供动力;上平台,上平台与第一电动缸一端连接;下平台,下平台与第一电动缸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动缸,第二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二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相对称;第二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结构一致;第三电动缸,第三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三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在同一直线上;第四电动缸,第四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四电动缸与第三电动缸相对称;第四电动缸与第三电动缸结构一致。本发明三维电动平台可在三个自由度动作,保证了电动平台的使用寿命,可精确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电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电动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的平台有采用液压、气动、电动等技术方案,每一种技术方案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采用液压技术方案,这种方法用液压油作为动力,通过液压油推动液压缸的运动,从而使座椅产生上升、下降等动作。由于液压油的沾滞性,使得座椅运动起来比较平缓,这样很难模拟电影场景中的振动和下坠,使观众的感受度降低。同时液压平台结构复杂,容易漏油,对环境污染比较大,使得这种方案具有很大局限性。
采用气动技术方案,主要有气缸和气囊两种技术方案。都是通过压缩空气来提供动力,这种技术方案可以模拟电影场景里的动作。但是气缸的运动是轴向的伸出、缩回,如何要模拟前倾、后仰,通过加装万向节也会导致气缸产生径向力,这样容易磨损气缸的密封圈,使得气缸的运动寿命大大降低,在现实使用中也经常出现漏气,损坏的现象。还有另一种气囊技术方案。气囊起源于德国,被广泛用于高级汽车的悬挂,减震,举升设备等,因此具有可靠的使用寿命,无需进行维护保养,使用寿命长,安装空间小,重量轻,操作更换方便等特点。橡胶空气弹簧装配成总成后,向空气弹簧内充入压缩空气,随着空气的进入气囊被拉伸,实现上升的功能,压缩空气被排出后,气囊在重力的作用下,实现下降的功能。因此通过几组气囊的组合能做各种运动。但是气囊的爆发力比较强,如突然往里面充气,气囊就会迅速的升起,动作比较激烈,具有很好的刺激性。但气囊的运动不够平滑,对连贯性的动作不能很好的模拟。
电动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杠或者是曲轴来运动,以达到座椅的升降。采用伺服电机能很精确的控制升降的高度,而且伺服电机的运动比较平缓。这种座椅的寿命由电机的好坏来决定,要求电机不断的正反转,对电机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好的座椅价格也比较昂贵。目前国内的一些厂家采用电机与丝杆平行排列的的布局形式,这种方式通过皮带来传动,时间长皮带容易断裂。这种结构一般下面固定上面采用球头万向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化解运动径向力,但是对于剧烈的运动还是会有部分作用力作用到丝杠上,造成丝杠磨损,降低寿命。曲轴的运动方式对于高端的精确定位很难做到,只能做幅度一致的上下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三个自由度动作,保证了电动平台的使用寿命,可精确定位的三维电动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电动平台包括第一电动缸,所述第一电动缸提供动力;上平台,所述上平台与所述第一电动缸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动缸带动所述上平台动作;下平台,所述下平台与所述第一电动缸另一端连接,所述下平台支撑所述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所述第二电动缸一端与所述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连接,所述第二电动缸带动所述上平台动作,所述下平台支撑所述第二电动缸;所述第二电动缸与所述第一电动缸相对称;第三电动缸,所述第三电动缸一端与所述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连接,所述第三电动缸带动所述上平台动作,所述下平台支撑所述第三电动缸;所述第三电动缸与所述第一电动缸在同一直线上;第四电动缸,所述第四电动缸一端与所述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连接,所述第四电动缸带动所述上平台动作,所述下平台支撑所述第四电动缸;所述第四电动缸与所述第二电动缸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电动缸与所述第三电动缸相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缸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提供动力;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动力;第一内套筒,所述第一内套筒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内套筒上下动作;第一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一传动装置在中心轴线上动作;第一石墨铜套,所述第一内套筒在所述第一石墨铜套内自由移动;第一外套筒,所述第一外套筒与所述第一石墨铜套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石墨铜套;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上平台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平台动作;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第一活动装置,所述第一活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套筒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珠丝杠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动力;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在所述第一滚珠丝杠上上下动作;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与所述第一内套筒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内套筒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包括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一传动装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上动作;第一上端盖,所述第一上端盖与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第一下端盖,所述第一下端盖与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内设置所述第一上端盖及第一下端盖;所述圆锥滚子轴承通过所述第一上端盖及第一下端盖固定在所述第一法兰盘内部;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第一外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装置包括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与所述第一内套筒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内套筒;限位盖板,所述限位盖板通过所述关节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套筒上;内滑块,所述内滑块与所述关节轴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关节轴承动作;外圆盘,所述外圆盘内套装所述内滑块,所述内滑块在所述外圆盘内动作;所述外圆盘与所述下平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动缸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提供动力;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动力;第二内套筒,所述第二内套筒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内套筒上下动作;第二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二传动装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上动作;第二石墨铜套,所述第二内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二石墨铜套内,所述第二内套筒在所述第二石墨铜套内自由移动;第二外套筒,所述第二外套筒与所述第二石墨铜套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石墨铜套;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上平台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平台动作;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第二活动装置,所述第二活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内套筒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滚珠丝杠,所述第二滚珠丝杠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动力;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在所述第二滚珠丝杠上上下动作;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与所述第二内套筒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内套筒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包括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二传动装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上动作;第二上端盖,所述第二上端盖与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第二下端盖,所述第二下端盖与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内设置所述第二上端盖及第二下端盖;所述圆锥滚子轴承通过所述第二上端盖及第二下端盖固定在所述第二法兰盘内部;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第二外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动装置包括半球头,所述半球头与所述第二内套筒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内套筒;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上设置所述半球头,所述半球头在所述第三固定件动作;所述第三固定件与所述外平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件带有凹球面,所述凹球面与所述半球头相配合,所述半球头在所述凹球面内动作。
本发明提供的三维电动平台的第一电动缸提供动力,上平台与第一电动缸一端连接,第一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与第一电动缸另一端连接,下平台支撑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二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支撑第二电动缸,第二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相对称,第二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结构一致,第三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三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支撑第三电动缸,第三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在同一直线上,第四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四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支撑第二电动缸,第四电动缸与第三电动缸相对称,第四电动缸与第三电动缸结构一致,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第三电动缸及第四电动缸保证了受力均匀,保证了电动平台的使用寿命,可在三个自由度动作,可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维电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动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动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三维电动平台的第一电动缸提供动力,上平台与第一电动缸一端连接,第一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与第一电动缸另一端连接,下平台支撑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二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支撑第二电动缸,第二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相对称,第二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结构一致,第三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三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支撑第三电动缸,第三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在同一直线上,第四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四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支撑第二电动缸,第四电动缸与第三电动缸相对称,第四电动缸与第三电动缸结构一致,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第三电动缸及第四电动缸保证了受力均匀,保证了电动平台的使用寿命,可在三个自由度动作,可精确定位。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电动平台包括:
第一电动缸17,所述第一电动缸17提供动力;
上平台21,所述上平台21与所述第一电动缸17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动缸17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
下平台22,所述下平台22与所述第一电动缸17另一端连接,所述下平台22支撑所述第一电动缸17;
第二电动缸18,所述第二电动18缸一端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所述第二电动缸18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下平台22支撑所述第二电动缸18;所述第二电动缸18与所述第一电动缸17相对称;所述第二电动缸18与所述第一电动缸17结构一致;
第三电动缸20,所述第三电动缸20一端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所述第三电动缸20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下平台22支撑所述第三电动缸20;所述第三电动缸20与所述第一电动缸17在同一直线上;
第四电动缸19,所述第四电动缸19一端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所述第四电动缸19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下平台22支撑所述第四电动缸;所述第四电动缸19与所述第三电动缸20相对称;所述第四电动缸19与所述第二电动缸18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电动缸19与所述第三电动缸20结构一致。
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从各个部件予以说明。
首先,介绍第一电动缸17;
第一电动缸17,所述第一电动缸17提供动力。所述第一电动缸17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提供动力;第一联轴器2,所述第一联轴器2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连接;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2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的动力;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滚珠丝杠11,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1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2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动力;第一丝杆螺母5,所述第一丝杆螺母5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1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5在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1上上下动作;所述第一丝杆螺母5与所述第一内套筒12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内套筒12动作。第一内套筒12,所述第一内套筒12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内套筒12上下动作;第一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一传动装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上动作;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包括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一传动装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上动作;第一上端盖15,所述第一上端盖15与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第一下端盖13,所述第一下端盖13与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第一法兰盘4,所述第一法兰盘4内设置所述第一上端盖15及第一下端盖13;所述圆锥滚子轴承14通过所述第一上端盖15及第一下端盖13固定在所述第一法兰盘4内部;所述第一法兰盘4与所述第一外套筒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4与所述第一固定件3连接。第一石墨铜套16,所述第一内套筒12在所述第一石墨铜套16内自由移动;第一外套筒6,所述第一外套筒6与所述第一石墨铜套16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石墨铜套16;第一固定件3,所述第一固定件3与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一固定件3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上;第一活动装置,所述第一活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套筒12的下端;第一活动装置包括关节轴承10,所述关节轴承10与所述第一内套筒12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内套筒12;限位盖板7,所述限位盖板7通过所述关节轴承10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套筒12上;内滑块8,所述内滑块8与所述关节轴承10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关节轴承10动作;外圆盘9,所述外圆盘9内套装所述内滑块8,所述内滑块8在所述外圆盘9内动作;所述外圆盘9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
最后,介绍第三电动缸20;
第三电动缸20,所述第三电动缸20一端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所述第三电动缸20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下平台22支撑所述第三电动缸20;所述第三电动缸20与所述第一电动缸17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电动缸20包括第二伺服电机2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提供动力;第二联轴器25,所述第二联轴器25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连接;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25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的动力;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滚珠丝杠36,所述第二滚珠丝杠36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25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动力;第二丝杆螺母35,所述第二丝杆螺母35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36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母35在所述第二滚珠丝杠26上上下动作;所述第二丝杆螺母35与所述第二内套筒29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内套筒29动作。第二内套筒29,所述第二内套筒29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内套筒29上下动作;第二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二传动装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上动作;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包括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二传动装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上动作;第二上端盖33,所述第二上端盖33与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第二下端盖27,所述第二下端盖27与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第二法兰盘26,所述第二法兰盘26内设置所述第二上端盖33及第二下端盖27;所述圆锥滚子轴承34通过所述第二上端盖33及第二下端盖27固定在所述第二法兰盘26内部;所述第二法兰盘26与所述第二外套筒2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26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4连接。第二石墨铜套32,所述第二内套筒29设置在所述第二石墨铜套32内,所述第二内套筒29在所述第二石墨铜套32内自由移动;第二外套筒28,所述第二外套筒28与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二内套筒29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套筒28内,所述第二内套筒29在所述第二外套筒28内自由移动;第二固定件24,所述第二固定件24与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二固定件24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24上;第二活动装置,所述第二活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内套筒29的下端;所述第二活动装置包括半球头30,所述半球头30与所述第二内套筒29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内套筒29;第三固定件31,所述第三固定件31上设置所述半球头30,所述半球头30在所述第三固定件31动作;所述第三固定件31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31带有凹球面,所述凹球面与所述半球头30相配合,所述半球头30在所述凹球面内动作。
实施例二
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从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第一电动缸17提供动力,第一电动缸17一端与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22连接;第二电动缸18一端与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22连接,第二电动缸18带动上平台21动作,下平台22支撑第二电动缸18;第二电动缸18与第一电动缸17相对称。第三电动缸20一端与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22连接,第三电动缸20带动上平台21动作,下平台22支撑第三电动缸20;第三电动缸20与第一电动缸17在同一直线上;第四电动缸19一端与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22连接,第四电动缸19带动上平台21动作,下平台22支撑第四电动缸19;第四电动缸19与第三电动缸20相对称。第一伺服电机1通过第一联轴器2与第一滚珠丝杠11连接,连接处采用第一联轴器2进行连接,避免了皮带连接断裂的风险,第一伺服电机1的转动直接带动第一滚珠丝杠11的转动。第一丝杆螺母5套装在第一滚珠丝杠11上,当第一滚珠丝杠11转动时,带动第一丝杆螺母5在第一滚珠丝杠11上做上下运动,即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第一丝杠螺母5与第一内套筒12连接,这样第一丝杠螺母5上下运动就带动第一内套筒12上下运动。限位盖板7通过关节轴承10固定在第一内套筒12上面,关节轴承10直接通过自带螺纹固定在第一内套筒12上,关节轴承10可以在一定角度内自由活动,消除平台前后左右摇摆时的径向力,减小磨损和噪音。关节轴承10与内滑块8连接,内滑块8套装在外圆盘9里面,使其在里面自由活动,外圆盘9固定在下平台22上面。第一滚珠丝杠11上部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通过第一上端盖15和第一下端盖13固定在第一法兰盘4内部,这样第一滚珠丝杆11在中心轴线上转动。第一法兰盘4分别与第一固定件3和第一外套筒6相固定,第一固定件3上有螺纹孔用来固定在上平台21上,同时第一伺服电机1也固定在第一固定件3上面,形成一个整体。第一内套筒12安装在第一外套筒6里面,使第一内套筒12可以在第一外套筒6里面自由移动,保证第一内套筒12始终在中轴线上移动。第一伺服电机1采用上平台21固定方式,底部采用关节轴承10,最大程度减小径向力的作用,同时上平台21固定方式使座椅稳定性更好。第二伺服电机23通过第二联轴器25与第二滚珠丝杠36连接,连接处采用第一联轴器25进行连接,避免了皮带连接断裂的风险,第二伺服电机23的转动直接带动第二滚珠丝杠36的转动。第二丝杆螺母35套装在第二滚珠丝杠36上,当第二滚珠丝杠36转动时,带动第二丝杆螺母35在第二滚珠丝杠36上做上下运动,即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第二丝杠螺母35与第二内套筒29连接,这样第二丝杠螺母35上下运动就带动第二内套筒29上下运动。半球头30固定在第二内套筒29上,半球头30就连着第二内套筒29的上下运动一起运动。与半球头30在同一轴线的下部是一个带凹球面的第三固定件31,半球头30与第三固定件31是活动关系,半球头30可以在凹球面的第三固定件31内部一定角度范围内滑动。能很好的消除平台前后左右摇摆时的径向力,减小磨损和噪音。第二滚珠丝杠36上部安装有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通过第二上端盖33和第二下端盖27固定在第二法兰盘26内部,这样第二滚珠丝杆36在中心轴线上转动。第二法兰盘26分别与第二固定件24和第二外套筒28相固定,第二固定件24上有螺纹孔用来固定在上平台21上,同时第二伺服电机23也固定在第二固定件24上面,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内套筒29安装在第二外套筒28里面,使第二内套筒29可以在第二外套筒28里面自由移动,保证第二内套筒28始终在中轴线上移动。第三电动缸20下部采用的是半球头活动设计,当上部偏离不同的角度时,下部球头可以自由的移动并且始终与底部面很好结合。第一电动缸17及第二电动缸18采用的是关节轴承结构,第三电动缸20及第四电动缸19采用的是半球头活动结构。这样分别给每个电动缸不同的指令,即可模拟出上下运动,前后摇摆,左右摇摆等运动。采用这种结构当第一电动缸17、第二电动缸18、第三电动缸20及第四电动缸19运动不协调时候,活动电缸可以腾空,保证运动可靠性和电缸的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电动平台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三维电动平台的第一电动缸提供动力,上平台与第一电动缸一端连接,第一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与第一电动缸另一端连接,下平台支撑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二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支撑第二电动缸,第二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相对称,第二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结构一致,第三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三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支撑第三电动缸,第三电动缸与第一电动缸在同一直线上,第四电动缸一端与上平台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第四电动缸带动上平台动作,下平台支撑第二电动缸,第四电动缸与第三电动缸相对称,第四电动缸与第三电动缸结构一致,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第三电动缸及第四电动缸保证了受力均匀,保证了电动平台的使用寿命,可在三个自由度动作,可精确定位。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三维电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动缸(17),所述第一电动缸(17)提供动力;
上平台(21),所述上平台(21)与所述第一电动缸(17)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动缸(17)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
下平台(22),所述下平台(22)与所述第一电动缸(17)另一端连接,所述下平台(22)支撑所述第一电动缸(17);
第二电动缸(18),所述第二电动缸(18)一端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所述第二电动缸(18)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下平台(22)支撑所述第二电动缸(18);所述第二电动缸(18)与所述第一电动缸(17)相对称;所述第一电动缸(17)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提供动力;第一联轴器(2),所述第一联轴器(2)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连接;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2)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的动力;第一内套筒(12),所述第一内套筒(12)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内套筒(12)上下动作;第一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一传动装置在中心轴线上动作;第一石墨铜套(16),所述第一内套筒(12)设置在所述第一石墨铜套(16)内,所述第一内套筒(12)在所述第一石墨铜套(16)内自由移动;第一外套筒(6),所述第一外套筒(6)与所述第一石墨铜套(16)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石墨铜套(16);第一固定件(3),所述第一固定件(3)与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一固定件(3)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上;第一活动装置,所述第一活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套筒(12)的下端;
第三电动缸(20),所述第三电动缸(20)一端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所述第三电动缸(20)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下平台(22)支撑所述第三电动缸(20);所述第三电动缸(20)与所述第一电动缸(17)在同一直线上;
第四电动缸(19),所述第四电动缸(19)一端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所述第四电动缸(19)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下平台(22)支撑所述第四电动缸(19);所述第四电动缸(19)与所述第三电动缸(18)相对称;所述第四电动缸(19)与所述第二电动缸(18)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
第一滚珠丝杠(11),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1)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2)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动力;
第一丝杆螺母(5),所述第一丝杆螺母(5)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1)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5)在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1)上上下动作;所述第一丝杆螺母(5)与所述第一内套筒(12)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内套筒(12)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轴装置包括:
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一传动装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上动作;
第一上端盖(15),所述第一上端盖(15)与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
第一下端盖(13),所述第一下端盖(13)与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4);
第一法兰盘(4),所述第一法兰盘(4)内设置所述第一上端盖(15)及第一下端盖(13);所述圆锥滚子轴承(14)通过所述第一上端盖(15)及第一下端盖(13)固定在所述第一法兰盘(4)内部;所述第一法兰盘(4)与所述第一外套筒(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4)与所述第一固定件(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装置包括:
关节轴承(10),所述关节轴承(10)与所述第一内套筒(12)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内套筒(12);
限位盖板(7),所述限位盖板(7)通过所述关节轴承(10)固定在所述内套筒(12)上;
内滑块(8),所述内滑块(8)与所述关节轴承(10)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关节轴承(10)动作;
外圆盘(9),所述外圆盘(9)内套装所述内滑块(8),所述内滑块(8)在所述外圆盘(9)内动作;所述外圆盘(9)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动缸(20)包括:
第二伺服电机(2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提供动力;
第二联轴器(25),所述第二联轴器(25)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连接;
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25)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的动力;
第二内套筒(29),所述第二内套筒(29)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内套筒(29)上下动作;
第二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二传动装置在中心轴线上动作;
第二石墨铜套(32),所述第二内套筒(29)设置在所述第二石墨铜套(32)内,所述第二内套筒(29)在所述第二石墨铜套(32)内自由移动;
第二外套筒(28),所述第二外套筒(28)与所述第二石墨铜套(32)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二石墨铜套(32)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套筒(28)内;
第二固定件(24),所述第二固定件(24)与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所述第二固定件(24)与所述上平台(21)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平台(21)动作;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24)上;
第二活动装置,所述第二活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二内套筒(19)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
第二滚珠丝杠(36),所述第二滚珠丝杠(36)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25)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连接,用于传递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动力;
第二丝杆螺母(35),所述第二丝杆螺母(35)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36)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母(35)在所述第二滚珠丝杠(36)上上下动作;所述第二丝杆螺母(35)与所述第二内套筒(29)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内套筒(29)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心轴装置包括:
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连接,用于使第二传动装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上动作;
第二上端盖(33),所述第二上端盖(33)与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
第二下端盖(27),所述第二下端盖(27)与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
第二法兰盘(26),所述第二法兰盘(26)内设置所述第二上端盖(33)及第二下端盖(27);所述圆锥滚子轴承(34)通过所述第二上端盖(33)及第二下端盖(27)固定在所述第二法兰盘(26)内部;所述第二法兰盘(26)与所述第二外套筒(2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26)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装置包括:
半球头(30),所述半球头与所述第二内套筒(29)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内套筒(29);
第三固定件(31),所述第三固定件(31)上设置所述半球头(30),所述半球头(30)在所述第三固定件(31)动作;所述第三固定件(31)与所述下平台(2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固定件(31)带有凹球面,所述凹球面与所述半球头(30)相配合,所述半球头(30)在所述凹球面内动作。
CN201410619175.0A 2014-11-05 2014-11-05 一种三维电动平台 Active CN104318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9175.0A CN104318850B (zh) 2014-11-05 2014-11-05 一种三维电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19175.0A CN104318850B (zh) 2014-11-05 2014-11-05 一种三维电动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8850A CN104318850A (zh) 2015-01-28
CN104318850B true CN104318850B (zh) 2017-05-17

Family

ID=52374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19175.0A Active CN104318850B (zh) 2014-11-05 2014-11-05 一种三维电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188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6653B (zh) * 2015-11-16 2017-10-24 宜兴市融兴铸造有限公司 真空电动缸
CN108459623B (zh) * 2018-03-26 2021-01-08 燕山大学 一种高精密柔性电动伺服指向机构
CN109783937B (zh) * 2019-01-15 2019-12-17 王旭东 一种直升机射击振动环境简易平台仿真系统
CN113599864B (zh) * 2021-07-26 2022-07-26 淮北市中芬矿山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有安全防护组件的单缸双驱传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901B (zh) * 2009-05-11 2014-01-01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电动座椅摇摆机构
CN201899871U (zh) * 2010-11-25 2011-07-20 梁秀芬 多功能电动动感运动装置
CN103259363A (zh) * 2013-05-24 2013-08-21 苏州通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电动缸
CN203552501U (zh) * 2013-10-24 2014-04-16 深圳市中智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仿真驾驶教学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18850A (zh) 2015-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8850B (zh) 一种三维电动平台
CN206191193U (zh) 一种云台和机器人头部
CN105081961B (zh) 研磨装置
CN207145135U (zh) 一种摇摆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09396887A (zh) 一种农业机械专用传感器加工用开孔设备
CN105538263B (zh) 一种精密水平调节装置
CN207975431U (zh) 一种机载式农业图像视频采集减震装置
CN105480316A (zh) 一种全方位移动球形机器人
CN103413480B (zh) 三维模拟运动装置
CN202263309U (zh) 一种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架
CN102734376A (zh) 一种适合航天器在轨应用的密封型三向粘弹性阻尼器
CN203560199U (zh) 一种缓冲转角气缸
CN104436712B (zh) 一种电动平台
CN207218861U (zh) 高速智能球机的旋转支撑
CN207926713U (zh) 能够进行360度旋转的摇头摄像机
CN208060092U (zh) 一种水泵气密性试验用水泵夹具
CN207430551U (zh) 空化喷嘴旋转头
CN108212562A (zh) 一种三足式离心机
CN202353914U (zh) 一种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架
CN207736299U (zh) 一种市政用道路检测智能机器人
CN207511555U (zh) 一种胶管钢丝用放线装置
CN206871600U (zh) 一种具有紧固轴承功能的轴承收纳盒
CN206799030U (zh) 一种起重机回转机构
CN207049053U (zh) 一种空气悬浮轴承高速离心风机固定装置
CN203949122U (zh) 舞台灯的旋转装置及使用该旋转装置的舞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