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7751A - 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97751A CN104297751A CN201410563244.0A CN201410563244A CN104297751A CN 104297751 A CN104297751 A CN 104297751A CN 201410563244 A CN201410563244 A CN 201410563244A CN 104297751 A CN104297751 A CN 1042977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r image
- image data
- data
- doppler
- auxili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7500 overflow downdraw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9 fusion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4350 Strabismu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21—SAR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 G01S13/9027—Pattern recognition for feature extrac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04—SAR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ques
- G01S13/9017—SAR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ques with time domain processing of the SAR signals in azimuth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21—SAR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 G01S13/9023—SAR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interferometric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SAR图像方位向分辨率提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雷达几何法图像配准;地形相位反演;(SAR图像最大对比度法估计配准误差及残留相位偏差;主辅SAR图像精配准及相位偏差校正;多普勒谱拼接。本发明具有在沿航向长基线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多普勒谱重叠度近似为零情况下,能够对主辅SAR图像对进行有效的图像融合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满足高质量InSAR处理的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SAR图像方位向分辨率提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当沿航向长基线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多普勒谱重叠度近似为零,方位预滤波后SAR图像的分辨率非常低,传统处理估计得到的图像配准偏移量及补偿相位估计精度难以满足后续处理需求时,本发明可以通过对主辅SAR图像对进行有效的图像融合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
背景技术
SAR图像方位分辨率与雷达观测目标的合成孔径长度(对应方位角带宽)密切相关,它随合成孔径长度的增大而提高。SAR图像融合技术利用多幅具有不同视角范围的SAR图像融合处理得到一幅具有更高分辨率的SAR图像,该技术的处理性能与各幅SAR图像获取时间间隔内的地物变化(即时间去相干)及方位角范围密切相关。分布式卫星SAR系统单次航过即可获取同一地区的多幅SAR图像,这些SAR图形间的时间去相干可忽略不计。
此外,通过有效调节卫星编队构型并利用波束同步技术,分布式卫星SAR系统在沿航向长基线构型下可获取方位视角重叠度近似为零的多幅SAR图像,此时利用图像融合技术科有效提升SAR图像方位分辨率。因此该技术可视为高分辨率宽测绘带(High-Resolution and Wide-Swath,HRWS)SAR系统对地观测的一种有效实现。Prats P.,Scheiber R.and Mittermayer J.在文献“TanDEM-X experiments in pursuit monostatic configuration”(9th EuropeanConference 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EUSAR),2012:159-162.)中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卫星SAR图像融合提升方位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对主辅SAR图像多普勒包络进行校正;2)通过方位向预滤波截取具有公共多普勒的主辅SAR图像;3)利用雷达几何和图像相关法对方位预滤波后的主辅SAR图像进行配准;4)对配准后的主辅SAR图像进行干涉相位提取及相位偏差校正;5)进行多普勒谱拼接。该方法的性能依赖于公共多普勒谱分量的大小。当沿航向长基线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多普勒谱重叠度近似为零时,方位预滤波后SAR图像的分辨率非常低时,此时传统处理估计得到的图像配准偏移量及补偿相位估计精度难以满足后续融合处理要求,从而造成融合后SAR图像散焦(分辨率损失、旁瓣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外部先验DEM信息及主辅雷达成像几何反演观测场景的地形干涉相位,然后利用最大对比度准则估计主辅SAR图像配准误差及残留干涉相位偏差,最后利用上述估计值对主辅SAR图像进行相干相加得到一高分辨率的SAR图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分布式卫星SAR系统获取主SAR图像数据和辅SAR图像数据;
步骤2,分别对主SAR图像数据和辅SAR图像数据进行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步骤3,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雷达几何配准,得出几何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步骤4,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地形相位估计值;
步骤5,在时域将几何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和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进行相干叠加,获得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以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的对比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所述优化模型得出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以及残留相位偏差φres;
步骤6,针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按照步骤5得出的方位向配准误差和距离向配准误差进行精配准,得出精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根据步骤5得出的残留相位偏差对精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相位偏差校正,得到相位偏差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步骤7,分别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相位偏差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过采样,得出过采样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过采样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分别对过采样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过采样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和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对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和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在多普勒域进行多普勒谱拼接,得到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将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SAR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首先利用先验DEM及主辅SAR图像雷达成像几何模拟计算地形干涉相位,然后利用融合后SAR图像最大对比度估计残留相位偏差及配准偏移量,克服了现有技术分布式卫星SAR数据处理方法中的提升方位分辨率方法在主辅SAR图像多普勒谱重叠近零时,处理性能不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缺陷,使得分布式SAR产品可以达到高精度测绘产品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实测数据实验中观测区域的主SAR图像;
图2b为实测数据实验中观测区域的辅SAR图像;
图2c为实测数据实验中采用传统谱拼接提升方位分辨率算法(参见“LiuY.,Li Z.and Suo Z.et.al..Azimuth resolution improvement of spaceborne SARimages with nearly non-overlapped Doppler bandwidth.IET International RadarConference,2013:1-4.”)融合SAR图像;
图2d为实测数据实验中采用本发明得出的融合SAR图像;
图3为实测数据实验得出的角反射器的方位向包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的流程图,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1,利用分布式卫星SAR系统获取主SAR图像数据(主SAR图像数据通过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主合成孔径雷达获取)和辅SAR图像数据(辅SAR图像数据通过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辅合成孔径雷达获取)。主SAR图像数据和辅SAR图像数据要满足干涉处理的在相干性和成像质量等方面的质量要求。
设置SAR成像处理参数,本发明实施例中,SAR成像处理参数包括:原始回波信号的多普勒中心频率、最近斜距、斜距上的采样间隔、方位向采样间隔等。
步骤2,分别对主SAR图像数据和辅SAR图像数据进行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其具体子步骤为:
(2.1)根据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合成孔径雷达的天线方向图、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合成孔径雷达的波束指向(发射波束指向)、以及设定的成像处理窗函数,得出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fdc1。根据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辅合成孔径雷达的天线方向图、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辅合成孔径雷达的波束指向(发射波束指向)、以及设定的成像处理窗函数,得出辅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fdc2。本发明中,得出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和辅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的方法为现有方法。
然后,得出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包络校正函数H1和辅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包络校正函数H2,H1=exp(j2π*fa*fdc1),H2=exp(j2π*fa*fdc2),其中,fa表示方位频率。
(2.2)将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包络校正函数在多普勒域与主SAR图像数据相乘,进行主SAR图像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对辅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包络校正函数在多普勒域与辅SAR图像数据相乘,进行辅SAR图像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在进行主辅SAR图像多普勒谱包络校正之后,获得了多普勒带宽内包络平坦的主辅SAR图像数据。
步骤3,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雷达几何配准,得出几何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其具体子步骤为:
(3.1)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的雷达斜距,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雷达斜距表示为rM(m,n)。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其方位时刻对应的主天线相位中心位置、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其方位时刻对应的速度矢量;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方位时刻表示为tM(m),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在方位时刻tM(m)对应的主天线相位中心位置表示为pM(m,n;tM),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在方位时刻tM(m)对应的速度矢量表示为vM(m,n;tM)。
(3.2)根据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的雷达斜距、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其方位时刻对应的主天线相位中心位置、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其方位时刻对应的速度矢量,并基于先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 Model,简称DEM),进行目标点定位,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目标高程。
在子步骤(3.2)中,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目标高程的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3.2.1)预设目标高程为h0;令h=h0
(3.2.2)求解SAR几何定位方程,得到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目标点空间位置pt:
pt=(pt,x,pt,y,pt,z)T
其中,pt,x表示对应数据点在WGS-84坐标系下(World Geadetic system-1989Coordinate System)的x轴坐标,pt,y表示对应数据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y轴坐标,pt,z表示对应数据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z轴坐标,上标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
在子步骤(3.2.2)中,SAR几何定位方程为:
在上述SAR几何定位方程中,λ为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射信号波长,|·|表示取模值,Re为赤道半径,f为地球扁率因子,h表示目标高程。
(3.2.3)将目标点空间位置pt转换至先验数字高程模型所在坐标系,得出坐标转换后的目标点空间位置。
(3.2.4)在先验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值出该目标点水平位置对应的高程h1;
(3.2.5)如果|h1-h0|<δ,则将h1作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目标高程,然后转至子步骤(3.3),|h1-h0|表示h1和h0的差的绝对值,δ为预设门限;如果|h1-h0|≥δ,则返回至子步骤(3.2.1)。
(3.3)根据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目标高程,将对应的数据点反定位到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上,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数据点对应的方位时刻、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数据点对应的雷达斜距。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方位时刻表示为tS(m),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雷达斜距表示为rS(m,n)。
具体地说,根据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地球椭球模型下的坐标、以及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辅合成孔径雷达记录的辅合成孔径雷达的天线相位中心坐标参数,并采用多普勒中心频率比较法得到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对应数据点对应的方位时刻;再根据SAR辅图像成像几何关系,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对应数据点对应的雷达斜距。
(3.4)计算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斜距点、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方位点。
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斜距点i'和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方位点j的计算公式为:
tS(m)=tS_start+(j-1)/PRF
rS(m,n)=rS_near+(i'-1)*rS_sample
其中,tS_start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的方位向起始时刻,PRF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的方位向采样率,rS_near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所有数据点的斜距的最近斜距,rS_sample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的斜距采样间隔,tS_start、PRF、rS_near、rS_sample为幅图像数据已知参数。
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按照斜距点和方位点进行插值,将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表示为S's(m,n),将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在斜距点i'和方位点j处的插值数据表示为Ss(j,i')。在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将每个数据点的数据值替换为对应斜距点和对应方位点的插值数据,从而得出几何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其中,在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将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S's(m,n)替换为Ss(j,i')。
步骤4,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地形相位估计值。
其具体子步骤为:
(4.1)求取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主SAR图像成像几何下的回波延时、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辅SAR图像成像几何下的回波延时。
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在主SAR图像成像几何下的回波延时τ1、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在辅SAR图像成像几何下的回波延时τ2分别为:
τ1=2|pM(m,n;tM)-pt|/c
τ2=(|pM(m,n;tM)-pt|+|pS(m,n;tS)-pt|)/c
其中,|·|表示取模值,pS(m,n;tS)表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在方位时刻tS(m)对应的辅天线相位中心位置,pM(m,n;tM)表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在方位时刻tM(m)对应的主天线相位中心位置,c为光速。
(4.2)计算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地形相位估计值,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地形相位估计值为:
其中,λ表示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射信号波长,c表示光速。
步骤5,在时域将步骤3几何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和步骤2得出的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进行相干叠加,获得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以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的对比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所述优化模型得出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以及残留相位偏差φres。
其具体子步骤为:
(5.1)初始阶段,将(Δta,Δτ,φres)的初始值设定为(0,0,),其中,Δta为方位向配准误差、Δτ为距离向配准误差,φres为残留相位偏差。
(5.2)在时域将步骤3几何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和步骤2得出的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进行相干叠加,获得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
(5.3)以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的对比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所述优化模型得出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以及残留相位偏差φres。
子步骤(5.3)中,优化模型为:
Ssyn(m,n;Δta,Δτ,φres)=S'm(m,n)+S's(m,n;Δta,Δτ,φres)
其中,F(Δta,Δτ,φres)为目标函数,F(Δta,Δτ,φres)表示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的对比度;|Ssyn(m,n;Δta,Δτ,φres)|为Ssyn(m,n;Δta,Δτ,φres)的模值,A表示主/辅SAR图像数据中所有数据点的坐标位置(包括方位向坐标和距离向坐标)的集合;S'm(m,n)表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S's(m,n;Δta,Δτ,φres)表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方位向配准误差为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为Δτ且残留相位偏差为φres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雷达斜视角较小时,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引起的相位误差可忽略不计,但距离向配准误差将使主辅SAR图像包络失配,降低合成后SAR图像的对比度。因此,通过上述目标函数可较好地估计距离向配准误差。
在求解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以及残留相位偏差φres时,选择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的多种不同样本值、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的多种不同样本值以及残留相位偏差φres的多种不同样本值,来计算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的对比度F(Δta,Δτ,φres),最终确定使F(Δta,Δτ,φres)取最大值时的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以及残留相位偏差φres。本发明实施例中,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的样本选取步长为0.1个SAR图像采样间隔,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的样本选取步长为0.1个SAR图像采样间隔,残留相位偏差φres的样本选取步长可利用牛顿迭代方法确定:
其中,
其中,Δφres,i为残留相位偏差φres的第i次步长,φres,i为残留相位偏差φres的第i次取值,Re[·]表示取实部,Im[·]表示取虚部;S1(m,n)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S2(m,n;Δta,Δτ,φres,i-1)表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方位向配准误差为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为Δτ且残留相位偏差为φres,i-1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
步骤6,针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按照步骤5得出的方位向配准误差和距离向配准误差进行精配准,得出精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根据步骤5得出的残留相位偏差对精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相位偏差校正,得到相位偏差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其具体子步骤为:
(6.1)针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的数据,根据步骤5得出的对应的方位向配准误差和距离向配准误差进行插值,得出对应的插值数据;然后将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的数据替换为对应的插值数据,得出精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其中,对于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根据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和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进行插值,得出对应的插值数据S's(m+Δta,n+Δτ);然后,将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S's(m,n)替换为用S's(m+Δta,n+Δτ)。
(6.2)将精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的数据与步骤5得出的对应的残留相位偏差相乘,得到相位偏差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其中,对于精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S's(m+Δta,n+Δτ),将其与步骤5得出的对应的残留相位偏差φres进行相乘,将相乘后的结果替换S's(m+Δta,n+Δτ)。
步骤7,分别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相位偏差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过采样,得出过采样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过采样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分别对过采样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过采样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和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对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和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在多普勒域进行多普勒谱拼接,得到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将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SAR图像数据。
其具体子步骤为:
(7.1)对步骤2得出的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进行两倍过采样,得出过采样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对过采样后的主SAR图像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其变换至多普勒域,得到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
对相位偏差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两倍过采样,得出过采样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对过采样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其变换至多普勒域,得到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
(7.2)对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和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在多普勒域进行多普勒谱拼接,得到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
多普勒谱拼接的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表示:
Sc(fd)=H1(fd)S1(fd)+H2(fd)S'2(fd)
式中,fd为多普勒频率,Sc(fd)表示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S1(fd)表示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S'2(fd)表示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H1(fd)为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的多普勒谱拼接函数,H2(fd)表示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的多普勒谱拼接函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fdc,1表示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fdc,2表示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当fdc,1<fdc,2时,
当fdc,1≥fdc,2时,
其中,Ba,1表示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的多普勒带宽,Ba,2表示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的多普勒带宽,Ba,c为公共多普勒带宽,Ba,c=(fdc,1+Ba,1/2)-(fdc,2-Ba,2/2)。
(7.3)将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其转换至时域,得到融合后的SAR图像数据。
此外,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变形,在子步骤(7.2)中,在得出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Sc(fd)之后,还可以对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Sc(fd)进行加窗处理,得到加窗处理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加窗处理可以抑制SAR图像旁瓣。在子步骤(7.3)中,对加窗处理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其转换至时域,得到融合后的SAR图像数据。
下面结合实测数据实验对本发明的效果做进一步的说明。
这里利用德国TerraSAR-X系统重复航过获取的两幅SAR图像模拟仿真多普勒带宽近零重叠的两幅沿航向长基线分布式卫星SAR图像。在实测数据实验中,采用两幅TerraSAR-X实测SAR图像(分别于2008年2月25日和2008年3月8日获取),地面观测区域为我国兰州地区,其原始回波多普勒中心分别约为-54.4Hz和4.1Hz,成像处理采用的多普勒处理带宽均为2765Hz,垂直有效基线为6.851m,对应的系统模糊高度为602.8m。为模拟仿真多普勒带宽近零重叠的两幅沿航向长基线分布式卫星SAR图像,这里将两幅SAR图像进行多普勒谱截取,带宽为1331Hz,重叠带宽为14.6Hz。这对应于沿航向基线长度约为1533.88m。参见表1,为实测数据实验使用的TerraSAR-X系统参数。
TerraSAR-X 系统参数
参照图2a,为实测数据实验中观测区域的主SAR图像,参照图2b,为实测数据实验中观测区域的辅SAR图像。图2a和图2b中,圆圈标注处为角反射器(对应主/辅SAR图像中的数据点)。在实测数据实验中,分别采用传统谱拼接提升方位分辨率算法和本发明进行主辅SAR图像融合,参照图2c,为实测数据实验中采用传统谱拼接提升方位分辨率算法得出的融合SAR图像;参照图2d,为实测数据实验中采用本发明得出的融合SAR图像。在图2a至图2d中,横轴表示距离向坐标,单位为点数,纵轴表示方位向坐标,单位为点数。由图2c和图2d的对比可见,与采用传统谱拼接提升方位分辨率算法得出的融合SAR图像相比,采用本发明得出的融合SAR图像在方位向(纵向)更清晰,对比度更高,说明与采用传统谱拼接提升方位分辨率算法得出的融合SAR图像相比,采用本发明得出的融合SAR图像提升了SAR图像的方位向分辨率。
参照图3,为实测数据实验得出的角反射器的方位向包络示意图。图中三条线分别表示主SAR图像的角反射器的方位向包络示意图(对应图3中的SAR主图像)、采用传统谱拼接提升方位分辨率算法得出的融合SAR图像的角反射器的方位向包络示意图(对应图3中的传统方法处理结果)、以及采用本发明得出的融合SAR图像的角反射器的方位向包络示意图(对应图3中的新算法处理结果)。图3中,横轴表示距离向坐标,单位为m,纵轴表示强度,单位为dB。在实测数据实验中,主SAR图像的方位向分辨率为4.74m,峰值旁瓣比分别为-12.58dB;采用传统谱拼接提升方位分辨率算法得出的融合SAR图像的方位向分辨率为2.56m,峰值旁瓣比分别为-4.15dB;采用本发明得出的融合SAR图像的方位向分辨率为2.40m,峰值旁瓣比分别为-11.47dB。可以看出,在实测数据实验中(主辅SAR图像多普勒带宽近零重叠),本发明可以将主SAR图像的方位向分辨率提升接近一倍。本发明的SAR图像融合方法的方位向分辨率和峰值旁瓣比的性能均高于传统谱拼接提升方位分辨率算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分布式卫星SAR系统获取主SAR图像数据和辅SAR图像数据;
步骤2,分别对主SAR图像数据和辅SAR图像数据进行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步骤3,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雷达几何配准,得出几何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步骤4,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地形相位估计值;
步骤5,在时域将几何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和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进行相干叠加,获得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以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的对比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所述优化模型得出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以及残留相位偏差φres;
步骤6,针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按照步骤5得出的方位向配准误差和距离向配准误差进行精配准,得出精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根据步骤5得出的残留相位偏差对精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相位偏差校正,得到相位偏差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步骤7,分别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相位偏差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过采样,得出过采样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过采样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分别对过采样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和过采样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和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对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和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在多普勒域进行多普勒谱拼接,得到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将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SAR图像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子步骤为:
(2.1)根据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合成孔径雷达的天线方向图、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合成孔径雷达的波束指向、以及设定的成像处理窗函数,得出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fdc1,根据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辅合成孔径雷达的天线方向图、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辅合成孔径雷达的波束指向、以及设定的成像处理窗函数,得出辅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fdc2;得出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包络校正函数H1和辅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包络校正函数H2,H1=exp(j2π*fa*fdc1),H2=exp(j2π*fa*fdc2),其中,fa表示方位频率;
(2.2)将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包络校正函数在多普勒域与主SAR图像数据相乘,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对辅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包络校正函数在多普勒域与辅SAR图像数据相乘,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子步骤为:
(3.1)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的雷达斜距,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其方位时刻对应的主天线相位中心位置、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其方位时刻对应的速度矢量;
(3.2)根据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的雷达斜距、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其方位时刻对应的主天线相位中心位置、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其方位时刻对应的速度矢量,基于先验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目标点定位,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目标高程;
(3.3)根据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目标高程,将对应的数据点反定位到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上,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数据点对应的方位时刻、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数据点对应的雷达斜距;
(3.4)计算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斜距点、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方位点;对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按照斜距点和方位点进行插值,在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将每个数据点的数据值替换为对应斜距点和对应方位点的插值数据,得出几何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步骤(3.2)中,得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目标高程的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
(3.2.1)预设目标高程为h0;令h=h0
(3.2.2)求解SAR几何定位方程,得到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目标点空间位置pt:
pt=(pt,x,pt,y,pt,z)T
其中,pt,x表示对应数据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x轴坐标,pt,y表示对应数据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y轴坐标,pt,z表示对应数据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z轴坐标,上标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
(3.2.3)将目标点空间位置pt转换至先验数字高程模型所在坐标系,得出坐标转换后的目标点空间位置;
(3.2.4)在先验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值出目标点空间位置对应的高程h1;
(3.2.5)如果|h1-h0|<δ,则将h1作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目标高程,然后转至子步骤(3.3),|h1-h0|表示h1和h0的差的绝对值,δ为预设门限;如果|h1-h0|≥δ,则返回至子步骤(3.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子步骤为:
(4.1)求取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主SAR图像成像几何下的回波延时、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在辅SAR图像成像几何下的回波延时;
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在主SAR图像成像几何下的回波延时τ1、以及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在辅SAR图像成像几何下的回波延时τ2分别为:
τ1=2|pM(m,n;tM)-pt|/c
τ2=(|pM(m,n;tM)-pt|+|pS(m,n;tS)-pt)|/c
其中,|·|表示取模值,pS(m,n;tS)表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在方位时刻tS(m)对应的辅天线相位中心位置,pM(m,n;tM)表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在方位时刻tM(m)对应的主天线相位中心位置,c为光速;
(4.2)计算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辅SAR图像数据中每个数据点对应的地形相位估计值,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对应的地形相位估计值为:
其中,λ表示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射信号波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子步骤为:
(5.1)设置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以及残留相位偏差φres的初始值;
(5.2)在时域将步骤3几何配准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和步骤2得出的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进行相干叠加,获得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
(5.3)以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的对比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所述优化模型得出方位向配准误差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Δτ以及残留相位偏差φres;所述优化模型为:
Ssyn(m,n;Δta,Δτ,φres)=S′m(m,n)+S′s(m,n;Δta,Δτ,φres)
其中,F(Δta,Δτ,φres)表示初步融合后的SAR图像的对比度;|Ssyn(m,n;Δta,Δτ,φres)|为Ssyn(m,n;Δta,Δτ,φres)的模值,A表示主/辅SAR图像数据中所有数据点的坐标位置的集合;S′m(m,n)表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S′s(m,n;Δta,Δτ,φres)表示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方位向配准误差为Δta距离向配准误差为Δτ且残留相位偏差为φres的辅SAR图像数据中方位向坐标为m距离向坐标为n的数据点的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的具体子步骤为:
(7.1)对步骤2得出的多普勒谱包络校正后的主SAR图像数据进行两倍过采样,得出过采样后的主SAR图像数据,对过采样后的主SAR图像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对相位偏差校正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两倍过采样,得出过采样后的辅SAR图像数据,对过采样后的辅SAR图像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
(7.2)对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和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在多普勒域进行多普勒谱拼接,得到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Sc(fd)为:
Sc(fd)=H1(fd)S1(fd)+H2(fd)S′2(fd)
式中,fd为多普勒频率,S1(fd)表示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S′2(fd)表示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H1(fd)为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的多普勒谱拼接函数,H2(fd)表示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的多普勒谱拼接函数;
当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fdc,1小于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fdc,2时,
当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fdc,1大于或等于主SAR图像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fdc,2时,
其中,Ba,1表示主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的多普勒带宽,Ba,2表示辅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的多普勒带宽,Ba,c=(fdc,1+Ba,1/2)-(fdc,2-Ba,2/2);
(7.3)将多普勒谱拼接后的SAR图像多普勒域数据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将其转换至时域,得到融合后的SAR图像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63244.0A CN104297751B (zh) | 2014-10-20 | 2014-10-20 | 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63244.0A CN104297751B (zh) | 2014-10-20 | 2014-10-20 | 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97751A true CN104297751A (zh) | 2015-01-21 |
CN104297751B CN104297751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52317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6324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97751B (zh) | 2014-10-20 | 2014-10-20 | 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97751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27683A (zh) * | 2016-06-08 | 2016-11-16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实时拼接方法 |
CN110907932A (zh) * | 2019-11-26 | 2020-03-24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分布式InSAR卫星测高精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及系统 |
CN111060910A (zh) * | 2019-12-11 | 2020-04-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地形-影像匹配的InSAR载体反定位 |
CN111856457A (zh) * | 2020-06-15 | 2020-10-3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高低轨双基InSAR系统的目标定位方法 |
CN112379377A (zh) * | 2020-10-30 | 2021-02-19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分布式InSAR卫星长条带测绘优化SAR任务规划方法及系统 |
WO2021036066A1 (zh) | 2019-08-23 | 2021-03-04 |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卫星编队的遥感系统及星座系统 |
CN112485795A (zh) * | 2020-11-11 | 2021-03-12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方位多通道sar系统通道间相位偏差校正方法和系统 |
CN112526518A (zh) * | 2020-12-14 | 2021-03-19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分布式InSAR卫星全球无缝测绘设计方法和系统 |
CN113469896A (zh) * | 2021-05-21 | 2021-10-01 | 贵州师范学院 | 一种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对地观测影像几何校正精度的方法 |
US11378681B2 (en) * | 2019-10-30 | 2022-07-05 | Nxp Us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otiv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54006A2 (en) * | 1999-03-08 | 2000-09-14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Single-pass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
CN1987896A (zh) * | 2005-12-23 | 2007-06-27 | 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 | 高分辨率sar影像配准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03809180A (zh) * | 2014-03-12 | 2014-05-2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用于InSAR地形测量的方位向预滤波处理方法 |
CN104091064A (zh) * | 2014-07-02 | 2014-10-0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优化解空间搜索法的PS-DInSAR地表形变测量参数估计方法 |
-
2014
- 2014-10-20 CN CN201410563244.0A patent/CN10429775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54006A2 (en) * | 1999-03-08 | 2000-09-14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Single-pass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
CN1987896A (zh) * | 2005-12-23 | 2007-06-27 | 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 | 高分辨率sar影像配准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03809180A (zh) * | 2014-03-12 | 2014-05-2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用于InSAR地形测量的方位向预滤波处理方法 |
CN104091064A (zh) * | 2014-07-02 | 2014-10-0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优化解空间搜索法的PS-DInSAR地表形变测量参数估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艳阳 等: "分布式卫星InSAR目标定位近似闭式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郭交 等: "基于粗数字高程模型信息的干涉相位图生成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27683B (zh) * | 2016-06-08 | 2019-05-0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实时拼接方法 |
CN106127683A (zh) * | 2016-06-08 | 2016-11-16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一种无人机载sar图像实时拼接方法 |
WO2021036066A1 (zh) | 2019-08-23 | 2021-03-04 |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卫星编队的遥感系统及星座系统 |
US11378681B2 (en) * | 2019-10-30 | 2022-07-05 | Nxp Us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otiv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
CN110907932A (zh) * | 2019-11-26 | 2020-03-24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分布式InSAR卫星测高精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及系统 |
CN111060910A (zh) * | 2019-12-11 | 2020-04-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地形-影像匹配的InSAR载体反定位 |
CN111060910B (zh) * | 2019-12-11 | 2023-08-2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地形-影像匹配的InSAR载体反定位 |
CN111856457A (zh) * | 2020-06-15 | 2020-10-3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高低轨双基InSAR系统的目标定位方法 |
CN112379377A (zh) * | 2020-10-30 | 2021-02-19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分布式InSAR卫星长条带测绘优化SAR任务规划方法及系统 |
CN112485795A (zh) * | 2020-11-11 | 2021-03-12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方位多通道sar系统通道间相位偏差校正方法和系统 |
CN112526518A (zh) * | 2020-12-14 | 2021-03-19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分布式InSAR卫星全球无缝测绘设计方法和系统 |
CN112526518B (zh) * | 2020-12-14 | 2022-10-25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分布式InSAR卫星全球无缝测绘设计方法和系统 |
CN113469896A (zh) * | 2021-05-21 | 2021-10-01 | 贵州师范学院 | 一种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对地观测影像几何校正精度的方法 |
CN113469896B (zh) * | 2021-05-21 | 2022-04-15 | 贵州师范学院 | 一种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对地观测影像几何校正精度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97751B (zh) | 2017-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97751B (zh) | 一种分布式卫星sar系统的主辅sar图像融合方法 | |
CN106324597B (zh) | 基于pfa的大转角isar雷达的平动补偿和成像方法 | |
CN102288963B (zh) | 基于子孔径参数估计的双基地isar图像融合方法 | |
CN103487809B (zh) | 一种基于BP算法和时变基线的机载InSAR数据处理方法 | |
CN104020471B (zh) | 一种基于分块处理的sar实时成像方法及系统 | |
CN107607948B (zh) | 一种中轨道卫星sar的运动补偿及成像方法 | |
CN106249237A (zh) | 一种曲线轨迹下大斜视sar频域成像方法 | |
CN103576147A (zh) | 合成孔径雷达大斜视模式下成像方法 | |
CN104898120A (zh) | 一种基于回波模拟的双基前视高机动平台sar成像方法 | |
CN104730500B (zh) |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残余距离徙动校正方法 | |
CN113589285B (zh) | 一种飞行器sar实时成像方法 | |
CN105759263A (zh) | 一种高分辨率大场景下的星载斜视sar雷达成像方法 | |
CN104777479B (zh) | 基于多核dsp的前侧视sar实时成像方法 | |
CN105607055A (zh) | 一种基于天线方向图的机载雷达单脉冲前视成像方法 | |
CN103744081B (zh) | 一种机载圆迹合成孔径雷达高精度三维成像补偿方法 | |
CN110596701B (zh) | 基于二次椭圆模型的非平飞双站sar频域fenlcs成像方法 | |
CN106291548B (zh) | 基于惯导信息和回波数据的Ka调频连续波SAR运动补偿方法 | |
CN102759734B (zh) | 一种用于高分辨率星载sar的改进距离徙动校正算法的成像方法 | |
CN103576148B (zh) | 模拟星载sar距离模糊噪声图像的方法 | |
CN102043142A (zh) | 基于数字聚束的合成孔径雷达极坐标波前弯曲补偿方法 | |
CN108008387B (zh) | 一种机载阵列天线下视三维成像方法 | |
CN109946682B (zh) | 基于ICESat/GLAS的GF3数据基线估计方法 | |
CN103837874B (zh) | 用于地球同步轨道sar成像的二维非线性变调频方法 | |
CN103792534B (zh) | 一种基于先验相位结构知识的sar两维自聚焦方法 | |
CN102879780B (zh) | 一种基于多普勒三次项估计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