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3049B - 基板和使用基板的接线器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板和使用基板的接线器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3049B
CN104283049B CN201410276215.6A CN201410276215A CN104283049B CN 104283049 B CN104283049 B CN 104283049B CN 201410276215 A CN201410276215 A CN 201410276215A CN 104283049 B CN104283049 B CN 104283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door body
door
holding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62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3049A (zh
Inventor
加藤博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8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3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3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3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板包括板体和两个门体。所述板体包括分别一一对应于并且保持两个接线器件的两个保持部分。所述两个门体中的每个安装在板体以便可以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关闭位置是在该位置门体中的每个覆盖由相应的保持部分保持的接线器件的位置。打开位置是在该位置门体中的每个暴露由相应的保持部分保持的接线器件的位置。板体包括门储存部分。门储存部分设置在两个保持部分之间。门储存部分设计为储存两个门体以使得门体的部分从两个接线器件向上突出。

Description

基板和使用基板的接线器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板和使用基板的接线器件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地,当接线器件被嵌入并且布置在基面内时使用的基板被提供(例如,JP2003-61229A,在下文中称为“文献1”)。
基板包括板体和门体。接线器件安装在板体上以使得接线器件的功能表面翻转为向上。门体安装在板体上以使得能够在覆盖接线器件的功能表面的关闭位置与暴露接线器件的功能表面的打开位置之间翻转。功能表面是应该被暴露以便利用接线器件的表面。例如,如果接线器件是插座,插头插入到并且连接到所述插座,所述功能表面是插孔在其上面打开的表面。插头的引脚(叶片)插入所述插孔内。当接线器件被使用时,门体定位在打开位置。因此,功能表面能够被暴露。当接线器件不被使用时,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因此,功能表面能够免于诸如灰尘等的外来物质的伤害。
门体具有扁平的形状。门体的一个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板体以使得门体的厚度方向在关闭位置翻转为沿着竖直方向并且在打开位置翻转为沿着横向。而且,板体包括门储存部分,在打开位置的门体通过向下推动而储存到所述门储存部分内。门储存部分设置在板体内的门体旋转轴线下面。
考虑到以下情况。在该情况中,当两个接线器件被安装在上述的基板,并且所述门体和所述门储存部分被设置用于两个接线器件中的每个时,所述两个门储存部分设置在彼此相反侧,所述两个接线器件在该相反两侧之间(也就是,门体是铰接的双门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当仅仅使用一个接线器件时,另一个(也就是未使用的)接线器件通过将对应于另一个接线器件的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而被保护。因此,防止外来物质侵入另一个接线器件的插孔是可能的。
然而,在处于关闭位置的门体的下表面与接线器件的功能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特别地,在板体不包括在两个门体之间分离的壁的情况下,即使第一接线器件由门体覆盖,上述的间隙打开到第二接线器件的一侧。因此,诸如灰尘等的外来物质通过上述的间隙到达第一接线器件的功能表面是可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鉴于上述的问题而获得,并且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基板,即使一个门体打开,所述基板也能够防止外来物质到达由关闭的门体覆盖的接线器件,以及提供使用所述基板的接线器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基板包括板体和两个门体。板体设计为嵌入并布置在基面内。所述板体包括分别一一对应于并且保持两个接线器件的两个保持部分。所述两个门体分别一一对应于两个保持部分设置。两个门体中的每个被安装在板主体以使得可以在覆盖由相应的保持部分保持的接线器件的上侧的关闭位置与暴露由相应的保持部分保持的接线器件的上侧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板体还包括门储存部分。所述门储存部分设计为在两个保持部分之间单独储存两个门体。所述两个门体设计为储存到门储存部分内以使得所述两个门体的部分从分别由两个保持部分保持的两个接线器件向上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接线器件装置包括所述基板和所述两个接线器件。
对于本发明,即使只有一个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并且另一个门体储存到所述门储存部分内,另一个门体的上端部能够防止外来物质侵入处于关闭位置的门体的下表面与接线器件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此外,与门储存部分被布置在两侧而两个接线器件设置在两侧之间的情况相比,门储存部分妨碍用于接线器件的布线工作是困难的。
附图说明
现在将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参考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好地被理解。在附图中:
图1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每个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每个门体定位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和图1C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每个门体被储存到匣内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每个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状态下的平面图,图3B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每个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状态下的前视图,图3C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每个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状态下的后视图,图3D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每个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状态下的右侧视图,图3E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每个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状态下的左侧视图,以及图3F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每个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状态下的底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每个门体定位在关闭位置状态下的横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在每个门体定位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变体在每个门体定位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另一变体在每个门体定位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平面图;和
图8是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又一变体在每个门体定位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板包括板体1和两个门体2。板体1包括两个保持部分(保持框架11),其在将接线器件3和4翻转向上的同时分别保持接线器件3和4。板体1嵌入并且布置在基面内。两个门体2被设置以使得分别一一对应于保持部分(保持框架11)。每个门体2安装在板体1处以使得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旋转,其中所述关闭位置是覆盖由相应的保持部分(保持框架11)保持的接线器件3或4的上侧的位置,所述打开位置是向上暴露由相应的保持部分(保持框架11)保持的接线器件3或4的上侧的位置。板体1包括门储存部分(匣12)。所述门储存部分(匣12)设计为在保持部分(保持框架11)之间储存两个门体2。储存到门储存部分(匣12)内的门主体2的部分从分别由保持部分(保持框架11)保持的接线器件3和4向上突出。
也就是,基板包括板体1和两个门体2。板体1设计为嵌入并布置在基面内。板体1包括分别一一对应于并且保持所述两个接线器件3和4的两个保持部分(保持框架11)。两个门体2分别一一对应于所述两个保持部分设置。两个门体2中的每个安装在板体1上以使得可以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其中关闭位置是覆盖由相应的保持部分保持的所述接线器件3或4的上侧的位置,所述打开位置是暴露由相应的保持部分保持的所述接线器件3或4的上侧的位置。板体1还包括门储存部分(匣12)。门储存部分设计为在所述两个保持部分之间单独地储存两个门体2。两个门体2设计为被储存到所述门储存部分内以使得两个门体2的部分从分别由所述两个保持部分保持的两个接线器件3和4向上突出。
优选地,在基板中,两个门体2设计为在两个门体2的厚度方向被翻转为沿着两个保持部分(保持框架11)布置的方向的状态下单独地储存在门储存部分(匣12)内。
优选地,在基板中,两个门体2中的每个包括扁平板状的主要部分(主体21)和轴突出部22,并且所述门储存部分(匣12)包括主体121和两个引导部分122。轴突出部22设置在主要部分的在两个保持部分布置的方向上的一端。轴突出部22在板体1上枢转。主体121设计为储存主要部分的中央部分。两个引导部分122分别设置在主体121的两个端部。两个引导部分122设计为储存轴突出部22和主要部分的端部。
接线器件装置包括基板和所述两个接线器件3和4。两个接线器件3和4分别由保持部分(保持框架11)保持。
也就是,接线器件装置包括基板和两个接线器件3和4。
优选地,在所述接线器件装置中,门体2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且由一个保持部分(一个保持框架11)保持的接线器件3是用于高电流的器件,并且由另一保持部分(另一保持框架11)保持的接线器件4是用于低电流的器件。
也就是,优选地,在接线器件装置中,两个门体2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且两个接线器件包括用于高电流的第一接线器件3和用于低电流的第二接线器件4。第一接线器件3由两个保持部分(保持框架11)中的一个保持。第二接线器件4由两个保持部分中的另一个保持。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A-1C以及图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基板包括板体1和两个门体2。板体1在将两个接线器件3和4的功能表面翻转向上的同时保持两个接线器件3和4。两个门体2可旋转地设置在板体1上。
下文中,图2所示的A、B、C、D、E和F方向分别指的是上、下、左、右、前和后方向。也就是,两个接线器件3和4布置的方向称为右左方向。正交于右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
具体地,每个门体2由诸如树脂的绝缘材料形成。每个门体2包括主体21和轴突出部22。主体21包括大致矩形的扁平板。轴突出部22被设置以便从主体21的在主体21短方向上的一端朝向主体21的在主体21纵向上的两侧突出。每个门体2的轴突出部22枢转到板体1。因此,每个门体2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抵靠板体1翻转。关闭位置是如图1A、3A-3F和图4所示在将主体21的厚度方向翻转为沿上下方向的同时每个门体2覆盖接线器件3或4的上侧所处的位置。打开位置是如图1B和图5所示主体21的厚度方向被翻转为沿着右左方向所处的位置。
此外,门体2的主体21保持铭牌20,所述铭牌20描述例如覆盖有门体2的接线器件3或4的分类。铭牌20设置在主体21的在关闭位置翻转为向下方向的表面。门体2由透明材料(诸如丙烯酸系树脂)形成。在铭牌20内描述的部件能够通过门体2的主体21确认。适当的方法(诸如安装或粘合)被用作用于将铭牌20保持到主体21的方法。
此外,板体1包括两个保持框架11。所述两个保持框架11是所述保持部分,每个保持部分形成为框架形状以便从上方围绕接线器件3或4并且保持接线器件3或4。例如,每个保持框架11由树脂形成。
接线器件3和4中的每个在尺寸和形状方面由JIS C8304规定的三模块形成。
由左保持框架11保持的接线器件3是用于电源的插座。用于电源的插座具有两组三插孔,并且用于电源的插头的叶片(未示出)插入每组三插孔内。如图3F所示,接线器件3在其下表面具有插孔32,电源线(未示出)插入每个插孔32内。电源线与交流电源连接。
此外,由右保持框架11保持的接线器件4是用于信号的插座。用于信号的插座具有两个插孔40,用于信号的插头(所谓的模块式插头,未示出)插入每个插孔40内。如图3F所示,接线器件4在其下表面包括电缆连接部分42,拉在基板下面的电缆(例如,LAN电缆)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每个电缆连接部分42。上述接线器件(用于信号的插座)4能够用众所周知的模块化插座来实现,并且其说明将被省略。
也就是,一个接线器件3是用于高电流的器件(主要目的是传递电力,并且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都是例如100V或者更高)。另一个接线器件4是用于低电流的器件(主要目的是传递信号,并且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都是例如10V或更低)。
每个保持框架11在沿右左方向彼此相对的两个部分的每个部分上具有六个安装孔110。六个安装孔110布置在前后方向。接线器件3包括用于右和左侧中的每侧的多个安装爪31。接线器件4包括用于右和左侧中的每侧的多个安装爪41。多个安装爪31和多个安装爪41被设置以便在右左方向向外突出。安装爪31分别被安装到安装孔110内,从而接线器件3由保持框架11保持。安装爪41分别被安装到安装孔110内,从而接线器件4由保持框架11保持。
板体1还包括匣12。匣12是保持在两个保持框架11之间并且设计为储存两个门体2的门储存部分。匣12由例如树脂形成。匣12包括主体121和引导部分122。主体121设计为储存每个门体2的主体21的中央部分以使得主体21的厚度方向翻转在右左方向。引导部分122分别设置在主体121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每个引导部分122设计为储存轴突出部22和每个门体2的主体21的在前后方向上的每个端部。每个引导部分122从主体121向上突出并且在右左方向突出。
板体1还包括保持每个保持框架11和匣12的接头框架13。例如,接头框架13由金属形成。接头框架13具有在接头框架13的中心部分形成的插孔130。插孔130是通孔,每个保持框架11和匣从上方插入到所述通孔内。
此外,接头框架13包括接头凹口132。接头凹口132设置在插孔130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接头凹口132在右左方向与插孔130的中心部分连通。匣12的引导部分122分别插入到接头凹口132内。每个引导部分122在其上端部的每个左和右表面都设有接合突出部123和124。接合突出部123和124突出以便在上下方向保持接头框架13。也就是,接合突出部123和124在上下方向保持接头框架13的跨过接头凹口132的左侧和右侧的每个部分,从而匣12连接到接头框架13。下部接合突出部124在右左方向的外表面是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倾斜以使得接合突出部124的突出尺寸随着倾斜表面的表面向上而变大。当匣12安装在接头框架13处时,引导部分122被从上方推向接头凹口132,并且然后上述倾斜表面推动接头凹口132的右和左侧的部分,从而接头框架13暂时弹性变形。最终,当下部接合突出部124到达接头框架13的下侧时,接头框架13弹性回复并且然后锁定在接合突出部123和124之间。因此,完成将匣12安装在接头框架13处。
而且,接头框架13具有被接合孔131。被接合孔131是在上下方向穿透的通孔。被接合孔131形成在每个接头凹口132的右和左侧。在每个保持框架11中,在前后方向的两个端部的每个都设有接合爪111。接合爪111在下面突出。每个接合爪111从上方安装到被接合孔131内,从而每个保持框架11连接到接头框架13。
此外,板体1包括齐平板14。如从上面看到的,齐平板14覆盖接头框架13。例如,齐平板14由树脂形成。齐平板14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状以使得在齐平板14的中心部分形成窗孔140。窗孔140是由门体2打开和关闭的穿透孔。窗孔140的内周面的右后端部和左前端部分别是环形螺钉插入部分141。螺钉插入部分141在上下方向打开。齐平板14由两个螺钉51和一螺钉52拧紧并固定。两个螺钉51中的每个从上面插入螺钉插入部分141并且然后被拧入接头框架13的螺纹孔133内。螺钉52从下面插入设置在接头框架13的左后端部的螺钉插孔134内并且然后被拧入齐平板14内。
而且,在齐平板14的窗孔140的前和后侧上,在右左方向的中心部分设有向下开口并且开口到在前后方向的内侧的支承凹槽142。轴突出部22在支承凹槽142的内表面处枢转,从而每个门体2连接到板体1以便可以围绕平行于前后方向的轴线旋转。
此外,在齐平板14的窗孔140的右和左侧上,在前后方向的中心部分设置有向上开口并且开口到右左方向的内侧的操作凹槽143。当门体2从关闭位置翻转到打开位置时,插入穿过操作凹槽143的爪等能够钩住门体2。
板体1与例如由JIS C8435规定的开关盒6一起被嵌入并且设置在基面(未示出)内。开关盒6具有作为整体向上开口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开关盒6包括在开口的前和后侧的螺钉紧固部分61。每个螺钉紧固部分61具有向上开口的螺纹孔。接头框架13具有在接头凹口132在上下方向的每个外侧的螺钉插孔135。两个螺钉53从上面插入到上述的螺钉插孔135内并且被拧入开关盒6的螺钉紧固部分61,从而接头框架13被拧紧并且固定在开关盒6处。此外,接头框架13设有环形衬垫50,所述环形衬垫50被布置在接头框架13的下侧。衬垫50粘合在接头框架13的下表面的整个外周端部上。
如前所述,每个门体2设计为可以抵靠板体1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关闭位置是如图1A、3A-3F和图4所示主体21的厚度方向翻转在上下方向所处的位置。打开位置是如图1B和图5所示主体21的厚度方向翻转在右左方向所处的位置。
在门体2定位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接线器件3和4如从上面看到的由门体2覆盖。此外,在门体2定位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接线器件3和4的上表面(具有插孔30和40的功能表面)向上暴露。而且,在打开位置的门体2被如图1B的箭头A1所示向下推动并且平行移动。因此,如图1C所示,门体2能够储存在匣12内。当门体2被储存在匣12内时,在门体2的中央部分到达主体121之前,门体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都由引导部分122引导。
在门体1如图1C所示被储存到匣12的状态下(也就是,在主体21的厚度方向翻转在右左方向上的状态下),门体2的上端部从由保持框架11保持的接线器件3和4的上表面(功能表面)突出。
利用上述构造,即使仅仅一个门体2定位在关闭位置并且另一个门体2储存到匣12内,另一个门体2的上端部也能够防止外来物质侵入处于关闭位置的门体2的下表面与接线器件的上表面(功能表面)之间的间隙。
此外,与匣设置在两侧而两个接线器件在两侧之间的情况相比,匣12妨碍接线器件3和4的接线工作是困难的。
然而,板体1的部分结构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保持框架11、匣12以及接头框架13中的一些可以一体化为一个部分。
此外,接线器件3和4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尽管图5等示出B型(也称为具有接地的A型)电源插座作为用于高电流的接线器件3,接线器件3可以是诸如如图6所示的F型(也称为SE型)电源插座。此外,用于低电流的接线器件4可以包括用于具有六极两芯或者六极四芯的电话线的模块化插座。可替代地,接线器件4可以包括用于具有八极八芯的LAN的模块化插座。可替代的,接线器件4可以包括各种模块化插座。
此外,代替具有三模块尺寸的接线器件3或4,多个具有一模块尺寸的接线器件可以安装在保持框架11处。
如图7和图8所示,用于高电流的接线器件3可以被安装在两个保持框架11上而不是用于高电流的接线器件3安装在一个保持框架11上,用于低电流的接线器件4安装在另一个保持框架11上。可替代的,用于低电流的接线器件4可以被安装在两个保持框架11上。
在该实施例中,储存在保持框架11之间的门体2由绝缘材料形成。因此,即使一个保持框架11保持用于高电流的接线器件3,并且另一个保持框架11保持用于低电流的接线器件4,门体2能够确保接线器件3和4之间的绝缘。
尽管本发明已经参考特定实施例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许多修改和变体而不离开本发明也就是权利要求的真实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板,所述基板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设计为嵌入并布置在基面内,所述板体包括分别一一对应于并且保持两个接线器件的两个保持部分;和
两个门体,所述两个门体分别一一对应于所述两个保持部分设置,所述两个门体中的每个安装在板体处,以便能够在覆盖由相应的保持部分保持的接线器件的上侧的关闭位置与暴露由相应的保持部分保持的接线器件的上侧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
其中所述板体还在所述两个保持部分之间包括门储存部分,所述门储存部分设计为单独地储存所述两个门体,和
其中所述两个门体设计为当定位在所述关闭位置时覆盖由相应的所述保持部分保持的所述接线器件的所述上侧,和
其中所述两个门体设计为当定位在所述打开位置时储存到门储存部分内,以使得所述两个门体的部分从分别由所述两个保持部分保持的所述两个接线器件向上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其中所述两个门体设计为在所述两个门体的厚度方向翻转为沿着所述两个保持部分被布置的方向的状态下单独地储存到所述门储存部分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
其中所述两个门体中的每个包括:
扁平板状的主要部分;和
轴突出部,所述轴突出部设置在所述主要部分的在所述两个保持部分被布置的方向上的一端,所述轴突出部枢转连接在所述板体上,和
其中所述门储存部分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设计为储存所述主要部分的中央部分;和
两个引导部分,所述两个引导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个端部处,所述两个引导部分设计为储存所述轴突出部和所述主要部分的端部。
4.一种接线器件装置,所述接线器件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板;和
所述两个接线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器件装置,
其中所述两个门体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两个接线器件包括:
用于高电流的第一接线器件,所述第一接线器件由所述两个保持部分中的一个保持;和
用于低电流的第二接线器件,所述第二接线器件由所述两个保持部分中的另一个保持。
CN201410276215.6A 2013-07-09 2014-06-19 基板和使用基板的接线器件装置 Active CN104283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3811 2013-07-09
JP2013143811A JP2015019460A (ja) 2013-07-09 2013-07-09 フロアプレート及び該フロアプレートを用いた配線器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3049A CN104283049A (zh) 2015-01-14
CN104283049B true CN104283049B (zh) 2017-05-17

Family

ID=52257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6215.6A Active CN104283049B (zh) 2013-07-09 2014-06-19 基板和使用基板的接线器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19460A (zh)
CN (1) CN104283049B (zh)
PH (1) PH120140001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9159B2 (ja) * 2019-05-22 2023-02-07 日東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ボックス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56211Y (zh) * 2008-09-05 2009-06-10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遮盖接口的端盖装置
CN202094401U (zh) * 2011-06-23 2011-12-28 浙江锦豪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
CN202094396U (zh) * 2011-05-23 2011-12-28 浙江锦豪电器有限公司 双门开启式地板、地面插座
CN202695838U (zh) * 2012-08-22 2013-01-23 浙江恒泰电工有限公司 防水地面插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281U (ja) * 1984-07-25 1986-02-2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カバ−付配線器具
JP4833452B2 (ja) * 2001-08-10 2011-12-07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床用配線器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56211Y (zh) * 2008-09-05 2009-06-10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遮盖接口的端盖装置
CN202094396U (zh) * 2011-05-23 2011-12-28 浙江锦豪电器有限公司 双门开启式地板、地面插座
CN202094401U (zh) * 2011-06-23 2011-12-28 浙江锦豪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
CN202695838U (zh) * 2012-08-22 2013-01-23 浙江恒泰电工有限公司 防水地面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4000170A1 (en) 2016-01-25
JP2015019460A (ja) 2015-01-29
CN104283049A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6766B1 (en) Electrical outlet box with secure quick connect and release features
US8419479B2 (en) Docking statio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mproved electrical interface
CN101926057B (zh) 连接器保持装置
US10224680B2 (en) Power distribution window unit
US20180358739A1 (en) Cover assembly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US7967616B1 (en) In-wall mounted receptacle device
CN104283049B (zh) 基板和使用基板的接线器件装置
US7186137B2 (en) Coiled charging cable
CN103703588A (zh) 用于装接维修插头的结构
CN102222849B (zh) 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US7083466B1 (en) Cover of wiring box for use in telecommunication line
CN101408296B (zh) 一种led装置
CN205509188U (zh) 新型包胶式转接器
US20150021087A1 (en) Self Contained Pre-Wired Device
KR200485500Y1 (ko) 힌지개폐구조를 갖는 덮개를 구비한 배선박스
DE102009031588B4 (de) Elektrische Steckvorrichtung
CN207884230U (zh) 一种多功能信息盒
CN207320402U (zh)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壳体
JP2022527598A (ja) 電動自転車の蓄電池用の放電プラグ
KR20110004569U (ko) 무정전 교체 단독계기함
CN202019084U (zh) 一种暗装式墙壁插座
CN206022688U (zh) 用于连接电缆的连接器
CN104966595A (zh) 接线装置
CN220652895U (zh) 一种执行器的穿线结构
US9205788B2 (en) Vehicle to snow/ice control device wiring harness with replaceable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2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